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1

一、說教材: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來自於生活。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索性強,操作性大,在平日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的活動中,幼兒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本次活動,適當選用幼兒熟悉的實物,如蘋果、圓餅、細繩等,先啓發幼兒通過操作,自己去探索發現,然後反覆比較,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讓幼兒自主探索對不同形狀物體和實物進行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實現認知的平衡,獲得發展。

二、說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並理解其意義。

2、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爲幼兒準備了:

熊媽媽圖片,熊寶寶圖片兩個,狐狸圖片,水果刀一把,蘋果、餅乾、果盤、毛線段、各種圖形(心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爲: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種方法。

教學難點設爲: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原來的圖形大於等分出來的任何一部分,等分出來的`部分小於原圖形。

2、等分後的每一部分一樣大。

3、等分的次數越多部分越小。

五、說教學方法

1、主要運用故事引入法和引導啓發式教學。利用《笨笨熊》的故事引入課題,並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並啓發他們向教學目標思維。

2、幼兒主要運用嘗試操作法、比較觀察法、探究認知法。

利用嘗試操作法引導幼兒理解二等分與四等分的意義。

利用比較觀察法突破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利用探究認知法掌握二等分與四等分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爲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講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圖片。(故事內容略)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假如請你幫忙,你怎樣分大黑和小黑才高興呢?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並把操作結果放置於果盤中,然後教師小結並指導,可能出現的現象:有的幼兒分的一樣大,有的幼兒分的不一樣大。

3、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爲範例,引導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二等分就是分成兩塊,兩塊一樣大。

教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4、教師示範分蘋果,鞏固幼兒對二等分意義的理解,引導幼兒比較觀察,突破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設計問題並小結。

七、活動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標

1.藉助四季花圃設計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將物體分成兩份和四份。

2.探索各種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3.通過種花的活動體驗園丁的辛勤勞動,培養幼兒綠化意識。

二、活動準備

正方形花壇圖片一張,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各種形狀花壇卡片若干;剪刀;膠水

三、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話題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圖片。

師:這裏有一些是特定季節的花朵,你能說說它們是在哪個季節開花的嗎?

2.在教師的示範下,幼兒在白紙上繪畫這四種花,並剪下。

(二)實例操作,理解知識

1.出示正方形的花壇。

師:裴老師家的小院子裏要建造一座小花壇,準備種上剛纔的那四種花,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想一個辦法,在這個花壇裏種上四種花卉,並且讓每種花卉所佔的地方一樣多呢?(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要把正方形的花壇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塊,才能保證四季的花卉所佔的地方一樣大。

3.師:觀察一下這個正方形的花壇,怎樣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塊呢?你是怎麼分的?還有沒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樣的'分法?

4.教師小結:用對摺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後再對摺一下,就能得到四塊形狀、大小都一樣的花壇了。

5.師:小朋友,我們來想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用過對摺的方法?(整理跳繩、摺疊小手帕等)

(三)問題拓展,昇華課堂

1.出示各種形狀的紙(長方形、圓、橢圓)。帶着幼兒再次認識一些這些圖形。

2.師:花園裏還有許多各種各樣形狀的花壇,都要種上四季花卉,請你們試着把花壇分成大小不一樣的4塊。

3.佈置任務,幼兒從三種圖形中任選一種自己喜歡形狀的花壇進行等分活動。

4.完成任務,交流挑戰成果:

(1)誰分的是長方形花壇?你是怎麼分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2)圓形花壇怎麼才能平均分成4塊呢?你是用什麼辦法分的?

(3)橢圓形花壇的分法和哪種形狀的分法是一樣的?

5.幼兒將課堂開始時畫的花粘貼在花壇上。

(四)延伸活動

1.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壇能分成4塊同樣大小的花壇嗎?怎麼分呢?

四、活動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能把物體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

2.樂意探索多種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喜悅。

3.初步瞭解等分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圖形(心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本袋(每袋8個本)。

教學過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提問:故事中大黑和小黑爲什麼會讓狐狸大嬸幫忙分麪包?

(他們要平分麪包)結果怎麼樣?(麪包讓狐狸大嬸騙着吃了,哥倆只剩下一點點麪包)

他們是不是兩隻笨狗熊?假如請你幫忙,你怎樣分呢?

