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長征的個人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1

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中國上下五千年,每一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故事,我們今天的光明社會,背後,是多少個英雄的命一條條搭建而成的,是多少個英雄的血,一滴一滴才聚成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可是有誰想過,一個個勝利的背後,是多少民族英雄的犧牲,他擁有今天中國的輝煌。

我不知道你們還記得25000裏的長征,是否還記得大渡橋橫鐵索寒。25000裏的長征,每一個地方,甚至每一米都有一處艱難萬阻在等着紅軍,但紅軍沒有退縮。,因爲無路可退,只有不斷的前進,前進,再前進,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才能捍衛祖國的尊嚴。

至今我還清晰的記得,在滾滾黃河之水的上面,只有四根鐵索,那就是所謂的鐵索橋,還沒有身臨其境,就覺得危險。但,紅軍是從那僅有的四條鐵索中爬過去的`,而且還挺着槍林彈雨爬過去的,不到,最後關頭永遠不放棄,只要有一線生機,不放棄生的希望,不放棄最後的勝利。

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徵,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蹟,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蹟。

以上只是長征路中的一處小困難,在長征路上,紅軍經歷了上千種磨難,沒有食物,過雪山,過沼澤等等。沒有食物的時候啃樹皮,吃草根,吃皮帶,這些在旁人眼中看來就是萬萬不可能的事,但在紅軍身上,他們爲了順利着千萬種困難,去不了的精神正是祖國的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在新年代,新世紀中生活的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紅軍精神,應好好學習,長大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到祖國,回報社會。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2

長征,是一部中國工農紅軍艱苦卓絕的戰爭史書。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充滿了感動。

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乾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着隊友,把自己的乾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隻印着“謝”字的乾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這個故事,心中無比的沉重啊!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着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飢餓中煎熬,也不願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後,嘴角才帶着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情誼,對戰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征精神”。

長征,對於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我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的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的深思。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去揣摩,去學習。當然,在新世紀,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征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揚,在校園中發揚,在做人處事中發揚,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道路上發揚,在爲祖國的建設中發揚。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爲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接班者。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3

看了《勇士》這部電影,一開始我以爲這部電影和以前看過的“抗日神劇”或是其他題材的抗戰片類似,便沒報多大期望去看,可是影片遠比我想象中精彩的多。在影片中,我看到紅軍戰士們在行程中不斷的倒下,而紅軍隊伍卻仍奮起前進,不畏艱難險阻行走了120

千米,他們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堅定不移的決心,戰勝了重重困難獲得了成功——飛奪瀘定橋。再次,我不由得感嘆,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像紅軍戰士一樣的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

在影片中,紅軍戰士英勇的面孔和矯健的身影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以及他們團結一致的信念,衆志成城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攻堅克難,艱苦奮鬥的精神讓我敬佩不已。當紅軍戰士們用人做梯,以腳爲路,即使敵人喪心病狂的拆除了瀘定橋,紅軍們依然能依靠,那十三跟鐵索衝向對岸,奪得勝利。至此,我們怎能體會不到紅軍戰士們捨身爲國的精神呢?

真正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敢於直視淋漓的鮮血,我今晚所看到的.勇士們,更是火線上的英雄,紅軍中的模範。我看到了一路披星戴月,就雨水嚼玉米,邊跑邊用餐,在彼時山路崎嶇的環境下“奔”到了瀘定橋。240里路,一晝夜不停歇,只爲抓住遠方的希望,影片濃墨重彩的強調了紅軍精神,還原了歷史,反映了飛奪瀘定橋的全過程,使觀衆感覺近在當時。

《勇士》充分展現了中國社會當下缺少的革命與愛國主義精神,所以作爲中華兒女的一員,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掉血與火的歲月中戰士們的慷慨悲歌和他們所死的偉大事蹟。願他們的精神在當代繼續傳承,與時俱進,熠熠生輝,祝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4

暑假我觀看了《長征》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的是在長征中紅軍翻過了無數座大山,跨過了上百條河流,最後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國民黨聚集幾十萬大軍對紅軍根據地進行圍剿。圍了一圈又一圈。紅軍在毛主席和其他革命家的正確指揮下,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紅軍由8萬犧牲的只有3萬人了。最後紅軍冒着敵人的飛機和大炮,不畏犧牲,勇往直前。爬雪山,過草地,經過二萬五千裏的`長途趴涉,突破敵人的圍剿,最後,到達延安陝北紅軍會師。

在與敵人的戰鬥中,毛主席受了傷,醫生要毛主席躺在擔架上走。毛主席說:“這點小傷不礙事,我能堅持。你讓受了重傷的戰士躺在擔架上。”毛主席的這句話深深的印在我腦海中。毛主席受了傷,他不擔心自己,而是爲戰士着想。帶領紅軍堅持革命,打倒國民黨,成立新中國。讓人民都有飯吃,讓像我這麼大的孩子都能高高興興上學。

