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5篇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5篇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

一、 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區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爲目的,紮紮實實上好道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主要工作

本學期,我校一、二年級將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三、四、五、六年級將使用《品德與社會》,要求廣大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程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圍繞教研主題“ 以‘習’爲中心,有效落實國家品德課程 ”,紮實開展校內教研,提高教研活動的成效,進一步提升合作、實踐、研討、反思的教研氛圍。

嚴格按照區教研室要求,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定爲週一上午。本學期安排一、二、三年級三位老師分別開一節教研課。

(二)切實提高日常教學活動的質量,重點從備課、上課兩個環節入手,進一步提高“三維目標”到位度,關注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三)積極參加片級、區級層面組織的教學展示活動,虛心向兄弟學習的老師學習。

(四)參加區《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適時開展校內推廣交流。

三、持續性工作

(一)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品德與社會課,不隨意佔用,保證學生能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課上得到一定的發展。

(二)重視教學研究課工作,爲青年教師提供更多教學展示的機會,加強指導,以此作爲提高教學研究質量的抓手,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參加好片級、區級層面的教研活動,每次外出聽課落實到個人,並且做好記錄,有機會適當反饋。

(四)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科研主課題的研究與實踐。

四、主要活動安排

時間

主題

形式

2.14

以‘習’爲中心,有效落實部優品德課程

1. 傳達學校檢驗會議精神,組織組內成員商討教研活動

2. 認真學習組內“六認真”工作安排

3.19週二

以‘習’爲中心,有效落實部優品德課程

1. 沈寧老師第一節在二8班執教二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三課“做個開心果”,二年級老師聽課。

2. 組內老師評課,進行課堂觀察

3. 六認真工作檢查。

3.28週四

以‘習’爲中心,有效落實部優品德課程

1. 三年級組老師參加聽課,沈志英老師三5班第4節課執教“遵守交通規則”

2. 六認真工作檢查。

5.13

以‘習’爲中心,有效落實部優品德課程

1. 組內骨幹教師開課

2. 六認真工作檢查。

6.10

以‘習’爲中心,有效落實部優品德課程

1. 期末工作總結

2. 上交給材料

3. 完成公衆號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2

一、工作方向

本學期,我校將根據蕭山區教研室小學品德學科新學期的工作要點和常州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結合本校品德學科的特點,以新的理念爲指導,以課堂爲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進行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深化研究。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爲提高同學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併力爭在教研室的指導協助下培養全面提升我校品德課程教師隊伍素質,爲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爲同學的發展服務。

二、工作佈置

1、加強學科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1)繼續組織教師繼續認真學習《品德與生活課程規範》和《品德與社會課程規範》,使每位教師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基本理念、性質、特點、目標、內容、原則、教學評價等。

(2)認真參與各年級新教材培訓,和時開展校內培訓活動。反思當前小學品德教學的現狀,分析主客觀各方面因素,研討對策。

(3)組織教師研讀教材,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靈活地從同學生活中選取研究的.話題,對教材進行恰當的增刪和重構,以同學爲主體,實行活動式、開放式的教學。

2、加強校本研究,突出有效教學

(1)品德教研組長根據學校優秀教研組評價規範”,突出“務實、有效”的主題,做好我校的品德教學組的建設工作,帶領教師認真學習實踐和分析反思,積極開展校本教學研究工作。

(2)通過“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爲教師實施新課程提供切實有效的協助。

(三)、加強教學研討,促進隊伍建設

1、發揮好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提升研究品質和影響力;促進教師加強教學反思,不時培育學科教育教學骨幹;搭建青年教師展示的舞臺,協助他們上好研究課,以活動促生長;協助新手教師儘快適應學科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平時的檢查工作,提高教師規範實施課程的意識,重視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

3、加強學科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和時總結階段性研究效果,以優秀論文和教學案例的形式展示研究效果。

(四)、創新教研方式,豐富課程資源

1、變“點”爲“面”。要求教師從教育教同學活中收集典型案例,總結經驗,通過學校網進行交流,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學科教學協調發展。

2、變“一次性教學研究”爲“持續性教學研究”。教師應主動從實踐中發現問題,確立研究主題,用“教育教學隨筆”的形式鍛鍊自身的理性考慮能力,實現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具體工作

二月份:

1、與各年級品德教師商討本學期主要工作。

2、常規檢查。

三月份:

1、各年級參與新教材培訓活動。

2、組織教師參與區品德沙龍組活動。

3、理論學習。

3、課題立項工作動員。

四月份:

1、組織教師參與品德教壇新秀彙報教研活動。

2、常規檢查。

3、空虛學校網品德學科的內容,鼓勵學校、教師參與,上傳有關信息、資料,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4、立項課題上交。

五月份:

1、組織教師參與區品德沙龍組活動。

2、理論學習。

3、收集各年級優秀教學案例。

六月份:

1、將各年級優秀教學案例整理成冊。

2、常規檢查。

3、立項課題結題工作。

4、總結本學期工作,上交相關資料。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爲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爲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基本理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研討氛圍,提高教研組老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對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使我們學校的品德學科的.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個臺階。

二.工作重點:

1、狠抓課堂教學研究,繼續以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爲中心,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2、探討新課程教材教法,深入開展校本教研。

3繼續圍繞在品德與生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這個主題開展各項活動。

4.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和科學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科學意識。

5、結合少先隊工作,抓好學生良好品德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工作措施:

1.校本培訓課程改革提出了衆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爲。校本教學研究作爲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爲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要求我們每位老師要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瞭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最高。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後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重視學科育人,促進學生髮展

本學期我校成立“尚美小志願者”,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拓展來優化校園活動和環境氛圍,強化隊員言行舉止,培養良好行爲習慣!