2.教師操作,二等分圓形,引出概念二等分。任意對邊折。

怎樣驗證圓形二等分?摺好後完全重疊。說明兩份一樣大。

(課件講解,實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就叫圖形的二等分。

小結:詳細說明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分出來的一份和原來的相比哪個大?哪個小?幼兒講述,然後老師演證。

出示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和一個完整的圓形,重疊比較得出結論: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分後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3.教師操作,四等分圓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兩隻小熊如果把看到的乾麪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麼分呢?教師用圓形紙操作,說明兩次對齊摺疊的操作方法。

(課件講解,實物展示。)

小結:觀察分開的和整體的關係。

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後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導幼兒思考並操作把正方形進行二等分、四等分。

圓形的麪包我們會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餅乾,你能幫他們二等分、四等分麼?給發圖形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提問“你是怎麼分的?”幼兒操作後,課件展示各種分法。

小結: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後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5.指導幼兒分組用摺疊的方法進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四等分,並觀察講述。

圓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麼如果我們用長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動手分分看,要怎樣才能把它們進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幾種分法?然後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是怎樣分的?

(兩組二等分,兩組四等分)

談話後小結:生活中很多東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麪包、蘋果等,有很多東西可以按數量如糖塊、書本、衣服、椅子等,很多東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還有很多東西按容積分如水、油、牛奶等。

6.啓發指導幼兒用剛剛學習的二等分四等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開、截斷分的,椅子截斷就不能用了,毛巾剪開就壞了,那這樣的物品我們怎麼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數量、物品的重量來進行等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袋本,(出示準備好的本)想一想按數量怎麼等分呢?啓發:你手中的本分給兩個小朋友,怎麼分?每人幾個本?你手中的本分給四哥小朋友,怎麼分?每人多少個本?

7.拋出問題,結束活動。

如果老師再多給你一個本,請你把都分給三個小朋友,怎麼分呢?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節課我們學習三等分。現在跟園長老師們說“再見”。

活動延伸:

如果老師給你一杯水,請你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怎樣分?如果給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怎樣分?

教學反思:

摺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節課我通過讓幼兒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折成相等兩份,四份,再把摺好的紙剪一剪,比一比,再拼一拼,讓幼兒在折、剪、比、拼這些操作活動中,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兩份一樣大)初步瞭解整體與部分。

2、培養幼兒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幼兒愛動腦、愛幫助他人的情感。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圓形紙每人一張、熊哥哥、熊弟弟大的1個、小的4個;剪刀每人一把;

每張桌子一小筐(張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不規則三角形、等腰梯形、不規則梯形)

每張桌子大盤(絲帶、雪花片、蛋糕、香腸、奶)溼布、塑料刀兩把。

圖形二等分圖示、漂亮的蝴蝶、美麗的花瓶、可愛的小魚圖片。

活動進程:

一、通過故事,引出課題——二等分

熊媽媽要去旅遊,臨走的時候,給小熊留下許多東西。午飯時間到了,他們拿出1個圓圓的大餅,請狐狸幫忙來分,狡猾的狐狸隨便一分,熊哥哥和熊弟弟都說“不行不行”爲什麼不行,怎樣熊哥哥和熊弟弟就說行。請小朋友幫忙來分大餅,記住了,要分的公平,兩塊一樣大,(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分完餅要檢查檢查,兩塊餅是不是一樣大。請個別幼兒講解自己的分法和檢查的方法。

二、請幼兒操作平面的幾何圖形,鞏固對二等分的學習。

幼兒自選一種幾何圖形,進行二等分,檢查是否一樣大

分別清將正方形、進行二等分的.幼兒講解自己的分法,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示。

其他圖形依此類推。幼兒圖形可以進行二等分,有的圖形(不規則三角形、提醒就不能進行二等分)

三、請幼兒操作立體的實物,鞏固對二等分的學習。

分別出示繩、雪花片、蛋糕、香腸、牛奶,請幼兒想一想用什麼辦法將這些物品分成一樣讀、一樣大、一樣長的兩份(提出分蛋糕、香腸要拿溼布擦擦自己的小手)

