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精選7篇)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精選7篇)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1

時光荏苒,轉眼3月悄然而至,對於熱衷國產電影的觀衆來說,2022年上半年值得期待,根據電影上映排期表,多部國產佳作將在4月清明檔登陸院線,上演票房大戰,包括《你是我的春天》、《最後的真相》、《被害人》,以及由實力派男演員朱一龍領銜主演的《人生大事》。

在一個安靜的清晨,武小文大聲喊着“外婆”,她發現與自己相依爲命的外婆久久沒有睜開眼睛,年幼的武小文並不理解“死亡”的含義,在她看來,外婆只是沉沉地睡着了。

武小文外婆去世後,身爲“上天堂”殯葬店工作人員的莫三妹到場,爲前者料理後事,連他都未曾想到,在武小文的眼裏,自己成爲了“偷走”外婆的壞人。與此同時,失去外婆的武小文淪爲親人眼中的累贅,命運將她與莫三妹捆綁到了一起,兩人共同經歷了一系列有喜有悲的瑣事,隨着接觸的不斷深入,武小文與莫三妹從互生敵意到相依相伴,帶給觀衆無限感動和感觸。

據製片方介紹,早已製作完成的《人生大事》定檔4月2日,陪伴觀衆度過清明假期。按照慣例,新片上映前,製片方往往會放出全新物料預熱,包括宣傳海報、宣傳片等等,讓朱一龍傾注心血的《人生大事》也不例外。就在3月1日,一段長達1分42秒的《人生大事》宣傳片上架,隨後空降熱搜,成爲觀衆熱議的焦點。

走進《人生大事》宣傳片,武小文與莫三妹相遇初期,兩人針鋒相對,抱着滿滿的敵意,之後武小文與莫三妹互相溫暖,後者擔任起了“爸爸”的角色。此外朱一龍與楊恩又還頻頻上演感人至深的哭戲,當武小文詢問自己是否再也不能聽到外婆的聲音,莫三妹不禁紅了眼眶,他深知“天人永隔”有多麼殘酷;在繪畫課上,莫三妹看到武小文爲自己創作的卡通畫,潸然淚下。互飆演技!兩位優質演員之間的對手戲不容錯過。

在宣傳片的最後,害怕失去武小文的莫三妹問道:你以後,不會把我忘記了吧!對於這個問題,傾情演繹莫三妹的朱一龍第一時間發文迴應:記着你!只用了短短4個小時,朱一龍寫下的三個字獲贊破40萬,轉發量同樣破10萬,朱一龍的超高人氣展露無遺。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2

“種星星的人”是這部電影賦予殯葬行業的特殊稱號。“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我也曾坐擁于山野之中,擡頭遙望每一顆星。科學灌輸多了,也就失了感性。總在想象宇宙恆星的存亡,卻沒有想過每一顆星都可能是某個人心裏最掛記的人。

在仲夏夜的延江路,小文和三哥會不會常常遙望星河,思念自己的外婆和父親呢?

在我心裏,小文就是一個小哪吒,跳脫、調皮,卻又把該放在心裏的人放在心上。從小和外婆一起成長,卻在一天早上醒來外婆匆匆地離去。小文,不要傷心,你睡着了,外婆會變成星星掉落進你的夢裏的;小文,不要難過,難過就坐在“上天堂”外面的石凳上,看看天上的星星,聽一聽外婆的聲音,外婆就在你身邊。

失去了外婆,小文也收穫了一個暖心的爸爸,不是嘛?

短短的兩個小時涵蓋了三哥蛻變的一年。從原來的自私、對生活無方向的三哥變成了一個愛女兒的好爸爸;從原來對殯葬行業有異議到現在子承父業,變成了一名合格的“種星者”。三哥也許不懂父親爲何就把他往死人堆裏推。其實就像歌詞裏寫的一樣——“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種星星的人”。相信這個行業,相信自己,相信天上每一顆星星,死亡並沒有那麼可怕。

我最感動的是老莫變成煙花消逝於長江之上吧。沒有滿堂的哭聲、沒有滿堂的白布,只是把自己的骨灰裝在一個最平常不過的罐子裏。留下一封家書,讓兒子選擇一種最特別、最體面的離開方式。三哥理解您了,不知道您在天上有沒有看到呢?在二兒子死去的上空,把您的骨灰摻進煙花,成爲延江路那一夜最亮眼的存在。或許您已經變成了一顆星星,看到兒子的作爲,估計得和其他星星炫耀了吧!

