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範文心得(通用10篇)大綱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範文心得(通用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寫一份讀書心得,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範文心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範文心得(通用10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1

說實話,我一直不喜歡這種說教類的書籍,因爲之前看過李開復的《做的自己》,覺得他寫的還不錯,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他提及最多遍的書籍,恰巧舍友不久前買了一本二手的,就順便拿起來看了。

確實,看的我頭暈腦脹,也許是翻譯的問題吧,內容寫的很粗糙枯燥,有或許這本書在我現在的年齡看來還沒有什麼較爲顯著的效果和感觸,可能比較適合工作人士看吧。誠然,本書所講的七個習慣,是成爲一個高效能人士的原則,作者總結的很精闢,概括了很多方面,雖看起來太過於理性,也不乏人性化。作者所說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習慣一——積極主動、二——以終爲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合綜效、七——不斷更新。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其一是作者對“效能”的定義——“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能力與位置,不能過分提高目標而忽略自身能力,要實事求是。

其二是作者在全書結尾部分引用的愛默生的話“只要我們堅持幹,事情就變得容易了。這並非因爲任務的性質變了,而是因爲我們辦事的能力增強了”,真是說到心坎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是貴在堅持的,有些時候並不是有了希望纔去堅持,而是堅持了纔會看到希望。

這種書,在我看來,很多事情其實都懂,就是很難付諸實踐,看書的好處之一就是增強一種應該怎麼做的意識,讓我們冥冥中可能不知不覺就這樣做了。涉略即可不必深究,是我的看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2

近日,利用春節假期的時間,拜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通俗易懂,讀來頗爲受用,作者史蒂芬。科維博士通過運用大量生活、工作中的實例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最終告誡我們,如果能遵循這七個原則,並把他們化爲行動,那麼實現真正的卓越的人生就不會遙遠。

這是一本關於每個人的人生成長的書,書中認爲人生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1、依賴階段2、獨立階段3、互賴階段,也就是從0到一1 ,1一N的過程。

我們不難發現,處在依賴階段的人,最常用的一個字就是“你”,如“這事都是因爲你,纔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爲在這個階段中他們常常需要別人來對他的問題負責,需要別人對自己情緒負責,最終需要別人對他的人生負責。如果我們能真正擺脫依賴,那麼,我們的人生就到了第二階段:獨立階段。在獨立的人的語言中,經常會聽到“我”字,比如“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的計劃、“我”的觀點。然而,從依賴到獨立是人生成長中最艱難的一公里,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蛻變。所以,當我們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在人生最艱難的一公里征途中,我們走到了哪裏?是0。1還是0。9?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科維認爲接下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賴。互賴階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贏我也贏,即以實現“雙贏”爲目標,他們不僅能看到雙方的差異中各自的價值,也能看到雙方合作的潛力,最終達到1+1>2。

20xx年我就要踏上寧杭文旅市場部的新崗位,對我而言面臨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這樣的時間節點讀到這本書,彷彿讓我看到了一盞明燈。書中講到的兩大思維模式“遵循原則”和“由內而外”,就像是新徵途上的指南針和發動機,可以幫助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選擇正確的方向。

文旅工作對我來說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戰性的,特別是進入市場銷售這一隊伍,就越發有難度了,這不禁讓我壓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適應新崗位,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呢?科維在書中給了我答案,那就是從七個習慣的第一個習慣做起:積極主動。我們常常會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我們人生的這場演出,導演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是失去信心,放棄希望,還是自己當導演,去積極主動地應對困難呢?我的答案,當然是後者。積極主動,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從依賴到獨立最關鍵的一步。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想要真正成功的人,首先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從正心、修身做起。那麼,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不妨經常問一問自己,我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我是否保持着一顆“初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3

