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錢學森1100字觀後感

錢學森1100字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在他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錢學森1100字觀後感

——2007年感動中國頒獎詞

最近在學生會的組織下,觀看了人物傳記片《錢學森》,影片用大量的歷史影響畫面展現了一個愛國科學家的人生軌跡,資料翔實,感人至深。影片恰似思想的清流給新一代的我們以精神上的啓迪。

影片不長,一個半小時,但概括一個人的一生卻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錢老的一生。他歷盡波折歸國報效,以濃縮爲一個傳奇。一個抵得上五個師的科學家,放棄優厚待遇,不懼百般阻撓,毅然一心,牽動了兩個大國的神經,這在中美外交史上也是僅此一例了。他以踏上祖國的土地,以報效祖國爲最高榮譽,科學無國界,而科學家有國界。在給好友郭永懷的信中,他寫道:“快來,快來!……多帶書!……請兄多帶幾個人回來”。當獲悉郭永懷已抵達深圳,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今天是足踏祖國土地的頭一天,也就是快樂生活的頭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國吧!”。祖國有其他一切地方給予不了的東西。

他歸國之後,中國很快就有了“兩彈一星”,用了比歐美更短的時間,在那個“冷戰”的年代,這個籌碼對於大國間博弈起了重大作用。進而,今天我們有了長城系列,有了載人航天。成爲今天世界前列的航天大國,他傾注的一生心血已然在神州大地上播下了種子,中國人的航天夢想也一步步走向現實。

因爲大師的人格魅力以及學術素養,在中國的科學界,錢學森永遠都是一面旗幟,不管自己的聲望多大,他潛心學術,強調創新,把浮躁視爲科研人員的大敵。他希望中國出更多的大家,他關心中國的教育,在其94歲時,他對總理的建言更是發人深省---“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中國學界“乏大師”的現狀令錢老憂心不已。鍼砭之言給國家的教育界提出了批評,但更多是期望。改革創新的所需的人才與智慧都將出於教育。他留給中國的不僅僅是航天事業,更是科學的精神。

身在暮年,他說最高興的是有了更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機會,一生爲祖國科學事業奔波,國爲重,家爲輕,這也是一種犧牲,熱愛祖國,熱愛自己的事業,必將有拋卻。我們每個人都會從他的一生中,感悟家國的關係。他們是一體的,這在中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的存在。但正如其夫人在頒獎時所說的:他(錢學森)不敢自稱偉大,偉大的是人民。我們作爲炎黃子孫,一個人的價值有大有小,但都需立志爲祖國的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9年10月31日,98歲高齡的錢學森先生安詳仙逝。總結其一生,赤子之心,報國之志,驚世之才,錢學森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他逝而不朽的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後人將瞻仰,讚歎並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