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

11月9到12日,我有幸去杭州參加“千課萬人”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理想課堂”研討觀摩活動。走進 “千課萬人”的會場,我被這恢弘的氣勢所震撼和折服,未來的四天我將在這欣賞着小語名師的教學風采和精彩,更是在接受着新課程、新理念的洗禮。

爲期四天的活動,共安排了21節觀摩展示課,5堂講座。晚上也安排了報告,真正的體現出“千課萬人”活動的大容量、大視眼。四天的時間裏,讓我近距離的感受了名師們的教學魅力,耳聞目睹他們高超而又樸實的課堂演繹,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極大地震撼,帶給我不一樣的情緒和不同角度的思考。讓我學到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薛法根老師執教的《珍珠鳥》,這是一堂精心預設但又看不出一點預設、充滿藝術又不露藝術痕跡的課。他在課堂上態度謙和,微微弓着背,身子總是向前傾着,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既老成持重,又不失幽默風趣。課上的指導了無痕跡,讓孩子全心投入,學有所得,創造出師生互通共融的美好境界。兩節課的時間裏,孩子們與薛法根老師由當初的陌生,漸漸變得親近起來,直到課尾的依依不捨,我深深體會到大師匠心與用心。

蔣軍晶老師執教的閱讀課《馬褲先生》主要圍繞“誇張、諷刺”兩個關鍵詞來走入文本,去尋找馬褲先生的哪些要求最誇張?諷刺效果最好?同時結合茶房的反應就把馬褲先生庸俗、毫無公德心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蔣老師也通過創設情境,多次讓學生扮演文中人物,通過朗讀來走入人物內心,同時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讀中,入情入境,使馬褲先生的形象更加豐滿。

孫雙金老師執教的《開天闢地》一課首先以 “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日”六個成語爲切入點,讓孩子在反覆朗讀中發現詞語的規律(誰?做了什麼?),發現神話最大的特色(故事很神奇)。很巧妙地將文體意識滲透在常規的讀字讀詞中。然後,孫老師在課題“開天闢地”上大做文章。天地本來是在一起的(板書:天地),後來被一個神打開了,劈開了(板書:開闢)。同時讓學生將課題讀成“開闢天地”“天地開闢”“開天闢地”,感知漢語的魅力,感知神話的魅力。接着,孫老師通過檢查學生的預習。圍繞“天地是怎樣打開的呢?”這個主問題,引導學生將故事概括爲“混沌一片——開天闢地——頂天立地——化生萬物”四個情節,讓學生理清了故事敘述順序,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最後,孫老師試着讓學生複述故事內容,學生通過簡要複述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地感受到了神話故事的神奇魅力。

趙志祥老師的儒雅和睿智將學生帶進了《春江花月夜》的唯美的情境中,他的引導語言之美,背景音樂之美,圖片之美,師生朗讀之美使會場的老師們猶如身臨其境,意韻深長,令人回味。

竇桂梅老師的《戴嵩畫牛》一課靈魂大氣,活實兼備,追求融通、自由和美的境界。依託文本語言,鏈接資料信息,關注學生活動,站在學生立場,以輕鬆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課文、理解課文。

王崧舟老師的《湖心亭看雪》一課,充滿了詩情、詩趣,這篇文言文的意境和人物的精神境界,學生很難理解。王老師通過"讀--品--思--賞"把孩子們帶進了詩意的課堂引人入勝,盡顯大家風範,令人歎爲觀止。

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名師帶給了我很多的思想與感動,讓我享用不盡,受益匪淺。我需要慢慢的理解,然後把所見,所想,所得帶到我的課堂中去,做到真正不虛此行。感謝這些名師帶給我們的精神大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會積極總結經驗,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2

近期,我參加區小學語文教學公開課觀摩活動,聆聽了諸位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他們以自己精心設計和課堂智慧,保證了教學的有效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呂孟芸老師在教學《普羅米修斯》這一課時,能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榮成市世紀小學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把學生帶進了作者的童年,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作者生活的年代的瞭解,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內心奠定了基礎。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姜玉波老師所執教的《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評價,我認爲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幾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我想這些也就是我們追求的“高效”吧!一日聽課所得又豈止以上幾點,但我想,光是這幾點,是我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深刻領悟的。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3

