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0篇)大綱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1

灰色的基調,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這就是作者筆下的小城呼蘭河,它並不繁華。在這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和腐敗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就讓我感慨萬分:在東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人們和家畜常常會遭受到災難。人們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多麼愚昧的人們呀!在他們的腦海裏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爲裏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小團圓媳婦剛來胡家的時候只有十二歲,因爲長得較高,怕別人說她謊報年齡,便說是十四歲,但儘管如此,人們還說她有意隱瞞。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人們便說她大大咧咧,一點沒有媳婦的樣子。不久她的婆婆時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說是可以讓她更懂事聽話;還認爲她身上有病有鬼,於是用盡了各種迷信辦法:請“雲遊真人”抽貼、請人來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開水中煮……最終,小團圓媳婦被無辜地折磨死了。

我真正感受到情緒歡快起來是在祖父出場後。從作者——一個四五歲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一切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隨祖父在後園盡情玩耍。鋤草、抓蝴蝶、吃烤鴨、缸帽遮雨……皆描寫得妙趣橫生,意興盎然。這一幕幕,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趣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我竟不自覺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在我看來,讀了《呼蘭河傳》,覺得作者的童年是美麗而又寂寞的,更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

讀這本書時,愉悅伴着沉痛,隨着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腐敗與黑暗,很慶幸那只是蕭的童年。但,這是無法逃避的歷史,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2

《呼蘭河傳》更像一部自傳,蕭紅回憶着出生小城的每條街每間商店,自家的每間屋子每個擺設,當然還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壞的,不好的不壞的,好的不見得怎樣優美,壞的也不會有多可惡,總是命當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東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馬,也沒有人說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塗,也沒見人說要去修;七月十五呼蘭河上的水燈慢慢向下遊漂,漂着漂着就滅了一盞;鄰家人的歌聲,像一朵紅花開在牆頭上,越是鮮明,就越覺得荒涼。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蕭紅的文字,總是無止盡地沉落下墜,看着讓人又喜歡又心疼。這樣的女子纖細敏感偏偏缺少足夠的愛,她童年時,母親父親都不喜她,唯一親厚的爺爺沒有多久也去世了,當諾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卻還有一生的路要走,而這一生,荊棘滿路,無人相伴,究竟要怎麼走。

滿篇滿紙,都是回憶,滿眼滿心,都是蕭索。這書不該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說,你若望向深淵,深淵也會回望你,我只怕,蕭紅她已在深淵。芸芸衆生,各有自己的無奈掙扎,保不準什麼時候一個念頭就放任自己墜落,跌進無邊黑暗裏,永遠永遠都不想醒來。而我絕對不能這樣,我連那個崖邊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蝕出的大坑,可以填上;鬆動的圍牆,可以修補;悲涼的人生,卻有什麼方法補救?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3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說,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她的爸爸對她很冷淡,而媽媽對她很兇,祖母更是對她不好,她的童年裏最快樂的時光是與花園祖父在一起,因爲在這花園裏,她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院子就像是她的一樣,而祖父很慈祥,永遠不會不耐煩,因此在我眼裏,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她十二歲就送到在呼蘭河這座城市裏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可誰知,這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過來,天天拉車,晚上還得遭受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看看,蕭紅在那麼小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只有祖父,這不令人很痛心嗎?何況在當時,這樣的生活還算是快樂,再來看看團圓媳婦,這麼小就嫁人,不知耽誤了自己多少的學業,浪費了多少的青春,再嫁過來後,還被婆婆如此折磨,喪失了一條無辜的小生命,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快樂,幸福,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着,爸爸媽媽呵護着,老師教導着,同學幫助着,和呼蘭河傳裏的孩子們比較,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可是呀,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反而,動不動開口大罵,甚至動手,她們害了你似的,我想讀完這本書你應該會有所啓發。

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正擁有的東西:快樂幸福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4

蕭紅啊!蕭紅,呼蘭河水把您養大。您是這片黑土地上孕育出優秀的女作家,是愛國文學青年的典範。您珍貴的文學作品,是黑土地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令人永不能忘卻的一段歷史篇章。是呼蘭河的驕傲,是呼蘭人民的驕傲。您熱戀着這片黑土地,熱戀着呼蘭河,熱戀着鄉親們。