毛主席的話讓我想起了生活中一些事。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想到自己而不顧別人。我們上自習課的時候自己做完了作業就找其他同學玩,不管別人做什麼,影響別人學習。上手工課的時候好多同學做了一半就沒做了,但有一部份同學堅持下去後做的很好。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生活中要多爲別人着想,不能只顧自己;做事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5

《長征》這部電影真實地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偉大壯舉。在長征中由於“左”的傾的錯誤,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在偉大領袖毛澤東爲核心的中央領導下,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式,穿插於敵人重兵之間,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鬥,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到達了延安,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長征中紅軍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將永遠激勵着我們勇往直前。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在長征途中,戰士們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喝河水。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有多少紅軍戰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長征的偉大勝利。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也是紅軍在雪山上,雪花滿天飛舞,北風呼呼地吹來,戰士們只穿着一件單薄的軍衣,北風就像刀割一樣吹在戰士們的臉和身體上。行進中,每個戰士都不敢坐下休息一會兒,因爲他們都知道一坐下來就會永遠都不能站起來。這樣艱苦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課室的小學生們是無法體會到的。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長征的精神激勵着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鬥、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爲我們創造的和平年代裏,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爲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鬥。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6

長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讓老紅軍們刻骨銘心的,是一段段血與火。生與死的真實經歷,是從生死考驗中錘鍊出的頑強意志,是激勵着廣大紅軍指戰員艱苦征戰的強大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

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裏所說:“長征將成爲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化爲對現實的啓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着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爲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偉大的長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繫羣衆。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今天,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展的天空並非晴空萬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着嚴峻的困難和考驗。正因如此,新世紀新階段更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長征中煥發出時代光芒,照耀着我們像當年的長征紅軍那樣去不斷開創出新的局面。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7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主席的這首氣勢磅礴的七律《長征》是我最喜歡的因爲紅軍長征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偉大的壯舉,更因爲長征精神在我心中閃耀着一道道金色的光芒。今天,我們重溫長征精神,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程,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長征精神,進而培育我們新時代的長征精神呀!看,瀘定橋下水流湍急,洶涌無情!敵人的槍彈更是瘋狂而殘忍,但戰士們並沒有因此害怕。退縮,鮮紅的血染紅了一根根烏黑。冰冷的鐵鏈,他們仍是前進。前進……終於,他們登上了對岸橋頭陣地,消滅了全部敵人。聽,在無邊的草地上,老班長用和藹的聲音叫小同志把魚湯喝下。他們的.糧食已經斷了好幾天了,菜地裏的野草也已經被挖盡!飢餓像一隻無形的怪獸,隨時吞噬着戰士們的生命!老班長用一根生了鏽的魚鉤,好不容易釣到了一兩條小魚,用它煮成魚湯給小戰士喝,自己卻沒捨得喝一口。在其他戰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時,他卻永遠倒下了!

紅軍長征已經過去八十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漸模糊。每當想起這一個個感動的故事我依舊會熱血沸騰,心靜久久不能平靜。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中的光輝篇章,紅軍長征被譽爲地球上的紅飄帶。他們的英雄氣概,他們的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爲世人譜寫了一曲氣貫長虹的英雄讚歌。

八十年前的長征,已經作爲一個符號,走進了歷史,銘刻在我們記憶的深處。而歲月積澱的長征精神,卻像古酒一般在我們的心中釀出了感情,釀出了味道,成爲我們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餚。

長征的個人觀後感8

今天,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觀看了電影《我的長征》。影片講述了長征經歷者王瑞老人回憶在長征時與敵人進行的殊死拼搏的戰鬥歷程。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教育課。影片中硝煙瀰漫,腥風血雨的場面讓我受到深深的'震撼;紅軍戰士在征途中面對飢寒交迫,爬雪山,過草地的頑強精神讓我熱血沸騰……

這部影片中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片段是我最難忘的一個戰鬥場面。紅軍要經過橋面只剩十三根鐵索,橋下水流湍急的瀘定橋,他們不退縮;面對敵軍的槍林彈雨,他們不畏懼,憑着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鋪開了前進的道路。

紅軍戰士這種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嗎?今天的我們,已成了籠中鳥,室中花,經不起磨練,遇到一點點困難就畏縮,甚至逃避。在這些令人肅然起敬的紅軍戰士面前,我們應該感到羞愧!

我想,今天我們已不需要再去飛奪瀘定橋,不需要再去四渡赤水河,但長征精神不能丟,要讓它永駐人心,發揚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繼承發揚這可貴的紅軍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的挑戰。在紀念長征勝利xx週年之際,讓我們向可敬可愛的革命先輩敬禮!

帶着崇敬,帶着感動,我走出了影院,毛澤東主席的《七律·長征》在我耳邊響起: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岸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