今天,聽了兩位優秀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當我聽着這些教師的課時,她們的語言親切和藹,它能帶領學生欣賞中國地圖,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在教學小學三年級蘇教版《北大荒的秋天》這一課時,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欣賞,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愛國的思緒。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激發了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與熱愛,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二、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你把魚放掉》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局部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三、評價語言的收穫

兩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沒關係,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會學習;你最聰明,會聽就是會學習;會發現就是會學習……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兩位教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爲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4

11月16日,我聽了竇z老師的課和講座,這樣精彩有趣的課,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大有收穫。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語文教學的目標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在演繹這門藝術的同時,你是否想過,六年的時間你究竟要教會孩子們什麼?是認識幾千個生字?是多讀幾百篇文章?不是,竇老師對六年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一手好漢字,一口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二、語文課的思想

1、什麼樣的課還它什麼樣的味道。

竇桂梅老師那天上的課是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課堂的開始,竇老師既不是給學生介紹安徒生,也不是讓學生齊讀課題,而是給學生們介紹這篇課文的體裁:常人體童話。童話分爲三種:擬人體童話,超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那常人體童話有什麼特點呢?荒謬,幽默,好玩,而且面對現實表現現實。整堂課,竇老師緊扣體裁特點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課後,她提出每一位語文老師都要加強文本體裁意識。常人體童話就講出常人體童話的味道;《牛郎織女》是民間故事,就講出民間故事的民間性,調侃性;《林沖棒打洪教頭》,是什麼?最早是評書,那就以評書的形式來展現。讓學生充分領會文本的魅力,學得酣暢淋漓。

2、兒童站在課堂的正中央。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便要將他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讓學生自主預學,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在課堂上,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都拋出來,老師將問題進行編織,再引導學生探討,將問題解決。而在最後,又讓學生帶着新的問題和啓發走出課堂。

三、整合的魅力

竇老師的教學理念在不斷完善,她的課完美的體現了她的教學理念。不再是“三個超越”,不再是“主題教學”,而是包含了“三個超越”和“主題教學”的“1”。這個“1”就是整合。它包括了學科內的整合和學科間的整合。

1、學科內的整合。

最要說的是教材,她們的教材不是單一的一體人教版或是北師大版,而是對所有現行教材進行了分析歸納的整合。也不是每一篇課文都照着課本要求精讀細讀,而是對經典文本進行精讀,全面落實,精學精練。其他的就進行略讀,疏通文意,掌握字詞即可。但是,還加上了誦讀和閱讀進行補充。

2、學科間的整合。

學科間的整合有語言與閱讀的整合和語文與英語、美術、音樂的整合。語言與閱讀的整合一直都是語文老師注重的一塊,但是語文與英語、音樂、美術怎樣整合呢?

《皇帝的新裝》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那就將英文原文拿出來和學生一起賞析,對比,從而體會語言的魅力。那和音樂美術呢?課堂上學生要表演《皇帝的新裝》,竇老師就備好了三幅皇帝出遊的世界名畫和三首著名的交響樂讓學生選擇作爲背景,在學習文本的同時也感受到圖畫與音樂的魅力。

最後,竇老師還笑着說在她們學校是老師好好學習,學生天天向上。這句話也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爲名師名家,但相信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5

我校於10月、11月組織五六年級的骨幹教師爲我們新教師做示範課演示,讓我從中受到了很多啓示。現在聯繫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在新課改這個環境下,如何理解新課標,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是含混、模糊的,但是要如何運用新課標的理念去指導自己平時的教學,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卻還沒有融會貫通。這幾節課都對此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如:郭成君老師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在月牙泡的小池塘,我怎麼了,小夥伴怎麼了。再通過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彙報運用句型“這個荷塘真呀!我從中體會到,應爲它運用了,寫出了”。整節課的設計上都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張海榮老師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帶入課堂,又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等等。

