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故宮的觀後感

故宮的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故宮的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宮的觀後感

故宮的觀後感1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五千餘年的歷史。從古至今,發生的事情以及傑出的偉大人物數不勝數,建築物也不可計數。在這些建築中,我努力尋找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建築——瀋陽故宮。

爲曾來到瀋陽故宮,我卻早已聞其名。聽人說:“瀋陽故宮被一堵高大的紅牆包圍着,每一座建築都有各自的特點,它們高大地站立在白色欄杆裏面。”我又通過書籍查閱資料,瀋陽故宮佔地6萬餘平方米,共有建築114座,五百餘間。

來到瀋陽故宮,它可比我想象得更加雄偉。瀋陽故宮分爲瀋陽故宮東路、瀋陽故宮中路和瀋陽故宮西路。它始建於1625年,完成於1783年。160年間三個不同時期經三位清代皇帝御批修建。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1625-1626年間,建了瀋陽故宮東路——大政殿、十王亭、鑾駕庫、奏樂亭。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政殿。它建於1625年,高19.2米,是八角形建築。共有六扇門,象徵“八方歸一”;俗稱“八角殿”,坐落在1.5米高的須彌座臺基上,從裏到外沒用一根釘子,大政殿的八角頂代表滿族的“八旗制度”。它不僅是瀋陽故宮的標誌,也是瀋陽故宮的符號。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在1627-1637年間,建造了瀋陽故宮中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崇政殿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是皇帝上朝的地點。後面是三層高的鳳凰樓,它建在3.8米的高臺上,是清代瀋陽的最高建築。

清高宗乾隆皇帝,在1754-1783年間,建造了瀋陽故宮西路。從紅色建築中,文朔閣更會讓你眼前一亮。它是瀋陽故宮中唯一一座以黑、白、藍、綠爲主的色調的建築,仿浙江寧波天一閣而建。外觀二層,內部三層,此樓閣收藏《四庫全書》。

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有三個不同的特點。北京故宮殿高宮低;屋頂是黃琉璃瓦;建築牌匾左邊是漢文,右邊是滿文。瀋陽故宮宮高殿低;黃琉璃瓦鑲嵌着綠邊;建築牌匾左邊是滿文,右邊是漢文。

瀋陽故宮沒有北京故宮外面清澈見底的護城河;沒有北京故宮面積大;沒有北京故宮雄偉……但是瀋陽故宮奧祕無窮,記載着清代的歷史和光輝的一頁,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故宮的觀後感2

在遊覽故宮時,你可曾想到,擺在面前的稀世珍寶,縱使是不起眼的門窗和貼畫,都曾經歷過斷裂殘損和驚心動魄的修復?它們生於千年前,卻一直延續至今,而這得益於一代又一代兢兢業業的宮廷修復師們。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格調簡單的紀錄片,樸華無實,爲紀念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週年而製作。如果沒看過這部紀錄片,你可能此生都不會知道,在雄偉壯觀的故宮宮殿的一個角隅,有那麼一羣人,每天和文物打交道,他們的工作是將破損的文物修復原貌,恢復千百年前的光彩。

他們是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更是頂級文物修復專家,是國家傳統技藝的傑出人才。他們衣着普通,交談隨意,面對手中的工作不緊不慢,嫺熟而又從容。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難得的好工作,因爲面對的是無法估價的傳世珍寶。而在匠人的心中,這是一份難得的修養。傳統技藝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在這個快節奏生活的時代,按部就班地從事一件繁瑣精細的活動似乎越來越不可能,而在他們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平常心,在修復文物時的反覆考量,都是真正的匠人所具有的素質和品性。在文物修復工作者的眼中,修復文物不僅僅是將物品的原貌再現,而是在工作中與文物對話、交流。文物是有生命的,其意義就在於它的身上承載着歷史長河的烙印,流淌着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將古昔在今日重現,我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感受着文化的薰染。

