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通用15篇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爲先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通用15篇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1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演講的話題是“孝”。人生有三大不能等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孝。大家知道,百善孝爲先,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 難,同樣,也有許許多多的人來幫助我們尤其是父母,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存的權利,讓我們體驗到了生活的豐富多彩,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孝敬他們。

“孝”不能等,我們不要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界上有無法報答的恩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從容盡孝。

“孝”有兩種方式,第一:單單是物質上的孝敬。我們長到這麼大,父母從金錢上也付出了許多。但是,同學們的父母,沒有想着養你就是爲了賺錢的吧!父母想着 的只是讓我們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生活。當然,我們以後就算生活的好或不好,都要給予父母物質的回報。

“孝”的第二種方式就是精神上的回報了。父母陪伴我們在風風雨雨中不斷成長。小的時候,家裏的條件不富裕,他們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上學的時候,考 試考得不好,她們總是送上最及時的安慰。有空的時候,他們總是帶着我們出去遊玩,他們記得所有我們該過的節日,送上禮物。而我們呢?天天搶着要最好的東 西,考試考得不好把氣全撒在父母身上,有空的時候總是和朋友在一起,他們的生日有時都會忘記給他們過,更別說是送禮物了……長大後,即使我們再忙,再累, 也不忘記常和父母聊天,看望他們,聽他們說話。我想,這纔是他們最想得到的回報吧。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5月8日,是母親節。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6月19日,是父親節,在即將到來的'節日裏,我們親手做一件禮物,送給他們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孝”要從小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讓父母的付出得到自己的回報,哪怕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問候的話語,一個小小的祝福,父母也會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發自內心對父母的愛,“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輝,讓我們永遠記的孝的存在,時刻提醒着我們盡孝!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2

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講究忠孝治國,所以古語說“百善孝爲先”,把孝作爲一個好人的第一條件,實在是太深刻不過了。不孝之人,不可與交,也成了我們看人與交友的信條。古人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說明能孝之人是孺子可教。但孝也並不像我們常人認爲的那麼簡單,並不是常回去看看拿點贍養費買點東西儘儘心就可以胡亂搪塞的。真正的孝有三種境界,一是養父母之身,這個屬於物質層面,是基礎的基礎;二是怡父母之心,承歡父母膝下,和顏悅色,博父母歡心,開解父母胸中愁煩,使父母保持精神愉快,這個屬於精神層面;三是行父母之志,牢記父母教誨,發揚父母德業,實現父母志願和期望,彌補父母不足,不懈努力,完善自身,以求報效社會國家,這是事業層面的。這三個方面融會貫通並行不悖,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孝道精神之所在。

話說回來,對照上述行孝的標準反思自己,工作二十年來在對父母盡心上作爲長女所做真是微乎其微,想想都太讓人汗顏了。物質上,父母不依賴我;精神上,我也很少用心去揣摩、體諒、排解父母的心事兒和煩惱;只有在工作上,勉強做到了一點自立,可是自立兩個字,充其量是自善其身,硬要安到孝順父母上去是實在牽強說不過去的。

生兒方知父母恩,寸草難以報春暉。兒女對父母,比父母對兒女的心永遠是相差懸殊,不可同日而語的。我的父母都是退休幹部,在任的時候,他們憑藉工資贍養老人、撫養我們姐弟三個,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退休之後,依靠微薄的退休金頤養天年,贍養奶奶,行有餘力還兼顧子女以致孫女、外孫。每年冬天,奶奶和弟弟一家搬回父母那兒同住,母親七十歲的偌大年紀還要上顧老下顧小地張羅一家人一日三餐,而餐桌上的飯菜也總是豐盛的,通常都是三四個菜,有菜有肉,有飯有湯,有時還做兩樣飯、三樣飯進行特殊照顧。冬去春來,是母親可以放鬆放鬆的時候了,我也不常去打擾,只是隔段時間回家看看而已,回去也多是買點吃、喝之類的東西,平白無故買衣服是要被數落的,通常是在父母生日或節日、外出的'時候纔去買一兩件。父母節儉慣了,記得小時候母親就常常教導我們,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就足夠了,別的物質上都不該多求。他們一生兩袖清風,雖然都是從副科實職的位子上退下來,卻積蓄無多,一生清貧。小時候我們一直住在機關,從縣委大院到文教局到計生委,都留下了我們一家人生活的影子。記得在老縣委大院住時,我們纔剛上小學,由於房子只有一間,沒地方做飯,還曾經用一個大汽油桶側面打開一個小門,裏面放上蜂窩煤爐,就是一個現成的做飯標間,不用的時候把小門關上,也不影響機關面貌。直到1993年,我們家才住上一套兩間半舊改新的瓦房院兒。20xx年,再賣掉這套老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正式住上了寬敞明亮110平的單元房,長期困擾人的取暖問題也終於解決了。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父母也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可以輕鬆輕鬆了,但父母對兒孫輩的關愛卻從來沒有放下過,反而更想着我們了。人說理想中與父母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在自己家裏做好了湯,送到父母家還不會涼,剛好可以喝。何其有幸,我們姐弟三個的家都安在這麼一個理想的範圍之內,三點一箇中心,那就是父母的家,是我們心中最牽掛的地方。可我們三個之中,自己做了吃的往父母那兒送的不多,回家吃飯、連吃帶拿的時候倒是不少。有時候福享慣了,總是會習以爲常,日子就照着一種固定的模式走下去,要想改變,卻是積重難返的。