《人生大事》傳遞出來的觀念是“人生除死無大事”。就像老莫最後說的“人生就像一本書,總是要翻到最後一頁的。只不過標點符號不同,有的人是句號,有的人是省略號”。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宇宙恆星更大的事,人生裏沒有什麼·比死亡更大的事。只要你願意相信,只要你願意投入生活,人生這本書的標點符號也可以是最美的星星。

我家在延江路雨花區槐安路七十三號上天堂,我是種星星的人,你也可以是。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3

電影故事是以喪葬行業展開的,讓我很自然的想到——可能葬禮或者如何有體面的離開就是人生大事。但就像電影開頭所展現的那樣,死亡,是人人所避諱但終要面對的話題,就像醫院北面的喪葬店,只是看着冷清而已。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因不能接受外婆的死亡,陰差陽錯得跟隨主角從事喪葬工作並且最終接受事實、相互照顧的故事。聽上去有些無聊,但隨着劇情的推進,我感受到了電影傳達給我未曾想到的——死亡雖然應嚴肅面對,但可能也真的就不過如此。

例如將喪葬店安排在狹小熱鬧的衚衕裏,兩邊是婚慶店和理髮店(好像是),初看是這麼格格不入,雖鄰里間偶有摩擦,但最終也都接受並相處融洽,讓我感覺它不再那麼礙眼了;雖然葬禮貫穿了整個電影,哀傷的情感是逃不過的`,但我也能感受到了每一次的葬禮的形式以及它所帶來的沉重感都有所不同;還有一些其他的事件,雖然有些戲劇性,如兩個主角間的相互救贖、女友的離開、朋友的結婚等等。

這些都讓我慢慢感受到,比起未來要面對的死亡,可能我們當下纔是真正的人生大事——與其擔心未來,不如好好生活,自我照顧,對自己負責。

回想起之前看過的一些探討與死亡相關的電影,比如入殮師、尋夢環遊記、百鳥朝鳳等,雖然這部和它們有些差距但故事的背景更讓我熟悉,而且現在我才發現它所表達的好像也都是爲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入殮師講的是關於這個職業的故事,讓人們探尋工作的價值,任何工作都值得被尊重和認真對待,生活也應是如此;尋夢環遊記是說一個人的社會性死亡即當現實中沒有人再記得你時你纔算是真的死去,也是告訴我們要好好生活,值得被他人記住。

電影結束後我在想,我的人生大事是什麼呢?可能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吧。那我現在又在意的是什麼呢?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4

每個人眼中的“人生大事”不盡相同,有的認爲是婚姻,有的認爲是孩子的中高考,有的認爲是父母的安享晚年,有的認爲是有一份令人驕傲的事業。沒有對錯,在人生長河裏,有風浪波濤,有平靜,有燦爛,有苦難,每人都不一樣,卻每個人都有盡頭,盡頭也許是一開始就預見的,也許是猝不及防到來,當它出現的時候,也就是一瞬間讓你整個人生畫上符號。

“人死之前無大事”,請別輕易陷入情緒的漩渦無法自拔,如今時代各個年齡段輕生的案例不少,這屬於嚴重的,輕則動不動就EMO,遇到點芝麻事兒就覺得人間不值得,哪兒有那麼多讓你輕易懷疑人生或者結束生命的大事兒,回頭望去都是屁事兒。很多人都想要成功,擁有自有的財富,或是至高的權利,其實認真的平凡的過一生已是絕大多數人的成功。這並不簡單,需要你發現並且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念頭,在這念頭的驅使下,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活得有信念,有盼頭。 爲何說做到這個不容易,是因爲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左顧右盼,我們在盲目的工作和生活,爲了生存,爲了某種得到就會失去方向的慾望而忙碌,最終卻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經常在書中會學習到覺得很認可且明白的道理,但大多數的人只是把它停留在腦海,從未活成在這道理基礎上想有的樣子。