看完紀錄片後,記憶猶深的是木器組屈峯師傅的一席話:“文物其實是跟人一樣的,中國古代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觀自己。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裏頭,很多人認爲文物修復工作者把文物修好了纔有價值,其實不見得,在修文物的過程中,交流、體悟,而文物的價值是在於傳播文化。”從他的身上流露出的是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和自豪。頗爲感慨的是時至今日,這裏仍流傳着傳統的師徒制,技藝需要傳承,更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紀錄片會有結束的時刻,而修復工作仍將繼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會有更多的文物在這裏通過文物修復工作者之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透過冰冷的高牆,在電視劇中被稱爲“冷宮”的西三所裏,有着這麼一羣可愛而溫暖的人。

故宮的觀後感3

20xx年1月7日至9日,央視紀錄片頻道一連三晚播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裏的故事,神祕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羣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爲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爲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峯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着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爲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着。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繫,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開創了Lee Guitars品牌。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癡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故宮的觀後感4

有那麼一羣人,他們在宮牆之內洞悉着世界,心口相傳的技藝,是對歷史最謙卑的崇敬。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我工作後看的第一個完整的紀錄片,質樸中透露出淡然的高貴,娓娓道來而又不加干涉地呈現出文物專家修理修復文物的故宮生活。沒有居高臨下的演繹,只有生動安靜的訴說,這種給人通體舒暢的寧靜,是國產紀錄片中少有的佳品。

古人講究“格物致知”,這一詞出自《禮記大學》,意思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達到明白並加以運用的程度。千百年來,多少理學大家和文人學者,都將其作爲人生最高的目標

對於修復師們來說,“格物”早已融入了日常工作。文物只是載體,世世代代的口傳心授,是一場現代人與先輩們跨越時空的奇遇,這種奇遇不僅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還不免滲透着自己的趣味審美,意志品格,用自己的修養與眼光點滴滋潤着手中的寶物,重新煥發着它們的光彩,也分明將自己的烙印打入了文物,正如片中屈峯所說:“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裏頭去。”

品格不同,審美不同,心境不同,修復效果截然不同。因爲人,哪怕故宮裏的片片磚瓦也纔有了生命。只有人的製作,人的欣賞,人的讚歎,人的傳承,才讓他們擁有了靈魂和生命。

致知,是格物過程中修復師氣質的改變。整部紀錄片,最打動我的,不是修復好的文物有多麼的絢爛多姿,有多深厚的文化底蘊,或者修復的技藝有多麼的高超,而是每個文物修復者在面對文物時候那種沉穩和內斂,眼中的神韻,散發着智慧和祥和。這羣最需要靜坐和緩慢的人,透出來的卻是滿滿生機,絲毫沒有工作帶來的沉默和嚴肅,這纔是最讓我意外和感動的。

金基德說:“人生在世,修行二字,我們看到的椅子,看到的鏡子都加入我們自己的想法,一花一木彰顯的就是你的品格和心性。”朝九晚五的生活,騎着車自由穿行在故宮中,偶爾打杏喂貓,偶爾種樹澆菜,生活是如此的隨性。物件的修復和打磨,何嘗不是對心性的修復和打磨,修復師們不僅僅是在面對一份賺錢的職業,而是面對一個自己選擇的世界,一種自己選擇的生活。

有一瞬間,我特別羨慕這種匠人的生活,活着不爲別的,就是爲了把一件心底裏特別鍾愛的事情做到極致,哪怕做好一件也足夠了。

沒有青山綠水,亦可參道修行。

故宮的觀後感5

整部紀錄片通過不停地轉換不同組別的修復歷程來完成對修復專家們深刻的記錄,讓一個完整的故宮文物修復工作團隊清晰地呈現在觀衆面前。沒有任何過多渲染的平鋪直敘卻似乎與這個時代之下所倡導的風格格格不入,太過平實的記錄手法甚至讓我們不禁懷疑紀錄者的真誠,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似乎並不盡然。紀錄者似乎想以這種方式讓我們領悟到本片的內核精神——他們是被這個時代遺忘的一羣人,片中連他們自己也在說每次從故宮出來都像從古代到現代的穿越,然而這種與現實之間的疏離感卻似乎永遠不會停息,就好似鐘錶修復師王津所說的一樣,這種修復反反覆覆好似永遠沒有盡頭,他需要非凡的忍耐力和對文物的高度專注。可讓我們跳出來反觀這個時代,這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所缺失的精神嗎?