正如一個人的傑出並不需要一個完美的人生,一本書的優秀並不因爲它所表達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爲他的某些部分表達了可能被忽視的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帶有典型的美國精神的書。書中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字裏行間都帶着闖勁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揚個人的命運控制受自己控制。隨着中國的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逐漸建立,民衆也渴望追求"拼搏"與"成功",一掃先人的儒雅之風。本書在國內風靡一時也不難理解。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深刻地認識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從改變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方法以及對競爭環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輔助一些必要和實用的有效方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它們相輔相成,既講到了個人要全力以赴確立目標,進行個人修煉,並由依賴轉向獨立,從而實現"個人成功",也講到了要通過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等,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不斷更新更是涵蓋了前六個習慣,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其中讓我啓發最大的是"要事第一"這一種習慣。"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爲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己"的溝通,"統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會使每一個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爲渴望成功的人給出了方法,對於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決心至關重要,要按照書中所寫去做還是很難的。做事的恆心和毅力,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本書沒太多提及性格,但頻繁的用了"習慣"二字。作者認爲習慣是習慣是知識,技能和意願的交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清楚應該怎麼做,更有這個意願去做,三者的交匯構成個人行事做人的習慣。通過改變個人的習慣,實現個人性格的改變,最終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爲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纔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裏,其次纔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對個人,家庭或組織而言,使命宣言可說是願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決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決定。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之後,創造出一個文化!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4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告訴我們:僅有事業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人生其它層面的和諧發展纔是真正的成功。讓我們告別舊習慣:人的。行爲總是一再重複,但要取得卓越不只是單一舉動,而是要靠良好的習慣。要提升自我,贏得實際效果,必須從觀念入手,樹立長遠目標,克服“慣性”的信念,並且“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觀念是態度與行爲的根本,觀念決定行爲,行爲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着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該書主要介紹了成爲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即積極主動、以終爲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

別指望誰能推着你走。每個人做每項工作或做每件事都應積極主動向前走,如果你不向前走,誰又會推着你走呢?因此,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願景的原則。

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實做各種反應。積極的涵義不僅僅是採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個人行爲取決於自身,而非外部環境,並且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在學會做到積極主動的同時,不要忘了遵循原則,沿着上一棒傳遞的方向:學會自我領導、清晰個人使命。列一張使命宣言、定一個生命中心,這是實現自我領導的第一步: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習慣二: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忠誠於自己的人生計劃。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並把事情做細,“以終爲始”。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纔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以終爲始”的習慣可以適用於各個不同的生活層面,而最基本的目的還是人生的最終期許,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的原則爲基礎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創造,和實際的即第二次創造。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構想,然後付諸實現。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選擇不做什麼更難。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爲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於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遠離角鬥場的時代。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角鬥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並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爲人們運用於人際關係的原則。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爲基礎的。豁達的胸襟源於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肯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書中提到了互賴,我是這樣認爲的,互賴是長期的一種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我認爲互補比較好,可能更加實用。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

換位思考和溝通。“瞭解他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纔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瞭解,也急於表達,但卻常常疏於傾聽。衆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要“知己知彼”。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干擾和博採衆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臺階。學會傾訴與聆聽是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在一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自由溝通的環境中,很難想象還會有多少人出來高呼"理解萬歲"。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1+1可以大於2。統合綜效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瞭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歧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利基,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爲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衆志成城。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再次由內而外造就自己。

過着身心平衡的生活。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有永遠的經濟保障,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要“不斷更新”。我們要懂得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纔是真正的財富。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三個習慣在於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着重於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個人成功”;第四、五、六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七個習慣涵蓋了前六個,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爲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爲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達到讀書的目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通過培養這些習慣,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爲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5

現在社會的人普遍處於一個精神壓力十分緊張的狀態,爲了生活不比別人差,不惜把自己弄得落魄不堪,雖然這種追求的代價顯而易見,但也於情於理。

雖然每個人的生活追求不一樣,但以本人的淺見,只要生活過得去,能夠了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追求什麼,追求的事物有何意義,追求的事物有何好處,心靈上得到滿足,那就是最大的滿足,應儘量把所有的追求簡單化,習慣化,不然物質上再多的滿足那也不是真正的滿足,會有多少人願意孤身一人居住在一棟金碧輝煌的宮殿呢,那心靈上的空虛是冰冷的是引人匱乏的。追求都源於我們的生活的思維習慣,沒有思維習慣的魔力,是不能讓我們有這麼多異於常人的想法。

在粗略的閱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後,一個感想,那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會有多遠?儘管書上內容所教授的知識是得到論證的值得肯定的,但是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呢?是不是能應用到每一種對事對人的方法上呢?我對此有一些疑慮。