分享交流,分別請繩、雪花片、蛋糕、香腸、牛奶介紹自己的分法和檢查的方法

小結:小朋友響了好多方法,繩、雪花片、蛋糕、香腸、牛奶分成一樣長、一樣多一樣大。小熊說要向小朋友學習,做愛動腦小熊。

四、活動延伸

小熊媽媽旅遊回來帶來了禮物——漂亮的蝴蝶、美麗的花瓶、可愛的小魚(可四等分)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活動,學習將一個整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願意參與討論活動,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分別在兩塊黑板上佈置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及它們的大盤子。

2、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彩色紙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飲料、糖果、花生、方形麪包片、豆腐乾、乾果

4、人手一套工具:兩個小盤子、兩個小量杯、紙條、線、尺、餐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小熊寶寶,另外一個是小熊貝貝,這一天熊媽媽買了一些各種口味的餅乾,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吵着要吃到每種口味的餅乾,這可難住了熊媽媽,怎麼辦呢?

二、第一次嘗試:二等分長方形

1、請幼兒嘗試將長方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師:現在請小朋友試一試,看能用什麼方法把長方形的餅乾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好嗎?

2、幼兒嘗試操作,將長方形二等分,教師巡迴觀察幼兒的操作,鼓勵幼兒想想有幾種分法。

3、嘗試操作後提問

(1)師:請xxx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分的?怎麼知道分出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邊操作課件邊提問:原來長方形的`餅乾和現在分出來的一份餅乾,誰大誰小?

(2)小結:像這樣把一件東西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做二等分,二等分後的每一份都是一樣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來的整體小,整體比部分大。

4、師:現在我們把二等分後的餅乾分別送給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吧!(幼兒把分好的餅乾分別放進寶寶和貝貝的大盤子)

三、第二次嘗試:二等分正方形、圓形、橢圓形

1、熊媽媽這裏還有許多各種形狀的餅乾要分給寶寶和貝貝,你們願意再來幫熊媽媽分一分嗎?記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寶寶和貝貝會不高興的。

2、幼兒自由選擇圖形進行二等分操作

3、幼兒將各種形狀二等分後,貼到寶寶和貝貝的盤中。

四、第三次嘗試:實物二等分

1、師:爲了感謝小朋友,熊媽媽爲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有、麪包、豆腐乾、花生、糖果、飲料……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它們分成相等的兩份呢?

2、師帶領幼兒集體觀察、交流:你分的是什麼?使用什麼方法來分的?(用了什麼工具)分得對嗎?爲什麼?有不同的方法嗎?哪個方法更好?爲什麼?

五、師:現在讓我們拿着自己二等分後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在我園“園本教研”中,我有幸參加了“一課多研”活動,我把大班的“二等分”這一活動經過了“設計-教學-再設計-再教學”,其中自己也經歷了不斷的反思。

在數學活動中,幼兒是通過活動、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數學關係的,教師設計的材料是否適宜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操作興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

1、緊扣活動目標,遵循數學知識內部的邏輯規律操作

材料的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幼兒能獲得什麼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所以“操作材料應暗含幼兒通過操作能夠達到適宜的教育目標的內容。”在第一次設計的二等分圖形材料,請幼兒幫忙分窗紙,通過這樣的操作,幼兒能將材料分成兩份,但目的性很不強,對於相等的兩份概念不清,整體與部分也難搞懂,貼的窗花較爲凌亂,所以在設計操作材料時,教師要從目標出發,把教育意圖和要求融入到每一種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潛在價值,發揮其最大的功效,如在第三次設計的方案中,把圖形材料設計成餅乾及設置的給熊哥倆分餅乾的情境,幼兒把二等分的概念深入理解後,把餅乾整整齊齊的分別置於兩個盤中。

2、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操作材料的難易度應適中,既不能讓幼兒輕而易舉地得到答案又不能使幼兒覺得太難,失去操作興趣。

在活動中,提供的材料難度應層層遞進,由簡到難,在“二等分”這一活動中由讓幼兒嘗試多種方法二等分一個圖形——用多種方法二等分其他圖形——二等分不同實物。

由於同一年齡班的幼兒的發展水平並不平衡,所以應從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最近發展區”出發,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起點,按不同的發展速度選擇操作材料,逐步達到目標。

