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書心得體會3篇

讀書心得體會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啓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有大不同。下面是小編我爲您準備的“讀書心得體會”3篇,歡迎參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讀書心得體會3篇

  讀書心得體會一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有意義的課外——《愛的教育》。它是你盪滌心靈的一泓清泉。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寫的書。它不但可以給你帶來溫暖,而且可以驅散你的種種不快。只需一個簡簡單單的“愛”字,不需要令人厭煩的說教,就能讓你學會愛——愛家長、愛老師、愛同學、愛祖國。這本書最爲神奇的是作者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視角,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小夥伴們——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正直的卡羅納、熱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等人。而書的另一部分則是爸爸、媽媽和姐姐寫給這位四年級學生的信。信的內容十分豐富,每封信都透出家人那份真摯的愛,讓你感到家的溫馨。除此之外,老師佈置的“每月故事”又是盪滌心靈的優秀作品。從一個個故事中,讓我們和主人公一起,學會勇敢、學會堅強、學會熱愛自己的祖國。這裏有個故事很讓我感動:是講一個“小抄寫員”,因爲他的家境很貧困,儘管父親多年來一直辛苦工作,也沒改變。他的父親除了白天在鐵路上工作以外,晚上還從別處接一些抄寫文件的活,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有一天,作者讓父親歇歇,並說自己可以代他抄文件。父親不讓,怕影響孩子的學業。於是,每次等父親睡熟時,他就悄悄地起牀,幫父親抄寫文件。時間一長,父親就知道了,他沒說什麼,只是摸了摸孩子的頭。是的,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一成不變的閱讀,會讓生活變得枯燥無味,而有選擇地閱讀一些有意義的書籍,會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更會給人帶來全新的面貌,終身受益。

  讀書心得體會二

《道德經》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但同樣也不能放棄對傳世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我曾經粗略的讀過老子的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後來隨着生活閱歷的豐富,慢慢的體會多了一些。

在我看來,《道德經》是一部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哲學著作,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對現代社會同樣也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其實,我們很多常說的典故和詞語就來源於《道德經》,如無爲而治、上善若水、大象無形等等。當然,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非常深刻,要把它完全讀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主要想講一下我讀後的一點心得:柔弱勝剛強。

萬事皆有“道”,如爲官之道、從商之道,還有現在流行的養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國家、管理企業、小到爲人處世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勢成之”的道理——就是說事物產生之後,要用道德去培養它,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它,並且依照形勢去發展它。老子在《道德經》中賦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無窮無盡,就是因爲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柔弱勝剛強。

柔弱與剛強是一對矛盾體,那麼柔弱是如何戰勝剛強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剋制,需要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需要年復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水是至柔的東西,但是它卻蘊含了無窮的力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正是因爲柔弱,它才蘊含着無窮的潛力,才能夠永遠充滿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風暴雨中隨風飄搖,卻永遠不會折斷,而高大強壯的樹木,卻很容易被大風摧折。

歷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劉邦因爲有柔弱的性格,處處小心謹慎,每次大難臨頭都化險爲夷,項羽雖然驍勇善戰,可惜他狂妄自大,到頭來卻身敗名裂,烏江自刎。還有勾踐“臥薪嚐膽”、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弓滿易折,人強易亡,柔弱勝剛強。試想,假若當年越王勾踐不忍辱負重,意氣用事,何來日後東山再起,報仇稱霸?同樣,要是韓信不受跨下之辱,衝動之下拔劍殺人,後來的結果恐怕是以身償命,默然消失,就沒有以後叱吒風雲,擊敗霸王項羽流芳百世的將軍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頑強的。在抗日戰爭中,當時弱小的中國忍辱負重,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軍。在現在和平時代,我們國家一直堅持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實際上就是不逞強,以低調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而美國憑藉他的霸主地位,到處惹是生非,國際聲譽每況愈下。

柔弱,並不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它在現代社會表現出來是一種謙虛謹慎、低調務實的態度,是一種虛懷若谷的胸懷。對於爲人處世而言,柔弱是一種自我修養,它教我們要學會不自滿、不逞強,要學會韜光養晦、寧靜致遠,不要因爲一時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爲一時的失意就消極懈怠、喪失信心。對於爲官從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調謹慎,要善於守拙,不能鋒芒畢露,否則弓滿易折。“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適當的示弱,才能夠以退爲進,成爲最後的贏家。

柔弱勝剛強,這是古人教給我們的哲理,仔細品讀《道德經》,你可以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時空,直達我們的心靈。收起你的鋒芒,保存你的實力,臥薪嚐膽,以柔克剛,在合適的時候主動作爲,必將成就一份偉大的事業。

  讀書心得體會三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這話一點不假,《教育智慧從哪裏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闢點評,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爲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愛究竟是什麼?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爲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沒有功利性的,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一個無意的微笑,讓孩子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感受愛,並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這是王曉春老師點評案例1的標題,是啊,對學生每個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象數不勝數。學生病了,老師上門探望,課落下了,利用業餘時間補,校內跌了,碰了,小心呵護,及時與家長聯繫。但結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讚。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我想,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

學生之間打打鬧鬧,鬥嘴絆腳,我總認爲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境有關。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穫會讓我們驚喜。

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並不陌生,卻有那麼陌生。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不斷設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麼?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

“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應當把陽光灑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們、研究他們。”一語道出我們班主任比別人更要用心,不僅對每一個學生用心,要用心關注“優秀生”、“天才少年”、“灰色兒童”、“潛能生”,慧眼識金,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助其自主成長。做教師的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在發展,在變化,教師對他們投入細緻的感情,加溫到一定程度,他們會成長,會進步。每個學生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揚,我們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鼓勵,多給他們一些關注,最大限度地爲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使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