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關於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學習作爲一種獲取知識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經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經濟時代,自主學習已是人們不斷滿足自身需要、充實原有知識結構,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取得成功的法寶。下面是小編我爲您準備的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歡迎參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上午八點半,我們實驗小學五年級全體同學在各班老師及部分校領導的帶領下,來到蓉城鎮敬老院去慰問老人。

我們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徒步大約九里路,來到了蓉城鎮敬老院。它坐落在五星村的環抱中,這裏景色宜人,空氣清新,是居住養老的好去所。走進敬老院,映入眼簾的是小操場的兩邊早已備好一排排長椅,上面坐着一位位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臉上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正歡迎我們的到來。他們當中有的眼睛瞎了,有的耳朵聾了,有的腿腳不靈便……我想:他們衰老成這樣,是歲月留下的無情痕跡。不過他們現在擁有一個安度晚年的好地方,我爲他們感到欣慰。

活動開始了,首先是我們敬愛的程校長上臺講話,字字句句流露出對老人的關愛之情。接下來是學生代表講話,標準的普通話、清脆的聲音、濃濃的深情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到我們每個班級爲爺爺奶奶們贈送禮品了,同學們有的帶來蛋糕,有的拿出水果,有的送上禦寒的手套……雖然禮品不重,卻飽含着我們的一片愛心。同時董主任代表學校也將1000元慰問金送給了敬老院的老人們。

現在到表演節目的時間了。首先是我和幾位同學上臺領頌《寫給老人的詩歌》,此時的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接着是505班的全體同學齊唱《外婆的澎湖灣》,他們動聽的歌聲博得了臺下的陣陣掌聲。然後是503班的兩位同學表演相聲《手指頭》。之後便到我們班的汪若瑄表演二胡《賽馬》,那悠長婉轉的琴聲,彷彿使老人們想起難忘的往事。最精彩的是506班方旋等幾位同學表演的拉丁舞,那有節拍的步調,如詩歌般有韻。她們用長眉,妙目,手指,腰身;用腰間的褶裙;用她旋轉的舞步。時而輕雲般慢移,時而旋風般疾轉,……讓我們如癡如醉。最後是院長講話,感謝我們實驗小學師生對老人的關懷。

通過這次活動,我懂得了尊老、愛老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是一個人道德觀的體現。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既是責任,又是義務。祝願全天下老人在我們的關愛下度過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

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篇2

今天從敬老院回來,回想一天的經歷,有很多感慨。雖然沒有給老人們什麼百有價值東西,但是我相信我的祝福也會給他們帶去一份溫暖. 今天我們早上7.30去到老人院幫手了擦窗戶和老人們聊天,然後我們又幫他們打掃衛生,雖然室內老人們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但是我們爲了現出自己的愛心主動地幫助他們,問寒問暖,度老人們十分感 動。

這次敬老院的經歷是我想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如果我們把更多的微不足道集結起來,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希望我們不要忘記這些生活在角落裏的老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關注一下他們專。我們也都是有父母的人,總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去。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老了,身邊沒有兒女會是什麼樣屬的心情。換位思考一下,也許更多的人可以體會到那些老人的悲涼了。

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篇3

爲了豐富大家的週末生活,讓同學們瞭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舉行了一次以“夕陽更美晚霞更紅”爲主題的團日活動。11月29日,我們前往懷化市鶴城區石門縣敬老院爲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一、活動前期準備

在此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資料看看老人們喜歡什麼,包括歌曲、舞蹈等。

二、活動的方式

9點30分,我班的先鋒隊員到懷化學院西區側門口集合。早春的早晨,透着一絲絲涼意。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踏上前往敬老院的路。經過了三十多分鐘的路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

三、活動的過程

活動的環境,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走進院子裏面前方就是老人們住的屋子,門上貼着福字,象徵着他們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在門的左手旁是敬老院負責人住的地方。

小學生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篇4

去年夏天,我去了養老院。預約時間是下午3點,但是直到下午4點纔有人到,我加入了河南省志願者協會,這是一個通過互聯網互相聯繫的志願者組織。所有活動都是自願的。

養老院環境不錯,名字叫艾欣養老院,設施相當齊全,有醫療室和老人活動室。但是進入老人住宿區就有一股難聞的味道,而且大部分老人都是坐輪椅的,只是腿腳比較虛弱。

這家養老院是盈利的,護理價格不一樣。除非是高級護理,否則不可能一直有專人陪老人聊天,所以這些老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一起。特別希望我們這樣的志願者和他們聊聊天,推着他們出去走走。

首先,我幫助一位老婦人從輪椅上下來,在房子裏走來走去。5點多,太陽下山了。我推着另一個老太太出去散步。我對她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爲她長得像我奶奶,脾氣很好。不像其他滿腹牢騷的老人,她總是爲別人着想,爲世界着想。她對我說:“你們年輕人這麼忙,可以來這裏陪我們。非常感謝!”我說我還是學生,她有點驚訝:“難得,不影響學習。”我告訴她,在我的家鄉,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是不光彩的,好像孩子不孝順一樣。奶奶說:“孩子太忙了,真的不方便。”原來,奶奶出生在北京,在鐵路上工作。因爲工作分配,她的孩子有時候在北京,有時候在鄭州或者其他地方。

也許是奶奶。我覺得這些老人都不是很善良。相反,有些人很兇。這次真正陪伴老人的志願者不多。他們幾個一直在外面放屁,鬨堂大笑。一個像我一樣堅持陪伴老人的志願者對我說:“我們沒有和他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