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關於語文工作計劃模板彙編十篇

關於語文工作計劃模板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此時此刻需要爲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爲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工作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語文工作計劃模板彙編十篇

語文工作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本學期,結合市教委關於《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等第制評價》、《上海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試行)》、上海市教委提出的開學關鍵詞《優質、均衡、減負》的實施意見,以及課程教學部工作的目標:提升教師課程領導力,走一條“基於課標,關注路徑,減負增效”的發展之路。制定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教學部計劃,主要圍繞“基於課標 關注路徑 課題引領 提升素養”開展系列教研活動。

主要工作

(一)根據課程標準,關注課堂實踐,提高教學質量

(1)每位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在備課時關注三維目標的達成,特別是重點難點的突破;關注課文例段中的訓練點,分析品讀,指導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關注訓練數量的精簡,達到以點帶面、舉一反觸類旁通的目的;關注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2)“以學定教,打造有效語文課堂”。每堂課體現語文課的特點,加強學生各種形式的表達訓練,學生活動不少於20分鐘。

(3)備課組內,進行微格片斷分析,重視語言訓練點教後得失的積累,積極反思,改進。

低年級語文學科要進一步結合年段特點和課程標準強化“隨文識字 分佈落實 各有側重 科學記憶”的研究,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減少重複低效的機械作業,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愉快,更開放,更高效。

(4)備課組內,積極動腦,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多樣化的作業,並認真籌備《多樣化作業》的大組交流。

備課組圍繞課程標準合理設計作業,備課組內要統一作業、練習和階段測試次數以及評分標準,提高課課練、週週練、單階段測試的質量。

本學期繼續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採取“優秀、良好、合格、須努力”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二)落實常規管理,加強自主學習,搭準教學脈搏

細化備課組活動,除了定時間還要定內容、定形式、定要求。

加強教學實踐研究,把研究重點放在有效教學上,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教學觀摩、集體備課、說課、評課和教學反思工作。每次備課組活動,應根據課程標準,進行本年級語文教材單元分析以及一個單元中的重點、難點分析。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節研究課,交流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爭取做到研究課前,老師預先備好課,大家聽課並集體討論,修改並形成教案進行研究課,在聽取大家的意見後再修改教案,真正做到“一課多磨”。

深入課堂調研,繼續實行推門聽課、教師互相聽課等多種課堂研究制度,對規範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進行深層次地促進和指導,並對隨堂聽課有評價反饋。

(三)參與課題研究,深化教學改革

本學期語文教研組要繼續進行《關注訓練,崇尚表達》這一課題的'研究,在前段研究的基礎上,要更上一層樓,就需要備課組每位教師的共同努力。在教學中重視實踐,重視過程性研究,真正使課題研究成爲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手段之一。

(四)課題引領,推進繪本閱讀,提高閱讀興趣

規範語文拓展課,在市級課題《幼小銜接期開展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的引領下,繼續推進繪本閱讀課程,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上播撒文學的種子,期待它的生根發芽。

1、認真上好每週一次的語文拓展課

2、規範語文拓展課的授課內容,分別爲校本“悅讀越美”教材、《語文綜合閱讀》。

每月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活動”,並且指導做好摘記卡,讓閱讀成爲習慣。

備課組四位老師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形成資源共享、團結合作教研文化氛圍。

4、提教師語文素養。

要求語文教師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讓課堂教學語言變得準確、生動、形象,爲學生示範;要求語文教師要博覽羣書,真正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要求語文教師還要學會寫教育筆記,作好教育反思。藉助網絡的優勢,要求教師積極參加網上學習和交流活動。備課組每週活動組織語文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等教學刊物,讓教師在堅持讀書的同時也提高自身語文素養。

語文工作計劃 篇2

近年來高考的命題一直在進行改革,而語文命題改革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如何進一步準確測試考生的語文能力,如何進一步體現對中學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總體思想仍然是全面考查考生的語文能力,有利於高校選拔優秀的學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從而使高考和教學在發展方向上一致起來。

高考語文主要測試五個方面的能力: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鑑賞評價。高考語文考試內容爲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古代詩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寫作五個方面。

(一)二輪複習計劃。

1、指導思想:

緊扣“考綱”,研究考題,把握方向,講練結合,培養能力。

2、操作方法:

採用切大塊分小塊複習的方法。

(1)語言知識及運用:

對這部分知識的講授要本着簡明、實用、高效的原則,要結合實例講解。耍根據“考綱”內容要求,將每點內容分解爲若干測試點,將每個測試點配上5個左右的題目,強化訓練,直到過關爲止。語文基礎既是技藝之學,也是積累之學,是檢測學生真正語文水平的根本,所以這一知識板塊的複習,必須重在挖掘以往知識庫存並伴隨着持續的大量的課外積累即“功夫在課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閱讀理解:

包括現代文閱讀理解、古詩文閱讀理解。複習本部分內容,重點是選好例題與習題,最好是以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爲例題與練習題,緊扣“考綱”考點要求,講練悟結合。講,要講出思路,講出方法,講出規律。練,耍練出能力,練出信心,練出水平。悟,即讓學生在自己練、教師講的基礎上,結合考點內容要求及例題,及時消化總結,真正轉化爲自已的能力。

