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策劃 > 找活動策劃15篇

找活動策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找活動策劃1

活動目標

找活動策劃15篇

1、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

2、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創編不同可以碰的地方。

3、喜歡做遊戲,能在遊戲中體驗和好朋友互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較空曠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引出遊戲。

師:還記得我們做過一個叫做《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的遊戲嗎?

二、強調一下游戲規則。

一會呢所有的小朋友都站起來,我們一起唱: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裏?如果我說碰鼻子,那你們就趕快找一個好朋友碰一碰鼻子。

遊戲重複幾遍,老師要求小朋友們碰不同的身體部位。(眼睛、頭髮、後腦勺、小手、手臂、膝蓋、臉、肚子、屁股、小腳等等)

三、幼兒自由創編。

師:接下來,請你們自己來說碰哪裏……遊戲再次進行。

附:碰一碰1=c 2∕4

1 34 ∣5 3 ∣ 6 4 ∣ 2 ﹣∣1 34 ∣ 5 3 ∣ 4 2∣1﹣︳

找一個 朋 友 碰一 碰,找一個 朋友 碰一 碰

4 4 ∣ 6 ﹣∣ ××× ∣(11 33 ∣ 55 33 ∣ 4 2 ∣ 1 ﹣)‖

碰 哪 裏?

找活動策劃2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活動加強幼兒的愛國主義熱情使幼兒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刻苦學習。

2、讓幼兒瞭解我們中國的首都是北京,以及國旗、國徽的'含義。

3、培養幼兒敢於在集風光前大膽表現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9月29日下午組織幼兒親自參加升旗儀式;

音樂《國歌》、《中國功夫》、《國旗多漂亮》、《大中國》等;長城、天安門、故宮、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圖片;各國國旗;國徽;製作紅旗的材料;動畫電影《閃閃的紅星》。

三、活動過程:

一、開場

1、全體師生表演《中國功夫》。

2、集體齊唱《國歌》。

二、比知識

1、出示各國國旗(圖片),請幼兒從中選出我們的國旗。

2、說說我國的國慶(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3、說說我們國家的首都—北京。

4、熟悉國徽。

5、熟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建築。(如:長城、天安門、故宮、人民英雄紀念碑等。)

6、說說這兩年我們國家的大事。(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

三、唱紅歌(暫定內容)

1、兒歌:《國旗紅紅的》。

2.舞蹈:《國旗多漂亮》。

3.全體幼兒齊唱《大中國》。

四、觀看電影

觀賞紅色動畫電影《閃閃的紅星》。

五、製作紅旗

1、教師把材料分發到每一位幼兒手中。

2、教師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制作國旗的要點。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師生一起復習相關國慶的所有知識。

5、最後,大家一起高呼:“祖國生日歡樂!”

六、活動結束。

找活動策劃3

製作意圖:活動區活動是目前我國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於集體教學活動,更符合課程改革所追求的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幼兒書面語言的學習,主要包括字學習和閱讀學習。傳統的觀點是不贊成幼兒時期進行識字和閱讀教育,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爲,可以對嬰幼兒進行有效的`識字與閱讀教學。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說,單純利用字卡,圖片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是不夠的,因此我製作了“袋鼠找媽媽”教具。

教育價值:我創編的“袋鼠寶寶找媽媽”的識字遊戲,很適合小班幼兒。不僅培養他們的識字興趣,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發展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還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選用材料:廢舊紙盒、袋鼠媽媽的大圖片、正面是字背面是小袋鼠的字卡若干、塑料袋、即時貼、針線

製作方法:

1、先將袋鼠媽媽的圖片,小袋鼠字卡圖片壓膜。

2、在袋鼠媽媽肚子上用針線把塑料袋縫上,當作袋鼠的大袋子。

3、把紙盒貼在袋鼠媽媽背上,用紙做的草裝飾在盒子上。

應用年齡和地點:適合於2―4歲幼兒使用,可以作爲教師活動時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在語言區,識字區供幼兒操作。

