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小學教師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教師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篇1】

小學教師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大教師推廣應用於課堂教學中。但在運用過程中一些教師不顧教學實際及學科特點,使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整合產生錯位。因此,合理地利用好多媒體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下面本人根據我校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時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反思和探析,並提出自己的一些嘗試性的解決對策。

傳統的數學課,枯燥無味,特別在過去,教法比較單一,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既缺乏充分的圖形支持,又缺乏供學生髮現探索的良好環境。自從多媒體融進我們的數學課堂,頓時抽象枯燥的數學教學內容變得具體,清晰。現在多媒體正以生動形象,音形兼備,動靜結合,吸引着學生。教學中通過直觀形象、生動逼真的演示,創設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爲教師順利實施教學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激活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視聽結合,集中學生注意力

感覺和知覺是認識客觀世界的大門,小學生感性知識貧乏,學習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穩定性差,思維直觀、不連貫、抽象概括能力差。而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計算機對視覺媒體以多種變換形式同步合成技術,突出重要信息點,吸引學生對刺激物的注意力。

1、圖文並茂,動靜結合

人的大腦神經系統活動的機能時通過個體內部環境豐富的刺激物的不斷作用而發展起來,並且一個興奮中心的形成往往會波及其它器官的活動。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聽覺、視覺的媒體技術,對所需要信息點配以強調音碼,同時對重要信息點的着色,並運用聲音同步提示,能強化直觀效果,調動學生的聽覺功能,使他們從多方面感受信息,有利於感知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其注意的廣度範圍內儘快接受所需信息。

另外,多媒體課件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節學習進行和學習步子,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注意能力,啓發引導學生獲取新的知識,讓直觀圖形順序呈現,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於學習效果較差的學生,可進行必要的提示,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注意能力。

但是,即使是多媒體課件,同一情境的多次重複,也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學生對課件的新穎感也會下降。可是,數學原理的掌握不是一次感知概括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次反覆,多角度理解。運用多媒體課件多形態呈現信息,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和形式中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吸引注意,從而加深理解。

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調動其內在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自覺學習,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多媒體課件的主動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斷給學生創造成功的喜悅,激發其求知慾,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開展教學。

信息反饋及時是計算機各性能的體現。當學生正確解答結果時,畫面上會呈現一個卡通人物並且還伴有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等。當學生回答出現問題時,多媒體給以提示、幫助,使其重新獲取成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對知識的識記;同時,經常地使用生動而有刺激性的信息反饋,還有利於增強刺激強度,促進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注意穩定性。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和每個教學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對學生的直接興趣始終是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穩定組成部分。如果教師善於用色彩鮮明適度的畫面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教《圓的認識》時,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畫面中,在一條公路上行駛着自行車、手推車、三輪車、汽車、摩托車等,車輪都是圓形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趕路。路邊出現一個小學生,他突發奇想:怎麼車輪都是圓圓的,要是將車輪換個形狀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接着畫面轉換爲:馬路上行駛的車子分別換上了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車輪,出現車子顛簸,甚至停駛的情況。到此,教師抓住時機提出問題:“爲什麼車輪換成各種形狀後會出現畫面中的情況呢?”問題一提出,同學們爭着回答:“長方形有楞角”,“橢圓是扁的”等等,此時學生都躍躍欲試,欲言不能,教師趁疑而入,因勢利導,揭示課題“圓的認識”。這樣就達到了“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這樣藉助多媒體教學課件,化抽象爲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用多媒體手段顯示出來,新穎有趣的引入課題,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爲學習新的知識鋪設了一條平坦的大道。

  三、化靜爲動,突破教學難點

形象生動的圖像是獲取知識的跳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量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插圖是靜止的。藉助多媒體,創設動態情境,以鮮明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把實際活動過程全面展現出來,那麼既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抽象爲具體,又可促進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

“相遇問題”歷來就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相當難度的一類應用題,在教材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這類應用題既要學生掌握相遇、同時、相向的特點,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時間、和速度之間的關係,而且還要會應用它們之間的關係解題。爲了突破這一難點,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以往的教學中儘管教師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語言形象描述,或用畫圖講解,或用滑輪實物與幻燈投影演示,或根據題目與速度、時間的關係等諸多手段進行教學,但由於小學生年齡特點的限制和教學知識本身難度的阻礙,學生掌握起來總是很困難、很勉強。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運用多媒體動態的例題教學,爲學生創設視聽情境,產生一種化靜爲動的效果。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圖像準確科學、簡潔明瞭、真實可信,使學生正確、科學地理解了“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的含義,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了路程與速度、時間之間的關係,讓學生順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認知過程,大大降低了傳統手段靠單一黑板上講解帶來的理解上的難度,同時也避免了因實物表演、模具演示不準確、不科學而造成的負面影響。

  四、啓發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

思維的創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維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良好的思維能力不是憑空而生的,它依賴於紮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與一個人的思維素質所受的思維訓練密切相關。根據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系統性、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教師要爲學生開拓思維空間,幫助學生破除因循守舊的思想,增加思維的自由度,鼓勵學生探索,啓發學生髮現問題,互相討論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比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爲鞏固分數的意義,設計了這樣一個動畫課件:一個家庭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小明。媽媽回家,帶回來13只蘋果。首先,媽媽拿出一隻蘋果,讓小明平均分成三塊,每人一塊;接着,又讓小明將剩下的12只蘋果平均分成三份,也是每人一份。全班同學圍繞老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1)兩次如何分?(2)在兩次中,分別可以把什麼看作單位“1”;(3)如果用分數表示,兩次分配中什麼是相同的?(4)用分數如何表示沒人分到的多少?等等。在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的翅膀,獨立思考問題。這樣做不僅較順利地將具體形象的事物轉化成抽象的數學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力、注意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五、巧設練習,鞏固知識形成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的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發揮網絡信息量大,計算機信息檢索、顯示及信息類型的轉換方便迅速,信息傳播放率高的功能優勢,巧妙設計練習,激發學生“樂學樂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廣泛藉助多媒體爲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更多的練習和表現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機會。同時,也爲教師提供及時獲得學生真實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等反饋信息的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