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通用10篇)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通用10篇)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爲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爲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還是學生時,爲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如今,做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爲我們想到了。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爲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爲"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啓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爲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爲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小學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每天都會翻上幾頁的是畢淑敏著的《愛怕什麼?》。她以心理學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筆法,針對當代中國人紛繁驛動的心,寫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着一篇篇娓娓道來的散文,猶如自己的內心沐浴在清新的風中,盪滌得一如雨後的新葉。作爲一名老師,繁瑣的工作,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常常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精心讀着這本書,正如書名所說,愛怕什麼?於是,極力地吸收着書中的營養,告訴自己,活得好一點,快樂一點,善良一點,健康一點,光明一點……很喜歡其中一篇的書名《魚在波濤下微笑》,那麼讓我在陽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時,因爲我的努力,我的學生們在陽光下微笑……

書桌上《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兩本書是關於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因爲看過竇老師的講課視頻,一下子就被她的課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課堂教學智慧、細膩、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從她的課,她的講座,甚至是每一個細節,展現出的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因此,認真讀了這兩本書,內心裏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爲竇老師一樣出色,不是因爲可以出名,而是因爲這樣老師學生會喜歡,因爲這樣的課堂孩子纔會沉醉其中。認真琢磨竇老師的文字,彷彿能置身於當時的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斷反思我的課堂。我震撼於這段文字:“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纔是一個教師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竇老師能夠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備課這一理念也伴隨着這段文字,深入我的內心。竇老師的課堂,竇老師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詩意,所以有魅力。我想,這就是我前行的目標

一杯清茶,一段音樂,徐徐的清風,此時加上一本好書,就有了安靜而又豐富的內心。書,因爲有她,我們變得會思考,並充滿着靈性。

每一次讀書便覺得自己的膚淺,於是,將繼續鼓勵自己,每天讀一點,厚積才能薄發。那麼,靜靜看書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穫。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如何使教師能更好的發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課程對教師專業知識層次的需求,《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已指出教師是“個人成爲教學專業的成員並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終身學習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保證。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要求。現在越來越提倡學習化社會。

學習成爲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學習尤爲重要。要有競爭力、應變力,首先要有學習力。我認爲教師的責任是使學生由學會知識轉向學會學習。“學校”就是作爲學習者的學生和作爲學習者的教師同時存在的場所。

21世紀的教師已不是就時間意義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師身上所體現的新世紀人的素質而言,教師應當首先改變心智模式,意識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於對教育的壟斷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終身學習,才能夠以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育,也才能夠實現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現實需要。當前,隨着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師質量與全國實施素質要求的差距明顯表現出來。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場競爭局面的出現。

只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教師自身具備不斷學習提高的能力,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師的創新能力需要終生培養,教師的創新動機需要終生激勵,而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創新動機都來源於教師的終身學習,從教師職業特點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師要終身學習。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新概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爲智慧、將理論轉化爲方法的能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水平,學會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我們會發現——儘管每種人生千差萬別,但從邏輯上存在着一個普遍的發展模式,即:“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說:“沒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誠然,人生修養是一項複雜、艱難的工程,而一個樂於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永不停止學習的人,我願意進行終身的學習,形成完整的人格,實現自我超越,影響我的學生。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暑假中,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走向生本》。

再次接觸生本教育,這個名詞,當看了此書後明白了,“生本教育”他不是一種教育方法,也不是一種教育模式,是一種教育思想。“生本”即以學生的學習爲根本,以學生的生命發展爲根本。學習不外乎活動、思考和訓練,這些決不能由教師取代。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爲引發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收穫像鮮花怒放。“我們把這樣的依靠學生,爲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爲生本教育體系。”

隨後,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只要不斷開發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徵的舞臺,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繫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啓發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的要求就會更爲強烈。”

人在自然中,人的教育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活動的一個部分。生本教育建議讓學生忘我地活動和遊戲,讓學生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一個故事說,一位印第安老人,賺錢後買了一輛汽車,不懂得怎麼開,只好僱了匹馬來拉它。保守的教師,有些像印第安老人,不知道汽車自身原本是有動力的。生本教育,是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現在我清醒地認識到,對於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來說,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爲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麼,你爲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看了《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後我感受頗深,除了吸取它的精華之外,靜下心來思考着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觀念、教育態度、教育境界,讓人對教育產生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情感,也就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能有較高的教育境界,學生達到這樣的學習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對於語文教師來說,腹有詩書課自雅。

