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集錦1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集錦1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舌尖》在衆多飲食節目中脫穎而出,靠的絕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進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一邊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讓觀者不自覺的在舌尖上展現出作爲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性。

爲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東奔西走從事辛苦的養蜂行業的老譚夫婦,以船爲家、奔波在東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山東農村製作煎餅的老夫婦……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爲充沛的鏡頭,再度瞄準了這塊土地上最可愛的勞動人民和食物間的質樸聯繫,讓人們無法不仰視這些尋常人的身影。

節目播出中,網友不斷表達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顯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們的一種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轉化者都是由人來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爲主的敘事習慣,讓人看到更爲豐沛的人文氣息,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更應該叫做《舌尖上的中國人》。

但也有觀衆認爲《舌尖2》不及《舌尖1》的渾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幾分刻意:“完全沒了第一季淡然鄉愁的感動滋味,刻意煽情糾結人情鄉味,素材太多展開太廣,有些凌亂。”還有觀衆更加直白的指出該片缺點:“編得像走基層,形在意無存,主題之外承受了太多強加的信息和主觀設計,畫面夠好,剪輯節奏太快。”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我喜歡看紀錄片,看過不少國內外優秀的紀錄片。我認爲《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美食類紀錄片,是我看過的最出色的美食紀錄片。

看完兩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我們不難發現它獨一無二的優點,《舌尖上的中國》代表着一種文化的符號、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

《舌尖上的中國》一種文化的符號,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書籍、語言、服裝等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在《舌尖上的中國》我們看到不少我國八大菜系中的好菜,也看到每種材料、每種食物中各不相同的傳奇歷史。民以食爲天,食物和我們老百姓走的最近,人們可以很自然地把文化傳到食物裏面。如果有誰能夠把所有的特色美食背後的歷史、傳奇都寫出來,我們必當看到和史記一樣偉大的書籍。國人追求“色香味形俱全”是在用舌頭吃飯同時追求更好的體驗,這是吃飯的最高境界,不僅追求美味還要追求良好的審美享受。

《舌尖上的中國》代表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它是一部有溫度有血有肉的紀錄片。養蜂夫婦雖然常年在在外漂泊,但有一頓頓有着家鄉味道的熱飯,生活雖苦但也樂在其中。海上的夫婦貪早抹黑在捕魚,爲了微薄的收入、爲了營造一個美好的家,丈夫煮的那碗簡簡單單的飯那刻卻是世間最好的美味。哥哥爲了弟弟用着簡陋的藤條冒險爬到0多米的樹上採集蜂蜜,那時間分分秒秒觸動人心,蜂蜜雖甜也不及兄弟情深的萬分之一……。太多的故事來不及一件件來講,即使講完了那鏡頭外時時刻刻發生的故事呢。在這部紀錄片中我看到濃濃家的溫暖,這愛觸動着每顆敏感的心……

有中國人聚集吃飯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延續,就有家的溫暖。這是我看《舌尖上的中國》後最大的感觸……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大西北旅遊,那裏的飲食習慣和蘇州有好大的差異,比如說,每頓都會有白饅頭,有老酸奶,還有西北人喜歡吃的釀皮、甜醅……,我這個江南人還真是吃不習慣呢。爲什麼不同地方的人吃的東西不一樣呢?媽媽告訴我,這就叫做飲食文化。

回到家,媽媽打開電視機,讓我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總共7集的紀錄片,我竟然一口氣看完了!在廚師們的那雙“魔手”上,酸、甜、苦、辣、鹹等味道已經一一呈現在我面前,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彷彿聽見了那些美食對我的召喚,真希望電視機裏的食物能馬上飛到我的面前。

之後,我的心難以平靜。我問過所有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他們都說看了之後很餓,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爲,但是靜下心來想想,播出這部片子,真的純粹是讓我們瞭解美食嗎?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農民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書;也許,他們的條件沒有我們優越;也許,他們沒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們有的是勤勞樸實的面龐,堅韌能幹的手和善良樂觀的心!其實,播出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揚中國人勤勞而又堅韌的性格,是這些,成就了我們大中國的.各色飲食文化。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誰都會背誦,但是,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我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再看看碗裏桌上剩下的米粒,總會十分羞愧。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美食,也要感謝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們,我們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讓美味不僅留存在舌尖,更要滲透到我們的內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爲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爲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裏的味道。

