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1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傅雷家書》。

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是比較刻薄的人,這正是他的身世所決定的傅雷在幼年喪父,童年母親的嚴厲家教。在細節上修煉自己的品德,雖然家書中是許多兒子的話。

但實際傅雷自身都做到了,這也就是儒家中在品德修養身教勝於言傳吧。當然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蘊的儒家文化,又有從頭到尾的接受唯物主義的思想是分不開的。

傅雷作爲父親,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他們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

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從這裏邊我想到了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致於現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所以培養一個孩子,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過分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告訴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國家,所在的社會,以及這個家庭等一切一切他應該瞭解的東西。永遠不要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那樣他會不珍惜童年。沒有。只有更好。

再說人自己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有時候只能順其自然。你給予了他生命,有責任。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

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溫室裏的花朵是弱不禁風的,大自然中的樹木才能經受狂風暴雨。

《傅雷家書》讀後感2

近來,我讀了《傅雷家書》,雖然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但我卻能從中感受到父母對子女那沉沉的愛意。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頗深,甚至能完整的背下來:“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爲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爲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我一直以爲距離變長了,感情也會變得有點疏遠,且傅雷教子又是以嚴厲而着稱,遠隔大洋兩端的父子感情必不會太好。但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繫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靜靜的合上書籍,傅雷先生對兒子深沉的愛意讓我感動,但我感觸最深的卻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爲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我很羨慕傅聰,那麼多的家書全是一個父親的循循善誘,諄諄教導,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每當我和父親溝通有障礙時,我就會想,要是我也能與父親通上幾封這樣的家書,那該是多好啊,或許一切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3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再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這是傅雷在這本書後面所記道的一句話。字裏行間透着對傅聰的嚴格要求和身體力行,爲傅聰做好榜樣。

父親如山,母親如水。雖然紙短情長,但卻奔赴千里,終於見字如見面。在家書中可以看得到傅雷夫婦直抒胸臆,愛子深情;在信件上傅家人探討音樂,文學創作的深度與高度。

這是一本富有生活韻味的指點兒子走向大道的指點之書。信件內容事無鉅細,鋼琴戲曲詩詞歌賦宗教文學論述,爲人處世柴米油鹽的父母心。既有絮絮叨叨的父子情,又有侃侃而談的.學問交流。

談藝術,談音樂,談文學,極有見地。在動盪年代裏,對藝術對理想狂熱執着,出世的灑脫曠達,父親的信多半探討藝術家的思想,怎樣先爲人再爲鋼琴家,信念堅定,往往可把眼前艱苦看淡,如何看待苦悶,得到智慧的醒悟。母親在心中就掛念衣食住行,從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感動與思念。這些信件有超越生命的氣魄與胸襟。

書信連幾年,家書抵萬金。兩輩人的交談,有疑問,有交代,有思念還有許許多多的只存在於家之間的東西。

讀這本書時感到時間有些漫長,幾乎每一頁都會由傅雷或傅聰去鑑賞、比較許多鋼琴家的彈奏特徵以及曲子的性格特點。讀到有些地方還會感到一點點枯燥。

而相反,我在這本書中也看到了傅雷自己的反思,教育上,思想上。首先會考慮自己又沒有做對。也有他自己的遊記寫成信寄給傅聰。

“我最怕在某些方面給你不良的影響。你要是不能讓爸爸的缺點在你身上發展,便是你對爸爸最好的報答,也是對你的下一代盡了很大的責任”這已經到了傅聰要擔當起家庭的責任的時候了。盡最大責任去教導,盡最大努力去引導。也會去知道和自己的孩子一同分析原因。

在信中,傅雷與兒子傅聰會講起他們共同熱愛的音樂,而我和我父親就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因此聊起來經常就常常不歡而各忙各的了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可以有所改進,讓我與我父親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可以借鑑一下傅雷和傅聰相處的方法,讓我和我父親之間變得不那麼沒有話題可聊,也不會變得我一個人在說了。

慈父筆下信,遊子心中暖;父子之間來往的信件,雖然對我來說有些地方沒有徹底理解,但信裏寄託的情懷是字裏行間都可以感受的到的。

有人這麼認爲:“就像頤和園中的大戲臺,舞臺上表演着粉墨人生,場下觀衆連聲叫好,然而戲劇終有散場的時候,戲子們卸去濃妝,觀衆們收拾情感,然後彼此都去過真實的生活。”

