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樑小均演繹王羲之作品展》有感大綱

觀《樑小均演繹王羲之作品展》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梁氏大草,不僅僅是豪放,大氣,並不是一味的狂放,而是一種寫意式的展示,對當代秀媚一路二王草書的批判,是對書家自身天性的一種展示,一種宣泄,這對寫必求中庸之道的傳統中國書寫態度,是很好的挑戰,乃至顛覆。

觀《樑小均演繹王羲之作品展》有感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國文學,歷來提倡的是先寫中庸之道,寫社會,寫國家(廟堂),寫責任感,寫法,寫道,寫哲學,最後纔是自己的性情的流露,所以你看那些官方的論述中排名靠前的"精品"、"神品"都是先寫政治抱負,而後寫禪寫道,最最後纔是個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你看傳統的特別是唐代以後的詩評,以李後主、柳永爲代表的."純情感文學",往往會被批成空洞無物,過於粉飾,云云,地位不會是很高。箇中原因,自然是得和統治階級的要求掛鉤了,這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要求是吻合的,與所謂的"文化藝術需爲政治服務"的要求是吻合的。

中國曆代書作歷來不缺好氣韻好法度的中庸佳作,這些佳作,先求嚴謹的法度,再求一流的氣韻,而後纔到書家性情的流露。在"尚意"的宋朝以前,是幾乎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宋以後以至民國,乃至當代,都是變化不大。書法是藝術,藝術最高境界是寫心寫性情寫個人符號,書法也應該不例外。若是在社會飛速發達的多元化的今天,若還是爲精到而精到,在佔有一流的技法後還是爲寫而寫,那真的是太壓抑了,這對書法藝術的發展以及藝術家本身來說,都是不負責任的,都是折衷的。這跟十月懷春的少女,本該是好好地轟轟烈烈的談戀愛的時候,卻被爹媽鎖在家裏學女工,只能"獨守春閨","望穿秋水"了,觀後感《--《樑小均演繹王羲之作品展》觀後感》。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到,歷代書家,特別是官方書論家,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滴拿出藏在席底的前人那些或酒後或深夜書寫的性情之作,藉着燈火,淚流滿面。

多少書家眼紅着別人作品裏邊的才氣性情,並也被別人眼紅着。你眼紅我眼,我眼紅你眼,眼眼相紅紅成個紅眼病來。樑小均卻不用眼紅別人,只有被眼紅的份。因爲他學會了釋放,他對得起自己。

2011年9月27日,於廣州三顧軒走進王羲之--樑小鈞演繹王羲之作品展在臨沂展覽館開幕

五星紅旗、太陽、月亮形狀,耐克、麥當勞、勞斯萊斯標誌,紅黃白綠藍顏色,草隸楷行篆書體,大中小尺寸…

不知道我說什麼了吧?這就是我看這次樑小鈞展覽所想到的,你們看帖之後是什麼感想呢?

有中國書法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祕書長陳洪武先生爲展覽作的序言,複製如下:

我觀小鈞,乃江南奇才也。其英華早荗,志氣高遠,不然,何以揮斥翰墨,激昂雲天,作此磅礴大草焉!

初見小鈞,我甚是詫異,怎麼也無法將眼前文弱靦腆的書生與巨幅狂草相聯。然而,當我們語到深處,小鈞那逸氣勃勃、英風飛揚的天性就漸漸露出端倪。

每觀小鈞的狂草鉅作,都會深深感受到一種從視覺到情感上的多重強烈衝擊,一如錢塘大潮,倒海翻江,排空而來。如此氣魄,非心境澄明、胸襟闊達者,不能及此!小鈞的成功,亦非聰慧兩字所能包容。析其書法,知多年苦學張芝、二王、旭素以及明清草書,並加以融會與昇華。他的《擬王羲之小園帖》、《登鸛雀樓》、《赤壁懷古》等巨幅狂草,汪洋澎湃,酣暢淋漓,跌宕起伏,大有呑吐宇宙之氣概、卷舒天地之雄心。此等磅礴鉅製,可謂前不見古人之跡,若使少師再世,聊發顛狂,揮毫題壁,亦復如此耶?

今小鈞此展,別具一格,用屬於自己的語言,激情演繹羲之諸帖,大膽天放,縱逸雄奇。其在形式上欲借鑑現代藝術構成的元素,極盡探索之能事,不踐前人,一改舊法,試圖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審美圖式。

噫!適我者無非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