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郭明義觀後感的範文(精選21篇)

郭明義觀後感的範文(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郭明義觀後感的範文(精選2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郭明義觀後感的範文(精選21篇)

郭明義觀後感 篇1

日單位組織觀看《郭明義》,讓我的心靈得到震撼。雖然故事並不複雜,可是郭明義言行舉止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裏,他的追求,正是當代弘揚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毛澤東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 郭明義正是這樣的人,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前進!

影片中每一個場景都感動我,觸動我……腦海中總是浮現出他每次捐血的情景、爲貧困孩子捐款的場景以及他的女兒每次回家只能睡在狹窄過道里的場景。他對別人的慷慨與對個人的清貧比起來顯得如此的耀眼,而他不求任何回報的行爲更加折射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傑出品質:共產黨員是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是助人爲樂的,共產黨員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郭明義的事蹟,平凡而偉大。他的快樂源於他的付出,不是回報;他的幸福在於幫助可以幫助的每一個人,而不是得到別人的幫助。他雖然在物質上一貧如洗,但在精神上極大富裕,他的快樂是純粹的,他的內心是充足的。

在充滿物質誘惑的今天,我們每一位工作者都要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時刻把黨的宗旨記在心裏,立足本職,嚴於律己,服務好社會,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

郭明義觀後感 篇2

郭明義的事蹟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看完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郭明義》,我又一次被他的先進事蹟所打動,對照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共產黨員,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深受教育,感觸頗深。

郭明義,一位普通的鞍鋼職工卻用他精進的業務爲單位挽回了鉅額損失。他本可以擁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但是他卻甘願在單位需要的崗位上無私奉獻。每天他總是早早地來到單位,不分晝夜地忙碌着,遇到險情他總是第一個衝在最前面。他省吃簡用,住在狹小的宿舍,卻一直義務獻血,幫助比自己困難的人,白血病人在他的幫助下生命得以延續,貧困兒童在他的幫助下學業得以繼續……他總以幫助別人作爲自己最大的快樂。

郭明義是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但是他卻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體現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偉大。相比之下,那些凡事金錢至上、利益至上的共產黨員相形見絀,而更多的人們在郭明義同志的感化下變得更有上進,更有愛心了。

爲了讓比自己困難的人看到電視,他曾多次將電視機送人;爲了找到適合白血病配型的人,他不遠千里,歷經數年;爲了讓比自己困難的人住上新房,他一次又一次地將本屬於自己的房子讓出…… 在這個私慾橫流的時代,像郭明義這樣的人被看做是“傻子”,但是他卻甘願做這樣的傻人,因爲他心中始終不忘黨章,心中永遠裝着別人。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看了這部電影我深受感動,找到了與先進人物的差距,郭明義同志將成爲我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蹟將成爲我行動的指南。

郭明義同志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我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的精神。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都應向他那樣忠於職守,心中裝着集體。只有這樣,才能在集體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把損失減少到最小,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與衆不同。

郭明義同志一心爲了他人,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我們要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當今社會,有些人做事之前先談報酬,沒有利益的事情不做,沒有報酬的事情不行。我們共產黨人就應該向他那樣,少說話,多做事,少講條件,多做奉獻。

郭明義同志以幫助他人爲自己最大的快樂,我們要學習他樂於助人的品質。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人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一個不經意的幫助,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方便,如果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就一定會變得更加和諧。

我們現在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小組合作,互幫互助的習慣,學生們今後在生活、學習中就會凡事多想着別人,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奉獻社會。

郭明義同志作爲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的先進事蹟感染着我,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他助人爲樂、不計報酬的品質,牢牢記住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不懈進取,用實際行動爲黨旗增光,爲黨徽添彩。如果我們每位共產黨員都能像郭明義同志那樣,那麼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美好!

郭明義觀後感 篇3

近日,我局組織各中隊黨員代表觀看了《郭明義》這部電影,90分鐘的電影過後,我深刻領會到“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影片中的郭明義就是這樣一個人,用自已的實際行動默默做着好事,是一名名副其實的“當代雷鋒”。

通過觀看影片《郭明義》,我不禁爲郭明義的種種事蹟所感動,腦海中總是浮現出他每次捐血的情景、爲貧困孩子捐款的場景以及他的女兒每次回家只能睡在狹窄過道里的場景,他對別人的慷慨與他自已個人的清貧對比是多麼明顯,而他不求任何回報的行爲更加折射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傑出品質,共產黨員是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是助人爲樂的,共產黨員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

從小到大,雷鋒一直是我們的榜樣。做雷鋒傳人,就要立足本職、奉獻崗位,在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中收穫幸福。郭明義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普通的人,也是一個偉大的人。郭明義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愛崗敬業,堅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品格,有了這個基礎,他才能更好地奉獻社會,感染身邊的人。其次,郭明義心中不僅有小愛,愛家庭、愛孩子、愛妻子,更有大愛,愛祖國、愛人民,這種愛充滿力量,深深地感染了大家。郭明義在先進事蹟報告會中講了這麼兩句話:“30年來,我經歷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確:一個共產黨員,要爲黨、爲國家、爲人民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這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任何理由。”“這些年來,我從事的工作都很平凡,()所做的事情也很平常,都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是呀,30多年來,郭明義堅持不懈地弘揚雷鋒精神,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紮紮實實,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是黨和人民羣衆眼中的“雷鋒傳人”、“愛心使者”。

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郭明義的崇高行爲爲我們每個人都作出了良好的榜樣。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郭明義一樣,把一件好事堅持做30年,時刻把爲別人服務放在最前面,相信我們的社會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雷鋒身上有愛心,也有奉獻的精神。“愛心”就是郭明義思想情操的寫照;“奉獻”就是郭明義行爲上折射出的一種精神。作爲城市管理者的我們,都應該像郭明義那樣,時刻以雷鋒精神爲指導,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時刻服務羣衆,時刻爲羣衆排憂解難,用我們滿腔熱忱、堅持不懈地做好有益公衆的平凡小事,爲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出自已的一份力量。

郭明義觀後感 篇4

有一種力量讓人感動,它就是大愛無聲;有一種奉獻震徹心扉,它就是熱血豪情。郭明義——享有“當代雷鋒”美譽的一名普通鞍鋼工人,他16年拿出工資總額的一半捐助期望工程,資助特困學生180多人,撐起了180個家庭的天,20載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條鮮活的生命。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倡議,600多名礦業職工用心響應;他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1700多人踊躍追隨;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2800多人蔘與,資助孩子1000多名。這是一種從不間斷的執着,正正因如此,郭明義在自己平凡人生中,創造了不平凡,並給人們帶來無數次感動。

郭明以實際行動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生動地標註人們心中對道德的質樸追求和精神嚮往,集中展現了我們這個時代公民道德的高度和力量,他三十年執着奉獻,點燃了公衆的愛心。

“愛心”是郭明義思想情操的寫照;“奉獻”是郭明義行爲上折射出的一種精神,郭明義的精神是大德、大善、大愛、大正。我做爲一名新時期的共產黨員,保安戰線中的一名普通保安員。最就應學習他牢記宗旨、堅持信念的政治品質;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忠於職業、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