3、複習要求:

語言知識及運用部分要特別加強應用能力、理解能力等訓練。閱讀理解部分要想方設法調動起學生的自信心,克服爲難發愁思想。寫作部分要加強規範化訓練,重視語言訓練,追求個性。

(三)三輪複習計劃。

1、指導思想:模擬訓練,回扣課本,穩定情緒,增強信心。

2、操作方法:教師從大量的手頭材料中,按照高考題的形式,精編3套左右的試題,進行模擬訓練。並以提高學生的應試信心爲目的,加強講評。回扣課本階段要明確告訴學生該複習、回扣什麼,而不能籠統地、盲目地回扣。

3、複習要求:要控制複習節奏,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反芻”。

(四)寫作。

可以作爲一個專題,有計劃地貫串於整個高三複習中。⑴加強文體訓練。⑵突破重點、難點。⑶重視技巧訓練。⑷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五)主要措施。

今年語文複習應考可注意這麼幾點:

(1)全面複習,夯實基礎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作爲命題的原則,對我們的總複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學、更有序地訓練學生的識記、理解、分析綜合、應用和鑑賞能力。而不能擺花架子或尋求一蹴而就的捷徑。

(2)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要練之有“法”,除了有訓練量的保證外,更重要的是加強題型研究,給學生提供規律性的解題鑰匙。

(3)重視“語用”訓練。

語言情景題(改病句,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句式的變換、仿寫、選擇,語句擴展,語段壓縮等等)要有專題突破的措施,總結規律,強化技巧,落實操作性訓練的“序”和“量”。

(4)作文訓練要到位。

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多種形式和內容要顧及到。注意以下幾點:

①注意訓練審題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開放式作文,審題不當也很難寫出內容深透的好文章。

②關注生活,關注優秀文化傳統,關心社會,豐富學生的思想,提高其認識能力。

③重視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在寫好規矩文的基礎上,鼓勵創新,加強創新思維訓練。

④加強思想修養,進行思想感情訓練。

⑤注重表達,強化情文並茂的針對性訓練。

(六)如何提高複習效率。

1、強調精講,變搶時間爲比效率。

2、強調精選,變多練習爲巧練。

3、強調學法,變學會爲會學。

4、學習高考試卷、試題。

首先,要系統地、動態地學習試卷、試題,即將近年來的試卷、試題看作一個整體,有比較、有分析地加以研究。

再次,研究試卷、試題,旨在爲我所用。在使用試卷中,我們提倡多種方式:

拆開法:即隨着教學或複習的進程,將試題化整爲零,每一階段"只取一瓢"。事實證明,此方法效果明顯,它結合學習和複習的內容,並且是"高考考過",格外引起重視。

微變法:即根據試題的材料,將原來的試題加以變化,如將新聞記者的素材進行分段,瞭解結構。抓住重點語句,歸納中心。對語言、表達方面的分析……還可將選擇題變爲簡答題,如文學鑑賞改爲從某一角度加以評析。語病診斷的選擇題變爲修改病句題……

(七)有效地使用課本。

1、抓準訓練點,淡化"基本篇"。抓住每課、每單元的訓練點,集中訓練某一方面,其餘大膽捨棄。

2、力主自學。高考試題的作答,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對自學水平的檢查——閱讀一篇材料時,再沒有老師講解,靠的是自學、自求、自得,然後交出答卷,以供評定。

(八)有效地使用練習。

1、語言知識與能力宜分散。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是語文學科訓練的重點,也是考試的重點。

以往的訓練有兩個偏差:一是過於追求系統化,摳名詞術語。二是集中一段時間反覆訓練。此類的訓練宜長流水、不斷線,既可防止枯燥乏味,又有利於在反覆的訓練中加強語言的感悟能力,有利於遷移。

2、重視分類訓練,少搞綜合訓練。

3、練習應注意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1)試題的測試目標,即本題考的是什麼,必須與《考試說明》緊相掛鉤。

(2)立意與命題的角度,即通過什麼,或從什麼角度來考查的。例如,通過給文章選擇題目,考查對說明對象特徵的準確認識及作者的感情傾向。通過關聯詞的選擇,理解句間的關係。通過語句的`轉換,考查對文意的理解。

(3)干擾項是如何幹擾的。干擾項的作用是"誘答",特點是似是而非,"似是"的情況又不盡相同。有的涵蓋過大,有的函蓋不全,有的局部偷換,有的單獨看來是正確的判斷,但文中未及,有的是文中談此,而題中言彼,即"論題偷換"或違背"同一律"。

(4)解題的思路和依據。通過思路和依據的分析,有利於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5)作適當的拓展。一次、幾次或一段時間的練習後,應再補充些同類性質、命題方式有變化的練習,不僅瞭解其"宗"、更瞭解其"變",於"萬變不離其宗"的訓練中,把握試題的正確解答規律。

