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最難是離別觀後感範文

最難是離別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難是離別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難是離別觀後感範文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時代,而我們都不擅長告別。——題記

一、一別就是一生

我在你離去的地方等候,一等就是一生。

1929年,十七歲的池煜華穿着嫁衣,頂着火紅的蓋頭嫁給了李採蓮。新婚第三天,小兩口還沒來得及相互熟悉,池煜華就要送走即將奔赴前線的李才蓮。離別前,丈夫叮囑她:多識字,多爲紅軍做好事,等着我回來。從那天起,池煜華每天都要在門口張望,站幾分鐘,然後慢慢轉身,洗臉,摸索出丈夫送給自己的鏡子細細梳頭,盼着盼着,鏡子裏的滿頭青絲變成了白髮。

每一天,每一季,每一個朝陽,每一次暮夕,池煜華都佇立在李採蓮離去的那條路上,生怕錯過丈夫的歸期。20xx年,95歲的池煜華也去世了,她至死都不願相信的是:

很多年前的那一次離別就成了永別。

以前,一直以爲一場沒有任何儀式的離別,或,只剩下沉默和眼淚的離別,纔是最難的離別。現在突然明白,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奔波,而每個人在各不相同的人生裏,又都承受着離別與重聚交織成的相似旅途。從我們來到世界的那一刻起,離別就註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所以,無論怎樣形式的離別我們終將要習慣,只是,有一些離別,一別就是一生。

二、相見時難別亦難

如今,硝煙遠去,和平來臨,而相似的離別仍一次次發生在我們身邊。或爲夢想,或爲責任,時代各異,離情相通,沒有人願意面對離別,除非有不得不走的理由。

春節過後,人們再次踏上漫漫離家路。33歲的石欣在廣東打工,春節前,她輾轉20多個小時回到湖南老家,看見3歲的兒子在村口等他。相見時難別亦難,爲了養家,陪伴兒子24天的石欣又要離開,千般不捨萬般艱難,也要在孩子的嚎啕大哭中走出家門,走向村口,走進朝陽……

相見的難,看時間,看距離,看心中的熱切有幾分,看奔向彼此的衝動有幾多。若真的想見,總是可以相見。而離別的難,難在只能任由那一路向前不回頭的時光裹挾着,說別就別。你可以狡辯,可以遲疑,可以痛哭和吶喊,可,終究還是要揮手一別。並且,往往是到了最終一別的時刻,早已無力揮手。

彷彿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奔波,離家,回家,又離家,再回家,也許人生來就是爲了承受離家的苦澀和回家的溫暖吧。

之前狂人李敖逝世的時候,流傳他的遺囑是想在最後的時光和所有人做一次告別。其實年歲漸長,遇到的人越來越多,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可一直沒學會的是,好好道別。

還記得大四臨畢業的時候,第一次去參加校園招聘面試,認識一位姑娘,因大家都是初入社會,彼此皆沒什麼認識的人,就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面試結束之後,一起回去的路上,依舊是淡淡地聊着,分叉路口她對我說了句“那我往這邊走了”,我揮揮手,說了句“好的,再見”。

後來我再沒見過她,也許,某一日曾面對面擦肩走過,只是未曾認出彼此。

如今想來,欠她一句“很高興認識你”,以此做一場告別。

三、離別,一直在路上

世界上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而所有離別都是約定好了後會有期。而,我們都沒有如期而至,卻正是離別的題中之義。

現如今,回想自己的成長,對於我來說,二十多年的人生裏,一直在“兩點一線”的旅程中品味着離別的滋味。求學的歷程,離家去學校,再從學校回家。小學到大學,循環往復,在不同的學校,從同一個起點,去往不同的終點,卻始終重複着相同的劇情。

短短二十餘載,其實經歷過很多種離別,至親的生死相隔,摯友的漸行漸遠,不能說這些傷痛的.感受都趨同,對於生命結束的悲痛和感慨總是要花費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走的出來。慢慢長大,經歷過無數次的離別,和家人、和朋友、和同學……現在的自己已經接受了人生每時每刻都在離別的路上,或許她會打聲招呼離開,或許她會靜悄悄離開。

也許有時候,你會想起走散的某個人,想起曾經在一起的好,也許在某一刻,你突然想衝破時間的阻力,想要去尋找曾經的記憶或者曾經走散的人,你設想了尋找的種種途徑和可能,也許你付諸行動,也許經過思量最終放棄。找到,又將如何?你們再也回不去曾經的親密無間,打聲招呼又成了兩條平衡線。

我想,我們因離別而生出莫大悲傷,追根究底是內疚或悔意的放大和無處寄存所造成。離別不過是大自然最常見的一種更迭規律,人類作爲大自然的構成者,是無法扭轉這樣的規律。但人類的思維具有推理能力,因而當現實的離別終歸無可避免之時,人們更應該用自身的行爲珍惜離別前夕的時光。

離別就像冬日冷冽中的感冒,它會提醒你在陰鬱環境的侵蝕已經包圍了你的身體,而那些頭疼發燒噴嚏鼻涕,則是你生活平靜湖面的微波淡瀾。當你經歷了短暫柔和的喚醒與刺激,你便意識到是時候該走出陰霾的角落,冬日的陽光在大地上招手,而你也該收起那份不捨與思念,朝溫暖邁步。

如此,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