我們要把郭明義作爲內心的一面鏡子,把弘揚郭明義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需要我們的崗位上,恪守職責,將“把工作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的意念植入心底,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在服務大局、服務羣衆中創先爭優,以紮實的工作作風爲保安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的力量。

郭明義觀後感 篇5

看完電影《郭明義》,人們會覺得,一個時期以來一些電影裏缺失了的精神和靈魂,最後回來了。

以郭明義爲人物原型,在真實生活及經歷的基礎上再創作,拍攝一部電影,其實是很困難的。應對這樣的題材,創作者們以郭明義捐款助學、幫忙孤寡老人、56張“精神存摺”等一系列故事爲敘事線索,又設置了一條主線,就是他幫忙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尋找配型,圍繞糾結其中的金錢、生命、家庭等種種矛盾,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深刻展現了郭明義豐富而美善的內心世界和堅定的人生信仰,真實地藝術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價值觀、幸福觀,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懷。

扮演郭明義的演員侯勇說,他們是要用郭明義的幸福觀打動電影觀衆。“幫忙別人時他很快樂,那是一種十分單純的幸福感。現代社會人們忙着賺錢,幸福指數很低了,但是郭明義沒錢,卻活得很幸福。”有報道說,鞍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們有幸先睹爲快,很多人看完片子,已是淚流滿面。

爲什麼一部電影能夠這樣感人?

有媒體說,《郭明義》感人是正因它真實。就像導演陳國星說的:“這是真人真事兒,沒有宏大敘事,卻帶給觀衆更多的感動和更大的震撼。”真實,是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對於電影美學品格的最基本要求,然而,更高的要求是在“真”的基礎上怎樣凝練和表現出“美”與“善”來。

要想到達這樣的藝術境界,必須要精心塑造人物。電影藝術是人的藝術,在一部電影裏,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比人性的真善美能夠更加震撼人的思想,感染人的心靈了。而塑造人物的藝術功力,則全在於是不是能夠塑造出“這一個”來。所謂藝術典型的“這一個”,是黑格爾美學思想裏關於藝術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理論的一個重要發現和規範,要義是,“這是一個人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這個人身上顯出了它的全部豐富性。”

郭明義毫無疑問是一位當代“英模”。但是,影片中的這個郭明義又是一個“英模”藝術典型的“這一個”。電影文學家和藝術家們的成功描述,使得人格的多方面性在郭明義這個“英模”身上顯出了它的全部豐富性。他們將人物命運與時代相結合,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現出蘊含在“英模”身上的世俗與偉大來,塑造出來郭明義這個“英模”的藝術典型的“這一個”。比如,在外面,郭明義一身光輝,在家裏,他同樣有真摯感人的夫妻情愛和父女親情,同時也還有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瑣事。

電影《郭明義》用了很多的畫面語言。郭明義正像毛澤東描述的,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身邊人的所有問題,都能夠引起他的高度重視。郭明義都把這些問題看作是自己責無旁貸的天職,始終懷着一腔純真的情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想方設法幫忙別人。這是什麼?這就是崇高!郭明義的銀幕形象就真的像孫中山說的,是在“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了!也真的就是毛澤東說的“不爲名,不爲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爲革命,一心爲人民,完全、徹底地爲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務,對革命無限忠誠,爲人民鞠躬盡瘁”了!於是,我們看到了,影片中,郭明義具有的偉大的精神,高尚的行爲,人類共同崇高的美德,釋放出來的是撼人心魄的光華,構成的是催人奮進的力量,鍛鑄成的正是真善美的輝煌。創作者成功地塑造也成功地釋放出來的,正是這個人物一身的震撼人也感染人的人格魅力! 有了“這一個”郭明義,有了這樣的“郭明義精神”,我們真的能夠說,一個時期以來被人詬病的缺失了精神和靈魂的電影,最後帶給我們廣大的電影觀衆一些亮色了,原本就就應包蘊着的富含的精神和靈魂,最後又回到電影裏來了。

對於我們一些以前迷失了的電影文學家和電影藝術家們來說,這樣一種電影精神和靈魂的迴歸,說難,其實也不難。電影《郭明義》的借鑑和啓示就在於,創作的時候,技巧固然重要,決定一切的也還是我們的高尚的境界和博大的情懷。《郭明義》劇本幾易其稿,在修改到第八稿時才決定開機。劇作家高滿堂在劇本中着意刻畫的就是郭明義平凡的卻無垠的大境界。高滿堂明白,“他是一個普通人,卻有着常人沒有的情懷。別人不堅信郭明義能33年如一日的踐行雷鋒精神。但郭明義說‘我就是做黨章中就應做的事’,這是最觸動我創作衝動的地方。”高滿堂坦言,要寫好郭明義並不容易,他是活生生的人,就在我們身邊,他的言行舉止不能誇張,要讓人信服,還要讓人感動,明白他的信仰和幸福觀,並要感染到每一個人。

郭明義觀後感 篇6

今天單位組織觀看了電影《郭明義》,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欣賞,都有很多感人的畫面語言。郭明義真正詮釋了毛主席所說的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郭明義只是鞍鋼集團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採場的一名公路管理員,但他的先進事蹟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他始終懷着一腔真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想方設法幫助別人。面對外國企業優厚待遇的誘惑,仍保留着對自己崗位的那一份忠誠;面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伸出了無私幫助的雙手,還費盡千辛萬苦的幫助她體驗了一次空姐夢,完成了她的遺願……這些都在於這個有着金子般品德的人可敬、可親、可學,他普通得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一樣毫不起眼,但他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他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深深感染和打動了億萬人民。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讓每個置身其中的人行色匆匆,無暇顧及其它。

現實中的我們總是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計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常常感到身心疲憊……

看完這次電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把“感恩”貫穿工作及生活之中,同時更加相信社會的美好。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應用行動散發出內心的愛,以對生活的熱愛關心家人、服務百姓,以對社會的熱愛爲更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願社會有更多的郭明義們,將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傳播下去,讓一代代人收穫、讓一代代人繼承,從而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進步

郭明義觀後感 篇7

郭明義的先進事蹟,讓我頓悟到另外的一種人生境界,那就是:大愛無聲。有一種奉獻憾人心房,歷久芳香彌留;有一種力量讓人感動,恆遠亙古長存;有一種愛日積月累,無怨無悔代代傳承。郭明義,不圖索取,樂於奉獻,堅持做好事一輩子。生活清貧,誘惑不斷,卻從來沒有讓他放下自己的精神追求。郭明義同志曾講過“有人說,雷鋒是傻子,我就要做雷鋒這樣的傻子,雷鋒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選取,雷鋒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郭明義,這個時代的熱血英雄、道德楷模,用大愛與義舉無怨無悔地高高擎起雷鋒精神的美麗旗幟,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經歷,給我們帶來了富有現實價值的啓迪與思考。

