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0篇)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不經意間,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都積累了不少經驗吧,可以把這些感想記錄在活動總結。那麼活動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0篇)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1

5月24日到25日,臨沂杏園小學語文組進行了學科共同體優質課評比活動。爲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每學期的優質課評比活動,都成爲學校教研的一場盛宴。此次評比,我們不僅繼續推進語文主題學習和智慧課堂,還更加註重探索和實踐生本課堂這一新理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此理念指導之下,各參賽老師都進行了積極大膽地創新,努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此次評比活動,各年級教研組積極籌備,反覆磨課,爲我們展現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絕倫的好課!劉文香老師的繪本教學《米莉的帽子變變變》帶領孩子們從觀察入手,放飛想象,嘗試表達;王淑慧老師的《棉花姑娘》穩紮穩打,展現了她作爲青年教師所獨有的那份成熟與穩重;徐萬曉老師的《青蛙賣泥塘》妙趣橫生,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劉樹光老師的《大象的耳朵》細緻全面,課堂上劉樹光老師尤其注重對孩子們學習習慣的培養;劉穎老師的《月球之謎》娓娓道來,讓孩子們在探索月球之神祕的同時,還學到了語言表達的方法;李金蔓老師的《太陽》技巧嫺熟,大膽放手,以生爲本,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邵明麗老師的《寓言兩則》紮實有效,學法遷移,小組合作,讓生本理念落實到實踐;徐鵬老師的《魚游到了紙上》教師聲音柔美,課堂流暢生成,着眼寫作,讓學生真正掌握寫作的奧祕;張德紅老師的《威尼斯小艇》思路清晰,課堂高效,在互助互學中領略威尼斯的異國風情;劉世敏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帶我們走近語言藝術家“鳳辣子”,感受大師獨到的語言魅力和內涵;張歡的《聽見夢想》教會學生夢想可以用耳朵去感受,用寫作去追逐;王瑩瑩的《姥姥的剪紙》一堂動聽又動情的課,教師飽滿的情緒,學生酣暢淋漓地表達,充分展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評比活動歷經一天半的時間終於落下帷幕。精彩的一堂課總有結束的時候,但我相信課堂上那些精彩的瞬間、那些寶貴的知識早已變爲最璀璨的記憶,融入了學生的骨血。作爲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可是,在此過程中,如何啓迪學生的智慧,點亮他們的生命,這應該是每一位優秀老師思考的問題。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2

爲加強教學管理,以推進課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目的,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學習,我校開展了語文組教師公開課活動。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開展情況

1、領導高度重視

每一次的教學公開課都得到了學校校長的高度重視,並且都能全程跟蹤聽課。在本次公開課活動中,校長、副校長在繁忙的學校公務中能與語文組全體教師一起聽課,並且還能和教師進行簡要的交流,課後參與評課,這充分體現領導對教學的重視程度。

2、本次活動共開展了四節公開課。上課老師認真對待,精心準備,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地完成教學任務。四位老師各有所長,爲全體教師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3、在這次公開課活動中,語文組教師都積極的參加聽課,課後對四位老師的課加以評析,作出客觀評價,對課堂教學信息給予反饋,使教學公開課活動真正起到評教評學,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主要收穫

1、通過此次活動不僅檢測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並且發現了每位教師的優缺點,提出了許多針對性的建議,每位教師都有了很大的收穫。

2、推動教師之間形成相互學習、教學相長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存在的不足

參加公開課教學活動的各位教師,精心設計、認真準備教案、說課等教學資料,在教學素養、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態、語言、課堂組織及掌控能力等方面體現了每位教師的風格特點,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參與聽課教師及學生對公開課教師的講課均有較好的評價。根據聽課老師的反饋情況,在以下幾方面還需要加強和提高。

1、教師講授的內容多,預設的多,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有效學習的不夠。有效的課堂容量應以有多少學生學會和學生學會多少來計算,而不是單純看老師講授了多少。

2、教師的語言需要精煉、尤其是過度語言的錘鍊,個別課教學節奏不夠緊湊,知識的前後銜接不自然;親和力需要培養,低年級的教學更需要有一顆童心與笑臉;教學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對課文的重難點突破還需加強。

3、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4、部分老師不善於捕捉學生身上(特別是學生在回答或提問問題時)的閃光點;要對學生大膽的、另類的,有時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回答和提問予以肯定或解釋;我們常說要培養有個性的學生,可我們又往往不給學生髮展個性的空間。

5、個別老師的課件製作存在一些問題:幻燈片內容的字體、字號、拼音格式問題。

6、個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缺乏啓發、誘導和潛移默化。

總之,這次教學活動是以新課改基本理念爲指導,以強化教師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質量爲目的,爲教師們搭建鍛鍊成長、展示自我的舞臺,也是爲老師們提供相互啓發,互相學習的一個平臺。教學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任課教師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同時也推動了我校整體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成功是精彩的,遺憾同樣精彩,有一位哲人說過:有遺憾纔會有進步,關鍵是我們要能夠發現遺憾,找到遺憾,彌補遺憾,讓這份遺憾在磨礪中迸發出驚人的光彩。我們所做的一切事都是無止境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學工作更是如此,無論是參與者還是組織者,讓我們一起總結經驗和教訓,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爲我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做出更大的努力。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3