3、要多樣化

操作材料的多樣化有利於幼兒獨立思考,相互學習,獲得更多的信息,在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的實物,準備了顆粒狀態的、液體狀態的、固體形態的,這些材料難易程度不同,供不同幼兒選擇,幼兒也可選擇不同的材料。另外,數學知識存在一定聯繫,在設計操作材料時,我提供幼兒的測量工具,以激發幼兒回憶先前的學習經驗,調動幼兒的操作經驗,促進了學習能力的遷移。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相等的二份,並知道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及等分後的一份叫整體的二分之一。

2.培養幼兒探求知識的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操作材料若干(綢帶、橡皮泥、米、蘋果)。

2.工具若干、(尺子8條、剪刀8把、水果凍盒人手2個)教師示範用物、小刀一把、天平一架及幼兒操作材料圖形各一套。

3.背景圖一幅(寶殿)、金鑰匙一把、判斷卡若干。

4.錄音機及有關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探索實物的二等分)

1.提出要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綢帶、,橡皮泥、米、蘋果。請小朋友動腦筋把這些實物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就是分後的兩個部分是一模一樣的(重複一次,加以強調),可以利用尺子、剪刀、水果凍盒這些工具來分。

2.幼兒嘗試(放音樂),教師巡視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時間5分鐘)。

3.反饋嘗試結果。

A.提問:

①(出示綢帶)小朋友剛纔你是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把綢帶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對摺、用剪刀剪開、用手撕開)如果綢帶很長很長,不好直接拿起來比較,又該怎樣分?(用尺子量)

②(出示米)把米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怎麼分,用什麼工具來分?(用水果凍盒量出兩杯,這一杯和另一杯一樣多)可如果米很多,這樣分起來要很長時間,用什麼方法會省事一些?(大桿秤)

③(出示橡皮泥)橡皮泥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來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分開比一比)下面我們用天平來稱一稱是否準確(教師實驗稱重量),小朋友的眼睛雖然很亮,可是用儀器測纔是最精確的。

④蘋果你們又是怎麼分的(用刀切),對了,老師沒給你們準備小刀,所以小朋友就不知怎麼辦了,現在老師也看準了把它分成兩瓣,用刀切時可要注意安全,別傷着手,如果要更準確些就可用天平稱一稱。

B.教師小結:像這些實物,我們把它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叫二等分(幼兒跟讀),什麼叫二等分?(就是把物體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學習幾何圖形的二等分,探索怎樣的圖形可以“二等分”

1.提出要求:(出示幾何圖形)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可二等分,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是幾何圖形,現在請小朋友用折的辦法把幾何圖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兒嘗試,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可以相互討論。(放音樂)

3.幼兒反饋嘗試結果。

A.提問:

①(出示所有圖形)哪些圖形可二等分?(幼兒講,教師演示)

②哪些圖形不可以二等分?爲什麼?(因爲它們對邊不一樣長)

B.比較等分後的結果。

(出示長方形)下面我們來看看等分後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相比哪個大。(原來的一份大)分後的一份正好是原來的一份的一半,我們把這一半叫做整體的二分之一(老師手勢演示)。

三、遊戲“搶金鑰匙”

1.講解要求和玩法(出示背景圖)。下面我們來玩搶金鑰匙的遊戲,遊戲時我們分成兩組(一二組合爲一組,三四組合爲一組),每組都要回答許多題目,就是區別這些卡片上的實物是不是二等分,記住每人只答一題,答對了前進一步,再請後面的小朋友答,後面的若答錯了,請別的小朋友幫忙,哪隊先拿到金鑰匙哪隊爲勝,回答是不是二等分聲音一定要響亮。

2.幼兒遊戲,教師判斷幼兒答得是否正確,如錯誤禁止前進。

3.遊戲結束。×隊拿到了金鑰匙,下面就讓我們整理好操作物品(教師示範),跟她們到寶殿裏去玩(結束放音樂)。

活動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後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於拘謹。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7

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用目測,把實物分成一樣多的兩份,並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並知道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並知道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

2、嘗試用目測,把實物分成一樣多的兩份,並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示範用的`蛋糕一隻及幼兒操作材料圖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顏色的各種圖形。

