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倡導爭做文明人的演講稿

倡導爭做文明人的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演講稿一

曾經從報刊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記者採訪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您認爲您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從哪兒學到的?"人們都認爲這位科學家會說是在大學或其他高等院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但這位科學家卻出乎意料的說:"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生受益的東西。比如: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分享,做人要懂得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教授的話一說出口,全場的人都愣住了,隨即人羣中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倡導爭做文明人的演講稿

其實這位教授所說的是人們在剛入學時所學到最基本的文明禮儀,它雖然不起眼,但卻對我們的一生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作爲中華名族的一員,我們應當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要做到心中時時有"文明"二字。

漢時,有一青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做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室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事,當掃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當即反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

其實,要做到講文明,懂禮儀也並不是一件難事,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而習慣成自然。

公交車上,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上車,而此時又沒有空座位的話,你會主動讓座嗎?往垃圾桶裏扔垃圾時,看見地面上有廢棄的紙片,你會彎腰拾起放入垃圾桶嗎?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時節,你會隨手摺斷桂花樹樹枝嗎?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只要我們做好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就是做到了講文明懂禮儀。

朋友,讓我們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吧,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成長爲一個文明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稿二

老師們、同學們:

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爲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繼承傳統、倡導文明、講究禮儀、樹立新風是當代中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美麗和諧寧靜校園建設的需要,是一個人有氣質、有素養、有道德、守規範、成爲高尚的人的需要。做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尊重懂禮貌,講禮儀的人,佩服能競爭,善合作的人,喜歡能寬容,懂尊重,講平等,善體諒的人,更崇尚講文明,懂禮儀之人。

講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儀教育是培養人的教養,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與他人相處。中學生的禮儀教育實質是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素質教育,更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首先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爲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更加文明美好的石門五中校園。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