本學期,我們五年級語文備課組最終定下的研修主題爲:“加強學法指導,深入感悟語言”。制訂的目標包含兩點——既給以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又使學生承繼對語言文字的品味和感悟。之所以說是最終,因爲反覆考慮過好幾個,如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工具書做好學習幫手等。最後,老師們討論明確:孩子們已邁入第三學段,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語文課程標準》在此學段提出的閱讀要求就包括“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那麼,在第二學段“寫什麼”的基礎上,我們該進一步思考“怎麼寫”的問題了。《語文課程標準》同時還提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鼓勵學生自主感悟、自由表達。共識產生上述主題。我們寄希望於通過此研修主題在整學期的教學實踐,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增強,並學以致用,提高習作水平。

“加強學法指導,深入感悟語言”是提出的比較明確、細化的研修主題。關於這一主題,我組老師有這樣的認識:有些課文有明顯的表達方法,或寫作順序,或結構特點,或修辭手法,或遣詞造句,例如本冊教材中的《黃山奇鬆》、《陶校長的演講》。而有些課文,內容的光彩明顯優於表達方法,如《師恩難忘》《裝滿昆蟲的衣袋》等。對於前者,教學中宜突出學法指導,對於後者,適宜朗讀感悟。而綜合前後二者特點的課文,又該怎樣組織有效教學呢。因此,我們選擇《黃果樹瀑布》這篇富有代表性的課文作爲公開課進行集體研究。我們希望這不單是本組間的研討,更期望其他組的老師加入進來,提出寶貴建議。

《黃果樹瀑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遊記體散文。原題爲《黃果樹瀑布贊》。由此題,大家不難想到文章一定激情四溢,語言華美。從內容上看,它記敘“我們”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表現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性情的陶冶。再從藝術性上看,本文的寫作特色十分鮮明:一是採取了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二是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如詩如畫。

史榮老師進行首番嘗試。他有意識突出研修主題的前半句,強化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從預期目標看結果,這是一節成功的課。它分爲“導入”、“初讀課文,總體感悟”、“再讀課文,品讀韻味”、“總結學法,自主學習”、“總結課文,歸納寫法”五個環節,這五個環節的設置很好地體現了史榮老師的研討意圖。如第三環節是學習課文第二和第三段,史老師着重引導學生讀懂文字,感悟瀑布的壯美。在此基礎上,第四環節伊始,老師出示了學法——“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詞語”、“抓住表示動作的詞領悟語言的內涵”、“通過聯想和想象,體會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請同學們運用這些學習方法,自學課文的4、5、6、7自然段。在第五環節,他再次授以學法。史老師啓迪道:“如果說好詞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閃亮的珍珠,那麼寫作的順序就是將這些珍珠串成精美項鍊的絲線,本文是按什麼樣的順序來寫的呢?”“剛進入黃果樹風景區、透過樹的縫隙、來到谷底、離開潭邊。作者就這樣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這樣的寫作方法叫“移步換景”。”史老師的這些指導緊扣主題,得到聽課老師一致好評。

如果說這節課的不足,老師們也感受到了。語文教學應該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課堂上寬鬆自由的氛圍,讓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而史老師課上留給學生的時間顯然不足,使得學生自主感悟少了,老師引導多了。其實史老師設計教學時也考慮會出現這種情形,但苦於本篇教材篇幅長,想在40分鐘的時間上完註定是緊張侷促的。我們覺得解決這一不足,最好的方法是不上整篇課文,而只上重點段落。但再讀課文,覺得它是一氣呵成的遊記,拆開上,“移步換景”這一寫作特點就被零碎化了。因此,我組後三位上課的老師公開課教學內容也均爲全文,大家努力解決內容頗有餘而時間頗不足的問題,結果依然不夠理想。

執教第二和第三節課的是俞海洋老師和我.。我們倆公開課的設計不同,但指導思想是一致的,想置“加強學法指導”和“深入感悟語言”於平等地位,即在史榮老師課的基礎上加重感悟語言文字的分量。

關於“深入感悟語言”,年輕的俞海洋老師善於指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段去品味語言,增強語感。例如他這樣指導靜心想象:“從大家的放聲朗讀中,老師能聽到黃果樹瀑布飛流直下的豪情,此刻,讓我們來個深呼吸,靜心思索,在‘寧靜致遠’中去感受黃果樹瀑布給人無限遐想的魅力!”在準確理解四個動詞的含義後,老師指導學生輸出想象:“準備好了嗎?一起做深呼吸。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默讀課文,看看誰能聽到黃果樹瀑布的聲音,看到黃果樹瀑布壯觀的景象。”。關於“加強學法指導”,俞老師把有效運用聯想和想象作爲學法教給學生:

