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防疫情的徵文

防疫情的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防疫情的徵文

防疫情的徵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徵文吧,徵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長的結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防疫情的徵文,歡迎大家分享。

  防疫情的徵文1

當前,源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多地出現,引發廣泛關注。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衛健委到武漢當地政府,從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到廣大人民羣衆,政府、社會、醫院和個人等各方面迅速行動起來,形成了防控疫情的強大合力。

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和致死的危害都不容小覷,更要考慮爆發的特殊時間和地點。臨近春節、正值春運,人員流動性激增;而武漢地處九省通衢,東西南北的人流彙集於此,這些因素都加大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和防控的難度。如何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限度救治患者,如何在人口流動的背景下限度防控疫情,如何在確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限度保障回家過年,這是對治理能力的考驗,決不能有半點掉以輕心,必須全國上下齊心協力、高度戒備、共同應對。

病毒感染與每個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關,因此,抗擊疫情不只是政府部門和醫護人員的事,更是每一個個體的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從個人而言,提升科學素養和醫療知識水平,並養成戴口罩、勤洗手、不吐痰等良好習慣,不僅是對個人健康負責,更是在減少疫情傳播途徑。在春節期間人口的大規模大範圍流動的背景下,對公衆的衛生教育尤其需要進一步“下沉”,讓防控的共識與知識,能在更大範圍內成爲日常的生活習慣。同時,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疫情信息呈現鏈式傳播,我們需要信息分享,但不要聽風就是雨,更不要造謠傳謠;我們需要嚴陣以待,但不度恐慌。每個人都能管理好自己的出行與安全,以實際行動營造乾淨的生活環境和理性的輿論生態,就能對政府力量形成不可或缺的補充,真正形成滲透到每個生活角落的防控力量。

這幾天,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前往疫情一線,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被隔離,武漢15名醫務人員被感染……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救治工作第一線,他們對健康的守護、對生命的看護,展現着醫者仁心的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更說明,從政府到社會,從醫護人員到普羅大衆,我們的共同目標是戰勝疫情,我們本來就應該是一個休慼相關、有機互動的命運共同體。

政府嚴防死守,醫院全力以赴,個人管好自己,各部門密切配合,東中西地域協同,有效防控疫情,才能讓自己的“小家”享受團圓,讓中國這個“大家”更加安全。

  防疫情的徵文2

農曆臘月二十八,我們全家人踏上了寧波開往長沙的列車。回老家過年,這是我期盼已久的事情了。

路上媽媽告訴我,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爆發了,我們要戴口罩出行。我無奈地戴上了口罩,覺得有些不舒服,不過兩歲的妹妹好像更不適應。火車上,爸爸媽媽刷着手機,不時地談論着肺炎的進展情況,我隱隱有些害怕。

到了長沙,倒了車,終於來到了奶奶家。然而今年的春節和往年完全不同,我自打進了奶奶家門後,就沒有出過門。沒有了走街串巷,也沒有了我最喜歡的放煙花,連拜訪親友都是通過手機視頻進行的。儘管爲了迎接我們的到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年飯,但是我們全家還是拒絕邀請親朋好友來聚餐。

就這樣,我每天在寫作業、看書、陪妹妹玩中度過。

時間來到了大年初六。到底要不要回寧波?什麼時候回寧波?爸爸媽媽焦急萬分,時刻刷着手機,關注着疫情的最新情況。糾結再三,我們還是決定初七返回寧波。

初七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早早地洗漱完畢,整裝待發,預想着火車站可能擁堵的情景,我用手扯了扯我的雙層口罩,深吸一口氣。爲避免交叉感染,叔叔開車送我們趕往長沙火車站。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沿途只看到零星的幾輛小轎車在奔跑,以往繁忙的高速公路顯得異常冷清。

進了長沙城,只見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街上幾乎見不到人影。只有路旁的小樹隨風微微搖頭,彷彿也在訴說着委屈。這讓我想起電視上看到的武漢封城后街道冰冷的模樣。沒曾想,長沙的街道也是如此。不過這纔是正確的,大家都居家隔離,纔能有效地切斷病毒的傳播。

車子很快就到了出發平臺,往常喧鬧的平臺上只有幾十名旅客,每個人都戴着口罩,相隔甚遠。往年人挨人、人擠人的現象不復存在。看來大多數人都在以禁足的方式爲社會做貢獻啊。

到了進站口,雖然我戴了兩層口罩,還是能聞到刺鼻的消毒水味。進站口站着戴着N95口罩的三位武警叔叔和幾名工作人員,旁邊是一臺紅外線測溫儀。工作人員要求每位旅客單獨通行,紅外線測溫儀會給每位乘客測量體溫。再往裏走,有3名身穿防護服,從頭到腳包裹嚴實的醫護人員觀察着每一位旅客,想必他們駐守在這裏是爲了及時安排好體溫異常的乘客吧。看着衝在疫情的第一線的他們,我不禁肅然起敬。