各行各業中讓人目不暇接的新舊更替不禁讓世人感嘆:這個時代再無大師。被金錢慾望魅惑的徹頭徹尾的人們又有誰能擁有這樣一份精細的匠心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工作呢?本片似乎藉此向世人們呼籲一種早已被我們遺忘可是卻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大國必須具備的內核——匠人精神。

他們是這個國家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可他們卻視自己爲普通人。在觀看完全片的講述後,最讓我感到暖心的卻又詫異的便是全片的敘述視角。在偌大的歷史文物面前,記錄者依然秉持着人文。人文,以“人”爲主的敘述方式爲全片的精神內核增色不少,在記錄者的視角下,修復現場是那麼的輕描淡寫和日常化,讓你彷彿覺得那些文物身上厚重的歷史都以生活的節奏融合進這些修復者的生命之中了。

最有意思也是最能體現人物的人文情懷的一處是修復專家們在早晨進院時都要喊幾聲,原以爲是怕鬼的他們實際上是想保護那些黃鼠狼和其他小動物們,生活真實的質感再一次撲面而來。這一羣人的生活是那樣的平實與自然,因爲故宮用電的嚴苛把控,其中一名修復專家王五勝說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去開水房提好一天需要的水,而他手裏的開水壺卻正是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用的老式桶壺,這一幕十分有年代感卻也與我們當今社會中人們什麼都要新的,數碼產品飛速的更新換代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這份樸實沉毅的精神讓他們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大半生都不曾言棄。

當你走過往昔嬪妃們走過的冷宮;當你坐在乾隆生母諾大的儲物櫃前端詳時;當你踩着故宮門前坑窪的麻石地時,那種生命本身和歷史交織的厚重感重疊在一起時,生命的鮮活與靈動在那一瞬間得以釋放,令人回味無窮。

故宮的觀後感6

到了遊瀋陽故宮的時候,我對中國現存的三個故宮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北京紫金城故宮當然是一座金碧輝煌、無與倫比的皇家宮殿,其建築年代、規模、氣勢、造型和豪華程度等諸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無可挑剔的;長春的僞皇宮顯然是一座落魄潦倒的溥儀寄人籬下的住宿,其建築規模、造型和佈局等簡直就是一座二層樓的辦公樓,僞皇宮附屬的所謂跑馬場、東西御花園和游泳池,也不過是類似一般公園裏的娛樂場所,與北京紫金城內的御花園及皇家頤和園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這兩個皇家建築的對比,也反襯出一個帝王鼎盛時期的輝煌氣勢和一個末代皇帝時代的沒落潦倒。而瀋陽故宮既不像北京紫金城那樣的雄偉輝煌,也不似長春僞皇宮一般的寒酸蕭條。它僅是一個我國現已廢棄的、曾經的少數遊牧民族首領棄遊牧變定居後曾經居住過的宮殿。在那裏,遊客感受不到北京故宮天天人滿爲患八萬人限額的擁擠,而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也根本不會產生對建築的輝煌而發出的嘖嘖稱道聲。人們只是慕名而來到此一遊。

瀋陽故宮初成於清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離清兵入關還有八年。因此,這裏僅是後金和前清的首府和大本營。怒爾哈赤和皇太極曾在此居住,皇太極在這裏改汗製爲帝制。按理說,一個滿民族的建築應該具有本民族的基本特徵,一個有遊牧民族象徵的穹頂圓形帳篷樣的氈房。但是,令人詫異的是,瀋陽故宮卻是一個道地的漢民族建築外型,其代表性建築崇政殿、鳳凰樓、大政殿和十王亭等,無一不是飛檐翹角,雕樑畫棟,秦磚漢瓦琉璃面,八角重檐歇山頂,其中主體建築大政殿的門柱上還雕刻着華夏民族的圖騰——雙龍戲珠。即便是文溯閣那種二層樓的建築,也完全是漢民族的幾間亭那樣的建制。而建築物的閣名、楹聯、掛圖上的題字等,也幾乎是清一色的以漢字爲主。從瀋陽故宮的建築樣式等特徵上看出,在清兵入關前還沒有一統中原時,滿清已經完全接受了漢文化,並已經被漢文化異化並脫胎換骨了。