《呼蘭河傳》就充分體現了您的心靈。您還有很多作品沒有來得及寫完。如:反映東北開荒史的長篇小說《泥河》、反映哈爾濱女學生抗日鬥爭的長篇小說《晚鐘》、《呼蘭河傳》的第二部,另外還有《還鄉人》、《採菱船》、《珠子姐》等十個短篇小說題目都擬好了;可是殘酷的戰爭缺醫少藥,奪去了您青春年華。人民爲您惋惜,爲您憐憫……

蕭紅啊!蕭紅,您放棄了安逸舒適的生活;歷盡磨難、飢寒交迫、貧病交加、坎坷曲折。生活的漂泊,愛情婚姻的不幸,戰爭的災禍,您無不飽嘗。爲的是推翻黑暗的封建社會,爲的是不當亡國奴,爲的是讓廣大勞苦人民都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您懷着對祖國對黑土地的一片赤誠,蘸着自己的血液和膽汁,不足十年的創作生涯卻留下了近百萬字的珍貴文學作品。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民族危機嚴重的動盪時期,在國將不國的劇烈變動中您寫盡了人生的死路和活路。以抗日作家之譽蜚聲中國文壇,名揚海內外。報效祖國的熱血在您胸中奔騰,鞭撻吃人世界日寇鐵蹄暴行。您是現代史上巾幗英雄,文壇巨星。萬古流芳!永放光芒!

您的短暫人生卻綻放出晶瑩閃亮的文學火花。您在廣州珠江畔銀河的英靈,我們莊嚴向您告慰:我們踏着您的步履繼續奮鬥。今天您的願望實現了:祖國已陽光普照,盛世隆興,東方巨人,錦繡前程。請您望一望家鄉的鉅變吧!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5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肺腑之作,寫了作者童年住在呼蘭河小鎮時所聽、所見、所經歷的往事。文中,從一個人的善良或愚昧到一件事的意義和影響,而且每一篇故事都以趣事的方法爲讀者呈現出了呼蘭河小城的美麗,讓人身臨其境,受益匪淺,更讓人回憶起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

蕭紅的童年並不怎麼美好,但也有不少歡樂。她最喜歡在祖父的院子裏玩耍。看她在鮮花遍地開,蝴蝶滿天飛的後院中,歡笑不斷,“栽”白菜卻將白菜踢飛,“拔”野草卻誤拔穀穗,給祖父頭頂插花院中各種趣事連連,令讀者也歡笑連連。

院外,她和最疼她的祖父逛街,只要聽到有剛掉入井中溺死的動物時,祖父便將其買下,回到家中後,用黃泥將溺死的動物包起,扔到火中燒了起來,蕭紅便將燒熟的肉風捲殘雲般地吃下。因此養成一種吃肉就吃溺死的“烤”肉的愛好。

蕭紅還寫出了她們家以及門口街市中的熱鬧情景。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上廟會時的場景。那時,好多大人、小孩都從各個臨近村鎮涌來,廟會場面十分熱鬧。有人邊啃着糖葫蘆邊四處張望;有人領着孩子和商販討價錢;還有人在小吃攤坐下邊吃邊聊

文中一句“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令我震撼!作者連最簡單、最起碼的自由都如此嚮往!可見她童年處境的悲慘,但她卻並沒有對生活絕望,而是記錄了自己唯一的和祖父玩時的快樂時光。因此,啓發我從中領悟:明天的生活無人知曉是好是壞?是悲是喜?只能你親自體驗,所以不要對自己的明天失去信心!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

最近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感受深刻,令我難忘。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民國時期著名作家蕭紅。本書寫了作者對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生活的地方進行回憶。《呼蘭河傳》共七章,並不連續,大致可以分爲三部分。一、二章爲第一部分,主要講了小城的風光。第三、四章爲第二部分,主要講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以及自己的家。五、六、七章爲第三部分主要講了小城的三個故事。讀過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城裏的人雖然善良,但非常無知、迷信,整天過着死水般的生活,小城裏一代又一代人,能挺的就在風霜雨雪中硬挺下去,挺不住的就默默的離開了世界。雖然那時的生活如此殘酷,但作者對自己的童年還是難以忘卻。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最後一章馮歪嘴子的故事。馮歪嘴子住在作者家裏多出的一間屋子裏,靠做黏糕來維持生活。沒過多久,馮歪嘴子有了孩子,當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孩子的媽媽卻產後去世了。人們都以爲馮歪嘴子完蛋了,而他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雖然落淚過,但決沒有放棄過,奇蹟般的活了下來。

