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歡迎閱讀與收藏。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1

  一、說教材

《草船借箭》是小學語文第十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爲一方。當時曹操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課文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給周瑜,周瑜自嘆不如。

  二、說教學目標

爲了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學習課文,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使學生從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萬支箭的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合作解決。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三、說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使學生從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萬箭的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合作解決。

四、說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我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進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清文章脈絡。在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後,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最後通過探究學習,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明白:課文爲什麼用“草船借箭”爲題,而不是用“草船騙箭”爲題以及弄明白諸葛亮在借箭時,爲什麼要帶上魯肅?諸葛亮爲什麼能借箭成功?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麼啓發?

  五、說學法

在教學中,老師通過鼓勵和引導,讓學生能夠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進行學習,使學生在這樣的模式下,輕鬆愉快地學習課文。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讓學生有充分的學習自主性。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和與同學的合作學習,完成對課文的理解,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深入地理解自己在自主學習及與同學的合作學習中沒有弄懂的問題。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爲他們的今後學習打好基礎。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

通過學生的讀題,讓學生找出課題中的關鍵詞。然後教師通過關鍵詞,談話導入對新課的學習。

2、自主學習,理清文脈。

本環節教學,通過老師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完成對課文脈絡的瞭解。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並能根據事情把課文分段,把自己在讀課文的讀懂的內容寫在書上的空白處,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做好記錄,爲下一環節的教學做好鋪墊。在學習自學完成後,進行班級交流彙報,把自己讀懂的內容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3、合作學習,深入理解課文。

本環節的教學,首先教師爲學生出示合作學習的提綱。因爲學生如果不有一個合作學習的提綱,就容易出現混亂狀況,在進行彙報時,就沒有一箇中心,你學你的,我學我的,形同一盤散沙。因此,我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幾個提綱,讓學生圍繞提綱進行合作學習。在這個環節中,我除了對提綱的內容進行交流彙報外,還對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困惑,組織進行合作討論。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學生自己解決有困難,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使學生能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深入的`理解。

4、探究學生,拓展延伸。

本教學環節,主要是對課文內容進行更廣闊的拓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通過這樣的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在今後的學習中,能自覺主動地去對課文中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探究。使學生對學習始終保持一定的興趣。也對課文的內容有關的東西,進行進一步的挖掘。

5、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這個教學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朗讀,從整體上對課文進行把握。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使整節課的教學從面到點,再從點到面,給學生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過程。

6、結合板書總結課文,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教師結合本節課的板書,對課文進行總結,通過總結,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對課文的重點內容進行再次的講解,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它講述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強。這篇課文所講是《赤壁之戰》前的一段小插曲,周瑜妒忌諸葛亮的非凡智慧,他用要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的難題來謀算對手,諸葛亮沒有造箭,而是在三天內用草船借來了十萬多隻箭。這是個歷史故事,教學時不僅應讓學生理清文章的條理,學習作者是如何連段成篇的,還應引導學生從事件經過中瞭解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品質。

這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爲主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於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語文素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編寫本組教材的意圖就是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目標:

我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啓示,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讓學生通過對故事情節的瞭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教學難點是“瞭解諸葛亮借箭爲什麼能成功,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全面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努力啓發誘導,變“教”’爲“導”,變爲學生探索、發現的過程。針對訓練的重點項目和課文的特點,設計富有思考價值的重點項目,和符合課文特點、富有思考價值的、多層次、多梯度的問題來導讀課文,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爲什麼。充分發揮朗讀、默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的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歇後語、故事

二、說教學思想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定位可以概括爲:“兩個基礎,一個重要”。由此我確定的教學指導思想是:

①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做主人的學生觀;

②堅持文道統一,重視方法指導的教學觀;

③革新、開放的大語文教育觀。

三、說教法、學法

隨着課改的深入,現在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一直在默默的思考:怎樣教纔能有效,怎樣教纔會有效呢?通過實踐、反思,我慢慢的明白: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我主要採用啓發指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努力創設寬鬆活躍的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