撇開其他特殊情況與特例,這本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爲人處世的的方法,更多的是對這個社會的深刻感悟。讓我更瞭解自己更能改變自己,讓我瞭解並應用多種思維方式,也讓我明白,由人組成的社會,由社會改變的人,是一個協作增效的整體,沒有個人就沒有社會,正是因爲有個人的發展,人們相互學習的發展,社會才發展的如此迅速,也正是人們不斷激發自己的才能與潛力,社會纔有如此明顯的進步。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6

自我更新是生命發展的基本規律,德國哲學家尼采則認爲,人生有三個時期,即:合羣時期、沙漠時期和創造時期。合羣時期,自我尚未甦醒,個體隱沒在羣體之中;沙漠時期,自我意識覺醒,開始在寂寞中思索;創造時期,通過個人獨特的文化創造而趨於永恆之境。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爲生活與服務人羣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工作本身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習慣七的主旨就是磨練自己,從身體、精神、心智與社會情感等四個方面,增進個人產能,積累其他修養的本錢。

怎樣才能自我更新呢,首先,要牢記“守住、守住、再守住”,從基礎出發,以求得在“守住”中發展,在“守住”中快樂,在“守住”中智慧,實現真正的自我更新。

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交通違法者難管理,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太少。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先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

堅強的意志對於我們的意義與剎車、油門和方向盤對於汽車的意義類似。如果沒有這三樣東西,汽車就不能向着正確的方向行駛,不能在該停的時候停止,在該加速的時候加速,最終的結果要麼是停滯不前,要麼就走向毀滅。一個有着堅強意志的人,就像一個有着良好的制動系統的汽車一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隨心所欲,到達自己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實際上,堅強的意志不僅能讓我們少做後悔事,更能爲我們帶來快樂。我們平常做的很多事情只要做好都是能夠帶來快樂的。比如做菜,如果做得色香味俱全,讓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豈不是一件樂事;再比如學外語,如果能說得與外國人一般無二,我們也一定會感到歡欣鼓舞,樂不可支。然而,達到這樣的水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要在看不到曙光,聽不到掌聲,得不到鼓勵的時候,依然能夠堅持下去,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就需要我們有堅強的意志,否則就只能看着別人享受成功的喜悅,自己在一旁只有羨慕的份兒。

意志還有一個最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可以讓我們不煩惱、不憂愁,整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這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我們大家都知道,煩惱憂愁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妨礙我們積極地想辦法,並且能夠損害我們的健康,縮短我們的壽命,而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則能使我們的思維不受阻礙,大腦運轉靈活,因而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同時增進我們的健康,延長我們的壽命。可見,我們不應煩惱憂愁,而應儘量開心快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堅強的意志,當我們受到煩惱和憂愁圍困的時候,堅強的意志能使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上來,並使自己進入開心快樂的狀態。因此,我們不必氣餒,每一分努力都會給我們帶來回報,都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呢?

意志的強弱取決於主動的堅持能力的大小。你把一個吸菸的人關起來,他一年沒有吸菸,這並不能說明他意志力有多強。只有當他可以很輕易地得到煙,卻能夠控制自己不去抽的時候,他的意志力纔算強大。提高意志能力並不需要我們自討苦吃,不需要夏天穿棉襖,冬天穿單衣,我們完全可以採取更有意義的方式。我們可以進行體育煅煉,可以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可以有計劃地改掉壞實慣、養成好習慣,可以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儘量保持昂揚的鬥志和樂觀的精神。通過這些方式,我們的意志能力會逐漸得到提高,使我們能夠讓自己做那些該做的事,不做那些不該做的事,從而收穫一個無悔的人生。

要想培養堅強的意志,首先要從心裏認識到意志的重要,然後才能自覺地培養。我們可以先從小事做起,讓自己嚐點甜頭,這樣就能夠吸引自己不斷地堅持下去。假如我們原來只能堅持看半個小時的書,半個小時後就開始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我們可以先告誡自己一定要多堅持5分鐘,當我們實現了這樣的目標以後一定會感到高興,然後就可以趁熱打鐵,不斷設立更高的目標。不久以後,我們就能專心看上一個小時的書,我們的意志也得到了增強,這時候,我們就像擁有了一件銳利的武器一樣,可以去戰勝其它更多更大的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體驗成功快樂。