以上談到了關於訓練的建議:語言訓練分散,綜合練習不妨"肢解"爲分類練習。此外,能力涉及較多的也不妨分步、分解地加以訓練。如將閱讀分爲:概括、篩選、歸納、理解……提供的閱讀材料也不一定是整篇文章,也可以是片斷。再如,病句也宜先分類辨識、修改,再綜合訓練。

語文工作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2人,年齡一般在9—10歲之間,大部分同學學習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好學,但也有少數一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個別同學頭腦不夠聰明,反映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後進生的學習。由於孩子們大都來自農村,部分學生能博覽羣書,涉獵各種不同信息。少數學生除教科書外,幾乎沒有閱讀其他書籍的習慣。再加上家長的文化底蘊較淺,在家庭輔導和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這是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材的特點

<一>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本冊教材在每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的內容和情境圖。

2、選文形式多樣,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的課文

本冊教科書繼承了前六冊教材選文形式多樣的特點。除了常見的詩歌、散文、故事、神話、傳說、寓言等體裁,又增加了說明文、科學小品、劇本等新的體裁,使課文的體裁更加豐富。

<二>注重學生各種語文能力的培養。

1、教材重視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材注意了課文的導學設計,在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泡泡圖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

2、教材採取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主要表現在:一是課後練習中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二是每篇課文之後都設有“詞語花籃”欄目。三是加強了朗讀、背誦訓練。

3、密切聯繫學生的閱讀和生活實際,安排適量的“小練筆”。隨着學生會認、會寫字的增多,進入四年級的學生動筆寫話的願望會日益增強。本冊安排了5次小練筆。

<三>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改進“語文百花園”的形式,豐富“語文百花園”的內容。

爲了更好地體現整合,本冊編排了“語海暢遊”欄目,將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部分進行綜合,接着是“積少成多”、“閱讀平臺”、“筆下生輝”及“語文大課堂”。其中“語文大課堂”屬綜合性學習,使語文百花園的內容更豐富有趣。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與內容

本冊教科書繼前七冊之後,仍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8個專題、他們依次是:成長的足跡、秀美的山川、科學與環保、愛國精神、人間真情、故事的啓示、人與自然、中外文化。每個專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着豐富的教育價值,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與愛美情趣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面貌;可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學,爲實現理想而努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90個字,會寫200個字。

2、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學習聯繫上下文,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筆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學習默讀,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練習複述課文。

6、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從生動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啓發,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民族自豪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啓迪學生的思想,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積極學習先進的課改理論和新的教學理念,收集並認真學習新的課改信息,瞭解前沿的課改動向,認真及時、系統地做好學習筆記,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養成勤於質疑,善於思考的好習慣,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會思考,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以勤奮好學、無私奉獻、熱愛學生爲座右銘。

2、把握好教材的編排意圖和特點,整體設計學習內容和實踐活動,結合本班情況和自身條件,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使語文學習生活化。

3、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鑽研,掌握新的課改理念,勇於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造性地運用,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努力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並及時深刻地進行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在教學中,教師要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採取多種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積極的學習方法,讓他們樂學、善學、積少成多,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5、針對學生書寫不規範的問題,我準備憑藉教材把寫字任務妥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對少數不容易讀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加強課外輔導,及時轉化後進生,積極開發利用身邊的資源優勢,(校內圖書室、班內圖書角)拓寬課程教學渠道,讓學生從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從身邊學語文,從身邊用語文。

7、與家長、社會聯繫在一起,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關注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教給孩子們更多的學習方法,實施自我評價和互評相結合,師評、生評及家長評相結合,平時評價和期末評價相結合,使學生從中得到提高。

8、在閱讀中進行詞句訓練,要結合生活積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理解詞句不脫離語言環境,逐步地使學生學會善於把握文章的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

9、重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係,爲學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礎。

語文工作計劃 篇4

一、在思想上,愛國愛黨,積極向上。

我積極參加政治學習,爲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每週五我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先以身作則,時時做到教書育人、爲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爲去感染學生。作爲一名教師自身的師表形象要時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師表形象的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

因爲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心較強,樂於接受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勞任怨。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業務能力都得到較快的提高。加快形成自己的上課風格。

二、在教育教學上,敬業愛崗,嚴謹治教。

作爲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刻苦鑽研如何把課上得生動而有趣,才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從而顯現出獨特的上課風格。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深感肩負責任之重大,雖工作繁雜,但不敢懈怠。爲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課前,我認真仔細的進行備課,根據本班學生特點,對教案進行認真的修改,課後佈置的作業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

其次,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堅持課前預習,讓學生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帶着問題上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等。

再次,在教學中滲透德育課題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環保、愛國等的教育。本學期我班開展了“植樹造林,愛護環境”主題隊會,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認真的收集資料,刻苦的排練,使得主題隊會開得很成功,這不僅鍛鍊了他們的能力,也使他們懂得了不少環保方面的知識。

三、在課餘時,努力自學,勇攀高峯。

計算機作爲信息時代的主要載體,在素質教育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然和計算機有着直接的、密切的關係。因此,教師學習計算機成了當今教師的.必修課程,也是形式所迫。

