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孝老愛親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1

“關手機,陪老爸好好吃頓飯”“對爸爸說了N次的笑話裝笑爆”“給爸媽配個酷斃老花鏡”“走慢一點等爸媽”“和爸媽一起三國殺”……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爲學業或工作不能陪在父母身邊,共青團河南省委近日發出呼籲:學習“現代二十四孝”,隨時隨地“孝”起來。

無論是傳統的孝道“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還是“現代二十四孝”,盡孝是一份樸實的感恩之恩,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這份感恩,並不一定要驚天動地,有時候能做到細水長流也很好。陪父母吃一頓飯,耐心地聽父母的意見,每個月給父母郵寄一點零花錢,給父母過節的時候買個小禮物,或者發條短消息……這些孝道,雖然沒有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這麼經典動人,但是你我大衆人人可爲,我們能做到了,做好了,也是一份值得稱道的孝道。

閱遍天下父母,尤其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對於子女,似乎從來只記得付出,不到年老體衰他們也斷然不會麻煩子女。他們不需要兒女給他們錦衣玉食,更不要兒女該他們蓋高樓大廈,他們的一顆心都在兒女身上。但是作爲子女,我們是否真正做到了如新聞倡導中的“用足夠的真誠與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讓關愛父母的速度跟上互聯網的速度”,“將爲父母養老當成了自己的責任”?恐怕這個答案是不能百分百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兒女們似乎都明白,但是又有多少兒女在盡孝的路上速度趕上互聯網發展的速度?恐怕不是很大。筆者說這話不是調侃。是因爲,盡孝真的不能等,非但不能等,還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互聯網速度”。“現代二十四孝”就是倡導的隨時隨地“孝”起來,讓孝道更加切合時代的孝道呢?要牢記,讓年老的父母衣食無憂,老有所養是我們的責任,而讓老父母老有所樂,老友所依更是我們的責任,隨着家庭結構的簡單和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關注老人的.精神生活要比簡單地讓他們吃飽穿暖更加重要。這纔是“現代二十四孝”的真正內核。

近年來,常有媒體報道一些大型的行孝活動,如,幾百個孩子同時在廣場上給父母洗腳,或者在孩子的成人禮上讀一讀自己給父母或是是父母給予子女的書信。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的話來說:“孝道不宜過於表演作秀。”此話筆者贊同,中國文明網好人365中報道的那些好兒女們,他們爲了盡孝,可以拋棄高薪,可以帶父母上學,乃至兄弟爭相割皮救父、割肝救母,這份孝很傳統,他們數十年如一日,沒有半點張揚,如果不是因爲媒體報道,他們的孝道,依舊會在那個不富有或許是艱辛的路上,每天都在進行……

時代在前進,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作爲兒女的跟上時代腳步,除了真正響應學習“現代二十四孝”,更要用點滴行動踐行“現代二十四孝”,那麼,我們才能真正能夠爲我們父母健康長壽,讓他們擁有一個幸福和睦養老環境、在全社會形成弘揚孝道,讓孝道全面跟上互聯網發展的速度。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2

上學期末,學校組織學習,背誦《弟子規》。本學期又推出踐行《弟子規》活動。通過學習和背誦《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們懂得了很多,我們應該怎麼做人。“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使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了很大的啓發。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我通過認真地學習、感悟,明白許多的道理,爲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弟子規?謹》,主要是學會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爲習慣,在日常點滴中培養細心、耐心,從而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未來成爲一個有道德、有教養的人。這部分的內容也適用於我們學校,提醒每一位教師要注意各種日常行爲細節,自覺遵守學校各項制度和教師日常行爲規範,做一個個人基本素質較高的有教養的教師。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兩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要謹而信、泛愛衆。《弟子規》教人向善,培養人的德行,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以後將用《弟子規》來規範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爲,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3

孝老愛親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尊從的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吐罵。

一次,爸爸媽媽在房間商量:換季節了,因該好好的逛一次街了,要去買一些厚衣服了,爸爸很贊同。但爸爸又說:“我這幾天沒空。”媽媽就對爸爸說:“那我們等你有空再去吧。”湊巧給我聽見了,我就把耳朵靠到門邊,仔細的聽了一下,原來是家裏厚的衣服沒幾件了,都是薄的。爸爸媽媽正想到街上去買一些厚點的衣服,要不然一家人都要感冒了。這時,我就打了個小主意:雙休日的時候帶上自己存的壓歲錢,和爸爸媽媽到街上買個痛快。