(板書“聽”、“看”,並給“聽”、“看”上加引號。)誰知道老師爲什麼要在這兩個字上加引號呢?對!唯有善於聯想的人,纔會從一個個方塊字中聽出瀑布的豪情,看出瀑布的壯觀。看來同學們都很善於聯想,能抓住課文中一些關鍵的詞,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去感受瀑布的美。(出示學習方法)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這些學習方法,自學課文的5、6、7自然段。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段落,去看看你還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這節課還有一個閃光點,以回顧曾學過的《特殊的葬禮》一文,號召保護這大自然的傑作爲本節課的結束,使課文的中心得以拓展。

我的課亦經過精心設計。設想抓住文中壯麗的景和濃濃的情組織教學。應該說,我鑽研教材很透,做到了“深入”,但實施時卻沒能做到“淺出”,有些問題提得難,有些地方處理瑣碎且不討好。譬如,重點句“四周樂聲奏鳴,人就像漂浮在一片聲浪之中,每個細胞都灌滿了活力”的理解是教學中一個難點。我採用的做法是,先理解其中關鍵詞的意思,再談對整句話的理解。課後,老師們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播放瀑布聲響,讓學生在情境中談自身感受,再讀書中句子,獲得情感的共鳴。是呀,與其耗力細摳,不如採取直觀性原則,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的快樂。

大家覺得,這兩節課均體現了研修主題,不過留給學生讀、思、悟的時間還是少了。

集大成者應該是最後一位上課的老師,不過錢昌芬老師有自己的思考。她認爲引領學生在朗讀中走進文本,在和文本的一次次親密接觸中去品詞析句、培養語感,這不也是一種學法嗎?因此,她將“移步換景”和比喻句的教授放在第三課時,而作爲公開課的第二課時則着力於指導學生朗讀。在這節課上,通過一遍遍的讀,“飄”“拂”“涌”“蓋”四個動詞變爲有形的畫面;通過一遍遍的讀,“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的中國第一飛瀑躍然眼前、耳畔;通過一遍遍的讀,作者置身瀑布腳下的諸多感受,或舒服,或被灌滿活力,或讚歎,或渾然忘我、人瀑和一,皆同化爲學生的感受。激情洋溢和語言優美是錢老師一貫的特色,這節課自是不例外。教師語言的美和文本文字的美互相促進,教師豐沛的情和文本作者的感和爲一氣,感染着學生,感染着聽課老師。黃果樹瀑布的美是一目瞭然的,無論欣賞、聆聽都別有滋味,而《黃果樹瀑布》的美卻需要老師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感受這份流淌於文字之間的永恆的美。

課後,聽課老師爭議的焦點還是集中在學法指導這一點上。無獨有偶,近日讀《小學語文教師》10月刊《閱讀方式的選擇》(薛法根著)一文,我發現以下一段文字:“每一種閱讀方式都應該有具體的閱讀方法作爲支撐,每一個具體的閱讀方法又是在具體的閱讀內容中體現出來的。”。“訓練學生的閱讀方法與閱讀能力,就是要在具體的讀什麼上作細微的點撥與指導。閱讀的功夫本身是一種磨礪的‘慢功’,不是簡單的運用閱讀知識、方法便可以解決問題的。”覺得它和錢老師的思考頗有相通之處。特引用於此,歡迎老師們討論。

泰戈爾有一首小詩——“不是錘的重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趨於完美”。是的,磨礪出美玉。一節好課是磨出來的,一種種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是磨出來的。以上內容也是我組八位語文教師共同磨出來的。也許它還只是顆粗糙的石塊,還不夠圓潤豐滿,那麼,誠心期待更多老師一起來磨礪。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4

在此次活動中,老師們精彩的表現,讓我倍感欣慰。看到了年輕教師的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下面我就各位教師的公開課的情況做個點評。

首先是甘小云老師執教的《日月潭》,她的語言組織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問題的提出,環環相扣,從上面講的內容到下面要講的內容的銜接自然,使課堂結構渾然一體,而不是雜亂無序,特別運用多媒體合理精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增強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緊抓三維目標不放鬆,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教學效果的確不錯。

接下來就是龔小玲老師執教的《小公雞和小鴨子》,龔老師本節課情緒飽滿, 充滿激情。課前準備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用紙片分別剪了一個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樣子,後面的板書內容也是打字在紙片上,然後依次貼在黑板上,這種板書的形式十分直觀形象,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了孩子們的朗讀訓練,以及讓學生去感悟句子中的詞語,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節課達到了教學目的。下面談談王利老師的公開課。

王老師執教的是《畫楊桃》,王老師這堂課是一堂平時的課,紮實的課,緊密圍繞教學目標,抓住教學的重難點。用芮校長的話來說,王老師這節語文課,只要學生認真聽了的,他們做學習指導完全沒問題,因爲王老師的課前準備充分,首先看了學生的作業以後,然後再才備的課,做到了有的放

矢。的確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每節課都能抓住教學目標,能突破重難點就是一節成功的課,下面就是高老師執教的《蝙蝠和雷達》。

