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4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6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4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篇1

冰心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對於讀書之人是有很大幫助的。好書使讀者產生極大興趣,也給讀書之人帶來無盡的益處,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就是這麼個意思。

近日,利用空暇時間,大致閱讀了一本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博士在書裏採用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生活、工作中的實例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並告誡人們:只有學會並遵循這些原則,把它們融入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恆久的幸福。

現代社會對人材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爲當代大學生已經可以深刻體會到現在的本科已經不再吃香,我們以往的地位已經被研究生、博士生所取代。因此,要想立足社會,想當人材,就要順應時代變化而變化,能夠在人才的浪潮中經得住風吹浪打,站住站穩。不僅如此,還要有不斷學習的覺悟,走在思想的前端。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補充新信息,才能第一時間得到社會發展的最新資料。不至於成爲社會的棄兒。讀完此書,我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心中有了目標,行動有了指南。

爲什麼說前三個習慣,是因爲這七個習慣不是並列關係,而是從低到高、從依賴期到獨立期到互賴期、循序漸進的。

習慣一是積極主動,相應的原則是個人願景的原則。主動積極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不僅能針對特定環境選擇迴應方式,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的環境。

積極主動是人類的天性,即使我們的生活受到外界條件的制約,那也是因爲我們有意或無意選擇了被外界條件控制。而這種選擇被稱爲消極被動。這種人很容易受自然天氣所影響。比如風和日麗的時候就興高采烈;陰雲密佈的時候就無精打采。而我們要爭取成爲一個積極主動的人,無論天氣好壞,自己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只有自己的價值觀纔是關鍵因素,始終認定工作品質是首位,即使天氣再壞,也不會影響到敬業精神。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篇2

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你學到了什麼?如果你還沒有讀過本書,希望你也能從這篇文章中受益。世界上99%的人都是被他的情緒和大腦所控制的,只有少數的1%的人是可以控制他的情緒、大腦和言行的,而這第一種百分99%的人就是被動活着的人,只有第二種1%的人是主動活着的人。

1、主動活着

本書中的第一個習慣就告訴我們要主動的活着,那什麼是主動活着的人呢?其實世界上事情分爲兩種:一種是你不可以改變的,比如說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今天的天氣如何?你老闆的個人決定或者他生氣的時候對你說什麼話?這些都是你不可以改變的;第二種就是你可以改變的事情,就是你內心世界的情緒,你的思想,你所想說的話,你所做的事情還有你自己的決定!這些都是你可以改變的。如果你是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思想的人,總是被情緒左右,你就會覺得整個世界好像都在跟你作對,什麼不順心的事情都在你身上發生,然後你就會變成一個充滿消極情緒的人,這就是被動活着的人。

而被動活着的人就有一個不好的思維就是總把注意放在不可改變的事情上。

所以想要改變這種狀態的話,就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改變的事情上,做一個主動活着的人。比如說今天你要不要去郊遊?要不要玩遊戲?要不要看書等等!這樣你才能不斷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讓你的人生多一點控制力和影響力。

大致可以將這兩種人概括爲:被動活着的人總是抱怨,不去做改變;而主動活着的人知道抱怨沒用,只會增加消極思想,從而尋找更多改變的機會。

2、葬禮法則

什麼是葬禮法則?就是講在你葬禮來臨的時候,你希望人們是怎樣去懷念你,怎樣回憶你的呢?他們認爲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葬禮法則教我們要以終點爲起點來思考問題。比如說你通過你現在想達到的目標來設定今年的目標,再分解設定每個月和每天的計劃是怎麼樣的?至於制定什麼目標,你就要根據你自己的需求來決定了!

3、重要的事情優先做

關於選擇目標,你肯定是找你重要的事情來選定目標,比如說高薪的工作和這個過多的.物質不是你所追求的,因爲它們並不能給你所謂的真正的快樂,所以你還是決定辭掉年薪百萬的工作,去尋找真正能讓你快樂的生活。

