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通用14篇)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城市夢想》是中國首部以農民工生活爲題材,看一次,感動一次,下面是城市夢想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通用14篇)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1

2月19日,中央財經頻道播出了第一期《城市夢想》,講訴的是年輕的CEO白雲峯化身勤工儉學的大學生,與送奶工共用一盆洗腳水,冒着零下十幾度的嚴寒沿街送奶。

2月26日,第二期《城市夢想》,講訴的是傢俱電商創始人楊定平與木工一同風餐露宿,騎行千里,體驗農民工騎摩托車回家過年的'艱辛。

第一期,我看了3遍,老婆看了2遍,看一次,感動一次,真心體會到城市中小人物生活的艱辛,一瓶酸奶可以讓一個年輕的、生經百戰的公司董事長感動的淚奔。

第二期,1元錢一斤的蘋果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甜甜的味道,一個簡單的擁抱讓小女孩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溫暖。

普通人的生活,不僅是工作那麼簡單,大家承擔了責任、甚至是重任,第一期中一位送奶工阿姨講訴的大女兒喝藥自殺的故事讓我們也感到無奈,生活如此艱苦,但我們必須保持樂觀心態,積極向上,積極面對。

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體驗,《城市夢想》,我的推薦,大家可在騰訊視頻中搜索觀看,目前只能看第一期的全版(約1小時)。

因工作生活原因,潛修乾坤每週至少更新一篇,非每日更新。畢竟我也是一個小人物,我的故事一樣普普通通、反反覆覆、日復一日。感謝新禹的鞭策,我會繼續努力。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2

看完城市夢想後,老餘那雙凝重而又深沉的眼睛使我久久不能平靜,心中不由得一陣酸楚。爲了自己孩子的學費,下班後還要到別的工區兼職,這就是作爲父親對家庭的那份責任,更是對家庭無私的愛,這份愛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它重於泰山。像老餘那樣的父親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穿梭在城市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爲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貢獻。

同時浮現在我眼前的也是遠在他鄉自己的父親,也是爲了家庭能過得好一點,爲了自己的孩子能順利的'完成學業,在忙碌着,拼搏着。作爲新一代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爲了一點挫折而退縮呢?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3

週日央視財經播出的《城市夢想》節目第二集《鐵騎返鄉》,在觀衆經歷了首播時溫暖人心的“催淚彈”後,本集播出時依然沒能擋住節目的淚點。

節目真實展現的農民工、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春運騎行、貧窮、守望等元素交織的背後,是我國真實存在的社會民生問題。《城市夢想》的播出,引發了社會的巨大關注。觀衆在感動的同時,不忘關注如何改善社會弱勢羣體的生存環境,在微博等同步直播平臺中留言祝福農民工和留守兒童,積極參與互動討論,讓《城市夢想》成爲一座反映農民工生活,全社會參與的民生橋樑。

《城市夢想》是中國首部以農民工生活爲題材,以真實拍攝爲手法的電視節目,歷時三年的拍攝過程充滿着艱辛,作爲中國最大的電視媒介,央視用這部正能量的節目爲全國2.8億的農民工羣體代言。

而同樣爲農民工代言的還有參與節目真實體驗的十位有情懷的企業家,體驗嘉賓楊定平作爲南漂17載的創業者,他坦言自己便是中國2.8億農民工中的一員。

目前中國2.8億農民工羣體中,相比於新生代農民工,傳統農民工受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水平相對較低,而他們出來務工的目的就是“掙錢、蓋房、娶妻、生子、養家”,簡單而平凡的夢想是他們生活的動力。

隨着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農民工的角色定位也將隨之而變,作爲我國產業的主體力量在爲城市創造美好的同時,也應享受到市民化的福利,特別是法律保障農民工的權益方面,《城市夢想》已播出的2集節目中,李根建和黃豐碩憨厚淳樸的形象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同時李根建的兒子卻因爲戶籍原因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權,黃豐碩在淡季便失業,不能享受應有的勞動保障權的社會現實凸顯,更應該引發深思。

