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皮囊》讀後感7篇

《皮囊》讀後感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皮囊》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皮囊》讀後感7篇

《皮囊》讀後感1

正如作家韓寒所言,“好的文字往往給人兩種閱讀感受,一口氣讀完或者捨不得讀完。”這本《皮囊》的書,是我回家的火車上看的。

因爲火車是臥鋪,人很多,6號車廂裏我的周圍,啊,一羣遠行的男孩兒,十幾個人,都是十三四歲模樣。

開始覺得他們有些吵,後來被作者緊緊攫住,就在對《皮囊》的閱讀裏非常安靜下來,聽不到身邊的聲音了。

看完了還是意猶未盡,這麼好的書?爲什麼現在才遇到?

作者蔡崇達是82年人,這本書於20xx年第一次出版。書的封皮簡單養眼,白色的底,黑色的兩個大字,拿在手上也很小,由十四個溫柔而又殘酷的故事組成。

象小說,也象一本有質感的散文集。

01 親情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不過是一種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

《皮囊》作者沒有寫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他簡單,堅定地走向自己的生活。

他寫活到九十九歲的阿太,外婆的母親,這個很牛的人。阿太的女兒五十多歲去世,阿太白髮人送黑髮人,她不哭;她在廚房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頭切斷,也事不關己的樣子。

阿太最後留給作者的話是:“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寫自己殘疾的父親,希望能夠重新走路的父親父親去世的時候,作者終於明白,來不及爲父親做些什麼了。

寫硬氣的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以及她對父親濃濃的愛情。

——生活就是這樣,值得我們回味,思考,咀嚼,然後品嚐出其中真正的更多的複雜而真實的味道。

可能同爲離家在外的人,我對作者描繪的小鎮裏的那些人和事有感同身受的觸動。尤其書的前幾個故事《皮囊》、《母親的房子》《殘疾》都是是圍繞着小鎮,和濃濃的親情展開。

親情很濃,作者的筆卻是客觀、細緻、和冷靜的。

02 理想和現實

描述了親情之後,第二大板塊是對故鄉人物的刻畫:張美麗,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

作者在講述他們時,能令人深切地感受到那種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與衝突。

那個時代的青年,胸有熱血,而現實骨感,理想無處安身。

作者剖析自己,剖析他人,筆下很冷靜自省。誠如他所言“每一筆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過我敲打的一個字句,直接、完整地傳達到我的內心”。

作爲現代社會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追尋和失落之間,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反覆衝突、糾纏浮沉?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每個人出去尋找和它的相處模式”。

作者嘗試告訴我們如何對待各人的慾望和現實,“每片海,浮沉着不同的景緻,也滾動着各自的危險”“找到和每片海相處的距離,找到欣賞它們的最好方式”。

現實中的我們,被一具皮囊裹挾而行。皮囊下面是什麼?是香港阿小內心的虛榮?還是他後來被邊緣化的日復一日的無奈的生活?是追求自由想突破現實拘縛的厚朴?他青春消逝,生命殆盡,帶給我們無盡傷感的結局。

不管擺在面前的是什麼,我們也學着接受它,直面它,反覆探尋自己的內心,鼓勵自己勇往直前,找到自己的靈魂安身之處。

最終能得以架着自己的皮囊,堅定熱情地做自己靈魂的主人。

03 文字

作者的文字特別給到人一種驚喜。他把內心最深處的苦難和幸福,托出告訴我們,這些文字再回歸他的心。

滿腔深情,卻異常冷靜。

因爲作者的阿太也是這樣的,看盡了人間百態,經受了人間苦難後,她手指切斷了,只哎呀了一聲,她說:“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留給我們她異乎常人的冷靜和人生智慧。原來真是“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讀了這本書,也更明白寫作的意義,“寫作不僅是種技能,是表達,而更是讓自己和他人看見更多人、看見世界的更多可能、讓每個人的人生體驗儘可能完整的路徑。”

《皮囊》非常值得一讀。它是一本與衆不同的書,教我們在燈下自省,學會出發直面生活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

