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圓明園觀後感

圓明園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圓明園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明園觀後感

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們來到著名的圓明園遺址。這裏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我們一進圓明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蜿蜒的斷垣殘壁,以及那參天古木,令我不禁觸景生情。

1709年,圓明園建園之初,所到之處盡是華美壯觀、風情萬種的各式建築,透露着濃濃的西域美景與典雅的東方情懷,令人歎爲觀止。更神奇的是那“大水法”噴泉,它噴出的泉水忽上忽下,忽高忽低,時而騰空而起,時而委婉曲折,形如叢林舞蛇一般,皇上看了以爲這是在變戲法,便賜予了“大水法”這個名字。圓明園曾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可是,八國聯軍進入北京,見到如此之美景,嫉妒至極,便將罪惡的目光投向了這裏。從此,美麗的畫面消失殆盡了,只剩下無盡的黑暗。烈火吞噬了一切,刺鼻的硝煙瀰漫在天地之間。美麗絕倫的圓明園,就在這八國聯軍的鐵蹄下灰飛煙滅了。無數的寶物遭到掠奪,圓明園被燒燬了,讓後人感到無比的憤慨與悲哀。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八國聯軍是可惡的,但一個王朝的腐敗是更爲恐怖的。所以我們應當珍惜當今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大好形勢,以及祖國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爲祖國的日漸強盛作出貢獻。

遙遠的東方一片光亮,似日出東海時的“彩霞”,火紅的雲霞伴着陣陣紫氣,千里連綿不絕,不能不讓世人歎爲觀止。知情的人理應不覺奇怪,這畢竟是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最後時刻向世界放射出的餘光。就算化成灰燼,在這之前也要與《西遊記》裏的火焰山相媲美。大火連燒三天,映紅了東方的天空,迷惑了人們的眼睛。一時間,人們弄不清到底是光明的到來,還是黑暗的降臨。

享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就是在這場大火中向世界放出全部的光和熱的。

圓明園,始建於雍正年間,也就是康乾盛世的始鼎盛時期,大清帝國經過兩代皇帝的打拼,根基已經穩固,積富積強,國家大權牢牢掌握在雍正這位對權力充滿渴望的皇帝手中。但權力是無形的,依然滿足不了這位皇帝空虛的心。“得用點兒來證明我的權力與擁有呢?”雖然他明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道理。不過在當時看來,大建圓明園似乎是大有必要的。因爲滿清入主中原,建一個圓明園,證明出的結果,幾乎是難以預料的。它爲什麼被稱爲圓明園呢?清朝入關後,一切制度幾乎絲毫未改,只是因爲他們初來乍到,怕自己建立的制度難以服衆,故而照搬前朝,雖知部分有不合理之處。但他們希望治理的比明朝好,想讓明的體制更加完善,趨於完美,想讓大清國成爲理想化的明朝,故而取名“圓明園”。