第二、如何深度挖掘教材。課程提出:科學知識應該緊密聯繫生活。作爲教師,我們要在課前充分備課、認真鑽研教材,這是保證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重要前提。有些時候我對教材的把握還不夠,知識還沒有真正的落實。在這點上,本次聽課給了我很多啓發。比如說岳秀梅老師教學百分數與小數互換時,在舊知的基礎上有意設立了一個障礙,然後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既學習了新知,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還讓學生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在新課學習中,當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發現了某概念的基本性質後,又進一步用計算規律來解釋,讓學生理解得更深入。可見,各位老師及其年級組老師在備課時對各環節都是經過再三推敲的。只有對教材相當熟悉,對所教的知識做到了然於心,才能在課堂上達到應有的目標,只有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鑽研教材,那麼就要理解課文上的每段文字、每個例題的意圖,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確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正因爲這樣,我備課時應多問問自己:教材編排的意圖是什麼?需要達到哪些目的?學生會出現哪些情況?這樣提問,學生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樣講解,學生容易理解嗎?

第三、不斷改進教態、錘鍊語言。我所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讓他們聽講,那麼我的教態、我的語言就要要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要不斷改進教態、錘鍊語言,用簡潔、準確、清晰的話語把問題講清楚。

以人爲鏡,能夠體察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聽課已經結束了,但是我的工作還在繼續,我的努力不能停止,通過聽課,學習別人的長處,通過聽課,反思自己,才能不斷進步。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6

我非常榮幸參加了桃江縣小學語文新課改教學成果展示與交流活動,聆聽了三位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人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這些課不僅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教學技術的嫺熟。他們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對教學藝術的追求,對新課程理念的詮釋都滲透在每個教學行爲中,因而每個教學細節背後都隱藏着重大意義。下面是我聽課的幾點深刻感受:

一、教學活動重“實質”。

如劉小華老師在執教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6》時,就給我們展示了從識字到寫字再到讀文悟情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很紮實,反覆鞏固,不急於求成。

二、教學方法注重“體驗”。

如丁雙豔老師執教的《跑進家裏來的松鼠》,和胡芳老師執教的《搭石》都特別注重了學生自己的感悟,談體會,充分張揚了學生個性,在學生髮言的過程中,教師善於聆聽,並作及時點評,爲課程改革中的孩子們喝彩。

三、教學環節有“靈性”。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感性認識,體現最多的就是美感在三堂課中都有一些環節注重人視覺、聽覺上的美感。好生動的動畫,好聽的音樂,教師富有親和力的語言等都很賞心悅目。

四、充分運用了“校本資源”。

如《識字6》教學中在讓學生理解“雪中送炭”這個詞時,就播放了發生在本校的一件真實的事。講的是全校師生爲本校一位患重病學生捐款的事,還用他們捐款多少,學生感受很深。

我想好的課堂教學與教師充分的準備,對教材的學生的充分了解以及一定的教學經驗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有些課堂中能充分把握教學細節,彰顯教學的深度,課堂就會顯得更加光彩。我覺得我自己也要多改進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多向老師們學習,爭取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有較大的突破。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7

近期,學校組織班主任參加市特級教師教學觀摩活動,聆聽了孫雙金老師、丁雪飛老師等名師名家的課,收穫良多。

名師不愧爲名師,聽他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置身於課堂教學中,他們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爲?這樣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孫雙金老師的《清平樂》,師生互動是一大亮點,她握着學生的手,摸着的學生的頭,扶着學生的肩,引領學生在詩詞中暢遊,一首詩在孫老師的精心設計下,一曲千轉百回。學生呤誦,學生配樂,學生舞蹈,學生歌唱,學生彷彿就是那翁,那媼,那大兒、中兒、小兒。在如此形式多樣的引人入勝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學生怎能領會不了詩情詩意?

丁雪飛老師的《兩小兒辯日》、孫雙金老師《清平樂》,教師紮實的語文功底,廣博的語文知識,遊刃有餘的課堂駕馭能力,無不讓聽課的老師歎服。看似枯燥的文言文、古詩詞,在他們的精心設計下,成了學生髮展延伸的地方,學生不僅對古代文學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自身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都有了提升,當課結束時,學生戀戀不捨的神情給在場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讚歎、稱頌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爲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爲什麼學生樂此不疲?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這些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瞭解詩詞背景是非常重要的。②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③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衆,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名師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爲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8