這個奇蹟有三個因素。一個因素是馮歪嘴子的決心,他的決心非常強烈,在別人一個勁兒瞎說之時,他心裏很堅決:我一定要把我的孩子照顧好!一個因素是愛,只有馮歪嘴子這個父親對兩個孩子深深的愛,纔會使他產生強大的決心。還有一個是馮歪嘴子的樂觀,別人再怎麼瞎說他,可他還是和別人笑眯眯的;他的孩子七八個月了,只會拍拍手,可他見了還高興的笑起來。正因他做到了,他成功了,他成功養活了兩個孩子,他成功創造了一個奇蹟!

《呼蘭河傳》讀完了,可我的心卻久久還未平靜,那些人、那些事還在我心中迴盪。有感動、有傷心、有溫暖、有幸福……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7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呼蘭河的人們所產生的不幸與其說是封建社會壓迫的苦果,不如說是其思想的.愚昧所帶來的惡果。比如團圓媳婦家的悲劇,爲什麼人會死,怕真不是婆婆人惡毒,而是千百年根深蒂固的觀念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一種共同的頑固的價值觀,他們所有的親友鄰人都覺得團圓媳婦的行爲舉止不對,想把它矯正過來,最終共同活活把團圓媳婦折磨死了。

這難道也是階級壓迫嗎,我看未必,這種愚昧的思想歸根結底來源於不高的生產力和千百年的文明傳承,來自於社會現實。撼山易,憾人心難,這隔了幾層的我們看來,這是愚昧而不可理解的,而在當時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看來,那恐怕是再正常不過的。

所以,個人覺得,蕭紅的個人悲劇怕也多多少少來源於這裏,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自己的思想觀念超前於自己所處於的時代,那絕對是一個悲劇,如果做不到糊塗一點,那麼人生註定是要坎坷的。因爲對於作爲一種社會動物的人類來說,如果做到了“衆人皆醉我獨醒,衆人皆濁我獨請”,那絕對是不容於人,不容於社會的,輕則受到排斥,重則有可能像西方衆多中古世紀的科學家那樣,丟掉性命。也許,就算不被社會清算掉,自己也可能受不了這個荒謬而不可理喻的社會,以自殺爲結局。也許,那麼多傑出人物走上這條路,也是有這個原因在的吧。

所以說難得糊塗,也難怪蘇軾洗兒戲作,“世人養子望聰明”“我願生兒愚且魯”,世人大多是有排他性的,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行爲與大衆不同,大多是要以悲劇收場的。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8

《呼蘭河傳》出自蕭紅筆下。蕭紅原名張迺瑩,黑龍江省呼蘭縣人。本書是一部回憶性、自傳性的長篇小說,是蕭紅的成名作。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呼蘭縣去看看“小蕭紅”吧!

本書共有七章,敘述了風俗人情、自然風光和風俗民情。作者用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寫出了兒時的記憶。其中這裏有描寫景色的讓我深有感觸,如:“天空是灰色的”,“嚴冬已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着口”等,十分形象地寫出了嚴冬的天氣。我最喜歡第三章,寫得是“我·祖父·後園”,其中一段還上五年級下冊語文書哩!蕭紅在這一段中總說“在後院裏一切都是自由的”。這讓我產生了疑惑:難道在呼蘭縣天天不都是自由的嗎?當我看到她的標題“我·祖父·後園”時,才發現在蕭紅的心中,祖父帶給她了快樂、自由和幸福。祖父很愛孩子,天天都會逗她們笑,多麼慈祥的老人啊!雖然他早已過世,那快樂的記憶一直在蕭紅的心中。祖父過世後,蕭紅倍感孤獨與失望。沒關係,蕭紅,堅強起來!