父母照顧子女的時候,子女不覺得;等到他們需要照顧的時候,才覺得虧欠他們太多太多了。子女如果能用父母對待子女的心去對待父母,那纔是合格的子女啊。以前我們做孩子的,由於子女小、工作忙、年紀輕,不懂得反向體貼父母,對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視。可現在我們開始感到父母真的老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們需要我們的日子已經開始了,再不能太自私地自顧自忙活,該是報答、孝敬父母的時候了。多回家幫幫父母、照顧照顧奶奶,多儘自己的一份力、一點孝心,要知道,能夠這樣,忙些也是幸福的。人生百善孝爲先,就讓我從最基本的點點滴滴開始做起吧。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3

現在的我們都是爸媽的寶貝,在他們的呵護下,我們快樂的.成長。

正因爲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下,我們變得更加任性了,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但是通過學習“孝道”我們開始懂得了:

中華五千年,孝道源流長,孝道是美德,歷代皆弘揚,百善孝爲先,仁義是大疆,父母把我生,爹孃把咱養父恩如泰山,母愛似海洋,晚輩孝長輩,自古理應當。小孝能治家,大孝能治國,家家出孝子,神州多忠良,國立孝爲本,江山萬年長。

昭示天下人,孝道第一樁。選拔新將帥,孝行必須強,孝賢才任用,孝忠把官當,對老不孝者,焉能成棟樑?

提醒諸位道:時時尊師長,對老要敬重,溫和把話講,聽老多教誨,聽老訴衷腸,常懷感恩心,對老要敬仰。別讓長輩累,勸老把福享,長輩有所需,晚輩盡力量,讓老心神悅,讓老喜洋洋。保老生活好,祝老壽無疆。長輩的恩德,晚輩要發揚,長輩有過錯,晚輩應原諒,長輩得疾病,晚輩求醫忙,。

你對爹媽好,兒女會學樣會學樣。

孝子家溫馨,人間遍安康,孝對天下老,福祿財運旺!孝行天下事,國泰民吉祥,中華孝道好,世界放光芒!孝行天下事,國泰民吉祥,中華孝道好,世界放光芒!

是呀!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應傳承下去,請問大家可以通過哪些事情來傳承呢?

“每天回家給媽媽倒一杯水。”

“每天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擔心。”

“把每天發生的趣事講給父母聽,讓他們開心。”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4

大家下午好

自古有云,百善孝爲先。

如何才能盡孝,給父母錢,給父母買這買那,這些當然是要的,但是還有更重要的。

你是不經常因爲工作忙,不能回去看他們呢,到底有多忙呢,到底離的有多遠呢,他們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孩子,不求大富大貴,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看看他們,他們也需要有人關懷,有人愛,這關懷,這愛,不是錢,不是物質,只是說說話,只是吃吃飯,回去看看吧,不要因爲工作,忽略了愛你的人,忽略了你本應該珍惜的人。

你是不經常和父母大小聲呢,自己的父母沒什麼的`!真的沒什麼嗎?他們年紀大了,身體已不是從前了,他們打不動了,他們也說不動了,有句話說的好,天下無不是父母,不管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他們是你的父母,生你養你的父母。也許你覺得他們老了,嘮叨的有點煩,可是我們也有老的一天,我們會象他們一樣煩,也許你覺得他們又老又事多,生病了,或是大小便失禁了,真得很累很髒,你不知道你嬰兒時,父母也是一把屎一把尿的,這樣把你帶大的。生命就是這樣循環往復的。

請不要再找藉口了,子欲養而親不在。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各位朋友們上午好!