教具功能:識字區:幼兒拿着有袋鼠寶寶的字卡,念出來袋鼠寶寶身上的字,再去找袋鼠媽媽。把字卡放進袋鼠媽媽的袋子裏。這樣袋鼠字寶寶就找到媽媽了。

找活動策劃4

【活動時間】:09:30----14:00

【集合地點】:x口區新一社區廣場

【活動內容】:文藝表演(目前報名4個節目)、百家宴

【參與要求】:自帶一份家常菜參與即可

【召集人】:xx

【聯繫方式】:135××××××××

請報名活動時註明表演類型(可自備些紅歌、小遊戲等與社區老人互動);

2、招募本次活動的桌長3名,負責本桌人員看是否都憑菜入席;

3、另招募攝影志願者二名,負責照相攝影。

4、請報名參加活動的志願者一定要帶上一道菜來參與。

1、09:30-10:00志願者隊集合,佈置場地

2、10:00-11:00佈置場地,安排人員入坐

3、11:00-12:30正式開宴,同時開始文藝表演(提前報名)

4、13:30-15:00視情況決定結束時間,最遲15:00結束活動。

【需求】

1、活動執行團隊:工商大學融智學院社團聯合會(10名)

2、活動協助:社區居民骨幹(6名)

3、活動場地協調:社區工作人員(1名)

4、活動物資:居民自行出桌椅,由志願者協調搬運(會後還原)

5、宴席物資:主食

6、配備物資:一次性桌布、碗筷、飲料、飲用水、水果、瓜子、花生、糖等

7、文藝演出:音響、地毯、橫幅(服裝、曲目節目演員自帶);

xx聯盟網xx網

xx市青年志願者協會

xx社工聯盟

找活動策劃5

活動名稱:

袋鼠媽媽找寶寶

遊戲目的`:

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跳躍和平衡能力;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發展親子關係。

遊戲準備:

布袋一個

遊戲過程:

1、媽媽扮演袋鼠媽媽,寶寶扮演袋鼠寶寶。

2、寶寶雙腳站在布袋中,蹦蹦跳跳的和媽媽在草地上玩,媽媽趁寶寶不注意,偷偷躲起來,寶寶發現媽媽不在了,馬上蹦蹦跳跳去找,找到媽媽後,媽媽也站在布袋裏,和寶寶一起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3、家長和幼兒也可以互換位置,媽媽跳,寶寶躲;遊戲過程中,媽媽和寶寶始終要學袋鼠跳。

找活動策劃6

活動目標:

1、複習認識1—4的點卡。

2、能按其數量從少到多給點卡排序並匹配實物。

活動準備:

1、貼絨卡片:1—4的點卡一套。

2、每個幼兒1—4的點卡和實物圖片10張。

活動過程:

1、利用多種感官鞏固對1、2、3、4各數的認識。

(1)複習認識1—4,逐張出示點卡,問幼兒每張卡片上有幾個圓點,讓幼兒點數後說出總數。

(2)聽聲音舉點卡。如:老師學幾聲鳥叫,幼兒舉起相應的點卡或看點卡做動作,如老師舉起一個點卡,幼兒就拍幾下手等等。

2、幼兒操作活動。

(1)將點卡按數量從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讓幼兒思考:4張卡片,要按照圓點由少到多的順序排隊,怎麼排?引導幼兒討論,說出將最少的1的`點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點卡跟在它的後面。3比2的點卡多1,排在2的後面,4的點卡比3的點卡多1,排在最後面。幼兒排好後,要求幼兒觀察比較,說出自己發現了什麼? (每一張點卡比前面的點卡多1個圓點)

(2)幼兒對實物圖片分類計數。讓幼兒將實物圖片擺在桌子的另一邊,觀察並操作:實物卡片中哪些東西是相同的,將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數一數,每一種東西有多少?