四、活動安排

二月份:制定並學習品德教研計劃

三至六月份:繼續圍繞“在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這個主題開展集體備課的活動。

五月份:校內青年教師研討課,並進行課後的評價與反思,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六月份:小學品德學科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總結本學期工作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4

新課程改革已爲思品教育開展了新天地。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挑戰的教育時代。第四年的新學期開始了,這學期我們思品教研組在學校教研室直接領導之下,全體教師積極進取,銳意改革,每一位教師都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現將本期教研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理論爲指導,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爲宗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爲核心,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突出教學質量這一工作中心,切實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工作,教學質量的提高正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因此,本學期的重點工作仍然是“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爲契機,以深入研究、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評價意見爲起點,以提高學校常規管理水平爲基礎,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爲重點,紮實工作,務求實效。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加大推行教研力度,深入開展教育敘事研究寫作活動。

3、堅持“以課題推動課改,以課題提升課改”的工作思想,以教科研指導課程改革。

三、教研組工作目標、要求:

本學期主要工作: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探討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深入學校調研,研究思想品德課教師如何將合作自主探究引入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組織教師探討思想品德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問題;開展對提高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效益研究,引導教師開展“活動即發展”的課題研究;組織思想品德課課改信息交流。

1、繼續學習有關課程理論:《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2、從教師的不同需要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3、思想品德教研組長在期初要制定好學期工作計劃,平時經常對照檢查,期末寫好小結;切實加強思品教研組建設,以點帶面,提高面上的課堂教學質量。

4、組織教師開展對課堂教學有關問題的討論,努力探索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研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5、全體教師要加強師德、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做好學習筆記;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上好一節課題觀摩交流課或示範課;寫好體現教師角色轉換、師生互動的教學案例;撰寫一篇教育教學研究經驗論文;提前編寫好一週課時計劃並在備課組上交流;聽課不少於18節。

6、教師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學習過程、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的環境。

7、教案的編寫採用電子備課的形式,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體現師生合作交往、積極互動、教師角色的轉換,並寫好反思性教學後記。繼續徵集教學設計典型案例,積極發現、總結、推廣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成果並組織教師撰寫論文。

三、周工作安排:

周次工作要點第一週思品教研組會議:學習新課標,新理念第二週討論新學期工作計劃制訂要求第三週交流新學期制訂的學期計劃和周計劃第四周交流課後反思第五週國慶放假第六週探討思品課堂“學生評價”方式方法第七週觀看《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改》光盤第八週探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第九周教研組集體備課第十週探討學生學習評價策略第十一週周雲教師說課第十二週評課。(主評人:徐榮玉)第十三週組織學習課改資料第十四周教學常規調研第十五週徵集典型教學情景案例第十六週交流典型教學情景案例第十七週徵集“教海探航”論文第十八週交流實施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心得體會第十九周學期工作總結第二十週整理上交資料。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以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爲核心,以課堂教學研究爲重點,以市局“內涵提升年”活動要求爲目標,圍繞教研室工作的總體部署,採取“分層推進、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整體提高”的工作策略,加強課程改革理念與行爲的統一,促進我市小學品德學科教學的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1、教材研究有突破。品德與生活方面,主要完成一年級品生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研究工作,積累相關資料。品德與社會方面,完成高年級史地內容的研究整理工作。

2、教師素質有發展。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科教師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有所提高;發現並培養一批年輕骨幹教師。

3、教學質量有提高。通過工作,促使薄弱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使小學品德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師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繼續做好教材研究工作,奠定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

正確、準確使用教材是紮實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本年度重點進行一年級品生教材的解讀工作,把教材按內容重點進行分類,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市實際情況提出各主題單元目標,每專題至少由三名教師進行課堂呈現,並將優秀教學方案整理成冊,品德與社會主要完成五六年級歷史地理內容的整理工作,逐步完善品德學科教學資源庫。

2、加強學科教師隊伍建設,保障有效課堂的構建

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1)做好中心組建設工作

市級中心組成員要堅持主動學習,主動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堅持中心組每月一次的集體活動。各單位也要高度重視鄉鎮(學校)中心組的建設情況,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帶動作用,提高學科教學水平。

(2)做好年青教師的`培養工作

各單位以各種活動爲契機,結合日常聽課調研活動,發掘優秀青年教師,並提供舞臺給予鍛鍊的機會,使其儘快成長,不斷壯大中心組的隊伍。

(3)做好農村教師的指導培訓工作

各單位要藉助網絡研討、送課下鄉、調研和具體的指導,使廣大農村教師得到薰陶,品德課堂教學再上新的臺階,實現優質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3、探索教研工作新模式,提高教學研究的實效性

(1)紮實開展片區教研工作。

根據教研室整體規劃,各單位以片區爲單位成立片區教研組,選拔骨幹教師擔任組長,制定片區教研活動計劃,根據片區一線教師教學中存在的比較集中的困惑或問題,確定相應的研究專題,定期組織教研活動,爭取做到教學研究有序、有效開展,使每一次教研活動有價值、有意義。

(2)加強常態課課堂教學研究。

以示範和典型案例分析爲基本方式,從解決問題走向經驗提升,從經驗走向研究,從封閉走向開放,採取多種形式進行研究成果展示。

(3)做好課題實驗研究工作

本年度計劃啓動“小學品生教材的創造性使用”課題研究工作,通過課題的引領與帶動,促進我市小學品生品社教學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4)充分發揮網絡教研優勢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網教研平臺,不斷豐富其資源,完善其內容,認真組織廣大教師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加大網絡教研的宣傳力度,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四、主要活動安排

