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田梧一中一學期教學科研處工作計劃-工作計劃

田梧一中一學期教學科研處工作計劃-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一、重點目標

田梧一中一學期教學科研處工作計劃-工作計劃

1、突出重點,全面推進課堂變革項目。

2、着眼轉型,探索重構教師研修新體系。

3、緊扣質量,強化師生學習的過程評價。

4、尋求途徑,推進學校課程規劃建設。

5、大膽創新,籌劃十三五發展新藍圖。

二、工作重點

(一)進一步推進課堂變革

1、以溫州市實施課堂教學變革爲契機,聚焦課堂,開展課堂教學變革活動,積極推進學校課程建設,以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促進學習方式的優化,以市教育局關於溫州市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意見爲指導,努力促進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探索,積極探索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在學校的有效整合的實施經驗。

2、利用學科專家團隊,做好課堂變革實驗項目經驗總結提煉,開展第二批課堂變革試點項目申報與立項工作,引領學科組課堂變革,提煉“學爲中心”課堂教學典型課例、學案設計及相關資源。以學校層面的作業優化項目爲抓手,確保基於“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順利實施,同時通過學科組及備課組的作業優化實施,達成“輕負高質”的教學願景。

(二)突出質量意識

1、注重常規建設。

(1)開學初教師都要制訂好本學期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培優輔差計劃和綜合實踐活動周曆表,教科處要對教師的計劃制訂和實施情況在開學和期中進行檢查。

(2)備課和改作。

教師應按區教學規範提升要求進行備課和改作。本學期學校繼續推行電子備課與書寫備課相結合,由教師自主選擇。教師不但要做到規範備課,而且要提高備課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九年級複習課備課量不能少於課時數的2/3,其它的可用已解答的試卷代替。

電子備課要“一課一備一傳”,學校將抽查教師備課上傳的及時性。對於備課的檢查將採用月底例行檢查和平時教學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對每一個小題進行批改,有批改時間和等級,並要求學生用彩筆進行訂正,語文學科的作文一定要寫評語,其他學科提倡寫評語。

教師在佈置作業時必須按省廳減負文件要求做到“精選、先做、全批”,本學期在對學生的作業批改檢查時要對教師完成作業本的情況進行檢查。學校堅持每月一次的備課檢查和每學期的兩次作業批改情況檢查。

(3)綜合實踐活動和拓展性課程。

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於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學校結合本校師資力量、硬件條件、社區環境、家長資源等要素,積極探索拓展性課程的開發建設,關注各種課程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

本學期學校結合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及文體2+1活動等課程建設的經驗,將在七八年級於週五下午第三節課進行拓展性課程的“走班選課”。書法校本課程作爲我校的特色課程,進一步促進學校精品課程的建設。

承擔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每個學期至少要指導一個學生實踐小組,開展活動,並記錄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方案、開展實踐活動、交流活動成果、反思等整個完整過程。教科處將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和拓展性課程的過程評價、學生評價和期末評價的課程管理體系。

2、強化過程評價。

(1)繼續聚焦課堂。

探索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經驗,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切實抓好“三課”指導,不斷深化“三法”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建立常態教學調研製度。

學校本學期將開展以班級爲單位的學科調研製度,每月組織一次,學校成立教學調研小組,對該班級的五個文化學科以聽課、作業檢查、學生訪談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調研,瞭解一線教學的現狀,形成書面報告並進行及時的反饋。

做好各學科組九年級學業質量監測數據分析工作,第20周全體初中畢業生區中學藝術素養監測工作,體育學科規範與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通過精細化診斷性評價,學會對測試數據的科學分析與正確反饋,尋找提高學業質量的增長點,優化教學管理,發現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積極經驗,重視教學質量的過程性評價,發揮評價的診斷、導向和激勵功能。

(3)針對溫州市中小學“愛閱讀”行動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第8周區初中學生“愛閱讀”讀後感評比活動,參加年度“愛閱讀”推動讀書人物評選,參加年度“愛閱讀”論壇,利用校園網、《甌淙》刊物,助推全校學生讀書行動,促進“愛閱讀”書香校園建設。