(3)幼兒給點卡和實物卡片配對。讓幼兒思考:點卡上的圓點是幾,就和數量是幾的東西交朋友,應該怎樣做?指導幼兒在點卡下面擺上相應的數量的實物卡片。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找活動策劃7

活動主題:

認識使自己快樂的事,並學會創造能使自己快樂的環境。

活動目的:

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快樂的心情,並學會創造能使自己快樂的環境。

活動形式:

情感體驗、情景表演、交流討論

活動準備

音樂錄音帶

活動場所

課室內或空地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步驟:

一、引入

1、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請大家在《找朋友》的歌聲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並和他坐在一起。

2、大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心情怎樣?

3、快樂就如我們的朋友一樣,隨時都在我們周圍,只不過有時我們沒有留意,快樂的`事情就悄悄溜掉了而已。今天我們一起來找找使我們快樂的事,好不好?(出示課題)

二、討論交流

1、我們每一個人在學習、生活中,在與同學和老師的交往中,在集體活動中都會有快樂的時候,你們現在能不能找到一些使自己感到快樂的事?

2、先想一想,再和朋友交流。

3、有個地方叫“快樂老家”,那裏每個人都很快樂,每天都有一列快樂火車開往那裏,你們願意去嗎?只要你說出一件使你快樂的事你就可以上快樂火車。

放音樂《快樂老家》,開火車

4、大家聽了這麼多快樂的事,心裏感覺怎樣?大家都感到快樂了,說明我們已到“快樂老家”了。

三、情景表演

1、你高興,快樂時會怎樣表現出來?

2、笑,也許是表達快樂最好的方式之一,下面請你來表演一下。哈哈大笑 微笑 捧腹大笑

3、你還知道哪些“笑法”?請你上來表演。

4、大家看到同學們的表演,心裏一定很快樂,因爲我聽到了你們快樂的笑聲。

四、討論交流

1、快樂真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願意把它留在身邊嗎?

2、討論:我們怎樣才能留住它?

3、大家找了那麼多方法把快樂留在身邊,我相信今後大家一定每天都和快樂作伴。

五、總結

同學們,老師看到大家都已找到了使自己快樂的事,心裏也很快樂,相信大家今後一定會自己想辦法留住這些快樂的事。讓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快樂之中吧。

找活動策劃8

一、活動主題:

萬聖節南瓜燈尋寶活動

二、活動背景:

配合即將到來的萬聖節進行一系列面向會員和非會員的娛樂活動

三、活動目的:

增加小朋友對萬聖節的瞭解,熟悉與萬聖節相關的.活動及習俗,同時學習相關單詞

四、基本信息:

(一)活動時間

20xx.10.31

(二)活動地點

樂芒青少兒英語奧城中心

(三)活動對象

同時面向樂芒會員及非會員,以及到店客戶

(四)主辦單位

樂芒青少兒英語奧城中心

五、活動流程

1、現場佈置充滿萬聖節氣氛的裝飾,如蜘蛛網、蜘蛛、發光頭飾、南瓜燈等,烘托節日氣氛。

2、活動當天,銷售部員工可以裝扮成女巫在學校門口發放糖果,吸引家長和孩子,也可以邀請其到店體驗更多活動,與其他到訪者一起歡度節日。

3、在前臺安排南瓜燈及彩繪面具等diy活動,到訪者可以充分發揮創意和想象,親自動手製作。

4、安排老師在各個教室內藏好糖果,並且關上燈,然後由小朋友和家長提着南瓜燈在教室尋找,一間教室進入兩組到三組家庭。在規定時間找齊10個糖果的家庭獲得獎勵。

找活動策劃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青蛙的外形特徵,及生長過程。

2、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畫法畫出各種動態的蝌蚪。

活動準備:

1、在自然角飼養小蝌蚪,供幼兒觀察。

2、範畫:在水中向各種方向遊動的小蝌蚪。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引起興趣:

1、你們見過青蛙寶寶嗎?青蛙的寶寶是什麼樣子的,是小青蛙嗎?

