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優選]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優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優選]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1

在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78週年之際、六一兒童節之前,爲提高全國青少年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將於5月23日至28日,共同舉辦“美育雲端課堂”活動。

5月23日,定遠縣爐橋鎮第二小學教育集團各班班主任及時將定遠縣教育體育局《關於組織收看“美育雲端課堂”的通知》和爐橋鎮第二小學教育集團《關於組織觀看“美育雲端課堂”的活動通知》以及觀看時間表,“美育雲端課堂”鏈接通過班級微信羣、釘釘羣發給家長,組織學生在網上觀看學習。要求每天在觀看的'同時,家長拍下學生觀看時的照片,於活動結束後,把每天觀看的照片打包發給班主任。四、五、六年級同學觀看後,寫一篇觀後感,教導處將組織評獎。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2

一、取得的經驗

1、重視藝術教育,注重美術課堂教學,藝術教育重普及,學有特長。

學校對藝術教育加強領導,不斷完善組織機構,並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領導深入藝術教育課堂指導藝術工作,明確提高了工作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正規化,課外活動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樹德、以美樹體、以美樹智的大藝術觀和良好的藝術氛圍。加強音美教師素質提高和培養,改善藝術教育的辦學條件。我校在經費極度短缺的情況下,購置音美教學設備,並配置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濃郁的藝術教育氛圍。爲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體驗美,學校充分利用每一種形式,每一個空間,營造出優雅的校園藝術氛圍,使學生在校園這個藝術殿堂中盡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創造美。

1)選派專職人員擔任藝術課教學,開全課程,保證質量。

2)根據教師的自身特點,組織開展課外藝術班活動,發揮教師特長,培養學生具備一技之長。

3)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如“慶六一歌詠比賽”、元旦文藝聯歡、“慶國慶師生書畫展”等,豐富了學生的文藝生活,鍛鍊了學生的文藝才能。

2、組織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藝術教育活動,特別是在它走出課堂以後,往往帶有較大的靈活性,學校加大了領導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體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課外藝術活動的開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規範化。學校每年舉行一次藝術節,舉行文藝匯演、書畫比賽,通過各種藝術活動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規範了學生的行爲,學生們藝術才華得以展現,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我校涌現出一大批藝術骨幹苗子和優秀的藝術人才,並經常參加鎮組織的各種文藝演出,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贊。通過各種藝術活動的開展,學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藝術才能,鍛鍊了自己,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創造能力、欣賞能力。這些活動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審美知識,增強了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3、組織開展好美術興趣小組活動。

近年來,美術教學組織開展了美術課外興趣小組,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美術興趣,起到了積極作用。

首先,本小組不僅集中學習個種美術知識,還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鍛鍊美術能力的課外活動,如教授他們如何畫牆體畫,製作高品質的黑板報等。集中活動時,地點主要是學校三樓美術教室。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取得優異的成果。

其次,我針對每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給他們每個人制定了學習目標,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裏學到最多的知識。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又能從美術興趣小組這裏找到快樂,也能學到知識。

二、活動開展的得與失

美術小組的成立,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懂得了更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有利於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和校園文化建設。但由於學生家庭困難,小組的開展很難要求學生購買繪畫用品,興趣小組整體的效果受到影響,但學生能從中學到真的東西,纔是最重要的。

三、不足之處

1、藝術活動的開展還有待加強,活動的形式要豐富多彩,可以增加攝影、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比賽項目。

2、各具美術學具不夠齊全。

四、努力方向

1、新校區建成後,可以解決活動室不足的問題。

2、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是藝術教育成爲學校素質教育的亮點。

3、配齊各類美術教學用具,保質保量的開足課程,開好課程。

4、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3

自信更廣泛。文化的主體是人,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文化自信問題不僅僅屬於文化人,屬於知識分子,屬於文化工作者,而且屬於全體人民,屬於各個不同領域和不同職業,屬於中華民族的全體成員。在社會構成的各種要素中,文化的影響最爲廣泛,如同空氣,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無人不在。只有建立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我們的道路選擇、理論創新和制度構建,才能從文化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廣泛最大程度的認同。

台州紅色培訓

在現代化建設不斷髮展的今天,紅色文化面臨着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具有了新的時代內涵。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形成了以“改革創新、責任奉獻、以人爲本、和諧發展”爲主要內容的時代精神,作爲時代發展的精神力量,她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的實踐註解,是中華民族銳意進取、革故鼎新、海納百川、協和萬邦的民族精神的時代昇華,更是對紅色文化的繼承發展。因此以時代精神爲依託,推進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是紅色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有不同於經濟和的特殊功能。文化當然是由經濟和政治的,但它的反作用又會超越經濟和政治的時空限制。在社會形態變化中,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會爲新的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取代,而人類文化是一種繼承和積累性發展。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和君主制度不再存在,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創造的文化仍然作爲文化傳統在發生作用。文化當然也是變化的,但一個民族的文化並不會因變化而沒有傳統、沒有積累、沒有繼承。在社會結構各因素中,文化的作用是最爲持久的。不僅持久而且深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既深且厚。它有長達數千年的持久性積累和發展,既有我們祖先創造的,又有近百年革命先烈創造的革命文化,還有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創造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創造,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既代表過去、代表現在,又代表未來。

南京紅色基地

紅色文化有利於培養公衆的政治認同感,維繫政治穩定。

中國共產黨是在中國文化持久而深厚積累基礎上選擇發展道路、進行理論創新和制度構建的。它不是淺土插花,而是在文化沃土中深根栽樹,得到中國深厚文化之泉的持久的澆灌。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經典,尤其是儒學經典,從中吸取治國理政的.,吸取大海般的哲學智慧。

