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對幸福的心得體會大綱

對幸福的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篇一:幸福課堂心得體會

對幸福的心得體會

幸福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幸福教育是爲每一位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 堅持以“讓學生得到賞識的快樂,學會學習的快樂,體會參與競爭的快樂,展示提升的快樂,收穫成功的快樂”爲宗旨,其核心理念是讓求知成爲孩子們最大的快樂。因此,打造幸福高效課堂則要爲孩子求知創造最佳環境與條件,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獲取知識,收穫成功。而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思考、學會發問、學會質疑,引導學生在提問中學習尤爲重要。教師一直被稱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當着施工工程師的角色。沒有新課程改革工程師的高度視野、水平和責任意識,是難以保證工程質量的。

一、精心備課,設計使用好教學設計

課前教師應精心研讀教材,研究學生,精心備課,師生溝通,課後學習反思,持續開展實踐創新。因此,教師在備課和教學設計的編制上要花費更大的精力,考慮的是如何利用更多的情景變量進行激疑、激趣,想方設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功感。

二 、教師角色的變化促學生髮展

教師已由傳統的傳授知識變爲關注學生學習動力、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不再是居高臨下的聖者角色,不再是權威的統領者。由“灌輸”到“精講”轉變,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信心不斷增強。

三、有效的鼓勵和讚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真誠的讚揚和欣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適時、恰當的鼓勵和讚美,這樣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出現失誤後,如果評價是“某某同學錯了,誰能再回答一次”,這位同學一定會有失落感,他

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很大的影響,如果換一種方式,“某某同學敢於回答問題,且聲音很響亮,哪位同學能再回答一次”,這樣這位同學一定會非常喜悅,在其他同學展示時認真聆聽,並與自己的見解進行比較,進行一次自我修復。能通過老師主持的大組討論解決。學生們因此也樂學愛學了,學習起來覺得特輕鬆。

四、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由旁觀者變爲參與者

運用開放式教學,把時間、空間讓給學生,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學習和思考,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這樣的課堂是互動的、立體的、和諧的、雙向的,學生由原來的旁觀者變爲參與者,成爲課堂的真正主人。

“幸福高效課堂”變客體爲主體,讓學生在親歷學習的體驗中達到高效,變沉悶爲活躍,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體驗高效;變題海爲淘金,讓學生在減負的輕鬆中享受高效。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在自我展示中,張揚了個性,激活了思維,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成績成了幸福高效課堂的副產品。

篇二:幸福教育心得體會

幸福教育心得體會

如果說我們的工作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得到領導和社會的肯定的話,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也在其中獲得了幸福。對於一個幸福的教師來說,教師的工作不應該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犧牲,而應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那麼怎樣纔會感到幸福呢?

首先,我們要放正心態。學會“有教無類”地接納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學會以每一個學生爲基準,對孩子多一份寬容,讓學生學會做自己人生舞臺上的主角,從它的幸福成長中獲得幸福!當你發現給了學生一份相信和鼓勵,自己卻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快樂和幸福!這樣的課堂真是一種享受!

其次,充滿愛心的對待自己事業 。我們教師又靠什麼來支撐我們無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愛!從事教育事業,沒有一片愛心是不可能成功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對於職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新課程的實施,或許我態度的轉變會更緩些。不可否認,新課程的實施給我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剎那間我感覺自己的面前是一個廣闊的舞臺,我可以盡情的跳躍、施展。從對新課標的研究開始,到認真的備課、寫教案、上課,再到與學生打交道,我逐漸的習慣了這份職業,並且在習慣中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愛與日俱增。感之愈深,愛之愈切。隨着對教育教學的深入瞭解,無論形勢發生怎樣的變化,這種維繫教育大廈永遠矗立的感情在我心目中變成了一種永恆。沒有這種對教育事業的真正熱愛,我想我不會真正的投入與付出,當然也不會體會到作教師的幸福。