由此而想到漢文化的倔強偉大而源遠流長。據說,在世界文化史上,只有漢民族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沒有被異化、沒有被消滅、沒有被斷截的一種民族文化。一個異民族可以一度打敗漢民族,局部或全部統一漢民族,如中國歷史上的金朝、元朝和清朝等,他們可以改變漢民族的髮型、服飾,但是,他們從來沒有統一過漢民族的文化,而相反被漢文化異化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詩作最多的一位詩人,當然,寫的是漢詩而不是滿文!

故宮的觀後感7

紀錄片記錄着這羣有意思的人,還有他們手中的代代傳承。如今早已見不到的師徒制,依然存在於故宮這門久遠的手藝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因爲各種各樣的機緣,來到這裏有了自己的師傅。這是傳承的溫度。他們要怎樣適應裏外這種反差的呢?都是同齡人,好有興趣去採訪一下……正因爲有他們,纔能有修復的新生。

無論如何新生,紀錄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經延續了千年的技法,樸素而有效。高科技的當下看着這些傳統的方式,感覺特別有意思。製漿糊,晾樹漆,用豬血,諸如此類blabla~這也是傳承的溫度。

篇幅所限,短短3集,已經沒有更多容量去告訴人們何以完善修復技藝,怎樣才能更加規範有效,而現代技術又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國家和社會需要做些什麼,以及每個個體應該如何面對。如果能夠篇幅加大,讓闡述更全面,當然會更好。我們也感受得到工作環境看上去也比較簡單,陳舊。但換個角度想,這種自由舒服的狀態,略顯陳舊但熟悉的陳列和工具,是幾代人共同的記憶,或許更能給人以安全感和溫暖呢?每件工具都飽含着傳承的溫度。等幾年之後,老一輩都退了休,中堅力量和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崛起,與之相伴的環境也會相應發生着變化。

不過能夠感受到紀錄片更側重於講述人,告訴我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工作,他們是一羣怎樣的人,這神祕的深宮有着怎樣一種生活。只看片名,應該不會能想到是這樣一種平實的風格。我很喜歡這種側重,濃濃的人情味。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太多真摯感情才能從事一生的職業。文物是有溫度的生命,他們理應需要更多人的執着與熱忱。

至於文物保護中還有着諸多的問題,那是當然的。如何讓修復的工作環境更規範,更先進。保護不當,資金不足,最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條文的缺失,讓很多人鑽了空。怎樣才能讓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永遠能肩負傳承千年文化與精神的使命,這其中還包含着太多的內容,太多的路要走,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紀錄片起碼給了我們一個啓發,一個起點,讓我們認識了一羣執着又從容的有意思的人。也衷心的期盼在保護的這條路上,他們能夠走得更堅實,更完善。

一道宮門,兩重世界。

故宮的觀後感8

看完兩集《故宮》紀錄片,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的就是“奇蹟”二字。雖然它不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但在我看來它就是中國的奇蹟、歷史的奇蹟。

紀錄片開篇以高大威嚴的紫禁城中象徵至高無上權力的金鑾殿慢慢拉出,表現時間的沉澱;進入參觀人羣則表現現代人對歷史的尊重和探求。

一座宮殿的建立,因於一位皇帝的意旨。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皇帝朱棣從侄兒手中奪過皇位後,將自己原來的封國北平設爲第二京都,亦改名爲北京,歷時15年,耗費無限人力物力終於建成紫禁城。古代封建帝王爲了鞏固皇家身份地位,稱自己爲天帝之子,而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是故宮最引人注目的特徵,也是皇家高貴身份的象徵。紫禁城內最尊貴的建築是太和殿,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長寬比例爲9比5,象徵着九五之尊。