也許是你跋涉得太疲憊,也許是你品嚐了太多的淚水,也許是繁重的工作充斥了你的大腦,讓你在不經意間把一種愛哄睡,輕輕地掩上了門,從此不聞不問,讓日子就在這日出和日落中平靜地過着。

直到有一天,你在驚雷的震懾下猛醒了。急忙推開門,大聲將那種愛吵醒,吵醒的聲音震天撼地,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無情和愚蠢,意識到自己忘記了有一種愛叫孝心……

孝心是一種世間生物共有的情感,無需培養。從來世的第一天就應該具備這中至真至純的情感。只是在有的時候,孝心也需要勤心擦拭,也需要精心點燃,漸漸融化孝心的河牀上那一層層冰棱。

帶着孝心上路的人,眼前總是光明的,因爲他時刻想着父母,也知道在他的後方有自己的父母雙親在默默支持着他,時時掛念着他,給了他無窮的力量。他應該在達到勝利的頂峯之後,用優異的成績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心。

從來沒有一種佳釀能使全世界共醉,也沒有一種上帝能讓全世界的人頂禮膜拜,惟獨“孝心”,這種愛能夠讓全世界的人心產生共鳴,在同一時刻產生心靈的漣漪。

甦醒吧,這種至真至純至善的愛,只有你,能夠收回天下兒女們的心,讓孝心充滿人間。也只有你,才能夠使牛鬼蛇神心驚膽戰,讓名利、虛榮、奸詐、嫉妒等種種不愉快的'心理都沉睡在潘多拉的魔盒當中去吧。

朋友,去把孝心吵醒吧,讓它縈繞在你的身邊,陪你走過翠綠的春、激情的夏、蕭瑟的秋、嚴酷的冬。它會像一堆篝火,讓你的心如中午的太陽一般的火熱!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6

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天真爛漫的少年,我們一天天長大,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無私而偉大的愛。百善孝爲先,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畢淑敏《孝心無價》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孝敬父母方面曾涌現過不少令人感動的故事。黃香溫席,則是其中之一。《孝經》簡介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小孩,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剩下體弱的父親和他相依爲命。他知道父親養育自己的艱辛,就把自己的一片孝心全都獻給父親。夏天,天氣炎熱,黃香每天晚上都要先把父親蚊帳裏的蚊子驅走,再用扇子爲父親把牀上的涼蓆扇涼,以使父親安然入睡。冬天,天氣寒冷,黃香每晚都要先上牀,用自己的體溫把被褥焐熱,以免父親受涼。不僅如此,黃香在學業上還十分出色,當時就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之說。孝敬老人

古往今來,不一樣的時代,都演繹着一個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到底什麼是孝順

我們的父母爲了我們,操碎了心。他們累了,我們應該搬把椅子給他們坐;他們渴了,我們應該倒一杯清茶給他們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我們就應該以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他們。孝敬父母原來就這麼簡單。做到這些就一定能讓我們的爸爸媽媽欣慰和快樂。我們何樂而不爲呢?《孝敬》5則

同學們,生活在文明社會的我們,應該人人樹立孝敬父母的觀念。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爲父母盡一份孝,讓我們快快行動吧!論語·孔子論孝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7

尊敬的XX:

滾滾黃河流過了萬里江山,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經史子集流傳了千秋萬代,造就了炎黃子孫光輝燦爛的古典國學。從先秦諸子百家,到當今的國學著作,無一不將“孝”視爲一種美德。

孔子曾說;“父母唯其疾之憂。”還記得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嗎?田世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愛已經堅如磐石。

古語道:百善孝爲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掩蓋了。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殊不知,那一聲聲語重心長滿載着父母的愛;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爲理所當然,殊不知,甘於奉獻的父母也需要愛……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而我們,新時代的高中生,難道真的不如烏鴉,不如羔羊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孝心,並非是長大後纔有的責任,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替代。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所以,孝心的終極奧義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爲家裏清掃一次房間;爲母親倒一杯水;爲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平凡。但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滿分的作業,一張百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欣然接受它,因爲,這裏滿載着真誠的愛!這纔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也許,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你們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忘了樹欲靜時而風不止,子欲養時而親不待的痛苦。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沐浴在溫暖的愛的陽光下,把孝的種子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謝謝大家!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8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自古至今,孝成爲了衡量一個人善良與否的首要標誌。

孝是什麼?