轉眼間,雙休日就到了,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準備好的500元放在一個小揹包裏,迫不及待向爸爸媽媽跑去,興奮不已地說:“爸爸媽媽,我帶你們去買衣服”。爸爸媽媽稀裏糊塗的,說:“怎麼是你帶我們去買呢?應該是我們帶你去買呀?”爸爸媽媽感到不解。我跟爸爸媽媽說:“我想孝敬一下你們”,爸爸媽媽很感動,也就欣然同意了,我們就出發了。街上人山人海,我們大家都會把別人的腳踩着。我們逛了這家又逛那家的,但爸爸媽媽都不捨得買。我就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沒關係的,你們盡情買吧,我會結賬的。”爸爸媽媽對我說:“寶貝,爸爸媽媽已經很開心了,因爲你能想到給爸爸媽媽買衣服了。”爸爸媽媽的話讓我感動及了最後,我們一家在街上開開心心的逛了一大圈,買了很多衣服,我也給爸爸媽媽買了幾件,爸爸媽媽在路上一直說:“我們的寶貝長大了”,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爸爸媽媽常帶我到外婆家,我每到外婆家,就是先給外婆一個擁抱,再來一個吻;再跑到樓上給80多歲的祖母一個擁抱和一個吻,我感覺非常的`溫暖和溫馨。因爲外婆和祖母年紀都很大了,老人臉上長滿了縐紋和老人斑,所以有許多孩子就嫌棄老人,看到很噁心,不肯靠近老人,對自己高齡的長輩也是如此,非常冷漠。我是覺得父母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就是爲了你孝老愛親。

在愛親方面,我會把什麼都讓弟弟妹妹只要他們喜歡,我即使是不吃也沒關係。

一次,外婆給我們帶回了許多桃子,大家都分了一些,只剩下3個了,我知道弟弟妹妹也很喜歡吃桃子。就馬上把桃子搶了過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每個人一個,剛剛好。於是我就把他們的桃子都洗了,把皮也削了,他們吃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臉,我也很開心,看他們吃我纔想起來,自己還沒拿,馬上跑過去,一看,桃子一個也沒了。但弟弟妹妹開心了,我也開心了。

同學們,孝老愛親是很重要的,你們做到了嗎?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4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說的也就是孝吧,那麼,現在的我們該怎樣去理解和做到孝敬呢?

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孝字在古代人的理解是:作爲兒子女兒都有義務和責任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創字的時候,孝下面是一個“子”字,而“子”在古代意義是“兒子和女兒”。這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都說百善孝爲先,成人要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去看望父母並孝敬他們。而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給父母倒一杯水,給父母洗一次腳,幫父親幹勞活,幫母親做家務,爲父親粗糙的大手省點時間休息,讓母親日日擔心的心放放鬆,這些是我理解的.少兒善孝了。

當你每天懶洋洋的起牀吃早餐,你會想到是誰叫你起牀,早餐怎麼來的?當你離開父母,踏入學校的時候,是誰每日說“在學校玩得開心哦,注意安全,聽老師的話”。當你睡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曾想過被子怎麼會蓋在身上。這些都是你的父母一點點的愛,而你漸漸長大之時,該爲他們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事。請給他們關心和愛。

曾經有一個公益廣告,由Family組成,F爲Father父親,m爲Mother母親,而中間的a則是兒女吧,在父親母親的關懷下,我們漸漸長大,學會孝敬他們了。

其實,孝敬父母是必然的,生活中,你是否孝敬過師長?當他們用深紅的鋼筆在你的作業本上批改,而頭昏腦脹時,你是否爲他們倒過一杯水?當他們用下班時間去看望學生的時候,你是否知道他們家裏仍有兒女要照顧?當他們咳嗽之時,你是否爲他們遞上一袋沖劑?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也曾感恩自己的恩師。不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天下名句也不會詠唱到今。所以,我們應該孝敬師長,做到少兒善孝。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5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大家都很熟悉,可仔細品味作者傾注的情感的有幾個呢?俗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可作爲人類的我們,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呢?

感謝是一種情感,一種品質,一種品德,我最感謝感謝的人是我的父母。父母是給予我生命的人,他們陪伴在我成長路上,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日日夜夜。父母就像一盞明燈,在我迷途時,默默的爲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傘,在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爲我撐起一片溫情的天。兒女就像是父母放出的風箏,無論何時,身處何地,都有絲絲牽掛伴引。牽掛着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祈禱着兒女平安,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全家的團圓。可作爲兒女的我們,又何曾認真牽掛過父母呢?父母默默無聞的爲我們付出,不求任何回報,而我們又何真關心過父母呢?

父母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我們身上,而我們卻不知報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們常常提在嘴邊,可付諸行動的又幾個呢?中國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僅顯在言行,而更在於行動。古人以“百善孝爲先”,而我們現在的現代人,早已融入在這個現代化的生活中。隨着科技的`發達,人們文化素質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國家賴以生存的思想基礎。但我們這些可悲的現代人卻連這最基本的孝道都不知是什麼,更不會感恩。

人的一生要說多少個謝謝,有時甚至是謝一個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可又有誰跟朝夕相處的父母道過一聲“謝”呢?謝他們的賜生之恩,謝他們的養育之情,謝謝他們對我們的關心與愛護,謝他們爲我們所作的一切、、、、、、

有句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別人給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饋給別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別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會回饋給你整個春天!朋友,不要把別人對你的關心想成理

所當然,要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父母,感恩所有關心我們的人!一個充滿着恩情得世界,將有多美妙,處處洋溢着溫馨的幸福!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6