終於,醞釀已久的圓明園,在總設計師雍正的策劃下如火如荼地開始建造了。向全國各地徵集的木料,石料,畫師,工匠的召書已經下達,數以萬計的人加入到了這座皇家園林的建造行列。他們從此日夜趕工,四季不停,整整三年。樸素,美麗,堪稱“世外桃園”的圓明園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人們震驚了,包括中國人,外國人,都面帶驚愕,不知道心裏該想寫什麼。雍正倒好,看到世之驚色,啞然一笑,帶上寵臣,遊園題字。這可是他藝術理念的真實體現,啊不,確切地說是清人藝術審美的體現!那種對稱恢宏,錯落有致的宮殿,水榭樓臺,高閣長廊的格局,無不是當時人們至上的追求。位於園林中心的正大光明殿是皇帝每天召集大臣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勤政的雍正每天天剛剛亮都會準時到大殿上,接受天下人的朝拜。正大光明殿建得異常宏偉,並位於全園的中心,皇帝建園的政治用意可見一斑。深夜,全園一片寂靜,萬家燈火都已滅盡,只有位於東南方向的大殿還燈火通明,那是皇帝還在批閱堆積如山的奏摺。拭完頭上的汗珠後,他真的寂寞了。已無睡意的他走出屋子,步入如水的月光中,心中考慮着的,依然國事百姓事。在渴望權力的同時,或許他並沒有考慮到負擔權力的痛苦與孤獨。自從園林竣工併入住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離開過這兒。園林給他的無非是填補部分的虛求慾望,至於原先預想的深遠政治用意,卻無從考證了,不過他本人是從沒有懷疑過的。至於每天那些妃子、兒子在園林裏遊玩,嬉戲,於他卻什麼也沒有。有時他也會讓兒子和他cosplay一下,扮演書生文人什麼的,下下棋,寫寫詩……全國上下漢族佔了大部分,作爲一國之主,要使政治穩固,必須掌握漢文化,從思想上統治人民,特別是激進的文人知識分子,所以學習漢文化到成爲一種政治需要了。皇室子孫每天天還未亮,就必須點着燈籠到書房讀書,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雍正駕崩後,文采風流的乾隆繼承了父業。即位的第二年,他就下令擴建圓明園。雖然大的格局並沒有多大改變,但樸素,淡雅的圓明園已不復存在。她換上華麗的衣裙,濃妝豔抹,和一般的皇家林園沒什麼異樣,不過稍顯華麗些罷了。對於圓明園的政治功效,乾隆似乎有所懷疑,或是認爲她的政治用途已不再必要了棗雖然他的名字並沒有改變。在他的指揮下,圓明園的擴建持續了將近十年。竣工之時,人們又一次被震撼了。這儼然是一座集中國五千年的傳統藝術審美之大成者的園林,其中充滿了從全國各地蒐羅來的奇珍異寶。外國人震驚的描述隨信寄回國內,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各國貴族以擁有中國的東西爲自豪,全世界也颳起了一陣“中國風”。東方成了舉世矚目的神聖之地,哥倫布出海的部分原因不排除尋找中國的可能。當然,外國人在震驚之餘,不免有幾分壓抑與嫉妒,但震驚與敬佩讓他們不由自主地以中國式爲時尚。

與此同時,西方正在爆發着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這次革命後,西方迎來了日新月異的進步。而此時的中國,還完全是封建體制,整套體制幾乎完全照搬明朝的“三省六部”制,政策還是唐朝的“重農抑商”,何其落後!要命的是,全國上下都在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狂妄自大,不願與西方互通有無,長期閉關鎖國。