也許這本書教給我最多的,大概是如何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4

當兒子在事業上取得成績時,作爲父親的傅雷當然是高興的,但並沒有沉浸在那份成就裏,而是希望兒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仍然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衆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總算我的教育沒有白費,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你能堅強(不爲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你可以孤軍奮鬥了。何況事實上有多少良師益友在周圍幫助你,扶掖你。還加上古今的名著,時時刻刻給你精神上的養料!孩子,從今以後,你永遠不會孤獨的了,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

傅雷說:“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則說過,孤獨、寂莫和無聊是三種不同的境界,分別屬於精神、感情和事務的層面;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着執着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纔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於愛……傅雷相信:“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衆的心靈?”正因爲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有慾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和排斥,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爲他的知音和朋友。

赤子之心無比純潔,剔除了紛紜雜念,纔可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並以之“打動聽衆的心靈”。藝術的境界,人生的境界,便都在這裏企及了。貫串在這兩則信中的父愛,其實就是堅強。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爲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堅強說到底就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峯。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寫給兒子的家書,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先生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

關於寫這些家書的目的,傅雷先生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曾這樣說過:“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有是寫傅雷先生寫於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這就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還有寫在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這則滿懷欣喜,激情洋溢。融會、貫穿於這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縱觀家書的語言,都是平易近人、樸實自然的,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是對他人生方向的引導與哲理的啓示,滿含慈父的舐犢之情。

在家書中,傅雷先生曾對兒子說過:“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這句話強調了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在《傅雷家書》中,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並且“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對感情的創傷,要做心靈的灰燼看”。二是“不爲勝利衝昏了頭腦”,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這兩方面合起來,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得之泰然。在家書中所講的“心裏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高潮不過分是你緊張,低潮不過分是你頹廢”;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也都是這個道理。

但“堅強”的最高境界,可以說還在於葆有一顆“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赤子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纔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從這個苦心孤詣教子篇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許多前文提到的啓迪,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了自己的修養。

《傅雷家書》讀後感6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無愧於心''。這些話語已成爲我的座右銘,它們出自哪裏?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不同的家庭就會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兒子常年於海外求學,作爲父親只得通過書信與之交流,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這就是傅雷與兒子傅聰的兩地情,將其家書彙集成冊,就是《傅雷家書》。

''我常問到你的經濟情況,怕你開支浩大,演出太多,有傷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爲我深知一個藝術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獨立多麼不容易。而惟有經濟有切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並且父母對兒女的物質生活總是特別關心。再過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後,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心情。''

每次看到這,我都發自內心地羨慕傅聰有個這樣的好父親。

通讀這本書,不難發現,字裏行間透露了傅雷對傅聰的關心牽掛之情,如開頭引用的兩句話,還有傅雷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是強調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吧。在這本書中,“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一一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並且‘’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將這兩個方面合起來,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泰然處之,而不是爲了藝術而藝術。

家書中,當兒子精神消沉時,傅雷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如同和風細雨款款相慰;當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傅雷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融會貫通於這兩類書信中,主旋律都是讓兒子做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時刻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熱情。縱觀這本書的語言,都是那麼平易近人,樸實自然的,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是對他人生方向的引導與哲理的啓示,滿含慈父的.舐犢之情。

不錯,作爲父母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長以“愛”教育好孩子呢?若僅像某些家長的一個''打‘’字當頭,能得出一個好的結果嗎?就怕當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了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之後,他們的金色童年也就成黑色童年了吧。

展讀百餘封家信,我總覺得呈在面前的是作爲父母爲海外求學的兒子撐起的一把巨傘,擋風遮雨,而巨傘之下洋溢的是濃濃的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7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和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這本書是傅雷寫給孩子的家書。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

在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平時教育子女極其嚴厲的傅雷直抒胸臆,愛子情深:“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1954年“你回來了,又走了;許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變化等着你,你是不會感到寂寞的;我們卻是靜下來,慢慢的回覆我們單調的生活,和纔過去的歡會和忙亂對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虛。”1956年“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儘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少別多,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爲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體現,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8

每一封家書都是一份文化遺產,一份回憶,一份紀念。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近日,我閱讀了一本和家書有關的書籍——《傅雷家書》。

在《傅雷家書》這本書中,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不僅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而且很好地爲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一心爲我好,把最好的都留給了我。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雖然我們沒有家書,我們的父母親很普通,但是我們擁有的來自父母的愛卻是不能用這些社會上的名銜來衡量,每一個父母都是我們的力量支撐,爲我們創造一個溫暖的避風港。我們沒有家書,但是我們有的是對父母的惦念,對家的依戀,那是我們精神的最終去處,也是一樣的永恆!