第三,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做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纔是一名幸福的教師;作爲培養祖國下一代的人民教師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意識,要“樹立育人爲本的思想。”“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爲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導者,一言一行對學生的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堅持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爲人師表﹑ 以德修身﹑率先垂範。做一名無愧於“春蠶”、“蠟燭”美喻的優秀教師,把自己美麗的青春和騰飛的事業投入實際的工作中去! 因此,在新形式下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要志存高遠 、愛國愛教;要熱愛學生、教書育人;要身正爲範、爲人師表;要學高爲師、終身學習。 第四,不斷學習中體會幸福。學歷只能代表一個人的知識基礎,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能力。教學能力提高的關鍵是在工作實踐中是否善於學習、善於動腦、善於發問與質疑。現在提倡的“終身學習”、做“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一方面指學習不斷更新變化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你不讀書、不借鑑別人、不吸收新

鮮的知識與觀點,只是閉門造車,是很難有新的進步的。學會借鑑、學會吸收、學會融合、再加上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思考,就會使你的能力不斷提高,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解決的方法與途徑。說到底,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要拓展自己專業化成長的時空,就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在不斷的學習中不斷的充實自己,體會成長帶來得樂趣.

總之,一個幸福的教師,是一個能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師;一個幸福的教師,是一個追求課堂詩意的教師;一個幸福的教師,是一個能享受教育的教師;一個幸福的教師,是一個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教師??

篇三:開展幸福教育心得體會

開展幸福教育心得體會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經常受到這樣的困惑:課堂教學中語言不嚴謹,缺少幽 默感,缺少對人文科知識、自然知識和科學知識的滲透;在複述一件很生動的事情時,卻讓學生感到無聊;與學生溝通時總是感覺到方法單一,語言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每次大型活動都感覺到自己在學生面前的蒼白;與同事交往時,缺少交往藝術;對待孩子教育上缺少系統的方法……,在上級開展幸福教育後,我

找到了癥結所在,更知道了知識結構對於一個老師的必要性,因此,我先從剖 首先,博覽羣書,兼收幷蓄,與經典爲友。正如一些教育家所說一個專業化的教 師,首先應當是一個一般科學文化的“繼承者”,能夠自如地應對一般性社會事務; 應當是一個一般科學文化的“創新者”,能夠在學科知識的交叉衝突中尋找到突破

口,創新、豐富和發展科學文化知識,還應當是一個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僅能夠開展學科專業教育,而且能夠給予學生廣泛的人文影響。這是未來教師的業發展方向,也是提升內涵,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指數的源泉

其次,“我的身份”不到位。信息技術學科是一個知識更新最快的學科,如何應對這種變化,一直在困惑着我。自上級開展幸福教育後,我找到了癥結所在:教師應對學科的基礎知識有廣泛而準確的理解,熟練掌握本學科相關的技能、技巧;應對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尤其是相關點、相關性質、邏輯關係有基本的瞭解;應瞭解該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趨勢,瞭解推動其發展的因素,瞭解該學科對於社會、人類發展的價值,以及在人類生活實踐中的多種表現形態,還應對本學科所提供的獨特的認知世界的視角,界限,層次及思維的工具與方法。只有這樣,教師應對學科教學時才能方法科學,方式多樣,三維目標得以很好地滲透。 行動着,美麗着,從這裏起步,或許就有出路,從這裏迴轉,幸福就沒有了源頭,因此,我按照幸福教育的精神,善於發現教學中的樂趣,用小筆頭記錄這一個個閃光點,用教師的眼光去發現,用學者的眼光去加工,或許,屬於我的幸福就這樣迎面撲來!

篇四:幸福教育心得體會

幸福教育心得體會

幸福是讓一個人嚮往的詞。而且對於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更是深有體會。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從這麼多方面去闡述幸福。通過學習,我懂得了快樂的人主觀的內心感受。快樂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句話得到了大家和社會的認可。一個人喜歡什麼,不僅是天賦方面對這項事情的適應,也是一種內心的需要。喜歡是什麼?喜歡就是一種持久的動力,是一種自覺,是成功的指路標。