2、教師生動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二、根據故事,回答問題:

1、小蝌蚪找媽媽時先後遇到了哪些動物?

2、青蛙媽媽的樣子是怎樣的?它有哪些特點呢?

三、創作圖畫《在水中的小蝌蚪》:

1、展示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看看,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子?它們是什麼顏色?它們在水中是怎樣游泳的?”引導幼兒討論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個方向遊動。

2、教師引導幼兒畫小蝌蚪,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記號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這樣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想讓小蝌蚪向不同方向遊,只需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點畫方法,畫出不同方向遊的小蝌蚪,蝌蚪的尾巴不宜太長 )

4、展示交流自己的畫作,給自己的畫創編故事。

主題活動反思:

春天來了,當迎春花把春天的信息告訴大地時,春姑娘就悄悄地喚醒了冬眠的小動物喊來了揹着剪刀的`小燕子,敲開了花媽媽的家門……啊!春天多美好!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一起出來找春天啦! 在主題開展過程中,幼兒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對春天產生了一種積極的情感。

1、大自然是孩子們自由探索的天空,孩子的興趣來源於大自然。在這個主題裏,我們走出教室,走出幼兒園去感受春風的撫拂,去領略陽光的暖意,去尋找春的足跡。菜地上,花叢裏,小樹旁,我們在植物裏尋找春天;小蝌蚪、小蝴蝶,瓢蟲,我們和動物萬春天的遊戲!春天多麼美、春天多麼好,我們和動物玩春天的遊戲!雨過天晴,萬物呈現出一片嶄新的景象,小樹、小花、小草在雨水的淋浴下,一下子變的精神抖擻起來,一隻小蝸牛也能引起幼兒對科學探索的願望。孩子對蝸牛的興趣完全來自於自然環境。他們在自然中尋找蝸牛,瞭解了蝸牛的特徵、生活習性,對蝸牛產生了感情,這些科學中的探究、情感上的互動是在活動室裏不能實現的,所以我們將經常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

2、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活動中我們爲幼兒提供了多次表徵活動、分享、交流活動,孩子們敢說、敢想、敢做,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材料進行繪畫、製作、表演等,再現了自己心目中蝸牛的形象。由此我們體會到:教師只有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才能使幼兒自由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自由地交流自己的發現、認識,從而使他們的創造力和表達力得到提高。

3、讓家長走進主題活動,成爲活動的合作者。在以往的教學中,家長往往處於一種比較輕鬆的配角位置上,而在此主題活動中,家長則與教師同唱主角,他們也忙了起來,要與幼兒一起捉蝸牛,飼養蝸牛,記錄蝸牛的飲食情況。家長的一次次參與,常常會使孩子在活動中處於一種更加積極主動的狀態,更加使孩子有信心投入到集體活動中去。因此,我們在開展主題活動時,總是真誠地吸納家長參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共同爲幼兒的發展服務。

孩子在這次主題活動中欣賞到了大自然的美,還探索了大自然的祕密,能大膽地對春天進行描述和體驗,瞭解到春天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體驗到春天郊遊的快樂,並學會了同伴之間協商、解決問題,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春天的美,對春天的熱愛。

找活動策劃10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並區分豆製品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

2、各種豆製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

3、圖片“黃豆爺爺”。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請幼兒品嚐豆製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⑴教師與幼兒邊品嚐邊互相交流。

⑵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麼做的?

2、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

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徵,瞭解其營養價 值,並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製品。

⑴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

請幼兒看、摸,並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⑵認識黃豆外形特徵。

①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②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徵。

教師提問:a.黃豆是什麼顏色的?

b.黃豆是什麼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麼?

d.黃豆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⑶認識豆製品,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①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製品的關係。(教師講解什麼是豆制 品)

②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製品。

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製品?