《皮囊》讀後感2

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胸口鬱積着一股氣,怎麼也出不來,說不出的難受。

這本書前半部寫得有點消沉,又很真實,讓人覺得生活不該如此,又似乎就是如此。我們想改變生活,追尋夢想,結果一次次被生活所踐踏。所謂的夢想如幻境一般,一旦打破,在現實的世界裏更加無助。

"我不願意和許多關心我的朋友聯繫,不願意開口說話,或許也在於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如何和自己相處,更不知道要如何和朋友相處了。"

讀到這裏,我彷彿看到了自己。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最近,我將自己封閉了起來,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不是不想參加,是沒有了熱情。我害怕人多的時候,害怕在大家歡聲笑語的時候我一個人獨自發呆,我害怕自己的格格不入;我又害怕在一陣狂歡之後,回來更加落寞。不如不去,乾脆不去好了。我找到了另外打發時間的方式,看書。以前不喜歡讀書,現在反而讀的多了一些。不求黃金屋,不求顏如玉,只求得一份安寧。

我看書慢,這也是之前不愛看書的原因,太耗時間了。然而這現在成了一個好處,那就是看書可以打發更多的時間。看完一章,往往能用一兩個小時。尤其晚上,看完一章基本就到睡覺的點了。

"你根本還不知道怎麼生活,也始終沒有勇氣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李大人在作者因迷惘辭職道別時跟他說的。怎麼生活?我似乎想過這個問題,似乎又一直也沒想明白過,到現在也不知道答案。"我,或許許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況下,往往採用最容易掩飾或者最常用的藉口——理想或者責任。"是的,原以爲是爲父母的期望放棄了一些東西,選擇了一些東西。曾有過宏大的理想,到頭來卻不在現實面前低頭,不得不過普通人的生活。我們把之解釋爲對父母的順從以及兒女的責任。實際上呢,這或許只是一種藉口,一種掩飾自己懦弱無能的託詞。

我忽然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小時候我從農村搬到縣城,之後去省會南京上學工作,再之後去了揚州工作,現在又輾轉到了蘇州。每一個地方都是好地方,無不是風景秀美,人文薈萃之地。處處都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無不熟悉的街道和建築。我知道這是什麼景點那是什麼中心,但是這些都與我無關。朋友說等你買了房子就有了歸屬感。是麼,房子於我只是安放皮囊的所在,這也是爲什麼我在家裏也有這種感覺。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或許是閒的大發了,想法太多。也許,下一刻我會去大上海,曾經覺得無比擁堵嘈雜的'魔都,或許那裏的忙碌緊張能稍微填補我的胡思亂想。

看到阿小看到文展,看到他們的童年,我努力回想自己的童年,竟沒有什麼印象。看到厚朴的大學和青春,我努力回憶自己的大學,竟也沒有什麼印象。我有些發慌,我存在的痕跡都沒有了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一向以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爲傲,鄙視思想淺薄,鄙視隨波逐流,鄙視世俗市儈,鄙視目光短淺,鄙視素質低下。甚至爲此而覺得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因此並不覺得有錢多了不起,當官就能怎麼樣。雖然,暫時做着不好不壞的工作,過着不好不壞的生活。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定會有成功發達的一天。孰不知我的自傲就如文展一樣,只是自卑的另一種表現。

生活就像一場戲,我在等待一個結果,一個想要又不想要的結果。累的時候,很想妥協。哪樣的生活不是生活,也許就賭贏了呢。轉念看到什麼雞湯,又覺得不甘。

想那些有的沒的耗費了自己太多的精力,不如讀點書。很慶幸讀到這本書,對過去的回憶,能讓我們珍惜現在,對失去的回憶,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與其想太多有的沒的,不如珍惜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讀書的意義在於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在於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在於可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獲得心裏的認同,最終獲得片刻心靈的歡愉。

《皮囊》讀後感3

皮囊這個詞,大概是出於阿太那句話:“皮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80後作者在故鄉泉州小鎮上生活的點點滴滴——親情、友情交織成的人生。如今已經小有頭目的作家再回看彼時的故事,除了釋然、理解、懷念,更多的是感慨、喟嘆。

讓我淚目的故事片段卻沒有任何感受可以書寫於此。

作者的母親對父親的愛是那麼深沉與執着,執着到可以抵過漫長歲月,執着到可以選擇欠一輩子的債來爲父親建一座老房子。看到這一段,徘徊在我腦海裏總有那麼一個問題:作者是在什麼時候才理解父母間的愛情的呢?