學情分析:課文寫了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爲之嘆服,稱諸葛亮“神機妙算”。教學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圍繞“神機妙算”這個詞展開教學。教學中以讀爲主,採用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的形式使學生形成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創新意識的語文綜合素質。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3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旨在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通過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清一件事。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故事是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了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以此迫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的周瑜的算計,表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智過人。

二、說目標

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1.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是能力的培養)

2.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這是過程與方法的培養)

3.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啓示,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這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三、說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說學法、教法

學法:以讀爲主,採用畫一畫,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的形式使學生形成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

五、說教學流程

爲達到教學目的,本課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引文析疑,初步感知全文內容,自學生字,自主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草船借箭的準備。第二課時,重點探究草船借箭的經過,也就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方面?討論解疑,弄清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下面我着重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本課時,我安排了三大環節:

聯繫舊知,複習導入;合作交流,理解課文;總結昇華,課外延伸。現在我具體說說各環節的實施:

(一)聯繫舊知,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我用提問的方式直接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草船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課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結果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麼(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嘆不如的呢?這樣的導入,引起了同學們強烈的探究慾望,激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爲“渴望學”,從而爲學習下文打下了基礎。

(二)合作交流,理解課文

因爲在上節的學習和剛纔的導入,同學們都知道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使周瑜自嘆不如的,我並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作爲教學主線,組織教學。此時我讓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6~9自然段,讀完後再小組合作,這樣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開闊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瞭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們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會,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會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這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通過自主閱讀,合作交流,同學們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關材料,有的同學說:我覺的這個句子能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如“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這時,我給他投去了讚許的眼神,示意他接着說,“爲什麼你認爲這就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呢?”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有時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位同學信心十足的說:“諸葛亮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而且預測準確,正因爲大霧漫天,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的妙計才得以實施。”接着,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碰巧遇上大霧天氣呢?我請同學們結合上文說一說,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觀的滲透。諸葛亮不是神,不是能掐會算,而是憑着對事物的觀察,進行推理預測。這種潛移默化的滲透其實是價值觀的培養。我讓同學們試着讀,比賽讀,全班齊讀這幾句話,因爲文章的內容是由語言表情達意的,其意境是讀出來的,學生能在讀中悟情,悟義,悟理,在反覆的朗讀,體會到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當同學們說到“諸葛亮把船一字排開,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時,教師及時充當質疑者,以謙遜的口氣說:“諸葛亮怎麼敢這樣呢?他不擔心曹操向他進攻嗎?他應該有自己的原因吧?”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這個問題,猶如向學生的心海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學生的探究慾望被激發起來了,他們就會更主動,更細緻地研讀語言文字,深入理解諸葛亮這樣安排的巧妙之處。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方面已經有了充分的理解。

接着,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諸葛亮到底算得準不準呢?此時,我並沒有讓學生急於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帶着學生一起去江邊看看(播放課文第8自然段課件)。然後再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是怎樣寫的?同學們通過看畫面,讀課文,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體會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總結昇華,課外延伸

通過上一環節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他們已經有了“不吐不快”的慾望,此時,我讓同學們自己總結,從而使他們對諸葛亮這一歷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同時,他們還說出了很多詞語來形容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最後,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當週瑜知道諸葛亮借箭的全過程時,周瑜以後還會妒忌諸葛亮嗎?那周瑜以後又會怎樣做?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看法,本意是進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適時的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從小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由於時間的關係,老師沒有發揮“導”的功能,學生想象出周瑜會變得如何如何好,結果違背了歷史,老師此時稍加引導,會起到明顯的效果。

六、說效果

總之,我以本課篇教材爲例,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在閱讀中發展了語言,發展了思維,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當然,我的設計中還存在着不足,懇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4

  一、說教材

《草船借箭》是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著名的赤壁之戰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戰”中的一個小故事。《草船借箭》這篇課文講述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爲顧全大局,與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暗算,說明諸葛亮有膽有識、謀劃周密、才智過人。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

