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中學教師關愛學生心得體會

中學教師關愛學生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篇1】

中學教師關愛學生心得體會

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關係學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個學生如果生活在鼓勵和認可之中,他就會自信和自強。有學者認爲:“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師愛是有原則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無原則的、遷就的、偏袒的,師愛是關愛性與嚴格要求的有機統一。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則更加困難。師愛必須以教師對學生的理解爲基礎。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包括認識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心理行爲問題的實質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後者是指教師徐展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理解他們的憂傷,痛苦和實際需要。師愛還包含着教師對學生的無條件的尊重。特別是有心理行爲問題的學生,自卑感較強,缺乏自信,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體貼信任和鼓勵。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師愛的作用,切實把握好師愛的分寸,潛心付出,愛嚴結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學生應有的回報。

有人說:“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愛是溝通教師與學生情感的紐帶"。通過和學生幾年的接觸,我充分認識到了愛心在師生關係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談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循循善誘﹑潛移默化”這些成語,它給了我很大的啓示:我們在工作中,應該用誠摯的情感去熱愛、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就像春天的陽光去融化冰雪一樣,在工作中要運用情感和愛來一步步誘導,教育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化。經常聽到家長訴苦,孩子大了,叛逆了,不聽家長的話怎麼辦?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嚴訓或說教,要想辦法在生活中慢慢滲透教育,人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只要真心關愛,孩子會受到感化的。當然,對學生有愛,並不等於一味的遷就和放縱他們。所以這個“愛”必須和“嚴”相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愛。在我平時的教學教育工作中,當學生做了一些觸犯規則性或不道德的措施時,我一定會及時指出其錯誤,並嚴厲要求其改正,以後不準再犯。其他一些不是原則性錯誤,我會盡量耐心開導,不傷害學生的情感。所以有的學生總說對我是又“愛”又“恨”。在課餘,我經常多與學生親近,和他們一起玩,一起開玩笑,一起唱歌,其樂融融……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裏的“心”是對學生的關心、對教育的愛心。充滿關愛的心是清泉,滋潤着學生的心田是鑰匙,能夠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充滿關愛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有了它才能護送學生到達成功的彼岸!

  【篇2】

在開展“提升教學質量,樹立教師新形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大討論活動中,作爲從事近十年教學工作的我,對教師這一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做教師就要做關愛學生的老師,不懂得關愛學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聖殿。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呢?

 一、愛學生就要關心、瞭解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儘可能深入瞭解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瞭解,心中不明,就不能從思想、學習、生活上全面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教師只有全面瞭解學生的思想表現、家庭環境、社會交際等情況,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教育經驗:嚴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學生。他在辦兒童教養院時,對兒童的要求十分嚴格,又尊重每一個兒童的自尊心。他從不提學生犯錯誤的歷史,甚至在一定場合把8歲的學生稱爲同志,其用意是激發學生做人的自尊心。我們常說要堅持正面教育,什麼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始終貫穿積極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對後進的學生更應如此。後進生感到最困難,最沒有信心的是學習,而學習的好壞是關係到學生自尊心和培養成爲人才的重要問題。

 三、愛學生就要信任學生,相信他們的進步。作爲教師應信任學生,如果教師不相信學生的進步就失去教育的意義了。兒童的可塑性很強,經過正確的教育都能成爲有用之人。即使有了過錯,只要引導得法,也能改正錯誤與“昨天告別”。一個教師愛優秀學生容易,愛後進生則比較困難,因爲他們有許多缺點,而缺點是不可愛的。他們的自覺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質尚在發展形成中,應善於通過細緻觀察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再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慢慢改正缺點。教師應用父母兄長般的關愛去撫慰他們的心靈,或曉之以理,或動之以情,或導之以引,激發他們向上的熱情。

 四、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是愛,寬是害。有些優生認爲自己學習優秀,往往在紀律上不嚴格要求自己。老師也認爲這個學生學習不錯,於是姑息、放任這個學生,對他的一些“毛病”也從不過問,認爲情有可原,久而久之,這個優生變得高傲自大,目無師長,無視學校紀律,學習雖好道德品質惡劣,也逐漸讓老師反感,因此熱愛不等於溺愛、驕慣、姑息、放任。當然,執教要嚴,並不是說可以簡單粗暴,而要嚴而得當,嚴而有效。

 五、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教師的社會角色本身,決定了學生對老師的期望很高,他們看重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作爲一名教師既要愛優生,也要愛差生,更要愛那些急需關懷教育的學生。對聰明勤奮的傾注滿腔熱情,對遲鈍、調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關愛來醫治他們心靈上的創傷,用愛的甘露來滌盪精神污染,把後進生一個個變爲品學兼優的學生,把家長認爲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兒”培養成爲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關愛學生就是關愛未來。對學生赤誠的關愛,是人民教師起碼的品質,讓我們做一名關愛學生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