我擁有一個同樣的家庭背景,雖然這樣的家庭背景對於當今年代來說是突兀的。也就是這樣,我一直以一個第三視角的角度去看父母的婚姻——那種刻畫在生活中的感情,那種用粗鄙的話講出的關切,那種浸泡在歲月中的平淡陪伴。我總認爲,我之所以有這樣的體會是因爲我還年輕,我還相信愛情,所以纔可以在那些“廢墟”中尋找光明。成年後的每次夜聊,母親在吐槽父親之餘,因爲實在不想被母親的負面情緒所撼動,我總會異常地客觀冷靜分析其中的問題,像是在分析別人家的故事,就彷彿我從來都不是這部連續劇的參與者。同樣的薰陶,而我卻成爲了一個與作者完全相反的、薄情冷漠的人。

我之所以想問作者那樣一個問題,是因爲當我想下筆去描寫父母之間的故事的時候,更多的是灰色情調。我實在是沒辦法去把那樣一個樸實無華的“愛情”寫得如此感人、積極,也或許是因爲在我的生長環境中,這樣的生活方式早就不存在了,所以會在我的潛意識裏是牴觸這樣的生活的。也或許是因爲我還年少,並不懂平平淡淡的生活本該如此。更或許,我該是一個更加積極陽光的人,一個可以從淺薄人生中尋找到深情世界的人。

在書中,作者嘆惋了許多年少時的夥伴,他們過着看似非同尋常的人生,卻最終落得深淵。我看見書評中有一條差評,他說:作者就是在惋惜他人人生的同事對自己的境遇感到慶幸。而在我看來,作者所敘述的這些“另類人”,恰恰是想突破束縛的“時代先驅”,他們之所以難以“生存”有兩點原因:第一,這些先進的“思維模式”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生存的落腳點,它們既沒有現實的“磨鍊”使其變得理性而實際,也沒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給予它們繁衍生息;第二,旁人的不屑與不解會加劇這些“先驅者”思想的極端化,從而導致思維從理性走向了偏激。正所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理論要聯繫實際。綜合以上,這些“先驅者”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自我抱負,而自己又對於這些觀念耿耿於懷無法釋然,最終便促使自己走向了極端的滅亡。

這幾個人中給予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舍友厚朴——一個一直吵着要“自由”,卻不知什麼是真的自由的人。作者曾勸他來北京,而最終卻因爲父親的病逝被迫回到了老家,繼而又留在了村裏做老師。我不禁幻想厚朴來到北京後的樣子,不知那些更加虛僞複雜的市井生活,能否真的像作者說的那樣,可以治癒他的病。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畢竟在湍流不息的大城市裏,連“做世界”都很難,更何況去做“自己的世界”。

但實際上,作者與厚朴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觀念所促成下的人生境遇,只能說是命運使然,我甚至不覺得其中會存在任何的因果關係,只是,太多人因爲沒有學會自我和解而最終走向了“滅亡”。

我特別喜歡書中這樣一句話:名利與期望中的所謂的上層生活拖着我們不斷向前奔跑,我們在以夢想命名的人生中慢慢丟失了自己的“肉體”,只剩得皮囊被生活無情地拉扯着、消磨着,總有那麼一天,磨破得皮囊遮蓋不住自己空虛的身體,那時我們纔想起去放慢腳步,回顧來時的路去找尋丟失的“肉體”。

也把這句話送給在大城市中打拼的你,不要在追尋體面的路上,丟掉自己最基本的體面。

“對那些我正在愛着或者曾經愛過的人,我希望你們明白,我多麼希望付出全部爲你們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們刻在我的骨頭裏,即使時光列車拖着我的肉身一路遠行,至少你們的名字和名字牽扯的記憶,被我帶走了,這是我對時間能做的唯一反抗。”