“孝老愛親”重在親情溫暖。畢淑敏在《孝心無價》裏指出:“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一語驚醒了多少人!確實,對吃穿不再成爲問題的今天來說,“孝”的重點已經從物質轉向精神。當父母親還健在時,多給一些安慰,多給一些關心,多給一些歡愉,多給一些交流。正如歌曲所唱的那樣,“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是我們每個子女的應盡義務與責任。

當我母親健在的最後幾年,曾接她到岳陽居住了兩次,但畢竟這裏熟人不多,住戶之間又互相封閉,因白天太寂寞而不習慣,只好又送她到老家南縣去居住。母親回到南縣後,我們除了每週至少一次電話詢問外,每隔一二個月我或妻子都要專程去看望她老人家,買一些換季的衣服與日常用品,買一些常備的藥品和保健品,並給她一二百元零用錢。在物質生活方面,母親並不缺乏什麼。但是,我們兄弟姊妹五人,分別定居在益陽、岳陽、北京、南縣縣城和南縣烏嘴農村,母親和兒女、孫子們團聚的時間不多。到了最後兩年,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症,雖然不是很嚴重,但生活不能自理了。而我們兄弟姊妹又天各一方,並且有的年老多病,有的居住太遠,有的還要上班,只好將母親寄住在一位表哥家。雖然表嫂很能幹,也很賢惠,對母親照顧不錯,但畢竟遠離自己的兒孫,母親在精神上得到的關心太少。得到母親在表哥家得病的信息後,我和妻子立即驅車前往,將母親接回大哥家。除北京的二哥二嫂外,就近的四個子女(包括配偶)都雙雙守侯到母親身邊。幾天後,北京的二哥來了,這時母親的病情有所緩解。二哥提議讓我和妻子先回去上班,有緊急情況再來。我回岳陽後,第二天到平江報到參加紀檢監察培訓班。培訓班正式培訓的那天早上,我給家裏打電話,姐夫告訴我母親情況平穩,我便安心參加培訓。中午休息時,也許是心靈感應,總是覺得不安,給家裏打電話又佔線。我預感情況不妙,立即乘車往南縣趕。半個小時後,接到家裏電話,母親在下午一點多安詳的`離開了我們,享年八十二歲。生前未能盡孝,臨終未能送終,作爲母親最疼愛的小兒子,後悔莫及,自責終生!

我要用自己的切身之痛告訴世人:父母爲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無論我們怎樣感恩都不會過分!我們不但要改善父母的衣食住行,更要給予更多的親情投入。當父母健在之時,把假日多留一些給父母,把孩子多帶回家看看,把情況多向父母交流,把歡笑經常帶到父母身邊。親情溫暖,兒孫繞膝,相聚暢談,天倫之樂,纔是父母心靈愉悅、心情舒暢的第一需要,也是兒女最應該做的事情!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7

通過覃敏同志的模範事蹟,我很感動也獲益良多。在分場我們大家都親切的稱她爲“覃姐”,作爲她身邊一起工作的同事,她孝老愛親的點點滴滴在影響着我,讓我時常反思自己。她的一言一行,也爲我們林場孝老愛親的氛圍發揮了重要作用,她是我學習的榜樣。

人的一生能有幾個14年?14年間幫丈夫翻身、擦身、按摩、護理大小便...她毫無怨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剛纔她說有次因排氣不暢丈夫肚子脹得太嚴重,醫生說唯有神仙才能治好丈夫的時候,她卻依然堅信丈夫會好起來的,讓他繼續接受康復治療,最後在她的'堅持下丈夫從死神裏逃脫出來了。我沒有辦法想象覃姐當時是怎麼熬過來的,但如果換做我,我真不清楚自己能否向她一樣做到?而她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她的永不言棄創造了丈夫一個又一個奇蹟,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夫妻真愛”,什麼叫“人間大美”。

不僅如此,婆婆去世後,覃姐還把公公照顧得很好,煮他愛吃的早餐、每天換洗衣服、定期幫理髮剪指甲換牀單,把公公的個人衛生做得乾乾淨淨。不管是公公因丈夫高燒不退而精神崩潰還是家婆過世,在公公狀態不好時候,她都能不嫌煩的悉心照顧公公,在關心陪伴下公公也逐漸好轉。而公公對她們也是很關心,等着一起吃飯,給孫女交學費和零花錢。我感受到了晚輩對老一輩的孝敬,老一輩對晚輩的疼愛。她們在用行動演繹着“孝老愛親”的深刻內涵。

在困難時期,覃姐對女兒的教育也毫不鬆懈,乖巧懂事的女兒和她一樣樂觀堅強。在爺爺狀態不好的時候,女兒週末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陪爺爺。都說一個人以身作則踐行孝悌,樹立好榜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身邊人和後代,我相信覃姐的女兒便是傳承了她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

不管是作爲妻子、兒媳還是母親,覃姐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同樣是爲人妻爲人媳爲人母的我,我很慚愧,我遠遠不及覃姐。不管是在孝老愛親還是工作上,我覺得我都有很多要向她學習的地方,學習她對家庭堅持不懈的付出和包容,還有她對工作任勞任怨,她的工作煩瑣事情多,卻能做到細緻入微,我覺得這是因爲她做事都能端正態度。