舟山紅色文校

這種內化越徹底,黨性教育“真學真信”的問題就解決得越徹底;這種內化越迅速,黨性教育“入腦入心”的成效就會越明顯,從而時時激發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

民族若是一片森林,文化就像陽光、雨露和土壤,是民族形成、發展的必要條件。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園,其內涵極其豐富,從語言文字到飲食服飾,從家風到節慶鄉愁,從婚喪嫁娶到待人接物,從英雄到歌詩樂舞,耳濡目染、以文化人,滲透於國家、民族的全部社會生活,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着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滋養,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以價值觀爲精髓,融入社會生活、浸潤思想道德。在我國,文化自信的要義,就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革命文化、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特別是對其中蘊涵的核心價值觀的自信。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基本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撐。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4

"音有愛,樂前行"——全國10所音樂學院網上展播,充分展示了當下我們的音樂文化發展強盛.

這一場直播由中央音樂學院聯合中國十歲知名音樂學院爲我們進行展播,我不僅感受到了專業的音樂的魅力,最多的還是感受到了裏面帶給我們紅色音樂的教育和傳承,每個不同地方的音樂學院結合了自己當地的紅色民歌進行展播,讓我們這些中國的青年感受到了當地民歌的風情還有以前先輩先烈的艱苦奮鬥,令我感慨萬分.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情於理,以情動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從上了美育,我覺得這世界滿滿的都是藝術,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個觀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賞、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爲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審美知識,知識面越廣,越能辨別真僞和美醜,越有利於美育的實施和創新。老師通過美圖和播放視頻鍛鍊我們的觀察與認知,她要求我們要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腦子想、用手畫來感知藝術美,當我們對藝術美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後,便開始要學會去評價一些優秀的作品,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和不錯的審美能力。

相信大家邊看也會邊思考,我們活在多幸福的一個時代,再一次對以前的先輩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再一次用音樂歌頌她們。作爲星海音樂學院的學生,黃河大合唱其實真的聽過很多遍了,但是每一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都會被震撼到,交響樂配合人聲展現了中華民族黃河的滾滾波濤,就像當年的先烈一樣,覺醒、與惡浪搏鬥,爲中華的未來而奮博。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5

讓音樂屬於每一個孩子”——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師生與延安小學生同上一堂雲音樂課,發揮藝術的審美功能,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奉獻一份力量。

審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簡單的說教,必須通過感情活動的陶治作用才能達到。只有真正關於心靈的學問、訴諸情感的學問,纔會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審美活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在在審美過程中情感的激發和自由活動來適情悅性,產生高尚的精神,從而進一步培養審美主體的健全人格,所以進行高尚的審美活動,有助於減少、沖淡私有欲和狹隘的'自私觀念,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達到“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絕潔之人格”,實現美育之目的。

被視爲民族精神號角的《黃河大合唱》、萬人雲合唱《我們》等一批優秀作品相繼登場,這些藝術家用藝術之美傳承延安精神,奏響凝聚民族力量的中國之聲。通過欣賞各種形式的音樂,爲大家帶來了愉悅的精神享受,豐富了他們的內心情感,讓大家受到真善美的薰陶,這些愛國之情震撼人心,讓人深受鼓舞。

通過觀看這些優秀藝術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審美情趣,深深被優秀的文藝作品所吸引,紛紛表示以後會多瞭解一些有品味的藝術作品,從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做一個有內涵、有品味、有學識的新時代好少年。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6

一、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精神豐碑。

紅軍長征,面臨重重困難,兵力不足、武器落後、不一、情報困難等,給紅軍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特別是湘江一戰,損失近5萬人,餘下僅有3萬人左右,與國民黨50萬軍隊懸殊太大,如此條件下要尋找自己的出路,紅軍的命運着實讓人擔憂。但紅軍長征行進貴州境內後出現了重大轉機,黨內領導班子進行了補充調整,糾正了錯誤的行軍作戰思路,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得以確立,“四渡赤水”迂迴作戰,屢出奇招,有效牽制了強敵,特別是婁山關戰役,殲滅國民黨軍2個師、xx月個團,俘敵3000人,大大提振了紅軍的士氣。接着巧渡金沙江,搶奪大渡河,連夜行軍120公里,從而擺脫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創造的一大奇蹟,是人類歷史上的精神豐碑;長征的勝利,爲中國革命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長征的勝利,感動了全世界人民。美國著名記者索爾茲伯裏寫到,長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紅軍爲了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鬥。長征是一篇史詩。這不僅是因爲淳樸的戰士及其指揮員們所體現出的英雄主義精神,還因爲長征實際上成爲了中國革命的熔爐。

二、理想信念是強大的戰鬥力。

長征時期,無論是兵力、武器,還是生存條件和環境等,與國民黨軍隊相比,紅軍都處於劣勢。國民黨野心曾幾度想徹底消滅紅軍,但妄想終究未能得逞。紅軍以弱勝強,開僻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其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激勵千秋萬代。是什麼讓紅軍如此執著?是什麼給了紅軍如此大的力量?勿庸置疑,是理想信念。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心中有共同的理想信念:那就是“消滅壓迫和剝削,嚮往自由和平等;推翻反動統治,人民當家作主;趕走帝國主義侵略者,爲人類的解放事業而戰鬥”。在紅軍心中,革命理想高於天,只要理想信念不動搖,就一定會爭取到勝利。爲理想而奮鬥,爲理想而犧牲是最值得的,最光榮的事。在堅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撐下,紅軍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犧牲的'英雄作戰精神,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