此外,習慣的好壞對我們的人生意義重大,好的習慣會使我們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壞的習慣則相反,它可能使我們鑄成大錯,追悔莫及。如果我們能自覺地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我們會同時培養出堅強的意志,我們的快樂也就有了保證。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7

由於時間因素匆忙的讀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對於後三個習慣: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簡直就是囫圇吞棗。雖如此,仍感覺這是我讀過的對於調整自己思維和工作的最好的一本書。只要我還有夢想、我還追求進步,在以後的時間我會好好的研讀,相信此書的精髓會伴我開創事業的左右。特別是書中闡述的以始爲終、和要事第一兩個習慣對我感觸尤深。原來一直有種感覺,感覺我們所參觀交流的新華路小學的領導參加過"領袖素質培訓"或類似這樣的培訓,讀過這本書之後相信那是真的。現就我對"以終爲始"和"要事第一"的感悟闡述如下,希望對我們的工作思路的調整有所啓發。

"以終爲始"的定義按我的理解,就是先給我們的工作確定一個目標、一個富有挑戰情的目標、然後考慮我們當下就當是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個目標、已經站在了這個高度,那麼在這樣一個高度上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工作、怎樣度過我們的每一天。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一種追求,無形中我們就會以未來的高度規範我們的行爲,換句話說也就是讓未來決定現在吧。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所以碌碌無爲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們沒了目標沒了追求沒了方向,所以我們就沒了動力。要養成這樣習慣本書的作者就強調我們要撰寫個人使命宣言,宣言我們想成爲怎樣的人、成就怎樣的事業及爲此奠定的價值和原則。而在我們所有的生活中心中強調以原則爲中心,這樣我們纔不會偏離我們達到目的的軌道。另外它還強調個人的成功不是成功,只有團隊的成功纔是成功,而團隊的成功就要制定這個團隊這個組織的`使命宣言,團隊的使命宣言又是要求團隊所有的成員共同制定併爲之努力奮鬥的,回看自己的工作思路,我們的一些要求一些目標卻都是自己或是班子成員參與制定的,沒有形成我們團隊共同的目標和理想,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大家的積極性不高或是草率馬虎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也就印證了我經常反思的一句話——不是我們的老師不配合,而是我們的方法不得當。

再者是"要事第一的原則",以前我在上班坐在辦公桌前的第一件事是把今天所要完成事情寫在工作日記中,第二天或是下午下班前查看任務完成的情況,自以爲自己對工作很負責、工作很條理,可看了這本書才發現以前的行爲還僅僅停留在時間管理的第一個層面,也就是最低的層面。在到新華路小學參觀交流之前,我曾查看並打印了他們的一週工作安排,當時感覺做到很難,看了此書才發現不僅不難而且是做好工作完成目標所必須的。過去總感覺我的團隊成員不夠優秀、缺乏責任,連一個簡單的治理學生隨手扔垃圾的習慣都做不好,害的我要每天的去彎腰撿拾、去給學生做榜樣、做表率,看了此書才知道我的過去是不懂得授權、不懂得責任情授權,不懂得作爲領導要知道只要求結果的授權、而不是傳授方法的授權。

總之這是一本給我很多反思給我很多啓迪的好書。只要還有夢想、只要還有追求我就希望你把此書好好的讀一下,它一定能幫助我們實行我們的夢想和追求。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8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了兩個道理:

第一,明白任何一個人都會做事,但是很多人做事卻總是不得要領,不分主次一通亂做,結果是什麼事情都沒做好,適得其反。美國玫琳凱公司創始人玫琳凱。艾施說過:“急事爭辦、重事重辦、普通事按常規辦;程序化的事務弄個規距、流程來辦;沒有意義的事情可以應付敷衍;沒有頭緒的事情先易後難;辦一件、銷一件、不拖拉、不忙亂。”縱觀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就存在有時處理事務時沒有分清主次,思路不是很清晰,顯得有時很茫然,工作效率就佷慢,取得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通過參加這次培訓,知道要做好事情就得有預見的計劃和安排,才能充分保護好時間和精力。任何工作任務,一旦開始執行,速度是第一位的,完美程度是第二位的。只有爭取到時間,纔能有效的控制好結果。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辦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

