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精華】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範文集錦7篇

【精華】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範文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爲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範文集錦7篇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1

一、時間:x年x月x日

二、地點:xx園操場

三、參加對象:xx園幼兒、家長、教師

四、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慶祝“親子運動會”系列活動,使幼兒及家長在活動積極的參與中體驗合作與親子交往的快樂,從而度過一個幸福、難忘的親子運動;使家長在參加活動中,進一步感悟我園幼兒教育的觀念,趁此機會我們組織此次活動是希望創造機會讓父母和父母,孩子和孩子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同時也爲了溫馨我們共同的家園!

五、流程安排:

1、開幕式進場儀式進場順序:園旗、彩旗隊單車車隊、滑輪車隊、小班級及家代表隊長、中班級及家長代表隊、大班級及家長代表隊、(各級並列成四路縱隊行進)。

2、全體肅立、奏xx、升國旗、園旗。

3、宣佈運動會開幕、致開幕辭(園領導)。

4、幼兒及家長運動員代表宣誓。

4、領導宣佈xx幼兒園親子運動開始。

5、各代表隊退場到年級固定的位置,趣味運動會正式開始。

6、各個裁判組成員到位,裁判安排如下:計時:xxx、終點:xxx、發令:、檢錄檢查:xxx,集體項目裁判:xxx、xxx,xxx,xxx、xxx,xxx,個人項目裁判:xxx,xxx、xxx,公告:xxx、xxx、xxx,廣播宣傳:xxx、xxx、獎品:xxx、xxx、後勤部:xxx。工作人員教師共xx人,幼兒家長共xx人。

六、比賽項目:

(1)集體賽:1、趣味接力賽;2、手足情深、3、跳圈接力、4、寶貝新娘、5、齊心協力

(2)個人賽:1、跳繩、2、企鵝漫步、3、滑輪比賽、4、掌上明珠、5、摸鹿鼻子、6、盲人擊鼓、7、釣魚、8、挾乒乓球、8、套圈、9、吹氣球、10、呼拉圈比賽、11、運用爆破音吹蠟燭、12、比比誰的眼力好、13、比比誰的運氣好

七、比賽方法規則:

(1)集體賽——趣味接力賽

1、接力賽總賽程60米,共分五個挑戰項目,每個項目的比賽距離爲10米,順序:鑽、爬、平衡、跨、跑(家長完成)各隊以完成比賽的先後順序計算成績。

各參賽隊伍分成4組進行預選賽,每組8支隊伍,每組取前2名進入決賽,決賽規則同預選賽。

2、手足情深(接力)

參賽隊員:每隊3人(家xx爲單位)

比賽規則:參賽運動員一手握一足,然後用單足跳的方式完成10米賽段(分三段幼兒、爸爸、媽媽共30米)。

發令員:x人

現場裁判:x人

3、跳圈接力

參加人員:每隊3人(家xx爲單位)

比賽規則:參賽家xx幼兒完成障礙物跳10圈,然後家長接力繼續往前跑,完成50米賽段。

發令員:x人

現場裁判:x人

4、寶貝新娘

參加人員:每隊3人(家xx爲單位)

發令員:x人

現場裁判:x人

比賽規則:比賽開始家長雙手交叉搭成“花轎”,幼兒坐在“花轎”上,完成50米賽段。

5、齊心協力

參賽人員:每隊2人

比賽規則:二名參賽家xx成員面對面用身體將一排球夾住,每人雙手在背後交握,側跑完成規定賽段,如果球落地,則要在球離開身體處由裁判重新放球繼續賽程。

道具:氣球

發令員:x人

現場裁判:x人

(2)個人賽:

1、跳繩比賽、以時間來計算、多的爲勝。獲獎券一張。

2、企鵝漫步

3、完成距離的,獲獎券一張。

4、掌上明珠:主持人要準備好一個乒乓球和一個乒乓球拍。參賽者將乒乓球平放在乒乓球拍上,沿着桌子走。走至終點,球未丟就得一張獎劵。(桌子豎排三張,參賽者沿桌子在規定時間內繞一圈。)

5、摸鹿鼻子:每人摸一次,蒙上眼睛轉三圈,凡摸到鹿鼻子的,可獲獎券一張。

6、盲人擊鼓:每人擊一次,蒙上眼睛轉三圈,凡擊中鼓者,獲獎券一張。

7、釣魚:每人釣一分鐘,釣三條者,獲獎券一張,釣六條者獲獎券二張,以此類推。

8、挾乒乓球:每人挾一分鐘,挾完20個乒乓球者,獲獎券一張,挾完40個乒乓球者,獲獎券二張。

9、套圈:每人套五次,套中二個者,獲獎券一張,套中四個者,獲獎券二張,套中五個者,獲獎券三張。

10、運用爆破音吹蠟燭:主持人準備好六支蠟燭並點燃,若干道問題。主持人提問一個問題,參賽者需用回答的話中發出的氣息吹滅蠟燭,即得獎劵。如:主持人問:“有兔子在草地上你會怎麼做?”回答者用“撲過去”的“撲”的發音而噴出的.氣息來吹滅蠟燭。