3、操作材料:紅棗、豆子、橡皮泥。

活動過程:

1、以兩隻“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發幼兒學習二等份的興趣。

師:“六一”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圓圓的生日,小夥伴們送了他倆一個蛋糕,兩隻小松鼠很開心,看了一會兒,花花說:“我們來分蛋糕吃吧,我們兩人吃一樣多好不好”圓圓說:“好”!可是兩之小松鼠的數學學的不好,不知道怎麼分才能分得均勻,小朋友說說看,兩隻小松鼠應該怎樣分才能吃到一樣大的蛋糕?

2、老師這裏也有一隻蛋糕,想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請小朋友幫老師想一想,應該怎樣分?

3、幼兒演示分法,教師幫忙。

4、蛋糕可以分成相同的兩份,那麼如果我們用圖形,可不可以也把它們分成相同的兩份?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每種圖形有兩張,請你們把相同圖形中的一張先用折的方法,折成相同的兩份,然後,用剪刀剪開,看看剪下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麼不同?在折、剪的時候,你想一想一種圖形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都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

5、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迴指導,引導小朋友們相互討論。

師:小朋友在操作的時候。可以相互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

6、幼兒反饋嘗試的結果。

(1)提問內剛纔小朋友都動手把各種圖形分成了相同的兩份,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2)請幾個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講述,並用老師的操作卡演示給小朋友們看。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開始部分,是以故事《松鼠分蛋糕》導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帶進如何公平的分餅的情景中,使孩子們的興趣很自然的被調動起來。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活動一開始,我就爲幼兒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個圓圓的餅(圓形卡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老師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孩子們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圓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來,對幼兒掌握的知識進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種圖形二等分的方法,對二等分的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活動的結束部分,老師爲孩子提供了許多可操作實物:如飲料,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學過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生活中的實際操作,幼兒通過切食物、分飲料等實踐,拓展二等分的知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等分的興趣,在操作中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幼兒操作探索圖形等分的這個環節中,我應該只跟孩子說對摺,而剪的過程我應該在課前剪好,到這個環節直接演示就得了,把剪的過程放進來既浪費時間了,又沒有把重點突出來,這一點我覺得不夠完滿。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數、摺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多種二等份的方法將一個物體等份成兩份。

2、體會二等分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美化作用。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材料:

教具:小螞蟻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鈕釦、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乾、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隻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麼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麼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摺、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麼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摺、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小螞蟻邀請你們到螞蟻王國去參觀,願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裏有什麼?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裏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

第二組:毛線、綵帶、吸管、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乾、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麼?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繫生活想想在什麼時候用過目測、數數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裏用了目測法、摺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樂園裏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遊戲“看誰說得對”

小螞蟻想和你們做遊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後我們還會繼續試試四等份、五等份……

活動反思:

二等分最重要的知識點在於掌握二等分的操作,知道二等分必須是兩部分一樣大或是一樣多;知道二等分中整體比部分大,部分比整體小;掌握等分的方法。對二等分的知識點進行準確的分析後,活動按以下幾個流程進行:

一、故事導入,是以故事《狐狸分餅》導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帶進如何公平的分餅的情景中,使孩子們的興趣很自然的被調動起來。

二、操作探索,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活動一開始,我就爲幼兒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個圓圓的餅(圓形卡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老師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孩子們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圓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來,對幼兒掌握的知識進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種圖形二等分的方法,對二等分的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三、遊戲鞏固,出示PPT,讓幼兒找出進行二等分的禮物,進一步鞏固認識二等分。四,拓展延伸,老師爲孩子提供了許多可操作實物:如飲料,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學過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生活中的實際操能夠作,幼兒通過切食物、分飲料等實踐,拓展二等分的知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等分的興趣,在操作中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集體備課時,理想的狀態是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但在課堂實踐中,我發現還是存在需要反思、調整的'地方。

本節課活動優點:在上課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幼兒的等分結果,材料準備較充分,幼兒的參與性較高,回答問題都很積極,動手操作也很主動的探索等分並且記錄。很好利用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能獨立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等分的結果,與他人分享。給幼兒輕鬆愉快大膽創新的探索環境,讓幼兒沒有拘束感的上課。