在某些課程導師都會問到一個問題,“你真的清楚你是誰嗎?”,成龍大哥有部電影的名字就叫《我是誰》,無關乎你的姓名,你的形象,你的地位和財富,以我現有的認知,它是讓我們清楚,我到底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我現在還需做哪些努力才能達到,我有沒有朝着我要成爲的人的方向前進,與他人的期待無關,與他人的評判無關,問你自己,這些思考明白了,千萬別隻是存檔在記憶中,要把它實踐且實現,也許你會變得更熱愛生活,更充滿激情,更擁抱他人。

最後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人這一輩子只有兩件事:“一件是關我屁事,一件是關你屁事”

電影還會二刷,還會有更多的啓發,歡迎大家有時間去觀看,同時願每個人都有星星的指引,也會成爲種星星的人。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5

這是一部什麼片子呢?喪葬、親情、家庭教育、死亡教育等等。感覺導演或者編劇想糅合的東西太多了。看的時候嗚哈嗚哈嗚哈,看完了好像除了那幾句金句,並沒有太多記憶點。

整體看下來就是《入殮師》糅合進了其他一些喜劇、衝突元素,反而模糊了主題。如果單純對喪葬主題感興趣,建議看《入殮師》就好。

看到最後,始終沒等到趙照的《人生大事》同名主題曲,電影確實沒有歌曲立意深刻,如果真的採用,感覺反而會有些違和。《送別》和《小星星》跟劇情契合度更高。

有兩處感覺轉折的有點生硬。一處是小文外婆的舞伴願意花巨資生前辦皇帝式的喪禮,雖然後文有交代,還是覺得有點爲了驚世駭俗而驚世駭俗。另外一處是小文生母突然出現及其驚世駭俗的經歷讓人錯愕。

另外,莫三妹與父親之間的隔閡和矛盾這個坑始終沒有正面填補。小文、父親病牀上交代二哥去世緣由和信件,都有側面推動,但是導演始終沒有正面去處理這種疏離感。

電影反覆強調人生除了死亡無大事,可是人生就是由許許多多小事組成的呀。正是這些日常小事構成了我們的人生。所以把每一天都過好,真正活過的人是不會怕死的。就像孔老夫子講的:

“未知生,焉知死?”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6

何冰說:我們來人間是來經歷的,不是來扮演完美的。

逼仄悶熱又雜亂無章的房子,有犯罪前科的兩個底層青年,他們雖然是入殮師,但所從事的事業卻不被周圍的人所理解。殯葬店緊挨着婚慶店,人世間的悲喜真的只隔着一堵牆。

這部電影裏的每個人物都不完美,甚至有着明顯的缺點,但正因爲如此,才更具有代入感。

滿嘴髒話不修邊幅的男主角莫三妹,固執又脾氣火爆的莫父,叛逆味道十足的小哪吒小文,當過小偷的男主朋友,怯懦又自私的小文舅舅,更別說那個自私又冷漠的舅媽了,就連最後出場的小文媽媽也曾經是一個小太妹……。

中國電影如果能着眼於底層人們的生活,這本身就值得讚美,我們看多了粉飾所有的富麗堂皇,看多了沒有窮人的中國電影,像《藥神》、《無名之輩》這樣描繪小人物的電影,總會使我們有一種被社會關注的親切感,有人說我的生活壓力本來就夠大了,我不想在休閒時間重溫小人物的不易。

如果逃避能使你獲得幸福感,那你還奮鬥什麼?真的勇士是要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的,只有直視問題才能發現問題之所在,並解決問題。

當你在感嘆當下價值觀偏離人情冷漠時,你如果依舊拒絕感知《人生大事》裏來自底層人的人性的溫暖,那你的心只能逐漸荒漠化,因爲你拒絕甘泉和雨露,你正變成你譴責的那部分人。

莫三妹是社會最底層人的代表,然而他卻表現出了平凡人的偉大,他的善良使他整個人發光,一個內心充滿善念的人,他的感染力是無窮的,這對我們時下早已被資本帶歪了的價值觀起到了修正的作用。