11、比比誰的眼力好:主持人準備好三支筷子,一個空啤酒瓶。參賽者站在啤酒瓶的一側,筷子離瓶口約一米的距離,瞄準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進瓶裏,便是優勝者,即得獎劵。每人有三次機會。

12、快樂呼拉圈:在地上擺放五個空易拉罐。每個易拉罐之間的距離爲二十釐米。參賽者應站在離易拉罐一米遠的地方,才能向易拉罐扔圈圈(圈圈的大小要適當)。每扔中一次即得獎劵。每人有三次機會。

13、比比誰的運氣好:主持人要準備好若干顆且顏色不一樣的珠子,其中紅色的有三顆。主持人把珠子放在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裏,讓遊戲者伸進袋子裏抓三次,每次只抓一個珠子(多抓不算),若抓中紅色珠子,則中獎劵;反之,沒有中獎

八、時間安排:

00:00—00:00第一組

00:00—00:00第二組

00:00—00:00第三組

00:00—00:00第四組

00:00—00:00決賽

九、獎勵規則:

頒獎(集體優勝獎與團體優勝獎);參加親子運動會活動的每個家xx以獎券到領獎臺發給紀念品一份。

十、閉幕式:

1、園領導致詞。

2、總裁判長宣佈具體比賽結果。

3、頒獎。

4、策劃組組長宣佈運動會閉幕。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2

活動時間:20ΧΧ年11月26日上午9:00

活動目標:

1、透過親子製作活動提高幼兒動手潛力的同時增進親子感情。

2、親子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1、面具模型一個。

2、家長自備各種裝飾材料:如光片、彩紙、彩色雞毛、花邊等。

班級準備:剪刀、膠水、雙面膠、橡皮筋。

3、舞曲音樂《幸福拍手歌》《找朋友》《新年好》

活動過程:

1、家長和幼兒準時到達班級教室。

2、主持人致開幕詞。

3、親子製作“美麗的面具”

(1)主持人教授製作方法。

(2)各家庭自由製作,鼓勵家長和孩子一齊動腦設計,在製作過程中讓幼兒動手參與。

4、製做完成後,以家庭爲單位,模仿時裝表演的形式進行面具展示。

5、化妝舞會“快樂的.新年”

幼兒和家長戴好自我製作的面具,隨着音樂一齊跳舞,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名稱:《釣瓶子》

目的: 培養幼兒動作的準確性,協調配合能力。

材料: 純淨水空瓶、細線、小木棍、“釣魚杆”

玩法: 用繫有小木棍的釣魚杆將瓶子釣起,家長與孩子比賽,在規定的時間、範圍內,誰釣的多爲勝。

二、活動名稱:《踩氣球》

利用資源: 水池

目標:

1、鍛鍊幼兒小腿肌肉;

2、培養幼兒勇敢精神和合作能力。

玩法:

一、活動身體:重點腳及小腿按摩。

二、吹氣球:母(父)子合作吹氣球,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哪個家庭吹得多。(讓幼兒數數,比較,給最多家庭發一樣小獎品)

三、水中踩氣球:

1、 把氣球仍進水池裏:母(父)子比賽,看誰仍得遠。

2、 踩氣球:母(父)子在水中踩氣球,數一數,踩破了幾隻氣球?

四、放鬆身體:用毛巾擦小腿,母(父)子互相交流。

三、活動名稱:《摘果子》

目標:

1、練習向上跳躍的'動作。

2、通過練習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和動作的協調性。

準備:

自制水果若干掛在樹枝上,略高於幼兒、家長一手臂。籃子20只。

玩法:

一、活動身體:重點下肢運動

二、摘果子:

1、看一看樹上有什麼果子?

2、按家長的要求摘不同數量、不同的果子。

3、母(父子)子一起摘果子。在規定時間內比賽哪個家庭摘得最多。

三、數果子:數一數誰摘得多,一共摘了多少隻。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4

一、律動蹦嚓嚓

1、小花狗

2、走線

二、親子小魔方: 孩子馬上進入幼兒園了,要過集體生活,作爲家長應作好以下工作:

1、瞭解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幫助寶寶熟悉幼兒園的老師和環境;

2、多帶寶寶外出和同伴交往,增強寶寶對集體生活的渴望;

3、入園前家長應多和寶寶談談上幼兒園的樂趣,激發寶寶上幼兒園的慾望,讓寶寶 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三、情感對對碰 《點名遊戲》 出示玩具BO BO,請寶寶和BOBO頂頂牛後,媽媽抱起寶寶有節奏的擺動: 大家/好―/我叫/BO BO / 大家一起說:歡迎/你―/歡迎/你―/ 依次請寶寶介紹自己的名字/

四、探險動動動 運蘋果(海洋球若干,盆子若干)

目的:增強四肢的協調性和平衡裏

玩法:幼兒自然將“蘋果”送到籃子裏。

五、聰明轉轉轉名稱:舀豆子

目標:培養幼兒手眼協調性、專注力、手指的靈活性。

玩法:

1、介紹教具

2、教師示範

3、幼兒操作

六、奧爾夫音樂遊戲名稱:《世上只有媽媽好》

目標:寶寶做在媽媽的腿上一起隨音樂擺動,然後請寶寶站起來,走到媽媽的.身後,給媽媽捶背

唱歌: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沒有媽媽最苦惱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哪裏找

沒有媽媽最苦惱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七、劇場哈哈笑名稱:彩虹傘―鋪傘,抖傘

目標:培養寶寶團結合作的能力,增加平衡感和視覺變化。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撕紙的技能,提高手部的2.鍛鍊幼兒的小手肌肉,發展幼兒的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對撕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菊花圖片2、綠色皺紋紙人手一張、自制菊花花苞若干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主題師:小朋友們看,花園裏的菊花開了,我們來看一看都有些什麼顏色的呀?(黃色、藍色、紫色、白色)師:咦?菊花開放了,它有許多的小花瓣,你們能看一看這些花瓣都是什麼樣子的呀?(長長的'、細細的)2、幼兒嘗試練習撕皺紙。

師:看!姜老師這裏有紙,你們能用它變出像菊花花瓣那樣細細長長的嗎?(可以)那請你們動手試試吧!

3、探索撕菊花,再次學習撕紙技能

(1)教師示範撕花瓣,強調輕輕慢慢的一片一片撕。

(2)幼兒撕菊花: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要撕出許多長長細細的花瓣

4、活動評價(1)幼兒插花。

師:哇!小朋友快看將老四這裏有一個小花園,請你們把你們的小菊花插到這裏來吧

( 2 )小朋友們,快看哪一朵菊花最漂亮啊?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小肌肉靈活能力,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2、嘗試利用紙卡通過黏貼、組裝製作摩天輪。

活動準備:

1、材料包:造型紙卡、毛根

2、自備材料:

膠棒、雙面膠、剪刀、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願望嗎?傳說摩天輪每一個格子裏都裝滿了幸福和快樂,只要把你的心願說出來,摩天輪就會把你的心願帶給天使,天使就會幫助我們實現願望。小朋友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個摩天輪來實現願望嗎?

2、出示已做好的摩天輪,討論摩天輪的結構

教師:摩天輪有哪些部位?

3、出示紙卡,討論製作方法。

教師:你看見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分別成爲摩天輪的什麼部位?

教師:摩天輪的底座可以怎麼做?

教師:將大紙卡沿線摺好。底座兩端的邊緣線分別用剪刀剪開,一直剪到沿虛線標明的位置就可以。將較短的邊緣線那端用膠水固定好,底座就完成了。

教師:把兩張卡紙十字交叉,紙卡上的圓孔重合。用毛根穿入長條紙卡上的圓孔和底座上的圓孔,並固定使其能夠轉動。

教師:最後可以將另一根毛根平均分成四段,將摩天輪的四個座位分別固定在旋轉支架上。

3、親子手工快樂的摩天輪,教師巡迴指導。

4、活動評價。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7

親子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本次親子活動一方面讓家長在遊戲中觀察到孩子的成長、進步,看到集體教育給孩子的促進;另一方面增進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向家長宣傳新的教育觀、兒童觀,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並且主動配合,做到家園互動。爲此,我們大二班將再次創設合適的環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樂意與同伴、家長一起參加遊戲活動,感受與父母、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展;

3、通過活動增強家園聯繫,形成共同教育的合力;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4、以家庭爲單位,根據遊戲規則,通過競賽的形式參加各組遊戲活動,以增強家長與幼兒之間的合作,體驗親子的快樂。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8日

三、活動地點:

王家砭中心幼兒園操場

四、活動人員:

大二班全體小朋友、家長、劉老師、高老師

五、活動準備:

1、大二班佈置活動環境;

2、親子游戲小獎品(活動中使用的粘貼,活動結束後小紀念品);

3、親子游戲所需道具:

A、12個海洋球,6個臉盆B、適當寬布條(兩人三足)C、12個呼啦圈

4、大二班活動前安排好分組遊戲人員名單;

六、活動流程

1、高老師講解活動規則;

2、家長帶領幼兒參加親子游戲;

3、爲獲獎者頒發獎品。

七、親子游戲介紹

遊戲一:夾球跳目標:訓練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默契程度以及肢體的協調能力。

玩法:每次六組家庭,孩子將刺球夾在膝蓋處往前跳,跳至家長處,將球交給家長,家長將球夾在膝蓋處往回跳,完成任務且球不掉下的家庭優勝。

遊戲二:兩人三足目標:訓練孩子與家長的相互協調與默契能力,促進家長與孩子間的親密感。

玩法:每次六組家庭,幼兒和家長並肩站好,家長左腳寶寶右腳用繩子綁住,在指定區域聽裁判發佈各種口令並,連續出錯三次的自動退出遊戲,直到最後一組爲勝利方。

遊戲三:《跳圈圈》

目標:訓練孩子與家長的配合程度,促進家長與孩子間的默契感。

玩法:跑道上準備兩個呼啦圈,遊戲開始幼兒跳入第一個呼啦圈內,由腳下到頭頂把呼啦圈取出交給家長,再跳入第二個呼啦圈,同時家長把前一個呼啦圈放到幼兒前面供其使用,依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