《皮囊》讀後感4

讀完此書,心裏莫名地涌出各種想法,突然想找一個人聊聊。但各種想法壓抑得我不知如何說出口,我一次次下筆,又劃掉……我企圖用最合適的文字來表達我的想法,很慚愧,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盡力去寫下這一篇不知所言的隨筆了……

文字總有兩種閱讀感受,一口氣讀完或捨不得讀完。而《皮囊》卻讓我在這兩種感受中矛盾,想快點讀下一篇,又捨不得結束這一本書……同樣出生在泉州一個小鎮的我,好像更能理解這本書吧。閩南人的不服氣,閩南女人的堅韌,有事找神明的迷信……每一樣我都能親切地感受到。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連阿太所說的“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都能讓我不禁想到那個對我嚴厲的奶奶,她和文中的阿太一樣硬氣,把一生與各種不公斗爭着,生病了從不吃藥,卻讓病魔帶走了,她最後說:“她終於可以擺脫這破舊的皮囊了。”這跟那個阿太多像啊,都是把人生看透了,也懂得了那一顆躲於皮囊之下的心了。

至於母親的房子,有人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對此,我氣憤至極,但不知要如此去反駁他,或許真是母親的無理取鬧吧。

生而爲人,重要的是臉

生於在一個小鎮裏,我深感父輩們之間所謂“面子”的重要性。當我知道家裏並沒有錢去建房子,而父親非要四處找人借錢建房時,脫口一句:“你這是打腫臉充胖子!”而父親難過地說:“生而爲人,重要的是臉。”也能明白文中母親是有多想讓丈夫有面子,非要成爲村裏第一高的樓房,也能看出母親對父親的愛,甘願不被人理解,也要去做。

不管是天才文展還是阿小和阿小還有厚土,這些人都讓我心疼。我不想也不願去猜測作者寫他們的目的,我僅憑個人感覺去了解及感受作者的朋友的故事。

成爲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皮囊裏的那一顆心

每人的人生中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他或許有自己的目標,或許只不過是太成熟了罷了。而文展,那位有着兔脣的天才,有着比我們更高的理想,可最後置身於一個小村莊裏當着維修看護工。我挺理解文展的,明明自己比別人先找到目標,也比別人努力,成功的卻不是自己,那種莫名而來的嫉妒感令人難受。可,文展不知的是人生真正考驗的是心態,能成爲什麼樣的人,是取決於皮囊裏的那一顆心的。文展的心裝滿了太多壓抑着的東西了,以至於他無法裝下那些美好的東西了。我同情文展,是因爲我曾經也如同他一般,而現在我願意把心打得更開,去接受更美好的事物。

老家阿小和香港阿小是兩個同名不同命的人,想出小鎮的老家阿小渴望着和香港阿小接觸,想要去了解一切小鎮外面的世界,他逃課、打架、偷錢都展示了他那顆想突破小鎮拘束的心,不幸的是,他所作所爲都不是想出去的最佳做法,所以最終也只能做上最不願做的漁民。香港阿小一出場就高人一等,可是在小鎮裏優越的他,回到香港只能被人孤立,他渴望友誼。一個人在一個地方被羨慕,到另一個地方只能羨慕別人,這需要多麼大的承受力啊,或許,在天堂也有煩惱。

把自己的皮囊和心,鍛鍊得堅強一點

“我姓張,叫厚朴,來自英語HOPE。”這是厚朴鄭重的自我介紹,多麼充滿希望的一個人,可是生活沒給他希望,他所希望的世界與生存現實差距太大了,無法接受的他陣亡了……可是,我還是欣賞那個青春熱血的“世界”樂隊,他用生命追求一種想象,在爲所有人的幻想燃燒生命,當觀衆醒了,去面對現實了,厚朴的內心已崩潰了,失敗者的他無法去面對失敗……所以說,地下的六便士和天上的月亮,你選擇哪一個呢?一旦選擇了,就要面對失去另一個的痛苦,請把自己的皮囊和心鍛鍊得堅強一點!

關於遠方和家,我不知要如何選擇?父母不願讓我一個女孩子去太遠的地方,而充滿對未來期待的我又想出去看看。來不及猶豫,時光的列車已緩緩動了起來,不管未來多麼艱難,願彼此皆能用皮囊之下的心照亮皮囊,盡力去使用皮囊,伺候那一顆可盛下萬世苦難的心吧!