三、關鍵時刻,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在苟壩會議會址參觀時,沿着當年毛澤東走過的小道,一路步行,一路深思。苟壩會議期間,紅軍領導集體決定攻打打古新場,大家都同意了決定,只有毛澤東一個人持反對意見,而且爲了堅持自己的意見,他不惜辭去領導職務,還深夜提着馬燈步行兩公里去找周恩來,說明了自己的分析和主張,終於得到了周恩來的支持,取消了作戰計劃。隨後的事實證明,毛澤東的決策是正確的,在關鍵時刻又一次挽救了黨和紅軍。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不得不說,毛澤東的堅強意志、卓越智慧和驚人膽識,是紅軍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

四、用長征精神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

長征精神,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當我們在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發揚長征精神,積極利用這個法寶戰勝困難。想一想先輩們爲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撒熱血的情景,我們理當熱愛生活,珍惜擁有;想一想先輩們爲了民族的解放和自由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倘若工作沒有做好,拿什麼慰藉先烈靈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發揚長征精神,繼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立足崗位認真履職,踐行“好乾部”標準,做新時期合格黨員,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7

一學期的時間很短暫,很快地這一學期的美育課結束了。大學的兩年裏,我選修了兩門美育課,都受益匪淺。上一學期,我選修了國標,感受到了力與美的結合,而這一學期,我選修了楊越老師的禮儀與形體課,之所以選修禮儀與形體,是因爲我認爲禮儀是人一生的必修課,雖不能短時間內形成,但是卻可以慢慢培養,這對於我們以後步入社會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認爲美育課是着眼於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髮展的一門課程。美育不僅是一種審美能力的培養,而且是人們思想情感、個體意識的再造。美育對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品格,作爲一個極好的切入口,重視審美教育的獨特功能,以及由於它自身的特點,在培養人的優良素質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這門課程對於我們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首先楊老師的這門課程教會我們培養自身良好的氣質修養,其次是能夠使我們明確大學四年的甚至是人生的規劃,這些對於我們現在的大學生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對於一些有長遠目標理想的同學,也許還會是影響一生的一門課程。

通過這大半學期對禮儀與形體的學習,我對於美育課程又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楊老師的這一門課程,我認爲,美育是重在育人,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時,楊老師的這一門課程,在禮儀方面的學習,讓我更是深深感受到禮儀方面的知識在未來求職中的重要性。而其中的接待禮儀,餐飲禮儀,職場禮儀,還有一些應試技巧,如何正確合適的處理人際關係,及一些職場中可能會面臨的一些問題等,都將讓我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裏受益,這些對於我們在大四時面臨的求職都將幫助我們披荊斬棘,雖然這不是必然因素,但是禮儀必將是我們工作的一塊敲門磚。

除了這些,對於我們學校的美育課程,我覺得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課程很少,雖然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老師有事而不能上課,但是我覺得這一方面,老師可以通過延後結束課程時間來平衡這個問題。還有就是,雖然這門課程學到的東西很多,但是我覺得知識面可以再擴展一些,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擴展了我們的知識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覺得楊老師在與學生互動這點上做的很好,讓部分學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學生。

總之這一學期的美育課程的學習,我學到的很多,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有兩次缺課記錄,一學期的美育課程本就不多,這樣一來我學的也相對少了很多,這是一點遺憾。但是在去過的時間裏我都是認真的聽了,並且做了一些課堂筆記,這學期的學習將會成爲我未來的一大筆財富。如果我的意見有什麼不當之處,請老師原諒。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8

一、美育的含義

美育,又可以稱爲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我們可以從具體過程、實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考察。首先,美育是一種以情動人的美的教育。一方面,美育是始終不脫離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過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種作用於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啓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再次,美育是一種對人的全面塑造。馬克思主義的美育理論強調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和人感覺的豐富性的解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美育對人的符號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諧、自由的發展,全面實現人的豐富性。

總之,美育的含義在於,美育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號實踐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美育的特徵

從對美育的含義的理解,可以見出美育的特徵: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樣性。

(一)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過程不是嚴肅的而是伴隨着個人趣味的激發和滿足。與德育和智育要求嚴肅和莊重不同,美育總是要以活的形象令人感覺生動、活潑、有趣,這正是美育的一大特徵。比如一首寫愛情的民歌《圈兒詞》:“相思欲寄從何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裏。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意。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整圈兒是團圓,破圈兒是別離。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把一路圈兒圈到底。”這首詞彷彿是一篇“圈兒的愛情闡釋學”,滿眼大大小小的圓代表細細密密的思——這是第一層形象;是誰賦予這些圈兒以如此豐富的意義?我們似乎能看見那個坐在燈下、沉浸在思念裏的少女,感受到她內心細微的波瀾——這是第二層形象。這時,詩的話語如破謎一般引領着我們的感情,定格在那情思繾綣的美妙時刻,使得我們比在日常生活裏更能深深感受這種愛的動人和美妙。情感陶冶與形象玩味過程相伴,對形象的理解融匯在會心一笑中,這些都成爲美育過程趣味生動的表現。

(二)美育的感染性

美育的實現依靠的就是人與活的形象之間的情感交往。情感的感染在美育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以致必須把認識和道德等理性因素融入審美情感之中,以潛移默化而不是說教或講解的方式存在。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兩首:“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三)美育的多樣性

