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關愛學生師德心得體會

教師關愛學生師德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篇1】

教師關愛學生師德心得體會

學校教育不再僅僅使學生獲取知識,而且也是學生各方面成長的過程。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爲人師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認識到,教師自身的素質和修養是及其重要的。在這裏我就師德具體談兩點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老師們,誰說我們極度貧乏?誰說我們極度空虛?我們真正是天下的首富,我們真正是文明的使者,真正是屹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僅僅深愛我們的事業和學生,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加強師德修養,以嶄新的面貌走近我們的學生,我們必須加強理論學習,以博學的形象令我們的學生折服。捧着一顆愛心去跟學生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吧。我相信,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相信,一個輕輕的撫摸,一聲真誠的表揚,一句鼓勵的話語說不定會爲孩子開啓一扇成功的大門。

所以,今天在此,我不想談教師的平凡和清苦,不想談教師的眼淚和白髮,也不想談教師病倒講臺和死後的欠帳單,因爲,日新月異的世界已付與我們新的使命、新的責任。

因此,當我的公開課被別的老師稱讚時,當我的論文發表時,當我的學生考出優異成績的時候,我首先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一種責任:培養新世紀的人才,需要新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使我們的教育充滿靈性、充滿活力。最終把能搏擊風雨的雛鷹送上祖國的藍天!這纔是我們對學生最博大、永恆的愛。不爲別的,只因爲我們熱愛我們的事業,只因爲我們的學生是我們深深地愛。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爲自己的學生奉獻出無私的愛。

  【篇2】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朱小曼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了“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達到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爲教師,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任爲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在我教學低段的這幾年,經常會遇到他們急着上衛生間而沒帶面巾紙,或者是在冬天掛着鼻涕而不知道去擦,我總是遞上紙巾,急他們所急,天氣轉熱後,我包裏總是放着一瓶清涼油,以方便學生被蚊子咬後及時擦上。這些雖然都是舉手之勞,但他們,特別是後進生,因此會對老師心有感激,做作業也不拖拖拉拉了。作爲後進生,教師更有必要幫助他們走出自卑怯懦的困境,恢復他們的自信。

  一、教師要爲人師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爲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民教師,負擔着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從平時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諦:我們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學生看到垃圾要主動撿時,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時,自己的言行舉止也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爲規則時,自己要自覺遵守教師守則;要求學生在班內講普通話時,自己應帶頭說,等等。否則,只要求學生,而自己不身體力行,學生就會認爲老師言行不一,不可信賴,從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師要關愛學生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作爲一名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傾注愛心。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關心、愛護、寬容、尊重,要善於發覺學生的優點,充分鼓勵他們自尊、自信。如對待差生,教師應該先找出他們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們身上所存在的閃光點。我們作爲一名肩負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師,應撒種愛心,用愛讓他們重新點燃希望之火。我們班有位學生,因家庭因素,父母關係不和,疏於管教,在學習上無熱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較缺乏。我就經常找他談心,並特別注意發掘他的閃光點,希望給他帶去溫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轉變。

但是教師的愛並不是一味地對學生寵愛、溺愛,教師的愛應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名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的。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嚴要在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如現在有些學生由於家庭的寵愛、溺愛,在家裏是“小太陽”、“小皇帝”,從小就養成了事事佔先的壞習慣。平時貪玩成習,不愛學習,作業拖欠,而且喜歡惹事生非。爲了幫他改掉這些壞習慣,一方面我經常找其談話,讓其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與家長聯繫,做到家校一起抓,堅決幫其改掉缺點。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時,不是一味地批評,而是以表揚爲主,堅持正面教育,及時發現其閃光點,及時表揚,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覺地努力,從而得到了進步。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因此,我將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腳踏實地地學習、工作,把身心繫在教育事業上,不斷開拓、進取,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良好師德的人,爲教書育人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