爲了能將多媒體運用自如,強化自己的基本功訓練,我除在學絞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以外。還自己購買了不下百餘元的資料書,在家自學Authorware和Flash,現在我已經能運用Authorware製作課件,用Flash做簡單的動畫。

但是學習計算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事,它就像一個永遠遊不到邊跡的大海,只有在平時不斷的學習中慢慢積累知識,才能使之更加靈活的運用於我們的教育教學中,這就需要有一個好的學習心態和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我想我會繼續延着這條路走下去的,掌握更多的關於計算機方面的內容。

語文工作計劃 篇5

爲了更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確保20xx年高考語文學科取得較好成績,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高考語文複習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要認真研究《課標》和《考綱》,明確《考綱》中每一個考點的要求、範圍、難度,明確出題點並找出規律。在語文複習中訓練、探究、鞏固哪一環節處理不好都會影響複習效果,所以我們要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意識上下功夫,使學生始終保持適當的興奮度;要以學生的思維活動爲中心、以學生的領悟爲基礎、以學生的運用爲落腳點,使學生全面介入教學活動而不是被老師牽着走;要幫助學生形成條理化、有序化、網絡化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感悟歸納能力、知識遷移能力、方法運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爭取讓學生在每一堂課、每一個步驟都有所悟,有所得。

二、 工作目標

1.深刻領會高考考試大綱的基本精神,準確把握考試大綱的整體要求,把對高考考試大綱的理解轉化爲教師的教學行爲,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

2.堅持課堂教學改革,要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探究,爭取在高三一年的學習中使學生在不同層面都得到提升。

3.搞好學科教研組建設,強化協作精神,創建團結、和諧並充滿創新與活力的優秀教研組,關鍵要在研究高考考題的方向上,要有校本化的學習資料,爭取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三、 主要問題:

1.迴歸課本不到位。教師在複習課本知識時有些浮躁,認爲除了默寫不會有原題,何必過它,於是就對課本輕描淡寫地走一遍,甚至對許多課文不聞不問,就是過也只是只看知識,不注重用課本的經典材料訓練思維能力,結果導致大量印發、購買材料,不加判斷地使用材料,使學生的能力難以提高。

2.教師不能做到精選習題。因爲教師缺乏對複習整體的'思考,缺乏對《課標》和《考綱》的認真分析,缺乏對提高教學效率重要性的認識,因而不能對習題進行必要的取捨和整合,導致題海戰術,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教師對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訓練不足。學生在第二卷失分較多,一是理解有問題,經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語言表達不準確、不簡練、邏輯性差。 對於“理解”問題,主要因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學法指導,沒有很好地摸索規律性的東西,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在平時訓練過程中總是懶於思考,靜等教師講解答案,然後抄在紙上了事。對於“表達”問題,主要因爲教師過多地注重講,而沒有注重寫,沒有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和訓練。學生僅僅聽一聽、看一看和親自寫一寫、練一練的效果是

不同的,聽過看過就忘了,而寫過練過印象就深刻多了,因爲它可以促使學生思考,這樣纔會使學生有實際的提高。

4.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積累量少。高三教師還是就資料講資料,忽視了學生最基本的語言感知力還是來自閱讀,閱讀不僅僅是爲了解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培養他邏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5.作文訓練效果甚微。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每次教師都花大力氣布臵作文,可是寫到最後學生卻越來越不會寫作文,不喜歡上作文課,許多老師最後就只有放棄了。

四、 主要措施:

1.迴歸課本,夯實基礎。

高考考察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而課本是基礎知識的重要載體。比如說,高考題中的文言文閱讀選文雖然在課外,但考查的知識點: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都可以在課本里找到。基本能力在課本中也有體現,如高考題中的現代文閱讀考查的能力點:理清思路、篩選信息、把握文意、揣摩語言等都是我們學習課本時的重點內容。因此,在複習時,涉及到相關的知識點、能力點,多翻一翻課本是大有裨益的。再者,中學語文教材精選了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是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華,有深厚的文化內蘊,尤其是高中五、六冊的選文,談人生,談哲學,談藝術,認真閱讀鑽研這些優秀的文化精品,是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最根本的手段。

學科組要集體討論如何使知識迴歸課本的問題,並安排教師對課本主要知識進行歸類,編成校本教材,同時要指導學生進行復習。教師要寫教學反思談談對如何運用課本的認識。

2.依據《課標》和《考試說明》精選習題

進入高三以後,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語文有這樣的感覺:語文知識不少,管用的不多;學習的課文不少,考試考到的不多;做的練習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問題就出在練習上,教師基本都是一本資料講到底,不瞭解學情,不分析考試方向從而讓學生做了很多無用功。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課標》和《考試說明》,以高考試題、試卷爲藍本,全面地研究高考試題、試卷,包括它的總體設計、各題的考查目的、設問的角度、干擾項設計的特點、解題思路等等,並在此基礎上精選習題。教師應當讓學生通過做題,多多思考,舉一反三,悟出規律,練就“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習題的選用應以以下三點爲標準:一是知識的高含量。試題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蓋面,儘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識點。二是思維的開放度。適度開放,給考生以思維的空間,而不是就題論題,死記答案。三是文化內涵的厚重性。各地試卷在選材上都趨向於文化含量高、文學色彩濃的文章,命題時注意挖掘其內蘊。

