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流浪地球》觀後感(集合15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觀後感(集合15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1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這是最近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中的一句臺詞,下面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的一些感受。

電影主要講的是:太陽即將毀滅,人們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多個巨大的推進器,想要推動地球偏離公轉軌道,飛出太陽系,尋找新家園,地球開始了流浪之旅。這個過程無比的漫長,並且推進器的推力有限,所以人們只能借用木星的引力來推動地球,電影裏的危機焦點就是來自於木星的膨脹可能會導致木地相撞,最終木星也許會將地球吞噬或撞碎。電影剛開始,地下城的學校課堂上說的那段話:“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到電影結尾韓朵朵在廣播裏向所有人呼籲着抓住最後的希望,這些鏡頭都折射出電影的主題——希望。

《流浪地球》中的希望,也不僅僅只是主角或者主角團隊每個人的希望,而是全人類的希望——如何保存人類以及人類文明。如果沒有這一點點的希望,或許也不會有人赴湯蹈火的爲拯救地球而奮鬥。在宇宙前,人類太渺小了。縱使花費全世界的人力和物力,製造無數的推進器,在行星引力潮汐的面前,人類依舊脆弱的如同螻蟻,在極端的氣候面前,人的生命,也同樣是脆弱無比的。一次小小的抽籤,就得讓不知多少人要留在地上等死;一次普通的岩漿流入,就使杭州地下城35萬人灰飛煙滅。

災難是冰冷的,而希望是溫暖的。我們可以失去所有,但不能失去希望,沒有了希望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沒有希望我們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2

當太陽能源耗竭之時,地球危在旦夕,是選擇駕駛,幾艘飛船,去下一個星系避難,還是在地球上安裝行星發動機,帶着地球去尋找新的家園?《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爲我們做出了一個完美的回答。

故事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內核極速老化,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在地球底部安裝了一萬多臺行星發動機與轉向發動機,試圖帶地球逃離太陽系,開啓了漫長的流浪地球的計劃,途中發動機停擺,受木星引力影響,地球將要撞擊木星,爲了防止木星的引力讓地球毀滅,人們開啓了自救,最後引爆木星,開啓了新的征程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眼前浮現出了一個更爲宏大的世界。並且我陷入了沉思。

這部電影不同於以前的其他科幻類電影,以往的時候,地球陷入危機之時,人類駕駛幾艘飛船,離地球遠去。而這次卻大爲不同人們帶上自己的家園去流浪,這是多麼浪漫而又的故事,這個春節彷彿更暖和了一些。

當我們賴以生存家園,不能在養育我們的時候,應該何去何從?對於我們國人來說,自然是希望家人團聚,平平安安的到下一個星系。電影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一名救援隊員怒吼,“爲了這次行動,我老婆孩子都死了”更體現於出了中國人對家的眷戀。

這部電影的核心情感是家庭,無處不體現家庭情感間的流露,爺爺對孫女的情感,父親對兒子的情感,無不一一展現的淋漓盡致。

回想現實,父親在疫情籠罩下的陰影仍要回家鄉見爺爺,這更說明了我們對家的留戀。

帶上地球去流浪,是維護同一個人類的安全和福祉,不因某個人羣的優越感和自私感,而拋棄一些人雖然在可預知的人類歷史長河中發生機率十分微小。但這部電影對“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地球未來的思考,卻顯得那麼有人情味那麼高明。