《傅雷家書》讀後感9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嚮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完美)。……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爲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爲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爲他們父子的關係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繫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爲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如今,父親爲了能夠給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就將遠去外地工作。我想,到那時,要是我能與父親通上幾封這樣的家書,那該是什麼有滋味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華燈初上,臨窗的小桌,一點孤光微微的顫動着,筆墨在紙上淺淺暈開,紙筆的中年人一筆一畫,落筆時分外認真:“親愛的聰……”縈繞在堅毅的眉眼間,是淡薄而不失厚重的溫情……

風翻過一頁紙張,才把我從近百年前的幻影中拉了回來,摩挲着手中仍留有餘溫的《傅雷家書》,幻影中那中年人的低喃彷彿又落在耳邊:“親愛的聰,近來……”無盡思念。

初識傅雷,是在其友人寥寥的言語間,楊絳說他“對別人都溫和有禮,唯獨對自己的兒子十分嚴厲”。樓適夷嘆他“對傅聰過度嚴厲”,於是腦海裏便樹立了一個傳統大家長式父親,怎麼會是一個著名的教育家呢?直到接觸了《傅雷家書》,那些滾燙真摯的言語間,哪見得一點冷酷的影子!再往裏探,那父子交心的情景更讓人心生豔羨。拋開一切,傅雷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只不過不同的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同罷了!

開篇便是沉重的懺悔,一個“聰”更是將其互相間的距離拉得很近。有人說過,沒有人是生來會當父母的,他們也是通過一步步的學習和摸索走來的,其中很大的影響來自父母,傅雷的身後有個嚴厲的母親,這對他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響。傅雷又將這段童年“陰影”經歷傳給了傅聰。傅雷教子,兼有言傳和身教,傅聰、傅敏兄弟在童年時是一對“小頑童”。傅雷脾氣暴躁,也曾因爲孩子調皮而動手,但在這封家信中,他卻向傅聰表達出自己的心跡:“跟着……與熱愛呢?”多麼動聽的內心剖白!

傅雷對傅聰的愛表露在一封封的書信中,那一句句深沉的筆墨間,全是拳拳愛子之情,對傅聰生活上的一點一滴的'叮囑細緻無比,比如在一次書信中他提到了傅聰在儀容上的壞習慣,含蓄地表達了不贊同,令人動容的是,他沒有命令服從,而是在建議。這平等的語氣,也透露出父子之間感情如此深厚。

看到這裏,我也想起了我的父親,他是一個對我和妹妹要求十分嚴格的人,特別是在青春期,我們之間的關係十分僵化,有時我和他吵了架,又不好意思說抱歉,便選擇了用信紙記錄,有些話我覺得放在紙上比說來更好,父親看到後也會默契的回信給我。內容肯定沒有傅雷先生的家書內涵之深,也沒有出彩的文墨,可我覺得這一張筆墨中,一紙情是相同的,都是獨屬於父親深沉而又樸素的愛。

近百年前的燈下,中年人落下最後一個字,封好信,目光裏是無盡的思念與愛,燈光搖曳間,晃花了那一抹凝望窗外的影子。近百年後的燈下,我又重翻開厚重的家書,細細品讀,這一張筆墨一紙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深夜,佇立窗前,望着那蒼茫,深邃引入深思的天空,心中隱隱有一種衝動,精神的飢渴,歷史的荒漠,常常會讓回憶變得豐富,耐人咀嚼,讓我想起我的父親,想起無處不在的父愛,想起《傅雷家書》。

在這樣的深夜,讀着《傅雷家書》,我不禁淚流滿面,雖然讀這本書已不下三遍,每每於生活失意、彷徨之時,總是不自覺地讀它。在我看來,家書是所有文體中最簡單的。我喜歡簡單,所以我喜歡家書,因爲簡單本身就是一種魅力。