活動缺點: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條理不明確,只注重分的結果,沒有強調幼兒等分可以有很多的分法。當幼兒單一的橫一下的分時,教師的引導有些牽強。在講述整體與部分時候教師有些嗦,幼兒都有些注意力不集中了,教師沒有很好的調整課堂氣氛,導致整體與部概念模糊,總的來說知識點太多,教師沒有把握好隨機教育。

整改方向:今後教學中一定要思路清晰,語言簡短有目的性,知識講解時候一定要把握幼兒的接受程度,緊緊圍繞目標來制定活動過程,瞭解孩子個體差異進行選擇適中的課程,知識點不要太多,有貫穿遊戲活動才生動、有趣。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9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標: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係、等量關係。

3、能力目標: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發散點: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

(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生活的數學,更加易於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麼不高興了,有什麼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麼辦呢?"

(3)教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麪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麼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麪包片是什麼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麪包片幫平平姐姐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並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於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教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麼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教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教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教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於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

只用紙來等分,以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爲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並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節更加註重幼兒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教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並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並不是單一的,爲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後的作業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並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麼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並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並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10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或四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大膽介紹自己等分的方法。

3.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2張圓形紙、剪刀。

2.分組活動材料,每組材料若干份:①糖果若干,小盤若干;②顏料水若干,量杯,不同大小的本子若干;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各2個,剪刀等;④補圖遊戲材料。

(三)活動過程:

1.能小熊"分蛋糕"的問題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熊過生日,準備了一塊圓形蛋糕,小熊把蛋糕分給朋友吃。如果來了兩個朋友,它要怎麼分纔好呢?如果來了四個朋友,又應該怎麼分?請小朋友幫小熊想想辦法吧。

幼兒動手操作,在圓形紙上進行二等分、四等分(可用折或剪的辦法)。

師幼交流:①一塊圓形蛋糕,平均分給兩個朋友吃,怎麼分?分幾份?平均分給四個朋友吃,怎麼分?分幾份?

②小朋友剛纔是用摺疊和分割的方法把一塊圓形的'蛋糕平均分成2份和4份,如果是糖果、飲料可以怎麼分?

2.幼兒分組活動,嘗試用多種方法將物體二等分、四等分。

(1)介紹分組操作材料。

分糖果:將一盒糖果平均分給四個小朋友吃,怎麼分,分幾份?

分飲料:將一瓶飲料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喝,怎麼分,分幾份?

製作拼圖玩具:分別將2塊正方形、圓形、長廊形的紙進行二等分和四等分,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等分方法。

補圖遊戲:先找出圖形缺少的部分,再把圖形補成整體,並讓幼兒說一說補成的圖形是什麼圖形,幾等分後又是什麼圖形,有幾份。

(2)幼兒操作活動,教師重點觀察幼兒能否根據不同的問題採用不同的等分方法。

鼓勵幼兒每一組的內容都要嘗試。

3.分享交流等分的做法:

①你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來分糖果和飲料?分幾份?一樣多嗎?

②你用什麼方法將正方形、圓形、長方形進行二等分和四等分?

(四)活動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後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於拘謹。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纔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並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1) 今天老師想給XXX小朋友比重量,你們覺得一個人可以比重量麼?那有什麼辦法呢?你們覺得誰重?

(2) 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 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纔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1) 剛纔我們給兩樣東西比了重量,我這裏有三樣東西,誰願意上來給他們比較輕重。誰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

(2) 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後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麼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 因爲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 教師示範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 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12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知道部分小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2.運用二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蠟光紙:圓形、正方形、心形、花邊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

2.花生米、紅豆仁、紅棗、黃豆仁。

3.故事掛圖二張,塑料藍若干個,小盤若干個,錄音帶。

(三)活動過程

1.初步接觸二等分通過故事導入課題,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一天哥兒倆拾到一個香噴的麪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點,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點,正在鬧着,狐狸大嬸來了,不安好心地幫熊哥倆把麪包分成了兩塊,哥兒倆一看,急得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狐狸大嬸說:"你們別急,這塊大一點的,我咬它一口?哥兒倆一看,那塊大的變小了,小的變大了,又急得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就這樣,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點點麪包,還不知道上了狐狸的當呢。