4月1日到二實小觀摩學習了“適度教育課改大講堂”活動,感覺受益匪淺,感受到二實小的適度教育抓得很實,課堂很精彩。

本次活動先向聽課的教師呈現了三節語文課,一節是二實小張茹珂執教的《“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一節是鶴壁淇濱小學選送的《難忘的八個字》,另一節是新鄉新區小學劉鵬執教的《長相思》。然後是三個教師自評,最後是張自福主任進行綜合評價。

參加這次活動,首先讓我感受很深的是三節課都很精彩,都各有千秋。

第一節課張老師着眼於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學習語言。她的課從單元導語引入新課,打破了以往從課文的內容上導課的傳統習慣。在本課教學中,她重點抓住人物對話,把讀與寫結合起來,以人物的對話爲例子,練習仿寫,實現讀寫結合。這樣的語文課堂既讓學生“得意”,又讓學生“得法”,非常值得語文老師學習。

第二節課的“三勤四環節”讓人耳目一新。三勤,就是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這也是學習活動中學生有益的學習方法。四環節,就是一讀,二寫,三練,四回顧。三勤四環節,緊緊圍繞語文教學的訓練重點進行教學,紮實有效。尤其是最後一個回顧目標完成的環節,讓學生對本課的所學、所獲做了一個梳理、概括,打了一個捆兒,目標意識很明確。

第三節課執教的老師頗有王崧舟的風格,引領學生讀詞,理解詞意,想象畫面,最後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詞。整個課堂是一個詩意的課堂,讓人感覺很美,很舒服。

活動的最後是張自福主任評課。聽了張主任的評課,頓時覺得自己在語文教學的理念上又提高了一個層次。張主任談到評課的標準應該是真語文,應該像《洗課精彩由此流淌》、於永正的《語文教育應爲學生留下些什麼》等文章中所提倡的觀點。他談的“五重四真”讓我深深地領悟了語文教學的本質。“五重”指重積累、重感悟、重整合、重習慣、重語用。“重積累”是要重視語言積累。既要積累好詞佳句,又要進行文化積累。“重感悟”指理解、體會要通過感悟來達到,進入文本,走近作者,體會情感。他指出,感悟要適度,不要深挖文本,特別要注重學生的個性感悟,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話,教師不要一言堂,不能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感悟。“重整合”是教學時要注意整合,因爲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要注意學科、教材、單元的整合,減少無謂的講解。“重語用”是要在課堂上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把讀寫作爲重點,按照實踐、運用、提升的步驟,進行語言訓練。“重習慣”,是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語文學習習慣,比如認真、嚴謹地寫字,規範地說話等。我覺得這一點對小學語文老師尤其重要,也是小學語文老師應該重點做好的工作。

“四真”指真讀、真寫、真思考、真交流:

“真讀”要求教師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讀,儘量少一些配樂朗讀,不裝樣子。

“真寫”是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動筆。或寫字,或批註,或寫話等。

“真思考”是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老師的思考;是每個人的思考,而不是優秀同學的思考。特別是那種老師說前半句,學生對後半句的現象是要不得的,這其實是老師的思考,在牽着學生的鼻子走,是學生的假思考。

“真交流”是教師要讓學生真正地交流,而不是流於形式,特別是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剛讓學生交流,時間還不到兩分鐘就讓學生說交流的結果,這樣的現象要避免。

張主任的最後點評,高屋建瓴,切中語文教學的要害,也是一線語文老師最想聽到的,彷彿是雪中送炭,既給了老師們方向上的引領,又給了老師們方法上的指導,給這次二實小的“適度教育課改大講堂”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9

10月31日和11月3日,縣教研室組織了小學語文課觀摩活動,聆聽了三位優秀老師的課以及李東偉老師的講座,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我卻受益不少。李曉娜、劉秋娜、賈玲玲三位老師按上課、說課反思的程序,完整地奉獻了自己的教學過程。聆聽這些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我從中領略到每位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話看來一點不假,下面談幾點自己的感受。