改變農民工生存現狀從關心留守兒童開始。這是《城市夢想》第二集體驗嘉賓楊定平的一席話,作爲父母的他深刻理解孩子對於每個家庭的重要性,孩子是一個家的未來,更是祖國未來。

楊定平認爲只有讓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身心健康發展得到更多的保障,才能讓農民工用更輕鬆、更積極的心態去建設更美好的城市,全國6000多萬留守兒童中,有902萬是父母都外出打工的,他們與爺爺或者奶奶相依爲命,可想而知生活的艱辛。

楊定平工友黃豐碩的子女便是如此,他們變得孤獨自卑,但只要用愛去溫暖他們,你會發現他們會有與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的豐富內心,留守兒童他們更像是內心處於孤島的天使,需要社會的關懷爲他們搭建一座,讓他們能夠自由的成長。

在《城市夢想》直播互動過程中,網友最爲關心的就是企業家如何真正助夢,一個是企業家一個是農民工,他們的身份不同,成長軌跡不同,生存環境不同,但相同的是追求夢想的權利,一種對社會責任的宣讀,這就是《城市夢想》節目的初衷和意義所在!

媒體作爲人民的發聲口,說出民聲代表民心,是媒體該承擔的責任。而對於企業家來說,積極的回報社會爲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是一個企業家高尚的社會責任感!《城市夢想》這樣一檔電視節目,我們希望它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引發社會更多的反思。而像老楊這樣的企業家,他值得我們爲他起立鼓掌!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4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的新節目《城市夢想》第二集“鐵騎返鄉”又準時開播了,乍一聽本期節目的名字就知道肯定和農民工返鄉過年有關。雖然每年過年前我都有在關注“鐵騎返鄉”這一我國特有的春運現象,但在雅堂電商創始人楊定平跟隨農民工黃豐碩親歷後,帶給人們更多的還是心酸和感動。

本期節目主要記錄的是一位在珠三角打工的農民工黃豐碩,體驗嘉賓楊定平從工廠做學徒工開始,一直到陪着他騎了14個小時的摩托車回家過年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他們騎摩托車返鄉的路上,因爲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動作,他們的手腳很快就會感到麻木,所以十分危險,另外有時他們還會迷路,導致要走幾十公里的冤枉路。在騎行的.過程中,黃豐碩如果感覺身後的楊定平睡着了就一直用頭盔碰他的頭盔,因爲摩托車在高速行駛中,後面坐的人如果睡覺的話很容易發生事故。在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黃豐碩的家裏後,楊定平發現他們家每個房子要住最少5、6個人,裏面的空間十分狹小,且房頂經常漏水,雖然條件十分艱苦,但他們家的孩子卻很懂事。楊定平在村裏走訪的時候孩子們告訴他在村裏的池塘裏淹死了一個留守兒童,而這家人就是黃豐碩的鄰居,爲了安慰他們一家人,他專程買東西去看望了這家人。在黃豐碩生活的村裏,很多人新建的房子要麼建到一半就停工了,要麼就是建成了沒錢裝修,平時村裏只有老人和兒童,七十多歲的老人不僅要監護孫子還得下地幹繁重的體力活。

節目的最後,楊定平爲了幫助黃豐碩圓夢,主動邀請他去了自己的工廠上班,並承諾只要他今年想蓋房子,隨時可以先借錢給他,然後用工資抵債。此外楊總還專門建了一個“小候鳥”之家,凡是和父母經常見不到面的留守兒童寒暑假時間都可以在這裏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小聚。就讓我們多關注一下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這一羣體,多給他們一些來自社會這個大家庭的關愛,讓他們都能安享晚年和健康茁壯的成長。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5

觀看了央視財經頻道的一檔《城市夢想》節目,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第三期《父親》,這是一個在中國重大工程項目中工作的農民工的故事、一個關於父親夢想的故事。