《流浪地球》觀後感3

前幾天老師推薦我們去看《流浪地球》,據說是國內第一部科幻片,所以我和媽媽也去看了這部電影。

電影一開始,一個爺爺坐在板凳上,他爸爸抱着兒子。他的父親說:“你看見天空中的那顆星星了嗎?”兒子看着望遠鏡,點點頭。那是木星。當你能用眼睛看到木星時,我會回來的。爸爸繼續說。後來兒子睡覺的時候,父親給了爺爺一樣東西,告訴他只有去了空間站才能拿到地下城通行證,才能活下來。看到這個我很震驚。他們會死嗎?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20xx年,當時太陽因爲質量減小而越來越大,地球離太陽越來越近,面臨被吞噬。爲了拯救自己,人類開始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和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人類爲了拯救地球,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數萬個行星發動機,但地球離太陽越遠,表面溫度越低,不適合人類生存。還好爺爺和小男孩有地下城居住證,不會凍死。在地下城生活了十七年,小男孩劉啓長大了。因爲一直生活在地下,所以他不可避免地對地面感到好奇,於是他和妹妹韓多多一起偷偷溜到了地上(他們的姓氏不同,因爲韓多多是爺爺抱起的孩子,用的是女兒的名字)。當他們來到地面時,他們看到,滿目瘡痍的冰川世界和不顧個人安危運輸發動機燃料的士兵,他們跟隨這些士兵拯救地球。經過各種困難,地球終於得救了,但這只是第一步,還需要2500年才能真正確定地球的位置,結束這個流浪地球的工程。在搶救過程中,無數人死亡。劉啓爺爺去世,父親去世。劉啓雖然見到了朱庇特,但再也沒有見到父親。他理解父親拋棄他十七年的行爲。我坐在前排,很多場景栩栩如生,我不敢看流血犧牲的場面。好在電影裏的東西離我們還很遠,據說還剩下幾十億年。到那時,也許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發展得很高了,這些問題也就很容易解決了。

看完電影才知道這是一部改編自中國人寫的小說的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第一部電影是如此精彩和驚心動魄,讓我期待着續集的上映。

《流浪地球》觀後感4

今年春節,《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燃爆了各大電影院。這部被稱爲“中國第一部硬核科幻”的影片,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急劇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爲了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這部影片場面宏大,扣人心絃,令人感到驚心動魄。

當地球無法擺脫木星的巨大引力,即將跌入洛希極限的危急關頭,中國CN171-11救援隊的三名隊員,竭力想要推動巨大的點火撞針,以重啓行星發動機。但他們只有三個人,而撞針卻那麼龐大,即使他們把自身的防護服電量耗盡,也無法成功。這時,各個國家的救援隊聞訊趕來,大家齊心協力,一起用勁,終於成功推動撞針。看到這一幕,我感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其實在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團隊精神。比如,前段時間,我們代表學校參加金水區的班級合唱比賽,離了誰都是不行的。在準備參賽的那個月,大家每天都抽出寶貴的學習時間,反覆刻苦練習歌曲,而參賽當天,家長們也都來幫忙化妝。比賽的時候,同學們各個精神抖擻,指揮、鼓手、鋼琴伴奏老師……每個人都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沒有這種團結的精神,不依靠團隊的力量,我們就不會取得全區第一名的好成績。

影片中還有一點讓我感觸很深:當地球面臨解體,人類即將毀滅,各國救援隊都放棄了自救。這時韓朵朵含着眼淚進行全球播報:我們決定選擇希望!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正是這句話,重新鼓起了大家活下去的勇氣。是的,希望是燈塔,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希望是清泉,喚醒心中奮鬥的力量;希望是春風,爲成功播撒種子;希望是內心深處永不停息的動力源泉,是我們開啓成功之門的鑰匙。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經歷一些坎坷的事情,會悲傷、會難過。但是隻要心中永存希望,永存目標,樂觀面對,就一定能最終走向成功!

《流浪地球》觀後感5

影片其實是春節期間觀看的,當時覺得還挺不錯的,國內能夠拍出這樣題材和如此水準的片子,實在難能可貴,今天週末有點空閒時間,簡單寫了下自己的觀影體會。

影片內容不多說了,大家都從這部片子或劉慈欣的小說中瞭解到了,主要談談片子的投資思路對我們的幾點啓示:

一是敢於嘗試。中國之前一直沒有像樣的科幻片出來,市場也一直唱衰,但另一方面物極必反,時代需要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打破這個瓶頸,才能佔領新的空間。此時能有勇氣開拍並且讓它上映,我覺得是需要整個製作團隊很大的勇氣和信念感的,敢於承擔風險,並努力嘗試。

二是聚焦差異化。電影出版局爲了保護國產片,以往在春節檔都是國產喜劇或古裝劇、時裝劇的市場,國外的動作大片、科幻大片進不來,總感覺差點什麼。這次製作團隊另闢蹊徑,在科幻片這個國內不敢嘗試的區域並且是春節檔的空白點進行了創作,與其他國產作品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給觀衆多了一個新鮮的選擇,並以紮實的作品質量做保障,成功的吸引了眼球,黑馬突圍而出,票房達到46億之多,僅次於《戰狼2》。

