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有關《愛心與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

有關《愛心與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讀完《愛心與教育》後你作何感想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提供的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愛心與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

  有關《愛心與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一:

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

李老師曾有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爲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李老師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師生之間多麼樸素,多麼和諧的情誼呀!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這是李鎮西教師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導思想。《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也是作者愛心與智慧的昇華,也是一曲用愛心來譜寫的教育之歌!

在“手記一”裏,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爲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穫!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爲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麼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對於工作多年的我來說,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給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他把學生比作“容器”,要向這個容器裏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的萬同的故事。萬同是書中的一個典型的後進生的形象,在李老師對他所寫的近五十頁的教育手記中,我深深地感到轉化一名後進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與耐心。教育不是神話,它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漸變的,甚至會經常周而復始地回到原點。在我看來,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有愛心的,然而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稀缺的就是耐心與恆心了。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不斷反思自己:假如萬同是我的學生,我能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羞愧無比!我想我做不到,我會傷心、憤恨、絕望、無奈,會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來寬慰自己,理直氣壯地把萬同清除出我的心靈之外,因爲教育不是萬能的……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羣體是不幸的,因爲他們長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用我們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

  有關《愛心與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二:

《愛心與教育》是李老師教學的探索手記。分爲七篇:1.我和學生的感情故事――愛心和童心。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教育都無從談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愛的教育。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更不是爲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一名合格的老師不但要有一顆愛心,還應該擁有一顆和孩子們心靈想通的一顆童心,以孩子們的心態和心靈來和孩子們溝通和交流。

2.‘後進生’的轉化――與頑童打交道。當老師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後進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愛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對‘後進學生’的愛更應該是真誠的。當老師把‘後進學生’當做朋友時,這些頑皮的學生也會把老師當朋友。對後進生的教育應該用心靈贏得心靈。對後進生的教育要有個性,因人而定,量身定做教育方法,不要以分數論英雄。李老師對後進生採用的方法有:寫家校聯繫本,填寫報喜單,和同學們一起遊玩,集體評議,每日多問(各方面的關心),寫《靈魂的搏鬥》,安排當幹部,對手競爭……值得每位老師學習,針對每個學生的性格採用不同的方法。目的是讓每個後進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3.‘優秀學生’的培養――鍛造卓越人格。李老師激勵‘優生’的方法有:儘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方面實踐,以發現並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鼓勵他們在日常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從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正是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對‘優生’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數,因爲他們的成績優異,使他們其他方面的優點也有意無意的被誇大了。恰恰相反,‘優生’的思想有的孤傲,目中無人,李老師根據自身體會寫了培養優生的方法:引導樹立志向,幫助‘優生’認識自己,教育‘優生’保持童心,激勵超越自我,訓練受挫心理,培養創造能力。平時的工作中,‘優生’真的比‘後進生’省心,以後的工作中採用李老師的方法使優生更優秀。4.青春期教育的嘗試――回答心靈的呼喚。教師要盡力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熱情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負重的心靈向誰求救,李老師根據這一中學生的教育難題,對一所學校高一新生進行了一次‘除了學習以外,目前你還有哪些最關心的問題得不到解答’的調查。來解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問題。對一名叫蔚翎的同學孤僻性格,提出了四種循序漸進的改變方法。

5.由一位女學生自殺引發的德育剖析――沉重的思考。李老師對德育的反思,當然不是全部否定自己以前的教育實踐,更不是徹底否定我們現行的教育,而是通過反思發現我們德育存在的弊端,進而更好地改進我們的德育。一名叫寧小燕的十六歲女孩自殺使李老師對德育教育進行了沉重的反思。認爲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的關鍵之一是德育觀念的科學化和現代化。並對德育的目標,內容,教師的心理人格,德育的情感,藝術,方法,過程,環境,管理和評價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6.和遠方一羣中學生的通信――生死兩地書。這是李老師20多年前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是一個讓他心痛的故事。關於感動,關於激勵,關於堅強,關於自強不息,關於人性的美麗與偉大!李老師還不止一次的給學生和同事講過這個故事。寫的是山東平度一中的楊守豐同學和李老師素不相識,一直堅持書信來往三年。直到楊守豐死後李老師才從她同學的來信中知道,她是一個被病魔折磨的一個可愛的女孩子。後來有很多守豐的同學又和李老師堅持書信來往,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到彼此信任。同學們從李老師的信中獲得成長養料,李老師從同學們的信中感到教育的幸福。雖然遠隔千里,他們卻彼此用生命照耀着對方。李老師說:‘他們曾是我生命天空中掠過的雲彩,現在想起來還感到格外溫馨’。

