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先進工作者推薦事蹟材料

先進工作者推薦事蹟材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習先進事蹟,真正把“立檢爲公、執法爲民”的要求落到實處,贏得人民羣衆的信賴和支持。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先進工作者推薦事蹟材料

  【2016年先進工作者推薦事蹟材料1】

***,男,漢族,1971年生,黨員,本科,教授級高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青海省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現任青海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該同志參加工作以來,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勇於開拓、敢於創新,全身心地投入到測繪事業中,在測繪科研及生產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一、刻苦鑽研,勇擔重任

20幾年來,***總是身先士卒,勇擔各項測繪重任,刻苦鑽研新技術,在測繪重大工程及我省生態保護建設及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積極推動我省測繪升級轉型。該同志經歷了從傳統手工測繪-計算機輔助製圖-現代測繪-信息化測繪的四次重大技術轉換,每一次他都在第一線帶領大家研究討論、開展培訓、組織技術升級改造,克服一個一個困難,在單位的人員、技術、裝備的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服務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級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開建以來,該同志帶領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刻苦鑽研遙感技術、積極與院校及行業單位交流、到省牧科院教授那裏請教三江源生態、草地退化等專業知識。到三江源實地踏勘,帶領隊伍高效高質地完成了三江源黑土灘退化型草地本底調查,70年代至今的退化草地、溼地監測,“十二五”期間三江源草地變化評價等項目,他主持開發的三江源遙感動態監測地理信息系統、三江源影像圖集等一系統成果,充分應用於三江源生態保護與治理,受到三江源辦及社會一致好評。2008年青海湖流域開展保護以來,他帶隊持續開展青海湖流域退化草地監測、青海湖面積動態監測、青海湖流域冰川變化監測以及沙島擴張監測;在開展祁連水涵養地及三江源國家公園前期規劃及申報過程中,***同他的團隊積極與相關單位配合,發揮地理信息及遙感技術優勢,取得了不少高質成績,受到省領導及行業單位的表彰;“十二五”末期,他帶領團隊積極開展我省草原遙感監測及評估,這項成果將用於行業單位開展以草定畜、禁牧減畜和草原補償及評價。這對我省畜牧業生產和環境保護有着積極的意義。其中三江源黑土灘綜合治理與技術集成獲2013年度省科技廳一等獎。

服務於我省宏觀決策。受省發改委的委託,***承擔了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編制工作,他帶隊歷時3年完成了基礎研究報告的編制、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劃定與編制,協助發改委基於主體功能區規劃開展相關政策的制定。2015年,帶隊開展我省多規合一的試點工作、主持開展多規合一數據整合、標準制定、系統集成開發、參於區域自然資源承載力評價等工作;同時還參於我省“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編制中地圖編制方面的工作,完成了十三五規劃概覽畫冊的編制等。

服務於我省公共應急。在我省興海縣疫情中,該同志帶隊積極爲應急指揮提供地理信息服務,受到省和國家衛生部相關領導的高度讚譽;2010年,玉樹地震,***帶隊通宵編制了大量應急圖件,開發了應急地理信息系統,用於應急指揮;他主持開發了“青海省應急地理信息系統”、“海西地震應急地理信息系統”、“青海省減災地理信息系統”等,其中青海省應急地理信息系統”獲2015年度青海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三等獎。

負責青海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監測。2013年,全國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開展,***帶隊夜以繼日地研究各種技術規範,按時完成了試點工作。2014-2015年做爲全省地理國情普查技術總負責,他不僅積極與國家、援建單位、普查承擔單位進行溝通,還多次到行業單位請教,親自到普查實地勘測。一次,爲了確認影像上一個圖斑,***帶隊從縣城驅車近3小時到達圖塊附近,爬山近1個小時到達實地,確定了地物類型。他早已忘記了醫生的囑咐,“你的膝蓋有損傷,近期不能做劇烈運動”。下山下了不到一半,他的膝蓋就疼痛加劇,難於行走。第二天他仍繼續到單位上班,就這樣有效地保證了我省普查技術支持。爲了提高效率,他組織開發了地理國情普查外業調繪平板,並在全省推廣應用,僅此一項,就爲我省普查節省商業支出100多萬元,並獲得2015年度青海省測繪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持多項重大測繪工程。“十二五”期間,***先後主持完成青海省數字框架建設、數字德令哈建設、天地圖青海建設、三江源二期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以及青海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重點測繪工程,其中天地圖成果已在我省國土、交通、科技、氣象等30多家單位廣泛應用。