成人者不因小而不爲,成己者不因微而棄之。郭明義的先進事蹟雖沒有驚天動地、燦耀星辰的撼人之舉,但其點滴之處可謂熠熠生輝、光華炯炯,他照亮的是執愛前行的旅程。其可貴之處,在於他的內心世界充滿着人間真情,益人善舉噴涌着滋人心田的甘泉。對照楷模,我們有理由重新洗刷自己的心靈;有理由攜手並肩和聲唱響新時期教書育人的主旋律。對照典範,我們職責在胸,潛心教書,精心育人。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教書育人是我的天職,我必須要向郭明義學習,關愛學生快樂自己,服務學生奉獻自己,寬容學生提高自己,明白學生善待自己。一心一意全力付出,時刻把學生的學習、成長、進步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發奮爲他們的承認、成纔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爲一名教師,我必須要向郭明義學習,我們就應更加堅信社會的完美。我們感動之餘,更多的應用行動散發出內心的愛,以對生活的熱愛關心家人、以對工作的`熱愛恪盡職守服務學生、以對社會的熱愛爲更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我們要把大社會裝在心裏,看到我們力所能及之處,用簡單詮釋和諧社會中的幸福。這就是我們作爲黨員的榮耀,更是我們的義務和職責。

郭明義觀後感 篇8

這天下午學院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電影《郭明義》,在電影中感受學習了郭明義同志的一些先進事蹟,想到了毛主席曾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郭明義一向在做的也正印證着毛主席的這段話。

郭明義幫忙白血病患者苗苗及其父親,主動捐錢,我當時在想如果是我遇到了這種狀況也會這樣做,可他不僅僅僅是捐錢,他還關心着苗苗的精神狀態,並讓自己的女兒和苗苗作伴陪她說話。他是將苗苗當作自己的親人來關心,他的幫忙不是一時的,而是一種堅持,這讓我深深地敬服。在苗苗就要進無菌病房前,醫生對這個年輕的生命宣判了死刑。郭明義沒有盲目地悲觀,他爲了圓苗苗一個當空乘人員的夢想多次找航空公司的領導,並申請能夠讓她上次飛機爲乘客服務一次,他的執着與誠懇最終爲苗苗贏得了完成心願的機會。當苗苗站在飛機上時,那蒼白卻滿足的笑容又晃花了誰的眼。郭明義爲幫忙另一名白血病男孩尋找適宜的骨髓配型一找就是三年,僅憑一個名字就往返於各個派出所尋找住址。在電影中看着郭明義也曾疲累不堪,也遇到不明白的質疑,可他依然執着的堅持着堅定着,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我。遇到有困難的人搭一把手並不難,難的是一向陪伴在旁並不放下。以前也遇到過有替患病的親友籌錢募捐的,但凡遇到總會把身上帶着的大部分錢都捐出去,也就僅止於此。可郭明義不一樣,他不僅僅捐出身上帶着的錢更會把存款也捐出去。他更關心的是病患最終是否會重藍獲健康,爲此他不辭辛苦地陪護,尋找出現的期望,即使再渺茫也絕不輕言放下,從來都是先人後己,真正的大愛無疆,這正是我所缺少的。

郭明義的事蹟感動着我,他的執着誠懇鼓舞着我,對於他人再多一點溫暖的給予,對於自己再多一點堅持的執着。身爲一名教師,要把這更多的溫暖更多的關懷無私的給予學生。對於學生,再多一些寬容,再多一些關懷,再多一份職責,再多一份堅持。更多的給予,回報的會是更多的滿足。滿足學生對知識瞭然一悟的神情,滿足學生對實驗一絲不苟的認真等等,這些是專屬於教師的驕傲。我爲自己能夠成爲一名教師而自豪,更多的我將這份自豪灌注到對教學工作的準備與思考中,不斷地思考怎樣的傳授方式更能被學生理解,怎樣的將知識更爲系統地講授,怎樣更能啓發學生自身的潛能。

一向期望自己能夠培養出懂得思考,會思考,並能提出解決方案有實際動手操作潛質的思想健康向上的學生,這算是初爲人師的一個願望吧。郭明義的精神更使得我堅定了自己的這一想法,期望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對自己的初衷能夠堅持,堅信終究也會有實現的時候。

郭明義觀後感 篇9

在當下熱鬧而喧囂的電影環境中,這部影片卻從容而樸實,一如其簡簡單單的片名《郭明義》——它來自一位有着30年黨齡的普通共產黨人的平平凡凡的名字。

這部影片取材於真人真事,藝術化地表現了郭明義幾十年如一日,愛人如己,甚至愛人超己,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在他先後獲得的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之外,這部電影爲郭明義這樣一位普通但卻光彩照人的中國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樹立了一座樸素的豐碑。它像一面鏡子,讓每一位觀衆的靈魂得到震動,也讓我們各種“皮袍下的小”更加無地自容。

影片中由侯勇扮演的郭明義,無論是外形、氣質、行爲,都最大限度地還原和接近了生活中的郭明義。那性格的軸,那笑容的憨,那心腸的熱,那生活的簡單,那語言的通俗,都爲人物塑造帶給了堅實的基礎。而影片也沒有過多地去追求戲劇性的衝突,虛構大起大落的情節,渲染大悲大喜的情緒,而是老老實實地選取了郭明義生活中各種感人的事蹟,用從容的手法還原出來,用生活本身的樸實來打動觀衆、感染觀衆。無論是他作爲“業餘”翻譯向外國公司討回賠償,還是幫忙白血病少女獲得新生;無論是他三次將自家彩電送給別人,還是將一生中工資的一半都資助了他人;無論是他20年獻出超過自身血量10倍多的鮮血或是先後資助180多名特困生,每一個看似平凡的行爲、看似細小的事情,都不動聲色地託舉出一個像金子般閃亮的靈魂。

這部影片是《闖關東》等著名電視劇的編劇高滿堂先生的編劇作品,儘管這類影片創作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英模”話語體系慣性的某些制約,但是影片已經儘可能還原出生活的質感。而它的美學好處也恰恰體此刻,當生活能夠打動你的時候,尊重生活就能打動觀衆。過多的技巧性修飾、過多的因果邏輯演繹出的戲劇衝突,常常讓本來感動人的生活變成矯情的故事。

這部影片,對於郭明義的性格、心理的內在性揭示雖然不夠充分,但是卻用超多“無私奉獻”的事蹟,串聯起郭明義的日常生活,同時也透過郭明義的家庭關聯、社會關聯展示了他樸素的價值觀。當別人以爲他瘋了、傻了的時候,他嚴肅地提醒對方:你雖然有20年黨齡,但也許你已經20年沒有看黨章了吧?當孩子問他爲什麼總能發現比自己家庭更困難的人的時候,他淡然地回答,只要心裏有,就能看得見;當妻子責怪他對家庭照顧太少對別人關心太多的時候,他會略顯慚愧地回答,看到別人比我們更苦更難的時候,我總不能把頭扭過去,裝作沒有看見吧?……他的價值觀就是這樣樸素,一方面是一種道德關懷,愛人如己;一方面又是一種政治信仰:做一個共產黨員,就要能夠讓人看得出來!現實生活中,一個共產黨人是否能夠被羣衆看出來,看出來他是否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來說,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嚴肅的考驗。在革命年代,成千上萬的先烈用生命和鮮血的代價換來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合法性,而這天,無論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或是郭明義這樣的普通共產黨人,將如何用我們對待利益、對待名利、對待人民的態度、方式和行動,來體現中國共產黨爲人民服務的宗旨,郭明義帶給了一個範例。從這個好處上說,這部電影彷彿明鏡高懸,“只要心裏有,就能看得見。”