八月份:

1、總結上半年工作

2、制定學年工作計劃

九月份:

1、傳達學科計劃

2、中心組集體活動

3、有效課堂調研

4、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十月份:

1、培植創新課例

2、中心組集體活動

3、送課下鄉

4、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1、章丘市教學示範學校驗收

2、課堂教學展示

3、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

1、參加部分學校年會

2、中心組集體活動

二0一一年一月份:學期總結

二月份:

1、調整計劃

2、中心組集體活動

三月份:

1、有效課堂調研

2、中心組集體活動

3、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四月份:

1、教學能手評選

2、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五月份:

1、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2、學科教學展示交流

六月份:

1、學科工作總結

2、片區教研活動總結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小學科學、品德教研工作以深化課程改革爲中心,以落實教學常規爲基礎,以加強教學研究爲重點,堅持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研究,進一步強化研究、指導和服務功能,努力提升全區科學、品德課程實施水平,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

1、加強對學習內容的規劃,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組織教師深入學習《小學科學課型範式及其實施策略》、《小學品德課型範式及其實施策略》。理清基本結構,熟悉操作步驟,指導教學實踐,服務於日常教學。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培訓活動。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學習的效果。

3、針對課程建設中的核心問題,組織開展專題講座、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爲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心得、體會、問題、困惑提供平臺,促進教學素養的共同提高。

(二)加強課程管理,推動課程的健康發展。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校要組織任課教師認真學習常州市學科教學建議,引導教師嚴格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並通過加強課程管理,杜絕違規行爲。

2、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要保證科學、品德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1—2名學科骨幹教師,同時穩定兼職教師隊伍,提高兼職教師業務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品德學科教研組,學科教研組要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努力提高學科組建設能力。要對照先進教研組條件,積極創建學科優秀教研組。

3、加強評價改革,促進科學和品德課程常態有效地發展。各校要對科學、品德學科建立校本化的管理機制,建構與創新課程評價模式,以促進課程的常態、有效實施。

(三)加強教學研究,提升課程的實施水平。

1、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研究。

科學學科將圍繞科學探究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教學研究,重在通過反思當前科學探究教學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引導教師對科學探究教學進行理論再學習和實踐再探索。

品德學科將進一步圍繞品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展開教學研究,一是進一步解讀品德學科的.核心素養,二是積極探討品德課堂實施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2、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一是開展好由教研室領銜的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自籌課題《基於科學前概念的教學設計與操作策略的研究》,本學期的研究重點是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初步建構基於科學前概念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操作策略,並組織教師繼續調查小學生的科學前概念。二是組織中心組成員帶動廣大一線教師,圍繞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尋求解決方案,提高科研意識和能力,並由學科中心組成員領銜,以鄰近校組團、青年教師組團的方式開展靈活多樣的課題研究。

3、繼續做好“做中學”實驗項目的研究。要充分利用“做中學”理念,提升科學教學中的探究品味。要依託科學教材,開發“做中學”案例。

4、學科基地學校繼續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並向全區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情況。

(四)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開展研訓活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各層面的培訓、研討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組織學科專題研討活動、科學教師實驗能力培訓活動、科學青年教師課堂展示活動等。各教研協作片召集單位也要重視科學、品德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切實制定好學科教研活動的計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學研究。特別要重視提高每次活動的有效性、專題性。

2、加強團隊建設,促進骨幹教師成長。進一步強化我區小學科學、品德教師優秀團隊的打造,一方面認真組織好學科教師基本功比賽或優質課活動,選拔優秀教師參加市比賽;另一方面切實加強學科骨幹團隊的培植,通過學科中心組活動、課題組活動、工作室活動等,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三、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品德、科學學科中心組成員會議;

2、組織參加市科學學科期初教研活動。

三月份

1、區科學學科專題研討活動;

2、科學教師實驗能力(生物、化學)培訓活動;

3、組織參加市品德學科區域展示活動。

四月份

1、小學科學省規劃課題教學研討活動;

2、區小學品德學科專題研討暨優質課展評活動;

3、組織參加市品德學科同題異構教研活動。

五月份

1、組織參加沿江七市(區)科學、品德教學研討活動;

2、科學學科骨幹教師學術沙龍暨省規劃課題研討活動。

六月份

1、區科學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

2、組織參加市科學學科同題異構教研活動;

3、本學期工作總結;

4、下學期工作計劃制訂。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7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品德教研組將根據教導處及教科室等相關科室工作計劃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以新理念爲指導,以課堂爲基地,進一步發揮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紮實開展研究,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本學期擬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

1.組織全組老師學習20xx版新課標;

2.鼓勵組內教師積極撰寫教學論文,申報課題;

3.申報縣集體課題。

(二)、注重常規落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加強教學常規的檢查工作,確保品德學科的專課專用;

2.上好地方課程《金陵文化》,組織骨幹教師參加縣賽課。

三、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組計劃。

三月份

1.參加縣教研組長會議;

2.組織全校品德教師學習20xx版新課標;

3.討論申報縣級集體課題。

四月份

1.組織教師網上參加省品德課標培訓;

2.尤珍珍老師參加市品德學科骨幹教師研究活動。

五月份

1.端雲瑤、陶美萍教師參加縣級金陵文化賽課;

2.申報縣級集體課題;

3.參加三區縣品德連片活動。

六月份

1.組織骨幹教師參加市縣個人課題申報;

