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精華】小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大綱

【精華】小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努力,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工作計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小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以通州區教育系統十三五發展規劃爲藍圖,以通州小學敏慧文化建設爲核心,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爲目標。不斷優化教學管理,明確目標,強化質量意識。加強校本培訓,強化課堂教學的研究,做好教學常規和質量調研的研究和管理,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爲教師成就自我,爲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而努力。

主要工作

一、豐富研討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我們要創設形式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通過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首先,研討活動要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走出去”就是指走出校園。學校要選派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出去參加上級有關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賽課、基本功比賽等活動,並能把外出學習到的經驗回校後傳授給更多的老師,從而做到以點帶面,促進全體教師的共同成長。“請進來”就是將專家、特級教師、教育名師請進我們的校園,聆聽大師課堂,感受名師風範,汲取新鮮理念。讓我校的教育教學“常有活水源頭來”。

其次,研討活動要凸顯校際交流特色。在牽頭協作區教學的同時,我校已經牽手蘇州大學實驗學校、海門市東洲小學兩所名校。我們要加強與兩所名校的校際交流,通過交流,切實提高本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我們還要加強與協作區學校的教學交流,通過教學聯誼活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第三,着力打造“紅杏杯”教學研討活動。 “紅杏杯”已經走過了十七個春秋,20xx年,第十八屆“紅杏杯”教學研討活動,我們將以“鍛造敏學課堂,提升青年教師教學素養”爲主題,圍繞專業知識、課件製作、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本屆“紅杏杯”,教師的參與面要廣,40週歲以下教師全員參與,比賽涉及的內涵要豐富,通過比賽,將很好地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升教師的能力水平。

第四,繼續推進學校的草根研究平臺。繼續以大學科爲平臺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充分發揮大學科組長的作用,提升各年級各學科教研組長的能力,通過集體備課、教研組活動等基礎陣地,帶動全校的教學研究氛圍,帶動教師整體發展,從而提升全校的教學質量。大學科組一月一活動,以評課、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爲主;年級學科組兩週一活動,重點討論本組的推優課、先行課,以及下兩週的集體備課教案。

二、完善評價體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要不斷變知識傳授爲學力構建,變技能強化爲情商培育,轉變狹隘的質量觀,深入探索基於學生能力培養的質量生長途徑。要呵護學生的思維品質,注重培育學生開放、靈活的思維方式。要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情商)的培養,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達到質量提高的目的。

在南通市十二字方針的引導下,結合 “敏學”課堂研究範式,我們進一步完善我校的課堂評價體系,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爲了提高學生的學力,我們設計了《通州小學“敏學”課堂教學評價表》。其中,學生表現爲評價重點,佔比63%,包含“有效預學、獨立思考、適當合作、主動交流、大膽質疑、認真傾聽、善於歸納”七個方面;教師素養佔比25%,包含“內容科學、善於引導、充分激勵、語言精練、媒體恰當“五個方面” 總體評價佔比12%。

在聽取推門課、組內先行課、全校推優課之後,運用評價表,對課堂教學進行及時點評,促進教師教學反思,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搭建活動平臺,培養學生學習品質

鍛造敏學課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更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各類活動中來,用活動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語文學科,低年級開展童話故事大賽,中年級進行閱讀知識競賽,高年級進行現場作文大賽;數學學科,低年級進行數學繪本閱讀及數學日記活動,中年級進行數學遊戲活動,高年級進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力競賽;英語學科,三年級進行英語兒歌朗誦比賽,四年級繪本閱讀創作,五年級英語短劇表演,六年級英語故事大王賽,全校進行英語之星選拔。

藝體常識學科,也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組織,開展各類特色活動,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根據各年級段必讀書目和薦讀書目,在質量調研中增加相關內容的考查。繼續利用優秀作業展評,促進學生養成認真作業和書寫的習慣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小學科學學科本學年第二學期教研工作的重點是: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圍繞課程實施中的顯現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專業指導與學術性、羣衆性研討並行,面與點共進。

小學科學學科本學年第二學期教研工作的的主要任務是: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促進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小學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一、加強課程建設,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課程管理,要引導學校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杜絕違法、違規行爲。

2、認真學習《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在讀懂、讀通《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開展專題性的學術研討。從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維度,指導教師開展深入探討,從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的時代脈搏。

3、積極參與新教材的培訓。在參加市級培訓的基礎上,利用教研活動和平時的推磨聽課等機會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和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4、根據地方課程資源整合和開發一些較有特色的地方性課程點,如家鄉常見動植物的研究、家鄉水資源的調查研究、蠶桑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的內涵。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指出,教研工作對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的目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適時召開“學習學科課程標準,改進課堂教學”學術研討會,學好課程標準,把握課改方向,轉變教學行爲,增強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2、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爲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3、繼續收集科學(自然)學科的教學設計典型案例及教學(片斷)實錄與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三、以教育科研爲先導,以課題研究爲抓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嚴格執行學校課題管理的有關規定,實行課題管理責任人制度,加強對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提高課題研究水平;

2、探索小學科學(自然)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四、改革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體系,促進校本課程不斷髮展