《郭明義》由主旋律電影的“金獎導演”陳國星執導。與陳國星導演的主旋律影片的一貫風格相一致,這部影片在劇作風格上雖然樸實無華,但是卻並沒有選取紀實語態的敘述,而是選取了一種常規戲劇的影像風格。畫面優美、構圖完整、鏡頭流暢、節奏緊湊、聲畫互動,共同構成了一個製作精緻、氛圍渲染充分的藝術世界。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那座宿舍樓,如同生活中郭明義一家3口人至今還居住的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宿舍,其建築的外形,如同一個人字,既增加了畫面的造型感,同時也成爲一種符號:正是這些生活在宿舍樓裏的普普通通人,支撐起了一個堅韌的沐浴在朝陽中的大寫的人,他們感動中國,更就應感動以前在黨旗下舉起拳頭莊嚴宣誓的每一箇中共黨員。

郭明義觀後感 篇10

4日,我院黨委組織全院黨員觀看了根據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蹟改編的同名電影《郭明義》,觀影過程中我們逐步走入郭明義同志的現實生活,他平凡而偉大的事蹟深深感動着我們,觀郭明義有感。

郭明義,遼寧鞍山人,鞍鋼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一名普通的採場公路管理員,曾先後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是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影片開頭,伴着隆隆的機車聲,主人公郭明義出場了,一身典型的施工現場工作服,用英文與一位外國工程師力爭一個技術問題。沒人會注意到一輛大型重機車的一個小裂痕,外國工程師對其監督下的機車質量之好深信不疑。在一片漠視中,郭明義堅持上報機車的質量問題,多次與外國工程師據理力爭,最終他的堅持與認真爲企業挽回了損失…

這是郭明義同志給我的最初印象,耿直、認真、堅持,他就好像生活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老一輩人,那麼執着、無私,和現代社會的放任、逃避、漠視格格不入。

隨着影片的進程,我又瞭解到他熱心奉獻的一面。他幫助身患重病的小女孩籌集醫藥費,到航空公司乞求負責人幫助小女孩完成當空姐的夢想;他不辭辛苦,歷經3年時間爲身患白血病急需換腎的小男孩找;三次將家裏的彩電送給村小學的孩子們;幾次將單位分房的機會讓給他人。郭明義他是妻子眼中的“郭傻子”因爲他義務獻工、獻錢、獻血,15年來累計獻工15000個小時,先後資助180多名貧困學生讀書,參加了54次義務獻血和捐獻血小板;他是女兒口中的“千里眼”,因爲他總能看到比自己家人更需要幫助的人,總能盡其所能幫助別人;他是鐵礦職工澡堂裏的搓澡工,因爲下班後總要在澡堂裏忙活着幫工友們搓背,嘴裏還不停講着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重要意義,鼓勵大家捐獻;他更是我們眼中的好黨員,因爲他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影片的每一個場景都感動着我、觸動着我,讓我思索… 我們生活在一個呼喚英雄的時代,而所謂英雄並非指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見義勇爲的“武林高手”,或是爲國防科技建設做出貢獻的傑出人物,我們也呼喚在平凡崗位中默默奉獻、在服務羣衆中書寫輝煌的普通人。甘於清貧、安貧樂道是中華民族最爲推崇的美德,捨己爲人、甘於奉獻是衡量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標尺。如何對待自己的國家,看待自己的工作,看待黨員這一名稱,從根本上體現着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向雷鋒同志學習”、“向郭明義同志學習”絕不只是一句空話,應當把它念在嘴上、做在手上、印在心裏。

作爲黨員我們應將黨員的道德信念與人生的充實、快樂統一起來,將無私奉獻、助人爲樂的精神變爲使命、變爲習慣性的生活方式,用我們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去詮釋 “怎樣做黨員”這個看似簡單實則絕不簡單的問題。讓我們爭做播種者,將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種子傳播下去,讓一代代人收穫、讓一代代人繼承。

郭明義觀後感 篇11

第一次見到郭明義的時候,是在2009年我被鞍山市紅十字評爲無償獻血十大愛心天使之一,郭明義被評爲鞍山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有機會和他近距離接觸,可親、可敬、可學,與我們在街頭巷尾碰到的尋常人沒什麼兩樣,普通得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一樣毫不起眼,但當我聽到他的故事的時候,我感到十分的震驚,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敬佩與感動。我震驚是正因他那無私奉獻的行爲;我敬佩是正因他那堅持不懈做善事的恆心;我感動是正因他的善心、善行。這天能有機會觀看電影《郭明義》就更被他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人生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深深的感染了。

影片確實感人,讓人落淚。爲了幫忙一個熱愛舞蹈藝術的男孩戰勝白血病,郭明義在茫茫人海中,艱難地尋找着可供骨髓移植配型的人。爲了早一天找到那個人,他飢餐渴飲,他四處跋涉,他心力交瘁。他不停地安慰男孩,給男孩以生存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自己卻病倒在客鄉驛站。當他最後意外地找到那個人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你讓我找了三年哪便蹲下身去,泣不成聲。

歷盡千辛萬苦,挽救一個生命。就這樣,郭明義不停地在幫忙別人。他讓房,他送彩電,他總是傾自己所能幫忙比自己更困難的人。他說,看到別人的困難和眼淚,我怎能轉過頭去?這就是郭明義。郭明義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做的所有的事情合起來就匯成一股浩大的具有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正是在他的感召下,無數的志願者加入了郭明義的愛心聯隊。影片的最後,以郭明義愛心聯隊志願者名字組成的方陣,在我們的眼前浩浩蕩蕩地推出,感人至深,動人心魄。

郭明義的電影告訴我們,雷鋒精神還在,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向郭明義同志學習,學習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信念,學習他在新時期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學習他用真情化解矛盾,把真、善、美的種子重新播撒人間,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克己奉公。

郭明義觀後感 篇12

“看到困難的人、生活不如自己的人,能幫一把就幫一把,那樣晚上睡覺打呼嚕都響”。多麼樸實的一句話,這是段集體上黨課觀看電影《郭明義》中一名鞍鋼普通養路工人郭明義所說的一句話。話語簡單,質樸,但卻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一首不平凡的凱歌,讓人感動。

郭明義,一個普通的名字,但其崇高的行爲卻感染着無數人、帶動着無數人。他爲了幫助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辭辛苦,堅持不懈尋找線索,三年終於找到了有配型骨髓的人,及時挽救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其中的艱辛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當男孩在郭明義面前舞出優美的拉丁時,我相信郭明義的心裏一定無比激動。