下校到洪山高中,聽了一節龔光正老師的《死水》,他整節課都是以指導學生誦讀爲主。誦讀主要分了五個層次:第一遍誦讀,瞭解詩歌大意。學生在誦讀中領會了現代新格律詩的幾個主要特點,並讓學生結合作者與背景瞭解了《死水》最爲流行的三種象徵意義。接着龔老師講了一段過渡語:“作品一旦產生並能流傳久遠,必定有它永恆的價值。它可以穿越時空,讓不同時代的讀者在閱讀文本中融人自己的知識、經驗、個性,產生新的體驗,獲得新的啓迪。根據接受美學的觀點,作品的意義是作者與讀者共同創造的,‘作者未必然,讀者未必不然’。

這樣,偉大的作品才能歷久彌新。巴爾扎克曾說:‘真正懂詩的人,他會把詩人在詩中提供的一星半點拿到自己心中來發展。’請同學們把自己作爲讀詩的主體,試着從審美的角度來讀這首詩。”第二遍從審美的角度誦讀。引導學生從課文詞句中領會到詩中是怎樣以美寫醜,使醜達到極致的。前兩遍誦讀基本上是就文本本身進行的。第三遍從哲理的角度誦讀。引導學生從以美寫醜,倍增其醜出發,認識到醜的東西很多時候是以美的形式來表現的,大美的外表有時包裹着大丑,這種現象與本質的錯位正是《死水》揭示的哲理內涵。第四遍從人生的角度誦讀,引導學生聯繫到現代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世界:在商品社會裏,有的人丟失了夢想與詩意,正如英國詩人艾略特用“荒原”來象徵現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一樣,“死水”何嘗不是我們部分人精神的寫照?因此,建設綠樹紅花、芳馨永駐的精神家園是何其重要。第五遍,總體體驗誦讀。給我的感覺是,聽這節課,讓人坐春風。

後來我又單獨去聽了龔老師的幾次課,他的每節課都很好。我與他交談,知道他是個很愛讀書的人,他的書架上有很多書,包括接受美學方面的理論書籍。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覺得語文教師的首要素質應該是:好讀書,會讀書,多讀書,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可是近些年來,中學語文教師的讀書現狀卻不容樂觀。大多數人認爲是課業負擔太重及競爭壓力太大使語文教師讀書難、讀書少。然而,讀書,是教書人的根本,客觀原因又怎能使我們輕易“忘本”呢。這種令中學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師前景堪憂的現狀,該是客觀和主觀原因交互作用造成的。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樂於保持一顆童心,善於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一個兒童,這不但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而且是教師對學生產生真誠情感的心理基礎——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甚至把童心視爲師愛之源。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學會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

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的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來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兒童看來卻是非常自然的。而變“不可理解”爲“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

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當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但教師的職業卻要求我們應該保持一點兒童的.興趣。“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裏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於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麼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髮現老師帶她們去郊遊並不僅僅是爲了學生們的願望,而更多的是出於老師自己的興趣時,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做朋友。在與學生嬉戲遊戲時,老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教師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兒童般的思維。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的美好的動機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尋求心理滿足。但是,他們生理心理髮育還不成熟,考慮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壞事,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們把孩子們做的動機好效果壞的蠢事,稱之爲“可愛的缺點”。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學會“兒童思維”,教師才能夠發現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是智慧之處。

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有兒童般的純真。童心,表現爲純樸、真誠、自然、率直,而這些正是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品質。對真善美的執着追求,對假惡醜的毫不妥協,火熱的激情,正直的情懷,永遠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爲社會人,教師也許會有幾幅面孔,但面對學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誠實!須知真誠只能用真誠來喚起,正直只能以正直來鑄造!

童心於教育彌足珍貴!沒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沒有完美的教育!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致語文教師》的作者是全國中語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中語會名師教研中心主任、語文特級教師餘映潮。在這本書裏,餘老師從三個方面詮釋了教師的智慧:成長智慧、教學智慧、治學智慧。

初次拿起這本書,有點試探,有點懷疑。以爲他一箇中學教師的書,不適合我這個小學教師讀,但讀着讀着才發現,如果說這是一部講學術力量的書,還不如說這是一部講精神力量的書。因爲喜歡,讀得也快,很盡致,很暢快。有一些粗淺的收穫與大家分享。

  1、先“修己”再“達人”

成長智慧和治學智慧說的都是教師自己的專業成長。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本書就寫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個人成長,一部分是如何帶領學生成長。也就是“修己”和“達人”,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先修己再達人,先修持自己,再去超度別人。教育這種事,並不是我教你學,而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作爲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2、趁着年輕多做事

餘老師在書中說:“年輕”這個概念是相對的。與我相比,你是年輕的;我與自己的70歲相比,我也是年輕的。我們都要趁着年輕多做事。”年輕不是一個年齡概念,而是一種年輕的精神狀態。儘管有時我們披星戴月,翻山越嶺,櫛風沐雨。一路走來,哪怕60歲,也要時常鼓勵自己,多年輕的年齡啊!