餘先龍,重慶市沙坪壩建築工地的打樁工。農活不忙時,他會到城裏打工掙錢,供自己的三個孩子讀書,他的孩子就是他的夢想。即使每天晚上在工地加班或做其它的小工,餘先龍依然無法還清外債和保障三個孩子的生活。當生活的重任全部落在了這個父親身上時,他只有默默地咬牙堅持,用自己僅有的力氣,去承擔一個父親的'責任。老餘那雙凝重而又深沉的眼神一直浮現在我眼前,心中不由得一陣酸楚。一個父親的夢想可能很簡單平凡,卻充滿了責任與愛,這份夢想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它重於泰山。像老餘那樣的父親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穿梭在城市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爲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貢獻。同時浮現在我眼前的也是遠在他鄉自己的父親,也是爲了家庭能過得好一點,爲了自己的孩子,在忙碌着,拼搏着。

望向家的方向,記憶的長河波濤洶涌地撲面而來,父親帶給我的愛太多,我已深藏心底,總會在每每想起時倍感溫暖。父愛沒有過多的言語表達,很多時候,子女的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他都會記在心裏,然後呈現出一份驚喜與感動。

記得小時候偷摘了鄰居家的蘋果,遭到父親的嚴厲批評,父親告訴我,做人品行要正直。爲了我,父親在家中僅有的小園子種上了蘋果樹。剛上初中時,開始接觸英語,無意間和父親提及當時還不多見的英語復讀機。一個月後,父親突然拿出一臺嶄新的復讀機給我。父親告訴我要用功讀書,出人頭地,這是他的夢想。這臺充滿愛的復讀機是父親每晚出去打零工賺來的,在當時,對於拮据的家來說,這算是筆很大的開銷了。

雖然家中條件不好,但父親總在默默地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當我受到委屈時,教我怎樣勇敢;當我遇到困難時,教我怎樣面對;當我退縮時,教我如何堅持夢想。

讀書工作後,我每年難得回幾次家,但每次與父親相見,他都笑得那麼甜、那麼溫暖。回想起來,我已有好久沒有再牽過父親的手,那雙佈滿老繭的雙手,是托起家的支柱。父親用這雙手,默默耕耘在黃土地上。在那黃土地裏,播種着父親的夢想和對我無盡的期許,父親說永遠不讓我再回去。於是,他將苦累獨自扛起,從不捨得我去分擔。我承接着父親的夢想與期許,在屬於我的旅途中前行,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有多長、多坎坷,既然前方未知,那便風雨兼程。

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有他小小的夢想,每一個平凡的夢想都值得我們用心去尊重,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成全。原本美好纔是我們最本真的追求,每個人都堅持在夢想的跑道上,迎着陽光,伴着家人,把夢想放在奮鬥的過程裏,我想,路上的人是幸福的。

靜夜深思,生活在夢想中的你是否依然堅定……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6

其實很多點都挺想哭的,有很多鏡頭,就真的哭出來了。

比如孫冕那集,那個跟着小樑隊長的小夥子說,他離開家的時候,奶奶站在二樓上,一直看着他,直到他看不見家了。當時跟孩子一起看的這集紀錄片,看到我的孩子,我眼淚一下就出來了。後來小樑隊長打電話給有關部門,問孩子在北京上學需要什麼手續,再後來小樑隊長去新工地考察,新工地的工程師告訴他如果變通的話,孩子在北京上學需要什麼手續,然後說一定要有房產證明,小樑隊長萌萌的問公棚算房產嗎?能開房產證明嗎?再比如小樑隊長說每年過年,工地散的特別快,大家都快速的回家了,他弟弟有輛車,每年過完年,拉一車人,然後逐步的一個個的下車,各奔東西,越走心裏越難受。

再比如小樑隊長說每年過年,工地散的特別快,大家都快速的回家了,他弟弟有輛車,每年過完年,拉一車人,然後逐步的一個個的下車,各奔東西,越走心裏越難受。

孫冕最後請他們去鳥巢,把他的孩子接來北京,給他們圓夢,小樑隊長很真心的問他怎麼瘦了,頭髮怎麼白了。其實底層人民真的是很善良,他們很真誠,對於陌生人也是一樣。小樑隊長和他表舅真的可以說是底層人民中的成功者了!可他們拿着門票,很興奮的對着自己建設的建築說“蓋好了我都沒來過!”

