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冬殘奧會觀後感10篇

冬殘奧會觀後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殘奧會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殘奧會觀後感10篇

冬殘奧會觀後感1

從3月4日一早開始,北京就大風呼嘯,還伴着沙塵。眼看20xx年冬殘奧會晚上就要開幕了,大風沙塵天氣會影響開幕式活動嗎?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氣象預報工作,再次通過精準無誤的預報,給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當天早上6時開始,氣象部門已經開始逐小時更新預報信息,保障頻次跟冬奧會一樣,力求確保冬殘奧會開幕式氣象預報準確無誤。

由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亮牽頭組建的針對開幕式期間的氣象條件研究團隊,早在一週前就對此次大風和沙塵天氣做了預報和服務提示。

在開幕式舉行的頭3天,北京市氣象臺、中央氣象臺、國家衛星中心、周邊省區市氣象臺、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的首席專家等,每天都開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氣會商,做到多輪次、多樣化跟蹤滾動預報會商。

冬殘奧會觀後感2

2月剛剛過去的北京冬奧會,每一天都在給觀衆製造驚喜與感動,自豪與驕傲。我們由衷地爲參賽的運動員們激動,熱搜上也掛滿歡歡喜喜的報道,熱熱鬧鬧的運動盛況。只是,和鋪天蓋地的冬奧會相比,冬殘奧會的關注度顯得有些冷清。

和大家熟知冬奧會的很多明星運動員相比,對殘奧會的天才運動員,以及他們的每次進步與突破,卻知之甚少。中國殘奧會運動員們,值得大家更多的關注。相信他們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都能不斷地激勵着大家。

與激烈爭奪金牌榜的奧運會不同,中國在殘奧會獎牌榜上,一直是一騎絕塵,傲視羣雄的存在。自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一直是殘奧會金銀銅全包的「榜霸」。尤其在2016里約殘奧會,更是以總獎牌數239枚的成績,打破24項世界紀錄。

然而,冬季殘奧會中的很多冬季項目,在中國起步較晚,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越難,中國人拼搏勁就越強。3月4日即將開幕的北京冬殘奧會,相信運動員們能用自己拼搏不熄的精神,和生命中最精絕的力量,給大家留下最珍貴的啓示。

冬殘奧會觀後感3

3月3日上午,在北京冬殘奧會張家口賽區張家口市民廣場火炬接力現場,最後一棒火炬手是來自南京市棲霞區的閆碩,最終完成了此點位的火炬接力。

對於曾在里約殘奧會奪得乒乓球男子TT7級單打銅牌、東京殘奧會上奪得乒乓球男子TT7級單打金牌和團體TT6-7級金牌的閆碩來說,對北京冬殘奧會和冰雪運動有着別樣的感情,“通過這次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我希望大衆更加關注、支持殘疾人運動員。我這次來張家口,印象特別好,張家口市民熱情好客,我想我以後還會再來這裏,看看這裏的冰雪,爭取也體驗一下冰雪運動。”閆碩笑着說。

閆碩也表示:“殘障人士運動員參加競技拼搏,體現了克服身體障礙、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不屈的精神,希望所有運動員能在北京冬殘奧會上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冬殘奧會觀後感4

在北京冬殘奧會上,中國代表團以18枚金牌、20枚銀牌、23枚銅牌的驕人戰績,領跑金牌榜和獎牌榜。對於冬殘奧項目起步較晚、4年前在韓國平昌才斬獲冬殘奧會首金的中國代表團而言,如此奇蹟般的飛躍怎能不令人自豪。

場地上,鍍滿金色光輝的唱片變成湛藍色的'“地球”,各參賽代表團旗幟在標兵志願者和吉祥物“雪容融”的迎接下入場。在《歡樂頌》的經典樂曲中,旗手們漫步在“地球”上,色彩斑斕的旗幟匯聚成歡樂的海洋。

匯聚大愛,情暖人心。“留聲機”上浮現出的畫面,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開幕式的那個夜晚:冬殘奧會主火炬在世界聚焦下照亮黑夜,傳遞愛與溫暖。

愛與溫暖,濃縮於冬殘奧村、場館設施建設的“無障礙”細節裏,體現在運動員之間惺惺相惜、結下的深厚友情裏,彰顯在殘疾人運動員和健全人的平等交往、熱情互動中,繪就出一幅幅暖心畫卷。

冬殘奧會觀後感5

在7日下午以9:4戰勝韓國隊後,衛冕冠軍中國輪椅冰壺隊迎來兩連勝,前4場比賽2勝2負。北京時間7日晚,一日雙賽的中國輪椅冰壺隊還將對陣瑞士隊,8日將迎戰美國隊。

中國殘奧冰球隊6日晚以5:2戰勝捷克隊,同樣獲得兩連勝。在經過7日的休整後,中國殘奧冰球隊8日將迎戰B組最後一個對手意大利隊。

中國殘奧冰球隊雖於20xx年才成立,但進步神速,20xx年首次參加世錦賽就獲得C組冠軍進入B組,20xx年又在世錦賽B組以五戰全勝的戰績奪冠,躋身A組,本屆冬奧會將力爭獎牌。

因原本於8日進行的高山滑雪6場全能決賽提前至7日進行,8日的北京冬殘奧會僅將在冬季兩項賽場決出男女中距離-站姿、坐姿、視障的6枚金牌。

冬殘奧會觀後感6

激光刻印在舞臺,清晰勾勒出冬殘奧項目的形象輪廓。這一刻,殘奧運動員賽場上的精彩瞬間,在“留聲機”上不斷重現——

42歲的加拿大選手布賴恩·麥基弗連摘三金,以16塊金牌追平冬殘奧男子金牌紀錄,用卓越的表現詮釋着拼搏與熱愛;中國隊選手紀立家、王鵬耀、朱永鋼、張義琦包攬殘奧單板滑雪男子障礙追逐UL級比賽前四名,一舉創造歷史;57歲的比利時運動員琳達·勒邦和女兒搭檔完成比賽,追夢的道路上溫情流淌……