  3、一定要有指標

我愛讀書,但我不想做讀書筆記,只想快快樂樂、腦子裏沒有一點雜念的享受這一會兒;我愛運動,但我不想制定運動計劃,不想減肥……這是我的常態,我常常放任自己,自己開心就好,似乎只有這樣纔沒有虧待自己。但一面享受生活時,一面又在糾結:讀了書沒有反饋和成果,寫了文章沒有提高和質量,運動了沒有強健身體,現在是快樂了,未來會一直這麼快樂嗎?直到看到餘老師關於“一定要有指標要求”部分,看到他給自己的巨大指標要求,看到他如何的爲難自己,看到他成果一步步閃現的喜悅,看到他在不斷寫作中思考的深入。就再也不再糾結:放任自己只能享受一時的生活,但爲難一下自己,給自己一個指標,多一點成果的要求,便纔有真正的成長和收穫。

餘老師的書裏有太多幹貨,收穫頗多但我清晰記得兩句話:走萬里路和讀萬卷書,都無法替代思考本身;別人的雞湯再好喝,總歸得自己行動。思考和行動是成功之本,春水於你暖不暖,總歸需要脫下鞋子去觸碰一遭。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讀了竇桂梅老師的《做一名有尊嚴的語文教師》一文,她對教師的專業尊嚴的透析,那種嶄新的理念躍然紙上,給我快要“鏽透”掉的大腦吹進了一縷清風。使我懂得教師的尊嚴來自專業功底、人文素養和教育理念。

文章開篇竇老師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爲教師的專業,如何真正發展,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即教師要擁有自己的專業尊嚴。她認爲尊嚴是教師專業的華彩樂章。可是如何成爲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呢?我非常迷惑,相信大家也很迷惑。因爲作爲一名小學教師的我們經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面對社會偏見和家長責難,我們在工作中很難找到一種職業尊嚴感。竇老師認爲要擁有老師的專業尊嚴:一是要擁有專業自信,二是要擁有專業技能,三是要成就專業自我。

談到“專業自我”,竇老師認爲“專業自我”指的是教師獨立的思想和人格。考察這一項很簡單。僅憑學生對你的喜歡程度就能判別。具有高超的專業素養的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是能夠做明智的判別。對於所擔負的事務,通常都能全權處理,避免外人的參與甚至干預。竇老師認爲只有教師有自己的主觀意識,纔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爲只有從內心深處實現高“自我”的教師,纔會以積極的方式看到自己,能夠準確地、現實地領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具有自我滿足感、自我依賴感、自我價值感,從而表現出對專業當仁不讓的意識和信心。而這些無疑對學生是積極有益的,甚至是沁潤一生的影響。簡單說要達到“專業自我”境界,我們必須時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在實踐中摸索經驗,不斷完善自我的教育教學。

是啊!竇老師說得多好呀!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獨特的存在,但共同的是,無論如何要讓自己“站立”起來,這纔是教師專業的真正靈魂,沒有專業自我,就很難有教師的專業成長。要成長,由於個性差異可能速度有快有慢,但是隻要能夠結合實際,量身定做,怎麼讓自己提高才是最重要的。要做一名人人尊重,有專業尊嚴的老師就要博覽羣書,積極實踐,及時反思,還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上出自己的風格。這樣我們才能夠得到工作滿足,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昆德拉說的好:“現代的傻並不是沒有知識,而是對既成知識不加思考。”願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五日三省吾身”,成長爲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剛剛把郭初陽老師的《一個獨立老師的語文之旅》看完了,合上書,感覺是一種幸福和一種幸運——能夠安靜的讀書,能夠讀到這樣好的書,遇見這樣好的思想。

對於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小學教材,郭初陽老師有很多的批判,顯然非常的沉重,這個體制,體制內的很多措施,比如教材的選擇,時間的規定,教師的教法,很多都在侵蝕着學生們,這無疑是讓人心憂痛心的。但是不知是他的書即使全是批判但仍有希望的緣故,還是我習慣從樂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緣故。我並沒有感到特別的痛苦。反而增了一些希望與信心。