有人把人生的追求分爲從低到高的五個層面,從生存、社會、愛情、尊嚴,到人生價值的實現。如果本職工作是真心喜歡的工作,通過辛勤勞動得到社會認同,這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從事教師職業是爲了謀生的話,這是低層次的。一個人對一件事有了興趣,再去做這件事的時候就帶有了一種情感,有了情感,奉獻和享受已經分不開了,奉獻的時候就是享受,享受的時候就是奉獻,這纔是人類生存的高境界。過去我們談師德,一般說的比較多的是自律、奉獻、人格,很少談教師的發展提高,很少談教師需求。實際上,教師在奉獻的同時也造就了自我,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同時也照亮了自己。教師也是一個有生活感、生命感、價值感的人,而不只是一個掌握知識、傳播知識的機器。每當教師節,我們都吟誦兩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好像教師這個職業,是一種悲苦性的職業。可是,有一位教師說得很好:我不想做成灰淚始乾的蠟燭,我是一個燈泡,給我電就可以發出光芒,比蠟燭明亮,比蠟燭快樂,比蠟燭長壽。

當教師是非常辛勞的,但教師爲什麼又是詩意、快樂地棲居在大地上呢?我認爲,教師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瑣碎的,但也可以從中獲得種種豐富的閱歷與幸福體驗,因而又是快樂、充滿詩意的幸福收穫者。正因爲如此,對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通過學習我感受到教師在“勞累”中同時擁有別人所難以體會的快樂與幸福。楊啓亮教授曾把教師對教育的看法分爲四個境界: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規範與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責任的活動;三是出於職業良心;四是把教育活動當作幸福體驗。在理想的師生交往中,教師把教育視作倖福的生活。不因教育工作的勞累而抱怨,反而會感到學生隨時會給她帶來欣喜與快樂。就像上面這些教師所說的,雖然教書是很累的,但她們在理想的師生交往過程中,在與學生真誠、開放的互動中,時時體會到別人所難以預見的種種幸福與快樂。這一切只有當教師真正投入師生交往中時,纔會發覺原來教育工作是樂趣蘊藏其中、財富蘊藏其中的。對教師而言,教育工作佔據了人生的很大比例,它的意義決定着人生的意義,它的價值決定着人生的價值。心靈的呼應,精神的對話,人格的感召纔是教育的核心,一個不能體悟到教育幸福的教師,是不能給學生以幸福的人生的,更不能給學生以人生的幸福。所以,要立志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把教育當作理想來追求,並用人生的激情來驅動,用教育的理想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來實現教育的理想。

做一名教師,首先要知道教育的真諦就是讓學生獲得人生的幸福。孩子在離開學校,走上社會以後,仍然快樂,快樂的追求幸福,這樣,教育就成功了。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幸福伴隨孩子一生,用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矢志不移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幸福、快樂的職業。只有幸福快樂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快樂的學生。學生的幸福感是教師給的,教師的幸福感除了得自學生,還得自學校。學生的幸福感是一種成功的體驗,教師的幸福感是一種高峯體驗。我們只有不斷提升教師職業生涯幸福感,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爲纔會充滿深情、飽含熱情、噴灑激情,纔會充滿智慧的火花。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強大力量,會在有形與無形中影響學生。

善待學生,努力做一個成功的教師。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與成長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

善待自己,別跟自己過不去。學會以平等平和的方式與學生相處,與學生交流。放棄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於從自己的職業優勢中尋找人生的樂趣。保持心理平善待學生,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是獲取教育成功的原動力,沒有學生的合作,教師的工作絕對不會有成效。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與成長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

爲了祖國的下一代,爲了民族的未來,我就要勇擔責任,就要去感動自己,感動學生,感動社會,幸福着孩子們的幸福!這是我個人對幸福的'理解。

篇五:幸福人生心得體會

《如何經營幸福人生》讀後感

去年有幸拜讀了臺灣青年學者蔡禮旭老師的《如何經營幸福人生》一書,受益匪淺。起初是被這本書名所吸引,“幸福人生”是每個人所渴望的,我也不例外,但是對於幸福理解的還很膚淺,至於幸福人生還不懂怎麼樣去經營。讀完這本書後我心裏充滿了陽光,那麼對於自己今後的人生也是希望滿滿。