美育的多樣性,是指美育在時空上的靈活自如和在個體上的顯現差異的特性。第一,美育較少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靈活地進行。美育的範圍廣闊,花草樹木、山川湖海,一本令人無端狂笑無端哭的小說、一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劇??大千世界處處有美,也就處處有美育的發生;而在時間上,美育可能在日常生活和勞作中隨時發生和停頓,而不像一般的德育和智育必須在正常工作日進行。第二,美育隨着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而表現多樣風貌。一部愛情小說,有人感受最深的或許是那感天動地的愛的堅貞,有人或許對其中追求自由的意志更加有體會,它也許激發你對青春的眷戀,也許衝擊你對人生的信念??美育不能像數學或物理等一般知識教育那樣,有一種一加一等於二的`唯一標準,它常常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審美感受也總是在共同性、相似性的基礎上表現出個體差異。

美育的特徵還有很多,但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樣性則是其基本的和突出的三點。從美育的實施手段方面看,它以美的形象感染人,就有趣味性;從美育的心理基礎方面看,它要調動人的感情活動,就有感染性;從美育的運作方式來看,它靈活自由、因人而異,就有多樣性。三個方面的特徵,共同形成了美育作爲一種教育方法的獨特形態。

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大學教育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或功效,這是大學美育必須首先明確的問題。爲此,學者們進行了較爲深入的研究。有學者指出,大學美育重在通過感性關注成全人的生命、通過情感激發完善心理結構、通過引導體驗走向自我超越、通過人文關懷發展個性。有學者從個體價值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爲大學美育能提高大學生的審美素養,優化審美趣味;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形成創新品格;能賦予大學生人文關懷,建構精神家園;能塑造大學生審美人格,促進和諧發展。還有學者基於大學美育本質的認識,指出大學美育本質上是以提高人的審美素質爲目的的文化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註重人的價值觀念、人格境界、精神個性、趣味修養的培養與訓練;作爲一種個性教育和發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於傳授謀生的本領,而在於幫助人探索和尋找一條發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構上發展個性和完善人格。

三、近十年我國大學美育研究存在的問題

1、研究內容缺乏深度與寬度

縱觀近十年來我國大學美育的研究,雖然衆多學者發表的研究成果頗豐,但是關於大學美育的本質、特點、功能、課程設置和實施途徑等具體問題的研究卻存在着大同小異、低水平重複的現象,缺乏既符合大學生審美髮展特點又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穎獨特的理論,影響了大學美育科學化的進程,制約了大學美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大學美育研究必須注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僅要對已有成果做進一步深化研究,而且還要不斷拓展其新的研究領域,如大學美育的結構問題、大學美育的過程與規律問題、大學美育與大學其他各育的關係問題、大學美育的模式與方法問題、大學美育的師資培養問題、大學美育的科學評價問題等,從而使大學美育理論逐步得到完善和發展。

2、研究方法缺乏整合與創新

研究對象的性質決定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又必然會影響研究結果。方法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論發展的主要標尺。任何理論觀點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於研究方法上的細微差別。反思近十年我國大學美育的研究,大多侷限於微觀研究,即從某一視角、某一側面進行研究,而宏觀和整體性研究則相對缺乏;理論研究、經驗總結研究較多,但實證研究則比較欠缺。研究方法的相對陳舊和單一,已成爲制約我國大學美育研究的主要瓶頸。因此,必須注重大學美育研究方法的整合與創新,以大學美育基礎理論的研究帶動重大實踐問題的研究,以單純進行大學美育研究走向大學美育的整體性研究,從而推動大學美育研究的深入有效開展。

3、大學生審美形成過程研究的缺失

大學美育是由教師和學生兩種最積極、最活躍的人的因素組成的,它既包括教師傳授美的過程,也包括學生接受美和形成美的過程,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但是,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往有關大學美育的研究明顯過於重視教師對美的教授和灌輸,過於重視教師在美育過程中主導作用的發揮,而忽視了大學生對美的接受和生成,忽視了大學生在美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大學美育的低效甚至無效。對大學生審美形成過程進行研究,由於更接近大學美育的本質和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因而更有助於大學美育功能的發揮和任務的實現,這也將會成爲今後大學美育研究的突破口和熱點課題。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9

美育是訴諸於人的情感活動的,以感情的激發和陶治的方式進行,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點。對此蔡元培先生說到:“哲學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於抽象者也。而美學觀念,以具體者濟之,使吾人意識中,有寧靜之人生觀。而不至於疲於奔命,是爲美學觀念惟一之價值。”在這裏,蔡先生爲審美教育尋找了一個情感上的落腳點和依據。

"音有愛,樂前行"直播中,上半場是《我們的孫中山》。敬先生,和諧社會傳承博愛,天下爲公才能享太平,才能享太平,民族屬復興錦繡前程,讓我們回想起清末民初那段動盪的風起雲涌的歷史,那些爲國爲民的`革命先輩們。我記憶最爲深刻的是歌曲《國事遺囑》裏面的歌詞,正是孫中山先生去世前留下的遺囑。

下半場《永遠的星海》。演奏了冼星海的作品《黃河大合唱》。聽了《黃河大合唱》,我覺得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永遠壓不跨打不倒的象徵。重聽《黃河大合唱》,更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在疫情中聽到這部作品,更激勵了我們,在困難面前,更要樂觀無畏、勇往直前!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藝術作品字裏行間透漏着領袖的睿智,在細細品讀中,讓我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重溫經典作品中,讓我們彷彿穿越時空,經歷洗禮,讓我們受益匪淺.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10

“向延安致敬”——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美育雲端課堂開幕式,氣勢磅礴地爲我們再一次展示延安精神。