開發新產品,拓寬新市場。***及其團隊不斷將新技術用於生產,極大地拓寬了測繪新市場,他領導的團隊成爲青海地理信息的領頭羊。先後研發了青海省唯一一份地圖掛曆,編制了我省第一份電子版旅遊圖《西寧之窗》,編制了我省首份藏文版旅遊圖,在我省首家利用遙感技術進行三江源黑土灘退化本底調查,並先後開展了高分遙感在青海找礦研究、草地生產力監測研究、江蒼煤礦管理開發等工作;近年來,以天地圖應用爲基礎,積極與國土、氣象、環保、林業、科技等單位合作,有效地拓展了測繪在行業中的應用。

長期不斷地鑽研和積累,使***成爲了當之無愧的地圖製圖、地理信息、遙感專家。他先後主持的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點測繪工程,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其中多項工程獲得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國家測繪局優秀地圖產品三等獎、國家測繪學會優秀工程獎。

二、努力探索,科技創新

在***的帶領下,每年都會有或大或小的技術創新及現有工藝方案的改造誕生。在生物園區建設中,他利用DEM技術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土石方計算方法,爲政府節省經費200多萬元;在三江源生態監測中,他提出利用遙感反演技術結合人工解譯的工作技術流程開展三江源生態監測,有效解決了遙感監測中不同工作人員帶來的判別誤差,提高了監測精度;“十二五”期間,他用了近4年的時間,與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青海省草原監理站合作,開展我省複雜草原類型下生物量動態監測技術研究及流程改造,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及遙感技術進行全省生物量估算,有效提高了估算精度、生產效率,並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技術已應用到我省農牧廳草原監理站;在地理國情普查試點工作中,通過大量試驗,提出人文要素人工分類,自然要素軟件分類的人工干預的遙感分類技術方案。在互聯網加及雲平臺時代,他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基於雲地理信息服務,地理信息加等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創新。多年的技術創新與積累,***帶隊開發了“通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地理國情移動調繪系統”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理信息產品,並獲得多項軟件著作權。

三、開展技術培訓,加強團隊建設

***極其注重技術培訓,每年通過各種形式,對全員職工進行500%以上的專業技能培訓,“十二五”期間,他組織培訓測繪技術人員3000多人次,並在青海省測繪學會、西北地區測繪學會等技術交流會上做專題技術報告,主持全省地理國情普查技術培訓並親自講課。他經常到生產一線,與工作人員進行技術交流,手把手地傳授測繪技能。就這樣,他帶出了一個能吃苦、技術過硬的團隊。在工作中,他能緊扣測繪技術發展脈搏,前瞻性地開展團隊建設。他組織成立了我省第一個地理信息開發小組,現已發展成爲一個集WEBGIS、三維GIS、移動GIS、組件GIS爲一體的,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集系統架構設計、系統開發、系統集成的綜合性地理信息開發團隊。成立了第一個城市三維及大場景建模團隊,開展三維模型研究及應用。在他的帶領下,中心形成了具有地圖製圖、數據建庫、地理信息系統開發、遙感監測、三維建模一系列技術支撐的團隊。2013年,中心入選省信息科學領域人才小高地,2015年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申請成立省級重點實驗室並獲批准。

20個春夏秋冬,***始終默默耕耘在高原測繪第一線,他沒有休過一次帶薪休假,從沒有因私事耽擱工作。“十二五”期間,帶隊出色完成了天地圖、數字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地理國情普查、三江源生態監測、應急測繪服務等省部級重大工程;開展了移動地理信息、海量異構地理信息數據庫管理、基於遙感反演的生態評價監測等一系列技術研發與創新,獲得多項科研成果及軟件著作權。***過硬的技術、出色的成績以及優秀的品質得到了單位領導職工的一致稱讚和高度評價。他先後獲得“青海省直屬機關成材創業優秀青年”、“全國測繪技術能手”、“省國土資源廳全省測繪專家”、“國家測繪局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測繪獎章稱號”、“國土資源部十一五先進個人”、“青海省第六批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2016年先進工作者推薦事蹟材料2】

於1961年8月8日出生於漢川縣南河鄉河沿村一個農民家庭,1980年7月考入孝感地區農業學校農學專業,1982年8月中專畢業分配到安陸縣農業局植保站工作,先後擔任植保站副站長、農業局加力飲料廠廠長,1993年6月起擔任市農業局植保站站長,1995年任市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至今,199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農藝師職稱,是湖北省農科院與安陸市人民政府“科技共建專家大院”專家組和國家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安陸項目專家組成員。2013年8月2日,該同志在病蟲防治一線連續奮戰8天后,因高溫引起中暑,誘發急性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享年52歲……

投身植保事業

1982年,***從孝感地區農業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安陸植保站從事植保工作。當時的社會上對農業技術推廣這一行曾有句順口溜——“農林水,跑斷腿,沒油水,曬得像鬼”,可見農業工作的艱苦。他後來在日記中寫道:“那段時間,我也曾猶豫、彷徨過,可是當我深入鄉村,接觸農民兄弟,感受到他們的貧困和對科學技術轉化爲財富的熱切渴盼,感受到他們對農業技術人員的理解和火熱的深情,我的心靈被震撼和洗滌了。於是,我默默地定位了我的人生目標:像兒子一樣,爲廣大農民服務一生,奉獻一生”。而這一干,就是三十一年。