當白血病患者苗苗完成最後的心願當上空姐喊他一聲好爸爸時;當他將自家的電視機捐給了貧困山區,讓孩子瞭解外面的世界,能夠看到自己的偶像而露出燦爛的微笑時;當將三次福利分房機會讓給他人,被別人喊 “活雷鋒”時;當食堂大姐默默的退給他兩個月餅錢捐贈更需要的人時;當自己的愛人不因廉價的28元錢戒指而默默相擁時,我想此時郭明義的內心是幸福的,是滿足的,是自豪的。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做好事很難。郭明義卻做到了。郭明義同志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先後爲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羣衆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

我無數次的被郭明義的事蹟所震驚,被郭明義這個人物所震撼,但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敬佩與感動。我震驚是因爲他那無私奉獻的行爲;我敬佩是因爲他那堅持不懈做善事的恆心;我感動是因爲他的善心、善行。我不知道是什麼給了他那麼大的勇氣和信心,但我知道的是他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他一直無私的付出,不求任何回報,是他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這是黨員應該做的!

通過我段此次開展的黨員學習活動,觀看影視教育課,自我學習《論羣衆路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論述,聽段領導活動報告,讓我的感受很深,尤其當我看到郭明義同志的感人事蹟時,我內心暗暗告訴自己,作爲一名共黨員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注重黨員個人形象,遵章守紀做表率,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個人利益和班組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發揮黨員旗幟作用。

作爲一名黨員列車員在工作崗位上我一定要挑戰自我,激勵自我,不斷學習和虛心請教,全面增強自身技術業務水平爲,把學到的知識帶到工作當中去,用學到的知識和交流的經驗更好的服務工作,爲石家莊的客運工作做出新貢獻!

郭明義觀後感 篇13

郭明義從讓大家熟識到現在已經很久了,他的標籤很鮮明, “新時代的活雷鋒”甚至可以成爲這個時代的符號之一。郭明義的事蹟在我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重塑社會道德理念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極大的宣傳,新聞、微博、電影和話劇等等一切可以全方位詮釋的其精神世界的媒介都來展這樣一個尋求內心滿足的、一個簡單的好人。

在關注了一些郭明義的報道之後,我曾經質疑過郭明義的行爲,他是否有些造作,有些被“架上神壇”的意味,或者在各種報道蜂擁而至之時,是否被“綁架”了人生,從此或許他只能和妻兒擠在小屋裏,過貧寒的日子,不能擁有更多的物質財富,以這樣的方式來繼續撐起自己的榮譽......

這樣的想法似乎也應和了好些人,但我想是沒有進一步接觸郭明義事蹟的人。

觀看了電影《郭明義》,讓我第一次較全面的看到郭明義,這樣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一個捨己爲人的好人,一個新時代的活雷鋒。電影從藝術創作的角度淚中帶笑、以點帶面的展示了郭明義的生活和事蹟。我被感染着,一個詞不斷在我腦海中浮現,那就是“信念”,和平的年代沒有了戰爭的硝煙,沒有了五六十年代建設新中國的“幹勁”,人們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郭明義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用行動踐行着一名黨員的信仰,延續着雷鋒的故事。他的生活在助人中得到滿足,在被助人的臉上得到欣慰,他是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我爲曾經淺薄的質疑感到羞愧。人的追求不同,但相同的至少應該有一點,那就是做一個好人。佛家的“福報”,哲學的“因果”,我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一切善行都是做一個好人的途徑,勿以善小而不爲,郭明義就在點滴的小事中匯聚了大愛。親其師信其道,郭明義因爲自己的善行而感染了許多人。

觀影之後我興沖沖地將郭明義的事蹟複述給了家人,我們更加確信人性之中的閃光是源於精神世界的豐滿......

郭明義觀後感 篇14

近日,教育局機關總支組織黨員觀看電影《郭明義》。郭明義是鞍鋼一名普通工人,被譽爲當代活雷鋒。他愛崗敬業,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優異成績。他擔任翻譯時爲鞍鋼挽回了十萬餘元損失,並拒絕了外方的高薪聘請。他二十年來一直堅持獻血,獻血量是全身血量的十多倍,並組織工友們義務獻血。他一直資助失學兒童和困難羣衆,自己卻過着清貧的生活。他幫助患白血病的孩子治病,實現理想,尋找配型合適的捐獻者,最終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他把分給自己的房子讓給工友,一家三口擠在一套小房子裏。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看完電影我很感動,我們爲自己、爲親人朋友可以付出時間與金錢,但是卻很難像郭明義這樣爲陌生人付出那麼多。郭明義自己的生活還十分困難,孩子直到上大學都沒有自己的房間,家裏唯一的彩電被他賣掉了,他常年穿着工作服,爲妻子買幾十元的戒指。但是他卻堅持獻血,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累計捐款十幾萬。他的物質生活是清貧的,但他的精神世界卻非常富有。也許很多人難以理解他的行爲,但是卻沒有人可以否認他的高尚。在這個物慾橫流,充滿功利色彩的世界上,他是一縷穿透世俗價值觀的陽光。也許在我們眼中他本身就是需要幫助的對象,可是他卻總能發現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並毫不吝嗇的給予他所能給與的幫助。做一件好事並不難,可是像這樣幾十年堅持做好事,並樂此不疲,的確很難。

正如郭明義2010年獲得感動中國人物時的頒獎詞描述的那樣: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捨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

也許我們做不到和郭明義一樣爲他人貢獻出自己的全部,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幫助他人。我們少買一件新衣服,少吃一頓大餐,舉手之勞或許就可以成爲挽救一個家庭,一條生命的一份力量。我們也應該和郭明義一樣,經常多看看自己的周圍,是否有人需要幫助。只要每個人都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終會匯聚成愛的海洋。

郭明義觀後感 篇15

學校組織全體黨員教師觀看了關於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蹟的電影,我深有感觸。他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奉獻,什麼叫做無私。他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創造了不平凡,他用無私奉獻感動着一個又一個身邊的人,給人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溫暖。

他面對生活以一顆知足的心詮釋簡單的幸福。被任命爲公路管理員,並沒有因爲婉拒過外國人高工資的邀請而後悔,依然以樂觀向上的態度去工作、去生活。他以幫助女兒學習爲由搬出家裏的電視機送給貧困地區的兒童們,而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把自家的電視機送給更需要的人。爲了表達對妻子的歉意,他買戒指送給愛人,妻子的一句理解感染了我們每一位觀衆,儘管那戒指只有 28塊錢。他給家人的生活並無太多物質,但充滿了溫馨,儘管物質生活是簡單的,但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他面對平凡的工作盡職盡責,並以身作責激勵、感召着身邊的同事。他義務爲同事搓背;每天提前上班;礦場遇到突發災害性天氣時,他二話不說帶領同事們奔赴現場……工作中,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他從不放過一個小細節,把每一件看到的“小事”都當做自己的事情努力去解決。而這樣的心態感染了他身邊的每一位戰友,激發出人們內心的精神。