高老師這節課利用幾個問題的設計來組織教學的,教學的程序流暢,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了科學家做的幾次實驗,十分形象直觀,學生的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回答的正確率很高,所以說這一堂課也是很成功的。當然也得到了冉校長的高度評價。我記得冉校長評課的時候激動地說高老師你是名師,我是你的粉絲。最後就說說我執教的《燈光》

我上的這篇課文是一篇閱讀課文,首先導入,然後讓學生讀閱讀提示,再就是掃清生字障礙,再按照閱讀的提示中的問題去讀課文,再就是學生讀課文去找答案,最後談感受和收穫。課堂的流程安排問題不大,但是,這是一篇遠離孩子們生活實際的戰爭年代的故事,學生的理解的確有困難,所以同學們回答問題的時候不是脫口而出,要經過我的引導才能回答,的確看起來就顯得課堂氣氛不活躍,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課前準備不充分,老師準備不充分,學生準備不充分,但是有時候,我們上的課就真真實實是這個樣子,所以上起來就有種老牛拉破車的感覺。老師們以後遇到這這樣的課怎麼去上,我想老師們也該去想一想,皮老師沒有上好,如果是我,我怎麼去上,大家一動腦,我們的教學水平不就提高了。所以無論是一節成功的課還是不成功的公開課對我們都是一種成長。

的確在公開課的活動中,老師們很辛苦,課前要精心準備,上課想怎麼上好,中午本該是休息的時間,老師們又要馬不停蹄的來評課,在評課的時候,我認爲老師們也做得不錯.老師們藉助了教育的理論來評課,說得頭頭是道,而不是一言堂,執教的老師虛心聽取並接受意見,在這裏,我也提醒一下老師們,老師們不要有顧慮,怕說,怕執教老師有意見,這個我想應該是不存在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冕,我們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通過評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是爲上公開課而上公開課,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要像上公開課這樣嚴格要求自己,課前多做準備,鑽研課標,鑽研教材,備好學生,課後多反思,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的教學質量一定會提高,老師們也會不斷地成長。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5

我校於20xx年3月19日、20日進行了兩天的公開課教研活動結束了,通過兩天的活動,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講課教師都能比較好的把握教學新理念、運用教學新方法,努力構建新課堂,更加符合素質教育對課改的要求。

一、教學亮點回顧

1、教師能夠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導學案式教學。能在教學中起“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的作用;能立足於學生的“學”,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注重學習小組的合作,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能夠管住自己的嘴,把時間留給學生。

2、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每節課的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和展示這兩個環節設計的都比較合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在討論中學生學會互相交流,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不同見解,積極參與,培養了學生協作學習的習慣以及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比較顯着的有六年級語數、四年級語數。

3、教師重讀重寫。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它不僅是學生識記、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鑑賞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朗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爲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造性的閱讀活動。

因此,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便是書聲!在琅琅書聲中,學生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交流;在琅琅書聲中,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還能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語文課上,每一位老師都能夠認真板書每一個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我校的張君梅和呂新花兩位老師深知這些,因此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二、要努力的方面:

1、繼續加強“導學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和使用,不做無味的討論和交流。

2、經常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要不怕麻煩,多用多學。

3、課堂上要重視“展示”兩個字。我們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展示,就是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思考,當然展示不是不讓老師講了,而換了個小老師上臺講。所謂的高效,能不能在一分鐘內有更多的學生在展示。在同一時間,有五十個孩子有二十五個展示的,就是高效。

4、要注重課堂上的激勵評價,在教學中適時、正確地運用評價手段,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鬆和諧氣氛,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實例,面對一個個不同特點的孩子,其評價也必須具體化、準確化,即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實現由概括性評價到有針對性評價的轉變。

如“你讀得這麼出色,又流利,又有感情,我們大家都聽得入迷了。”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這種帶有鼓勵性、欣賞性的評價易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但教師在對學生給予鼓勵時還要注意因人而異。一個班學生的智力、品德、個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教學中給他們的評價也是不同的。我讚譽鞭策優秀生,肯定、鼓勵中等生,寬容、激勵後進生。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6

爲了迎接鎮、縣課堂教學大賽,楊田中心小學語文教師進行了語文課公開周活動,共有七位語文教師參與。每節公開課,所有語文教師都能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開展得井然有序、紮紮實實。

王淑琴老師的課準備充分,課件的運用,增強了教學效果,聲情並茂的朗讀課件,讓師生享受了朗讀的美,對學生朗讀訓練起到了促進作用,圖示教學有直觀效果。潘秀英老師的教學語言很規範,字、詞、句的訓練到位。學生學的主動參與性非常好,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柳淑芬老師課前準備下了功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朗讀水平優的學生進行示範帶動作用,以帶動學生更好地通過情感朗讀來理解、感悟文章內容。王解和老師上課語言娓娓動聽,開篇導入自然切入。教學中,注重學生感悟文章語言的魅力。學生朗讀的水平很好,可見平時的朗讀訓練指導到位而有效。黃慧老師的課激情豐富,教學語言悅耳動聽,教學中表現了自己良好的教學素養。陳曉才老師的課教態端正,教學思路清晰,以“三個維度”的理念設計課堂結構。教學整體效果尚可。

