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小時代》觀後感

《小時代》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小時代》是由郭敬明執導,楊冪、柯震東、郭采潔、郭碧婷等領銜主演的青春時尚都市電影,該片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小時代》改編,影片以上海爲背景,講述四個從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女生,經歷了友情、愛情、親情的巨大轉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時代》觀後感,歡迎閱讀。

《小時代》觀後感

  《小時代》觀後感

譭譽同源,圍繞《小時代》好與壞兩種觀點好似針鋒相對。

說電影糟糕的人,一個重要的理由是說它的批判性不足,甚至於上升到價值觀落後的層面。說電影成功的人,以郭敬明的粉絲爲代表,認爲電影迎合了他們的口味,而且票房上非常成功。

其實兩種觀點不見得是針鋒相對的。如果承認文化應該是多元的,那電影這種藝術形式也應該是多元的。可以說《小時代》批判性不足,但它最起碼沒有赤裸裸地說教。一部電影肯定會折射某種價值觀,但不能反過來以某種價值觀來輕易評判一部電影,除非它超出了底線。在這個精神迷茫而又難於整合的時代,《小時代》是現實的某種折射,很難用對與錯來評判。

同樣的,《小時代》票房的成功也並不能說明這部電影有多好。相反,作爲類型片,作爲粉絲電影,它有太多不到位,或者說應該學習借鑑同類電影的地方。這部電影與好萊塢同類電影差距很大,更重要的是,連一些基本的成功套路都沒有遵循。接下來就《小時代》來詳細地說一說“批判”,以及批判現實主義。

批判現實主義是一個文藝批評術語,最初指作品批評現實,但不會指出應該怎樣改變現實。按照這個標準,好像很多文藝作品都可以帶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帽子。但如果真的這樣,“批判”可就太輕鬆了。批判現實主義最初是從文學理論來的,那我也借文學理論來說。

自由主義文學,可分爲反烏托邦、批判現實主義兩種類型。反烏托邦文學排斥整體之主義的宏觀建構,認爲這樣會使人最終失去自由。批判現實主義則是直接批判不自由的現實,而且涉及對造成不自由的體制的解剖。反烏托邦文藝作品是呈現問題,批判現實主義文藝作品則是直指造成問題的深層原因。

內地絕大多數作品,可以說只到了反烏托邦的層面。比如批評《小時代》的周黎明,同時說馮小剛的《私人訂製》好,因爲有批判性。殊不知,從王朔早期的小說,到給馮小剛的電影編劇,以至於電影的呈現,都是反烏托邦文藝作品的代表,離所謂的批判,真還差了幾步。

到這裏可以挑明瞭說,在內地整體的文藝大環境下,用所謂的“批判性”來評價一部電影,說實話還沒有基礎。讓《小時代》承載這樣的作用,真是高看電影了。

  《小時代》觀後感

著名作家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可以說是開創了中國改編電影的爛片時代,自那以後,不知多少知名IP改編的影視作品一次又一次的撲街,似乎在不自覺的延續這個傳統。要說《小時代》有多爛,那就簡單從三個方面談談吧。

一是演技,裏面還有演技嗎?那就不談了,不過郭采潔其實還不錯,算是演的最好的了,事實也是從這部電影開始,她逐漸被內地人熟知。

二是主題觀念,其實這沒什麼好噴的,畢竟是一部粉絲電影,很多人噴這電影三觀不正,確實不正,但是你要是看過原著小說你就能明白,郭敬明導演只是完美的在電影中表現了原著小說中的價值觀念,但是我覺得有一點郭敬明導演還是失敗了,他想表現的這個社會的複雜和人心險惡等等,雖然是很好的爭議性話題,但他顯然不具備這樣的人生閱歷,於是我們觀衆看到的就是四個傻白甜各種吵架、和好以及莫名其妙的友誼。

三是故事情節,雖然是一部粉絲電影,但是也不能讓粉絲們看幾個女主莫名其妙的生活日常啊,好歹也上點心,搞幾個電影故事情節發展一下,甚至說是弄幾個狗血的情節讓觀衆過過癮也是個說法,但是什麼都沒有,只有郭敬明導演莫名其妙的表達着自己對於友誼的理解,四個女生在一起唱的《友誼地久天長》,這表達手法你也不得不說他是直接了,該有的鋪墊呢?

但是拋開這一切不談,我個人認爲《小時代》雖然是一部大衆意義上的爛片,但確是一部拍的還不錯的粉絲電影,至少對於小時代的粉絲們來說,有總比沒有強,我個人作爲小四的書迷,雖然覺得片子很爛,至少也滿足了自己對於IP電影的渴求。你可以說這是部爛片,但你不能說看這電影的都是腦殘,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尊重每個人的愛好也是最基本的素質了。