而影片中在向觀衆展示玉器時多采用鏡頭慢慢拉近的手法,給人以視覺的刺激效應;或採用由平拍慢慢轉入俯拍的手法,展現玉器年代久遠的神祕感。大量的推拉鏡頭、降格拍攝等塑造了獨特的視覺效果。在對光線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動的浮雲,表現出了時光的流逝,歲月的滄桑。具有運動感,動靜結合。

紫禁城在建後的二百多年裏,不僅多次經歷了雷雨、失火等天災的侵害,也歷經了一次改朝換代。這座華麗的宮殿裏曾住過兩家人,朱家和愛新覺羅家。紫禁城中只有一些重大的事件有所記載,並且無一例外都是爲了皇權的爭奪。深紅的高大磚牆,金黃色的硫璃瓦,宮殿的棱角向天翹起,格局統一,設計整齊,寬敞大道,高階皇樑,暗示着封建的等級的森嚴。

紀錄片在這之間穿插宮廷建築及宮殿上空雲層的移動,宮牆上光影的變幻以及從暗到明的光線變化,表現了故宮歲月變遷和時空的交換,巧妙運用了構圖及色調的配合。

本片的聲畫結合也是相得益彰。無論是恢宏大氣的樂曲伴隨着宏偉的宮殿,還是故宮修葺時急切的鼓點,抑或是製造懸念時那空靈飄渺的中國古典樂曲,無一不使得影片整體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看過這部紀錄片,我深深地被故宮中文化精華珍寶所震撼,這些珍寶凝結這千百年來人們的心血,承載着千萬年中大自然點滴孕育的精華,跨越了人世間從古到今紛繁變化的滄桑,我們應該銘記這個奇蹟。

故宮的觀後感9

紀錄片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

從古至今,修繕文物。總有許多人才在裏面。而其中永不變的,是深深埋在每一個文物修復師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復師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工作。而在故宮修文物,更是人中龍鳳。修復一件文物,不僅需要匠人的細心與仔細,更需要他們幾十年以來對於文物的認識和專業素養。

我觀看的是對於青銅器的修繕。青銅在經過成百上千年的腐蝕和氧化,呈現出了各種細微的紋路裂縫和微妙的顏色。在修復的過程中,修復師門眼睛看着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讓一件件被歲月剝蝕了墨色的青銅器重現了原本的容貌。這時我想起了不知是誰說過的一句話:”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灰關鎖,金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句話我的印象很深,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讓這些封塵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見光明。

穿過層層深鎖的宮牆,除了這些古典琉璃的建築物,能夠帶領我們進入歷史悠長之河的,便只有這些曾經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復師所做的不僅僅是要修復這些文物,每一次修復,更是與古代的對話。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

這樣的工作,着實讓人着迷和嚮往。作爲一名高中生,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是這種熱愛藝術,熱愛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斷鑽研,不斷深造。匠人的名號,便由此叫來。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們身上卻肩負着不平凡的使命。我羨慕他們,也敬佩他們。

紀錄片,紀錄片。百度給它定義的本質是以真實生活爲創作素材。核心是真實。也就是說,紀錄片所記錄的,是生活。一部優秀的紀錄片總是能給觀看的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它能使我們帶入生活,影響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傳達一種優秀的精神品質和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需要這種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和工作,保持着高度的嚴謹和十分的熱情來對待生活。

所有的紀錄片的目的,都是想要傳達某種精神,那些優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傳承和發展,世世代代,綿延不斷。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無他人。

故宮的觀後感10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故宮。《明史》上說,歷時15年才最後完成。此後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面貌幵無多少改動。

故宮裏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皇帝是清宣統皇帝溥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築在8米 寬的巨大平臺上,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爲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徵等都要在這裏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爲 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緻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后的活動場所。清朝中後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裏就成爲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裏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紫禁城,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宮殿建築佈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樑,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爲“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爲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爲“後寢”。 通過參觀故宮,我瞭解了故宮的歷史和建築特點。