離開家久了,就經常會想起家裏的一碗飯一桌菜。也許我們並不懷念故鄉,也許只是故鄉對我們魂牽夢縈。

養蜂的女人說,結果我跟她結了婚,風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說,這海洋的鈔票難掙,沒有牛勁馬力難吃海洋衣食。這些都是生活給人的最樸素最直接的感受與經驗。這些感受與經驗,在作家那裏寫成了文字,在詩人那裏吟成了詩,在母親那裏變成了嘮叨,煮成了飯,炒成了菜。我想,對很多人來說,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艱辛的。朝五晚九,餐風飲露,爲的不過是一家人能吃飽穿暖,不過是回到家裏能好吃好喝一頓,能安逸巴適睡上一覺。

也許我爸媽的飯菜做得並不那麼好吃,但是我總是會想吃它,也許我想吃的只是那種味道,別人無法做出來。

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樸素而有力量。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會不會有那樣一種味道,我後來再也沒嚐到過?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自然,主食,轉化。中國人在本身所處的自然條件下,馴化改良出了各種不同的主食,儘管主食的來源只有很少的幾種,但是中國人還是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智慧改進製作方法和手段,創造出數不盡的美味食品。中國人的主食是靠天吃飯,這磨礪着中國人的性格,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天氣如何,所以中國人習慣於接受現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人懶就沒人給他錢”,老人家說的就是中國人在骨子最爲篤信的真理。中國人其實是最愛抱怨的,但也是最不把抱怨的事當心頭事的,因爲爲了生存,爲碗中舌尖的一口飯食,還是得振作精神,安慰自己,然後繼續付出自己的努力。

努力永遠不會白費,中國人在自然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的改善和創造一切有利於自己的食物,把豆子做成百味不爭的豆腐,把稻米做成可以宴飲的米酒。中國人在於自然共處的過程中幾乎利用了自己一切的智慧,爲的只是把自然能給予人類的事物發揮到最極致的狀態;爲的只是在自然允許的條件下,薪火相傳,留給後代自己所有的生活智慧,然後樂然得看着自己的子孫有如一季一季的菽麥稻穀,連綿不絕。

今年過年我回家祭祖,當把將餃子和酒倒進祖先墓前燃盡的紙灰時,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也許祭祀祖先的真正意義在於感恩祖先,不是他們所謂的陰靈庇佑,而是他們將世世代代生存生活的智慧延綿不斷流傳下來的努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舌尖上的中國》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那些美食背後蘊含的趣事和情感。不少的“私家大廚”不僅在節目中學到了許多美食的做法而且還增添了許多(領略了)“語言”(的)魅力。

瞧,海洋的媽媽正一邊看着《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一邊在照着節目炒菜。終於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興致勃勃的夾了一口,然後帶着哭腔說:“媽,菜太鹹”。海洋媽拍拍他的肩膀說:“那就讓時間沖淡它吧!”多麼幽默的媽媽啊!

說起吃,中國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歷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不得不說---餃子。它也是我的最愛!

總聽父母說,他們小的時候,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一頓餃子。可是現在的吃貨們是何時想吃就何時包煮。我作爲現在的中國吃貨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包的小白菜餡的餃子。先說說餃子的形狀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巧玲瓏”。一個個又圓又小的餃子整齊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謂“濃縮的都是精華!”煮好後的餃子更是漂亮,那餃子皮幾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綠,輕輕地咬一口,餃子餡的熱湯(清香)便溢在(滿)嘴裏,享受着湯中濃濃的美味!怎麼樣,有沒有垂涎三尺的感覺呢?這就是我家餃子的與衆不同。媽媽告訴我,這用來做餃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和麪也有講究,要揉得有勁道,這樣包出來的餃子餡鮮皮薄才真正好吃。

媽媽的餃子常常讓我回味無窮,因爲我知道餃子不僅味美,還包着對兒女無限的愛!

每個吃貨都有自己最愛的美食和最難忘的故事,那麼你是吃貨嗎?你最喜歡中國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這幾天,媽媽說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爲《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明白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並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

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異常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着,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

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裏,上頭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裏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裏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能夠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能夠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十分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頭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頭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說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屏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最近《舌尖上的中國》很受歡迎,很多朋友都在推薦,作爲崇尚中華美食的饕餮,我也興致勃勃地在網上看完了整整7集的紀錄片。看完後,覺得在感動之餘,更耐人尋味。

感動的原因,可能是因爲自己身在異國他鄉,看到祖國的美食,那些熟悉的和以前並不知道的美食及其相關的文化習俗,讓我倍感親切。然而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的是,紀錄片並不是以很系統的方式來介紹中國的美食,而是從一個更特殊的角度來介紹——美食與最普通的勞動人民的關係的角度來寫,挖藕人站在滿是淤泥的池塘邊,抱着剛挖上來的藕,充滿成就感的微笑;雲南邊陲藏民冒雨上山挖松茸,及在之後拍賣松茸時充滿焦慮的眼神;陝北大叔,騎車三輪車賣黃饃饃時,充滿勞動自豪的話語。因此紀錄片所寫的美食,並非都如藝術品般的精緻,而是從食物最本質的功能出發,着重了食物與勞動人民的緊密聯繫。這部紀錄片並不旨在全面地介紹中國的美食,而是想借美食來歌頌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其對食物的淳樸的追求,與當今中國充滿食品安全事故的現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就象是一種最終幻想,或者紀錄片策劃者想借此來喚醒人們心底最根本的良知?看到紀錄片又介紹了很多雲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食物,我又想,策劃者可能還想借此來團結全國各民族?