  《小時代》觀後感

《小時代》最直觀的優點就是提供了大量精緻而養眼的俊男美女,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堆砌俊男美女誰不會啊!但其實能達到本片這種精緻養眼程度的國產影視劇還真的沒有,甚至國產青春偶像劇、偶像電影都幾乎是一個缺乏優秀作品的空白類型。國內的影視行業一直以來都不怎麼會拍偶像片和青春片,要麼無趣平庸乏味,要麼充滿主旋律式的呆板說教,要麼是東施效顰般的土鱉時尚感,要麼是沒心沒肺、沒頭沒腦的瞎鬧騰,湖南衛視那部奇葩雷人加山寨的電視劇《一起來看流星雨》,就是這種“不會拍”現象的最最鮮明的體現。而郭敬明的這部《小時代》無疑是“如何拍好偶像片”的教科書級的作品,很顯然,郭敬明知道國內的美女帥哥很少有人能真正展現出精緻的時尚美感,服裝、化妝、髮型也都要真正體現出時尚精緻的味道,不能有一點點的山寨感。美女要美得各有特點,俊男更是達到讓人一眼看上去就難忘的程度,還要伴隨着慢鏡頭出場和各種裸身秀肌肉的畫面來強化觀衆的印象。當然,容顏美這只是基礎條件,還要美得貼合角色的身份和性格,這一點極爲考驗導演挑選演員的眼光和執導演員表演的功力,郭敬明都完成得十分出色。就拿片中的衆位帥哥來說,不僅是帥,而且帥得個性極其鮮明,顧源是叛逆不羈、倔強固執的帥,宮洺是成熟穩重、外冷內熱的帥,周崇光是玩世不恭、孩子氣的帥,片中的帥哥們能引發觀衆如此廣泛而熱烈的反響,本身就說明本片作爲偶像片、商業片的巨大成功。

郭敬明構思縝密、成熟穩健、風格突出的執導水準也同樣值得稱讚。整部影片敘事流暢,角色生動鮮活,笑點接二連三,沒有一場戲會讓人感覺無聊,經常採用的長鏡頭跟拍也十分穩定流暢,設計精巧,這對一位跨界新人導演來說都十分難得。雖然片中俊男美女衆多,但郭敬明並沒有搞成三角戀等國產影視劇常見的吸引眼球、營造矛盾的狗血路數,而是讓情感指針穩穩地保持在友情上,敘事主線保持在林蕭的事業打拼上,愛情戲只是從屬四姐妹友情和事業打拼的存在,從不曾喧賓奪主,讓女性友情有足夠的戲份來展現各種溫馨、有趣、感人的鮮活能量。當四姐妹在聖誕夜借酒澆愁、盡情狂歡的時候,當南湘站在秀場舞臺上對姐妹們表示感謝時,我相信大部分女性觀衆的內心都會被打動,都會產生“我要是有這樣的姐妹該有多好啊”的感慨。

此外,影片也並非像某些影評人說的那樣“炫富和堆砌”,更不“病態”,郭敬明在片中所表達的對物質的看法以及物質和情感的關係是比較現實而折中的。熱衷物質、愛好名牌本就是這個物質時代人們的追求之一,算不上什麼錯,郭敬明只是在影片中正常地加以展現,並沒有過分物質化和炫富,更沒有強調不勞而獲、花天酒地的生活。相反,無論是作爲富二代的顧裏,還是普通人的林蕭、南湘,都在憑藉自己的努力在積極打拼,尋找機會,展現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小時代”,甚至還通過顧裏之口對拿着家裏給的幾十萬信用卡的顧源表示了一定程度的鄙視,這絕對是有正面勵志意義的。再舉個小例子來說明影片並非炫富,林蕭打碎了宮洺的杯子,去買的時候發現太貴買不起,如果是炫富的話,那一定會強調這個驚人的價格來“炫”,可影片卻有意迴避了價格數字來低調處理,顯然郭敬明對於採用怎樣的尺度在片中展現物質是拿捏得很有分寸的。

郭敬明的導演手法讓我感覺最值得稱讚的是他賦予影片漫畫式的風格基調,讓劇情始終包裹在極佳的趣味性和喜感之中,讓觀衆在觀影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翹起嘴角、綻放笑容。一些人詬病影片失真、虛假、做作,正是沒有理解影片漫畫風格的緣故。郭敬明本來就沒想用寫實的手法來講故事,那樣也許就太殘酷太無趣了,而是用偏浪漫、夢幻、童趣的漫畫手法加以展現,片中的一個個帥哥們難道不像從漫畫裏走出來的嗎?宮洺那種像機器人般刻板的模樣和各種匪夷所思的怪癖,難道不是典型的漫畫人物風格嗎?片中還有一些搞笑小細節,表現手法也完全是漫畫式的,當林蕭發現學校派來談時裝秀的代表居然是顧裏時,鏡頭在這裏停頓了幾秒,只有窗外工人擦玻璃的吱吱聲,要把林蕭頭上加上黑線再畫個烏鴉飛過,就活脫脫是一幅漫畫了。還有周崇光故作客氣地問林蕭吃不吃冰激凌,然後就把一勺冰激凌塞到嘴裏時,林蕭嘴裏蹦出一個“吃”字,又是尷尬的瞬間停頓,喜感也完全是漫畫式的,這種喜感在國產商業片中是比較少有的,這也是影片爲何能讓青少年觀衆在影院裏笑聲不斷的原因。

最後再說說影片的畫外音和臺詞,有人說影片的畫外音讓影片劇情顯得割裂、碎片化,我在觀影時並沒有這種感覺,而且畫外音和劇情碎片化有啥必然關聯嗎?《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沒有畫外音,劇情不照樣碎片化嗎?郭敬明唯美範兒遣詞造句的畫外音,比某些國產大片無趣無味的人聲畫外音和串場字幕不是強多了嗎?而且,片中這些唯美的畫外音和臺詞,也是有值得回味的情感和思想在其中的,來聽聽周崇光站在秀場舞臺上,即興說出的這段話,“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裏,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你並不知道生活在什麼時候突然改變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裏去。你被失望拖進深淵,你被疾病拉近墳墓,你被挫折踐踏的體無完膚,你被嘲笑、被諷刺、被討厭、被怨恨、被放棄,但是我們卻總在內心裏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棄跳動的心。我們依然在大大的絕望裏小小的努力着。這種不想放棄的心情,它們變成無邊黑暗的小小星辰。我們都是小小的星辰。”

這難道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華麗而又最樸實的勵志宣言嗎?讚美《小時代》!讚美《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