今後的教學,我們一定要以教學新理念去指導,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一定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課堂教學要精神飽滿,用激情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有目光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用高低恰當的聲音去覆蓋學生,用清晰的思維去引導學生。教學目標、任務要明確,要把握和突出教學重點,對文本不要肢解,要帶領學生走進文本,上真正的語文課,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7

爲了進一步推進和落實新課程改革,進一步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在雲縣教育局黨組的關懷重視下,在縣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學科工作室的統一籌備組織下,12月7日-9日,雲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評比活動(複習課)在我縣茂蘭鎮茂蘭完小舉行,經過各鄉鎮中心校、縣直各學校的層層選拔,13位語文教師參加了活動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有的立意創新,有的大膽嘗試,彰顯出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新課程改革和生本教育的理念。此次活動讓所有老師都深深體會到這次“課內大比武”不僅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次智慧與能力的比拼。經過評委的認真評選,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7名。現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主要成績

1、組織教學顯功底。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們都能把新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轉化到具體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行爲上,變程式化爲個性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重視學生的參與,最大限度地把時間留給學生,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的各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如:大寨的黃鳳柒老師,他在講授《句式轉換》一課時,就只領着學生複習了陳述句與反問句的互換,而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換這個內容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小組內練習,最後再請小組長到臺上交流小組學習的結果。這樣,課堂上就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生動局面,這堂課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最後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2、課堂導入顯風采。

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如何讓學生儘快進入課堂情境,各位老師都在自己執教的課中下了工夫,動了腦筋,出了效果。如:忙懷的楊雪老師的《聲母的複習》用播放音樂導入,自然流暢。茶房的李文妍老師《語文複習課—18課、19課》中,用動畫視頻來導入,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整堂課以歡快的節奏開始,又以歡快的節奏結束,學生學得輕鬆,教師講得輕鬆,給學生展現了一個新鮮、活潑、豐富的語文課堂。

3、聯繫生活巧教育。

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生活,課堂上,老師們善於在生活和知識之間搭起一座橋,利用課堂上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品質教育。如:漫灣孫敏老師的《第七單元複習》一課中,課件給學生展示了幾幅動物受到傷害的圖片,讓學生觀察之後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學生都能聯繫生活中的環境污染、傷害動物等說出: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等等,教師乘勢就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使學生在語文課上也能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4、課件精美亮點多。

本次授課的所有教師都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製作了高質量的課件,很好地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如:慄樹陶文蘭老師的《常用修辭手法》一課中,就精心挑選了幾張精美的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用上修辭手法把畫面寫得更生動,精美的圖片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學生們紛紛選了自己喜歡的圖片,用上恰當的修辭手法來使句子更生動,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另外,教師們不僅認真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等,還精心準備了很多直觀、精美的教具,並結合教學實際合理運用。再如後箐王璐韞老師的《神奇的句子世界》一課中,就準備了卡片,請學生上臺舉着順序被打亂的詞語站成一排,然後聽老師指令交換位置,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5、當堂檢測記得牢。

由於是複習課,所有教師在課堂中都注重對學生知識的過手,具體表現在教師準備了適當的習題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及時的檢測、總結,這些方法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等起到了推動作用。

6、微笑教學顯和諧。

雖然本次授課教師與學生都不認識,但是多數教師利用微笑教學,如:大朝山刀延齡老師甜美的微笑就貫穿整節課,不僅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還使學生增強了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學生回答問題爭先恐後,興趣盎然的與教師積極配合,學生不知不覺中獲得新知,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

二、存在的問題及努力方向

1、小組活動顯形式。

在新課改中,提倡的是小組教學,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參與式教學”,就是讓學生以不同的性格、興趣、學習水平等坐成了討論組,教師則是全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掌控者、是組內研討的參與者、是小組研討的引導者。活動中很多教師都讓學生討論,學生雖然都在嗡嗡的討論,但是討論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讓善於組織活動的組長帶領學生討論問題,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讓組內推薦發言,學生間相互質疑,相互補充,只有這樣,纔會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小組學習一定要有競爭機制,評價機制,只有相互間有競爭,對學生組內評價積極,學生的參與度才高,那麼小組學習不再只流於形式。

2、放手不夠顯牽制。

教師在教學中放手還是不夠,牽制得過多,沒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夠給學生真正自讀自悟、思考交流的充足時間,許多合作、自學環節都是蜻蜓點水,走了過場。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改變單一的“滿堂灌”或“滿堂問”的教學形式,給學生一定空間和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學習、歸納和總結。學生的疑惑之處也可以改變教師“一言堂”解疑釋難的方式,可以把問題交給學生,組織學生討論,辨析。學生對某一問題產生分歧,教師也不要忙於下結論,下斷語,而是讓學生各自申辯自己的理由,展示爭論纔是我們的理想境界,不管爭論雙方所持觀點正確與否,學生都能在爭論中鍛鍊了思維能力。