作爲半個媒體人,我還真心沒對孫冕有過什麼崇拜,但是就是看完這個,看到這老頭爲了給農民工一個名分,給留守兒童一個離父母近一點的'上學機會,找其他明星幫忙,真的是挺感動的。

作爲一個農民的孩子,我從來沒關注過非京籍農民工上學有多難,直到我看到屏幕上列出的那個表,我真的是有點震驚,當然也謝謝這個紀錄片,至少播出至少,這些問題上了提案,不管是不是真的能通過,能夠做努力也很感謝。

有點沉重,不像其他綜藝節目脫口秀一樣,看完能笑,就算是笑,比如看到一家團聚,也沒辦法真的高興,因爲知道團聚之後,爸爸還是要去工地工作,孩子還是跟着媽媽回老家上幼兒園,老母親還是要起早貪黑的給工地的工人做飯。

大學生那集也是,李根健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大學生(小白),給他打雞血,鼓勵他堅持。可是就不能再想想辦法,比如給這種階級的大學生(假如他真是大學生的話)一些就業指導,一些引導,一些實習機會也好。當他給師傅找幼兒園的時候,他喝那瓶酸奶的時候,當他坐在電動車上的時候。我覺得這位年輕的CEO真的挺真誠的。在這集裏的報數字,中國有902萬留守兒童,他們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不能在父母工作上班的地方上學有2個原因,第一是戶籍,第二是學費。

說實話,看孫冕看着那個鐵管子的時候,我想到了父親,他比我爸歲數還大,一次一次試着把那個腳手架的鐵管立起來,爲這個我也給這個紀錄片五星。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7

比較喜歡央視製作的這個節目,拍的很真實,也有很多讓人感觸良多的地方。每一期都有令人感動的地方,這再次證明只有真實才能打動人。

這個節目,有它抓人的點。除了真實,我認爲還有兩個點,是能夠吸引人看下去的。一是成功人士化身底層百姓,去體驗城市底層務工人員的工作生活,那種衝突感,是有很強的戲劇性的`,這個體驗的過程中,肯定會產生各種矛盾和問題。二是觀衆都對體驗結束,成功人士做回自己後,會怎樣面對那些人有所期待。

製作方的處理方式,我覺得總體是以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展現的。節目最後,成功人士對底層勞動者的幫助,我覺得還是比較理性和剋制的。每期最後都會出現國家對這些底層人士所給予的政策支持。但在看的過程中總覺得節目最後的處理方式還是讓人覺得有些尷尬,或者說是一種不太舒服的感覺。成功人士穿回自己的華服,以CEO的身份,在一些高大上的辦公室或酒店約見節目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我看到的除了那些人表現出的驚訝以外,還有難以言喻的尷尬。這種場面甚至頗具諷刺意味。是不是讓那些成功人士還是穿着體驗時的衣服,在一個相對讓對方不會過於拘謹的地方見面,是不是會顯得更真誠一些,也能更好地消除那種尷尬。

另外,從製作的角度,我還有幾個疑問,一是那些城市普通務工者是怎麼遴選出來的,因爲感覺每個人都很有特點,這要隨便找肯定是出不了這麼好的效果的。二是每期節目,普通務工者自身的遇到的矛盾問題都很突出集中,都是在體驗的那兩三天,出現各種問題,有的店開不下去了,有的奶奶去世了,兼職工作丟了,有的孩子不上學去街頭打工了,這是一種巧合,還是節目的製作效果,我有些疑問。但從普通務工者的表現看,確實很真實,應該不會是提前安排好的。