1、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老師們的教學目標的設立,重難點的確定,環節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等,都是以新課標爲指導,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熟讀教材,掌握學情,着眼於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勇於創新,大膽嘗試,使自己的教學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2、培養了學生的讀、說的能力。在本次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注重朗讀訓練指導,採用了多種有效方法。如賈玲玲老師,預設自讀目標,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感悟,朗讀的方式有個別朗讀,集體朗讀,反覆朗讀以及老師範讀等,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聲的薰陶和感染下,體會到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適時進行小練筆,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打好了基礎。劉秋娜老師採用略讀的方法,引導學生迅速瀏覽,尋找重點語段,抓住關鍵詞語,研讀分析,師生合作共演招聘地球清潔工的場面,以演促講。李曉娜採用多種形式認讀詞語,指名讀、分組比賽、摘果子、送詞語大禮包?體現了低年級識字學字的要求!課文的學習採用演故事的形式,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3、多媒體課件、教具精美,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這次觀摩課中,老師們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自己精美的課件、教具,爲課堂教學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如李曉娜老師製作的小猴子、小兔子、小刺蝟頭飾精美,調動了學生學習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腦”字的教學通過小故事,圖文聲並茂,使學生在欣賞中瞭解到了腦的演變過程。劉秋娜老師,則拍攝了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環境污染的照片,引發了學生們保護環境的共鳴。賈玲玲老師則選取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精美圖片,“金色的陽光”、“盛開的紅花”、“挨挨擠擠的綠葉”?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欣賞理解課文內容,彷彿臨其境、聞其聲,取得了很好的直觀效果。

4、板書美觀,設計精巧,書寫流暢。板書是教學思路的體現,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縮濃功能,活動中,老師們的板書設計美觀精巧,新穎別緻,使人耳目一新,特別是李曉娜和賈玲玲老師,師生配合,抓住文章的重點和關鍵,共同合作完成板書,學生參與其中,值得借鑑!

5、藏拙示優,揚長避短,形成了自己風格。這次教學競賽活動中,老師們較好地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李曉娜老師,語言豐富而活潑,賞識教育融於整個課堂,“你真棒!”“你讀的可真準確!”“你已擁有粉絲了!”劉秋娜老師語言親切,且具有極強的應變能力,當學生們根據出示的詞語不能組織成語言時,馬上指導學生們迴歸課文,小組探究,駕馭課堂,有刃有餘!賈玲玲老師的課堂擁有詩一般的語言,十分煽情,讓學生們飽餐了一頓精神盛宴!

6、銳意創新,亮點頻頻。在這次聽課中,回味三位教師的課堂,他們除了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堂駕馭能力外,更讓人欣慰的是在他們的課堂上總能發現一些教學“亮點”。李曉娜老師製作精美頭飾,師生合作互演課文相關內容,以演促講,以說促講;秋娜老師則根據課文內容,把整節課設計成了招聘會,爲地球招聘最優秀的清潔工;賈玲玲老師則大膽拓展,適時讓學生進行小練筆?這些“亮點”讓你耳目一新,而這些“亮點”在教材上,教參上是根本沒有的,它正是這些教師們創造性勞動的結果,是他們智慧的充分體現。看到各位老師置身課堂教學中,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讚歎!讚歎之餘,我深思,定過小高職稱之後,安於現狀,沉溺安逸的我呢?我黯然失落,還有隱隱的心痛?

我想,此次活動的開展已足以讓彷徨失落的我明確了答案,也已有了前行的動力!榜樣就在身邊,我真的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我雖不能成爲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0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了小學語文教師集體聽評課活動,收穫很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吟,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教學就應是源於教材但又要高於教材,尤其在當今社會顯得更重要。教材只是一個範文或者例子,老師在教學時要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並且終身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逐步領會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竅門。幾位老師都能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陳鵬敏老師通過編字謎讓學生記憶字形,李茹老師主要是教給學生抓住關鍵詞來理解句子的方法,讓學生透過讀句子找出關鍵詞,由理解關鍵詞的含義進而來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其他幾位老師都能讓學生抓重點句來理解課文,透過反覆讀,邊讀邊做批註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徐老師所講《一封信》,褚老師所執教的《一個蘋果》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局部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褚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將一羣戰士們的形象完整地展現給大家。

三、尊重學生的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這種新理念,已成爲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爲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幾位老師在講課中也能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思考、體會,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交流各自的體驗,來領悟文章的資料與中心思想。