3、缺少評價只顯“教”。

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較少。對學生的解答,有的沒有及時評價,有的甚至還忽略了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量,應該是判斷一堂課好壞的最重要的標準,有些課堂只體現了教師“教”的水平,而不瞭解學生“學”的效果。 一個民主、平等的評價氛圍,有利於學生的自我調節,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言,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微笑等都會起到即時評價作用,同時也能溝通師生關係。比如:課堂上學生都在安靜地做練習時,某位同學的解法獨特或完成得又快又好,教師不一定用語言去激勵,可用無聲的激勵,如豎起大拇指,臉上表現出讚許的神態等。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8

自上週四至本週末,小語組組內公開課已全部結束,現就本次活動作簡單小結:

一、本次公開課活動採取的形式是同一年級進行集體備課後以常態課的方式展示出一篇課文的完整教學流程。

主要目的是想通過常態課結合開學以來所聽的隨堂課及第一次月考來發現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以利於“對症下藥”。

二、本次授課的老師如下:

上週四六年級組z,所授課文《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上週五一年級組z所授課文《一去二三裏》。

本週二四年級組z,所授課文《開天闢地》。

本週三五年級組z,所授課文《在大海中永生》。

本週四二年級組z,所授課文《小鷹學飛》。

本週五三年級組z,所授課文《東方之珠》。

三、本次活動採取當天課當天評的形式。

並要求及時整理出課堂實錄及評課稿上傳。雖然本週的工作量多了許多,但大家都能及時完成聽、評、整理的工作,相信不管是授課老師還是記錄整理的老師都能有所收穫。

四、反思:

(1)一輪常態課下來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堂最缺少的就是

“靈氣”,學生的靈氣來自於老師,老師的靈氣來自於教學智慧,教學智慧從哪裏來?在學習與積累中生成。如果課堂爲考試所累,那教學一定只停留在文本表面,我們的課堂缺少的正是這種深度與廣度,對孩子能力的訓練不是安排在哪一個課時,而是該落實到每節課中去,講詞語也好,朗讀課文也好、分析課文也好,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寫作能力等都可以貫穿其中。

(2)教學目標該如何制定?老師們都認爲來自於課標和教參,但我覺得更應適合本班學生。我認爲每位老師最應該研究的是本班學情,只有把學情分析透了,找到本班學生的薄弱環節後再來制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給孩子所需要的。

(3)教學一定要有屬於自己

教學特色。別停留在一昧的模仿中,努力打造屬於自己風格的課堂才能做到真正的突破,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如果優點夠強大,就會使人忽略缺點。當課堂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那些小的缺陷自然會化爲虛無。

(4)學生的朗讀越到高段越不行,究其原因是老師缺少了相應的指導,提高學生首先要從提高自已開始;學生的寫作水平令每位老師頭疼,究其根源仍在課堂,如果每節課都有相應的口頭表述及相關訓練,將學生的思路打開,一節節、一天天、一年年,日積月累那寫作何難之有?

五、跟進措施:通過這一輪常態課。

老師們都能知道自己的長短板,也初步瞭解了其他老師,下半學期的聽課應該做到取長補短,有針對性地去學、去聽;思考如何將“聽、說、讀、寫”的訓練貫穿到每一節課中去,對典型課堂要及時整理、反思;三到六年級作文訓練計劃的制定將在近期內展開。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9

希望杯過去已經十天有餘,回首往事,依然歷歷在目。今天就向各位老師彙報我對希望杯課堂展評的一些想法。

現在的希望杯課堂展評,來聽課的老師似乎越來越少。跟我剛上班時候一座難求對比十分明顯。我感覺聽課老師不多,可能是覺得現在的課堂跟自己平時的課堂有差別,自己從中獲得的東西並不豐富,評委的點評有時也讓人比較疑惑,並不是就課論課,而是從一種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最後是聽課老師心中的好課和評爲眼中的好課有出入。

既然是賽課,展示課,那就應該着眼點是賽,而不是把平時的課堂搬到賽課現場。

首先是對於比賽文件的解讀。舉一個例子,《廬山的雲霧》是三年級第三課的一篇文章,這節課評分最高,基本上都在95分左右。如果按照文件的要求按照教學進度來選課,那麼首先第一條就不符合。所以選課時不必再糾結是否符合教學進度的要求,而是這節課是不是適合自我,我能不能把它上出彩。

其二是,關於文件精神要求的解讀。很奇怪,本屆希望杯要求“問題引領情知、問題探究情智”,問題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但是評委們打分並不以此爲依據,而是根據他們對課的感悟與理解。《廬山的雲霧》一課並沒有學生的質疑,學生的問題補充。所以不能將課的設計跟文件緊密聯繫,而應當是就課論課。