《人生大事》沒有完美化影片中的人物,這部電影更像是我們在旁觀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件,淚中帶笑,笑過哭過之後又不由得會沉思:我們來這世上到底要活成什麼樣子?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在生死麪前,名利得失都變得不值一提。

生命若值得敬畏,那死亡同樣值得我們尊敬,你可能會在某一刻聽到某個人意外離世而慶幸自己還活着,你也可能在親眼目睹了親人的生命被病魔或者意外奪走而感嘆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可是當你迴歸到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時,你又會爲名利得失所累,你會嫉妒,你會憤怒,你會計較,你甚至會報復,你會因爲受到的傷害太多而逐漸變得涼薄起來,你會後悔自己曾經是個無比善良的人,你甚至會認爲如果你在一開始的時候降低道德標準,或許你的人生會從此起飛……,你困惑過,你懷疑過,你糾結過,你在現實與信念和原則之間掙扎過,你爲曾經無謂的付出而懊悔過,可爲什麼你會有如此深重的撕裂感?因爲你的內心沒有一個衆始至終都堅信不移的信念,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

《人生大事》貫穿始終的是對生命的敬畏,不論生命在哪一站結束,入殮師都會給死者以最大的尊重。而這份尊重裏,承載着發自內心的善意。

男主莫三妹是生活中的失敗者,沒有享受過母愛,從小跟着父親從事殯葬服務,見慣了不該讓一個孩子見的場景,長大後找了個女朋友還嫌他窮,好朋友還是小偷,自己因爲女友打架坐牢,但最後遭遇女友劈腿,儘管被女友背叛,當情敵遇車禍身亡面目全非時,莫三妹卻能放下恩怨去爲死者留住最後一絲尊嚴,幫他進行遺容的恢復,自己尚且四處飄蕩,卻看不得小文無人庇護,莫三妹身上的光環皆因他的善良,這是人性的光輝散發的力量。

當我們習慣於將道德放在一邊只以成敗論英雄時,莫三妹這樣的人在很多人的價值觀裏就是傻缺,當你不以利己爲權衡利弊的準則時,你就是那個不合時宜不識時務跟不上時代步伐的人。

可是如果人人都以利己爲人生準則,那這個世界將會變成寒冬,當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溫情,沒有了善意,人類社會就會變成弱肉強食的叢林。

萬一那個被吃掉的人是你呢?你怎麼就能保證那個人不會是你呢?總會有比你強的人,我們難道不是更應該抱團取暖嗎?

《人生大事》一點觀後感,我們可能需要更多這樣的電影!

人生大事最新觀後感7

朱一龍在電影中極具顛覆性地出演一位刑滿釋放的刑釋人員,江湖人稱三哥,三哥從事的還是遊走於生死邊緣的殯葬行業。

殯葬師、刑釋人員、半道父女……選擇這樣冷門卻極具挑戰的題材,就連角色形象也來了個徹底的顛覆,這真的很朱一龍。不懼挑戰、熱愛冒險、拒絕被定義、不想呆在舒適區的他,又一次默默地用行動刷新了大衆對他的認知。可鹽可甜、可剛可柔、可動可靜、可正可邪、可雅可痞……一龍千面,誠不欺我。

中國俗語本有“這世間除生死無大事”之說,電影《人生大事》四字隱喻的,想來跟生死二字也脫不開關係。因爲世俗忌諱,從來沒有嘗試瞭解過殯葬行業,現在想想,刑滿釋放的三哥,在監獄裏經歷了社會性死亡之後,又要在殯葬業面對真正的生理性死亡,日日在生死之間遊走的他,對生和死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又會如何面對原本蒼涼慘淡的人生?他和半道收留的小女生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而因爲海報裏的暖暖煙火氣和殯葬業給人的淒冷之感有着強烈的違和感,也讓我不由想起用熱鬧溫情的方式講述生死離別的《尋夢環遊記》,這隱隱約約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似乎也在暗示我,題材雖蒼涼清冷,故事卻仍可治癒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