本單元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爲主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於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提升語文素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編寫本組教材的意圖不但要讓學生在閱讀和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我國語言文字和表達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傳承民族文化,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瑜、忌”等9個生字,會寫“妒、忌”等11個生字,正確讀寫“妒忌、推卻、都督、遲延、探聽、幔子、私自、軍令狀、自有妙用、神機妙算”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3.緊扣課文語言,感悟文中周瑜、諸葛亮等人物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對諸葛亮籌劃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內容的研讀,感受諸葛亮足智多謀,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的本領。

4.通過學習,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親近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2.緊扣課文語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

3.通過學習,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親近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三)教學難點

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說學情

由於故事發生的年代久遠,學生對於故事的歷史背景比較陌生,學生又對《三國演義》瞭解很少。所以理解文章並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有一定難度,尤其是透過文字來看清人物的性格特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在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諸葛亮是怎樣草船借箭的,瞭解借箭成功的原因。從而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並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四、說教法

在教學中以讀爲本,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

五、說學法

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課堂上以讀爲主,採用畫一畫、想一想、議一議的方式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質。

六、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播放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導入課題,並引導交流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

2.自主學習,理清文脈。

引導學生在默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對課文脈絡的瞭解,進而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爲下一環節的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鋪墊。

3.合作學習,深入理解課文。

爲避免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混亂狀況,在進行探究交流時,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從“故事起因”“借箭準備”“借箭經過”“借箭結果”等幾個方面合作學習、探究交流。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髮現問題進行交流彙報外,還組織學生對學習中產生的困惑進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地發現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對於學生自己解決有困難的問題,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入理解的同時積累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能力。

4.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了解到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

要求學生運用學會的方法課外閱讀《三國演義》中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目的是讓學生在

閱讀中檢驗自己閱讀古典名著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七、說板書設計

以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作爲本課教學的板書,板書內容簡潔,顯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看過板書就能對文章內容一目瞭然。

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用十天內造十萬只箭的任務來爲難、陷害諸葛亮。

經過: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萬只箭。

結果: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嘆不如。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學生將開始接觸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草船借箭》改編自《三國演義》,這個片段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突出,學習本課,能讓學生對《三國演義》的兩個代表性人物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有初步的瞭解。課文語言是現代文,對於學生初步接觸四大古典名著來說,難度適宜,適合學生閱讀。

(二)教學目標。

1.會認“瑜、忌”等9個生字,會寫“妒、忌”等11個生字,讀準字音,正確讀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悟人物形象,從“草船借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難點:

通過具體語句感受人物特點,讀出人物個性。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默讀法

本課篇幅比較長,因此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默讀。通過默讀,讓學生學會快速瞭解課文內容,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了解故事情節。

2.拓展閱讀法

課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爲了讓學生能更好的瞭解課文內容,可以讓學生課外拓展閱讀《三國演義》,瞭解三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容涵蓋《三國演義》以及作者羅貫中簡介,還包括課文生字、詞語等內容,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初讀課文,瞭解名著《三國演義》。課內主要是瞭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課前要安排預習,教學流程如下:

(一)佈置預習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

2.圈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爲什麼。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我們國家有着燦爛的歷史文化,我國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指導四大名著指哪些書嗎?今天我們要學的故事就是來自《三國演義》,提起這本書,你最先想到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文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課件出示生字。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生字:妒 忌 曹 督 委 魯 遮 寨 擂 吶 插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提示易錯:“曹、督、魯”下邊部分不要多寫一橫或少寫一橫。

三、再讀課文,瞭解起因

1.課件出示《三國演義》相關資料。

2.理解題目,想一想,這篇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重點寫了什麼內容。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引導學生關注“借”的前因後果。

3.指名讀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故事發生的前因。

4.讀第2-5自然段,討論交流周瑜的真正目的、諸葛亮不拆穿的原因。

5.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性格特點,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瞭解課文大意,知道了借箭的起因,結果是(周瑜大吃一驚,長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使周瑜自嘆不如的是諸葛亮的什麼?(板書神機妙算)

二、探究課文,感悟“神妙”

默讀第6-10自然段,找出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說出理由。

1.知天時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魯肅與諸葛亮的反應、心情。

“第一天,不見……請到船裏。”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

2.懂地利。算準借箭的距離、懂得兩面受箭保持平衡、算準順風順水而回。

3.識人心。瞭解魯肅、曹操的性格,算準時機。

4.字句斟酌,分析人物性格,分角色朗讀。

小結:古時候的人們做事想要成功,都會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算準了天時,地理條件也對他有利,又看準了人心,這樣的神機妙算,怎麼會不成功呢!