誠然,這個教育體制有很多的弊病,需要變革,但如何不變革呢?身爲一個小小語文老師的我,無法去改變,那麼我能做什麼,讓學生們少受這個體制的殘害呢?這是我要思考的。比如,我們無法選擇使用哪種教材,但我們可以改變怎麼去教,可以在有限的權力與範圍內選擇更多更好的文章或者說教材內容讓我們的學生品悟(即我們可以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文本,用淵博的知識去篩選文本),可以用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式去教授。我們可以讓學生不僅接觸教材,他們可以接觸更多,只要我們努力。總之,我們可以盡己所能,去改變我們能改變的。這是我的感悟。

這段時間在一直在看書,看了書之後就想寫點東西,表達我的感悟,感想。雖然文筆不好,感悟不深,甚至頗多錯誤,但是寫的衝動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使我發現,我們的學生爲什麼覺得寫作文是最痛苦的事,爲什麼寫的東西感覺是乾巴巴的拼湊呢,我想,關鍵是他們沒有閱讀,因爲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啊,離開了閱讀,寫作只是一潭死水。正如朱熹先生所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唯有讓他們多閱讀,然後才能發於聲。

書讀完了,權且書摘一些吧。

1、倘若中小學時期,就能有科學的方式來談論這個重大的話題(指死亡教育),輔以一些優秀的文本,比如圖畫書《爺爺的天使》小說《馬提與祖父》等等,那該多好,因爲死亡教育猶如一支小小的疫苗,能極大地增強生命體的抵抗力。

2、死亡教育,繃緊了生命之弦,讓人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努力尋找自己一生的意義。

3、死亡教育的內容:生命歷程;生命與死亡的意義;死亡主題的音樂、文學、繪畫等藝術鑑賞;自殺及其預防;如何面對親屬或朋友的死亡;喪葬文化;保險與遺囑等。可以採用案例、影片、文學作品等。

  六年級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第一次聽到竇桂梅老師的名字,是在幾年前,學校組織老師外出聽課,帶回了竇老師的教學錄影帶。在會議室播放時,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只聽到一個說話非常快的人在臺上侃侃而談,臺下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那種熱烈的場面,我當時還以爲是在放什麼相聲小品呢!後來聽到不時講到學生,我這才擡起頭仔細看起來,原來是一位女老師在臺上作演講。她當時講的是爲生命奠基這本書的寫作過程,她滔滔不絕地講述了她和班級裏的同學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我一下子被迷住了,一直到最後,我的筆記本上沒有記下一個字,我生怕自己低頭寫字的瞬間又會錯失竇老師的精彩片段。

拜讀竇老師的書,這是第二本,以前看過她的《爲生命奠基》,雖然寫的都是她與學生之間的瑣碎小事,但從中卻可見竇老師工作的不一般。她是那麼執着地深愛着她的孩子們,她虔誠地和她的學生們在課堂上幸福地成長着:她和孩子們一起滾在雪地裏打雪仗,給全班七十二個孩子每人一封成長書信,用錄像記錄着每位孩子寶貴的童年足跡……一個人對待工作能有竇老師這樣的熱情,那麼他不管是在什麼崗位上,都是一個出色的人。這本《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則從專業探問、課堂揀金、課例反思、讀書做人幾個方面介紹了教師如何建立自己的專業尊嚴。書中這樣的一些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作爲教師,要清醒認識自己專業上的優點和不足,不能自我感覺太良好,要保持自我的長期的培養與訓練——明確認識自我的發展性,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工作不是重複的,而是創造性的。爲什麼,家長會上,有的教師就知道點孩子的名字,就會簡單地強調回家要督促學生好好學習,爲什麼知道讓家長沒完沒了地簽字,甚至讓家長代替教師自己的分內工作?原因還是沒有從深層看到自己的角色價值,專業底蘊不夠。看到這一段話,我不由得暗自慚愧,竇老師所提出的這些問題在我的身上不就很明顯嗎?平時班級學生出現問題時,我總是埋怨學生底子差、班級人數多、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學習等客觀原因,自己主觀上卻不作努力,沒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竇老師的班級人數達到72人,可是她不一樣教過來了。現在學校已經爲低年級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條件,家長的素質也普遍得到了提高,我應該爲自己今後的工作確定明確的方向,併爲此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