延安,是中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位於陝北金三角經濟協作區腹地。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他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有過許許多多的的領導人就在這兒: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人。在今天,我們也能清楚的看見他們的故居及軍委禮堂和會議室。在以前,我們親愛的毛主席就是在延安帶着革命軍在延安耕田、種菜培養革命軍的。“幾回迴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當我們看到延安以前的圖片時,便會明白,我們的毛主席是多麼的熱愛延安啊!延安是有今天有中國的源泉,沒有了延安,就沒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保護好這聖地,因爲這是我們中國的輝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這大氣磅礴的詩句,我們曾無數次地反覆吟誦,我也有像毛主席一樣的堅決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那便是爲國家效力,不讓外國人看小我們,我們是龍的傳人,應該互相關心、互相保護、互相幫助,應該團結合作。我們要刻苦讀書,立志於祖國,保護祖國,成爲國家的棟樑!"音有愛,樂前行"——全國10所音樂學院網上展播,充分展示了當下我們的音樂文化開展強盛。

這一場直播由中央音樂學院聯合中國十歲知名音樂學院爲我們進展展播,我不僅感受到了專業的音樂的魅力,最多的還是感受到了裏面帶給我們紅色音樂的教育和傳承,每個不同地方的音樂學院結合了自己當地的紅色民歌進展展播,讓我們這些中國的青年感受到了當地民歌的風情還有以前先輩先烈的艱辛奮鬥,令我感慨萬分。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情於理,以情動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從上了美育,我覺得這世界滿滿的都是藝術,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個觀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賞、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爲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審美知識,知識面越廣,越能區分真僞和美醜,越有利於美育的實施和創新。老師通過美圖和播放視頻鍛鍊我們的觀察與認知,她要求我們要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腦子想、用手畫來感知藝術美,當我們對藝術美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後,便開始要學會去評價一些優秀的作品,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和不錯的審美能力。

相信大家邊看也會邊思考,我們活在多幸福的一個時代,再一次對以前的先輩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再一次用音樂歌頌她們。作爲星海音樂學院的學生,黃河大合唱其實真的聽過很多遍了,但是每一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都會被震撼到,交響樂配合人聲展現了中華民族黃河的滾滾波濤,就像當年的先烈一樣,覺醒、與惡浪搏鬥,爲中華的未來而奮博。

美育是訴諸於人的情感活動的,以感情的激發和陶治的方式進展,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點。對此蔡元培先生說到:“哲學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於抽象者也。而美學觀念,以詳細者濟之,使吾人意識中,有寧靜之人生觀。而不至於疲於奔命,是爲美學觀念惟一之價值。”在這裏,蔡先生爲審美教育尋找了一個情感上的落腳點和依據。

"音有愛,樂前行"直播中,上半場是《我們的孫中山》。敬先生,和諧社會傳承博愛,天下爲公才能享太平,才能享太平,民族屬復興錦繡前程,讓我們回想起清末民初那段動亂的風起雲涌的歷史,那些爲國爲民的革命先輩們。我記憶最爲深刻的是歌曲《國事遺囑》裏面的歌詞,正是孫中山先生去世前留下的遺囑。

下半場《永遠的星海》。演奏了冼星海的作品《黃河大合唱》。聽了《黃河大合唱》,我覺得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民不屈不撓永遠壓不跨打不倒的象徵。重聽《黃河大合唱》,更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在疫情中聽到這部作品,更鼓勵了我們,在困難面前,更要樂觀無畏、勇往直前!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藝術作品字裏行間透漏着領袖的睿智,在細細品讀中,讓我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重溫經典作品中,讓我們彷彿穿越時空,經歷洗禮,讓我們受益匪淺。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具有許多優良傳統的民族,而我們的民族精神也一直延續,無論是當年的抗日戰爭,抑或是當下的抗疫戰爭,都讓我們的民族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直播用藝術傳遞延安精神,用音樂傳遞能量與希望,用美育傳承紅色文化,讓我們對民族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還加深了我們對藝術的鑑賞能力,望今後能再現此類展播,讓美育更爲普及。

這次美育雲端課堂通過網上藝術展演、名家講堂、音樂黨課等系列藝術形式,面向全國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思想道德教育,用紅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文明風氣,用藝術精品陶冶情操、撫慰心靈、促進成長,不斷滿足廣闊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所音樂院校師生及陝西延安、山西呂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學生在網上共同合唱抗疫作品《我們》,歌唱祖國山河、傳遞團結有愛、增強戰疫信心。以《黃河大合唱》和《白毛女》爲主題,連線音樂名家,講解“黃河”故事,宣傳紅色文化,弘揚延安精神。

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歷史銘刻的畫面,讓我們真切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心中那份爲藝術獻身,爲祖國高唱的偉大情懷,也讓我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震撼!延安精神、紅色文化、愛國情懷必將厚植於我們的心間,點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讓音樂屬於每一個孩子”——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師生與延安小學生同上一堂雲音樂課,發揮藝術的審美功能,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奉獻一份力量。

審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簡單的說教,必須通過感情活動的陶治作用才能到達。只有真正關於心靈的學問、訴諸情感的學問,纔會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審美活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在在審美過程中情感的激發和自由活動來適情悅性,產生高尚的精神,從而進一步培養審美主體的健全人格,所以進展高尚的審美活動,有助於減少、沖淡私有欲和狹隘的自私觀念,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到達“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絕潔之人格”,實現美育之目的。

被視爲民族精神號角的《黃河大合唱》、萬人雲合唱《我們》等一批優秀作品相繼登場,這些藝術家用藝術之美傳承延安精神,奏響凝聚民族力量的中國之聲。通過欣賞各種形式的音樂,爲大家帶來了愉悅的精神享受,豐富了他們的內心情感,讓大家受到真善美的薰陶,這些愛國之情震撼人心,讓人深受鼓舞。