學科組要組織教師對資料進行篩選,重新組題,自己編題,形成校本特色。學科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3.不斷反思,有錯必糾。

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題庫。把每次考試學生做錯的題集中起來,並養成對錯題進行反思的教學習慣。學生的反思應突出:自己是否很好的理解了題意,弄清了問題與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繫,較快地找到了答題的突破口,在答題過程中曾走過哪些彎路,犯過哪些錯誤,這些問題後來是怎樣改正的,表述是否符合邏輯,語言是否流暢等等。學生的反思和探究的思維習慣要靠老師來引導。

反思以後要改錯,要求學生把高三一年來所做過的試卷、練習,分類整理裝訂,把做錯的題目一一糾正過來,明確錯誤原因,以免再犯同類錯誤。要相信高考的能力要求和知識要求不會超出這一年來所作練習的範圍。

4.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主觀題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首先,培養學生定下心來讀文章的習慣。對文章要總體把握,有總體印象,答題時注意上掛下聯,到文章中尋找對應點。在閱讀中,一些同學不會從文字出發欣賞“細節”,從而逐步提高感悟語言的能力,沒有養成“依言”入情悟道的習慣,精讀文章,學會欣賞“內涵”,更談不到情感得到調動與薰陶,思維得到“內化”與拓展了。

其次,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裏提供一種思路:

例題引路——感悟探究——鞏固訓練

例題引路:以近年高考試題或模擬試題中的典型試題爲例子,引導學生分析答題的基本要求和思路,並對今後此類考題作前瞻性預測。例題的選擇要有典型性,它是檢測的標尺,是分析失誤的前提,是歸納總結的基礎。

語文工作計劃 篇6

德育作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是學校教育的永恆主題,對培養青少年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法紀觀念和文明習慣,逐步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起着主導作用。在各個學科中都蘊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語文學科,德育材料更是豐富而生動,在語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實生動地展現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或熱情漚歌我們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繪美麗多嬌的祖國山河,或深刻闡述生命意義……,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語文教材優勢,進行德育滲透,讓德育與智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促使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在語文教學中,堅持文道結合的原則,讓學生獲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體、形象。

各個學科的知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點,思想形成了學科知識的內在屬性,它們互相融合,互相滲透,脫離了教材,談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說教;反之,沒有德育的教學,智育也是蒼白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爲了更好地實施教學,落實教學目標,德育結合,文道結合是要的,對於具有豐富而生動德育教材學科的語文學科而言,這一點更是關鍵,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寫作背景,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欣賞,歸納總結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一定寫作技巧的同時,能更具體形象地獲得思想教育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技能,而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二、在語文教學中,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之成爲積極向上的動力,也確保教學中德德育滲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過程中,動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繼續,更是持之以恆導之以行的基礎,因而使受教育者獲得真摯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是提高德育滲透效果的保證。在於文學科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即使一塊塊的情感天地,教師可以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巧妙的教學手段,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蘊含的真、善、美,從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總之,激發學生心底的真摯情感,纔會使學生逐漸脫離低級趣味,而產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追求真、善、美,樹立遠大的目標,併爲之而奮鬥。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品德薰陶

教材中德育的內容,不可能像學科知識那樣處處明顯,它往往是內在的、深層的`,個別隱蔽的,思想教育是滲透在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與學科知識融二爲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能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內容上,而應當是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德育因素,語文學科的德育,材料雖然豐富,同樣需要我們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滲透的成效,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文中字、詞、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變換、文中修辭、標點符號的運用,使學生能意識到祖國語言無可比擬的表現力,體會到祖國語言質美意深,簡練如金的妙處,能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姿,包羅萬象。

四、把德育滲透到各種形式的語文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使對於文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學生增強素質的另一途徑。監視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詩歌朗誦比賽,成語股市比賽,收集簡報,做手抄報,開討論會、講演等。這些活動豐富學生德語文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素質,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例如語文活動的比賽,既能激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也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協作的重要性。古典詩歌朗誦、講成語故事,讓學生們能掌握朗讀、講演的技巧,又讓學生能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精煉形象,祖國燦爛文化的源遠流長,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

五、利用課外輔導進行德育滲透

課外輔導如開展培優扶差,批改作業,指導練筆等,這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深化、鞏固,當然也是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另一途徑。大家知道,課堂教學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一種教學活動,對知識分析、理解及德育滲透難免要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而課外輔導,相對限制少,使教師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現狀進行少數或個別的輔導,這樣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體、形象。不僅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連效果也得到增強,例如培優撫差,因爲對象使學生羣體的兩極,人數較少,這就方便了教師有針對行的輔導,自然德育滲透也能更具體、實在、形象、直接。作業批改,如日記、作文,教師可以通過評語,知道學生,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確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不斷增強自身的道德情操。並將它化作學習進步的動力。

