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地質研究所主管師競聘演講稿

地質研究所主管師競聘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同事們:

地質研究所主管師競聘演講稿

大家好!

我叫劉風喜,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崗位動態北區主任,主要負責動態北區的日常管理及樁西、老河口油田的開發動態管理工作。

我於1996年7月畢業於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勘查專業,同年分配到採油三隊任地質技術員,1997年11月調到地質研究所綜合室,2003年4月,由於工作需要,在動態室分管老河口油田的開發與管理。2008年12月通過地質所競聘,走上動態北區副主任崗位,2009年12月受地質所的信任,再次競聘擔任動態北區主任。

近幾年來,堅持以創新創效帶動油藏開發管理不斷向前推進(在以樁106爲代表的巖性油藏,優化注採比、適時提液提速;在樁106南注聚實驗取得成功的基礎上,樁106北注聚區通過完善注採井網、精細過程管理,僅注聚一年就見到明顯效果;在樁139稠油油藏實施DCS實驗取得成功,實現儲量的有效動用;在產能單元樁斜148、老168塊實施同步注水,建立注採關係。)動態北區承擔的原油產量由43萬噸上升到55萬噸。連續三年超額完成產量任務,指標連年創優。

在各級領導和同事們的關懷幫助下,先後榮獲省部級成果3項,地學開拓獎等局級獎勵8項,發表論文9篇,榮獲採油廠 “科技突出貢獻獎”銅獎、“雙文明先進職工”,管理局“青年崗位能手”、“提高採收率先進個人”等多次榮譽稱號。

適逢採油廠這次難得的競聘機會,我本着鍛鍊、提高的目的走上講臺,展

之所以競聘這個崗位,我希望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較爲豐富的油田開發管理知識和經驗能夠在生產實踐中得以更好的發揮和運用,爲“百年樁西、共鑄勝利”作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也希望能在新的崗位上接受挑戰,經受磨鍊,使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

總結自身,主要有以下四點優勢:

一是具有較爲紮實的專業知識。油田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地質是基礎,尤其是在樁106地震分頻項目的直接參與過程中,使我對開發地質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懂得了開發地質工作的重要性。砂體的重組、巖性的尖滅、斷層的遮擋等直接影響着油藏開發水平的提高。經過兩年多的對比與分析、理論與實踐,2009年彙報的局級課題《樁106北精細地質模型及井網完善調整研究》一次性通過局級驗收,並得到領導的好評。在此認識的基礎上,樁106地區被確定爲2011年綜合調整單元,部署新井15口,新增產能3.1萬噸。通過向地質室學習電測曲線的解釋、錄井資料的應用,向鑽井室學習側鑽井開窗位置的選擇、向生產室學習有關生產測試的知識,2008年以來利用報廢井共實施側鑽井5口,初期平均單井日增油5.5噸。在地質所的支持下,兩次外出參加“提高採收率培訓”,在樁106南轉後續水驅時,通過堵調、變流線、提液引效等方法實現了後續水驅兩年基本不遞減。一如既往地學習與交流,對我是一種進步、一種財富,也是成爲一名主管師必備的條件。

二是具有較爲豐富的工作經驗。從事過油田開發的人都知道,做好油田開發光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我正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十餘年來,由採油隊的一名地質技術員成長爲今天地質所的一名主任,在這成長的過程中,基層一年多的鍛鍊,具有了豐富的現場經驗,用動、靜結合的觀點來分析油藏、管理油藏,對於低滲油藏樁8塊以微裂縫的觀點提出了脈

衝注水,區塊日產油由40噸上升到80餘噸;對於小斷塊樁394塊地層能量不足問題,提出邊部注水,減緩了單元產量遞減。在綜合室把握住了油藏的開發規律、各項指標的科學預測方法、新區產能方案編制的流程等,這爲我後來從事油藏的動態分析積累了可貴的經驗。在動態北區油田的開發與管理中,針對老163塊地質情況複雜,優化注採井網的建立,開展井間干擾試驗,驗證砂體的連通性。單元日產油由169噸最高上升到200噸,產能連續兩年達到方案設計指標,參加編制的產能方案被評爲分公司優秀方案一等獎。在採油廠最大的注水開發單元樁106地區,在油層厚度僅2米、河道寬300米的窄河道油藏引進水平井開發,提高單井控制儲量;在邊灘側積體治理低產低效井,保持平面產液結構平衡;在主力注水砂體,提高注入強度,提液提速,保持了較高的開發水平,區塊自然遞減下降了5.2個百分點。(在老17、老451等複雜斷塊油藏,通過挖掘牆角剩餘油和韻律層挖潛,新增可採儲量5萬噸。在樁斜148低滲油藏,壓裂配合注水保持地層能量,目前已有2口油井見到明顯注水效果。)與此同時,我的地質基礎分析能力和油藏工程應用能力得到了根本的提升,這爲我競聘主管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正是因爲有以上基礎,在工作上,踏實肯幹,自己的科研能力、判斷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在老168產能建設過程中,優化油藏方案設計,同步建立注採關係;優化新井投產論證,由按地面順序投產轉變爲按油藏需要投產,使井組新井投產投注一步到位;加強地質、工藝、作業、管理等多部門聯合分析,確保措施論證與實施到位;優化資料錄取、壓力干擾試驗、連續測壓等監測手段,深化油藏認識。目前區塊日產油能力達到480噸,投轉註井20口,當年投轉註率87%,建成產能16.8萬噸。在年初分公司組織的40天原油會戰中,被推薦爲採油廠會戰“青年標兵”。