2.組織教師做好期末調研工作。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8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爲指針,更新《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育教學的觀念,以新的理念武裝我們的頭腦,讓我們的課程更具時代性。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於探究、創新的科學精神。增強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切實地爲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學素質等打好基礎。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爲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爲依據,完成本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範學生。能聯繫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年級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教研活動的內容及措施

1、備課: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其精神實質,結合學校提出的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認真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堅持課堂教學八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2)開展好組內聽課活動,抓好常態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反思,向

(3)成爲反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4)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後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習慣,並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並以組內互查,班與班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反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說課、備課、研究實錄、課件及案例資料,並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爲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於學生髮展。

3、促教研

(1)常規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到定人、定時間、定內容。

(2)教研展示: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點開展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過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師專業培訓、教學評價研究、教學調研指導等教研工作,強調“教研”、“科研”、“培訓”三位一體,促進學科教學發展。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組織學習思品課程標準,研究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開學初在教研組內進行交流,根據反饋,及時修改。)

2、繼續進行課題的學習和探討,完善科研課題。

3、做好開學的備課、上課等常規工作。

4、第一次教學常規檢查。

十月份:

1、繼續進行教學研討活動,並做好記錄。

2、理論學習〈新思品,新教法〉,做好九月份教學反思交流工作。

3、結合學校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思品教研活動。

4、第二次教學常規檢查。

十一月份:

1、做好課題研究教學準備工作。

2、學習新課程標準,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並做好十月份教學反思交流工作。

3、組織期中考試複習及檢測工作。

4、第三次教學常規檢查。

十二月份:

1、“師徒結對”活動經驗交流。

2、繼續進行教學研討活動,並做好十一月份教學反思交流工作。

3、第四次教學常規檢查。

元月份:

1、組織期末考試複習和檢測。

2、做好期末學生的評價工作。

3、進行十二月份教學反思交流。

4、各班進行本學期思品工作總結、交流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9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課程標準》爲依據和準繩,深入學習和貫徹《思品》課程標準,樹立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教研室與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以塑造教育文化爲主脈,以我校的教育教學現狀爲根本出發點,圍繞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一目標,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研討氛圍,在教師中滲透改革、創新的思想,提高教研組老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對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建立具有生態理念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的道德內化,以促成他們良好的'行爲習慣。藉助網絡教研這個平臺,尋找與開拓更寬視野的教學研討活動,使我們學校的品德學科的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個臺階。

二、研究目標:

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課內外相結合、師生相協調的課堂教學優化模式,切實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率,爲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三、工作措施:

1.校本培訓

課程改革提出了衆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爲。校本教學研究作爲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我們每位老師要認真研讀了《思品》新課程標準,瞭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最高。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後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

《思品》是一門以生活爲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要通過我們的節日課程和遊學課程,繼續用好“故事媽媽”和“晨光爸爸”,爲學生創設環境,形成品牌,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薰陶,養成學生的公衆意識,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工作計劃,集體備課。

2、制定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

3、嚴抓學生品德學科的課堂常規管理和行爲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

4、集體學習新課程標準。三月份:

1、繼續嚴抓學生常規,讓學生的良好習慣成爲學生的自然習慣。

2、圍繞組內課題展開業務學習。

3、檢查課堂常規。

4、理論學習四月份:

1、品德備課本檢查

2、理論學習

3、積極參加區品德教師基本功大賽。

五月份

1、理論學習。

2、檢查作業本。

3、教研活動、

六月份:

1、學科教學案例徵集、整理

2、各年級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整理和考覈工作。

3、做好本學科期末收尾工作。

4、做好品德教研組的材料整理、彙總小結工作。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工作根據區教研室教學工作計劃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學的主要工作以實施新課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爲中心。認真鑽研《品生品社》的課標與教材,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思想,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貫徹新的課標爲指導,以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爲抓手,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爲習慣,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二、主要任務和目標:

1、根據國家課程方案,開好課程。

2、規範教學常規,加強教師業務常規管理,保障教學教研活動效果。

3、繼續加強品生品社教師的培訓工作。

4、爲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發展,開展聯片教研活動。

三、工作內容與措施:

時間

活動內容

目的要求及方法步驟

二月

1、組織教師參加教研中心品德學科計劃傳達會。

2、做好品生品社學科的課程綱要。

3、爲儘快瞭解課標、教材的新變化,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組織品德學科教師參加區“說課研討會”。目的是讓老師熟悉課標,瞭解教材並聽取本學期教學計劃。

4、爲讓教師儘快瞭解教材內容,從全局把握教材,強化教師的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讓教材上的文字,教材上圖片的編寫意圖真正變成教師的教學思想,讓教材變成老師上好課的一種工具和資源。

三月

1、傳達計劃。

2、集體觀看錄像課並議課。

3、學習並反思張老師在開學初的教研活動中所傳達的學科精神,以及交流聽取的說課內容與反思。

4、組織骨幹教師觀看全國優質課錄像課,圍繞探索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的途徑開展討論交流。教師通過自主學習、同伴互助、觀課議課、網絡學習和師生主題研究等形式深入研究學科知識,拓寬教師對學科知識的視野,打開教學思路。

四月

1、學區聯片教研活動。

2、參加區基本功比賽。

3、爲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發展,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達到相互學習、互相進步的作用。組織各學區採取“同課異構”的形式,圍繞專題“導-學-議-練”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研究。

4、平時在組內,加強教學中重點、難點及備課交流。認真學習領會新課標,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勤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質。