他總能發現比他更困難的人,面對家人的困惑他只是淺淺的說“只要心裏有,就能看得見”。作爲一名普通的工人,他無償獻血近60次;累計捐款10餘萬;幫助白血病患兒達成做一次空乘服務這個生命中最大的願望……

郭明義的先進事蹟讓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他是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傑出代表,他用對黨的忠誠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無聲的愛譜寫了和諧的新篇章,用閃光的人格力量不斷感染者我們每一個人。

郭明義的先進事蹟,給了我從來未有過的啓迪,一個人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需要具備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使命感,擔當起一點社會責任、道德責任、進步責任。要實現這些責任就需要有愛心和奉獻精神,這是我們最基本的民族精神。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教書育人是我的天職,我一定要向郭明義學習,時刻牢記“一切以學生爲中心”的服務理念,廉潔從教,爲人師表,刻苦鑽研,愛崗敬業,熱愛教育教學工作,關愛他人,奉獻社會。以郭明義同志爲榜樣,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牢記宗旨,堅定信念,把學生的學習、成長、進步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努力爲他們的成長、成纔打下堅實的基礎,爲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郭明義觀後感 篇16

有一種力量讓人感動,它就是大愛無聲;有一種奉獻震徹心扉,它就是熱血豪情。郭明義----享有“當代雷鋒”美譽的一名普通鞍鋼工人,他16年拿出工資總額的一半捐助希望工程,資助特困學生180多人,撐起了180個家庭的天,20載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條鮮活的生命。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倡議,600多名礦業職工積極響應;他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1700多人踊躍追隨;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2800多人蔘與,資助孩子1000多名。這是一種從不間斷的執着,正因爲如此,郭明義在自己平凡人生中,創造了不平凡,並給人們帶來無數次感動。

郭明以實際行動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生動地標註人們心中對道德的質樸追求和精神嚮往,集中展現了我們這個時代公民道德的高度和力量,他三十年執着奉獻,點燃了公衆的愛心。

“愛心”是郭明義思想情操的寫照;“奉獻”是郭明義行爲上折射出的一種精神,郭明義的精神是大德、大善、大愛、大正。我做爲一名新時期的共產黨員,保安戰線中的一名普通保安員。最應該學習他牢記宗旨、堅持信念的政治品質;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忠於職業、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

我們要把郭明義作爲內心的一面鏡子,把弘揚郭明義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需要我們的崗位上,恪守職責,將“把工作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的意念植入心底,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在服務大局、服務羣衆中創先爭優,以紮實的工作作風爲保安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的力量。

郭明義觀後感 篇17

只要視財如塵土就會覺得富足;只要保持對不幸的關注就能感覺幸福。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鞍鋼人給我們的全部。在這裏沒有養路工人與宣傳幹事的差別,沒有英文翻譯與獻血志願者的差別,有的只是人。大寫的人。所有的頭銜與修飾都是蒼白的;所有的地位與功名都是虛無。當這樣的一個人完整的頂天立地的站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真應該覺得幸福,因爲,面前的這個人是一個極其幸福的人。他身邊的人即使身處絕境,即使面臨不幸也仍然覺得幸福,幸福可以傳染擴散。生活真的值得慶幸,因爲我們離這樣的人又是這麼的近,一切是這樣的稀疏平常。

影片中講述了郭明義的幾個典型事蹟,一個是他將自家的電視機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小學,讓在那裏上學的孩子能夠看到電視,能夠了解外面的世界,能夠看到自己的偶像。而且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把家裏的電視捐出去了。另一是爲救治兩名白血病人而四處奔走,能夠醫治白血病的方法就是找到相配型的骨髓進行移植,郭明義就是爲了幫助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辭辛苦,堅持不懈根據得到的一點點線索,找了三年終於找到了有配型骨髓的人,及時挽救了那名白血病的生命,其中的艱辛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郭明義的事蹟給我們做出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多獻出一點“愛心”,多奉獻一些“公德”。只有獻出“愛心”,爲社會做些事情,才能修成崇高的情感,換來人生的愉悅,獲得生活的幸福,得到社會的尊重。只有尊敬與愛戴別人,才能換來別人的尊重,這就是“我爲人人”,“人人”才能“爲我”的道理。在當今追求文明的世界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社會的財富才能不斷增加,人類社會的文明纔會得到發展,我們這個世界纔會變成文明的天空,和諧美好的人間。

在影片中,郭明義的女兒問他一句話“爸爸,你怎麼總能發現比我們更困難的人”。郭明義回答是:“只要你用心就會發現”。是啊,在我們的身邊你可能也會發現需要你來幫助的人,但你會去做嗎?在郭明義的眼睛裏,總能看到比自己更困難的人。然而,他送給與自己生活了二十多的妻子的節日禮物,卻是一枚價值二十八元的戒指。

幸福很小,小到簡單,簡單到一句暖話都能讓生者不再孤單,一個微笑都能讓面臨困境的人重燃脫離困境的信心,我們身邊像郭明義這樣的普通人很多,影片裏那個不收餡餅錢的老媽媽,主動把自己幾年的血汗錢捐給需要它們的人。影片裏那個主動同意爲白血病患者捐助幹細胞的張老總。

幸福很小,細小到容易就夭折,須爭奪分分秒秒。當他費盡周折,只爲了找到白血病者苗苗白細胞的合適配型的時候,當他爲救治無望的苗苗向航空公司爭取一次地面服務機會的時候,當他利用休息日找遍整個鞍山市就爲了找那個合適配型的人的時候,他就是在和一個生命的時間競賽,當生命在生死之間徘徊,幸福如懸於千鈞一髮。我和很多觀衆一樣不禁潸然淚下

郭明義觀後感 篇18

昨日,由教育局組織各學校部分教師去觀看《郭明義》這部電影,校領導派我和其她兩名教師去觀看了電影,觀後自己深受觸動。

影片中的郭明義任鞍鋼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採場公路管理員。在工作中,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生活中,他又是哪裏有需要幫助的人哪裏就有他的身影。

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他爲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羣衆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並不富裕。一家3口人仍居住在一個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裏,而單位分房,他卻多次讓了出去。影片特別講述了郭明義幾個典型事蹟,一個是他將自家的電視機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小學,讓在那裏的孩子看到電視,瞭解外面的世界,看到自己的偶像,致使自己的女兒和他堵氣跑到別人家裏看電視。然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把家裏的電視“送”出去。另一是爲救治兩名白血病人而四處奔走,尋找相配型的骨髓進行移植,他不辭辛苦,根據得到的一點點線索堅持找尋三年,及時挽救那名白血病的生命。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覺得郭明義就是當今的又一個雷鋒。在郭明義的眼裏總能看到比自己困難的人,能夠身體力行地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郭明義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雖然我可能無法做到和達到郭明義那種幾乎完全的無私奉獻,捨己爲人的境界,但我也會他爲榜樣爲楷模,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助人爲樂作爲人生的行爲準則。