③幫助幼兒瞭解豆製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⑷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製品。

①出示各種豆製品及非豆製品食物。

②通過遊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衆多食物中找出豆製品。

3、結束部分:

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

⑴引導幼兒觀察豆芽。

⑵引起幼兒探究黃豆變豆芽的慾望。

找活動策劃11

內容與要求:

在說說玩玩中人認識秋天的水果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製作大蘋果、橘子、香蕉底板。

2、洗淨的蘋果、橘子、香蕉各1只,裝入一個小袋中。

3、各類材質(手工紙、粘貼紙、皺紙)製作的蘋果、橘子、香蕉小圖片適量。

4、固體膠若干、小垃圾盆若干、裝水果的布袋一隻。

指導要點:

1、請寶寶摸摸袋中水果:摸一摸袋子裏有什麼水果?有什麼感覺?嘗試用普通話正確命名(蘋果、橘子、香蕉)。幫助寶寶正確地把對軟硬的感覺經驗同相應的概念聯繫起來:蘋果硬硬的,香蕉軟軟的.。

2、媽媽示範幫助小蘋果找媽媽,邊撕貼邊念兒歌:

蘋果寶寶你別哭,我來幫你找媽媽。

找到一個大蘋果,快和媽媽親一親!

3、水果寶寶找媽媽。建議玩法:取一個水果寶寶貼在相應的大水果上,。

注意固體膠的使用方法:引導寶寶先摘掉固體膠的帽子,再讓固體膠在水果寶寶臉上“親一下”(均勻用力),找到水果媽媽,在媽媽臉上“親一親”,水果寶寶和媽媽不分離。

找活動策劃12

活動目標:

1、在找找、說說、想想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多種多樣的朋友關係。

2、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體驗與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好朋友圍兜(含大樹背景)、口袋裏的`朋友、好朋友圖片/胸卡、場景創設:好朋友座位。

活動流程:

一、導入:音樂遊戲——找朋友

幼兒跟隨音樂尋找朋友並交換朋友,兩兩入座。

二、找找口袋裏的朋友(根據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配對)

提問:這是一個好朋友口袋,口袋裏有誰?誰和誰能做朋友

小結:池塘是蝌蚪的家,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小勺和小碗能幫助我們吃飯,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星星和月亮都在夜空中,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原來生活中有的東西經常在一起,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找找身邊的好朋友(發現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係,願意大膽表述)

(一)兩個好朋友

導語:有一些圖片要找好朋友,請你幫幫它們的忙,每個明友找一張圖片,看,一看誰能做你的朋友,去找到你的好友,兩個好朋友可以坐在一起。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我是……,我和……是朋友。

(二)換個好朋友

導語:每個人都找到了好朋友真高興,接下來的問題有些難,如果現在請你在這些朋友中換個朋友,你會換誰?爲什麼?

小結:雲朵可以和小鳥做朋友,可以和太陽做朋友(可以和……),原來好朋友可以不止一個。

找活動策劃13

【設計意圖】

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以往,我們總是過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唱的歌也總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其實,父親也有其溫柔的一面,父親也有着與子女嬉戲的渴望。因此,利用父親節設計此活動來激發孩子關愛爸爸的意識。儘可能讓幼兒體會情感,讓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應該關心爸爸,並能用相應的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目標】

1.願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3.欣賞散文詩,增進父子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1.每人帶一張自己爸爸的照片。

2.事先在家裏將把爸爸的手印印在紙上,並沿輪廓剪下來。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瞭解爸爸的職業。

3.散文詩《我的.爸爸》掛圖、磁帶。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

小朋友,你知道父親節是哪一天嗎?(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是做什麼工作的?”