但我們也知道,其實她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卻用行動爲我們譜寫了當代女性孝老愛親的典範。不管曾經我們做得如何,希望今天通過覃敏的分享都能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把我們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發揚下去,締造一個和諧身心,和諧家庭,和諧單位,學習道德模範從自身做起。在此我對自己提幾點要求:1、要孝敬父母,要尊重父母以外的老輩子,尊重親朋好友,關愛晚輩。如:做到常回家看看,關注父母思想、關心父母身體,問寒問暖。2、夫妻間要和睦。做到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和睦相處,相互忠誠,互相謙讓。3、要愛護子女。如:做到教育好子女,關心子女,保護好子女等。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8

寒假期間學習了孝道文化,看到跪羊圖的時候,真的是很感動。一段《跪羊圖》讓我的心酸了,痛了。反思,深思??是啊!平淡的生活和匆忙的工作是乎佔據了我們的心靈,孤身在外的也好,一家都在身邊的也好。有幾個真正的把父母恩放在心上的呢?外出的人啊,你們可曾常打電話問問二老可否安康?成家立業的人啊,你們可否常回家看看?當我

們每天都在爲生活忙碌的時候,又可否體會到父母依窗扉,苦盼兒女的消息的那份情。一段《跪羊圖》撥開人們被世俗塵封的.孝心,想到一直被我們忽視在遠方的雙親,鼻子酸了,心痛了。前進着的人們,似乎忘了想像,忘了去回憶。想象是誰十月懷胎辛苦生下我們?回憶成長路上,是誰張開雙手環着蹣跚學步的孩子?是誰用盡半生有心血去培養、去教育子女?又是誰爲子女的成家立業愁白了雙繽?

一段《跪羊圖》讓我懂了什麼叫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無法真正體會到父母對子女付出的那份心。但我從那以後就很自然的去留意那些長輩了,他們所做的一切,我開始細細的體會他們的用心。從小就一直在學世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這句話,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倒背如流了,可從來沒有去揣摩這幾個字的真諦。

一段《跪羊圖》也讓我開始沉思了,人生短暫,先爲人子女,然後爲人父母。自古父母育兒,兒孝父母,這是一種人性的傳遞。就因爲有了這種美德,才讓人的一生有了溫暖,有了感動。我不曾廣閱論孝道的書籍,也沒有作家那般表達能力,無法寫出動人心魄的句子。我只能用自己最質樸的語言表達我的感受。我不曾是一個合格的孝女。我在父母面前也任性,也曾不顧他們的感受,也曾傷害過他們。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9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姑娘,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我們成年人難以想像的負荷,六年的風霜雨雪,六年的寒冬酷暑,壓彎了脊樑卻撐起了人性的光芒!王琴小妹妹,好樣的,向你學習。

支持孝老愛親的人們,願你們在克服困難中尋找並能體驗到生活的幸福與快樂。

特殊的家庭造就了特殊的環境,特殊的環境造就了特殊的性格,特殊的性格造就了特殊的責任與擔當,而這種特殊的責任與擔當正是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的彰顯與體現,向王利、王琴兩姐妹致敬。

或許王琴是想幫姐姐實現理想,或許是想改變他們的人生,或許她什麼都沒有想過,僅僅就是因爲那是她的親人,血濃於水的'親情啊,她用實際行動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爲全社會做出了表率。

8歲,一個本該在父母身邊繞膝歡笑的年紀,一個本該和同齡孩子嬉戲玩耍的年紀,您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揹着姐姐上學6年,和家人共克艱辛,共度難關,王琴,那是生活對你的磨鍊,我們相信,穿過荊棘,未來將無限美好。

百善孝爲先。我深信:在“身邊好人”和道德模範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孝老愛親、尊老愛幼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被人們繼續發揚光大。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華夏子女已經傳承了五千年,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深感自豪。“中國好人”,您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中國好人,你是我們的驕傲;鄰水好人,你是我們的自豪。爲你們歡呼,爲你們祝福。

王琴,你用稚嫩的肩膀背起姐姐上學6年,你用幼小的雙手托起了姐姐對生活的希望,“中國好人”是你當之無愧的稱號。

王琴,無論山路如何崎嶇,無論生活怎樣艱辛,小小年紀的你完成了大大的夢想,小小的你傳承了中華美德!你感動了每個人,你震撼了每個人,相信在你的感召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繼續譜寫人性的讚歌。

看完姐妹倆的故事,心裏很多感慨。城市裏相仿年齡的姐妹也許還在爲了零食玩具而吵鬧的時候,妹妹每天都揹着天生殘疾的姐姐走着山路去上學。所幸,身體殘疾的姐姐並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而妹妹也在身邊守護着姐姐。姐妹情深,令人動容。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10

今天,我讀過納日蘇同學的助人爲樂和杜靜靜同學孝老愛親先進事蹟,他們是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人們都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

納日蘇是一個愛學習,愛勞動,愛生活,樂於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孜孜不倦地進取,力求全面發展。