其三,作爲中段,課堂教學的`重點應當是對於表達的訓練。表達在於說與寫。評委在點評《廬山雲霧》一課時,多次提到了語用。語用,顧名思義是對語言、文字的訓練、運用。我把它理解爲表達。表達的練習可以是抓住一個關鍵詞來造句,一個關聯詞說話,也可以是拓展。比如,《廬山的雲霧》一課中雲霧瞬息萬變,剛剛還是隨風飄蕩的一縷青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老師抓住這一點開始進行表達的訓練。給了學生幾幅雲彩變化的圖片,學生練習說話。很多圖片都是從二年級《雲房子》一課直接來的,和雲霧似不太符合。但是進行的是表達的訓練,學生一會說是一頭小羊在吃草,一會是一隻飛翔的小鳥等等。最後的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學生來到公園裏,看到形態各異,奼紫嫣紅的花朵來表達練習。寫比較浪費時間,而且也不容易把控,說話練習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寫,千萬不要些某某我想對你說,太多了。

第四是學生要訓練有素。既然是賽課,真真假假應該往一邊放放。我們的學生就是訓練有素的,我們的學生就是一張嘴滔滔不絕,一寫起來洋洋灑灑。我們平時的試講,不能太盲目,要按照比賽的方式,該提前訓練要提前訓練,該滲透要滲透。因爲,有時候我們課設計的修改很多時候因爲學生的配合,反應,來修改。

第五是要多讀書,向馮老師一樣,好讀書,讀好書。其實語文課比賽,更多的是語文老師個人素養的展示。上課,我覺得能不能拿獎很重要,但並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開心,是否釋懷。我和孩子們享受在這樣的課堂中。

最後的是我們應該去研究一個人。那就是於永正老師。我發現我們的評委很喜歡舉於永正老師的例子。說明於永正老師在這些評委們還是語文老師的時影響非常大。所以,我覺得我們的語文老師應該花大力氣去研究於永正老師的課堂,於老師的教學風格,於老師提出的問題,於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都值得我們去模仿,去思考,去借鑑。

經驗需要積累,積累需要從高分的課中學習。

小學語文組校內公開課活動總結 篇10

各位領導、同行們,大家早上好!

在這初冬時節,我們歡聚清茶飄香、人傑地靈的大寨,共同參與、見證雲縣教育局舉辦的三優活動,更感榮幸的是我能代表小學語文評委組向大家彙報小學語文組的競賽情況。

下面,我將通過四個方面向各位領導與同行彙報我們組的評課情況。

一、感受

1、活動組織嚴密。縣教育局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十月份就發文要求各鄉鎮精心準備,這是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

2、各鄉鎮對活動高度重視,選派的選手年輕、優秀,能代表各鄉鎮的最好課堂教學水平,並能引領全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3、大寨鎮黨委政府、教辦、學校全力支持,使活動得以成功進行。

4、大寨完小教師熱情、周到的服務使我們感受到了溫暖,而孩子們真誠樸實的笑臉和一聲聲禮貌的稱呼、問候以及好學的精神也深深感動了我們。

二、課賽的亮點

本次課賽是對我縣一學期以來的課堂教學改革情況的檢閱,所以意義深遠,它既是對我縣課改工作的一個小結,也將對我縣今後的課改工作指明方向。

此次參加小學語文組競賽的共有來自12個鄉鎮及雲縣愛華完小的13位教師,課賽內容涵蓋了小學一到六年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參賽教師年輕化,最小的教師雖僅有21歲,但他們給我們展示了新時代教師積極向上的風采與陽光健康的精神風貌,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十三位教師的整體素質都較高,他們精心準備,風采各異,爲我們提供了十三節精彩紛呈的優質課。

1、授課教師有語文意識,能把握住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來教學。有依據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意識和理念,設計課時從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教法學法的選擇、目標設定及環節安排上皆有所思考,教學內容的把握基本能按學段目標突出教學特點;教學呈現方式上注重文段選點鋪設,注重朗讀理解感悟,基本杜絕了肢解文本來學習語文的做法,努力在點與面上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起來。

2、教師角色定位準確,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教師的組織、主導作用明顯,面向全體學生,從一個“請”的手勢、點頭、微笑或翹大拇指等動作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平等相待;師生參與、互動交流氛圍濃郁,如幸福鎮的李仕玲老師執教的《老人與海鷗》就是通過教師不斷的引導使學生深入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感悟、掌握文章的主旨。

3、教師的基本功紮實,知識底蘊豐富,課堂目標定位準確,教學設計能力高,環節設計合理,能體現以學定教的理念;有的教學設計新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認知慾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如愛華鎮的沈嗣瑜老師的《月光曲》的小組合作部分的設計就較爲新穎,利於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有的教師語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有親和力,便於與學生平等相處;有的教師板書工整,設計既能體現文章脈絡,又較美觀。

4、注重情感教育,充分體現情感目標。各位教師利用創設情景、多讀感悟、重點詞句理解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情感,引領學生走進所創設的情景之中,引起共鳴,從而感受人間真情,並抒發自己的情感,例如大寨的王仙老師、涌寶楊永晶老師執教的《假如》就是在讓學生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引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抓住詩歌的補白點續編詩句:假如我有神筆,我會……有的學生說要給盲人帶來光明,有的學生說要給農民畫出糧食,還有學生說要給自己的外婆畫一個會煮飯的機器人等等,學生稚嫩的語言讓人感受到童真的可愛與美好。