第二,明白“學”與“習”的結合,方能成就未來,談到學習,我不由的想到了先輩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業精與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古訓。少時的我並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奧哲理,現在回過頭想想這就是至理名言。“學”的過程就是照搬別人的經驗,而“習”則是提取有益自己的補丁來爲自我遮風擋寒。

學習的過程就是從感性到理性昇華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只有上升到了理性,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些理性的積累就是自己的財富,有了這些平時積累的一磚一瓦,纔有日後的高樓大廈。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纔是真正的財富。

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每個人都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時時處處不忘學習,把工作當成最好的學習,做到學中幹、幹中學、學習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工作學習兩不誤、相促進、雙豐收的目標。古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說,我們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僅有積極的態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擁有幹工作的真實本領。我們只有通過工作中不斷學習,才能掌握幹好工作的本領,成爲一名高效能的員工。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9

第一次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時候,我先看了一下目錄,大致瞭解一下是哪七個習慣,然後再決定先看哪一章,畢竟我習慣先看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然後我發現最吸引我的還是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因爲我並不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很多時候我都習慣處於被動的地位,不去主動做,因爲當我處於被動狀態時,萬一事情的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我就能在事後給自己找一個讓自己心安的理由——“這又不是我選擇的”。

而書上說積極主動不僅是主動。更重要的是代表人必須爲自己負責。這很對,人只有對自己負責了,纔會變得更好,對待事物也會積極。因爲如果你對自己都不負責,那你還會對什麼事情有責任感?如果你沒有責任感,又怎麼可能會把事情做好,如果做不好事情,就不會對事有積極的態度。

第二讓我有收穫的是第六章——人際關係。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既不會主動去與人交往,更不懂得如何經營好人際關係。開始一段友誼比維持一份友誼簡單,感情是需要去的,如果你不去理會你的朋友,那麼感情總是會變淡的,而如果你不會維持感情,那更慘,你和你朋友的友誼將不會是被時間沖淡的,而是被你毀掉的。

維持一份友誼,你需要投入真摯的感情,同時也需要你表達出你的感情,而不是總是將對朋友的關心藏在冷嘲熱諷後邊,沒人能受得了一個總是在嘲諷別人的人。適當的表達出你的關心,感情,這是很重要的,所有人都希望別人真心對待自己。當然了,維持一份感情,感情很重要,正直誠信的品德也非常重要。因爲正直誠信可以產生信任,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是誰都知道的。而且按書上的話來說,信任也是“其他感情投資的基礎”。

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它可以讓人有所收穫,而且還不是其他的心靈雞湯類的書能帶來的收穫。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比看幾本心靈雞湯類的書都有用。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10

讀完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掩卷沉思,感觸頗深。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爲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書中論述的七個習慣不僅僅對於高效能人士有價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煉的信條,是非常精闢和正確的人生道理。它表達的是一種新的思想水平,強調以原則爲中心,以品德爲基礎,要求“由內而外”地實現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

作者把習慣定義爲“知識”、“技巧”與“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知識是理論範疇,指點“做什麼”以及“爲何做”;技巧告訴我們“如何做”;意願促使“想要做”。要養成一種習慣,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如果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要通過不斷地閱讀和觀察總結來學習更多的規律和方法論,同時也要注意多實踐,來獲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維定式,積極向上,讓自己有意願去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書中所論述的七個習慣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相輔相成。

習慣一:主動積極——個人願景的原則,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

習慣二: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個人、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的組織與實踐;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信息、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當我們改變以回答的心態,而以瞭解對方的心態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則,在四個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會、情感、心智)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讀書使人進步,這本書讓我學到很多東西。僅有事業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人生其它層面的和諧發展纔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把要事時刻作爲第一位,避免被偏見、情緒所左右。另外要有雙贏的思想,做到誠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與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兩人意見不同時,要多與人溝通,在分歧中尋求收穫。因此,我們在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時,重要的是一天一點實踐,一天一點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書時一陣激情,結果轉眼就又恢復了原來的自己。在不斷實踐“七個習慣”的過程中,完善自我。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也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成長和轉變之間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