三是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往國外的科幻片要麼是粗製濫造,爛片一個,要麼是大筆燒錢,最後血本無歸。成功的科幻片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有效的平衡,這是投資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當然如果沒有有效的視覺技術的支撐,科幻片也不能稱作爲科幻片了,此片在有限的資金下,對關鍵技術進行了有效投入,如空間站、大型發電基站等場面很真實,保證了片子的技術含量。同時在能夠控制的成本支出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控制,據說片子中的宇航服與同檔期甯浩導演的《瘋狂外星人》宇航服似曾相識,其實是向他們借用的,體現了製作團隊的成本控制意識。

以上這些因素成就了現在的這部片子。

《流浪地球》觀後感6

這個新年,我的父母帶我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看完之後,我有不少的感悟。

電影的開頭講的是科學家預測太陽馬上發生氦閃,不久的以後就會成爲一顆紅巨星,地球將被膨脹的太陽包裹,進而地球上的人類會遭受滅頂之災,人類爲了存活,組建了聯合政府,打造萬新型推進器,藉助火星的氫氣燃燒。推進地球脫離太陽系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電影中的主人公劉啓小時候,他的父親就用天文望遠鏡讓劉啓察看木星,對他說:“你知不知道?木星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氫氣,要讓木星爆炸,僅需一根火柴已經足夠。”

之後,父親離開劉啓,去實行政府的天空任務了,一走就是十七年,中間的情節——劉啓對父親的思念,讓我感動地都留下了眼淚。再後來,劉啓也參加了地球救援行動,經過千辛萬苦還是沒能成功,當人類籌備放棄拯救地球的時候,劉啓和幾個隊友憑藉堅強的毅力,憑藉劉啓妹妹韓朵朵面向全世界播音:“以前,老師問我,啥是期望?我說不知曉,直到目前我才瞭解,期望就是他們那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要好好活着。”這個時候,所有離開後的救援職員聽到播音,又重新返回救援基地,齊心協力,經過千辛萬苦的拼搏,每人傷痕累累,最後點燃木星,推進地球脫離了太陽系的軌道。淚,就是如此不由自主地流下……

最讓我感動的是,劉啓的父親爲了拯救他的兒子,爲了拯救全世界,爲了拯救大家的地球,犧牲我們的生命。那生命最後的“3——2——1——”,飛船爆炸的那瞬間,我的嗓子哽咽了。

這部電影飽含了親情的偉大,融合了友情的珍貴,同時,大家還要愈加熱愛大家的地球。

《流浪地球》觀後感7

這是一部科幻片。但其中的情節令人感動,十分精彩,這就是著名的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今年寒假,我和家人一起來到了電影院,欣賞了這部“鉅作”。

故事是這樣的,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兒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爲了拯救地球,爲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了爭分奪秒的生死戰。

在這部電影中,我見到了鋼鐵意志的韓朵朵,見到了堅韌不拔的劉啓,見到了英勇無比的王磊,但我最欣賞的卻是那個英勇獻身的劉培。

劉培強,在電影中也就出現了20多分鐘,頂多是一個配角。可他卻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象。

他是一箇中國的太空飛行員,身上有着許多我們要學習的品質,我喜歡其中的兩個故事,其中有一個情節,沒有講到,就是劉啓的媽媽病了,他認爲已經無藥可救了,便讓劉啓和韓子昂去了地下城,不再花錢醫治劉啓的媽媽。雖然這樣做不太好,但我認爲劉培強能在關鍵時刻分清局勢,該如何去面對並作出判斷,還是能值得我學習的。另外一個情節就是他開着飛船撞上了火柱引爆木星。我還記着他說的一句話:“沒有人類的文明就不叫文明”。我想,正是因爲這樣,劉培強纔會不顧一切地撞上火柱,英勇獻身,劉培強纔是真正的英雄,他以自己一個人的生命換來了全球35億的人的性命。這種捨己爲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傳承,去發揚光大。

《流浪地球》,這一部電影給了我許多知識和無限的遐想。我還想再一次看這部電影。

《流浪地球》觀後感8

在“15億票房”的吸引下,我滿懷激情與好奇心來觀看了這部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