天斧神功的山石,造型優美,在此園悠閒漫步。給你一個心曠神怡的感覺,好不令人陶醉。軍機處是我國明清時期議事重大決策的場所。令人可想,當年皇帝在此爲保護國家疆土而在此作出的決定。它爲鞏固我國的國防做出過巨大貢獻。

故宮的建築,使我感到它是歷代統治階級生活,工作的一個完美的人間天堂。

故宮的觀後感11

故事總要有個開頭,文章總要有個開始,但若到了不知如何言語之時,棄就棄了,何故那麼世俗。

王津老師看着相隔一層玻璃的鐘表,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惋惜,比面對那件珍貴的維多利亞懷錶的淡然,更讓人心折服,那一件件珍貴的古董鐘錶,跟大多數的古董一樣,在修復之前他們就被安放在故宮最黑暗、破舊的倉庫裏,任由歲月腐蝕,當他們落入這羣匠人手裏,猶如馬遇伯樂,玉遇卞和,他們的價值才真正被開發出來,王津老師熟悉那一件件修復過的鐘表,不僅看見過他們奢華的外表,還研究過裏邊最複雜精緻的工藝,修復一件物品的難度並不比創作他簡單,所謂的修復過程,更多的是一種瞭解的過程,那種跨越時空和古人對話的感覺,使他們感嘆前人多能之時,又附帶着對歲月的敬畏,就是這份對傳統的敬重之情,漸漸的使他們懂得了細心、耐心、責任心。

然而那一件件經手過的物件,現在卻又那麼的陌生,和那塊維多利亞懷錶一樣陌生,擺放在展櫃中的他們,世人在讚美他們精美的同時又給他們定義了一個世俗之價,這份陌生更多來自於對他們價值的理解,對這羣平和的修理匠來說,當手中的物件完成修復之後,那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遠遠要比物件本身的世俗價值高的多,就像那件黃花梨大櫃子,世人也許更在意的是他的用料是珍貴的四大名木,他的使用者是乾隆的生母,而無人關心製作櫃子上精美雲龍紋的工匠會是誰,像這羣故宮師傅一樣,當完成製作的一瞬間,木匠已經明白櫃子已經不再是自己一雕一刻的朽木了,他的價值將被更多的人賦予,但不管櫃子的價值高低,那份造物的成就會一直跟隨木匠一生,這纔是來自於古代匠人的精神傳承,既熟悉又陌生。

天育萬物,龍生九子,人對“格物”的理解各不相同,一幅字畫,一些人看到了歷史、一些人看到了技藝、一些人看到了情懷、一些人看到了名利等等,物件本身的價值,是人內心塑造出來的,雖不說是一面鏡子,但也能反映出其身的一些人生價值,若放以前,我定論出個孰是孰非,但現在我只想借蘇東坡的一句話“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

故宮的觀後感12

早在20xx年年初,電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橫空出世,央視熱播之後在網絡爆紅。正如旁白所言,這部紀錄片第一次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的互動,讓觀衆對文物修復這個略帶神祕色彩的`職業產生了興趣。不少觀衆意猶未盡,一直關注是否“會拍續集”。

如今,這部紀錄片要推同名大電影了。11月8日,該片在北京故宮舉行發佈會,宣佈影版定檔12月16日,重現經典。同時,片方還在衆籌平臺發佈了大電影的項目試水,籌集10萬元用以支持在全國10個城市舉辦電影點映會。截至9日晚7點,939名網友已爲這部電影籌集了11萬餘元。

根據片方官微消息,發佈會現場發佈了6款“國之匠心”海報。海報以6件國寶級文物爲背景,縮小的修復師身影鑲嵌在文物殘損處,寓意“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同名電影消息一出,迅速引起網友刷屏,不少網友在官微下留言:“超級想看鐘表匠王師傅,求出鏡!”“希望有新的內容出現,原來三集根本不夠看。”

