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遊孔廟的個人觀後感精選3篇(旅遊孔廟的感受)

遊孔廟的個人觀後感精選3篇(旅遊孔廟的感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遊孔廟的個人觀後感精選3篇(旅遊孔廟的感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遊孔廟的個人觀後感精選3篇(旅遊孔廟的感受)

遊孔廟的個人觀後感精選3篇(旅遊孔廟的感受)1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博物院。千百年來,孔廟總共經歷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終於達到今日九進庭院的宏大規模。要到孔廟,那先知孔子是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跟老子是師徒關係。我剛剛踏進這個大門,就看見了一個用白色的石頭雕成的一個石像,我好奇極了,這是誰的雕像竟然能擺在孔廟裏頭。我東看看西看看這個人,他雙手在一起好像祭拜呀。這時導遊過來爲我結了謎:“這個手代表人,一撇一捺,他的意思就是,要學會如何做人。對於中國人來說,石雕孔子雕像的意義在於這是一種信仰與尊重。”我擡頭向上,正好遇見了孔子的目光,他的目光充滿了智慧,讓人有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

我發現,孔廟上面的瓦都是用琉璃瓦,琉璃瓦一般是皇室才能用的,這體現出了皇帝對孔子的尊敬,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閃閃發光,好似在照耀着孔子那偉大的精神。接着我們就來到了雍正皇帝講學的地方-辟雍,辟雍建於清代乾隆,建在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臺上,是一座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臺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着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着天元地方。康熙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此做一次講學,以示中央政府對國子監的重視。

皇帝在殿中講學,旁邊有一個專門喊話的官員,把皇帝的講學傳遞給外面的學者。雍正皇帝一般講的都是儒家學派的經典。那個專門喊話的官員官職比普通的進士還要高,所以說有一句話,“十年寒窗苦,不如一聲吼。”

我看着這個皇座,彷彿我回到了清朝,聽着雍正皇帝的耐心講解,我又突然來到了春秋時期,看見了孔子在到處太陽儒家學派精神的場面。我彷彿感到了學習的重要和樂趣。國子監深深印到了我的腦海中。在學習困難時想想國子監,便精神百倍,萎靡一掃而空。國子監歸來後,便下定決心要上孔子一樣,努力學習,成爲一名大學問家。

遊孔廟的個人觀後感精選3篇(旅遊孔廟的感受)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人人知曉,它是孔子的名言。孔子是我國曆史上一位非常偉大的思想家,他知識淵博,勤學好問,樂於教導弟子。這天我們有幸來到北京國子監的孔廟,親眼目睹孔子的雕塑,真是令人激動啊!

剛走到孔廟門前,我們便被大門兩側立着的一塊塊石碑所吸引,只見石碑上密密麻麻刻着許多的名字。正在我們好奇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這可不是普通的石碑。聽說過“金榜題名”嗎?這石碑就是所謂的“金榜”,石碑上刻的名字就是每年科舉考試中取得前三名好成績的狀元、榜眼、探花,這一片碑林被稱爲“進士碑林”。大家紛紛讚歎,有的同學還去摸摸他們的名字,彷彿和他們打招呼。我也回憶起黃梅戲《女駙馬》選段中唱到過有關狀元的片段———中狀元着紅袍,帽插宮花,赴瓊林宴,打馬御街前,那場面多麼壯觀,令人羨慕呀!

走進孔廟的大門,隨處可見孔子的塑像。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發現這幾座孔子的塑像雖然各有各的姿態,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孔子手上的動作都是一模一樣,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就像是一個“人”字。我們好奇不解,七嘴八舌地議論着。老師鄭重地和我們說:“這就是孔子給我們上的第一堂課,學會做人。你們看“人”字,一撇一捺,簡簡單單,沒有多餘,做人第一就是要簡單。再看“人”字,頂天立地,我們做人就應該腳踏實地,講究誠信。”我們頓時對這個簡單的“人”字有了深刻的認識,也對孔子肅然起敬。

站在孔廟大殿的門下,頭頂上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匾額“萬世師表”,那四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令人不得不仰視。跨進殿內,我們一起來拜見孔子。拜孔子可不像拜佛拜神,是有講究的。拜孔子有它獨特的禮儀———遮目禮,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左右手相貼,大拇指保持平行,遮住眼睛,彎腰鞠躬三次,表示對老師的尊敬。我們跟着老師的口令,虔誠地行着拜師禮。啊,這是孔子給我們上的第二堂課,對待老師要學會尊敬,古語說“一日爲師終身爲父”,的確是呀!

走出孔廟,我們沿着小路前往古代第一學府———國子監,繼續我們的遊學之旅。我回頭仰望那大大的“孔廟”兩字,耳邊彷彿響起了孔子弟子們誦讀的聲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遊孔廟的個人觀後感精選3篇(旅遊孔廟的感受)3

從概念到信仰,是多麼遙不可及?這個時代,誰真懂孔子?那些詬病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是人治,而羨慕西方法治的人,真懂孔子嗎?孔子講“爲政以德”,明明就是德治的型範,要求領導者先修自己的德,正己化人,才能帶領人民走向幸福光明之路,怎能把濫用集權的責任推給孔子?

那些詬病中國傳統只有品格修養沒有事功能力,沒有科技發明創造的思維和智識的人,真懂孔子嗎?孔子講“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爲天下利”,只是這個用不是實用,而是順應物性的體用,目的在於讓萬物發揮自己本身的價值,盡其所用利益天下,而不是成就一己之私。當今天科技被無限膨脹的慾望裹挾,我們擁有了毀滅自己家園無數倍的力量,給自己精心打造了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不是一個令人絕望的反諷嗎?

如果不懂孔子,有何來真正的景仰、追隨、效仿?如果不懂孔子,堂堂孔廟亦只是一個景點,就像今天的金字塔,根本發揮不了化民成俗的作用;如果不懂孔子,所謂的中國人只能成爲生物意義、地緣意義的人種,根本不能深入到文明的血髓,成爲文化意義、價值意義的中國人。我站在熙熙攘攘的孔廟,看着古柏參天,雕廊畫棟,孔子雕像的眼光依然那麼深邃而堅定,他透徹的洞穿了人性,他無比相信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自覺動力,不管我們在歧路上走得多遠,他也會用悲憫和慈愛溫暖着整個世界。

雖說孔子是世界的,但他首先是中國的,他締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只是,作爲孔子的後裔,我們真懂孔子嗎?我們自我放逐了這麼久,還記得回家的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