最後,我覺得,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是讓我們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去接觸和走近那些生活在我們身邊,我們卻不曾真正瞭解過得那些普通人,我們從他們身上能看到了辛勞,無奈,煎熬,無助,彷徨,也看到了堅持,責任,勇氣,樂觀,夢想!這,就是人生!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8

關注農民工,留守兒童現象,《城市夢想》溫暖築夢,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溫暖農民工內心的節目,節目策劃的真好,企業、平臺、品牌、責任都做到了。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建設非常快,但因此就業機會往大城市集中,成千上萬的農民不得不涌向大城市務工。據國家統計局20XX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民工總量達2.8億,外出農民工總量逾1.6億,這相當於平均5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是農民工,過半農民工遠離家鄉務工。

農民工大多缺少技能、受教育程度低,他們從事的工作既辛苦酬勞又低。他們從事着清潔工、建築工、快遞員、園林工等職業。然而正是這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工作卻給我們的家園增添了很多美好與便利。

年輕CEO化身送奶工嚐盡北漂辛酸 樸實工友平凡夢想讓他動情落淚

27歲的李根建在北京從事送奶工8年,根建最大的夢想就是自己的孩子能與其它孩子一樣在北京享受同等良好的教育,可非北京戶籍的他們可享受的公共教育資源有限,如何能讓小孩進入公辦幼兒園上學一直困擾着根建。

《城市夢想》第一集《北漂的日子》中,年輕的上市公司CEO白雲峯化身找工作的大學生走進根建的工作與生活,與根建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嚴寒的天氣半夜送奶,還要一起爲根建的兒子尋找幼兒園,在根建受挫但又對未來充滿希望時,感性的白雲峯幾度落淚。

農民工在城市化進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送奶工”李根建只是衆多北漂送奶工中的一個縮影。《城市夢想》節目通過真實的.拍攝手法讓我們看到了這些城市建設者們不爲人知的心酸一面,他們蝸居在城市最繁華的角落,每日起早貪黑,頂着霧霾與寒冷堅持給顧客送奶,而每瓶奶到手利潤微乎其微,他們爲了生存而勞動,也在爲這個城市默默做出貢獻。和根建一樣的農民工還有千千萬萬,一瓶新鮮的牛奶、一條幹淨的街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築……都是他們的價值體現。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9

看了送奶小夥子和餘先龍工地工人兩集,終於看出點苗頭來,這節目希望達成的效果顯然已經完全偏離了。

他們也許想要達成的那種感動,兩個收入(生活)階層之間的體諒,然而事實卻做成了:

低收入階層的人們拼了命地在爲他們自己的生活和夢想奮鬥,不管現狀在那些高收入人羣看來有多困難,而他們依舊是自己生活中的頂樑柱,是自己家庭裏的英雄;

這時,來了個新“學徒”,同吃同幹一個活兒,技能不見得比“師父”好,然而幾天之後這位不怎麼樣的學徒卻陡然變成了一個whasdfstever whoever的有錢人,以財力和身份等各種標籤全面碾壓了師父們。

你女兒在鄉下沒錢接來一起養?我給你接來,“團聚”!兒子讀書生活費要你加班加點地幹活他還得出門兼職掙?嗨,那點小錢,我給了!