學習上,他班裏有一個與她鄰居的同學,學習很不認真且粗心,常常把課本忘在家裏,或落在學校。她知道後總是把課本讓給同學,或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這種無私的精神感動了這位粗心的同學,促使他改變不認真和粗心的毛病,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班級裏有幾名同學學習中遇到困難,他總是主動請求老師讓自己用課餘時間爲這幾位同學補習功課。在他的幫助下這幾名學生成績全都趕了上來。

在生活中,她熱愛環境,身體力行地做服務社會的小使者。無論走在哪裏,看到垃圾她都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這是她的習慣。一次,她和夥伴們外出玩耍,看見一位農民伯伯正把秸稈放在路上,準備焚燒。在農村,焚燒秸稈的現象

很嚴重,雖然上級領導查得很嚴,但總有一些人偷偷地焚燒。見此情形,她立即上前制止,並利用在學校學到的環保知識再三解釋說:“伯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焚燒秸稈不僅會被罰款,並且也污染了我們這裏的環境,我相信您一定不想讓我們這裏的`環境受到污染的,對吧?”那位農民伯伯不好意思地放下秸稈說:“小朋友,你說的對,俺不燒啦,俺也保護環境。”

杜靜靜同學在家裏,她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計劃裏,她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常年有病的奶奶行動不便,她會幫着倒水端飯還和奶奶聊天。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她和媽媽週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爲她家庭裏充滿歡笑、和諧。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裏,她是一個快樂的暢遊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着收穫;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鑑、共同提高。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她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會特別珍惜。廣泛的興趣和

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通過閱讀他們的先進事蹟,讓我懂得了“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體現。這就好比樹木有根才能枝繁葉茂,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基本品質,無論擁有多少才華和學識,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在家裏。對待親人,關注親人的冷暖,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讓親情其樂融融。在學校,我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於困難同學,我們應該樂於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爲樂,真誠奉獻,對於學習上的遇到困難的同學,我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11

百善孝爲先,所以,孝一直是人們所極爲看重的品德。今天,我們就談論一下孝這個極爲嚴肅的話題。

孔子說過:“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所愛的事物我們也要愛,父母所尊敬的事物,我們也要尊重,這體現了我們的大儒、先賢——孔子,對父母的重視,以及對他們的尊重與順從,也間接表達了他對的父母的愛,這就是孝。

在古代有一些極爲感人的,關於孝的故事,被一位叫郭居敬的人統一編輯了起來,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二十四孝,雖然有些人的做法並不可取,但是,二十四孝裏的每一位孝子,都是一部講孝的教科書啊!!他們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孝道的民族。

我最爲推崇的是《懷橘遺親》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名叫陸績的六歲孩子,他在去別人家做客時,發現一些橘子放在桌上,臨走時,他拿起來幾個放到袖子裏準備回家,突然,橘子滾落了出來,主人看了,笑話他,可他卻說:“我帶回這些橘子是想給我媽媽吃,她非常喜歡吃橘子。”主人大爲感動,贈給他了很多橘子。雖然這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這其間透露出了陸績對他媽媽的愛!!這就是孝。

雖然孝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古代,孝被極度扭曲了!所謂人之髮膚,受之父母,這是對父母的愛,和對媽媽疼痛十月懷胎的感恩,古代人們因爲受儒家思想的薰陶,而儒家傳統認爲包括身體髮膚在內的整個的人格主權都屬於父母,這是我所不推崇的.,因爲,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因爲父母的恩情,而把人格都給了父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應該像朋友,當和父母有爭議的時候,我們儘量商量着來,試着和父母溝通,而不是一昧的以自我爲中心,更不能沒有自己的思想,一味的聽命於父母,當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不是我們忘了爸爸媽媽含辛茹苦的培育。

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中,孝佔領着一個極爲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光在古代,在現代同樣有許多的關於孝的感人故事。

馬福建,浙江省德清縣上柏太平村人。1959年3月4日生。他代過課、做過小工、賣過燒餅油條、辦過校辦廠。改革開放後,馬福建開始承包種植、搞運輸,以後從事海鮮生意。1996年他用自己做小生意辛苦積攢起來的資金,設立了全國首創的“孝敬父母獎”,1997年創辦了莫干山老年樂園。馬福建作爲大孝子,事蹟曾經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馬福建曾經被多次評爲縣、市、省、全國敬老愛老模範。1996年馬福建拿出了一萬元,在自己的家鄉上柏太平村設立了全國首創的“孝敬父母獎”,也在社會上得到了強烈的反響。孝敬父母獎設立十年,在社會上營造了良好的敬老愛老的好風尚。1997年,馬福建毅然投資興建了莫干山老年樂園,用自己的孝心讓更多的老人安享快樂晚年。創辦十年來,發展到目前已經成爲一個集居住、生活、娛樂、養生保健等功能於一體,擁有牀位200多張的真正的老年樂園!!

這也是孝,這是一種更廣義的孝,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把爸爸媽媽的憂愁分擔,在生活上多關心他,並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儘量分擔爸爸媽媽的勞動量,如:洗一洗自己的襪子等一些衣物,拖一拖地等,當爸爸媽媽晚上回家時,我們應當適當的與他們聊天,併爲他們減輕疲勞,如:給爸爸媽媽捏捏肩膀,爲他們洗一洗腳。用實際行動,盡我們力所能及的孝道!