總而言之,德育滲透的形式、途徑多種多樣,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應當立足於與文學課教學,積極探索,積極參與教改,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挖掘語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認真、積極地進行德育滲透,使之成爲青少年學生學習、涉過的動力,將更多的學生培養成品學兼優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會小公民。

語文工作計劃 篇7

一、教研工作總體目標:

本年度小學語文工作,圍繞“注重實效,提高質量”這一目標,結合我區教學實際,依託今年我區的教學評估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核心,以爲學校教學服務爲宗旨,爲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爲出發點,對全區小學教導主任及語文教師開展各種培訓活動,同時,爲突出活動的實效性,培訓活動之後採取不同形式的評價措施,以達到三個提高:

(一)提高小學教導主任指導教學的能力。

(二)提高教師學習和使用新課程、新教材的能力。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主要工作:

3月份:

五年級下冊新教材培訓(中旬)

培訓時間:1天

參加人員:各學區及學校教導主任;全區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師;小學語文中心教研組成員

培訓內容:上午:講座 “立足教材開發課程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各年段課標對比及其教材分析及各部分教學建議(結合課例)

下午:① “追尋李白”文學單元及其教學

②觀看課例

③評價:問卷式評價

4月份:

1、“XX年年----20xx年度第一學期小學語文學科試卷分析”

(上旬)

培訓時間:半天

參加人員:3---5年級語文教師;各學區及學校教導主任;

小學語文中心教研組成員

培訓內容:針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命題思路和發展方向,結合我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從整個小學階段試卷的命題思路、我區3---5年級考試情況分析及存在問題、本套試卷各部分設計意圖及各個版塊中體現的年級的'層次性、對今後教學的指導意見等方面開展專題講座。

培訓評價: 待定

2、積極籌備期中檢測工作,檢測後收集並整理檢測結果及分析。

5月份:

1、成立礦區首屆“小學語文校本研修專業團隊培訓班”並開展活動。(中旬)

培訓時間:1天半至2天

參加人員:各學校教導主任、部分骨幹教師(中心教研組優先)40人左右。

培訓內容:①結合和集體備課,開展“文本解讀”講座

②參加培訓學員分組,並集體同備一課

③每小組推選一人進行現場作課,並開展課後研討及評課活動

2、教導主任業務培訓(下旬)

培訓時間:1天

參加人員:各學校教導主任

培訓內容:①新課標的學習

②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開展評課活動

③新課程理念下教案的書寫

④如何指導課堂教學

活動形式:講座輔以交流互動

評價方式:待定

6月份:籌備期末考試工作,考試後收集並整理檢測結果及分析。

三、關於中心教研組的管理和使用

1、3月底完成小學語文中心教研組管理制度及職責的修改完善工作。

2、繼續調動中心教研組人員蒐集各種教學資源,輔助教學。

3、本學期開展兩次集體活動:

3月下旬,針對新教材培訓中教師在教學中的困惑開展研討活動。

6月初,小學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複習研討。

※幾點補充說明:

1、在積極開展學科活動的同時,依照小教組工作細則,參與各項活動,促進教學評估工作有效開展。

2、關於音樂、品德學科的活動:3月底制定出音樂、品德學科測評方案。

礦區教研室

  20xx年x

語文工作計劃 篇8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有苦,有甜,有笑,有淚。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一年級孩子剛從幼兒園孩童轉變成小學生,很多幼兒習慣也隨之帶了過來,如:上課隨便下座位、不愛舉手回答問題等,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我用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對孩子學習習慣進行特別指導,包括怎樣坐,怎樣拿書,怎樣握筆,都是一個動作一動作地反覆訓練,直到完全符合要求。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巧抓識字教學

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3、要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識字,它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至關重要。教材的安排也是十分重視識字的教學,特別是在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對識字量的要求比較高,一篇課文要學會十幾個字,教學任務重。在平時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的特徵,在識字的教學中,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能輕鬆的掌握所學的漢字。特別是我在教學中創造出了“猜字迷教學”、兒歌識字法、活動識字法(通過比賽、遊戲識字)、生字卡片識字(自做生字卡片)、生活識字法(通過廣告、招牌識字)、比較識字法等識字方法,讓孩子在快樂中掌握識字方法,增加識字量。

(二)狠抓寫字訓練。

要有喜歡學習漢字的願望。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同時要求寫字姿勢“正確”。而寫字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教學生寫好字,就必須針對少年兒童心理,培養寫字興趣。我根據兒童特點,即一年級小學生上課一是缺乏耐心,二是喜歡錶揚,三是好奇,有嘗試精神,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1、精講少寫。一年級的課文短,生字少,筆畫簡單。我採用圖片、卡片相結合,形象教學漢字圖,幫助學生識字,卡片幫助學生認清字形,然後讓學生分別說出各筆畫的名稱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爲寫字打基礎。少學,一節課一般學六至八個生字。少寫,每個生字書寫二遍。第一遍是由感性認識到實踐,第二遍是鞏固練習。