通過觀看這些優秀藝術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審美情趣,深深被優秀的文藝作品所吸引,紛紛表示以後會多瞭解一些有品味的藝術作品,從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做一個有內涵、有品味、有學識的新時代好少年。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11

美學就像文學入門一樣,理論性很強,充滿概念。前幾節課就跟嚴肅的哲學講座一樣,有些深奧。老師列的書我一本都沒看,所以前幾周聽課比較難,但是逐漸接受理論分析後,課程就變得輕鬆了。課程太多,稍有走神就跟不上講課進度,上課不敢亂走。但是,我覺得老師不用課件是對的。因爲有些課程有課件,所以我一直覺得下課看課件沒問題。但審美內容是大板塊理性分析,理解比死記硬背更重要。老師上課會舉例,然後用課本進行理論分析,比課後冥思苦想要好。這學期學美學的心態不是爲了考試而學,而是爲了模仿。平時看一些文學作品的賞析,總覺得作者的分析處處都是以美學或者文學理論爲依據,有些依據也可以用來分析他琢磨出來的作品,比他淺薄的分析和鑑賞要好。教材正文分爲五個部分,分別是審美活動、審美形式、審美體驗、藝術審美和審美教育。老師花大量時間講解緒論,主要介紹美學的歷史、性質、規律和基本問題,爲整個學期打下基礎。如果你意識到什麼是審美,再去學習就會輕鬆很多。

以前我一直指出審美對象是雕塑和繪畫。我的視野非常狹窄和零碎。我不知道中國美學的起源,但潛意識裏我總是把美學的起源定在魏晉南北朝。只有當藝術在這個時候從自發性變成了意識,我在學習美學之後才意識到美學是與哲學隔絕的。美學本來是依附於哲學的。隨着研究對象的擴大和研究方法的多樣化,它逐漸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教科書將《易經》中人們對自然、世界及其形成方式的認識作爲中國美學思想的基本精神,也將兩種昂加思想的關係作爲中國古代美學的基本模式,將美學與哲學思想緊密聯繫在一起。美學不僅是文藝的輔助工具,也是心理學和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認爲美學是“關於美的知識”,把美學的對象看作是文化藝術中關於美的部分是很自然的,更容易被人們接受。醜與荒誕都是現代美學中重要的審美形式,但它們在自然形態和道德形態上都不同於醜與荒誕。我也是一個傾向於“美”,迴避“醜”的人。我喜歡顏色和線條都賞心悅目的東西。但是,醜不能簡單地定義爲外表不討人喜歡的東西,而應該看作是對美好事物的否定,一種與外界不同的矛盾狀態。美醜不是絕對的。它們就像是事物中的一對矛盾。一切都有美也有醜。小時候一直看金庸,也覺得唐吉訶德是個大英雄,他一個人走向世界,符合他對俠義人生的嚮往;長大後我漸漸對他的醜態一笑置之,卻不知道爲什麼。如果用審美分析,那是因爲他的理想無法實現,

中,但是這個又是不合時宜的,於是總是那麼荒誕不經。

慢慢地,我發現似乎美學與文學有很多共通之處,亦或者說,美學就是這些文學的理論性概括、反映。美學課本第三章《中國古代的基本審美形態》的後三節都列舉了大量唐詩的'例子;此時文學史老師的講課內容也恰好是唐詩;兩者相互聯繫;似乎唐詩的美妙不是那麼懵懵懂懂無處可言了,不僅是可以感悟,還可以通過這些審美形態分析唐詩的形式美、意境美、節奏美。在文學史課程的期中小論文裏,我也引用美學課本“氣韻”、“意境”、“神妙”這些內容作爲理論依據分析唐詩“妙處玲瓏透徹、言有盡意無窮”的原因;同時美學課也不是那麼幹澀難懂了,每次老師爲某個理論舉例時,自己也會在思索可證明理論或可用理論分析的例子。

就性質而言,美學是一門關於審美活動的綜合性的人文學科,應當解釋、闡明審美現象、美的規律,幫助人們瞭解美的特徵。學習美學是爲了提升自己的審美修養和藝術鑑賞能力,就漢語言文學專業而言,創作、鑑賞、分析能力應是十分重要的,學習這門課程正是爲了提升藝術鑑賞能力,自己懂得鑑賞美,懂得用理論分析藝術的美,纔能有傳授給學生審美意識的條件。學習美學不僅僅是爲了明白某個事物爲什麼是美的,更應該是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什麼是美。當大家認識到什麼纔是美,美的條件什麼,就不會輕易地把淺層的、感官上的滿足作爲美,就會去尋找美的事物;每天按照自己所追求的尺度規劃生活,讓每一天都有樂趣,這也挺好的。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12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具有許多優良傳統的民族,而我們的民族精神也一直延續,無論是當年的抗日戰爭,抑或是當下的抗疫戰爭,都讓我們的民族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此次直播用藝術傳遞延安精神,用音樂傳遞能量與希望,用美育傳承紅色文化,讓我們對民族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還加深了我們對藝術的.鑑賞能力,望今後能再現此類展播,讓美育更爲普及。這次美育雲端課堂通過網上藝術展演、名家講堂、音樂黨課等系列藝術形式,面向全國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思想道德教育,用紅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文明風尚,用藝術精品陶冶情操、撫慰心靈、促進成長,不斷滿足廣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所音樂院校師生及陝西延安、山西呂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學生在網上共同合唱抗疫作品《我們》,歌唱祖國山河、傳遞團結有愛、增強戰疫信心。以《黃河大合唱》和《白毛女》爲主題,連線音樂名家,講解“黃河”故事,宣傳紅色文化,弘揚延安精神。