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啊,不管是現在還是古代或是將來,孝道將會一直傳承下去!!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爲父母分擔一下吧。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12

在學習覃敏同志的先進事蹟後,我深受感動。十四年如一日守在生病的丈夫身邊,照顧着他,希望他能早點康復,不離不棄。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用自己柔弱肩膀撐起了一個家。她的心地善良、稱職擔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爲妻子的角色,覃敏同志體現了作爲一個妻子的:責任。十幾年的不離不棄照顧生病的丈夫,一直堅信自己的丈夫能好起來,從不失去信心。人間真情無處不在,十幾年來她一如既往,無怨無悔,無微不至,不離不棄,給了丈夫一個妻子能夠給予的一切。我曾經試想過,如果我是她,我能像她那樣扮演好這個妻子的角色嗎?也許會?也許不會?證明我在試想的時候就已經不確定。但她能紋絲不動的那樣堅強守着自己的丈夫,這就是我們該向她學習的精神。把一件看似平凡又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做到不平凡,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此刻,我們無不爲之感動,真情無處不在,溫暖時刻包圍。從此,我們要學會多給予身邊人一份關愛,一份理解,一份無私。學會給予、學會付出,而不是學會計較、學會自私。

作爲兒媳的角色,覃敏同志體現了作爲兒女的:孝老。對丈夫的父母如同自己親生父母一樣的孝順。不僅僅要照顧生病的丈夫,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在自己公公精神崩潰中風住院的時候,她一直以樂觀的`態度去安慰公公,無微不至的照顧公公讓他們對生活恢復信心。家庭的重任依然沒有打倒她。她仍然堅強的面對一起困難。做好每一件她覺得她該做的事。有句古語: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是爲人兒女,在我們面對父母的嘮叨,我們體現的是不耐煩。在我們遠行時,是否想起家中的父母,是否時常抽空回家陪父母。覃敏同志對自己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父母細心照顧、關愛倍加、和睦相處是體現我們中國傳統:百善孝爲先。所以我們要向覃敏同志學習,對父母孝順,對長輩關愛。

作爲母親的角色,覃敏同志體現了作爲父母的:愛親。覃敏同志自己揹負重任同時,對女兒教育也毫不鬆懈。她非常注重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時常教導女兒,認真學習,只有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優秀就是最大的進步。女兒叛逆期,她在第一時間請教老師,並用朋友的方法處理好母女關係,如今女兒念高中,乖巧懂事,跟覃敏猶如好朋友,無話不說。覃敏同志在孩子面前已經樹立很好的榜樣了,潛移默化的已經教會她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作爲一名黨員,更應該深刻向學習覃敏同志學習,學習她心地善良、稱職擔當、堅韌不拔。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13

在閒暇的時候,我總能想很多,有關我的所見所聞,也不知道這是好還是壞。在我身邊有各種人和事,很多時候,我都無法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就像很多人無法理解我那近乎傻瓜一般單純而又簡單的想法。

我所接受的是“百善孝爲先”的教育,而我最理想的是“小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社會。我看不得那些年過七旬的老人還在爲生活而奔波,看不得那些本該在學校學習的小孩卻在街頭晃盪。我心疼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可憐那些稚嫩的小孩。

朋友說我同情心氾濫,說我憤青。其實,不管是同情心氾濫也好、憤青也罷,我只是希望,作爲子女的我們,應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我們的父母和老人。母親十月懷胎,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撫養成人,或許我們得到的不是最好的物質生活,但它卻是父母能給的最好好的全部。沒有他們,我們就不可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更不可能享受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這是我們要記在心裏一輩子的恩情。

有人說“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很現實的一句話。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例子,那對老人是我家親戚。家裏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人很疼小兒子,對他幾乎是有求必應。媳婦娶了、房子蓋了、孫子孫女給帶大了……可大兒子至今未娶。如今,老人卻被迫分家產,還要過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把他們逼到此番境地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被他們捧着手心裏疼着的小兒子。

所有你能想到的或是沒想到的難聽的話語老人都聽盡了,每天被自己最疼愛的人詛咒打罵,還要把和平常人家一樣祖孫之間的天倫之樂給奪走,日日過着以淚洗面的生活。我想世界上最悲痛的事莫過於此了吧。我不懂,一個人到底要有多壞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我也不明白,一個什麼樣的女人會讓一個男人背棄道德倫常。我不能說他們指責他們什麼,但我始終相信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總有一天他們會嚐到他們自己種下的惡果。他們的子女總有長大的.一天,長大到能獨立去判斷所有的是是非非。我只希望,到那時,他們能知道飲水思源、能懂得感恩、懂得去孝敬疼他們愛他們的爺爺奶奶。