2、選優表揚,通過課堂作業天天練習書寫,學生也能寫出較好的字。這時候,我就開評比,好的表揚,進步的加以鼓勵,差的進行個別指導,激發學生的寫字積極性。

(三)培養學生的朗讀

要有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更是加大了朗讀的程度,提倡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識、讀中悟。針對一年級孩子活潑愛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徵,我經常採取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充分朗讀課文,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一年級學生模仿力強,所以我儘可能的範讀課文,讓孩子跟着我一起品讀課,感受朗讀的快樂,同時在模仿讀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得到了一定的朗讀技巧。

(四)作業設計

在作業設計上,我追求在形式上體現活潑多樣,在內容上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分層化,力求學生用心去完成各項作業。如學習了一篇文章後,我設計了輔助性的與課文相關的.作業,再如每到雙休日我都會給孩子佈置一些特別的作業,結合所學內容和一年級兒童認知水平,留“實踐型”作業,以動眼、動口、動手爲主,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歡。

(五)注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

從學生到老師,再到家長,我們都努力營造讀書的氛圍。在開學初的家長會上,我就給家長推薦了兒童讀物,同時鼓勵學生利用學過的拼音,自己讀兒歌和故事,在讀書的同時又更好的掌握了拼音,一舉兩得。在此基礎上,每天請2個孩子上臺給大家講自己喜歡的兒歌,激發了學生濃濃的讀兒歌的興趣。我們班上還有圖書角,並鼓勵學生能爲班上捐出自己的圖書及自己養的花盆,從不愛讀書到愛讀書,從五分鐘到十分鐘再到半小時……

(六)做好培優補差的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一個班級54個孩子,54個孩子都不一樣,接受能力也有不同,面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性,我努力抓好培優補差工作。堅持不放棄每一個,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特別是班上一個好動小男孩,開始時還很不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我找來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商量孩子的教育問題。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他的學習進步是各位科任老師有目共睹的。

(七)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教學機智有待提高,面對課堂上學生的不同問題,要求我們更要在備課時,不僅備教材,還要備學生。

2、注意對不同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縮小學生間的差異。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但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我也知道自身存在着許多不足,我會利用各種機會,不斷的充實自己。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不辜負學校對我的期望和培養。

語文工作計劃 篇9

課堂教學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學更應該根據其科學性原則,使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處理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一節好的語文課,不公要求學生圍繞目標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而且還要求學生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學地安排到語言文字訓練中,從而提高德育常滲透強度。

一、制定德育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德育滲透。

無論哪能一門學科的教學,都行制定教學目標,語文課也一樣,但平常所說的目標一般都指學科知識教學目標,其中的思想品德大多象徵性的點到爲止,不作目標硬性要求,認爲學科知識達標就算完成任務。其實則不然,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語文教學是:"在聽說讀寫訓練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也就是說,德育也是語文教學的必要部分。因此,語文教師課前也應該制定好德育教學目標,以便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恰當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二、教學中圍繞目標創設感染情景,激進情感震動。

小學階段是發展兒童隨意注意的主要時期,要讓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者必須在教學中創設獨特的感染情景,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發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去組織自己的注意,激起情感震動。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語文教學中創設感染情景,觸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獲得真切的情感震動,啓動學生的情感閘門,才能使學生自覺地按照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不定期約束自己,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時,可以讓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音樂,讀完後再看主席和人民在一起的錄像。創設這樣的情景,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震動,從中升起對革命領袖的無比愛戴之情。

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在各類型課文中的具體體現。

小學階段,語文包括拼音教學、識字教學、閱讀教學、詩歌教學、作文教學等。其中除了拼音教學時間比較短外,其它四種類型的教學貫穿於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須貫穿其中,下面就分別談一點看法:

(一)識字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小學教師大多數都不願意教低年級,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爲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簡單枯燥,而且周而復始的識字寫字。其實識字教學不是簡單的識字寫字。識字教學要求"按照認識事物的特點,加強識字與認識客觀事物的聯繫"。這就必須讓學生理解生字的意思。低年級學生理解生字的主要方法是組詞練習,然後根據詞語表示的意思結合具體事物和動作來理解。就我多年教低年級的經驗來看,組詞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我曾聽到過這樣一節識字課,教者在教學"打"字。他先和學生一起學習了這個字的讀音,分析了這個字的字形。然後問,你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嗎?能組詞嗎?學生便積極地舉手發言,組了"打架、打人、打罵"等詞語。教師聽了,先是肯定了幾個學生的發言,然後問:"同學們,我們能打人、打架、打罵別人嗎?"學生一齊回答:"不能。"老師說:"對了,我們在生活中不能隨便打人、打架、打罵別人。那你們還能組其它有表示打這這個動作的詞語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很快組成了"打球""打水""打魚"等詞語。聽了這位教師的課,我深受啓發,低年級學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啓蒙階段,必須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像這位老師的教學,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又對學生進行了品德教育,怎麼能說這識字教學簡單而又枯燥呢。從此,我一邊摸索一邊照此法上課,科成績有了明顯進步,而且對學生良好行爲的養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加強講讀課文的同類聯繫,促進良好品德的養成。小學語言具有很強的學科特點,它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內容也隨着增多,思想內容也隨着逐步加深。小學生良好行爲的養成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短時間是不會見效的。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後,要加強鞏固,否則學生的思想認識就永遠處於朦朧狀態,良好的道德觀念就難以根深蒂固。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同類課文的聯繫,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例:在學習《春光染綠我們雙腳》這篇課文時。教者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引導學生回憶《特殊的葬禮》、《沙漠中的綠洲》等課文,這些課文都是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通過回憶,讓學生迅速加深對本課的理解,認識到"人和自然的關係日益密切"的原因,也鞏固了以往的所學知識,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三)詩歌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詩歌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詩中滲透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愛人民愛勞動教育、階級教育,現代革命烈士詩還滲透了共產主義教育。如:教學《望廬山瀑布》可憑藉作者描寫的壯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教學《示兒》可憑藉詩人陸游的心聲,教育學生樹立實現祖國統一的遠大理想;教學《鋤禾》可憑藉詩歌描寫的場面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人民,愛惜糧食。在這些詩歌的教學中,如果只簡單的分析字詞句的意思,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則根本沒完成詩歌教學的目的。如果既理解了字詞句的意思,又認真分析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作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材教法中專門講了"在作文訓練中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教者可以教育學生從課文和詩歌中體會作者的思想和人品。同樣,教者也可以從學生的作文中看出學生的思想狀態。教者在修改作文時,不僅要改掉學生組詞、造句、語法上的錯誤,還要修改學生語言文字中體現出來的不良的行爲習慣和思想,恰當地在作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注重反饋信息,聯繫學生生活實際,促進良好行爲 。

德育的滲透還應該注重學生良好行爲的養成教育。光有思想,沒有實際行爲,不能說品德教育的成功。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有了良好的道德行爲,才能算德育真正落到了實處。這就要求教者注重課後的反饋信息,聯繫學生生活實際,作好彌補工作。如時時留心學生課餘的活動表現,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鼓勵學生提供相關信息等。然後在有關內容的語文課上,不失時機的進 行提示,讓學生討論,或者利用榜樣的力量促進學生良好行爲的養成。

離開了思想品德的語文教學,是不完整的語文教學。因此,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正確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的關係,在語文教學中恰當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促進語文教學的圓滿達標。

根據《中小學德育大綱》規定:"學科教學是德育的主載體,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於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因而,作爲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就一定要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在學校中,通過各科課堂教學進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經常的形式,這是由教學的教育性決定的,也是由學校工作的特點決定的。古人早就提出過"智德"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智的發展促成了德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智育的目標不僅在於發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於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赫爾巴特也曾說過"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一樣。在學校工作中,要着重解決爲誰而學,學什麼,爲什麼學的問題。而爲誰而學,爲什麼而學則涉及到學習的動機、目的,培養什麼樣的人等,屬於德育範疇。學校的大量時間是多科課堂教學,任何學科的內容,無論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還是其它諸學科教材中都蘊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顯性的和隱性的,這要靠任課教師的挖掘和融會貫通,並把它有機地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取得教學和教育的效果。至於此,語文科教學要讓學生在學到學科知識的同時得到品德修養,使他們成長爲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語文工作計劃 篇10

一、教師情況分析

語文教研組教師共6人,教師素質優良,教學工作負責,年輕教師充滿活力,在教育教學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整體水平較高。在上學期的教研活動中,各位老師都能支持工作,積極參加教學研討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競賽。相信在新的學期裏全體語文教師一定能夠團結協作,取得更優異成績。

二、工作目標和內容

1.積極支持和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音樂習字”和“大量閱讀”的校本實驗,各班營造讀書氛圍,養成學生愛讀書的.習慣;開展以“小學生經典美文誦讀訓練”爲主題的教學研討活動和學科競賽,打造書香校園,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全方位協調發展。

2.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向課堂要質量,把課堂作爲主陣地。執行學校制定的教育教學常規,把教導處關於備課、上課以及作業的常規要求落實到位,爭取在期末上級調研考試中語文平均分、及格率、優良率進入阪田第一。

3.“小學生經典美文誦讀訓練”課題研究繼續進行,各備課組確定好誦讀內容,堅持利用語文課/早讀/思品和閱讀課進行訓練。

4.積極組織參加各項比賽。

5.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備課組長督促引導,溝通交流教學方法,發揮有經驗老師的傳幫帶作用,集中羣體智慧。教師要在分析理解教材、鑽研教學方法、準備教案教具上多花心思,保證實效。

6.抓實常規教學管理,備課和作業佈置都要講究質量和效果。教定期相互交流聽課,每學期至少聽課10節以上,多反饋交流,共同提高。每月檢查一次教案和作業,重點落實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具的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師堅持寫教後記或教學反思。作業佈置科學合理,精而巧,有利於知識點的落實和鞏固。

總結起來就是:注重過程,提高質量;作業規範,活動創新;考試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