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藤野先生讀書心得體會3篇

藤野先生讀書心得體會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藤野先生讀書心得體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藤野先生讀書心得體會3篇

藤野先生讀書心得體會3篇1

今天我讀了《中國最美的散文世界最美的散文》中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是魯迅先生寫的,這篇文章結構緊湊,感情真摯,用語精煉,遣詞含蓄。

《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先讀時並沒有什麼感觸,只當是普通的回憶老師的文章來看而已。但我想魯迅的作品是值得我們摘錄在自己珍藏的小本子裏,反覆閱讀的。在一遍遍的品味中,我似乎不斷地從每個句子裏都能發現新的瑰寶,對於這篇文章也有了更深入些的體會。

恩師是讓人懷念的,特別是當你身處異國時,經常會讓你覺得孤獨。而在那時,卻有一位老師喚醒你的靈魂,給予你關愛和鼓勵。

魯迅先生從他父親的病中受到了影響,從而去東京留學。他從爲父親看病的中醫身上,看到了那些人的自私自利,甚至爲了錢財利益,不惜草菅人命!這讓他覺得失望,從而踏上了東京留學之旅。

雖然魯迅在他的指導下懂得了許多。但從後來的匿名信和看電影事件中,他選擇了棄醫從文這條道路!

從這課當中,我們不難知道,魯迅他所表達的是要想真正的救國,就必須先改變人民的思想!

確實,一個人如果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那根本達不到國家的人才標準。相反的一個人如果勤奮好思,求知慾強,那必定會爲祖國的建設增添光彩!把握現在,努力學習,你就會感受到世界的精彩,人生的美妙!

藤野先生讀書心得體會3篇2

《藤野先生》也同樣記錄了魯迅的心路歷程,學醫救國到棄醫從文的轉變,表達了魯迅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魯迅留學日本之時,是“風雨如磐暗故園”之時,也是魯迅個人處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時期。“但從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中國人的麻木不仁中,魯迅才深刻地認識到,學醫可以拯救人的身體,卻不能拯救人的靈魂。

魯迅是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一個人,他發表了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參加新文化運動,對歷史的發展貢獻很大。

他一生只出了一本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回憶了從青年時期以來的.經歷。其中有一篇是《藤野先生》是作者回憶一位日本的老師藤野先生。

作者重點回憶了在仙台和藤野先生學醫的故事。作者寫了藤野爲我一一訂正講義,描繪出一個和藹的熱心的老教師形象。可是讓我感到有些失望的是作者竟然對科學很不嚴謹,對血管的位置錯誤不但不接受還認爲自己這樣畫畫兒好看。這點最後學年試驗成績給了他一個警示,“同學一百餘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

我對魯迅這一點也很不滿意,有這樣好的老師手把手教,居然對自己的要求僅僅是沒有落第!

我認爲,魯迅這樣做是辜負了藤野先生對他的期望,也是自己時光的荒廢。只有刻苦學習纔對得起中國人民納稅的錢,只有名列前茅才能給中國人揚眉吐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作者醫治國人身體的理想,完成藤野先生給中國傳播新的醫學的心願。

在作者被譏刺後,藤野先生主持正義,爲中國學生贏得了尊重。我十分欣賞他正氣的作風。

作者認爲要救國需要救思想,於是放棄了學醫,這點可以理解。可是讓我再一次感到失望的是,藤野很重感情地交給作者一張背面寫着“惜別”的照相後,作者卻沒有把自己的照片寄過去(作者當時沒有相片),在離開西安之後也沒有補寄給他。

如果我是藤野先生,我會每天到傳達室問是否有信,過一陣後,我可能會擔心是不是魯迅的信在半路寄丟了,再後來我可能會更加擔心他的安全。因爲我從藤野先生之前對他的態度看到,藤野是十分想培養魯迅的,而且從得知魯迅棄醫從文之後的“嘆息”和離別時的表現看,藤野是很惋惜的。魯迅儘管有他的理由,但是這些不過是藉口,既然心存感激,話怎麼會無從談起呢?完全可以從幾句問候,幾句感謝談起。

藤野先生讀書心得體會3篇3

藤野先生,他是一位平凡的的老師,也因此成爲了一位不平凡的人。八字鬍鬚,鼻樑上駕着一副眼鏡,深邃的眼睛中蘊藏着智慧與力量,一看就飽讀詩書,知書達理,博學多才。他是大文豪魯迅最敬佩的一位老師。他個子不高,可是他高尚的品質,使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顯得高大起來。

他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從魯迅記錄的一件小事中足以看出他的教學嚴謹。有一次魯迅把一條血管的位置稍稍畫偏了一點,這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錯誤,也沒能逃出藤野先生的慧眼,他還特地叫來了魯迅,指出這個錯誤。如果我也能想藤野先生一樣的細心,做事謹慎,那麼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的毛病早就沒有了。

最讓我崇敬的是藤野先生的好脾氣,待人永遠溫和,從不歧視任何人,他沒有因爲魯迅是中國人而有不公平的待遇,反而主動幫助魯迅學習,利用自己並不多的休息時間,耐心的幫他修改講義。與文中視中國是弱國,中國人都是低能兒的日本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思想沒有影響到藤野先生。不管別人的目光是否異樣,猜疑,他一如既往堅守着自己的原則。依舊笑臉迎人,依舊用抑揚頓挫的耐心地講解題目。

當時正值年輕氣盛的魯迅,在日本一次看影片時,看到幾個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着觀看的一羣中國人竟都鼓起掌來,高呼“萬歲!”這一幕幕深深觸動了魯迅的心,也是從這一刻起,他醒悟過來,明白過來,解救中國人混沌的靈魂比治療肉體上的創傷更加重要,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