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2016年質監局質量月活動方案

2016年質監局質量月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在產品的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的今天,產品質量已成爲一個企業在市場中立足的根本和發展的保證,產品質量的優劣決定着產品的生命乃至企業發展的命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質監局質量月活動方案,歡迎大家閱讀!

2016年質監局質量月活動方案

  【2016年質監局質量月活動方案1】

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水平,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消費品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6)》(質檢辦監〔2016〕538號)和省質監局《2016年全省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方案》(魯質監監二字(2016)199號)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改善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爲主題,以增品種保障基本消費、提品質增加優質消費、創品牌滿足高端消費爲主攻方向,堅持整治、提升、創新三管齊下,着力解決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的質量問題,補齊質量短板,擴大有效供給,改善消費產品結構,提振消費市場信心,努力構建消費升級與供給改革良性互動格局,推動產業層次向中高端邁進、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躍升,增強內需消費拉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持久動力。

二、基本原則

立足轉型,緊扣主題。面向全市消費品產業轉型升級和服務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緊緊圍繞“改善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主題,大力推動去除“殭屍”企業、化解產能過剩,倒逼企業更新換代和產業升級,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品牌,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實現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躍升。

標準引領、質量創新。以提升消費品質量爲核心,以標準創新爲重點, 依託“萬千百十”行動計劃,參與實施“質量品牌提升工程”、“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積極創建質量提升示範區和示範項目,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提升質量水平,充分發揮質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綜合施策,重點突破。緊緊圍繞消費者普遍關注、反映強烈、要求迫切的突出質量問題,每年在消費品領域選定一批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分區分級分類地綜合運用標準、計量、認證、監督、檢測等手段,對症下藥、精準發力、全面施策、標本兼治,集中解決深層次矛盾和瓶頸問題,力求提升實效。

市場主導、社會共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企業在供給側改革中的主體作用,教育引導企業主動落實消費品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激發企業質量創新活力,以企業豐富的質量創新成果滿足多層次、個性化消費需求,推動“濟南製造”向更高水平邁進。聯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營造環境,創造條件,協力支持企業打好質量升級“攻堅戰”。

三、目標任務

全市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以提升消費品質量、改善消費品供給結構、滿足不同層次質量需求、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爲目標,每年選定一批題目分級實施、分類操作、壓茬滾動、漸次展開,不斷擴展消費品質量提升覆蓋面,促進重點消費品提升一批標準水平、攻克一批質量瓶頸、創立一批市場品牌。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和省局工作部署,結合我市實際,2016年全市質量提升重點是:1、依託 “萬千百十”計劃,加強企業質量管理;2、參與質量品牌提升、同線同標同質兩個工程,提高消費品質量水平;3、推動三種產品參加質量比對,推動電飯煲、電磁爐、豆漿機衝擊國際領先水平;4、在總局10類產品和省局4類產品的基礎上,對社會普遍關注、具有一定工作基礎的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車用潤滑油(發動機油(內燃機用油)、制動液、防凍液)等2種產品開展專項提升,促進重點行業轉型升級;5、推動產業聚集度高、社會影響大的重點區域開展質量提升示範區創建活動,全面提高區域性質量水平。

四、重點工作

(一)依託一個計劃,全面強化企業質量管理。按照省局《關於實施質量品牌提升工程推進“萬千百十”行動計劃的意見》(魯質監質發〔2016〕26號)確定的總體目標,主要抓好三點:一是集中抓好質量培訓。按照“逐級培訓、多元參與、梯次推進”的要求,在7月底前制定計劃,分解任務,列出質量培訓計劃配檔表,首先在消費品生產領域按區域、分層次、多形式地搞好人員培訓,力爭今年“質量月”期間在消費品生產領域將質量管理基礎知識在一線員工和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培訓率達到30%以上,特別是搞好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培訓(質量處牽頭,各縣(市)區局配合)。二是推行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2016年,在消費品生產領域普遍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臺賬,強化現場管理、過程控制,嚴把原材料、元器件關口,從源頭奠定高品質產品基礎。在中小企業普遍推行ISO9000系列標準,鼓勵引入六西格瑪、精益生產等各類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在大中型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使質量管理水平逐步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質量處牽頭,各縣(市)區局配合)。三是培育工匠精神。以羣衆性質量創新和研發力量集中攻關相結合,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培育精益求精、質量第一的工匠精神,擯棄偷工減料、違規操作、粗製濫造,讓“全員參與、過程管理、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在消費品生產企業落地生根(質量處牽頭,標準化處、計量處、各縣(市)區局配合)。