一次次奮力跳躍、一次次全力衝刺、一張張真摯笑臉,來自全球的近600名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不斷挑戰極限,用行動表明身體殘疾並不阻礙前行的腳步、無法阻擋奮進的征途,譜寫出一曲生命讚歌。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體育彌補人生缺憾,鋪就圓夢之路。世界各地的殘疾人運動員在這裏共享體育運動帶來的激情與歡樂,他們展現出來的競技之美、精神之美,鼓舞着在生活中勇毅前行的每一個人。

國家體育場內,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五星紅旗緩緩升起。中國觀衆齊聲高唱,激盪着自信與自豪。

冬殘奧會觀後感7

殘健共融的閉幕式核心特色也貫穿始終。

閉幕式導演沈晨介紹,在以《愛的感召》爲題的表演環節,由超過60%的殘疾人作爲表演的主體,以“手語”的形式配合優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連,殘健共融的人們用“愛”爲世界繪就了一抹斑斕的色彩。

伴隨着表演者的手語“講述”,陣陣由粒子組成的聲波紋在“留聲機”上流淌開來,並逐漸構成殘健共融的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溫暖場景和感人畫面。當音樂達到最高潮的時刻,畫面選取了五幅殘疾人創作的繪畫作品作爲《愛的感召》的昇華。其中,最後一幅繪畫作品則再次呈現了在開幕式《冬殘奧圓舞曲》中由兩個盲童共同創作的笑臉,完成了兩個儀式在表演時空上的呼應。

最終,在漫天璀璨的繁星裏,數百名殘健共融的演員們的手中都持有一個發光裝置,其外形印製有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會徽。當表演者們組成“love”的造型時,他們會同時觸發點亮發光裝置。在廣袤的場地中,“love”的造型閃爍出動人的光芒。表達了節目的核心理念――“我們的世界需要愛”。

冬殘奧會觀後感8

無與倫比的冬殘奧會正式落下帷幕,冬殘奧會中看到運動員“自強不息、突破自我、殘健融合”的精神與信念,他們在生活中對抗命運,匯聚能量,在賽場上精彩綻放,散發光芒,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激勵着我。有幸見證2008年盛大的北京奧運會,更有幸參與到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中,北京正式成爲“雙奧之城”,向世界傳達着團結、友誼、共融的理念,這種自豪值得銘記一生。作爲一名普通志願者,我們的工作又不那麼普通,每一張笑臉、每一次招手都是真誠地服務與自豪的展現,正是一朵朵“燃燒的雪花”讓“雙奧之城”變得親切,保障冬奧盛會圓滿落幕。再見,北京2022冬奧會;再見,北京2022從殘奧會;再見,冰墩墩雪容融。冬奧落幕,青春不散場,作爲“新鳥巢一代”,我們將繼續傳承和發揚偉大的奧林匹克精神及志願者精神,與祖國、與時代一起向未來。

冬殘奧會觀後感9

在位於北京順義的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冰壺館中,“平昌奪冠已成歷史,從零開始奔向北京”這句高懸的標語格外醒目。此前的採訪中,中國輪椅冰壺隊隊員表示,要把壓力變成動力,打好自己的比賽。

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輪椅冰壺決賽,中國隊通過加時賽6―5擊敗挪威,奪得中國代表團歷第一枚冬殘奧金牌。

近年來,中國殘疾人冬季運動發展迅速,全國冬殘奧運動員由原來不足50人發展到近千人,技術官員從無到有,發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由217人組成,其中運動員96人,是中國參加冬殘奧會以來,代表團規模、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項目的一屆。

雖然其中有85名運動員爲首次參加冬殘奧會,佔比88。5%,但多個項目展現出不錯態勢。例如2017年從零起步的中國殘奧冰球隊,僅用不到4年的時間,就達到世界A組水平,同時獲得北京冬殘奧會參賽資格。

平均年齡只有21。8歲的中國殘奧單板滑雪隊,是中國體育代表團中最年輕的隊伍。領隊張國生表示,這一年多下來訓練效果很不錯。“我們有信心在本屆冬殘奧會中展現出殘疾人自尊、自強、自信的精神風貌。”

冬殘奧會觀後感10

在北京殘奧會上,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鳥巢體育場舉行的男子八百米殘疾人輪椅比賽。

只聽一聲槍響,運動員們迅速向前衝去,在跑道上,他們流着汗,喘着氣,雙手努力推動輪椅向前滑去,個個不甘落後,就在快要到達終點的時候,突然,一名外國運動員從輪椅上摔了下來,大滴大滴的汗珠從額頭上流了下來,他臉上的表情非常痛苦,看臺上的觀衆爲這一幕驚呆了,所有的眼睛都在看着他,停了一會後,看臺響起了掌聲,是爲他加油的掌聲,所有觀衆站起來了爲他鼓掌加油,希望他能重新從地上爬起來,他咬緊牙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艱難的坐到了輪椅上,吃力的滑到了終點,這時賽場上響起了一陣陣的熱烈的掌聲。

此時,我被這位外國運動員精神深深地感動了,眼睛也溼潤了……

我要向這位外國運動員學習,學習他種堅持到底、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