郭明義觀後感 篇19

一個半小時的 電影放映結束了,影片主題曲餘音嫋嫋,骨髓捐獻者名單層出不盡,故事情節令人回味……

郭明義和我們許許多多產業工人一樣,每天上班下班,職務有升有降,日子有苦有樂,任勞任怨,過着普通平凡的生活,但令人值得深思、甚至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那種助人爲樂秉性和甘願奉獻的所作所爲。我曾看到過母親看着孩子大口吃着自己親手做的飯菜,臉上那種幸福的笑容,我也體會過妻子看着丈夫剛剛穿上自己親手織的毛衣那種快樂的心情,但那都有親情關係,而郭明義所幫助的都是一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他自己並不富裕,但他的眼光卻總能看到比他更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奉獻成爲了他一種不可代替的享受,當他百般周折爲了給一個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尋找同樣配型人,找到一個廣告商求助時,廣告商大老闆堅持不付款不登廣告,並說看過郭明義事蹟,非常迷惑的問他爲什麼這樣做,是的,市場經濟是等價交換的商品經濟,追求的是利潤,提倡的是契約精神,在這樣一種氛圍中的人怎麼能理解郭明義的所作所爲呢?郭明義回答說“我是個黨員”。

“我是個黨員”是對這種迷惑最好的回答,如果他只把自己當做一個守法的公民,法律並沒有要求他必須這樣做,公民是個法律概念,黨員是個政治概念,公民的義務是有限的,而黨員的義務是無限的,黨的性質決定了黨員和人民羣衆割捨不斷的情感,黨的宗旨決定了只要人民需要,黨員就應該義不容辭!戰爭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也是如此,計劃經濟時期如此,市場經濟時期也必須是如此。廣告老闆稱自己也是黨員,但不管他黨齡有多長,職位有多高,如果忘記了黨的宗旨,只不過是一個徒有虛名的黨員空殼,不但不會履行一個黨員的義務,還可能逃避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郭明義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代表,它代表着一個龐大的羣體,從影片結束時那層出不窮的捐獻者名單中,我看到了我們黨員的作用,看到了我們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我們每一個黨員,都要像郭明義同志那樣,始終保持與人民羣衆那份血肉相連的情感,時刻牢記我黨的宗旨,履行義務,從容坦然,哪怕是一滴一點。

郭明義觀後感 篇20

若看電影,我喜歡看好萊塢的大片,噱頭加炒作,大腕加人氣,無法不懷念那似曾遠去的與電影戀愛的季節。

上個週五,所裏送我一張集體電影票,讓我去看,我很樂意。當然不會是好萊塢大片,不是《李小龍》,不是《武則天》,而是《郭明義》,郭者,何者?電影票上寫得明白:“優秀主旋律宣教影片《郭明義》”,背景是中國共產黨的“鐮刀和錘頭”,左側是戴一個安全帽、一副眼鏡和露一口露出潔白牙齒的黃皮膚中年男人的憨厚的笑臉,他就是傳說中的郭明義,不用看而明白了一大半,他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典型。

鑑於對宣傳工作的一縷餘情,在不對號入座的電影院裏,我選擇了靠前的座位,兩邊的位置空着,那正好靜靜地欣賞,靜靜地看那典型是如何“吹”出來的。

沒有想到的是,它不賣座,但不能不叫好。更沒有想到的是,有很多資深明星陣容,有著名的悲情影星,他們演技一流到位、感情細膩平實,動情處我都忍不住流淚。總之,這是一部貨真價實的好電影,有錢也難遇上的一部好電影。

故事是動情的,回憶是感傷的。郭明義不是好萊塢式的英雄,整片也沒有好萊塢式的驚悚。而爲什麼這部影片深深感動了我,感動我的不會是英雄,英雄有光環,有人追、有人捧,但那不是感動。感動我的正是郭明義,他一輩子助人爲樂,不拜金、不媚俗,他是真正的“活雷鋒”,我真的感動了,被他的所作所爲一次次地感動得流淚。

這一次次,他“傻”得沒道理,這一次次,感動了我又沒商量。感動我的絕不是大氣不敢出的驚悚,而是情節恰到好處的不厭其煩的“細膩”。影片中,郭明義找一個骨髓配型的人一找就是3年,他不是爲自己的女兒找的,而是爲別人的女兒找的,爲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找的,3年有人說不長,我說很長很長,不要說找人了,就是你等人,你耐得了這苦等麼?人生能有多少個3年,3年裏有多少個反反覆覆,他幸而找到了那個人,如果找不到呢?我看不出他的腳步會停下來,他會一直找下去。他找人不是坐飛機、開小車花公款,到哪他都自己貼錢,他坐的是長途車,吃的是方便麪,攜帶的是一身塵土,浪費的是難遇的假期。他在外面吃方便麪有一幕特寫鏡頭,不是那種英雄式的呼啦啦的吃法,他就在一個小賣部買面,在店裏將就着泡着吃,買了榨菜、要了開水,邊吃還要邊嘮嗑,最後他把一大口面噴了出來,而恰恰這纔是見證“英雄”的時刻,觀衆們爲他笑了,含淚的笑,他在吃方便麪時意外找到了那個3年來一直在找的那個人,這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嗎?這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嗎?郭明義自己喜極而哭,我的鼻子酸了。

感動我的正是這種堅忍不拔、助人爲樂的精神,學習他的也是這種堅忍不拔、助人爲樂的精神。此片中,郭明義爲了兩個陌生的白血病患者,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精神上、財力上、體力上提供最無私的幫助,我們既看到他在尋找中的無奈,同樣也看到他在尋找中的勇氣,他放棄了國慶7天長假,長途奔波,他被大雨淋透身體染病從不言棄,多少次他在心裏說:“實在找不動了”,那是怎樣的無奈,老天爺逼得這個凡事認真又不信邪的硬漢求它幫忙,然而在海邊卻遭到了他的控訴,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是渺小和無力的,但其堅忍不拔的毅力、助人爲樂的美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我的正是這種堅定信念、爲黨爭光的精神;學習他的也是這種堅定信念、爲黨爭光的精神。影片中,當郭去央求某廣告公司登一則免費助人廣告,被一位自稱已有20年黨齡的老總斷然拒絕,並對郭的這種行爲提出種種貌似合理的非難時,郭說:“你20年沒看了吧”,初一聽,覺得罵得好啊,再一想,那是何等的震憾,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我的在哪裏?值得反思啊,如果你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你的在哪裏?有人會辯稱,我裝在心裏了,這大不必自欺欺人,裝在心裏的一定會體現在行動上,就象郭明義一樣,處處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處處爭當先鋒模範,做一名黨員應該做的事。

影片中,他的精神感染了航空公司的領導,破例讓一個白血病女孩當了空姐;他的精神感染了那個被找了3年的人,他二話沒說,獻出了自己的骨髓;他的精神還感染了身邊的其他人,如片子中的賣饃饃的阿姨、開機車頭和大卡車的司機,在片子外呢?我想,肯定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吧。