四、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幾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其中王峯,李金靜老師的教學——嚴謹、科學。李老師的課環環相套,絲絲入扣。一步步引導學生弄懂了驚弓之鳥的原因。情景導入,教學設計是那麼合理,流暢。 “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彰顯出多麼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當然,幾位老師還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的,如在指導學生朗讀等方面還有待大家共同討論,研究,因爲這也是我自我做不好,也不知該如何去做好的問題,請多多指導。

聽了幾位老師的課,我深刻地反思自我的教學過程,感慨萬千,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雖然也認真投入,但跟她們比,實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沒有到達必須的高度,很多教學環節設置沒有深度,在點撥功夫上還有所欠缺,尤其是課堂評價語言,我更是單調,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語文教學沒能到達預想的效果。聽了她們的課,我學到了很多,今後自我必須將所學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自我的教學中去,儘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學潛力,不辜負領導和學生的期望。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有幸的聆聽了幾位老師的品社課,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讓我對品社課程的性質,基本結構,教學目標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真好似乎受益匪淺。簡而言之,就是用無痕的活動來代替有形的說教,它不同於過去那種外加的,灌輸式的道德說教,而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似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幾節課精湛豐富,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本節課通過調查,分析,合作交流等環節,讓學生親自動手,動口,動腦,突出了學生獲得知識的體驗。這幾節課切合實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採用模擬體驗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了交通設施的重要性,

總體感覺耳目一新,把知識與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總之,通過學習觀摩,是我深知,想上好一堂課需要我們進新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設計出學生了學的教學形式,課後還要進行反思。只有經過反覆實踐,不斷總結。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聽課中不斷感受,不斷體驗,不斷反思。感覺到新課程的理念正在進一步深入人心。教材活了,課堂活了,學生活了,課堂的實效性愈發顯著。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做中學。模仿中學,體驗中學,興趣中學,這樣的學才更有意義。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2

聽了蔣軍晶名教師執教的羣文閱讀課和關於“羣文閱讀”的講座後,我對“羣文閱讀”教學有了初步的瞭解。

在以《文成公主進藏》“羣文閱讀教學”中,蔣老師用簡潔而又親切的語言帶着孩子們在民間故事閱讀中,感受民間故事的魅力,同時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給孩子們帶了快樂,讓孩子們沐浴在書的芳香裏,激勵着孩子們去大量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

蔣軍晶老師的講座讓我初步明白了“羣文閱讀”的特徵。羣文閱讀是同一個議題、多個文本、探索性教學。 所謂“羣文”,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現場,較短的單位時間內,要呈現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那麼從單篇到“羣文”,對閱讀教學而言,意義究竟何在?從她執教的課中,我明白了羣文閱讀的意義:首先是讓師生迴歸到“閱讀”的本原,其次,羣文閱讀是對真實閱讀情狀的模擬意義。羣文閱讀意味着“教”的改變,意味着你老師不可能講太多話,不可能提太多問題,不能發起太多討論;意味着老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不能有太多苛求,不可能更深、更細(全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宣傳週活動總結及小結)、更透地講析文章了;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紮實;意味着你不能將“朗讀”、將“有感情朗讀”無限放大。“羣文閱讀”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因此,“羣文閱讀”,教學目標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一定要學會放棄。必須根據讀物的不同性質,更多地嘗試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 因此,“羣文閱讀”更是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課堂上,如果要讓學生讀“一羣”文章,就意味着教師要去讀更多的文章,爲此,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豐富閱讀積累!

此次活動,帶給我們全新的閱讀形式,隨之而來的還有關於閱讀全新的思考和探索。這是一場關於語文閱讀教學的革命,革命需要堅持和嘗試,作爲一名一線教師,我們是閱讀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如何將閱讀課上的得效、高效,需要我們不斷嘗試和改革。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3

這篇課文以季節的變化,按照石榴的生長過程(抽枝、長葉、開花、結果)來描寫石榴,文章用詞用句非常生動,特別是多處採用擬人句,使得石榴花,石榴果實,都顯得可愛無比。整堂課,王老師精心的真情導讀,石榴的美麗在品讀中慢慢地煥發出來。

