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血戰鋼鋸嶺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1

《血戰鋼鋸嶺》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吉布森式的作品,導演本人所崇尚的宗教說教與個人英雄主義表露無疑,充斥全片。在電影語言方面,也是非常老派甚至老套的,比如影片結尾時主人公被送下戰場,鏡頭調度從俯視的“上帝視角”到平視及仰視的轉變在諸多--十年代的電影中極其常見,在如今看來其中意味也太過簡單直白。

主人公的飾演者安德魯·加菲爾德演技紮實,“傻白甜”的形象貫徹全片,笑容實在太具感染力。

是的,你會被這部電影打動。當影片最後正主戴斯蒙德·道斯以紀錄片的形式出現,你不會不被這個創造奇蹟的男人震撼。當英雄故事以真人真事的形式展現出來,見證平凡人創造奇蹟,這纔是真正令人激動的啊!

總之,工整的格局、宏大的場面和充沛的感情,足以讓這部引進片在賀歲檔即將到來的12月脫穎而出。(能與之媲美的可能只有《薩利機長》?)縱使有不少缺陷,縱使不是最好的戰爭片,但依然足夠精彩就對了。

最後還是感嘆一句,國產戰爭片何時才能拍到這種程度啊…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2

救一個人,比殺十個人更加偉大。起初我是對這類型電影興趣不大,但由於口碑很好,就帶着父母一起看了。電影前半部分很好的交代了原由,男主爲什麼拒絕拿槍,男主和女主如何相連相愛,父子的感情線,但是主角的弟弟推動了一次劇情發展後就沒了描述。前半部分對戰爭的隱喻穿插的十分好,毀容的軍人,獻血,等等和原本和諧的小鎮形成鮮明的反差。表達了戰爭對人民生活的破壞。

這部電影側重點不在是,傳統意義上的個人英雄主義,一把槍單挑一個連的故事,而是在於救人,主角因爲堅定的信仰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拯救的傷員,不斷的在炮火中搜尋傷員,在日本軍隊的.眼皮底子下拯救傷員,只希望再救一個。而不是是傳統意義上的擊殺更多敵軍,由於是由真實故事改變的給人的真實感,帶入感是十分強烈的。

男主角選擇演員給我很大驚喜,高高瘦瘦也很符合原型人物,更加提現出信仰支持的力量,徹夜奔波拯救了七十多位戰友。再處理情緒方面男主角表達的很好,把人物的糾結,轉變成堅定的信仰全部都表達了出來 讓觀看的觀衆都感同身受。

鼓舞了我,我也將堅定信念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