用皮囊之下的心,照亮皮囊

書寫至此,亦已抒情,登高望遠,美願贈君,萬事勝意,平安喜樂,有心方爲人。

《皮囊》讀後感5

蔡崇達的《皮囊》中,對皮囊這兩個字的獨到的解釋和理解讓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書中,作者通過講述自己的阿太,也就是母親的姥姥,來詮釋何爲皮囊。“我們的身體就是個皮囊,皮囊是用來使用而不是用來保養的。”這是整本書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幾句話之一。我們在這個世界行走,指引我們身體的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的思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皮囊不過是禁錮我們靈魂的枷鎖。走在人羣中,有化着淡妝、面容精緻的女孩,也有衣着考究、髮型幹練、五官棱角分明的青年,當然也有面露菜色爲家庭奔波的中年人和皮膚如枯老樹幹般的老人,我們的目光落到他們身上的同時會折返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譬如爲美麗的小姐姐所驚豔,因中年人的油膩而替他惋惜甚至厭惡。可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一層皮囊,枯槁的老人在幾十年前也會有姣好的面容,只是時間沒有爲他們的美麗駐足,匆匆走過,這也是時間公平的地方,它不會爲特定的人停下,它只是默默地流逝,悄然帶走每個人的青春和記憶,剩下的是一副衰老皮囊和被時光洗禮過的靈魂,由此可見,我們的皮囊不過是靈魂所寄宿的容器,如果能看透外面這層殼,我想每個人的靈魂都是輕盈的,具有不同色彩的,我們的精神和智慧在其中閃閃發亮。在我們離開時沒有人會帶着這副與生俱來的皮囊,我們會留戀這個世界,捨不得親情,可我想不會有誰會在乎那無法讓我們奔跑和思考的已經衰老的皮囊。

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多接受一些歷練,也無妨,得到提升的是我們的思想;多遇到一些挫折,又何妨,不過是讓我們更加堅強;拼命讀書,又怎樣,皮囊生來就是拿來用而不是去保養的,飽滿的是我們的靈魂。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皮囊》中的很多話都值得仔細揣摩和思考,不得不說我從中找到了許多心中問題的答案,也在一些人物的身上爲我的一些想法找到了印證,譬如有關夢想與現實,面對與逃避,再比如說孤獨。整本書中,作者如同一個瞭解人體結構、技法嫺熟卻又冷漠冷血的外科醫生,用手術刀剖析着那些“怪異“卻又常見的人們同時解剖着自己。在生活中總存在一些活得很用力的人,他們用力地微笑,用力地打招呼,用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就像第一次約會的少女,用厚厚的、成熟的妝容掩蓋了自己青春的氣息,往往在不知道規則的時候,越用力在外人看起來就越可笑。作者筆下的厚朴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好像是與作者世界觀完全相反的一個人物,厚朴大喊着青春和夢想,彷彿一隻飛蛾,只有在夢想的明燈中被烈焰圍繞纔是實現自己的價值,他活得那麼用力,渴望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的規則去突破真實世界的桎梏。他組建了一個名爲世界的樂隊,當這個由一羣不懂音樂的人組建的樂隊成立後,厚朴的用青春把世界鬧個天翻地覆的征程看似開始了,他認爲實現夢想就應該是轟轟烈烈、激昂奮進、大聲喊着口號、昂首挺胸的過程,但這麼想的人一般都沒有追逐過真正的夢想,或者說他們只是在空想。作者一直沒忍心告訴厚朴一件事,那就是追逐夢想的過程其實是一程困難的,滿腔熱血根本無濟於事,甚至還需要去做連你自己都看不起的自己,謙卑、隱忍、積累,這或許纔是現實世界,追夢人的模樣。讀完了厚朴,我感到自己的靈魂也有與厚朴相似的一部分,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厚朴。有人說:“不掛科的大學生活不完整”,“大學不就是非常自由,想逃課就逃課嗎?”相信這些話並去嘗試的人看似是突破了我們對大學生活“正常的認知”,但他們其實又被另一個規矩所要求、所影響。逃課掛科這些行爲其實是種拙劣的模仿,他們不理解第一個爲自由而逃課掛科的人最後得到什麼,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把“希望大學生活變得完整”作爲犯下錯誤的藉口,可能他們纔是活在自己最不屑的世界裏的人。