人的本性似乎是這樣,越是讓他得不到的東西越是想得到。幾經要求開放被拒絕的外國人,爲了扭轉貿易逆差,以英國爲手的外商居然向華輸出,成功逆轉了貿易狀況。但他們認爲開放的口岸太少,並以中國禁菸運動爲藉口,毅然向中國發動了戰爭,強行打開中國的大門。節節敗退的新政府很快棄都而逃,英法聯軍從大沽口登陸,直搗京城。心潮澎湃的幾千名外國士兵闖進圓明園時,他們徹底被震撼了,令人神往,幾番現於夢境的圓明園就在眼前。但令他們無語的是,偌大一個萬園之園,居然沒有一支隊伍守衛……他們樂了,歡呼,盡情欣賞,一整天都被震撼着,心中但存敬佩。第二天,纔有一小部分人叢震驚中醒悟過來,接着有少量的珍寶失竊。之後,壓抑了很久的侵略者們終於爆發了,他們肆無忌憚的搶,見了這件,想要,見了那件,也想要,拿不動的,就會像猴子掰玉米一樣,見了這件丟了那件。我們很難去揣測他們那時的心理,反正幾乎人的所有劣性都暴露出來了,幾番夢中想做的,想拿的,或是親人朋友曾經告訴他們想要的,想做的,統統都有他們來完成。他自豪了,樂了,全然忘記了自己在搶劫,渾然沒有罪惡感,留下的只有滿足慾望後的快感,但人的佔有慾是無限的,珍寶太多,帶不走的他們就會毀掉。他們的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到。他們把毀掉的珍寶,讓它從這個世界消失作爲是一種佔有。我們真的無法想象那是怎樣一種畸形的心理。這種破壞慾從一開始就無法收拾,當該帶的都帶了,能砸的也砸了時,驀然回首,那山山水水,在文明的碎片中卻更添了幾分清秀;那花花草草,在野蠻額度腳印旁,卻更增了幾分嬌媚……侵略者們驚愕,同時又是多麼地憐愛,但這些都帶不走啊!也沒有精力去破壞它們,我們無法排除他們冒出就此停手的念頭。紀錄片裏說他們燒圓明園是爲了證明那幾天的“壯舉”,爲了想世界證明他們進入了圓明園,並毀壞了它。毋庸置疑,他們當時毫不含糊地毀園當作是一種自豪,一種壯舉。那是一種怎樣壓抑,不平衡的心理!其實,要證明他們毀壞圓明園,那些被搶走的無數珍寶就已經足夠了。但轉念一想,又有誰在幾千年後能證明那些東西是圓明園的?其實,他們的所作所爲都會被載入史冊。他們的罪行,蒼天可鑑!何須擔心罪行不被天下人知曉?何須多此一舉,燒了空園!這完全是對他們畸形心理,滔天罪行的掩蓋。然而,如我剛纔所說,這恰又是這種心理的坦白。或許,他們還有更加荒謬的想法,爲了掩人耳目,也讓人們多以爲大部分珍寶被毀於這場大火……夠了,夠了,我不想也不必再猜測下去。

大抵這場大火是圓明園的最終歸宿吧!從他被造出來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被註定了。她不是很明白的一生,就在即將爲世人大知的同時也煙消雲散了。從建設者的初衷而言,她並沒有完成使命的百分之三十。她究竟是一座政治建築呢,還是一座藝術建築,或許只是宏大的皇家林園?都罷了。不過她曾經存在過並被人破壞過,都爲世人所承認。並不像南京大屠殺那樣……與之相比,圓明園又要幸運得多了。

我們大可沒有重建圓明園的必要,她演繹了的這一切,已經足夠了。結局還是一樣的,不論是在哪個輪迴。在每一次戰爭中,文明總是被撕成碎片,更何況是易碎的文明!她並不像長城,金字塔那樣堅固。她即使不在戰爭中被毀,在後來的戰爭中,抑或毀於軍閥之手,抑或是日寇之手,無所定論,但唯一確定的是,她是註定要被毀的。

望好處想想吧!圓明園的文明並沒有在這場大火中完全毀滅,在一些國家的博物館裏,還是可以看到她當年的一角衣裙的,只是那場大火畢竟於後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可是在英法聯軍野獸般的洗劫後,園中的風景名勝、奇珍異寶和文化藝術藏品都所剩無幾,只留下幾根殘柱孤獨地立在冷冷的寒風中。中國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歷經了多少個世世代代的文化結晶就這樣在英法聯軍的魔爪下毀於一旦,給我們的祖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野蠻的英法聯軍,是你們在1860年燒燬了我們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你們掠走了我們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你們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法國着名的作家雨果曾給你們寫過一封信,信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的名字叫作圓明園。”如今,你們已把這個世界奇蹟用以無比野蠻的方式銷燬掉了,難道你們還不覺得可恥嗎?你們終究會成爲世界歷史的罪人。

看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畫着圓明園昔日輝煌與成就的畫面,再看看語文書上的殘垣斷壁和照片上的那幾根殘柱,總使我想起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回想漢唐時期我們的中國是多麼強大啊,可是到了晚清,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侵略者在我們的領土上胡作非爲,我真爲我們那時的祖國感到無比的惋惜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