早在今年3月,記者採訪導演蕭寒時,對方曾透露,除了利用現有的素材製作一些適合網絡傳播的短片,他更想拍攝一部故宮題材的大電影,彌補這部紀錄片在拍攝和發行方面的遺憾。那麼電影版和此前的紀錄片有何區別?記者立即致電,對方表示很忙沒有接受採訪。但根據其他媒體報道,這部82分鐘的大電影說的還是文物修復師的故事,但是放入了很多紀錄片沒能納入的素材,還着重描繪了兩代文物修復師間彼此尊敬的感情。而且影片去掉了所有旁白,完全用師傅的同期聲來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人姚謙擔綱這部電影的音樂監製,他不僅爲該片創作十幾段配樂,還邀請歌手陳粒演唱主題曲,鋼琴師黃裕翔任鋼琴演奏。熱衷藝術品收藏的姚謙,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他在煮麪的時候觀看這部紀錄片,當即被片中工匠的專注打動,一不小心把面都煮糊了兩次。他還在自己的朋友圈寫着“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並提醒觀衆觀影時記得留意主題音樂。

不過,電視節目改編成大電影並非一帆風順,有的高人氣的綜藝節目轉戰大銀幕之後,在豆瓣網的評分跌至4分,遭到觀衆質疑“圈快錢”“沒誠意”。也有業內人士擔憂,《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會不會贏得票房、丟了口碑?不過看衆籌平臺上網友們的熱烈迴應,很多紀錄片忠實粉絲願意爲電影貢獻票房,期待在電影中延續情懷和工匠精神。當然也有理性的粉絲觀望,“還是先看看評價吧,如果有新內容就去看。”

故宮的觀後感13

“擇一事,終一生。”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我只覺得平淡無奇。但最近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本書後,瞭解到有這麼一羣文物修復師傅,甘於寂寞,偏居一隅,卻用自己精湛的手藝讓很多古老的文物重新煥發生機。我突然明白,在當下這個浮躁且喧囂的時代,“因爲熱愛,所以堅持”,尤其是用一生去堅守一件事,是多麼彌足珍貴,值得學習。

正值故宮博物院建館90週年,爲了趕上院慶展覽,鐘錶組的師傅加班加點的修復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木器組的師傅夜以繼日的修復乾隆60大壽時的32展屏風,其中,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陶瓷組修復三彩馬的故事,文物修復師傅們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佩。

工匠精神需要嚴謹求實。王五勝師傅所修復的唐三彩馬,缺失了一條尾巴。他爲了補上那條尾巴,查閱了關於唐朝不同時期出土的三彩馬造型的資料,還特地去博物館實地研究唐朝出土的三彩馬,並請專家會診討論。最終,由於爭議太大,他決定放棄修補馬尾巴。王師傅的放棄,並非出於無奈,恰恰相反是基於對歷史的尊重。這讓我明白,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事實爲依據,不能以臆想中的“完美”爲目標。

工匠精神需要奉獻。陶瓷組的工作場地是古時的“冷宮”,十分偏僻,每天早上都要去熱水間打一整天的開水,也不能用電子設備,但師傅們並沒有因爲工作條件的簡陋而鬆懈,仍舊踏踏實實年復一年的認真工作着。王五勝老師傅從1983年進入故宮工作,已經有30多年了,他爲文物修復奮鬥了一輩子,也爲文物保護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正是因爲文物修復師們的甘於寂寞、無私奉獻,用自己的雙手修復着文物、修復着人心,我們纔有機會欣賞這些曠世“國寶”,領略那些塵封的歷史。

工匠精神需要挑戰自我。那匹唐三彩馬破損嚴重,一條尾巴都斷了,顏料也脫落了一大片,難度何其之大。面對困難,陶瓷組並沒有放棄,反反覆覆經過兩三個月的改進再改進,這匹唐三彩馬幾乎恢復了它先時的雄姿。反觀我,遇上稍微難一些的奧數題,就磨磨蹭蹭,不願動筆,那些很難的題,我連看都不想看上一眼,更別提主動挑戰了。從今往後,我要學習工匠精神,勇於突破,敢於挑戰自我。