於是在女兒、兒子面前,任勞任怨的父親們瞬間被一個陌生人碾壓成了個廢物。不哭?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你還不感動落淚?你這個心態不懂得感激哦~於是低收入階層的那一方十分懂事地努力表現了一下鏡頭想要的內容。

然而,這些人,低收入階層的這些人們,這些挑選出來的案例,他們都是樂觀、勤勞、積極向上,想用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想的人;換做另一些好吃懶做天天盼着天上掉餡餅的人,也許能達到那種“哇!這麼好!好感激!!!”的效果,當然也有可能即便是這種人,也希望自己中的彩票是自己花錢買的。

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再是非富裕的`階層因爲無緣無故的理由被富裕階層給點錢就能高興的社會了,絕大部分人都知道、見識過比他們富有的人,知道有人在物質上、社會地位上遠遠過得比他們好,但那跟他們有什麼關係?也許他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成爲不爲基本生活太操勞的階層的一份子,然而目前他們沒有希望那個階層的人,沒事從天上下來,點對點地無故施捨,還期待自己去感激。讓不讓人活了啊!我們有自己的事要幹,拜託你們去別處找自己的存在價值好嗎?我花半天送奶的錢請你吃的早飯,那一刻我高興,雖然也有點肉痛,但後來知道我這些心意被你高高在上地圍觀着,我認爲我的生活方式和我的尊嚴遭到了冒犯。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10

約好了,這個春天我們在央視財經頻道等您!《城市夢想》每週要講述一個感人淚下的故事,3月5日星期日19:30第三期《父親》與您不見不散!

這是一個在中國重大工程中工作的農民工的故事、一個關於父親的故事。

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本是農民,卻在城裏務工,所以他們有個名字叫農民工。中國的農民工人數超過2億,僅僅建築工人就佔有4000萬。他們用雙手建設着城市,創造着奇蹟,然而他們本身就是奇蹟。

餘先龍,重慶市沙坪壩建築工地的打樁工。農活不忙時,他會到城裏打工掙錢,供自己的三個孩子讀書。楊少鋒,年輕有爲的企業家,在三天兩夜的時間裏,他以農民工的身份來到工地,成爲了餘先龍工作上的搭檔,共同在深16米的樁井下作業,親身體驗着建築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用心感受着他們的苦與樂。

打樁是工地上最危險的工作,楊少鋒的'親身體驗,讓他深刻的瞭解到農民工這個羣體工作的心酸與不易。他們在城市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用流不盡的汗水,爲城市居民創造了舒適的生活條件,然而他們卻很少有人能享受到這樣的生活。

打樁也是工地上最掙錢的工作。但是,即使每天晚上在工地加班或做其它的小工,餘先龍依然無法還清外債和保障三個孩子的生活。當生活的重任全部落在了這個父親身上時,他只有默默地咬牙堅持,用自己僅有的力氣,去承擔一個父親對家庭的責任。但當他看到自己引以爲傲的兒子穿着戲服,化着濃妝站在人流前時,他哭了。瞭解到事情的真相之後,楊少鋒在鏡頭前也流下了眼淚。 隔行如隔山,老楊他能不能勝任工地的這份工作?能不能適應工地生活?和不善言辭的師傅餘先龍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11

《城市夢想》節目正式開始了,整個觀看現場聚精會神,都在認認真真的觀看和拍照:

首先是老楊參加返鄉體驗前的採訪和準備,雖然是作爲企業老闆,但是老楊也是農村出來的,打工幹苦力騎摩托車爬山涉水應該不在話下:

準備出發了,雄赳赳氣昂昂,輕裝上陣,很有自信,背後看確實像暴發戶

來到傢俱工廠,環境是惡劣的,農民工的夢想也是美好的,老楊也是想要幫助老黃實現夢想

工作了一天,勞累了一天,飢困交加,體驗的第一天,感了七八種活,勞累加辛苦 身體疲憊不堪:

兩天過去 ,開始追隨鐵騎大軍返鄉了,一路事故頻頻發生,老楊也說道:最重要的是安全,只要保證安全,其他都是其次,只要能安全到達廣西老黃的老家,就是再辛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沒騎行多久,兩腿凍得僵硬,中途休息,舒展下:

一路上冒着風霜雨雪,艱辛萬苦,終於到達工友老還的廣西老家:

在老黃家過了小年,一家團聚時刻,楊總想起自己的家人不禁落淚,跟家人通個電話,報個平安,我們現場看的觀衆也是黯然淚下,感動不已。

過過小年 ,老楊回到了深圳,召集公司同事分享心得,並實施幫助老黃實現夢想。

從開始到結束一直感動着,看到老楊和工友一起千里騎行返鄉,一路風風雨雨艱辛路途,我感動了;更看到工友家裏的留守兒童子女,我內心心酸了,看到老楊與小朋友的`對話,身感溫馨,老楊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更讓我內心溫暖和敬佩,中國農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外出務工人員,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越來越顯得重要,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這期城市夢想《鐵騎返鄉》有幸在電影院觀看直播,讓我感觸很深,也溫暖了內心。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12

今天很有幸參加雅堂在深圳的觀影會。第一次參加這種線下的活動。不但免費的混吃混喝,還能看大熒幕。看完前面的`老楊專題影片。心裏只有一個想法,不容易。老楊從草根做起,做到今天,真的太不容易。老楊懂得說感恩和幸運。說明老楊也是一個很懂得珍惜的人。這樣的老楊,值得我們大家的跟隨和信任。後面看的城市夢想,全程淚點,基層百姓真的不容易。老楊讓我感覺是本色出演。不需要演技。展示的就是一個真實的來自基層的有血有肉有淚的人。懂得回報社會,回報人民,不失爲一個偉大的企業家。當然現在說老楊偉大還爲時過早。等老楊成爲下一個劉強東,雅堂成爲下一個京東。我們再說老楊偉大。

煽情的話不懂得說。作爲出席的投資者,再次感謝雅堂,感謝老楊。祝雅堂基業長存,老楊繼續幸運。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13

中考已過,我又開啓下一段旅程,步入高中,意味着能揮霍的時間已經不再有了,不能再悠哉悠哉的混下去了,該努力了,也應當好好學習。

好好學習,想要在以後和別人談論的時候說:“我那時努力過,不曾後悔!”而不是痛恨曾經的自己虛度光陰。我好好學習,只是不想讓自己的青春留有遺憾。

用了兩天的晚自習時間,看完了《城市夢想》,我感觸頗深。當我看到白雲峯去當送奶工時,感受到了一份職業的不容易。我感覺有時候生活真的可以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當我又看到送奶工李根建的兒子李星辰因爲種種原因不能在北京上幼兒園,而李星辰又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時,我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原來如此之大。想要改變這種差距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到達和別人一樣的高度。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

可現在身爲學生,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父母辛苦掙的錢也並不是讓我們來揮霍的,看到農民工餘先龍的大兒子因爲沒有錢繳學費而選擇輟學打工來養活這個家庭時,我想到我們也沒有面臨這種交不了學費的情況,比有的人的實際情況要好得多,那我們又憑什麼不努力,憑什麼不好好學習?

世界這麼大,我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去看看。想要去看世界,就應當有足夠的`資本。作爲學生,學習是我們實現夢想最好的方式,好好學習,靠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餘先龍的職業是農民工,被惡意拖欠了14個月的工資,導致家裏和兒子都發生了變化,而餘先龍又從事的是高危職業,更讓我體會到了好好學習的重要性。

步入高中,意味着我又打開一個新階段。三年後的高考,將會改變許多人的命運。希望我們,都能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看到一則新聞,一名腦癱少年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他在學習的道路上笨拙地飛,飛向那蔚藍、美麗的天空,最終,高考取得了623分的優異成績。身爲身體健康的人,我又何嘗不該好好學習,縱使考不到那麼高的分數,努力了就好。

希望我們都可以努力,以對得起自己,讓自己問心無愧,從不後悔!