7.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人――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老師每次和新生的見面禮就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個好孩子,讓家長幸福;做一個好學生,讓老師幸福;做一個好夥伴,讓同學幸福;做一個好少年,讓社會幸福;做一個好教師,讓學生幸福;做一個好校長,讓師生幸福的;做一名好公民,讓祖國幸福。

李老師以‘民主,科學,個性’爲主題的教育模式是值得老師們學習的教育方法,讀完李老師的書,他對學生以愛爲主題的教育方法令我佩服,他在真心的對待每個學生。反思平時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對學生缺乏耐心、愛心,責任心也需要加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有好方法的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學習李老師因人制宜,不同性格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一個學生都取得更大的進步,使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以我們虹橋學校培養時代精英爲中心,真心真誠的對待每一名學生。

  有關《愛心與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三:

近日讀完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心裏總涌動着一股暖流。李鎮西老師高超的教育智慧、樸素的而執着的教育情懷、高尚的人格魅力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李老師對教育故事的敘述行雲流水、自然真切,濃濃的師生情包蘊在字裏行間。從飽含深情地文字中,我似乎窺見了李振李老師教育成功的祕密只在一個“愛”字。讀這本書,最爲打動我的是李老師對學生深深的牽掛及與學生心與心的交融。李老師用真情和學生溝通,一顆真誠的心感染者無數顆幼小的心,向善、向美地成長。高考落榜的寧瑋到外地打工,她同李鎮西老師的書信讓我一次次淚眼模糊,李老師對寧瑋的牽掛也牽動了我的心,我在心底裏呼喚“願好人一生平安”。李老師不僅關心呵護自己的學生,對於素不相識的中學生楊守豐、聞曉春等也傾注了濃濃的師愛。讀到楊守豐頑強地學習拼搏,但最終被病魔奪走了年輕的生命時,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愫淚水潸然而下,我不知道是楊守豐堅強的精神感動了我還是李老師那溫婉真情的表述感染了我。讀《愛心與教育》心情五味雜陳,有喜、有悲、有笑、有淚。《愛心與教育》全文沒有深奧難懂的理論,一則則真實感人的教育案例凝聚着李老師博大的教育情懷和對教育現象細緻而深入的思考。合上這本書,諸多的內容和細節都記不清了,但李鎮西老師對教育事業的鐘情、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已深深地植根於我的心中。

開卷有益,讀教育著作不僅僅是爲了感動,更多的是我們教育行爲的改變。讀完《愛心與教育》對我最大幫助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學到了一句受益終生的話——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第一次讀到這一句話是在李老師轉化萬同的案例中。那一刻,我驚羨於李老師追求完美的思想境界,“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不僅是一句承諾,而且是一種甘於付出的奉獻、是一種寬廣的胸懷。這一句話太精彩了!我決心以此句話爲導向,引導我班的孩子慢慢學做一個“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我想,如果一個孩子心中萌生了這樣的思想,他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會竭盡全力做有意義的事情,哪怕是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句親切的問候。如果人人都有了這樣的意識,在一個班集體裏生活學習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二、李鎮西老師教會我包容問題學生,之前,對於問題學生心生厭惡,在情感上很難理解他們。當他們做錯了事情,經常採取訓斥與批評的方式,很少考慮他們內心的感受。從李老師轉化萬同的案例中我發現了自己曾經的冷漠,對於犯錯誤的孩子感情基調是討厭、是恨,那是極其錯誤的教育方法,是無效的教育。如果能像李老師一樣從根本上去了解問題學生的成因,去傾聽問題孩子內心的聲音,他們犯錯誤的機率一定會逐漸減少的。我們當老師的不能只喜歡優秀的學生,那些脾氣暴躁、性格掘強、有毛病、有缺點的孩子是最需要老師去關心、去幫助的。

李鎮西老師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快樂前行,我向往那盞明燈。


1.2017孩子你慢慢來讀書心得體會

2.2017《不跪着教書》讀書心得體會

3.2017學習兩個絕對心得體會

4.2017正己化人心得體會

5.2017《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心得體會

6.2017學習提振精氣神心得體會

7.學習陳全國書記2017年講話心得體會

8.2017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學習心得體會

9.2017《形勢與政策》課學習心得體會

10.2017年教師寒假讀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