王老師的教學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

一、注重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悟。

王老師給予學生較多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在讀書中生疑,在讀書中求解,在讀書中品味,在讀書中生情。她抓住了文本中精美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如,石榴花不但顏色美,而且開得茂盛,充滿生氣,富有情趣。她先引導學生找出有關詞語進行品味:“一朵朵”、“密”、“盛”、“越……越……”這些詞句形象地寫出了石榴花的美麗動人,生氣盎然。接着指導學生進行賞讀,進一步感受石榴花的動人。

二、創設情景,培養學生語感。

《石榴》這篇課文詞語非常豐富,如作者用“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瑪瑙般”等詞語描寫出了石榴子兒的樣子和色彩美;用“酸溜溜”、“甜津津”寫出了石榴的味道。王老師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優美的詞語,讓學生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在說話訓練中,學生能自然地運用這些詞語進行描述,可見教學效果明顯。

三、學法遷移,強化實踐運用。

本堂課王教師引導學生以讀學寫,讀寫結合,讀中悟法,如第四自然段介紹了石榴果實裏面的樣子、顏色、味道,用詞優美。教學時在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品味好詞佳句後,又帶領學生回憶了文章的寫作手法,指導學生仿照這樣的寫法,學寫一種水果。在理解內化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運用積累,實現知識的遷移,增強語文實踐性與可操作性。這一作業佈置,具有針對性,使課內學得的觀察方法遷移於課外,真正做到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而集體講評學生的寫話,又是訓練學生自主修改習作的方法。

王老師的課使我受益匪淺,再次感謝王老師的辛苦付出。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4

前幾天有幸參加了蘇州xx市xx中學的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我感觸很深,瘦弱頗多。

用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能概括我的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加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我們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當抓住機會,明白學生學習,將“漁”的潛力教給學生,使學生不但能夠學會,而且能使學生“會學”,讓學生了解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發展思維,構成潛力,能獨立解決問題。這種“漁”的方法我覺得也適用於其他學科。

在劉朱剛上的詩歌鑑賞這以複習鑑賞課中,方法的教授體現得尤爲突出。劉朱剛老師在上課的開始用複習舊知識引入新的知識,這樣就到達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當學生應對學案中提出的問題時,劉朱剛老師又滲透着詩歌鑑賞的方法性,滲透着方法性教學。

第二位老師是顧老師的課,她的課思路很清晰,環節流暢,她講的是《始得西山宴遊記》第二課時。劉老師抓住重點“始得”並貫穿全文,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可見劉老師的課紮實有效,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她上課也比較自然、流暢,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學習!

這兩位老師的課將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十分突出,自己扮演着主導主角,她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潛力,爲學生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聽了她們的課後,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感慨萬千,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自己雖然也認真投入,但跟她們比,實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沒有到達必須的高度,很多教學環節設置沒有深度,在點撥功夫上還有所欠缺,尤其是課堂評價語言,我更是單調,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語文教學成績沒能到達預想的效果。聽了她們的課,我學到了很多,今後自己必須將所學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儘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潛力,不辜負領導和學生的期望。

10月13日,我們來到了沂南雙語學校,親臨臨沂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選的現場,聽取了來自於市直和各縣區8位教師的課。各位老師用各自不同的姿態詮釋了自己心目中的高效課堂,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課堂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課堂綻放出絢麗之花。教師深挖教材,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再次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生命的自主性在參與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讓每一個生命在體驗中不斷地拓展不斷昇華。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快樂,三維目標有效達成。那裏更多的是心靈和心靈間的對話,智慧和智慧的碰撞。

課堂成爲師生共同成長的基地。人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是作爲完整的人格而成長的,單純地着眼於認知活動與智力發展,人格是不能獲得健全成長的。“教師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他的工作對象是完整的兒童(學生)。”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而且要學會做人,學會創造;教師在發展學生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一定發展,課堂成爲師生共同表演的舞臺。教學既是知識、技能的教與學的過程,又是情感的體驗過程。教師以富有情感的方式教,學生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學,這樣的教學纔是教師與學生真正需要的,這樣的教學更具有生命力。教學效果也不單純看升學率或就業率,更要關注學生職業生涯的前景,是否具備長足的創業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樣,才能真正激發生命的熱情,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體會更多、感受更多、發展更多。