如果你深入故事情節,又可看出作者對人們的諷刺,愚昧,麻木……有一段說了人們病了就請巫婆跳大神,突出了人們的迷信。“大神穿着奇怪的衣裳,紅的,是一張裙子,那裙子一圍……從頭到腳無處不哆嗦”。人們對大神就像員工對領導似的,讓人感到遺憾。

作者用言簡意賅的語言,敘述起了她的童年往事,也充當起了呼蘭縣的“小日記”。雖然人生艱難坎坷,但是不能忘記的卻是那一個個幸福的笑臉,把傷心拋到腦後,你也不知,明天可能會發生什麼,加油,做最好的自己!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9

我剛從書店裏出來,手上還拿着《呼蘭河傳》,不由又想起了蕭紅阿姨寫的《祖父發園子》,那時的蕭紅是多麼調皮,可愛呀!於是,今天上午我再次翻開了《呼蘭河傳》,再次去探索呼蘭河這座小城的奧妙。

這本書共分爲七個章節,分別是:小城風貌、城中盛事、我與祖國、荒涼的院落、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每一個故事都特別讓人有輕鬆之感。越往下讀,心頭就會沉重一些,讓我置身於書中,流連忘返。

呼蘭河這座小城的人們是多麼迷信呀!人們跳大神、糊陰宅、放河燈......利用這些來保佑一生平安,他們卻渾然不知這一切都是假的;東道二街的泥坑,曾淹死過多少條鮮活的生命,比如:雞、鴨馬......卻沒有一個人去填那個坑,因爲人們認爲一切都是天意,呼蘭河的人們還是愚昧的。人們居然認爲跳大神可以治病,放河燈可以讓野鬼投胎,糊陰宅可以讓人們在陰間擁有一切,人們所謂的“盛宴”就是讓十二歲的女孩洗澡,人們還用“治病”的跳大神當成“表演”當地人民是多麼愚昧、麻木。

呼蘭河這座小城的生活是多麼刻板單調呀!人們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每一年必有跳大神,放河燈、廟會......

這些重要的活動有一個人多麼渴望吃豆腐,但家裏沒有錢,他說他以後要賣豆腐,這樣也行是人窮志短吧!

呼蘭河的人民還是自欺欺人的,他們知道他們生活貧窮,無法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只能自欺欺人地說“沒事兒”

合上書,腦中浮現出呼蘭河這座小城。啊!呼蘭河!你是一個充滿如此世俗氣息的地方啊!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10

蕭紅是一個命運悲苦的女性,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應對世俗,經歷了叛逆,覺醒和抗爭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搏擊。祖國的災難,故鄉的淪亡,個人遭遇的坎坷,使她的作品中帶着一絲絲悽苦和憤世,甚至還有那麼一點點的鄉愁。

小學期間,我們上了蕭紅的《火燒雲》和《祖父的園子》,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蕭紅小時候居住的呼蘭河城是如此的奇妙與可愛,使人不禁嚮往它……可今日,我讀了這本書,卻明顯地體會到了這個年代到百姓們的無奈與痛苦,也讀懂了一個懵懂小女孩的心。

蕭紅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裏可謂是生機勃勃,豐富多彩,語香爛姿,鳥花絢多。花園裏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讓我感到神奇,新鮮。異常是那會呼叫,會冒煙,葉子會發光的大榆樹,讓我感到十分羨慕和驚訝。

蕭紅說,花園中的植物,動物簡直是應有盡有。“蜜蜂則嗡嗡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小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落到上頭一動不動了。”這句話讓我彷彿看到了一隻毛茸茸的小蜜蜂嗡嗡飛着,落到一朵芳香四溢的花兒上,一動不動,似乎在回味着這無限樂趣。看,多有詩意呀!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天真淘氣的蕭紅竟趁外祖父拔草時,將一朵朵紅彤彤的玫瑰插在祖父的草帽上,一邊插還一邊笑。祖父更是可愛,不知真相,說了句:“今年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真香,二里路哪怕聞得到的。”我當時在喝茶,看了這句話,突然笑得哆嗦起來,實在憋不住,一口水從我嘴裏噴了出來,地上頓時溼了一大片。

這,就是童心。

這,就是童趣。

同學們,好好讀讀這本《呼蘭河傳》吧,此時此刻,你立刻就會領略到蕭紅那純潔的,又痛苦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