5、課堂教學評價不再單一,出現了多元評價的現象。如慄樹的王祖偉老師執教的《七律·長征》和大寨王仙老師執教的《假如》就出現了學生對教師的朗讀評價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這應該是一個可喜的轉變,表明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具體的轉變。

6、現代教育技術成功引進課堂。雖然我縣各個鄉鎮條件不一,但是大家都將多媒體用於輔助教學,而且大部分多媒體課件設計精美,把文字、圖片、視屏、動畫、音樂等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這是教學資源的主動擴充,也是教師教育觀念進一步轉變的體現。特別是偏遠的慄樹、後箐等鄉鎮的老師努力打破了條件限制,大膽嘗試運用,尤其年輕教師的多媒體課件製作效果和使用熟練程度都較好。

7、多種資源、多種教學方法並用,豐富語文課堂。文本、課件、卡片、頭飾、簡筆畫和講授、朗讀、遊戲、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穿插課堂,生動了課堂,並且真正輔助了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其中愛華完小的潘紅梅老師巧妙地運用優美的體態語言幫助學生學習,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不但生動傳情,而且活躍了課堂,引起了學生的強烈情感共鳴。

8、注重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老師們重視課前遊戲,輕鬆活潑的遊戲能使學生放鬆心情,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慾望,使他們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再者,無論是導入還是課堂學習與交流展示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教師們均注重入情入境的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用生動的語言、故事、音樂或課件創設出生動的情景和互動的氛圍,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情景,儘快感悟文本所蘊含的情感,如漫灣的字文香老師的導入就是通過自己的現場演唱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順利進入教學環節。

9、教師重視對學生的激勵,激勵語言和激勵方式豐富多彩,有的激勵爲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如潘紅梅老師的“這個小組開始學習了”或“這個小組真會合作”等,促使別的孩子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而不是生硬地要求學生;忙懷的周文俊老師跟讀書讀得好的學生握手等等。

10、重視了雙基的教學與鞏固,低年級教學突出了識字教學;大部分課堂重視朗讀訓練,通過教師激情範讀、配樂朗讀、聽錄音和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理清文本內容,體會文本情感,並在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礎上內化爲自我認識,使自我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11、大部分教師注重教學拓展,既重視利用教材教學,又不僅僅侷限於教材內容,而是根據學生實際大膽拓展學生的思維。如字文香老師執教的《伯牙絕弦》就不侷限於高山與流水,還引導學生感悟明月與清風,從而使學生更能理解知音的含義。

12、注重學法指導,例如李仕玲老師的給文章批註,潘紅梅老師的學法歸納、引導。

三、有待改進之處

可以說,即使一節成功的課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敗筆之處,正視不足能讓我們更快成長。縱觀十三節語文課,亮點多多,但不足也不容我們忽視。

1、目標設定上把握還欠妥,有些課設定的目標過大,過全,導致課堂容量太多,難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些課目標設定上有偏向,沒有將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過於偏向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2、問題設計不夠精煉,瑣碎問題過多,有些課通篇都是問題,而效率不高。

3、選點之後的分析過多,強化閱讀感受的時間安排過少,而且部分教師包辦了學生能歸納總結的地方和內容,對學生信任不夠,導致教師不敢放手,致使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更好發展,個性得不到張揚,心靈得不到放飛。

4、教師們的評價語言及與學生交流後臨時生成的語言呈現方式有待提高,有的評價語言過於單一和無意義,不能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

5、多媒體的運用輔助了教學,但有的教師忽視了它的輔助作用,過多依賴媒體,該板書的不板書,該示範的不示範,有的甚至過多脫離課本而用課件代替,失去了媒體的輔助作用;有的教師不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課件上的錯誤不能當場糾正,甚至連音樂播放的聲音都不會自行調整,這些都在提醒我們掌握適應現代教育的教學手段刻不容緩。

6、大部分教師採用了小組合作形式,但大都沒有取得很好的實效,自主、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學習的效果不是很好,有的教師所設計的合作探究問題過於淺顯,沒有探究的價值,學生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既浪費了時間,又不能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有的小組合作只有形式,沒有內容。

7、對學生的激勵做到了適時適度,但忽略了對學生的表揚既要有肯定,也應該有委婉的指導和引導,不能只說“你真好”或“你真棒”,而應明確好在什麼地方或棒在哪,有的教師甚至濫用激勵語,讀個課題也表揚說真聰明,難道這不是一種明顯和無意義的語言賄賂嗎?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沒有絲毫的好處。

8、教師要進一步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努力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規範普通話發音和板書的正確示範,儘量杜絕口語化和隨意性較強的現象。

9、有的教師對課堂上臨時生成的問題視而不見,缺乏一定的教學機智,只顧按着設定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感覺把學生當成了協助自己表演的道具,有的甚至對學生的錯誤回答置之不理,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的唱讀不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