我之前看過劉慈欣寫的《三體》,讓我頗爲震撼。而這部根據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所拍攝的同名科幻電影,同樣沒有讓我失望。

在看電影時,我好幾次熱血沸騰,我不捨得眨眼,不希望錯過每一幀的畫面。我震撼,震撼電影豐富的情節與壯觀的畫面;我自豪,自豪國產科幻電影品質的一大突破;我感動,感動劉培強的捨生取義,感動全世界人民的萬衆一心,和劉啓等人與家人的濃濃親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電影中的一些細節:劉培強在空間站的窗戶上每天根據木星的位置畫圈,像日曆一樣計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時間,和親人分別十幾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於言表,電影沒有太多煽情的臺詞,這個畫圓圈的細節充分表現了他對親人的思念,另外有一個小細節是,窗戶旁邊掛了《盜夢空間》裏的陀螺,電影裏最終主人公回了家,這也表達了劉培強對回家的渴望。

《流浪地球》儘量讓每一個角色都豐富起來,作爲配角的老何也不例外,他摘下頭盔去機房檢查線纜,點燃了“珍藏”的香菸,其實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了。當他打開煙盒的時候,給了一個字條的特寫,字條是媽媽留給他的,讓他注意身體,天冷記得穿秋褲。這裏也是一個很讓人感動的一個淚點,每一個爲地球能活下來而拼搏的人,其實都有自己牽掛的家人,但他們不得不爲了任務和信念做出犧牲。

其實,這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爲了人類文明的傳承纔要如此拼命的保護地球。他們這種捨生取義的精神,完全不亞於黃繼光、董存瑞這些英雄,因爲他們每個人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不是嗎?

電影中提到過一句話:希望是什麼?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雖然珍貴,雖然稀少,但它永遠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我也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也想大聲的喊出:奔跑吧,地球!

《流浪地球》觀後感9

今年的春節檔上映了很多電影,我卻只在意一部被導演稱爲“小破球”的電影,這就是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對這部電影的解讀有很多,有環境和氣候的'保護,也有人工智能的反思。可是我卻更多的注意到這是中華文化價值觀的輸出。

這不同於好萊塢的傳統災難片。這部片子我認爲最大意義是好萊塢告訴大家拯救靠某個英雄團隊或者英雄個人。但現在我們告訴別人:不是的,我們民族經歷過的艱難困苦告訴我們,拯救我們的最佳方案,永遠是所有人都參與拯救自己,進行“飽和式救援”——100萬、200萬甚至一半人犧牲了,但只要有35億人能夠活下來,就代表着希望。這就是所表達的文化價值觀的輸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我們不應該被動的接受好萊塢文化和價值觀。很早就有先賢教導我們,人類的歷史不是由某一個英雄推動的,而是由人民推動的。就好像這部片子,劉啓是點燃木星拯救人類的關鍵嗎?不是;劉培強是點燃木星的關鍵嗎?是,但是同樣可以被替代,也會有人去替代。在流浪地球裏,沒有劉啓的團隊,蘇拉威西照樣點燃;沒有劉培強,照樣有馬卡洛夫、或者空間站的其他甦醒者執行點燃木星計劃。

這是中國人從自身民族和歷史中得到的感悟與思考——08年雪災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對災難的救援,是靠着一個或者幾個英雄嗎?不是,是無數科學家夜以繼日攻堅科研,是無數解放軍的“飽和式救援”,是全國人民的的衆志成城,他們纔是英雄和關鍵,他們纔是中國民族的“主角”,在他們面前,總理都自發讓出通道。今天中國越來越強大,也在國際上佔據的更多的話語權。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地球》出現,那時中國將會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年前看預告的時候就感覺這部電影很酷,與朋友約好了提早去看,結果還是到上映第三天才買到票去看。這部電影也是在第三天開始逆襲,口碑出來了,看的人也更多了,甚至有些人去二刷,三刷,看完確實讓人興奮。