城市夢想的觀後感 14

自從開始在簡書寫作,已經很久沒有追劇了,今天和同事聊天,得知CCTV創立了一檔新欄目叫做《城市夢想》,屬於真人秀性質,但並非跑男那種綜藝真人秀,而是以關注農民工等基層羣體爲題材,通過有公益心的社會成功人士體驗基層活動,反應社會熱點問題的一檔真人秀節目。

雖然我不是什麼社會成功人士,但我也有一顆想要“兼濟天下”的公益心,比較關心民生民情,所以我便利用今天中午的休息時間在辦公室觀看了一期。幸虧辦公室沒人,否則我就丟人丟大發了,因爲我向來淚點低,看完節目之後哭的稀里嘩啦。

我看的是2017年4月2號播出的《團圓年》這一期,由盤石網盟創始人兼CEO田寧跟隨環衛工人王進吉去近距離體驗城市清道夫的工作。

我從來不知道北京的環衛工人這麼辛苦,田寧去體驗工作的第一天,正碰到王進吉在修理一輛拉糞車。冬天的早上7點,躺在北京的馬路上,前方几釐米處就是大糞,下面感受着刺骨的涼,上面感受着窒息的臭,想想都覺得這酸爽一般人受不了。

我也從來不知道,北京的農民工工資竟然這樣低,像王進吉這樣靠技術吃飯的人竟然才只有三千元的工資。那其他那些沒有技術,只能靠體力吃飯的農民工,工資會有多少呢?

我一直以爲,那麼多人加入北漂大軍,雖然有追尋夢想的原因在,大部分人還是希望可以在大都市尋找到更多賺錢的機會吧。

北京的消費那麼高,北京的房價那麼貴,那麼北京的工資至少也應該比二三線城市的工資要高得多。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就連田寧也說,這些農民工的付出和他們的收入,遠遠不成正比。

我生活在一個不入流的小縣城,現在每月固定工資可到三四千,卻仍然覺得生活艱難,成日裏憂傷着工資的增長不及父母老去的速度和孩子長大的速度。

可是看看像王進吉這樣的農民工,每月兩三千元的工資在北京這個大都市自己養活自己都成問題,而他們卻還要將這工資的大部分寄回家,相比之下,我簡直就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真的應該知足常樂一些。

片中最戳中我淚點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王進吉從奶奶重病到去世都沒能回去見老人最後一面,堂堂七尺男兒在寒風中壓抑的嗚咽聲令聞之者亦肝腸寸斷。還有一個是王進吉爲了能夠接親人到北京來過個團圓年,做了種種努力,去超市兼職,到大街上賣花,但是到最後仍然沒有攢夠這部分錢。

我突然覺得世事真的有太多的無常,人生真的有太多的無奈。

還有田寧在鼓勵王進吉自主創業時,王進吉那近乎瘋狂的反應,可能很多人覺得他即使不贊同不接受也不該如此歇斯底里的懟人,可是我卻非常能夠理解他當時的心情。

他說田寧站着說話不腰疼,他讓田寧不要太天真,他也曾經有夢想併爲之努力了九年,結果卻仍舊看不到未來,他告訴田寧這就是社會現實,他害怕家裏的親人等不及看到他的成功,就像奶奶那樣離去,所以他惶恐、焦慮、難過,父親想讓他回來種大棚他不敢,因爲他害怕失敗,一旦失敗一家人連溫飽也會成問題……

這就是底層小人物的悲哀,這就是窮人思維!

置之死地而後生,但也有可能置之死地就死了。小人物不怕死,但是小人物有太多的牽絆,這恰恰也說明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漢子,我由衷地敬佩他們。

很多文章指責平庸是因爲不努力,我也曾經這樣認爲,但是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有我們的親人,他們即是我們努力的動力,又是我們實現夢想的牽絆,大部分人在實現夢想的路上都是在負重而行,我們不敢拋下他們獨自跑到終點再回來找,路上人太多,我們不一定找得到。

田寧勸慰王進吉,欲速則不達。但是我們的確需要快速地找到一個休憩點,讓家人有個歇腳的地方,哪怕只是暫時的。

人生不易,唯願每個人負重前行的路上不忘初心就好,心中有夢,路途才太不會覺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