孝是我們成年人“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後的豐厚報答,孝是父母重病臥牀時的細心照管。

孝是心靈裏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爲永恆、持久地散發着清香。

孝是一種博大。它包容世間萬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東漢孔融四歲讓梨,黃香九歲替父親溫暖冰冷的被窩,晉代王祥“臥冰求鯉”,明代朱衝秋“割股爲羹”。

古人的'孝感天動地,今人的孝同樣爲人稱道。

河南小夥張尚昀家境貧寒,考入長春稅務學院不久,因母親患重度腦部殘疾,生活陷入困頓。20xx年7月,張尚昀申請休學,他把患病的母親從農村老家背到長春,白天揹着母親外出打工掙錢,爲老母治病,晚上守着母親挑燈夜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在六個學期中五次拿到獎學金,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在數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被錄用爲河南省稅務系統幹部。

張尚昀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孝子”!他在盡孝母親的同時,自己也收穫了成功!

講到這裏,張尚昀揹着母親艱難行走的場面,和他邊打工掙錢,邊學習,邊爲母親治病的情景,彷彿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從張尚昀的身上,我們讀懂了孝的含義,這金光閃閃的“孝”字,激勵、感召了我們當代的每一位青年!

我們的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身爲兒女,我們毫無理由地應該盡我們最大的能力來孝敬父母。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孝敬社會,尊老愛幼,愛崗敬業,做一名有善心,有愛心的員工!

謝謝大家!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9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古今中外,無論是董永賣身葬父,還是黃香扇忱溫衾,無不閃爍着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孝”,這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我們有責任把它傳遞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責。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呵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可以說,父母養育自己的子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要有愛,那麼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試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連孝敬父母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然而同學們,我們都捫心自問一下:有關注過父母的健康嗎?有了解過父母的辛苦嗎?或許一聲溫暖的問候,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簡單的擁抱對自己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比什麼都開心,都難忘。

陳毅是人人知曉的大元帥,他見到重病在牀的'母親時,見母親把尿褲藏起來,便說服母親,自己親自動手把母親的尿褲和髒衣服洗的乾乾淨淨。孟子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一個大元帥都能如此的孝敬父母,作爲小學生的我們爲什麼做不到呢?凡是都可以從小事做起。

回到家裏,試着幫父母洗洗衣服,拖拖地。吃媽媽做了這麼多年的飯,嘗試着爲媽媽做一次飯,我相信即使你做的味道難以下嚥,但在媽媽看來,這也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菜餚。還記着那則感人的公益廣告嗎?小男孩看到自己的媽媽再給姥姥洗腳,就打好一盆水,等媽媽回屋時,端着洗腳水走進媽媽的房間,稚嫩的說了一句:“媽媽,洗腳。”這件事我們也可以做到,但是很多同學礙於面子,至今還是沒有做出來。想想小時候,媽媽給我們洗腳,餵我們吃飯,這件事還會這麼難做到嗎?

父母之恩,終身相報,難報其一,長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難報三春暉。百善孝爲先,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就夠了。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父母我們對他們的愛。

謝謝大家!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10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202班的王恩澤,很榮幸今天能參加“十佳孝敬之星”的評選,我演講的題目是:百善孝爲先。

入學已經快兩年了,在這兩年中我不但學到了許多文化知識,同時也學會了從小要有孝敬之心。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孝敬”的解釋是:把物品獻給尊長,表示敬意。我想,我現在所擁有的真正的物品就是我的'學習成績和通過我勤奮學習獲得的榮譽證書。所以,每個學期期末我都會將我最珍貴的物品————“學校優秀生”的獎狀獻給尊敬的長輩,當然還有不定期的校外各類書法比賽中的獲獎證書。

平時在家我可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孝子哦!因爲我知道爸爸媽媽把我養大非常辛勞,所以這兩年中我一直堅持自己整理房間、節假日主動洗碗筷、勤儉節約不亂花零用錢、與爸爸媽媽坦誠相處從不說謊話……,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情值得介紹,但是我深知:持之以恆的做好這些平凡的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就是孝敬的具體表現。