對於制定計劃,這裏有兩個很重要的小竅門。

①每天計劃達到的量一定要非常小,小到自己都覺得可笑,自己都無法接受的地步。因爲現在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計劃定的太過於苛刻,最終都會因爲堅持不下去而告終。比如很多人計劃每天看兩個小時的書,過不了兩天,堅持不了就不看了。這裏建議,每天就拿起書本翻開幾秒又合上就行了,這一個簡單的動作相信是個人都能做到並堅持下去。當然,如果你翻開的時候自己有興趣看,那就看下去,等自己不想看了就放下。久而久之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學會獎勵自己。當你完成了自己定的某個小目標,要給自己一點獎勵,至於獎勵什麼,你怎麼開心怎麼來吧。爲什麼獎勵自己?就像你打遊戲,打遊戲你可以在腦中享受到快感,所以你就願意玩。而如果你做完了某個小目標,沒有任何獎勵,你自然就沒太多動力再去做這件事情了。

4、不斷自我提升

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最後一個習慣。當你每天都完成一些小目標,一年後你就會在各方面也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你在提升的基礎上又加以提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篇3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是美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創始人史蒂芬·柯維博士所著,書中論述涉及每個人的事業、婚姻、家庭、生活、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據稱此書在美國影響力近次於《聖經》。

如柯維博士在書中所說“人們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

爲了生計或實現自己的理想願望,現代人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可是,如果細心觀察一下身邊的人,每個人的工作效能是不同的,效能差異源於習慣的不同。

柯維博士認爲習慣是知識、技巧與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知識是理論範疇,即“做什麼”以及“爲何做”,技巧告訴我們“如何做”,意願促使“想要做”。

養成一種習慣,三者缺一不可。要通過閱讀觀察來學習總結規律和方法,同時要通過實踐獲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維定式,依照意願去做該做的事。

以下7個習慣原則據說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1、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

2、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個人、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即實質的創造,是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的組織與實踐;

4、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信息、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5、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當我們改變以回答的心態,而以瞭解對方的心態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6、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7、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在四個基本生活方面,即生理、社會、情感、心智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後感範文篇4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是美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創始人史蒂芬·柯維博士著的,據稱,“在美國,此書影響力近次於《聖經》。”

沒有閱讀的時候,以爲這無非是一本勵志類書籍,等到讀起來,卻知道它所論述的涉及每個人的事業、婚姻、家庭、生活、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對如何搞好合作與溝通、提高幸福指數和成功的機率而最終達到“高效能”做了具體而又深刻的論述。

事實上,正如作者所說,“人們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爲了生計或實現自己的某種理想和願望(或者是達到某種慾望),現代的人們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可是,如果你細心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其實,他們的工作效能是不同的。

人人都有美好的願景——良好的人際關係、出色的工作業績、不菲的勞動收入、美滿的婚姻、和諧的家庭……然而,這些願景不會降臨到每個人的頭上。人們總是心懷憧憬而又必須面對現實。那麼,有沒有一劑良方使渴望這些美好願景的人們做得更好一點?答案就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裏。

書中推薦的七個習慣是:

1、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

2、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4、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5、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

6、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7、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逐條對照上面所列出的七個習慣,我們做到了幾條呢?恐怕在第一條“積極主動”方面就會有很多人沒有做到。尤其是作爲一名員工的角色,你做到積極主動了嗎?“太多人只是坐等命運的安排或貴人相助,事實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近年來,一些管理層人士經常講“職業倦怠”,可見,消極被動是廣爲存在的。

所謂“以終爲始”,就是“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認清方向。這樣不但可以對目前處境瞭如指掌,而且不至於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誤入歧途,白費功夫。”而“要事第一”的原則,卻是指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排除次要事務的羈絆,即“別讓瑣務牽着鼻子走。”我們做得如何?

說到了“雙贏思維”,可能我們做得更不好了。對於這一點,我們是喊聲震天高,而在內心卻只想自己贏。“知彼解己”重點強調“移情溝通”。所謂“移情溝通”是指以理解爲目的的聆聽,要求“聽者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這對於我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和合格的教師大有裨益。

最後兩點是“統合綜效”和“不斷更新”。其中,“統合綜效”是講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例如,疊放在一起的兩塊木片所能承受的重量大於疊放前分別承受的重量之和。我們做教師的善於敞開胸懷,博採衆議,善於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智慧都在這個範疇。“不斷更新”比較容易理解,但是人們卻往往熱衷於躺在祖宗留下來的牀上悠閒地睡眠,不願意開啓自己大腦創新的大門。

渴望美好,並追求卓越的人們,讀一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會像我一樣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