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歷史銘刻的畫面,讓我們真切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心中那份爲藝術獻身,爲祖國高唱的偉大情懷,也讓我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震撼!延安精神、紅色文化、愛國情懷必將厚植於我們的心間,點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13

今天我觀看了美育雲端課堂。

一開始,主持人朱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樂曲家李老師,李老師告訴我團結是中華民族的力量,而合唱恰好可以抒發這種力量。在聽完《我們》這首由無數人演唱的樂曲後,我滿腔熱血。接着我又瞭解了來自延安的《黃河大合唱》,在看着屏幕上黃河氣勢洶洶的咆哮,風也在吼,海也在叫;聽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伴着鼓、嗩吶、豎琴、快板等音樂的伴奏。我的內心被震撼到了。1937年,1942年,20xx年……這首歌還是那麼的'有勁。來自重慶、四川、臺灣等各個省的聲音,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許多老兵都聽哭了……

後來我又認識了鄭老師、郭老師、徐老師等高齡音樂家,他們用高亢的聲音與無數的心血,唱完了這首偉大的作品。《黃河大合唱》,一個讓華人驕傲的作品;五星紅旗,一面讓人肅然起敬的國旗。一個個華夏人的歌聲,彷彿一滴滴水,近13億滴水成爲了一條如巨龍般的河,那就是——黃河!影片結束了。

一切都結束了,我戀戀不忘那首《黃河大合唱》,離開了教室,是去食堂的時間了。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14

美育是培養人的審美意識,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樹立人正確的審美價值觀的一種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樣,是學校貫穿到每一學科,每一節課,每一項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長期的教育和任務。它能改善環境,淨化人的心靈。最重要的是,美育啓發了我們,有美育的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同樣,在此次的培訓課堂中,培訓老師言傳身教的體現出來的,以及運用於課堂中的美,我們領略到了美育的風采,感受了美育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深的影響。

自然界是按美來設計的,美國物理學家阿?熱在其《可怕的對稱》中寫道。其實,審美事實上已經成了當代物理學的驅動力。物理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某些奇妙的東西:大自然在最基礎的水平上,是按美來設計的。自然中的許多形態都是圓形的。圓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圓滿、完善之類的說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種美的法則來生成和營構的。我們地球的球體現這種自然本身的完美。說一個東西美,對稱與不對稱是其中一條法則,一片樹葉.你會驚歎按照數學上對數形狀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樑的中線垂直延伸,可以相當精準地分成左右兩半均等的對稱體。這種生理的決定,人視覺上有基本的審美要求,不合對稱原理的東西就會引起人的腦垂體的不良反映,而出現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絕對對稱基本上是沒有的,只有對稱中的不對稱纔有藝術效果。繪畫如果完全對稱,就成了圖案,桂林山水倒影絕對對稱是不美的。科學行爲,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科學的藝術化過程。換言之,人類行爲的高級狀態,都是藝術的狀態。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會殊途同歸,通往藝術的境界。

我認爲,只有對周圍世界充滿美好向往的老師,纔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心靈美的老師,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體會到其中的美,從而將其中的美傳遞給學生,纔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美。同時,渾身洋溢着精、氣、神美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美的享受,又將會感染到我們的學生。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實踐證明,音樂、美術等課作爲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我們都知道,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所關注的對象不同,如果說自然科學更關心的是物的話,人文科學更注重人的發展。德育工作對學生全面發展起着主導作用,德育寓於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理於情,以情動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動之於情,曉之以理”則說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導,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內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多種多樣,列如,優秀的藝術作品、文藝節目、體育比賽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都能成爲重要的教學內容。興趣是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樣發現、拓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學生對事物感到有興趣,進而轉化爲樂趣和志趣往往是從直觀開始的,它是一種無條件反應活動,是感性認識。而這種感性認識經過師生互動、互相啓發、定向發展等過程,逐步昇華爲理性認識。智育爲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審美知識,知識面越廣,就越能辨別真僞和美醜,越有利於美育的'實施與創新。

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補的關係,誰也不能代替誰。智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體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人們的體能體質,德育解決的是一個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備的心理素質。而美育是從審美角度,通過人們對現實的審美視察,在審美實踐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豐富其精神生活,啓發其自覺性,提高人們對於美的感受、鑑賞能力,從而使人們自覺地遵循美的原則,發揮其創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質教育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就是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遵循教育規律,着眼於全體學生的全面、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有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很強的審美能力以及健康個性,使之成爲能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各種類型、各個層次人才的一種整體性教育活動。

總之,美育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其智力的發展。美育就是通過美的情感、美的言辭、美的理性、美的氣度、美的結構,揭示新思想、新學科的科學性、真理性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受到美的薰陶、美的啓迪,培養學生對科學與真理的美好追求,從而開發學生智力。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以此次學習爲契機,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美育雲端課堂心得體會15

一、美育的含義

美育,又可以稱爲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我們可以從具體過程、實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考察。首先,美育是一種以情動人的美的教育。一方面,美育是始終不脫離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過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種作用於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啓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再次,美育是一種對人的全面塑造。馬克思主義的美育理論強調人的自、全面的發展和人感覺的豐富性的解放。“每個人的自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發展的條件”。美育對人的符號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諧、自的發展,全面實現人的豐富性。

總之,美育的含義在於,美育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號實踐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美育的特徵