在老師心中我也是一個懂得孝敬的人。就在去年暑假,我組織了一個“綠[作文https://Www。ZuoWEnHUi。Com]領巾慰問團”邀請陸老師當團長,冒着37度的高溫天氣去崇福敬老院慰問。那天,我揹着3公斤左右的慰問品走了5公里左右的路程,確實非常辛苦,但是用我的辛苦換取敬老院老人們的快樂,同時也帶領同學們一起體驗了孝敬的價值。難怪,今年春節時陸老師又號召了其他同學和我一起去敬老院向老人們拜年。

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支持我參加這次“十佳孝敬之星”的評選活動。我想,我最後當不當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懂得了孝敬————貴在堅持!聽了同學們的事蹟,使我明白了一個真理:百善孝爲先!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村中學初二年級**班**,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頌之百善孝爲先。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也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錢袋;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孝心,那就是你人生中最徹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我從小身體就不是很好,三天兩頭地發燒感冒,輸液打針,發燒的時候爸媽就一整晚一整晚不睡輪流坐在沙發上抱着我。我看過媽媽的一篇日記:孩子又連着病了幾天了,沒辦法只能去輸液卻要在頭皮上扎針,他一直緊緊地抓着我不放,醫生沒辦法就把孩子從我手裏抱了過去,可這時孩子的'哭喊聲更厲害了,一個護士根本壓不住,醫生沒辦法又叫他爸爸進去。

我忍不住掀起門簾往裏看,看着爸爸狠着心把你的四肢壓住,臉卻偷偷地轉了過去,孩子,你的眼光一直望着門口,一直盯着我,那麼無助,那麼無力,嘴裏一直喊着‘媽媽’,‘媽媽’,寶貝,你知道嗎?那天,你在裏面哭,媽在外面哭,寶貝,別再哭着叫媽了,你再叫,媽的心都要裂開了……可是,當我問起媽媽我是不是很難管時,媽媽卻總說我乖巧,懂事,體貼大人,她和爸爸爲我受過的罪卻從來沒提起過…同學們,這個世界上最愛最親我們的兩個人是誰?是父母!他們就是把全世界都給了我們卻還是覺得不夠的人!讓我們好好地想一想,從出生到啞啞學語,從開始學走路到上小學到今天離家來上中學,十幾年的路程啊耗費了他們多少日子?多少精力?多少心血?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所作所爲吧:

我們好像很瀟灑抽着爸爸都買不起的煙;我們出門就打車,渴了就買飲料喝;我們好像很厲害稍不順心就對父母大聲地喊;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還把父母當成不花錢的傭人;我很想知道我們憑什麼這樣?我們有什麼好高傲的?父母已經賜予了我們最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在不經意間一天天的變老……所以,從這一刻起,不要再埋怨我們的父親他沒有錢不當官,我們的父親他在外面已經很累很累回家卻還要對着我們笑。

但是,同學們,我們又沒有在父親最難的時候對他說上一句:"爸爸,你辛苦了!"今天見到媽媽的時候,走上前去抱抱她,並用盡平身力氣對她說一聲:"媽媽,我愛您!"那個曾經美麗動人的女子因爲撫養你和我曬黑了臉,累彎了腰,操碎了心。

可是,他們從來無怨也無悔,因爲我們就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最愛的珍寶。他們從來不會考慮自己過的好不好,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他們所有的心思只有一個:那就是隻要我們是幸福的,他們就遠是快樂的。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已是中學生了,應該自己來照顧自己並且也應該照顧父母,孝敬父母,真誠地體會父母爲我們付出的一片愛心,盡力爲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在精神上爲父母帶來愉悅。這其實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了。大家說,對不對?

最後,還是以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來結束我本次的演講吧,謝謝大家。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12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永遠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怎麼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就不可能尊重生身邊的每一個人。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其他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濃厚民風,這是我們學生的責任,我們應該要盡到責任。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因爲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今天,他們年紀大了,並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們就應該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多多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安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有好吃的食品,先給爺爺奶奶們、爸爸媽媽們,乘坐公共汽車時,必須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讓他們坐好等。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1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媽媽的嘮叨就像陣陣春風拂面不寒,象涓涓細流沁入我的心田;爸爸的再三叮囑就像冬日裏的一縷縷陽光照耀在我的身上和心中,縷縷親情,濃濃父愛;外婆的心裏溫柔就像廣闊的空中灑下的一絲細雨,滋潤着我稚嫩柔軟的心。我愛你,外婆。