五月

1、認真學習《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標準。

2、組內聽課活動。教學中,進一步反思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平時教學行爲之間的差距,優化課堂教學。

六月

1、“美德少年”評比。

2、總結工作迎接期末抽查。

3、爲貫徹落實“四德”建設精神,有效拓展品德課堂教學的效果,圍繞“誠實守信、孝親敬長”等方面,擇優推薦事蹟突出的學生,參加全區“美德少年”評比活動。

4、反思工作,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下步工作方向,並做好期末考察工作。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市教研室新學期有關工作思路和本學科特點,本學期的工作目標是:圍繞新修訂的課標內容,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重點,突出德育課程特色,深化“分層推進、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整體提高”的工作策略,一是繼續開拓促進學科名師成長的路徑,爲青年教師學科發展提供專業支撐;二是繼續聚焦有效教學,深化“教學案例研究”、“教學行爲研究” “持續性教學研究”; 三是繼續關注學生素質個性化差異發展,培養學生學科素養,以課題引領的方式繼續爲德育課程基地學校特色發展提供專業化支撐與服務。本學期主要工作:

二、工作重點

(一)繼續搞好教研會自身建設,體現“團隊合力,專業引領,共謀發展。”

1、要搞好一次“尋找青蘋果”徵文比賽暨“禮儀之星”評比表彰活動。

2、加強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本學期要做好課題中期檢查工作。要圍繞品德學業評價標準修訂工作舉行一次課例研討。

3、爭取xx市優秀學科教研組創建活動。

4、結合學科研討活動,鼓勵老師參加品德課程與德育校本課程有效整合現場會,幫助學校總結提升經驗與成果等。(本學期擬在xx、xx舉行兩至三場交流會)。

(二)圍繞新修訂的'課標內容,關注教學案例,聚焦品德課堂教學,做好在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的基本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

1、以教學案例研討爲聚焦,開展體現教學常規的範式:“感知、悟理、習得”的研討。六月上旬舉行一次xx市品德優質課評比活動。爭取年輕教師去聽聽,學校發動教師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並爭取出線。

2、以修訂xx市小學品德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爲抓手,結合新修訂的課標開展有效教學研究。一是圍繞本市的一節全國優質課例觀摩開展研討,(三月下旬)二是學校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品德教師開展培訓活動。

3、繼續關注品德骨幹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加強課題引領,關注學科教師成長,引領基地學校從品德課程與校本課程有效融合的角度打造校園文化,形成學校特色。

(四)儘可能參加市舉辦“尋找青蘋果”徵文比賽暨“禮儀之星”評比活動。

三、具體工作安排

主要工作

參加人員

2月

1.制定通過科計劃

2.佈置新學期有關工作

3.組織學生參加xx市“尋找青蘋果”徵文比賽

4. 個別學生參加xx市“禮儀之星”

全體品德教師

3月

圍繞本市的一節全國優質課例觀摩開展研討

參加區教師基本功大賽

全體品德教師

個別青年教師

4月

上交徵文比賽暨“禮儀之星”評比材料

學科小課題申報。

全體品德教師

5月

尋找青蘋果徵文比賽

參加品德課程與校本課程有效融合現場會

全體品德教師

6月

1、xx市品德優秀課例評比

2、交流品德課堂教學心得

3、佈置期末考查工作

個別參賽教師

7月

期末工作總結

全體品德教師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了初步的認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對勞動行爲有所瞭解,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但個別學生需要加強鍛鍊與培養。

二、教材分析

(一)全期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適應並喜歡學校生活。

4、培養自己愉快開朗的胸襟和有應付挑戰的勇氣。

5、培養孩子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誠實友愛,遵守社會規範,愛護環境,愛家鄉,愛祖國。

(二)教材重難點:

第一單元:開開心心每一天

重難點:

1、鼓勵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2、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3、讓學生懂得把快樂帶給別人的人,自己更快樂的道理。

第二單元:讓我的身體更棒

重難點:

1、教育學生注意坐、立、走姿勢正確。

2、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生活習慣。

3、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教會學生自覺的進行鍛鍊、

堅持鍛鍊,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把身體練得棒棒的。

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

重難點:

1、教育學生懂得天氣變化的時候,要注意照顧自己。

2、明確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樹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識

3、知道最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第四單元:我生活的地方

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麼地方,能簡單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生活的地方。

2、瞭解周圍的環境和設施爲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體驗它們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進而喜歡自己生活的地方。

3、通過活動,讓學生初步瞭解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及各種土特產,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4、鼓勵學生爲家鄉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學習。

第五單元:我愛綠樹,我愛藍天。

重難點:

1、認識到人們破壞大自然,給人類造成危害。

2、懂得資源的寶貴

3、讓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衛生;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勵他們做一些及所能及的事。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及教材重難點。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討論、資料收集、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等。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週《有勇氣,不怕難》

第二週《我真棒—我能行,我快樂》《我真棒——我喜歡自己》

第三週《愛越多,快樂越多》

第四周《坐立走,有精神》

第五週《愛清潔,講衛生》

第六週國慶長假

第七週《伸伸腿,彎彎腰》

第八週《出門看天氣》

第九周《紅綠燈,在站崗》

第十週《遇到危險怎麼辦》

第十一週《我的家,在這裏》

第十二週《童年的樂園》

第十三週《請到我的家鄉來》

第十四周《明天更美好》

第十五週《我身邊的環境》

第十六週《愛惜資源》

第十七週《美就這麼簡單》

第十八週複習迎考

第十九周複習迎考

第二十週複習迎考

第二十一週複習迎考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3

指導思想:

本學期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繼續突出有效教學,以課堂教學研究爲重點,認真作好學科教研組建設,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針對學科特點,開展專題研究與探討活動,關注教學一線典型的新課程案例,積極發現優秀的教學改革成果,逐漸豐富課程資源。將教研工作的重點下移到學校,加強教材研究、努力構建新的評價體系。以課題研究爲依託,以各種特色活動爲平臺,通過不同的手段以研促教,實現教學的全面提升。

工作要點:

一、加強組織建設,不斷壯大骨幹教師隊伍。

1.進一步健全教研網絡。

根據教育局工作要求,不斷加強和完善學科中心組建設。目前市、片兩級學科中心組已組建,爲使教研網絡進一步健全,使活動進一步走向規範和有效,本學期將繼續充分發揮中心組骨幹教師的帶頭和輻射作用,以示範課、教學講座等多種研討形式做好引領和帶頭作用,同時,中心組教師也必須加強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不斷進取,向更高層次努力。

2.進一步規範學校教研組建設。

學科教研組是學校實施教學管理,開展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是發揮教師集體力量、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組織形式。根據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學科教研組建設的意見》要求,本學期,各校要進一步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根據品德學科的師資現狀,形成專、兼職骨幹教師組成的隊伍,並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規範教研組活動的開展。

二、加強校本教研製度,提高教學實效性。

開展“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及時解決課改中出現的問題,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落實課程改革目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教學個性化,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課改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要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爲。校本教學研究作爲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各校可通過“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爲教師實施新課程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1.加強教材解讀與研究

按照新課程標準所編寫的教材,實現了教材功能上的突破,它不僅是信息和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語言,能與兒童進行對話。通過這種對話,學生的思想觀點和認識與教科書的思想觀點和認識不斷融合,正是在這種融合中,教室中的兒童通過自主建構,生成一個新的意義世界。它能提高、增強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構,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話題、範例,是調動學習活動,促使學生進行自我建構的一個手段,是引發學生進行活動的一種工具。在大市、吳江市級教材培訓的基礎上通過校本培訓,加強對品德與生活(社會)新教材的.解讀與分析,把握課程性質、特點、理念、設計思路等,從而真正使教材爲己使用、有效使用。

2.倡導個性化備課,促進教師自我反思

課改實驗中應培養有個性的教師。個性鮮明的教師會思想、會創新、會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教師要形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爲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教師職業生活方式。注重倡導教師備課的個性化。在備課中要突出三個體現、四個注重:體現課堂學習形式的多樣性,體現學生的差異性,體現教案使用的靈活性和實效性;注重學法歸納與指導,注重科研目標的生成,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觀察與課後訪問及分析,注重課堂教學的改進措施。讓教師根據自己所研究的課題、所教學生及所喜歡的形式進行創新備課研究,充分發揮教師個人的作用,實現教學個性化。

3.重視集體備課制度,構建同伴互助平臺

教師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標誌和靈魂。在一個教師羣體當中,能夠有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交流與衝突,是非常寶貴的。進行集體備課,是充分發揮教師的同伴互助的有效途徑。在集體備課中,教師不同的教育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能在集體備課中進行交流、討論,甚至會有衝突,因爲只有經過激烈的交鋒,才能促進教師對新理念的理解。在備課中可以兩方面入手:1、吃透教材,善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侷限於教科書,而是指以教科書有關的豐富多采的教學資源,“教材”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點的彙集,教材作爲一定學科的載體具有兩種基本特質:其一是“典型性”,學生是通過教材習得學科內容的,教材必須是學科內容的全面、穩定、序列、準確的載體;其二是“具體性”,教材必須確鑿、具體,並有助於引導學生展開智力活動。傳統的教材觀把教材僅僅侷限於事實性知識或者原理性知識,而忽略了能力體系以及思考方式、倫理道德信念。新的教材觀突出了方法論知識和倫理性知識。單純圍繞“知識點”的說教式的教材設計是片面的,是背離“素質教育”要求的。我們鼓勵教師要善於發現教材中的不足,不迷信書本,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2、備學生,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案。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的情感體驗,發揮學生的各方面潛能等。

三、突出學科特點,加強學科教學研究。

1.把握學科教學研究重點。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的實施不僅是在教材內容上的簡單更新,它更多的呈現的是教學理念的轉變,在教學內容上體現的是生活化,要求內容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爲基礎;在教學方法上體現的是活動化,通過活動化教學使教學內容動態化、教學時空的開放化、學習方式的探究化;在教學效果的呈現上注重內化。本學期將以此“三化”爲學科教學研究的重點,加強調研和研討,發現典型,適時推廣。

2.加強教研活動的專題化、系列化。

開展案例研究和行動研究,優化研究方式,積累典型案例。變常規研究爲“教學案例研究”、“教學行爲研究”, 變“一次性教學研究”爲“持續性教學研究”,工作方式由過去重橫向的“點” 上的點撥爲重縱向的“線”上的跟蹤指導,最後,通過“教育教學隨筆”的形式促進教師從理性的視角、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成爲善於理性思考的教育者。

3.加強教學評價研究

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因此,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個性特點,開展以鼓勵爲主的發展性評價。本學期將積極開展小學品德課程實施狀況的調查,探索合理有效的品德課程評價體系,關注品德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相互滲透。

四、加大科研力度,不斷豐富品德課程內涵

本學期繼續以課題研究爲載體,促進新課程規範實施、科學發展。通過課題出成果、出經驗。以點帶面,推動新課程的實施,尋求新的發展。

1.加強理論學習。

課題組教師將繼續圍繞小學品德活動化教學這一主題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與培訓,豐富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組織課題組研究人員學習教育科研基本知識和關於課堂教學的理論,使全體課題組研究人員在研究的過程中,能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研究和實驗,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化。