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其聲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由這些信件彙集而成的《傅雷家書》曾先後再版 5次,重印19次,累計發行超過100萬冊,數字雖不能說明太多,但時間足以證明一切:《傅雷家書》自問世以來已暢銷18年。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爲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着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自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的又是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與你在一起!”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裏都滲透着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與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絲毫沒有!做父親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與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有一句話我一直記着,那就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空閒時無意中找到了這本書,細看之下卻發現《傅雷家書》告訴我們的,不只是他跟他兒子的生活瑣事,那一字一句,都是在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我們每個人都有疼愛自己的父母,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關懷和愛護,但是,讀《傅雷家書》時,我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番的感情,沒有責罵,沒有抱怨,有的只是對一個兒子真真切切的諄諄教誨,充滿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護和深深地愛。看着那一封封家書,就像是自己的父親在跟自己談話一樣,彷彿經歷了一次次交心的促膝長談,使我與作者的距離也一步步的拉近,那一字一句,教會我如何做事和做人。

傅雷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它各方面。”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面對一個遠在他鄉的兒子,一個父親用他自己的經歷和人生閱歷,不斷地給在異鄉漂泊的兒子鼓勵和信心,時時給他指導前進的方向,我想,這也是爲什麼傅聰會成爲一個如此出色的人地重要原因,因爲有這麼一個好父親,總是在默默地給他支持下去的力量,以至於他能在異鄉站穩腳跟,並且勇敢的戰勝一切困難,不斷地取得進步和成功。

在傅雷的'家書中,有談修養的,談藝術的,談人生的,談生活的。其中他對傅聰在音樂方面的教導更是讓我深有感觸。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在傅聰在音樂會上的成功演出後,傅雷在家書中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內心的喜悅和自豪感:“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我們也因爲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爲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傅雷和傅聰對藝術的喜愛,都已經深深地融入他們的生命當中,甚至提升到了國家的高度。一場國外的成功演出,竟然也能夠心繫祖國,把它稱爲一種祖國的光榮。另外,傅雷對兒子藝術成就的這種喜悅,也讓我想起我的父親。當我興高采烈的把我剛剛學會的還略顯生疏幼稚的小曲子彈給父親聽時,他眼中的那種讚賞和喜悅是深深觸動着我的內心的,我想,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吧。

《傅雷家書》不僅是一部最好的藝術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更是一本適合父母和子女一起觀看的讀物。《傅雷家書》,一封封內心獨白的不平凡的信件,彰顯着一個愛兒子的優秀父親,更加孕育出了一個愛國家的出色兒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假期裏,閒來無事的我翻開了躺在我書桌上已三個月之久的《傅雷家書》。

剛開始,我並不對這本書感興趣,也不瞭解其背景、意途,只知道這是作者傅雷寫給家裏人的信。後來才漸漸地明白,這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一封封家書,信裏無處不流露出父親對兒子那如山似的父愛,字裏行間也體現出傅雷對身遊海外的兒子的擔心、憂慮以及關愛。書中最打動我的是傅雷在信中寫的這一句:“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邊,做個監護的好天使,隨時勉勵你,安慰你,勸告你,幫你鋪平將來的路,準備將來的學業和人格……”這句話不但表現出傅雷對兒子遠遊在外的不捨與懷念,也體現出父母對孩子身遊在外的擔心和關心,想要時刻陪在他們身邊。