百善孝爲先,我曾偶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漢武帝時,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齊國的醫師楊慶爲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爲個性剛直行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叫緹索,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辛勞,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人濟世,現在的確是遭人陷害,願替父受刑。漢武帝被其所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他的父親,並且下詔廢除肉刑。有詩頌: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這一次的小故事觸動人心,讓我深深感受到一個孩子對父親愛,人們常說我們作爲子女最需要感恩的就是父母。我們的第一聲哭啼。就撕痛了這個世界,慢慢睜開眼睛,就滋潤了這個季節手舞足蹈的語言,只有父母才能懂得我們所表達的意思。無數次的黎明,父母的鼓勵是支持我們一直向前走的路,父母是我們未來行駛的航燈。“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火硝煙中,許多戰士們思念自己的家人,卻不能回家,心中無限感傷與無奈。他們用筆和紙寫下一字一句,又包含了多少心酸和思念,希望家人不必擔心自己報個平安。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而父母卻在一天天中老去,青春不再復返。我們應珍惜一時一刻,一天一季,多給父母一些陪伴,爲他們付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和奮鬥。加油吧!少年!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1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非常榮幸站在這裏給大家做這個演講!我所演講的題目是《百善孝爲先》.

孝敬父母,本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的傳統美德。早在古時候就有黃香溫席,丁蘭刻木的'故事。我把孝心放在第一位,因爲百善孝爲先!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作爲孩子,我們唯一能夠報答父母的就是努力學習。平時在家裏要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寒假在家裏,我總是儘可能的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掃地、擦窗戶、整理房間。親朋好友來家裏做客時,我還幫忙端茶倒水。

寒假裏有一天,媽媽身體不舒服,我給媽媽拿藥,端水,照顧媽媽,媽媽非常開心,誇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以後,我會時時刻刻把孝字放在心裏,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百善孝爲先演講稿1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能夠有現在的生活,離不開我們的家人,他們把最好的給我們,呵護我們,照顧我們,對我們的恩情,如山重,比海深。他們是我們的長輩,是我們的父母。

在我們這裏很多人都是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爸媽爲了生計奔波在外,供我們學習成長。我們都應當永遠銘記這份情,羊的跪乳之恩,烏鴉的反哺之情,都值得我們學習。作爲靈長類我們人更應該懂得孝順。因爲長輩爸媽給我們的恩情一輩子都還不清。我們要孝順父母,孝順長輩,孝順照顧我們的爺爺奶奶。

爸媽不在爺爺奶奶邊,我們就應該爲我們的`爸媽敬上他們沒有做到的孝順,不需要我們如何認真做,刻意做,只要我們願意去孝順,每日做到就行。因爲我們都是農民的孩子,所以我們更明白爸媽的苦,爲了改善生活,爸媽遠赴萬里,去臨海城市打工掙錢,爺爺奶奶在家下地種田,養育我們,勞累了一輩子,都在爲我們兒孫被謀福利,從不考慮他們自身的感受,毒辣的太陽,灼傷了他們的皮膚,炎熱的溫度,讓他們在高溫中煎熬,從來就不曾放棄過努力,他們希望我們學習改變命運,希望我們不在吃他們曾吃過的苦。

他們可敬可嘆,無論是爸媽還是爺爺奶奶都值得我們孝順,都值得我們敬重,爸媽在外務工,爺爺奶奶在家幹活,我們就應該做到聽話,懂事,不給他們添麻煩,當長輩疲憊時,我們給他們端上熱水給他們洗腳,當他們休息時給他們蓋上被子,做着微不足道的事情,盡到自己的孝心,我們並不需要付出多少,只要做到簡單的事,讓他們安心,開心就好。

他們最大的期望是我們能夠考出好成績,考上好的高中,我們也應該好好學習,讀好書,這也是盡孝,不讓我們爸媽和爺爺奶奶失望,他們給我們的關懷我們無法償還,但是我們卻可以讓他們開心,至少不能讓他們覺得他們養育的子女兒孫不知進取,哪怕再累,我們難道有爸媽在外面打工累,有爺爺奶奶在家下地種田累?盡一份孝心,讓他們開心,這纔是我們要做的。

不要認爲把書讀好了並不是盡孝,很多時候盡孝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只要能夠讓他們欣慰,讓他們開心在我認爲都是盡孝,都是在報恩,希望我們所有同學,都記住我們的爸媽爺爺奶奶,記住他們的付出,不要在調皮,不要在傷他們的心,讓我們做一個孝順的人,做一個熱愛學習,關心長輩父母的人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