三、總結對比,擴展文本

1.速度全文,說說周瑜哪些地方比不上諸葛亮。(課件展示,學生自由發言)

2.總結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精通天文地理,瞭解曹操的性格特點,考慮周全安排巧妙)

3.用四字詞語形容故事中的人物。

4.課件展示讚美諸葛亮的詩,學生自由說說關於諸葛亮、周瑜等人的故事。出示真實歷史,培養辯證思維。

5.讀讀閱讀鏈接,體會白話文字的不同。

課文總結

這篇課文講的是周瑜對諸葛亮心懷妒忌,設計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巧妙地取得勝利,使周瑜自嘆不如,突出表現了諸葛亮接觸的才幹。

板書設計:

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

經過→神機妙算:天時、地利、人心 結果→周瑜長嘆

《草船借箭》語文說課稿通用6

【學習課標析教材】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五組中的一篇課文。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情節改寫而成。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諸葛亮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不如。本文濃墨重彩的人物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與周瑜的智鬥中,諸葛亮冷靜從容,顯現了大家風範。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本班實際情況,我運用課改理念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識記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把握課標議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讀書探究爲主線的原則,調動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1、合作學習法:

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

2、扶放教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着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通過“扶”讓學生掌握知識和學法,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在“放”中瞭解學情,做到“以學定教”,在“學會”的同時又“會學”。

3、體驗學習法:

學習不僅要用腦子想,還要用眼睛看,耳朵聽,用嘴說話,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鼓勵學生對教材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

【培養能力談學法】

1、學會自主求知:

只有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才能保證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很多,在重點內容的理解上,更注重自主探究,自主參與學習,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課堂中,讓學生充分的發表見解,既有興趣,也提高能力。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體現課標說程序】

本課共安排六個環節。

一、課前準備

1、讓感興趣的同學讀一讀關於《三國演義》的書,欣賞一些電影、電視,初步感知三國故事。

2、師生共同蒐集一些三國時期的資料,充實學生的知識,爲學文打下基礎。

二、交流資料,疏通障礙

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和讀書,看電影、電視後的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說,調動起他們學習、探究的積極性。

2、老師適機補充,並在黑板上板畫三國魏、蜀、吳對峙的草圖,讓學生感性瞭解三國演義的一些情況,掃除一些障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比較長,但還是要留相當的時間給學生充分的讀,形式可以是多樣,自讀、齊讀、小組間互讀、評讀等。

2、理清脈絡,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在學生頭腦裏留下一個清晰的故事梗概,也爲複述課外埋下鋪墊。

四、合作探究,挖掘內涵

課文的層次理清後,就要着重引導學生探究課文深一層的內涵了,這個環節,我擬用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討完成,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在本文中提綱挈領的問題。

1、周瑜爲什麼讓諸葛亮造十萬支箭?

2、諸葛亮爲什麼會輕鬆的答應周瑜的要求,並自願下軍令狀?

3、諸葛亮是怎樣借箭成功的?

4、從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充分地讀,充分地想,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拘一格地進行觀點闡述、補充、辯解、甚至是辯論,在這個環節中,老師要全力當好學生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適時的點撥,適機的補充,鼓勵學生人人蔘與,平等對話,尤其是對第三、四題更要挖掘好課文中藏而不露的內容。

五、複述課文

通過以上幾個環節後,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複述課文則是學生學習課文的一個小結,更是一個拓展。在複述課文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補充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評論。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複述,如講個故事和同學合作來演一演這個故事等。

六、課後延伸

學習課文後,學生對古典文學可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鼓勵學生課後自己閱讀一些名著,在晨會課或班會課時開設一個故事會或讀書會,及時瞭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激勵他們的閱讀行爲。

【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諸葛亮:欣然接受

下軍令狀

做好準備神機妙算

霧裏借箭

如數交付

周瑜:“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忌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