進站後,我看到偌大的候車廳裏非常安靜,稀稀拉拉站着幾十位旅客,一度擁擠的按摩椅上空無一人。可能看到所有人都戴着口罩,神情嚴肅,原本鬧騰的妹妹也突然特別乖巧了,再也不扯口罩、不哭鬧了。

我們乘坐的這列火車始發站是長沙,共有16節車廂。我在上廁所的空隙,觀察了一下臨近的2節車廂,除了乘務員,居然一位旅客也沒有。沿途經停了幾站,也鮮少看到站臺上有乘客。

5個多小時後,我們平安抵達寧波。出站口,六名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和一臺紅外線測溫儀等待着我們。體溫合格,算是暫時通關了。回到家裏,我們全家大消毒,然後就乖乖地在家隔離,不輕易外出。

寧波——長沙,長沙——寧波,這一條承載着思念與祝福的線,我已經坐了好幾年。今年的回鄉之路是如此特別。我堅信,有那麼多的科研人員在加班加點研究抗病毒的方法,有那麼多無私無畏的醫護人員在前線救死扶傷,有那麼多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在嚴防死守……全國人民衆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

  防疫情的徵文3

這個新年過得有點恍惚,有點無奈,有點不夠真實。

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汽車在江曲線上由南向北行駛,路兩側不斷有五彩斑斕的煙花升起和綻開。來到334紅綠燈路口,忍不住瞥向窗外,在西北方向目光所及的地方,是老丈人家的小院子,今晚我本該在那裏陪他小酌一杯的。

中國人的新年最重視、最講究、最具儀式感,但今年有些不同。據說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做年,它頭上長着觸角,有着尖利的牙齒,體型很大並且很是兇猛。伴隨這個春節而來的是一個看不見而又摸不着的怪獸,它叫新型冠狀病毒。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來勢洶洶,隨着春運的大潮,隨着返鄉的人流,肆意傳播。

這不是夢裏的場景,這也不是科幻電影裏的畫面,這是2020年春節期間的真實生活。本該是萬家團圓、歡樂喜慶的時刻,卻因這小小的病毒蒙上了陰影。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身邊一切都改變了模樣,高速道口封閉、旅遊景區關閉,大型活動取消、工廠推遲復工、學校推遲開學……一個又一個消息不斷刷新着人們對於疫情的認知,也刷新着大部分人有生以來的`記憶。空蕩蕩的城市街頭,燈光依舊璀璨,卻瀰漫着一股無法言說的壓抑。

有人說,疫情就是一面鏡子,越是危急時刻,越是可以看到各色人等的本色出演,不服從管理的,想哄擡物價的,對疫情不屑一顧的,有點小自私、有點小貪婪、有點小盲目,不一而足。當然,在這逆境之中,我們看到更多的人性的另一面。在隔離點,城南社區幹部手繪小貼士細心安慰隔離人員;在高速卡口,聯合執勤人員在寒風中全天候堅守排查信息測量體溫;在人民醫院,年輕的ICU護士花蕊和她的同事主動出征支援疫區武漢。一幅幅看似尋常卻又溫情滿滿的場景,讓人看了忍不住鼻翼微酸。真的是這樣,我們在檢測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病毒在檢測我們幹部的水平、商人的良知、醫者的操守以及民衆的認知。

病毒還在肆虐,疫情仍在蔓延,儘管每天通報的數字還在攀升,但我堅信,這一切總會過去。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回首中華文明的歷史,可以發現,我們這個民族每當遇到大的劫難,每當遭遇看似不可逾越的困境,總有那麼一羣心有大愛的人,他們勇敢、無畏、睿智、果敢,憑着愛的憐憫,帶領着衆生趟過沼澤,越過高山,渡過苦難。

當前,疫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期,防疫的任務除了依靠政府的統一部署,還要靠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如果說現階段就有一種武器能夠戰勝病毒,那一定是我們心底裏對家庭、對家鄉、對這個偉大的國家,最深沉的那份愛。

心中有愛,就能無所畏懼,心中有愛,就能戰勝一切。

如果你是普通羣衆,心中有愛,那就收住腳步,遠離聚會,全力做好個人防護,用細心和等待換取家人的安康;

如果你是隔離對象,心中有愛,那就收拾心情,靜待時日,默默守望十四個安靜的日子,再去迎接明媚的春天;

如果你是經商人員,心中有愛,那就放下得失,着眼未來,共同承擔起社會的責任,期盼下一個大展身手的商機;

如果你是黨員幹部,心中有愛,那就整理行裝,堅守崗位,用自己的熱血與年華,投身這場守護希望的偉大戰役。

忍耐是愛,剋制是愛,承受是愛,堅守是愛,爲了我們摯愛的親人,爲了我們美麗的家園。

春暖花會開,否極泰將來。

讓我們共同期待,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摘掉口罩自由呼吸,就可以兩三好友把酒言笑,就可以帶着老人和孩子盡情欣賞詩意小城的一路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