不管如何,這部紀錄片的出發點是美好的,表達方式除了新穎,更重要的是讓人感動,那種從最心底處,對誠實勞動的讚美、對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的感恩及人與大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嚮往與呼喚,看到在紀錄片裏出現的那些淳樸而善良的人們,我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能感動到更多的人,還原食物及大自然本身所應包含的滿足與真實。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已經於4月18日播出,它不僅僅是一檔爲喜歡美食的“吃貨”而創作的節目,更重要的是以美食爲窗口,讓觀衆感悟美食之外的生活。

透過這檔節目,我們“看”到了家鄉的味道,看到了美食之外,生活的辛酸,爲了美食,爲了生活,多少人在奔波勞累?多少人背井離鄉?……

感謝《舌尖上的中國》,提醒我們每個生命都是鮮活的,值得被尊敬的。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爲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爲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裏的味道。

第二季的第一集《腳步》直接選擇中國人的遷徙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讓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覺得生活的無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來重視安土重遷的中國人又何以會四處奔波?這一集的淚點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麥客臉上那深深的皺紋,在盼了大半年終於盼到父母回鄉共同製作一罐魚醬,卻在短短半個月的相聚後就要與之分離的苗家女孩的眼淚,在那個爲了女兒用五年時間學會了捕獵彈跳魚的父親,以及從他口中說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幹的”時女兒滿臉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處的那一句“這是鉅變的中國”。

正如有人評論的:那奔波的人羣,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麼?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這幾天,媽媽說新出了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爲《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知道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而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特別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着,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裏,上面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裏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裏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可以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可以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非常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面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面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說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屏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爲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爲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爲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們通過勞作獲取食物或自足或賣出以維持生存,其背後付出的汗水和辛勞在片中隱約可見一斑,觀者雖不至於“長嘆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會發出“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也不爲過,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系民生!

第一集一個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漁夫楊世櫓捕捉彈塗魚的場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練就這一絕技。楊世櫓在捕魚的時間,在遠處觀望的女兒佩服地說:“爸爸,你老厲害咧。”楊世櫓不無驕傲地回答:“當爸爸的就要能幹的。”多麼樸實的話語,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着我和哥哥出去釣鱔魚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讓我唏噓感嘆。父親是家鄉農具廠的木匠,但也是釣鱔魚的高手。爸爸釣鱔魚一方面是爲我們三個孩子補充營養改善生活,有多餘的時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換點零錢貼補家用。哥哥和我後來都成爲捕魚撈蝦釣黃鱔的好手,也是跟着父親耳濡目染學習的結果。現在父親已逝,我們也都在養育着自己的孩子,靠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爲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們眼裏“能幹”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目標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舌尖上的中國》是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一部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美食類紀錄片,由中國各色美食鋪陳開來,把空間和時間,將地理、歷史、人文等內容融爲一體,用味覺享受與視覺審美展現東方價值觀與地理文化,既具濃厚的科普色彩,又有較強的可看性,並在渾然天成的講述中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

《舌尖上的中國》的每一集都是以一個家庭的故事來進行展開的,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身爲江南水鄉養育的南方人,我爲自家的美食而自豪;當看到陌生卻充滿誘惑的北方美食,我也忍不住吞吞口水浮想聯翩。同時,各地不同的日常生活場景也使我驚歎連連,大開眼界。不得不說,這部美食片不僅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也是對我國廣闊疆土各異的地理人文的掠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地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不同地理環境造就的不同文化。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伸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

一番水土養一番人,東辣西酸,南甜北鹹。舌尖上的中國爲我們帶來視覺的美味享受,讓我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氣息,更展現人們利用不同自然條件,創造出各種美食所展現的智慧,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地理學科的神祕與人文自然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國產美食文化紀錄片,一部讓人欣慰的片子,是一個很好地開始,可惜太短了。