(二)參與“兩個”工程,力推“三品”“三同”。面向“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和省會城市經濟圈、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韓自貿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的新形勢,整合質監部門技術資源,全力實施質量品牌提升、同線同標同質兩個工程,推動消費品質量升級。一是強化計量基礎。全面梳理重點消費品生產企業的計量基礎狀況,指導企業加強計量科技創新,完善計量溯源體系,提高產品製造精細度(計量處牽頭,各縣(市)區局配合)。二是提升標準水平。以加快實施總局《消費品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爲抓手,在消費品生產領域大力開展標準宣貫,指導企業採用先進標準、推進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完善標準體系。率先在消費品生產領域實施標準“領跑者”試點,推動大型消費品生產企業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轉化爲標準,促進技術創新、標準研製和產品轉化的連貫協調,推動一批重點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提高標準國際互認水平,發揮標準對實體經濟的引領作用(標準化處牽頭,信息中心、各縣(市)區局配合)。三是實施中小企業質量保證能力示範工程。充分利用質監部門技術優勢,搭建區域性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標準、計量、認證、質量、檢測服務,爲消費品生產企業技術創新、產品研發、質量提升提供技術支撐。組織中小型消費品生產企業制定計劃,大力實施品種創新工程、品質提升工程和品牌培育工程,培育一批中小企業質量管理示範標杆,激發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內生動力(質量處、標準處、計量處、財務與科技處分頭負責,各縣(市)區局配合)。四是大力開展品牌創建活動。按照“萬千百十”計劃有關目標,支持社會力量建立品牌促進會、品牌評價協會、品牌策劃營銷、產品質量檢測認證服務機構,爲消費品質量提升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年內製定培育計劃,落實培育名單,力爭在消費品生產領域培育 個以上的名牌企業和產品、 個以上的知名標杆企業和產品,打造“濟南製造”新優勢,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樹立自主品牌消費信心(質量處牽頭,標準化處、各縣(市)區局配合)。五是積極推動消費品質量認證。加強認證活動監督檢查,推動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有機認證,探索建立地方標準自願性認證制度,用認證推動我市消費品質量提升。指導有條件、有潛力、有發展空間的高新技術消費品生產企業積極申請國內外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認證,鼓勵我市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展國際互認,幫助我市消費品生產企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質量處牽頭,各縣(市)區局配合)。

(三)推動三種產品開展省質監局組織的質量比對,突破關鍵技術瓶頸。2016年,省局將按照選題—比對—研發—推廣的基本思路,重點抓好電飯煲、電磁爐、豆漿機三種具有質量優勢和示範帶動作用的產品,目前已經基本確定了我市的九陽集團和小鴨集團參與。(監督處牽頭,質檢院、有關縣(市)區局配合)。

(四)開展16種產品專項提升,促進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在總局確定空氣淨化器、電飯煲、智能馬桶蓋、智能手機、兒童玩具、兒童紙尿褲、嬰幼兒童裝、牀上用品、廚具、傢俱等10種產品和省局確定成品油、電熱食品加工設備、校服、傢俱等4種產品的基礎上(具體要求見總局和省局方案),市局增加了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車用潤滑油等2種產品開展專項提升。通過各級監督抽查和基層日常檢查,督促企業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同時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爲(監督處牽頭,計量處、稽查局、有關縣(市)區局配合)。

(五)推動區域質量提升,提高區域性產品質量水平。各縣(市)區局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共治、扶優治劣、整體提升的原則,每年至少確定1—2個區域,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標任務,打好區域提升“組合拳”(各縣(市)區局)。市局重點是督促有關縣(市)區局積極協調當地政府,綜合運用區域整治、標準創新和質量升級措施,着力解決行業性、區域性質量問題(監督處牽頭,質量處、標準化處、稽查局、有關縣(市)區局配合)。

五、時間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7月上旬)。市局成立消費品質量提升領導小組,下發行動方案。各縣(市)區局按照本方案要求,研究確定目標任務、提出具體方法措施、分解落實整治責任,形成詳細實施方案,並於7月15日前報市局監督處。

(二)組織實施階段(7月中旬至12月上旬)。落實行動實施方案,集中時間、集中精力組織開展摸底調查、建立檔案、專項檢查、區域整治、質量比對、質量提升和執法打假等活動,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市局派出督導組對各縣(市)區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定期彙總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對整治提升期間單項計劃落實情況、單項工作進度和工作成果(見附件報表),由各縣(市)區局對口科室於2016年7、9、11月的每月23日前分別向市局各牽頭處室報告,由市局各牽頭處室於7、9、11月的每月25日前報省局各牽頭處室。

(三)總結提高階段(12月中旬)。認真梳理經驗得失,全面做好查缺補漏和總結提高。市局各牽頭處室和各縣(市)區局於12月10日前將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報市局監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