老人就是我的姨奶奶和姨爺爺。每次我放假回家,都能吃到姨奶奶送來的各種各樣她自己種的好吃的東西。其中有大白菜、瓜子、地瓜等無公害農產品。姨奶奶他們都已經70多歲了,自己的孫子孫女不和他們親,便把我當做親孫女來疼愛。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不明白,那麼好的老人,爲什麼有人就是不會珍惜和愛護。很慶幸我能遇見他們,其實,老人家不圖我們什麼,只希望我們能健健康康的成長,有空的時候多陪陪他們說說話,讓他們不那麼孤單就好。每次去看姨奶奶,都能在她家呆好長時間才能回家,感覺總有說不完的話。小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很忙,爺爺奶奶也不怎麼照看我,記憶裏很多時候都是姨奶奶在帶我。所以,她總是告訴我那些我沒能記住的、關於我小時候的事情……我很享受這樣的時光。

我的爺爺奶奶、外婆如今都還健在,真的很慶幸,在我懂得該多花些時間和耐心去陪他們的時候還能有機會去做。有多少人因爲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悔恨終身,而又有多少人永遠都不會明白這些道理。

我始終認爲,一個人不管他在其他方面上再怎麼成功,如果他不懂得孝敬父母,那麼他都是失敗的,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真的是討厭透了那些忘恩負義的人!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選擇朋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看那個人有沒有一顆懂得體恤父母孝敬父母的心,如果他有,或許這個人不一定是好人,但他一定不會壞到哪裏去。最看不起那些不顧念父母的人。

看着村裏那麼多孤寡老人,心裏很不是滋味,我不能爲他們做什麼,此刻,才真正體會到自己的渺小。真的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伸出自己的雙手,爲這些老人盡一點綿薄之力。

小有所養,老有所依這樣的大同社會或許不會實現。但至少,我們可以讓他們不再那麼孤單。拿出你寶貴的一點時間,多陪陪你身邊的老人,總有一天,你也會像他們一樣漸漸老去,老到掉牙,老到哪裏也去不了,到那時,你也想有人陪陪你自己。這便是我簡單而又單純的心願。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14

楊豔麗,女,現年51歲,中共黨員,1985年中師畢業後參加教育工作,是平邑縣地方鎮第一初級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從教三十年來,把滿腔的熱忱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把母親般的愛都奉獻給了學生。工作上對事業勤勤懇懇,生活上對家人無微不至。熱心幫扶困難學生,竭心盡力、任勞任怨地照顧老人,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了家人,也奉獻給了社會,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愛心之歌。

一、孩子們心目中的好“母親”

自1985年參加教育工作以來,我就一直熱愛着教育事業,以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無論是在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還是在政教處工作,到後來負責婦聯工作,我都努力做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者,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新人的培育者,做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做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

作爲一位母親,我關愛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做一個正直、善良、誠實、有愛心的人;同時,作爲一名老師,我更要把這份母愛惠及留守兒童,惠及困難孩子。關注留守兒童,是我負責學校婦聯工作以來關注的重點。關心困難家庭,幫助弱勢孩子,更是她婦聯工作的重要內容。爲此,我儘可能全面地瞭解掌握到每個困難學生的基本信息,與他們促膝談心,傾聽他們的呼聲,關心他們的疾苦,竭誠爲他們辦實事、解難題、做好事。我配合鎮婦聯走訪地方鎮的'個體企業,聯繫社會各界資助我校困難學生,架起愛心橋樑。通過積極爭取,歷年來有3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順利完成了學業,很多人升入理想的學府,成爲有用之材。至今,我經常能收到孩子們從外地打來的電話問候,每當過年過節收到孩子們的祝福電話和短信,我就由衷的高興。

二、公婆眼中的好兒媳

,年邁的公公不幸身患肺癌,婆婆身體也不好。我丈夫雖兄妹6人,可是姐妹們都已出嫁,哥哥和弟弟又都在外地工作,就我們離家近。所有的週末、假期,我必須回家騰出時間專心照料老人。每天早晨起牀,趁公婆還睡着的時候將屋裏屋外收拾乾淨,做好早飯。老人醒後,就伺候老人刷牙、洗臉、餵飯,聯繫醫生給公公輸液,到晚上把公婆安頓好,幫老人洗衣,陪老人聊天,給老人搓背擦身,爲老人理髮。很多事情我也是現學纔會的。收拾完之後才能休息,有時候遇到棘手的事就需要忙到半夜。後來,公公病情越來越重,元旦,公公又不幸下肢癱瘓。爲了照顧老人,我也顧不了面子,每天給公公擦屎端尿,始終堅持恪守孝道,因爲我深深懂得“百善孝爲先”的古訓。我公公一開始不願意讓我照顧,因爲端屎端尿的工作又髒又臭,他很難爲情。我對老人說:“爸,家裏的事情不用您操心,您就安心的養病,俺不能讓您一個人躺在那兒受罪不管,只要您身體好了,就是俺做兒女的福分。”親戚朋友、鄰里同事都看在眼裏,見面就誇讚。我做這些,都是做兒女的應該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也是做母親的人,我自己尤其能體會到做父母的不易,等父母老了不能動了,做兒女的更應該去盡心盡力照顧她們,我做的這點不算什麼。就這樣照顧着公公,直到老人家正月十六去世。