感動我的正是這種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的精神;學習他的也是這種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的精神。他不是沒有能力,他有能力,開頭就交待了,他上得了中外談判的桌子,通英語,談判席上還贏了外方10萬美元陪款和外方的尊重,外方曾要用7倍的工資挖走他,但他服從組織的決定,他跟妻子說,“說幹啥就幹啥唄”,多麼軟弱的聲音,多麼淡定的品格。他從此當上了一名公路養路管理員,一干就是15年,他沒有怨言,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一次搶險救災中他以人格的特有魅力體現了堅強的凝聚力,在大雨使公路蹋方,事關國家、個人的財產安全時,冒雨冒着生命危險帶領工人們修路,排除了險情。

他不是非要虛名,他壓根兒不要虛名,片子中他讓房子的事一讓再讓,而他根本不承認是他故意讓房子,他這樣對某住房特困戶說,“老哥,你家是兒子,結婚要添人,越住越結巴,我家是女兒,越住越寬敞,房子,你比我更需要”、“組織上給你的,不是我給你的”,這就是郭明義,越樸實的話語,就越感人。

感動我的還有一種對人間大愛、至深幸福的詮釋;學習他的也正是這種對愛、對幸福的終極理解和親身體驗。此時,我腦中浮現的是影片中那一幕幕感人肺腑,一樁樁可歌可泣,一件件催人奮進的人間真情:

一個彌留之際的妙齡少女,她熱愛生命卻鬥不過病魔,但在郭的幫助下,她終於穿上了空姐的一身紅色衣服,臨別之際,她含淚遲遲不肯走下飛機,她在全航班人面前,帶着微笑,含着熱淚,響亮地叫郭叔叔爲爸爸,我的好爸爸,她告訴大家,現在很幸福,她用她特殊的方式感謝了郭明義,感謝了她心中最想感謝的人。

無獨有偶,一位稚氣未脫的少年,一個身穿條紋病號服的小子,愛好跳舞的小子,大病初癒,就來到郭明義的家門口跳舞,他是多麼喜歡舞蹈,他跳得直至力乏倒地,起來與郭明義緊緊擁抱,少年的奶奶的兩行淚水道出了大愛無聲又無限的感激,他正是郭用3年時間找人被救活的那位少年。無疑,這時候,郭明義最幸福。

幸福的定義很廣,但這樣的幸福至深。

郭自有郭的浪漫,這是一個經典的土包子式的浪漫。片花是這樣的, 郭對夫人說:“結婚多年,一直沒給你買什麼禮物,我買了禮物,包餃子裏了,吃到的人有福”,結果一直吃到了最後一個餃子,兩人推讓了一番就由夫人吃了。結果什麼也沒吃到,嚇得郭趕緊到鍋裏去撈,發現28元買的戒指在湯裏已經泡得變了色,還自言自語“怎麼變黑了呢”,如此質樸的人卻擁有這麼浪漫的情懷,這不禁讓人感慨。

作爲郭的妻子,她的這一輩子,只能有半輩子的委曲和半輩子的感動,加起來就是她幸福的一輩子。作爲郭的女兒,乖巧又知足,剛考上南京師範大學的女兒問:“爸爸,怎麼你總能看到不如你的人,而且總能夠幫助別人”,郭回答說:“只要心中有,就會有”。他不是一個心理學家,但這是一個心理學範疇的經典教義,郭明義用行動詮釋了它,也讓我們銘記了它。

多好的妻子,多好的女兒,多好的幸福家庭,多好的“只要心中有,就會有”。

大愛無疆,感動常在。平實的故事,精神的盛宴。沒有刀光劍影,唯有人間至愛,不愧是一部優秀主旋律宣教影片

郭明義觀後感 篇21

看完影片《郭明義》後,郭明義的愛崗敬業、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羣衆的高尚品德深深感染了我,給被這追名逐利的社會侵染的內心來了一味心靈雞湯。

郭明義,先是一個普通的戰士,轉業後成了鞍鋼大齊山一名普通工人,拿着微薄的收入,似乎就是一個平凡、看似前途黯淡礦山工人。然而對工作,他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正是他的細緻認真,及時發現了進口設備的質量問題,正是他的無私奉獻,在礦山發生災難時,他走在抗災搶險的最前線,爲國家挽回鉅額的經濟損失。對他人,他助人爲樂,爲了幫助素不相識的患有白血病的男孩,他三年如一日的尋找配型骨髓的李國華,最終挽救了男孩的生命,爲了幫助患有白血病的付苗苗圓夢,多次找民航公司高層,最終圓了付苗苗的空姐夢。對社會,他默默奉獻,先後56次獻血,獻出了比自身血液多十倍的血,不知挽救了多少羣衆的性命。正是這麼一個普通的人,卻在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成就。

其實,粗看《郭明義》,由他的工作、捐款捐物、獻血、尋找幹細胞等內容構成,似乎內容有點繁雜、瑣碎,內容之間沒有緊密的因果聯繫,主題不夠明確,然而仔細回味,正是這樣,才飽滿的刻畫出了一個愛崗敬業、助人爲樂、無私奉獻的時代人物形象,更深層次來看,串聯他這些感人事蹟和優良品質的是他內心深處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黨員宗旨意識,用時髦的話來說,是一種 “人間大愛”。

而正是在郭明義身上體現的這種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讓我對我們職業學校和職業學校老師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職業學校和這份職業有了更深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職業學校的生源多是一些成績差、不守規矩的學生,所以社會上甚至行業內流行一種說法或者說偏見,認爲作爲職業學校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再加上這些學生多是來自農村家庭,不像其它名校一樣,很多學生可能來自政商名人家庭,因此對職業學校來說,沒有任何優質的社會資源。而做爲職業學校的教師,雖然與其他普通高中老師拿着同樣的財政工資,但是隱性的福利獎金差,而且管理的學生以成績差、不服管的居多,也不能因教書而結識什麼達官貴人,反而在與學生家長交流中容易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自然而然,社會上乃至行業內似乎對職業學校、職業學校老師的認同度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教育行業的邊緣人羣,而職業學校的部分老師似乎也受到了這種影響,一些老師甚至採取了得過且過的思想來對待工作,沒有激情,使命感、責任感不強。

然而認真反思這種現象,這其實恰恰體現了一種教育功利主義的作祟,我們忘記了教育的本位和宗旨。教育,其最基本宗旨、最高貴的品質應該就是教書育人,絕不能以學生今後成就的大小、能夠掌握多少社會優勢資源來作爲衡量標準,只能是以“傳道、授業、解惑”爲標準,而正是從這個標準來衡量,職業學校、職業學校教師更應該受到尊重,職業學校教師更應具備職業自豪感、自信感。因爲學生無高低,但是學業有優劣,在現行教育體制下,職業學校面對的學生確實是相對來說難以教育、管理的人羣,但是正是如此,雖然我們職業教育要付出更多辛勤和汗水,但我們的職業教育更體現了教育的本旨,因爲我們的教育,讓這些成績並不好、直接融入社會存在困難的學生在青春期學會了共處、學會一技之長,從而更好的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