不得不說,偶爾的理想化是一種浪漫,讓我們有勇氣繼續擡頭向前看、繼續走,這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謙卑、不需要學會隱忍和沉積,在追夢的過程中,不偏離自己的本意,肯付出或許纔是正路。

《皮囊》讀後感6

我們每個人都有着輕盈的靈魂,由於被皮囊負累,所以要不斷地錘鍊,實現生命的超脫。——題記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話成爲了很多人的至理名言,而我從《皮囊》一書中所體會到的是:透過那皮囊看到自己的靈魂纔是我們不斷經歷的真正目的。 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刻意裝飾什麼,有的像是一個老朋友一樣娓娓道來說着過往。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父親作爲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庭的精神命脈,看到了最底層人民面對現實用力強悍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與死人性最初的一面。在這些片段中,我能感受不同人在面對生活的打擊下是如何將精神一步步從脆弱的肉體中狠狠撕扯出來的,血淋淋的是阿太的堅強,千瘡百孔的是母親的堅持,還是“藕斷絲連”扯不斷的父親的無奈。

我越來越覺得,在這個物慾橫飛的時代,不光要追求物質的豐富,也要靜下心來提升我們的精神,讓心靈有所安放、讓精神有所依託、讓思想更加純粹,這樣的生活纔是真實的,才最踏實。從《皮囊》這本書中,讓我感悟和思考最深的就是我們究竟要做什麼樣的人?究竟該追求什麼?究竟該如何去做?

做一個思想純粹的人。思想純粹的人最本真,做一個思想純粹的人就要多讀書、多讀經典,要“讀那些有閃光思想和高尚語言的書,讀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下來的書”,讓書中的精華來洗滌我們心靈上的污垢,激活感性,啓發知性,錘鍊理性,提升境界,昇華人生。我最喜歡經典理論著作,因爲他們所蘊含着的強大思想力量和豐厚的精神動能,常常能夠起到燭照精神殿堂的奇妙作用。讀那些雖歷經千載仍然熠熠生輝的不朽之作,讓我們瞭解他們的思想、人格與精神,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昇華境界,讓我們在學習思考與感悟中鑄就闊達與仁愛之心,在寂寞中壘築靈魂之塔,在困境中做到毅力堅韌,挫折前精神樂觀,讓自己的情感從心泉涌出,樸實、自然、熨貼,如在瓦屋下飲一壺高粱釀造的老酒。

做一個情操高尚的人。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爲的準則與規範,是社會正面的價值取向,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正能量。從品性方面去理解,道德包括仁、義、理、智、信等方面。《大學》說“修身以明德,立德以明志”,孟子說“人人皆可以爲堯舜”都說明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非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學會心中有他人,學會以小善積大善,學會吃虧不貪便宜,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自我反省,學會感恩回報,我們就可以成爲一個有道德的人。人類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內心的寧靜和靈魂的安詳,所以保持樂觀的心態,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追求情操的高尚,對自己對他人都很重要。

做一個擔當有爲的人。在《皮囊》一書中,我看到了父親作爲家庭支柱對家的擔當,看到了母親爲了完成父親遺願對子女的擔當,看到了作者立志求學改變家族命運的擔當。這是我們中國底層人民最勤勞、最堅毅、最樸實的原動力,是值得人們敬重的。人不能沒有擔當,扛着它,就是扛起自己生命的信念,只有那些能夠勇於擔當責任的人,纔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纔有資格獲得尊重與尊嚴。承擔責任是對一個人價值的衡量。當一個人能夠對自己負責時,他就具備了獨立的人格和行爲能力;當一個人能夠對他人負責時,他就具備了價值。可以看到,書中的人物,他們在事業、家庭、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時,都能擔當起自己所應擔當的那份責任,不悲觀、不麻木、不逃避、不褻瀆親人朋友對他的信任與希望。親人朋友也願與之共患難,親他、敬他、愛他。這種擔當,使人格更爲高尚,生活更加精彩,人生過得最爲充實豐盈。