2.加強專題研討。

課題組將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共同探討,以使各子課題的研究在相對獨立的格局中兼顧整體性,並使各子課題研究進度得以平衡,質量得以保證。並針對課題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如對活動化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活動化方法途徑的探索等,對原有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總結,以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又具有理論含量的教學經驗。並通過定期組織教學觀摩活動,展示活動化教學成功課例,加強教學研討。

3.加強階段性成果總結。

要求課題組教師及時總結課題研究成果,積極撰寫論文和課題研究報告,推出研究成果。利用學科論壇、《吳江教育》雜誌等平臺,積極推廣各校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有效經驗,及時作好階段性研究成果的資料積累工作。

具體工作:

1. 蘇州市小學品德與社會五(上)新教材培訓。

2. 吳江市小學品德與社會五(上)新教材培訓。

3. 蘇州市小學品德學科帶頭人展示活動。

4. 蘇州市小學思想品德評優活動。

5. 吳江市小學品德中心組活動。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4

指導思想:

積極落實課標要求,以課標爲綱,加強課標對教學實踐的引領和指導;聚焦學科發展的關鍵問題,以問題研究和解決爲依託,促進課程實施能力的提升;繼續深化教學範式的研究與實踐,深化教與學行爲高效性研究與實踐,優化常態課堂,落實省市區"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要求,促進教師發展;以學生髮展爲核心,積極設計並開展多種有效的學習評價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髮展。

工作重點:

教學範式的研究運用;教與學行爲高效性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拓展研究能力?

具體工作安排

一、以課標爲綱,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結合一師一優課活動的開展,加強課程標準的學習、研討。加強課標專題學習,以學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爲主線,精研課標,以課標爲指導,以問題解決爲目的,引導教師在課標的統領和指導下設計課堂,進一步明晰課標內涵和外延,強化課標意識,增強課標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充分落實課標的要求。要求三月份各單位積極圍繞研究問題和"優課"課題,開展課標的專題學習,並遴選一節優課設計以網絡研討的形式將學習過程材料及心得上傳至歷城品生品社教研QQ羣(羣號:50678314)。格式爲:

研究主題

課標專題論述

研究心得

優課設計

活動圖片

視導中將針對課標學習與研究進行考查,進一步促進課標學研與教學實踐的融合。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學科業務素養

加強教師基本功建設,認真思考並分解品生品社學科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針對基本素養及要求強化自身的學科專業素養,提升課程實施能力。

三、聚焦問題,增強課程研究實效

1、以問題爲切入點,提高課程研究的實效性

確立主題,以點帶面,開展實效課程教學研究。結合優課活動認真分析本單位學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爲教研主題或階段性研究課題,圍繞問題的解決制定教研計劃,精心謀劃特色教研活動,積極設計開展專題學習、集體備課、案例研討、研究論壇等有效的教研活動,提高課程研究的實效性,促進學科健康發展。要求各單位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實效教科研活動,並將活動實錄圖文並茂發至QQ羣。

附:歷城區品生品社學科教科研活動記錄

活動主題

承辦單位

時間

地點

參加人員

課堂觀察團隊成員

執教教師及課題

主持人

講座主題

活動內容

活動簡訊:(300左右即可)

活動圖片

2、以共同體爲線,實現互動共進。本學期繼續與章丘就"如何提高地理、歷史題材教學內容的教學實效性?"這一研究主題開展研討活動。

四、加強區域間協作交流,促進課程實施水平的提升

1、加強集體備課和電子備課

加強集體備課。結合優課及研究主題,選取典型單元和典型內容開展集體備課,按照區集體備課規程中的要求,對課標、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與學方法設計、教學準備、活動設計、拓展作業、情境測評等進行充分分析,更好地把握課程實施要求,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

加強電子備課。充分利用電子備課平臺,按時並高質量地上傳電子備課,教研組長積極調度、督導電子備課上傳情況及質量。電子備課上傳要求按照《歷城區小學品生品社學科集體備課基本規程》中的.要求,呈現全冊教學計劃、單元備課、學習主題備課及活動主題備課,嚴格按照《規程》中的項目進行備課,注重二次備課及反思,並在備課中以不同字體或顏色標識;提倡原創研究及備課,杜絕下載及抄襲現象。每週三上傳一個學習主題的所有活動主題的全課時電子備課及相關課件,上傳時每個活動主題單獨建立文檔,並同時上傳各活動主題的ppt課件。上傳電子備課時必須在標題處註明年級、單元、學習主題、學校、姓名,活動主題則加註活動主題的名稱。

按照假期備課工作安排,做好全冊備課及課件的整理及上傳工作。

2、加強常態課研究,建設常態高效課堂

教師認真把握學科特點及課標要求,科學制定教學目標,研究運用區品生品社教學範式,科學設計教與學活動,繼續加強五分鐘展示和情境測評的研究及設計,上好每一節課。參加4月份區教研室舉行課前3分鐘研究展示,

3、加強微課題研究

將研究主題上升爲研究課題,抓關鍵問題,積極開展微課題研究。

圍繞各級課題的研究,積極設計多樣的研究活動,以活動承載研究,以活動來促進研究的深入。要將相關研究活動過程材料進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視導時接受督查。