故宮的歷史文物有100餘萬件之多,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修不完。人終將老去,但工匠精神是不會消失的。匠人,匠心,薪火相傳。希望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少年,都能傳承工匠精神,更好地的奉獻社會,服務國家,圓夢小康。

故宮的觀後感14

曾看過一本叫《啞舍》的書,很喜歡裏面的一句話“啞舍裏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爲它們都不會說話”。當一個朝代覆滅,一段歷史結束,時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實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從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尋當年文化存在過的痕跡。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一種極爲親和的態度,爲我們展現了文物修復者的工作,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激動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溫馨的日常。曾經我認爲,他們與文物之間的態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帶着敬畏與小心。但我發現自己錯了,那些文物修復人員與文物的相處沒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帶着一種處驚不變的悠然。

文物修復工作肯定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紀錄片中他們反覆強調:做這項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經過歲月洗禮的文物們身上都帶着一股安靜的味道,在被故宮的紅色宮牆隔絕出的另一方世界裏,浮躁喧囂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的。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幾十年的老師傅,有着現代社會上的人很難見到的堅持。

在故宮這些老師傅中,王津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裏那些被修復好的鐘表,細細回憶着當年修復它們時的點點滴滴,真是溫柔極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復過的文物,一定也會記得,有一雙溫暖的手,帶着耐心與細心,一點一點輕柔地撫平他們身上的傷疤。突然覺得,文物修復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對文物的一種陪伴、一種長情的告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種方法,讓自己在世界上留下存在過的痕跡,可是歲月總是會無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這種歷史的見證者還存在,人們就不會忘記這些文物修復者的名字。

總有一個詞讓我感動,它叫傳承。許多老師傅深受父輩的影響選擇這門工作,手藝也是從父輩或者師傅那裏傳下來的。直到現在,故宮採取還是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這種手藝之間的代代相傳,又何嘗不是在保護文物?畢竟文物護養也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很開心,如今還是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承擔起這份護養文物的責任,去成爲傳承中的一環。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換了不知道多少個王朝,但總有一些東西躲過時光的侵蝕。故宮簡樸的房間裏,那些得歷史青睞的人和物,相知相伴,守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故宮的觀後感15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季,我對片中陶瓷組完美修復唐三彩馬的故事記憶深刻。影片中,王五勝和兩個徒弟紀東歌、竇一村在安靜的小屋裏,面對破裂嚴重的唐三彩馬,粘貼、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恢復昔日的風采!

在這段影片中,大國工匠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內心熱愛,靜心鑽研,追求極致,將艱難的文物修復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於對工作對象的興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影片中,他們就是以修復文物爲樂,才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只有熱愛,纔會執着。在我7歲時,就能搭建議14歲+拼的樂高玩具。當時,我特別喜歡一艘大船,並全神貫注地玩了起來,樓下的小夥伴們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後,用幾千個比指甲蓋還小的積木搭成了半米長的大船。這就是熱愛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着耐性。在影片裏,他們工作的西三所屬於冷宮,空無一人。每天大清早騎着自行車穿過寂靜的故宮,獨自工作。修復文物是件很考驗耐性的活兒。你可能要反覆重做,每一處細節,馬鞍、繮繩,都要一絲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卻因爲量太多(有10頁),又想着待會兒要買新水杯新鋼筆,晚上又要去吃米其林大廚燒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亂做一通,結果書寫極亂,錯題也有一大堆。看了這段影片,我以後一定要靜下心來,因爲靜能生慧、定能生智。

工匠精神需要不斷地學習,虛心發問,拓寬知識邊界。唐三彩馬的尾巴完全消失了,爲了更好地修復,王武勝三人向木器組求助,討論馬尾的形態,雖然他們都是專家,但工匠精神需要他們博採衆長,借鑑採取別的專家的意見和作品。他們又到了博物館,觀察別的唐三彩馬尾的造型,以運用在這匹上。看到他們的虛心求教。我想起語文老師在講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時向同學們請教有關唐朝宵禁的問題。她的不恥下問讓我十分敬佩。

《我在故宮修文物》加深了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我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