教師提問:小朋友,假如你們碰到哥兒倆,你們願意幫忙嗎?假如老師給你們一個圓形麪包,小朋友們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麪包?老師提供圓形紙引導幼兒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幼兒操作。

討論: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分的?怎樣證明你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呢?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加以證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幾種圖形教師說:"圓形麪包小朋友們都會分了,如果熊哥倆拾到的是心形麪包、正方形麪包、花邊形的麪包,小朋友們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教師提供各種圖形,幼兒操作,教師參與小組活動,鼓勵幼兒探素圖形的各種分法。

3.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1)集體交流,請幼兒講述各種圖形的分法,老師說:"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正方形麪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是一樣大的?還有誰用不一樣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樣大的兩份",用同樣方法讓幼兒說心形、花邊形的分法。

教師小結:"通過對摺,我們把這些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個部分,這就是二等分"。

(2)師生共同探討,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師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給幼兒看,教師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不對角分,也不以邊中心對摺,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據操作情況加以驗證,讓幼兒進一步明白。

(3)引導幼兒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教師:"我們剛纔用不同的方法把圓形、正方形、心形、花邊形分成了一樣大的兩份,請小朋友看看已分出來的一米和原來的圖形比(出示圖形)哪個大?哪個小?分出來的一份是原圖形的多少?(一半)

4.解決新問題。

教師問:"1塊麪包,1塊點心,小熊哥倆分着吃,每人只吃一半,如果有2塊點心,2塊麪包,小熊哥倆分着吃,每人吃到多少?如果有4個蘋果,哥兒倆各吃幾個"?

分實物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幫助熊哥倆分麪包、分點心,熊媽媽心裏可高興了,熊媽媽現在準備煮八寶粥給小朋友吃,可是熊媽媽說八寶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們再來幫助熊媽媽分配料好嗎?"(好)那我們先看一下配料裏都有些什麼,有紅棗4顆、花生米2粒、紅豆仁2粒、黃豆仁2粒,下面請小朋友們兩個人一組把籃子裏的配料分在兩個盤子裏,分的時候要注意兩份一樣多。

教師提供配料,幼兒討論操作,分好後教師集體提問:"小朋友,你們盤子裏紅棗多少顆?花生米有幾粒?紅豆仁有幾粒?黃豆仁有幾粒?好,小朋友真聰明,都分對了!

5.結束部分:

教師:好了,聰明的小朋友們已經幫助熊哥倆把不同形狀的麪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教會了熊哥倆二等分的知識,熊哥倆爲了謝謝大家,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到外面去做遊戲。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二等分。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對等分活動產生興趣。

3.嘗試運用二等分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二等分》課件。

2.人手一份操作紙、剪刀。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活動興趣。

教師:你們認識團團圓圓嗎?冬天到了,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有三個小朋友去看望它們。(演示課件)教師:它們怎麼啦?怎麼辦呢?

教師:聽聽三個小朋友想到了什麼好辦法。(演示課件)(二)初步嘗試用一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討論交流。

教師:看,他們找到了什麼?(演示課件)教師:每人找到了一塊布,要幫兩個熊貓寶寶分別做兩條一模一樣的圍巾,怎麼辦?

2.實踐探索。

教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材料,請你們用剛纔想到的方法去試一試。

3.交流探討。(演示課件)教師:誰說一說用什麼方法來分的。

教師:它原來是什麼形狀,二等分後是什麼形狀?你怎麼知道它是一樣大的。

(三)探索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實踐探索。

教師:把一個圖形對摺,剪成完全相同的兩份,這種分法叫做二等分。把圖形二等分還有很多方法,我們再去嘗試一下,看看誰的方法多。

2.交流學習。

教師:你用了哪些新方法?介紹給大家分享。

教師:誰也用到這種方法的?

小結:東東、麗麗、貝貝謝謝你們,看,他們用你們的.好辦法做了把圍巾做好了,送給了團團圓圓。瞧,團團圓圓圍上了一樣的圍巾多開心啊,在謝謝小朋友呢。(演示課件)(四)拓展延伸二等分經驗。

(1)將多個物體進行二等分。

教師:團團圓圓肚子餓了,怎麼辦呢?