我們看的是晚上十點的場次,天還下着小雪,冷的伸不出手,但是電影院確是很熱鬧,大家都在興奮的等待着,討論着。在小縣城裏,這個本該睡覺的點,在過年時卻格外的熱鬧。

電影開始了,因爲沒有看過原著,所以剛開始的代入感並不是很強,只是覺得場景做的很好,也是一步步地根據劇情走的,慢慢地,人物也多了,劇情線也清晰了,感情線也有了。由於太陽的快速成長,爲了保護地球及人類的繁衍,人類決定把地球推走,途中經歷了各種困難,我們也失去了很多。地球環境也變得很惡劣了,但是人間的溫暖還在,人們還是充滿着希望,姥爺死的時候,杭州地下城毀滅的時候,絕望的時候又滿懷一絲希望去努力的時候,也是讓淚點異常低的我淚流滿面。

當然,劇中也有讓人感動的一幕幕,春節的各種小細節,北京第三區交通委的安全提醒,地面採伐石頭的山區貼着的“安全生產,預防先行”的標語……使這個故事更加的飽滿。

對於我這種只會看看的人,我真是覺得要給這部電影打滿分,或許在專業者的眼裏,這部電影還有許多瑕疵,還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這部電影已經做的很不錯了。網上說的也很不錯,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先河了,雖然有不完美,但是我們走出了第一步,往後一定會比開始更精彩。

在此,也祝已經大賣的票房更上一層樓,中國電影,未來可期!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它是我們回家的方向。”

2057年,太陽迅速膨脹,即將毀滅地球,迫使地球還有36小時撞向木星,一羣人追隨希望,踏上了拯救地球的路。

這是由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令我感動的是書中主人公韓朵朵,在最後危急關頭,她仍然不放棄希望,對全球說了這樣一番話:“大家好!我是韓朵朵,是一名初中的學生,現在情況危急,我很害怕,甚至全身在顫抖,但我們不會放棄希望。前些日子,老師問我們,什麼是希望?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它是我們回家的方向。現在我們面臨着巨大的危機,但我所在的救援隊有了新的策略,可能性幾乎爲零。但我們不能放棄這一絲一毫的希望,我們需要支援,一起拯救人類吧!”

另一個令我感動的角色是韓朵朵的爺爺韓子昂。在韓朵朵還是個嬰兒時,發生水災,韓子昂從水中找到了她,把她帶回家撫養大。他們之間如同父女一般親密。當災難來臨時,地球表面溫度達到零下80度,使得人們必須戴上頭盔才能生存。韓子昂在救援隊中不幸遇難,跌下高樓,頭盔裏只剩下1%的氧氣了,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拿起呼叫器說:“朵朵,不要放棄希望,活下去。”說完便拿下了頭盔,臉瞬間凍結,任憑韓朵朵怎麼哭叫,他是聽不見的了。

影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場面,但始終沒有人退縮,因爲他們知道,一旦退縮,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死亡。但如果你繼續前行,永不言棄,便還有一些生的希望。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我們心中還有希望,加把勁,實現它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迴腸、驚豔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啓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遊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衆對於這類型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製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爲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杆,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裏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爲我們終於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寒假裏,作爲劉慈欣“磁鐵”的我,又讀了一本他的作品——《流浪地球》。

人類發現,太陽內部氫轉換爲氦的速度加快,巨型計算機計算的結果表明,太陽將要在400年之內發生一次名叫“氫閃”的恆星級爆炸,隨後將變成一個巨大的紅巨星,而地球將在“氫閃”中氣化。人類爲了生存,在地球上建立一萬座比珠峯還要高三千多米的巨型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駛向4光年外的比鄰星,在新家園生存。在這過程中,絕望的人類發生了叛亂,地球發動機被叛軍佔領。就在這時,氫閃發生了,地面上的人被瞬間氣化,倖存的人類重啓了發動機,再次向4光年外的家園駛去

書中最打動我的,就是他們那永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太陽的生命大限將至,人類的末日來臨,可在這麼沉重的打擊下,人類並沒有絕望,反而迎難而上,建立起巨大的地球發動機,奮鬥到最後一刻,爲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希望。

書中人類那遇到困難,堅持不懈,努力克服的精神也勾起了我的回憶。

那年夏天,媽媽發愁的看着我一身的肥肉,無奈的說:“嘉威啊,你都胖成啥樣了,運動運動吧。”媽媽想了想,又說:“游泳不錯,減肥解暑還不易受傷,這兩天你就去試試吧。”