從對美育的含義的理解,可以見出美育的特徵: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樣性。

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過程不是嚴肅的而是伴隨着個人趣味的激發和滿足。與德育和智育要求嚴肅和莊重不同,美育總是要以活的形象令人感覺生動、活潑、有趣,這正是美育的一大特徵。比如一首寫愛情的民歌《圈兒詞》:“相思欲寄從何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裏。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意。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整圈兒是團圓,破圈兒是別離。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把一路圈兒圈到底。”這首詞彷彿是一篇“圈兒的愛情闡釋學”,滿眼大大小小的圓代表細細密密的思——這是第一層形象;是誰賦予這些圈兒以如此豐富的意義?我們似乎能看見那個坐在燈下、沉浸在思念裏的少女,感受到她內心細微的波瀾——這是第二層形象。這時,詩的話語如破謎一般引領着我們的感情,定格在那情思繾綣的美妙時刻,使得我們比在日常生活裏更能深深感受這種愛的動人和美妙。情感陶冶與形象玩味過程相伴,對形象的理解融匯在會心一笑中,這些都成爲美育過程趣味生動的表現。

美育的感染性:

美育的實現依靠的就是人與活的形象之間的情感交往。情感的感染在美育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以致必須把認識和道德等理性因素融入審美情感之中,以潛移默化而不是說教或講解的方式存在。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兩首:“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美育的多樣性:

美育的多樣性,是指美育在時空上的靈活自如和在個體上的顯現差異的特性。第一,美育較少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靈活地進行。美育的範圍廣闊,花草樹木、山川湖海,一本令人無端狂笑無端哭的小說、一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劇大千世界處處有美,也就處處有美育的發生;而在時間上,美育可能在日常生活和勞作中隨時發生和停頓,而不像一般的德育和智育必須在正常工作日進行。第二,美育隨着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而表現多樣風貌。一部愛情小說,有人感受最深的或許是那感天動地的愛的堅貞,有人或許對其中追求自的意志更加有體會,它也許激發你對青春的眷戀,也許衝擊你對人生的信念美育不能像數學或物理等一般知識教育那樣,有一種一加一等於二的唯一標準,它常常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審美感受也總是在共同性、相似性的基礎上表現出個體差異。

美育的特徵還有很多,但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樣性則是其基本的和突出的三點。從美育的實施手段方面看,它以美的形象感染人,就有趣味性;從美育的心理基礎方面看,它要調動人的感情活動,就有感染性;從美育的運作方式來看,它靈活自、因人而異,就有多樣性。三個方面的特徵,共同形成了美育作爲一種教育方法的`獨特形態。

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大學教育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或功效,這是大學美育必須首先明確的問題。爲此,學者們進行了較爲深入的研究。有學者指出,大學美育重在通過感性關注成全人的生命、通過情感激發完善心理結構、通過引導體驗走向自我超越、通過人文關懷發展個性。有學者從個體價值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爲大學美育能提高大學生的審美素養,優化審美趣味;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形成創新品格;能賦予大學生人文關懷,建構精神家園;能塑造大學生審美人格,促進和諧發展。還有學者基於大學美育本質的認識,指出大學美育本質上是以提高人的審美素質爲目的的文化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註重人的價值觀念、人格境界、精神個性、趣味修養的培養與訓練;作爲一種個性教育和發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於傳授謀生的本領,而在於幫助人探索和尋找一條發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構上發展個性和完善人格。

三、近十年我國大學美育研究存在的問題

1.研究內容缺乏深度與寬度

縱觀近十年來我國大學美育的研究,雖然衆多學者發表的研究成果頗豐,但是關於大學美育的本質、特點、功能、課程設置和實施途徑等具體問題的研究卻存在着大同小異、低水平重複的現象,缺乏既符合大學生審美髮展特點又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穎獨特的理論,影響了大學美育科學化的進程,制約了大學美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大學美育研究必須注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僅要對已有成果做進一步深化研究,而且還要不斷拓展其新的研究領域,如大學美育的結構問題、大學美育的過程與規律問題、大學美育與大學其他各育的關係問題、大學美育的模式與方法問題、大學美育的師資培養問題、大學美育的科學評價問題等,從而使大學美育理論逐步得到完善和發展。

2.研究方法缺乏整合與創新 研究對象的性質決定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又必然會影響研究結果。方法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論發展的主要標尺。任何理論觀點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於研究方法上的細微差別。反思近十年我國大學美育的研究,大多侷限於微觀研究,即從某一視角、某一側面進行研究,而宏觀和整體性研究則相對缺乏;理論研究、經驗總結研究較多,但實證研究則比較欠缺。研究方法的相對陳舊和單一,已成爲制約我國大學美育研究的主要瓶頸。因此,必須注重大學美育研究方法的整合與創新,以大學美育基礎理論的研究帶動重大實踐問題的研究,以單純進行大學美育研究走向大學美育的整體性研究,從而推動大學美育研究的深入有效開展。

3.大學生審美形成過程研究的缺失

大學美育是教師和學生兩種最積極、最活躍的人的因素組成的,它既包括教師傳授美的過程,也包括學生接受美和形成美的過程,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但是,於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往有關大學美育的研究明顯過於重視教師對美的教授和灌輸,過於重視教師在美育過程中主導作用的發揮,而忽視了大學生對美的接受和生成,忽視了大學生在美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大學美育的低效甚至無效。對大學生審美形成過程進行研究,於更接近大學美育的本質和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因而更有助於大學美育功能的發揮和任務的實現,這也將會成爲今後大學美育研究的突破口和熱點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