教師:(演示課件,出現一堆竹子)這麼多的竹子,請大家也幫團團圓圓來分一下,怎麼分呢?

(2)將液體進行二等分。

教師:熊貓口渴了,叔叔趕緊送來了一桶水,怎麼分呢?

活動延伸:

回教室嘗試將多個物體和液體進行二等分。

活動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後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於拘謹。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對等分的興趣。

3.發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剪刀、圖形紙(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二等分和四等分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等分的方法活動過程:

一、複習圖形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形,我們小朋友看看都有什麼?

二、幼兒學習二等分(幼兒演示操作)

1.啓發幼兒想辦法將圓形的紙片進行二等分並驗證分出的兩份一樣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

師:今天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動腦筋把圓形分成兩份,分出來的`兩份要一樣大,你們願意試試嗎?你們是怎麼分的?分出的兩份一樣大嗎?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多少?分出來的兩份合起來會怎麼樣?

教師小結: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開的兩份合起來會變成原來的圖形。

教師小結課件演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

2.幼兒嘗試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進行二等分。

三、幼兒學習將圖形進行四等分一個圖形不僅可以進行二等分,還可以進行四等分,就是是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小朋友拿一個圓形試一試1.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迴指導,引導小朋友們相互討論。

幼兒反饋嘗試的結果。提問剛纔小朋友都動手把各種圖形分成了相同的四份,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四、活動結束師:小朋友們今天很厲害,學會了二等分和四等分,我們以後還可以進行更難的等分活動。

教學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方案15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物體、空間、時間等等現象產生興趣"。大班幼兒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對等分也有所接觸,但不能掌握真正的含義。根據大班幼兒的好奇心強,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等特點,設計"熊寶寶分圖形"的教學情境由簡到難,讓幼兒通過操作圖形來探索活動,並支持、鼓勵幼兒舉一反三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實物產生聯繫,這樣,幼兒學得活,易掌握,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擴大認識面,而且對開拓幼兒思維,培養思維準確性,並激發幼兒數學興趣。

活動名稱及內容:大班數學-有趣的二等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初步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重、難點重點:學習二等分。

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材料:綢帶、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分練習紙、熊的一家圖。

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師:"熊媽媽生了兩隻熊寶寶,兩隻熊寶寶頭上都紮了一根小辮多可愛呀,熊媽媽要給兩隻熊寶寶的小辮紮上漂亮的綢帶,可是熊媽媽現在只有一根綢帶,怎麼辦才能讓兩隻熊寶寶都能扎到綢帶呢?"

1、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後,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2、把綢帶兩頭對摺,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二)操作探索操作一:等分圓形紙師:熊媽媽給兩隻熊寶寶準備了一張漂亮的圓形紙,她把這張紙給了兩隻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份給外婆。小朋友猜猜,兩隻小熊用什麼辦法分這張紙?

1、爲幼兒提供圓形材料紙,幼兒動手操作。

2、組織幼兒討論等分的方法。

3、小結:把圓形對摺,然後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操作二:

熊媽媽還給小熊準備了正方形、長方形的糕點,一樣要請兩隻小熊把他們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送給奶奶和外婆。

1、爲幼兒提供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考慮有沒有其他對摺的辦法來二等分。

2、幼兒操作探索。

3、請幼兒介紹新方法。

4、教師小結:向幼兒介紹講清對角線折、對角折的方法。請沒有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

(三)鞏固練習:遊戲《找朋友》

師:三角形、小房子、蝴蝶、蜻蜓的朋友不在啦,老師請寶寶們找找他們的朋友在不在你們的桌子上,在的把它貼好。(看看哪個寶寶最快幫他們找到朋友)

1、教師講評幼兒的活動結果。

2、幼兒展示自己拼貼的圖形。

活動延伸:

你們今天表現的都不錯,老師特意給你們每組的寶寶準備了一個蛋糕,可是我們今天只學會了二等分,但是我們又有四個寶寶,那我們應該怎樣來分呢?現在我們一起回教室來分分看,怎樣才能四個寶寶都吃到一樣多的蛋糕。

教學反思:

理解二等分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