游泳嗎,不就是在水裏撲騰幾下子嘛,簡單。我這麼想。但剛一下水,刺骨的寒意就給了我一個“下水威”,遊了不到兩米,就喝了幾口水,胃裏翻江倒海,眼冒金星。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自那以後的十幾天,我都不敢再游泳了。爲了克服這個困難,我不斷地進行自我訓練:一有空就拿個放滿水的大盆練習憋氣,在牀上練習游泳動作,想盡了一切辦法讓我學會游泳。我就這樣刻苦練習了一個月。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每天付出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現在我可以像魚一樣在水裏自由自在的遊,還可以做各種高難度動作,體重也減輕了不少。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不管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做事,只要能夠迎難而上,努力拼搏,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前幾天我看了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被稱爲國產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片,所以票房非常高。

由於太陽內核的急劇膨脹,很快太陽將演變成紅巨星,吞沒地球。於是人類決定傾盡所有能源,建造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幫助地球脫離太陽系。這,史稱流浪地球計劃。但是,在地球接近木星時被木星引力所吸引,即將與木星碰撞。同時,由於達到了洛希極限,地球接近一半的行星發動機停止運作,人類危在旦夕。雖然派出了所有救援隊前去支援,可仍然不能逃離與木星相撞的命運。而此時劉啓與妹妹韓朵朵所參加的N171-11救援隊卻想出了新的辦法由於木星90%都是氫氣,所以可以點燃木星,藉助木星爆炸的衝擊使地球脫離太陽系。他們決定利用行星發動機來完成。但是,他們發現行星發動機的光波無法到達木星,也就引爆不了。但此時,劉啓的父親劉培強,一個航天員,因爲執行任務,使得劉啓的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導致父子關係疏遠。得知了這個計劃,所以自己駕駛空間站,引爆了木星。也正如大家所預料的,木星引爆的衝擊波使地球脫離了太陽系,地球又活過來了。

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西方的神話中,神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有什麼妖魔,只有神或半神才能打敗他們;但是在東方神話中,體現的卻是人勝天,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些體現的都是人勝天。流浪地球也是這樣。當天註定地球要被毀滅的命運時,劉啓他們卻一定要戰勝天,最後,他們也成功了。也就是說,即使以後天註定你要失敗,你也要反抗,萬一真的戰勝天了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走出電影院,我非常的震撼,雙腿都輕飄飄的,在車上我細細地回味了這部宏大的電影。

流浪的地球計劃是指人類爲了尋找新家園,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座行量發動機。影片開頭說到:在面對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難時刻,人類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是的,全人類團結就是力量,所以每個人都會用自己最大的能力發光發熱,有着莫大的作用。朵朵還說:希望,它就像鑽石一樣閃耀。確實,沒有希望就沒有轉機與改變。堅守希望,纔可能成功。它如干涸沙漠中的一片綠州,是責任、勇氣與愛組成的。劉培強也正是因爲這些纔會最終選則了燃燒自已,推動地球。不顧自身安危救兒子,我感動於這種偉大的父愛。

其實每一個爲了拯救地球而努力的人都是英雄,全人類的努力將深深地映刻在地球上,被人所銘記。人類從未放棄過希望,因爲愛在他們心中永存。

倘若心中沒有家,人類就只能流浪!倘若心中沒有愛,何處是家?人類越是在絕境中,越要抱有希望,這纔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高貴、永恆之光!

在整部影片緊張、清晰、宏大的場面中也略帶幽默,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安全也是與現實息息相關的。

我喜歡初中生韓朵朵,她從稚嫩走向成熟穩重,她那段流着淚衝出內心的呼喊,最撼動人心。她是個弧兒,卻教會了我學會感恩,懂得愛。因爲無論何時何地,她心裏都裝着家與爺爺。哥哥劉啓也從開始只會耍小聰明變得懂得保護妹妹,有擔當,有責任心。他雖然拙於表達,但一個個老頭子和與爸爸表面的冷漠下,藏着多少血濃於水的愛。爸爸爲執行流浪地球任務衝迸火焰,犧牲的最後一刻,他哭了。那一刻,父子倆冰釋前嫌,那一刻,劉啓也長大了。他終於明白小時候父親不能陪伴他,是有更重要的使命,而父親對他的愛卻從來改變!

努力,就會有希望!

心有家園,燃燒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