課堂成爲張揚學生個性的舞臺。教師尊重生命的獨特性,“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爲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的智力因素不僅僅只有一種,學生的個人情況也千差萬別,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風姿,各有各的精彩。教師要充分注意、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天賦、能力和興趣,爲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體驗,讓上課讓學習成爲令學生快樂和嚮往的事。例如有的學生性格活潑、口齒伶俐,就讓他們痛快地說盡情地講;有的學生性格沉穩,做事細緻,可讓他們在動手操作方面大展身手;有的同學善於溝通,人際關係良好,讓他們在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中充分體驗快樂……這也正是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們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5

這次學校組織聽課,我踊躍的參與了。作爲小學四年級的一名語文老師,我自知自己的能力,也很清楚自己應該去改進的地方。所以每當遇到一些可以學習的活動時,我都會爭取,我也會積極參與。這次很榮幸可以去聽老師的新課,老師在我們學校語文教師中,是一個非常有能力,有涵養的老師,我很崇拜他,也很羨慕他對語文這門課程的熱愛。所以這次聽課環節中,我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也明白了教師對於孩子們的重要性,更是明白了這份事業身上原本佩戴的光輝。

在這次聽課過程中,有幾個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首先是老師對學生是非常溫柔的,但是卻不乏一種嚴肅。他給人的感覺非常溫暖,如果我以學生的角度來看的話,他大概就是像一名身爲教師的父親,溫柔且嚴格。這讓我明白教師不僅要注重自己的教學,首先應該從自己的言語中、形象中直接傳遞給學生們一種可靠且安全的感覺。我知道這種感覺一時之間是無法搭建起來的,只有憑着時間的慢慢積累,纔有可能去實現。所以我今後每天的工作中都會好好的去爲這一個目標做鋪墊,爭取能夠在個人形象喪直接給予孩子們一種安全感和值得信任感。

其次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思維邏輯非常清晰,這可以看出來老師語文教學的長期積累,也可以看出老師本身的業務能力,我作爲一名教師,當時都聽得非常認真,很有投入感。這讓我有些自愧不如,回想我平時教學中,總有孩子課上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這樣一對比,我也就更加清楚了自己要改正的方向了。教學中邏輯很重要,孩子們也是跟隨我們的引導而前進的,我應當爭取讓孩子們在學習之中也培養出自己獨立的邏輯能力來,在引導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放手,讓他們獨立行走,擁有自己的獨立思維,這纔會讓他們逐步走向一個更好的未來,擁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

第三,老師在和學生們互動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緊張感。我聽過很多人的課,大多老師在和學生們互動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比較的侷促不安,一是害怕面對老師發言,其次是害怕自己發言錯誤丟臉。這些心理我也不是不知道,但是老師卻用一種非常那個巧妙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用學生之間合作的方式,彼此交流,互問互答。而教師也就是一個輔助作用,這樣的話對孩子們的心理壓力也會有所減少。所以從這些角度上來看,老師的教學是值得學習的,同時我也要更加註重對教學的研究,多花一些精力,多花一些時間,或許就能夠抵達想去的地方。

小學語文的聽課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在xx小學聽了三節課,這幾節課過後,我受益匪淺。

第一節數學課,是何家莊小學的老師,女老師的數學課很豐富,讓學生們在聽課與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這位老師的導入比較好,四個體積公式排成一排,然後讓學生自己發現三個公示之間的聯繫,能讓學生從最基本的東西學起,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能明白,在練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體會到數學的實際用途。

第二節是語文課,個人感覺這位老師的教態讓人看上去很舒服,感覺上就是一個好教師。事實上,這位教師的優點確實很多,老師的開頭引導比較好,在講課的過程中,老師始終是激情澎湃,尤其是讀課文的時候很有激情,讀書的語氣特別好,只是學生的回答有時候差強人意。

第三節是英語課,老師的教態很好,讓學生看上去很舒適,很多學生能夠積極回答問題,這位老師對句子的來練習很多,基本上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訓練表達完整的話,老師的口語比較標準,在一節課下來,很多學生基本不用翻看課本,就是最後的時間很緊張,聽力和朗讀練習的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