《如何經營幸福人生》在前言中闡述:在物質文明發展的今天,古老的東西並不意味着過時。因爲真理是永恆的,歷久彌新的。就像太陽,雖然古老,但每天都是新的。她不僅賦予人類生命,又帶來光明和希望。古聖先賢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陽光,普照寰宇,帶給人類幸福、美滿。中國傳統的聖賢教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代代相傳。那麼這一直占主導地位、美好的傳統教育,究竟教給我們什麼呢?它教給我們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它也讓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不論貧富貴賤,都會自然產生五種關係:父子——父慈子孝;君臣——領導與被領導之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夫婦——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夫妻能各盡本分;兄弟 ——長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愛;朋友——人與人之間交往,守信用,講道義。這些是人倫大道,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這五種關係,順應五倫之道是做人的根基。

《如何經營幸福人生》一書共四十講,是以五倫課題爲中心的中國傳統教育總綱,其中 “掌握人生方向、洞悉處世根本”讓我感悟最深,就此淺談一下感受。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不順和煩惱,生活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不定會遇到什麼人、什麼事,那麼如何應對?從中我得以體會,這要樹立正確的處世態度,還要持有正確的處事方法。蔡禮旭老師提到處事就是要以道義爲原則,處事當中應該時時刻刻要盡力去把事做好,不能邀功,不能自以爲是。只要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對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要去患得患失。既然選擇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麼就要盡全力做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蔡禮旭老師在文章中提到林則徐先生他在一生立身行道的過程,體驗到人生有十件事我們要抓到根本去做,其中他在教誨當中提到“十無意”,也就是十個提醒,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力行孝道。我們能有今天,離不開我們父母的精心養育,縱然我們的父母能力有大有小,可是不論貧窮富貴,我們的父母總能讓我們健康成長,所以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爲人師的我們也會爲人父爲人母,更應爲後代做好榜樣。從古至今這是聖賢傳授給我們的教誨,爲此來行善積德。最後一件事就是告誡我們保護身體,尤其爲人師的我們,因爲健康是一個人一生事業的根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就是對家人、對事業的負責,我們在做好事情的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要有規律,不可以常常熬夜,不可以食物有時侯吃很多,有時候又不吃,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損耗很嚴重,到時買再好的藥也爲時已晚。諸如好多人所說的年輕時拼命掙錢,年老時拿錢買命,所以爲人師的我們在上好課的同時,也要常常健身,多多活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蔡禮旭老師在文章中教給我們好多處事接物的方法、態度,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應多多借

鑑學習,對我會是受益終生。聯繫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蔡老師舉了這樣的一個事例:有位老師他平時罵學生罵得很兇,學生也很怕他,有次教學演示課要教給其他老師看,那節課他對學生特別好,還笑起來,但不自然,平時他都罵學生,後面的老師看了都不自在,學生也不知如何響應,覺得老師很陌生,那節課上下來很尷尬。通過這樣一個例子得出對人的關懷、尊敬、禮貌,那是假不來的,要真誠,這要從平常的點滴做起。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老師,在和他建立起信任的同時要給與關懷並規勸,其實不這樣發脾氣還是可以把學生帶好,對於性格急躁的年輕老師來說是個很好的教誨。在學校經常會有學生犯錯,這時很多學生常常被老師批評,此時他們的信心可能就不見了。所以學生一犯錯的時候,我們要先冷靜,先協助他把錯事打理好,之後再告訴他爲什麼會犯這個錯,要了解清楚,他就會覺得我們處處體諒他、指導他,進而對我們老師也會倍加尊敬。與人相處的很重要的態度就是忍讓,對學生也是如此,現在面對的都是新時代的很有個性的學生,要節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脾氣亂髮,努力做到倍受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樣纔會產生愈來愈多的幸福感。

要做事先做人,由此我們在教學時,不但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做人,當然我們也要先看自己有沒有做到禮讓、忍讓、謙讓的功夫,這個就是我們要先去提升的地方,努力做到處處替人着想。人與人的相處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甚至學一輩子還覺得不夠。我們要調整好心態,快樂的生活和工作,和諧的與別人相處,多想想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多想想別人身上的優點。記得今年春晚有個小品中郭冬臨說過這樣一句臺詞:“心裏陽光一點嘛!”沒錯,讀完《如何經營幸福人生》,心裏很陽光、很純淨,如被洗禮了一番,從中細細品味到了它的真實智慧,由此嚐到了幸福的滋味,只有體味到了幸福的內涵,那麼我們的人生纔會快樂、纔會有意義、纔會慢慢營造出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