這部片子珍貴在其嚴肅紀實的手法,樸素地展示了手工藝人的價值,向觀衆呈現了全國各地特色文化。

我國的美食文化名鎮四海,源遠流長,讚美致辭難以言表。即使在工業革命的襲擊下,國人仍舊保持逛集市,對食材的追求精益求精,延承創新了我們的國寶文化。

正如我所說讚美致辭難以言表,我所等待的紀錄片不是歌功頌德的貢品。這部片子真正展現了全國各地的手工藝人,他們平常,踏實,延續着祖輩們的手法,耕耘,製作。這是有力度,有內涵紀錄。

每一集,都有讓我驚歎的新發現,或是從來沒見過的美食,食材,或是從來不能想象到的製作方式。

如有不足之處,是篇幅比例上的混亂。每集45分鐘居然囊括那麼多的內容,相比片子表達中肯的前提下,相對草率,遺憾。比如,每集在一個宏大標題地下,或南或北的採訪了很多不同手工藝人,廚師等,略顯次序上的混亂。如第三集“轉換的靈感”表述了:豆腐,奶酪,酒,醬油。每一種(除奶酪外)都是中國美食的代表作,用一集篇幅囊括,可惜。

本篇從頭到尾幾乎只有旁白,有時旁白過多歌功頌德,45分鐘很珍貴,在紀實,或讚美中,我選擇紀實。

時不時我很樂意聽到手工藝人和旁白的對白,這樣延續樸實的紀錄手法,更生活化,也更有說服力。

我期待一個如此高質量的紀錄片,每週都有播出,將本片作爲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幾千幾萬個無數的篇章描述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今天中午和may,Jin一起吃飯時,may問我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了嗎?

我很奇怪她問我這個問題,因爲她知道我哪有時間看電視啊。尤其是國產的電視劇之類的,前一陣子Jin在吃飯的時候大談什麼甄嬛傳,我很不客氣要求她立刻停止,換個話題,實在要談電視也得談《downton Abbey》。

may說這是紀錄片,拍的很好,陳曉卿拍的,據說籌備了十年。

陳曉卿啊,這麼巧呢。昨天晚上我整理照片時還看到07年夏天我組織他和Heidi帶着三個孩子一起去法國的照片。

我們從巴黎到盧瓦爾河谷,然後一直到瑞士邊境的小鎮chamonix。他給我們拍了很多照片。

一路上都是他開車,我找路。很佩服他的記憶力,他不認識法文,竟然能記住路過的餐廳的名字。當我說東他說西時,往往是他對,然後他就說:“小陳啊,你真厲害啊。”

我的安排不是非常令他滿意,我定不是三星的的酒店就是四花的城堡。他覺得我們可以在住的方面節省一點,省下的錢他需要給他當時的女友買包包,而我很不善解任意地把巴黎的購物時間縮短了,因爲我自己沒有購物的愛好。

回國以後,他請我們吃了飯,還把所有的照片沖洗了出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還裝裱了一堆我們的照片。

我知道他是美食家,所以有時請客不知去哪裏時,會給他發短信,他總是給出不錯的推薦。

曬幾張他拍的照片吧,很感謝他的照片,他辛苦的開車。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七天假期,我們沒有出去旅遊,有較多時間。媽媽(她最愛美食)推薦我看《舌尖上的中國》。

從紀錄片中我瞭解到,中國是一個人口衆多,民族多樣,景觀豐富的國家。因爲有森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種景觀,所以造就了各種各樣,種類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們通過採集、撿拾、挖掘、捕撈,得到了這份自然的饋贈。

轉眼到了夏天,凌晨三點,卓瑪和媽媽到雲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裏尋找松茸(只有在無污染的地方纔有)。卓瑪突然在松針下找到了一朵松茸,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卓瑪說:“一般走一公里的路,才能採到一朵松茸。”松茸從土裏挖出來了以後,必須要用松針蓋好,以防止菌絲的損壞,便於讓松茸更好地繼續生長。如果要挑松茸,就要看你挖的時候松茸的傘蓋有沒有打開,如果打開了的話,就不珍貴了。在大城市的餐廳裏,一份碳烤松茸的價格能達到1600元。

到了冬天,吉林的查幹湖上,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層。今天的天氣很好,收穫也很大,捕撈到了滿滿一網魚,但是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網裏都是大魚,沒有小魚,那是因爲網的口徑控制在六寸左右,即使有小魚被捕捉到,也可以逃出去。這樣就可以保證來年也會有很大的收穫。

在雲南,人們用本地的礦鹽醃製火腿;在兩湖地區,人們在淤泥裏採集蓮藕;在海南,人們出海捕撈海魚,這就是自然對人類的饋贈。

如果我們對自然保護得越好,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就越多。我覺得我們保護自然環境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說:垃圾分類、節約用電、一水多用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