2.引導幼兒自由交談。

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兩兩結伴,要求幼兒拿着自己帶來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紹。在自由交談後,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談自己的爸爸,大膽地講出自己對爸爸的認識。

3.比一比。

找活動策劃14

一、目的:

1、讓幼兒初步懂得,離開父母玩耍時要先告訴父母。

2、學習主動關心、幫助別人。豐富詞彙“謝謝”。

3、知道接受了別人的幫助要謝謝,懂得禮貌。

二、準備:

與故事內容有關的'圖片、投影儀。漢字卡“謝謝”、“山羊”.小雞、小鴨、雞媽媽、鴨媽媽、山羊的頭飾各一,情境表演的場地佈置。

三、過程:

1、老師出示圖片和投影儀有表情的講故事:

小雞和小鴨在河邊玩。小鴨出門玩,沒告訴媽媽。天快黑了,雞媽媽接走了小雞。鴨媽媽沒來接小鴨,小鴨哭了。山羊哥哥說:“我送你去找媽媽。”到了小鴨的家,鴨媽媽正着急找小鴨。小鴨說:“謝謝山羊哥哥。”山羊哥哥說:“不用謝!下次你出門去玩,要告訴媽媽一聲。”

2、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然後按角色提問:“小雞和誰在河邊玩?”(小鴨)“小鴨出門玩,它告訴媽媽沒有?”(沒告訴)“天快黑了,誰接走了小雞?(雞媽媽)“鴨媽媽沒來接小鴨,小鴨怎麼樣了?(小鴨哭了)“這時候,誰來了?”(山羊哥哥)“它是怎麼說的?”(送它去找媽媽)“山羊哥哥把小鴨送到家了沒有?”(送到了)“是誰正着急的着小鴨?(鴨媽媽)“小鴨回到家後是怎樣同山羊哥哥說的?”(謝謝山羊哥哥)“山羊哥哥又是怎樣說的?”(出門玩要告訴媽媽)

3、老師再完整地將故事講述一遍,豐富詞彙“謝謝”。出示漢字卡,學習漢字“謝謝”、“山羊”。

4、情境表演:引導幼兒扮小鴨、小雞、雞媽媽、鴨媽媽、山羊哥哥,講出它們間的主要對話。

5、老師和幼兒一起邊講故事,邊將故事情景再完整的演示一遍。

6、“小鴨和小雞”音樂,結束。

找活動策劃15

爲XX業主們提供相聚的機會,在舞蹈與歌聲的陪伴下,留下美好的回憶。用心建築生活,專注城市人居,爲推動XX人居典範貢獻自己的心智與才智。

1、活動理念、活動意義

給業主一個表達自己感情的機會,提供讓業主們相互交流,傳達快樂和友好的平臺,讓業主們感受建業的熱情。

2、活動目的

爲XX業主們提供相聚的'機會,在舞蹈與歌聲的陪伴下,留下美好的回憶。用心建築生活,專注城市人居,爲推動XX人居典範貢獻自己的心智與才智!

3、活動主題

“感恩節,我們快樂生活”

4、活動主辦方

主辦:XX物業。

5、活動對象:

XX業主與物業人員。

6、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晚上19:30-22:00。

7、活動地點:

XX活動中心樓下廣場。

8、人員分配(會場佈置和撤離)。

禮兵—負責會場,地毯;維修—負責燈光,線纜;保潔—負責座椅;主持人—XX,XX;音響—XX;現場秩序—a小區和b小區各抽調2名禮兵協助。

9、活動流程,活動時間計劃:

X月X日—X日,召集活動小組溝通;整合項目、業主及商家資源,確定活動內容。

X月X日—X日,制定兩個小區活動執行方案,經經理審閱並上報總公司管理部。

X月X日—X日,面向社區廣大業主,全面開展活動宣傳及報名。

X月X日,活動報名截至,整理節目單並進行節目初審。

X月X日,活動獎品統籌到位;活動場地/音響/舞臺/背景確定並準備到位。

X月X日,舞臺搭建;節目彩排;按計劃舉行社區感恩節活動。

X月X日,整理活動圖片;上報活動新聞稿及總結。

X月X日,活動後期宣傳寫真張貼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