課程評價在課程體系中起着激勵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

1、不斷完善小學科學(自然)學科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對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逐步建立學生學業(學生成長)記錄袋,逐步實行質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逐步改變只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單一總結性的考覈評價方式,着眼於充分全面瞭解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關注個別差異,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2、加強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問題的研究,構建符合本地實際、促進教師和學生髮展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本學期主要工作:

1、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和教學計劃;

2、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金鑰匙”等科技競賽活動;

3、積極組織教師學生參加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相關評比活動;

4、金壇市科學課程課堂教學評比;

5、參加市教育學會年會論文和“案例評析”評選活動;

6、參加常州市科學年會論文評比;

7、 參加江蘇省教育學會年會論文評比活動;

8、 積極參加市研訓中心組織的各類科學活動;

9、學期工作總結。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教學工作要認真落實區局有關文件的精神,立足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實際,以現代教育理論爲指導,以提升現代化學校建設爲工作目標,以高效課堂教學的研究爲工作重點,堅持以人爲本、育人爲本,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是落實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開展高效課堂的教學研究活動,使教師們領悟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現代教育觀,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總體思路:

突出一箇中心,實現兩個轉變,促進三個提高,達到五個結合。一箇中心:以提升現代化學校,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爲中心。兩個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爲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五個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學習與考覈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好學習和培訓,錘鍊教師隊伍。

在四個方面下功夫學習:

1.向書本學習。博覽羣書,開闊視野。開展每日讀幾頁書一學期讀一本好書的活動,學期末教師撰寫讀書心得,製作課件進行交流,調動教師認真讀書學習的積極性。

2.向名師學習。本學期還將定期聘請教育專家、教研員等開展集體學習培訓活動。每位教師建立學習信息卡,把學到的典型教學經驗和方法記錄下來,學期末開展學習信息卡展示活動,資源共享。

3、向先進校學習。學校努力創設條件,與兄弟學校建立手拉手聯繫,教師走出學校,聽課、學習、觀摩、培訓,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豐富教學經驗。(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4、向身邊教師學習。開展身邊教師講教育教學案例的培訓活動。(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5、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組織教師學習獨立製作課件、登錄教育、教研相關網站,上網查找資料,學習前沿的信息理論。(要求:把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記錄在學習信息卡上。)

(二)創新管理,追求校本教研實效

爲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我校結合科研課題,確立了“實施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校本教研主題,並積極嘗試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1.研究性教研——以課題爲載體,以備課組爲單位,開展“有效教學”集體備課活動,每月一次,確定主備教師,切實加強集體備課管理。

2.教學型教研——以課例爲載體,圍繞如何上好一節課展開,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營造濃厚的有效教學研討氛圍。

①開展“常態課”評選活動,“百節課”評選活動(47歲以下教師全員參與,47歲以上教師參與培訓活動)

②開展“案例+分析+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動,青年教師教師通過上課、評課反思、再在平行班上課、再評課反思的輪流執教的校本教研活動。(語、數、外、科任每月一位教師參與活動)

3.反思案例型教研——教師每月撰寫教學反思或敘事性案例,定期組織交流學習。

(三)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過程管理。如對備課、上課、聽課、作業批改、學困生輔導等項工作加強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行“一月一重點”常規檢查制度,這樣每月一個側重點,使教師明確每月工作重點,把教學管理落到實處。(九月份:教案十月份:作業十一月份:書法十二月份:課後反思)

2.加強質量監控。對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做好質量分析,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基礎薄弱班級及年級進行調研,跟蹤指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注重培養;對學困生加強輔導及管理。

3.加強課程文化建設,養成教育校本課程納入課時,在一年級課程中開始嘗試實施。

4.加強減負工作落實,按課程計劃開齊開足課程,各年級組切實加強教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做到肩負增效。

5.進一步完善我校書法教學的管理,1-5年級開設書法課程,加強教師書法培訓,學生開展書法競賽。

6.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體藝工作,將“班級合唱”融入班級管理和教學管理之中。積極組織參加每年9.10月份舉辦的合唱節活動。

(四)完善科研管理,深化課題研究

認真做好“xx”課題研究工作,樹立“科研強校”意識規範課題實施過程的管理,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的積累,以教學反思和教育案例爲重點,將教育教學的體驗、感悟記錄下來,年底形成教學論文,召開教科研年會,推廣課題研究的中期成果。

  五:常規工作:

九月份:

1.做好開學的各項準備工作,特別是轉出轉入的安置和手續的辦理。

2.檢查教案,認真備課。

3.各教研組制訂好教研工作計劃,各學科老師依據新標準、新教材、以及學生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排好教學進度表,通讀各學科教材。

4.做好電子學藉的上報工作。

5.做好現代化提升的迎檢工作。

6.出版校刊。

十月份:

1.常規教學。

2.領導聽課,“常態課”教學月活動。

3.作業檢查。

4.月考工作。

十一月:

1.教師基本功比賽,以書法比賽爲主。

2.“常態課”校級優質課公開展示活動。

3.學生百題測驗、百詞測驗。

4.月考工作。

5.“百節課”評選。

十二月:

1.課後反思交流活動。

2.常規檢查。

3.月考工作。

4.教科研年會。

20xx年1月:

1.教學常規檢查。

2.期末複習及期末質量檢測。

3.教學工作總結。(包括個人總結、教研組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