(4)關注學生髮展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有效開展基於人文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提升的“小文學家”、“小外交家”、“小數學家”、“小科學家”項目培養活動,繼續實施13—17周的校第10屆“四小”學科培養項目,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爲學生提供多途徑、多視角的活動平臺。

(5)輔優補差。積極發揮輔導工作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特長生和後20%學生及留守兒童的發展,讓每位學生做最好的自己。

三、提倡真實的研修

1、爲促使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論素養和教育能力,養成每日讀書的好習慣,繼續推進教師的“讀好書、看好片”活動,引導教師自主研修,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快樂。

2、深入學習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促使教師準確把握第二輪新教材。關注新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疑難焦點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精品百課”設計爲基礎,引導教師研究教材、研究設計、反思交流,創造有深度、有創新、有特色、有實效的課堂案例,提高新課程實施的實效性,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把課堂教學研究和“減負提質”有機整合,探索體現開放有效、具有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3、立足學校、立足學科、立足課堂,探索“學爲中心”課堂教學,探索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的長效機制;並重視教師學科命題能力的培養,繼續以“磨卷”、“磨題”等方式,加強對命題技術的研究、調控;同時,讓教師學會梳理教育教學的真實問題,運用“關鍵教育事件”模式進行研究,改進具體工作,提升教師學科素養。

4、積極探索骨幹教師個性化研修的實施策略,激發骨幹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意識,通過教師講壇、開放課堂,進一步促進高級教師與學科團隊骨幹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挖掘自身特長優勢,加速骨幹教師的成長進程,加大引領作用。

5、做好區三星級教研組的申報工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倡導“真實的研修”,不斷豐富研修內容和形式,突出質量意識。

6、講求研修效益,追求有效研修,力求做到“教研工作課題化,教研活動主題化”,不斷提高研究水平與研修工作能力,通過研修活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7、進一步完善學校教科研製度建設,以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爲導向,倡導“做真實的研究”。

以教師小課題研究爲抓手,以“問題·主題·課題”爲線索,整合“教學、教研、科研”,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並重視做好開題論證、中期研討、與結題指導,繼續落實“提倡主題教學課題化、課題研究主題化”。

加強課題的規範化管理,促進課題研究與校本研修、課堂教學的融合,構建實踐與研究的橋樑,讓研究融入教師常態的職業生活。

四、關注師資素養

1、積極搭建教師的'成長平臺。依託校本培訓、骨幹教師開放周等平臺,發揮名師的引領、示範和輻射作用,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成長。

2、加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隊伍建設。以科研促指導,強化活動的策劃意識,努力提高對校本研修的策劃水平和實施能力。

3、繼續開展教師結對活動,類型分爲青藍結對和同伴互助結對,加強對年輕教師的指導和培訓工作;關注中老年教師羣體的專業發展,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並在期末進行有效的教師考覈。

4、強化校際交流活動,通過聯誼會、研討會、論證會、專題培訓會、外出考察學習等活動,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強調合作交流,邀請專家、學者來校講座指導。

五、督促電教管理

1、加強信息化建設,建設數字化校園。

進一步完善德育評分、網上選課系統、學科專題網站等模塊的使用率,努力豐富和充實校園網站的內容和內涵。

2、做好信息技術管理工作,提高服務教學水平。

執行各種制度,保證每臺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和校園局域網、Inter寬帶網的暢通,保證學校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在探索中實踐,在創新中發展。

3、加強學校內外網管理建設。

進一步完善校園網絡系統,提高校園網絡的使用效率,使校園網絡爲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推行網絡化辦公,提高工作效率。

六、重視教學輔助處室管理

加強實驗室、圖書室等教學輔助處室的管理。提高教學設備的利用率。要想方設法提高現有的教學輔助設備和器材及資料的使用率。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聯繫,爭取使我校的教學儀器設備達到省Ⅰ類標準,生均年圖書增量達到2冊。實驗開出率要達到100%。

加強實驗工作,重視實驗室建設。加強對圖書資料的管理,提高流通率。規範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和圖書室檔案建設,充分發揮功能教室對教學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