剛到植保站那會兒,他主要負責農作物病蟲系統觀測和資料整理工作。80年代的安陸交通極不便利,當時要想有一輛自行車都是一種奢望,系統觀測點在城郊,他每天早上都要步行到觀測點調查病蟲害發展進度,露水和汗水溼透了衣襟,稻葉在雙臂上劃開了一道道血痕。除了系統測報工作外,還要到鄉鎮進行面上數據調查,晚上再綜合數據發情報,就這樣一干就是7年,彙集了大量的原始資料,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但他從未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工作中他深感所學知識不夠,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通過各種途徑爲給自己充電。1987年9月,如飢似渴的他被送到北京農業大學進行植保專業知識培訓,他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虛心請教有實際經驗的前輩,記下了數萬字的心得筆記。回單位後,他跑遍安陸市所有鄉鎮,對農作物病蟲發生動態基數消漲規律及發生特點進行調查,在準確測報基礎上,發表了棉花棉蛉蟲、紅蛉蟲發生與防治策略等論文,受到了省市植保部門的肯定。

1988年,他接到省廳下達的《蘇雲金桿菌防治水稻螟蟲》試驗項目,於當年6月份在棠棣鎮河德村一農戶5畝水稻進行試驗。爲了試驗準確性,***和站裏的一名同事在5畝秧田中作梗、施藥,在田中一干就是6個小時,中午氣溫高,幹完試驗後已是汗流浹背,筋疲力盡,一連病了好幾天,辛勤勞動終於換來果實,當年該項目獲省《豐收計劃》二等獎。

實現人生價值

幾十年來,他每年進村入戶進行植保技術指導和科技諮詢的時間都保持在200天以上,觀察和治療的農作物病例不計其數,跑遍了全市所有的村組,足跡遍及田間地頭。有時,一天就要跑近8個鄉鎮,累得像散了架一樣,腳腫得難以下地。同事們勸他:“你一個當站長的,不用天天下鄉,走幾個點兒就行了。”他說:“站長更應該這樣做。要不怎麼能掌握第一手材料?”爲診治作物疑難病例,他一邊在實踐中摸索,一邊虛心向知名專家請教。還自費購買科普書籍150多冊、查閱上千冊資料,做讀書筆記近50多萬字。把自己掌握的技術編印成技術講義等多種資料,複印數萬份給廣大農民。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羣衆的力量纔是無窮的。爲了幫助更多的人掌握技術,他免費培訓農民技術員。2001年以來,他已經先後舉辦植保技術培訓班近300餘期,培訓農民技術員數萬名,使全市每個村、組都有了一名植保技術員。每次培訓,僅能容納40、50人的教室都要被100多人擠得水泄不通。課後,農民不願意走,總是圍着他諮詢,要技術。2009年4月11日,在一次植保技術培訓班後,農民兄弟要他留個電話。當他掏出“農技服務聯繫卡”時,被在場的農民“一搶而光”,其中一位農民拉着他的手說:“如果您給我錢,我可能一天或幾天就用完了,但您今天送給我們的是用之不盡的財富啊!”

種子離不開土壤,農業技術人員的事業離不開農民和土地。在長期與農民打交道的過程中,一份難解的“戀農情結”已深深地融入他的生命,農民的問題他有求必應。2007年7月14日下午剛下班,他接到王義貞鎮一陌生農民的電話,問清情況後,他都沒顧得上吃晚飯,便立即趕到了現場。那個農民既焦急又驚喜:“周站長,我還以爲您不會來呢,沒想到一個電話,您就真的來了!”這位農民原是一位下崗工人,回到鄉里承包了幾十畝農田種水稻,沒想到,正在生長旺盛期,他家的稻田裏稻飛蝨成災,急得團團轉。無意之中他看到了別人給他的一張“農技服務聯繫卡”,於是,他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打了個電話。***一邊安慰他不要急,一邊給他講解稻飛蝨防治知識,一邊給他開藥方。像這樣的求助電話,他每天都接到不少。


1.2016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個人事蹟材料

2.精選民族團結一家親先進典型事蹟材料範文

3.2016民族團結一家親先進典型事蹟材料

4.2016民族團結一家親典型模範材料

5.有關民族團結一家親個人典型事蹟材料精選

6.2016新疆民族團結一家親先進個人典型材料

7.2016年好人好事事蹟材料

8.關於民族團結一家親先進個人典型材料

9.2016教師民族團結一家親先進典型材料

10.2016年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發言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