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心得體會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心得體會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關於教育方法的選擇和應用的書。它介紹了作者獨特新穎的教育方法,是李躍兒22年摸索的結果。她倡導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教育的本質是幫助人類生活。教育就像鞋子,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走上生活的道路。教育者,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像爲孩子做鞋的人。鞋匠只能在充分了解腳的尺寸、形狀、需求和感覺的前提下製作合適的鞋子。同樣,教育者也只能在研究兒童、瞭解他們的心理歷程、精神世界和成長機制的前提下,設計適合兒童的教育方法。

讀完《誰奪走了孩子的幸福》後,我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被書中的情感所感染,被書中的思想所教育,被書中強烈得無法化解的愛所融化。謝謝你,李躍兒先生,爲我和許多在這個時候迷失在教育中的人奉獻了這麼好的一本書,這樣的一個想法,這樣的一種情感和這樣的愛的宣言。這讓我突然醒來,非常幸運——我今天讀到了關於她的事。教育的困難不在於有現成的方法,而在於爲兒童選擇“唯一合適的”方法。教育應該適合兒童,不是一般兒童羣體,而是每個兒童個體。我們遵循這一理念,運用建構主義教育,尊重兒童的自然發展規律,尊重每個兒童的獨特性。相信孩子天生有自我發展的能力;同時,在兒童先天發育的機制下,應該給予兒童適當的.幫助,幫助他們實現良好的發展。古人說:藥物既不貴也不便宜,治療疾病的人是好的。如果兩者之間沒有競爭,機會是昂貴的。我就是這個意思。給孩子應有的幸福,關心和珍惜幸福的童年。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更注重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孩子的精神成長。片面的應試教育使我們不願意給孩子犯錯的機會。我們應該知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然而,我們總是在責備的聲音中磨去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每個孩子都是非凡的,也許是因爲我們錯誤的教育方式,我們抹殺了孩子的天性,剝奪了他們的幸福。孩子們的世界就像兒歌中唱的幸福: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可以和小怪物戰鬥。也許是有一點時間和朋友自由玩耍,睡得晚一點,和父母擁抱和交談。

李躍兒老師寫了一本關於她在教育孩子、老師和父母方面的經歷、經歷和成就的書。她告訴讀者,因爲她不瞭解孩子,應該給孩子幸福的成年人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沒有幸福,人們就很難變得有用,因爲只有沉浸在幸福中,才能獲得足夠的內在動力。作爲一名教師,一個人也應該在理解孩子內心聲音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努力成爲一盞照亮孩子心靈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