時光追溯到八年前,當時我小學一年級。某一天,突然說要到鹽城市比賽,打得我們一個措不及防。當時的我連響水縣都沒有出過,突然去這麼一個陌生的城市,而且家長也不可以陪同。第二天凌晨三點,我媽就起牀收拾了,她準備許多我平時喜歡吃的玩的,爲的是不讓我孤獨,畢竟當時的我還十分的內向,不敢與外人交流,甚至可以說是怕。四點半的時候媽媽將我送到車站,我上了車,與她告了別,於是就選個位置坐。當老師說車要開的時候,媽媽和我隔空告別後,就默默凝望着車子,車發動後,我眼睜睜看着媽媽在我的視線裏變成了一個小黑點。老師見我一直看着窗外,就拿零食和玩具給我,轉移我的注意力。到了比賽地點,那裏好涼啊、我只穿了一身極單的表演服。比賽空隙,媽媽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哪裏不舒服的,零食有沒有吃完等一系列與表演無關的問題,而且都是帶哭腔的,這樣的電話重複過很多次,都是在間隙的.時候打的,噓寒問暖。到家後,媽媽立即將我抱起,猛親一口,還反覆強調着“我想死你了!”事後媽媽還講了我去表演後家裏以及她自己的情況,當時可能小不懂事,現在我明白了,媽媽當時十分擔心,擔心到等車走了之後纔敢流下那徘徊在她眼眶裏許久的淚水,擔心到打了無數次的電話找理由和我聊天,爲的是想多聽聽我的聲音。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還有他們的關愛。從《傅雷家書》中聯想到了我的父母,心中莫名有些許酸楚。我的父母都是平凡的父母,沒有傅雷那樣的智慧,也不會像傅雷那樣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可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默默的關懷着我們。讀完傅雷家書,我感受到媽媽的嘮叨是不想我走她走錯的路,吃她吃過的苦,媽媽只想我能走一條平平坦坦的康莊大道。我以後會用我的努力和成績來讓媽媽開心,最後謝謝媽媽一直以來對我的包容和照顧!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家書,是指家中所保存的書籍。家人來往的書信。家書即家信,指漂泊在外的人與家人相互來往的信,是維繫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繫方式,包含着濃濃的親情。

《傅雷家書》來源於傅雷和他的妻子與兒子之間互相寄來的書信,書信中包含着父親與母親對兒子的指導,關愛,叮囑,教導,引領,解答,指點迷津。以及兒子的提問。書信中包含着濃濃的親情與溫暖。

從這本書中,我讀出了父子之情,讀出藝術修養,更讀出了人生哲理。

傅雷先生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終成國際大師的兒子博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便是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書中那一句話令我感受頗深,讓我明白了,先成人,再成才,最終成爲藝術家。人格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是一個人活在世上的立身立根,立命之本。

“書中自有黃金屋”,《傅雷家書》讓我從傅雷的角度看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可以讓我知道更多自己該做的事。我明白我現在應當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怎樣才能報答他們,也明白未來的路怎樣走更容易。

俗話說的`好:“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讀完了《傅雷家書》本書後,我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對兒女的愛。信中的傅雷流露出對兒子的深情,同時也不乏有着不可抗拒的威嚴。信中的父子,似乎已成了朋友。他們談論着藝術,生活,學習,做人修養等。一封封的書信,一次次的愛,作爲父親的傅雷用父愛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爲傅聰以後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會了他如何在這世上生存。

其實,傅雷只是這千千萬萬的父母之一而已,同時他也是這千千萬萬的父母的代表之一。他擁有着這世上最普通,最平常的愛,同時這也是這世上最偉大,最聖潔的愛,但其實我們的父母也和傅雷一樣擁有着如此偉大的父母愛。

父愛母愛是偉大的。母親孕育了我們,而父親爲我們撐起了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母親就像避風港,外面再風大雨大,母親也會爲我們遮風擋雨。父親就像是一盞明燈,爲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把我們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不得不說,一本好書永遠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褪去它的色彩,在我看來,傅雷家書對我們當代的人也是如此重要。希望人們能懂得父母的艱辛與困難。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8月的186封書信。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而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閒話,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的家書給予現代家長很多啓示。很多家長認爲孩子就是孩子,家長就是家長,卻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傅雷的教育方式已經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很多家長爭相模仿傅雷的教育方式,但有方式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領悟到傅雷於孩子之間心的交流方式。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兩個詞——傳承與堅持。

可以說,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包含着自己的責任與生活的經驗。作爲一個父親,他必定會用某種方式,將這些全部傳達給孩子。時間、空間,成爲了父子的阻隔,但一眼阻擋不住。更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證明,這些阻隔都不會成爲父親對他傳達愛與責任的攔路虎。我相信,傅聰一定也會傳承下來,無論以哪種方式。

還有一種力量,貫穿着整本書,那就是堅持。無論事態如何,無論身體如何,都不是不寫信的理由。雖然有些時候,也會有所推遲。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纔是最打動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