4、深化七個一工程,促進交流與均衡發展。每月上傳一篇教學研究心得、一份教學素材、一套情境測評題、每月一篇學生學習作品(如拓展研究報告、生活體驗論文、學生的專題習作、學習課件等形式),每月參與一次網絡論壇,每月一個教學問題,每月上傳一次特色教研活動實錄,以廣泛開展研究交流,實現均衡發展。要求每月的20日前上傳相關材料至QQ羣。

五、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和操作規程,促進師生髮展

1、積極落實品生品社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評價辦法要求

認真研究《區品生品社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評價辦法》,按照要求,制定並完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輔導、評價、教科研等方面的制度及要求,規範本單位品生品社課程實施的各項常規工作。本學期檢查上述制度的制定和落實,藉助視導,重點檢查督促課程管理、師資配備、備課、教學、作業設計與批改、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特長生(情境測評展示)和學困生輔導、教科研(教研計劃、教研主題、教研活動、課題研究、骨幹教師作用發揮、聽評課質量等)。

2、 以學生髮展爲核心,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的設計中積極落實以下理念:讓學生成爲研究者、讓學生成爲學習成果的播報者和展示者、讓學生成爲生活現象的辨析者,並在五分鐘展示、學習過程、情境測評中積極體現;深化情境測評研究,積極研究各種有效的情境測評形式,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及課標要求,研究科學合理的情境測評方案及測評方式,視導中各單位提供測評展示。

加強對學生拓展作業設計的研究,增強作業的開放性、操作性、實踐性、體驗性、拓展

性、探究性,既要關注學生的參與性,更要關注情感提升。

進一步完善學生評價體系。根據各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制定科學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並結合區評價手冊模板完善本單位評價手冊設計;本學期將組織學生素質評價成果展示活動。

參加第二屆學生學習成果評選,本次評選將重點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資源進行評選,舉行學生自制課件和手抄報製作評選。

三、具體活動配檔表

時間 具體工作

3月

1. 3月20日前上傳教研計劃至QQ羣中(吳作霞)

2、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及課標要求,制定情境測評方案和形式,積極圍繞研究問題和"優課"課題,開展課標的專題學習,並遴選一節優課設計以網絡研討的形式將學習過程材料及心得上傳至羣。(王莉)

3、3月份集體備課(吳作霞)

4. 3月份的特色教研活動主題怎樣指導學生有目的的蒐集資料?

5. 上傳七個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學素材--牛餘釵 一篇學生拓展研究報告或生活體驗論文或學生的專題習作、網絡論壇—王懷美

特色教研活動實錄---解英 情景測試題每人每月一套於3.18日傳給我

4月

1. 特色教研活動主題--怎樣提高學生的整合資料的能力?

2. 教學研討及培訓

3.上傳七個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學素材—王懷美 一篇學生拓展研究報告或生活體驗論文或學生的專題習作、網絡論壇—王文黎

特色教研活動實錄---解英 情景測試題每人每月一套於4.18傳給王莉

5月

1.教學研討及培訓

2、優秀課程資源評選及第二屆學生學習成果評選(高年級學生做好準備)

3、特色教研活動:如何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5月份集體備課(吳作霞)

4.上傳七個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學素材— 牛餘釵一篇學生拓展研究報告或生活體驗論文或學生的專題習作、網絡論壇—李健美

特色教研活動實錄---石豔鳳

5、情景測試題5.18日傳給劉雲

6月

1.優秀課時及課件遴選(劉雲)

2特色教研活動主題-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實錄---石豔鳳

3、6月份集體備課(吳作霞)

4.上傳七個一材料研究心得、 教學素材— 馬健華 一篇學生拓展研究報告或生活體驗論文或學生的專題習作、網絡論壇—劉雲每個月的問題徵集

5、 教學研討及培訓

6、6.18日傳給牛餘釵

7月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爲落腳點,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課內外相結合、師生相協調的課堂教學優化模式,切實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率,爲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具體教學研究目標:

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及少先隊工作計劃的安排,結合教科室工作計劃,經本教研組老師的集體討論,本學期擬開展以下主要工作:

1、低段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要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用三條軸線和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並據此確定課程的目標、內容標準和評價指標。三條軸線是: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四個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的思想情感。使他們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遵守紀律。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2、中段年級的`《品德與社會》要根據小學中段年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主線,將品德、行爲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爲他們成長爲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本學期將圍繞以下內容展開教學及教研活動:A、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B、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C、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D、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E、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高段年級的《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誌之一。它對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起着重要的指導作用。通過教學要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行爲習慣;初步使學生在基本的思想觀點與道德觀念上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在瞭解唯物史觀的基礎上樹立崇高理想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責任感。

本學期要在以下方面有重點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①熱愛祖國、②孝親敬長、③團結友愛、 ④關心集體、⑤文明禮貌、⑥遵紀守法、⑦勤奮學習、⑧熱愛科學、 ⑨勤勞節儉、⑩遵守公德、⑾誠實守信、⑿勇敢堅毅、⒀自尊自愛⒁熱愛生命。六年級按生活圈,培養學生在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公共生活、國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規範。

三:活動安排:

低段組:本學期將由老師向全鎮思品老師上一堂展示課。圍繞的主題是:如何指導學生“健康、安全地生活”。

中段組:本學期擬安排老師執教一堂示範課,圍繞的主題是:“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本學期,高段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除了抓好課內,還要向課外延伸。要結合少先隊活動,擬開展以下活動:A、“祖國在我心中”讀書徵文活動B、“我是文明小天使”手抄報比賽。C、舉辦“勞動與創造”主題班隊會比賽。

洪合鎮中心小學《思想品德》教研組

20xx.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