《皮囊》一書讓我感悟,其實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那麼重要,靈魂的清澈和滿足纔是最重要的,就像這本書的推薦語裏說的那樣,“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皮囊》讀後感7

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這本書在豆瓣經過無數書蟲犀利如光、挑剔如電的眼神掃描,仍能在熱銷榜上停留數週,我相信它定有過人之處,最終我購買了電子書。 這本書的序言作者有兩位,都是重量級的人物。一位是少年輟學獨闢蹊徑走出一條成才之路的文壇新秀韓寒,一位是影視歌三棲明星勞模劉德華,真不知道,蔡崇達是有怎樣通天的本事,將原沒有任何交集的兩人扭結在一起,爲他的著作寫了序。

一本書,我的習慣是,如果讀了5頁還有將我帶入,便放棄。也因此而捨棄了一大堆入題頗慢、手法細膩、背景交代冗長的各類泰斗級作品。但我並不後悔,我始終堅信,都5頁了,還沒有引人入勝的場景和人物出場,基本上等看完人都快睡着了。

好在《皮囊》在第一頁就以一個倔強的裹腳阿太將我拉入了特有的閩南風情的小鎮裏,這個滿嘴無牙,說話漏風,堅持自己用小腳丈量小鎮街道的高齡老太,卻在不經意中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諦“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才。”那個即使切斷了手指,也異常冷靜的99歲阿太看盡了世間的苦難與變遷,她說的這句話也是《皮囊》這個書名的意義所在,我們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這副皮囊的用處就是來經歷各種風吹雨打,所以我們的靈魂纔始終有地方可以安放。阿太的去世,留給作者內心的衝擊是巨大的,也是從第一個故事開始,註定了這本書悲情的感情基調。

從整本書來看,蔡崇達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滿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受現實沉重打擊的厚朴、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美麗少婦張美麗......一個個個性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透過蔡崇達的眼睛,我看到了泛着太陽細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陣陣帶着鹹味的拂面海風,更領閱到了特有的閩贛小鎮風情,那裏的人如同你我身邊熟知的每一個人,發生着你我都熟知的每一個故事。透過蔡崇達,我看到他眼裏的“他人”,也看到了別樣的人生。

蔡崇達在筆下紀念了若干他熟知的人之後,開始審視自己。從腳下的泥土、居住的房子、小時玩耍的海灘、帶着鹹味的空氣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從父親中風癱瘓在牀後,他以奮力讀書贏取獎學金、寒暑假掙錢爲途徑,力圖通過努力,用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讓父親去美國治病,而當他一次次在重病監護室煎熬,與父親經歷過生離死別後,他終於明白,有些努力是徒勞的,也真正明白,人活着的意義,因而選擇逃離築夢地北京,回到了小漁村,守着愛的人,“生根發芽”。這也許是許多正在爲夢想、爲生計、爲責任努力拼搏向上的有爲青年所不能理解的。但我卻被他的這份勇敢和決絕而打動。人生匆匆幾十年,明白自己要什麼,明白自己活着爲什麼,在父母日漸老去,兒女繞膝漸遠,朋友奔波陸離時,能與愛的人在一起享受生活,纔是作者活着的真正意義。這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活着是爲了什麼?生活是爲了什麼?未來該怎樣規劃?

老蔡始終冷眼看待他周邊的一切,即使是父親病逝下葬,抑或是母親對神靈執拗到瘋魔,或者是童年偶像文展的隕落,他都能靜靜的去看待這一切。老蔡筆端所要告訴讀者的是,其實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那麼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麼重要,靈魂的清澈和滿足纔是最重要的。

最後,以《皮囊》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作爲結尾,希望在閒暇時你翻閱手頭的這本書,能有瞬間讓你遠離塵囂和喧鬧,能有片刻撫摸到你的靈魂,打動你的心。

“對那些我正在愛着或者曾經愛過的人,我希望你們明白,我多麼希望付出全部爲你們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們刻在我的骨頭裏,即使時光列車拖着我的肉身一路遠行,至少你們的名字和名字牽扯的記憶,被我帶走了,這是我對時間能做的唯一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