四是受地質所“發展地質、成就個人”的文化薰陶,在“傳-幫-帶”活動中,具有良好的傳承作用。我以“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爲信條,對周圍的人真誠相待,在提高自身的同時,帶動周圍的人一同進步與提高。針對動態北區技術人員年輕,平均年齡僅29歲,爲了使年青人少走彎路,增強人才建設發展的後勁,2009年制定了動態北區班組的目標“一個人進步不是進步,只有大家共同進步纔是真正的進步”。通過“問題就是課堂”、“困難就是學習”的形式,“師帶徒、徒幫師”,言傳身教,動態北區涌現出了“勝利希望獎”獲得者何富強,技術增油能手王繼強,先進個人蓋峯等一批優秀的年輕人。班組在2010年“比學趕幫超”活動中被評爲廠“油藏管理典型班組”,個人被推薦爲勝利油田“模範班組長”。

在看到優點的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主要是與領導和兄弟組室的交流和溝通還不夠深入,此次競聘的主管師崗位,爲我改正不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如果我能競聘成功,我會認真落實崗位職責,帶頭與開發技術人員搞好油藏管理工作,與兄弟組室積極協作,主動配合,服從領導的安排,使油田開發水平再次邁向一個新臺階。

我廠原油產量能重上100萬,主要得益於近幾年灘海油藏的勘探與開發。在外擴勘探受限的情況下,如何穩住百萬噸油田,主要依靠老區內部的精細與挖潛。對巖性油藏實施注採井網重組、提速提效,爭取擴大三採的規模;複雜小斷塊實施高效注水工程,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和油水過渡帶;在低滲油藏以注水、配合酸壓、增大泄油麪積等方法提高儲量動用程度;對邊底水油藏可實施水平井二次挖潛、重力分異、分小層交替大排量提液實驗等。具體是:

一是加強地質基礎研究和油藏開發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樁西採油廠有“地質大觀園”之稱,地質與油藏的緊密結合顯得尤爲重要。採油廠82個開發單元

中日產油小於5噸的就有22個,含水高達96.9%,但採收率僅爲17%,如何挖掘這部分潛力,關鍵靠地質二次認識和剩餘油分佈規律研究。目前動態室地質基礎相對薄弱,僅有一人熟悉老區地質,通過加大研究力度,或把日常生產性分析工作的壓力逐步分擔到採油隊技術員層面上,使得室主任和區塊長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老區研究和開發調整方案的編制,以提高油藏開發水平和質量。

二是在精細化油藏管理的基礎上樹立開發一體化的理念。採油廠油藏分類管理、精細管理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重點工作。比如以樁106爲代表的複雜巖性油藏,早期是在投產完後,邊摸索邊建立注採關係;在老163單元以CMG爲指導,實現了邊投產邊建立注採關係;而在老168的投產過程中,在“一體化”理念的指導下,配套建模、數模立體化,實現了同步注水、同步開發的願景。

三是加大科技管理和科技創新的力度,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在老163與老168的建設過程中,使我深深體會到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在建模與數模的學習過程中,使我體會到油藏立體開發的必然性;在三採、稠油、水驅油藏、斷塊油藏等專題討論會中,使我體會到了提高兩率的關鍵。目前,動態分析的手段正在逐漸走向規範化,與地質的信息化接軌。充分利用採油廠提供的計算機平臺進行建模、數模的應用以及OFM油藏管理分析軟件的應用,對注採調配、參數調整、單項方案等日常工作實現定量化指導,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擴大三採的應用規模,引進多元複合驅,提高油田採收率;實施HDCS大規模實驗,提高稠油油藏儲量動用程度;低滲油藏極限小井距轉向壓裂、巖性油藏“三小一新”技術的應用,逐步形成具有樁西特色的開發技術系列。

我用滿腔的熱忱來做這次競聘演講,用語言來表白我的思惟,用思想再去安排舉動。所以說,敬請領導信任我,我說到做到。對這次競聘我不僅做好了入選盤算,同時也做好了落選預備,假如我落選了,說鳴我離隊上對這方面的要求還有間隔,但我決不泄氣,判若兩人的盡力工作和學習,爭奪在下一次競聘上獲得勝利!盼望在座的領導對我所述的不足之處給予修改,對我不釋懷之處給予指導。謝謝,無比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