公公去世後,家中只剩下婆婆一人。讓她跟着我們住,她不同意。我和丈夫只好上下班、週末、節假日往家跑,爲的就是照顧老人。不幸的是,婆婆又在得了腦中風,癱瘓在牀,有時神志不清,整夜整夜不睡覺,心裏煩,不好受,看什麼都不順眼,經常喜歡嘮叨,有時甚至還會胡亂罵人。有一次,老人突然大發脾氣,把剛熬好的湯藥打翻在地,又劈頭蓋臉地大罵一通。我趕緊收拾了,還好言寬慰老人。我能理解這是老人對身體痛苦的一種發泄,只是在一旁默默地聽着,心平氣和的和老人談心,化解老人的鬱悶。天冷了,我就坐在火爐旁一塊一塊地烤老人的尿布。婆婆屎尿拉在牀上,我也毫無怨言,立即處理乾淨。陪她啦啦家常說說開心事。我丈夫的哥嫂弟妹都在外地上班,只有我和丈夫輪流照顧,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如今婆婆病情也越來越嚴重,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讓老人過得更舒心、開心一些,把全部愛心、孝心奉獻給老人。

三、家庭中的好妯娌,同事中的好大姐

我丈夫兄弟姐妹六個,兄弟姊妹多,各有各的家庭,但是都能團結友善,妯娌和睦相處。無論哪一家有事、有困難,都能夠商量解決。平時我總是給丈夫說,咱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得帶頭主動承擔家庭責任和大小事務,孝敬父母、團結兄弟,妯娌和睦、愛護幼小。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和睦共處,平時家裏有什麼大小事情也都是一起商量,一起決定。我和妯娌們關係比親姐妹還要親。特別是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和丈夫守在老人跟前,照顧的多,出的力多,兄弟姐妹都很感激,不時給老人添置些物品。我們之間相互謙讓,相互體諒,從不爲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都本着以和爲貴的態度和睦相處,從沒有紅過臉,兄弟姐妹之間從不因一些鎖碎的小事而破壞家庭和睦。

我還樂於幫助別人,不管是同事還是學生,有需要我幫助的,我都很樂意去幫助他們。同事中有婚喪嫁娶,我一定會盡心盡力提供幫助。我對學生也傾注了無盡的愛,哪個學生家庭有困難,我瞭解情況後,會給學生們申請困難補助,幫這些學生解決燃眉之急。哪個學生在紀律上有不良表現,我也總會耐心教育。

從事教育事業三十年來,我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忠實地履行工作職責,通過做好自己普通而平凡的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展示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關愛孩子,悉心照顧老人,是我爲人父母,也爲人兒女應盡的職責。雖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可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執著追求、敬業奉獻,在家庭中竭心盡力做好分內之事,弘揚傳統美德,不也就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嗎?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15

“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圖》,故堪稱國之重寶鹿乳奉親,臥冰求鯉等等的故事都說明人要有“孝”的概念,生命是孝的本質,孝是思想的基礎。,“百善孝爲先”是我國古代民族遺留下來的古訓,孝乃白事之前提,認爲判斷一個人的品質好還是壞,孝是一個重要的品德。孝敬父母更是我巍巍中華的美德。每一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就好比人已經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經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教師,他名叫姜京佐,他不僅在學校裏時模範教師,在家他是衆人交口稱讚的孝老愛親的模範。在九十年代末,他每個月的收入只有十幾元錢,那時,他除了自己的父母、祖母外,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外祖母。爲了讓外祖母吃上一點營養物質,市場每次賣肉時,他總要買點回家,給外祖母送上一份,這樣一直堅持做到外祖母去世。

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親。他知道父親母親愛吃蘋果,有時外出時,他總是買很多新鮮水果,給兩位老人。當他在老人身邊時拿起水果刀細心地削蘋果,削好後在小心翼翼的餵給兩位老人。這些看似像是女人的活,姜老師全都包攬在身。他還知道自己的父親愛喝酒,每當逢年過節時,總會買些酒給自己的老父親拿過去,什麼烏雞酒、三鞭酒、即墨老酒老人的桌子上總是有的。到時候,老人一開心總會誇讚自己的兒子有孝心。

之後,父親去世了,只剩母親一人。有一年冬天,自己的老母親生了病,唸叨着要吃茄子。那是他的`工資只有20元,但是他託人去青島買了30個茄子,花了29元錢,圓了母親的茄子夢。而自己卻省吃儉用從不亂花一元錢。爲了母親,姜老師從沒有在經濟上說過一個“不”字。這就是姜老師的事蹟。

姜老師雖然沒有做什麼大事,但他有一顆孝心、愛心,他的孝心和愛心總是包含在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像姜老是這樣的人也有很多,如:柔弱肩膀撐起一片豔陽天的楊懷寶;母愛稱其生命藍天的範麗萍;笑對人生情暖人間的韓愈;一路艱辛一路歌的黃來女;男兒當自強的洪戰輝;帶着病母上大學的劉霆······他們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那爲什麼他們是孝老愛親的模範,以爲他們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古話銘記在心中。

“孝”其實並不難,只要有一顆孝心你也可能成爲父母心中的孝子。讓我們一起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發揚下去,讓我們也成爲一個有着民族精神的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