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二泉映月聽後心得體會大綱

二泉映月聽後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聽孫雙金老師的《二泉映月》一課後,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到現在還在腦中縈繞,揮之不去。我相信不僅是我一個人,所有的學生和聽課者都會永遠記住這首曲子。那麼,孫老師是用何“魔法”讓這首曲子深入人們心靈的呢?

二泉映月聽後心得體會

  一、“四聽”的教學設計,大氣磅礴,低吟回唱。

“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本文的教學,孫老師把這個“綱”定在了“聽”上面。全文的教學,螺旋式上升,分別安排了四個聽:

上課伊始,孫老師讓學生簡單地介紹一下所蒐集的有關阿炳的資料。然後很自然地說道:“阿炳是一位盲人藝人、苦難藝人、他的《二泉映月》是他的不朽之作,想聽嗎?”又問學生,用什麼來聽?學生回答:“用心來聽。”孫老師相機板書:聽。播放音樂,讓學生談談聽到了什麼?這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第一次在會場響起,帶着課前對阿炳苦難身世的大致瞭解,孩子們開始走近《二泉映月》。

當孫老師深情朗讀起第5節時,《二泉映月》第二次又響起。此時,我們聽到的不僅僅是苦難,在悲涼的曲調中,抗爭、吶喊的聲音已經跳出了音符。

第三次,當學生的朗讀和着音樂響起的時候,老師、學生、聽課者與這首二胡名曲已經融爲一體,此時的孫老師已經不是授課者,而是一位頂級的指揮家,指揮棒輕輕一揮,帶着人們走進了音樂;此時的學生已不是學課文,而是在品味音樂,在樂曲聲中深情地讀着民間藝人阿炳的身世;此時的聽課者,也不是在學習名師的講課方法,我們忘記了筆記,融進了課堂,與課堂上的師生同喜同悲。

最後孫老師通過擴充的.故事,小澤征爾說要跪下來聽《二泉映月》順勢發問今天的我們該怎樣去聽《二泉映月》?此時此刻,這首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帶着人們走進了阿炳的一生,走進了對人生的思索之中。餘音繞樑,綿延不絕。在本課教學中孫老師從多角度去呈現《二泉映月》,在師與文本、師與音樂、生與文本、生與音樂、師與生、生與生、生與學者之間,架起了對話、互動的橋樑。套用昨天薄校長在“發展性課堂教學”演講中所說的確立了一種“對話型”的師生關係,老師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在這節課中我看到了這樣的理念。

  二、善於引導學生聯想,讓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在教學找找阿炳的身世的關鍵詞的環節時,抓“雙目失明”讓學生閉眼感受;抓“賣藝度日”讓學生談生活中看到的賣藝人的場面;抓“生活的窮困,疾病的折磨”又創設兩個場景“燒到39、40度,渾身發抖,他是怎麼賣藝的呢?狂風怒吼,雙目失明的阿炳又是怎麼賣藝的呢?”讓學生選擇一個畫面,想象一下再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在這環節中,孫老師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聯想,舉一反三,現身說法,讓學生積澱了情感,走近了阿炳,走近了《二泉映月》。

  三、善於點撥學生領悟,讓學生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教學中處處透露出孫老師的“智”,體現了他的“平等中的首席”,每一處的重難點出,通過孫老師的巧妙點撥,讓學生一次次地領悟,靈魂一次次得到洗滌。如:爲什麼阿炳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反而聽到是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難道是阿炳的父親說錯了,還是阿炳沒有長大?拿起筆,到課文裏去找找關鍵詞句。

又如:他多麼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阿炳不僅聽到了嘆息、哭泣,還聽到了傾訴和吶喊!拿起書來,“聽着聽着,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的月夜。”他爲什麼要把這些通過琴聲來傾吐給月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