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初中學部2020學年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初中學部2020學年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遵循學年工作計劃中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標,主體工作措施,在此基礎上依據“青少年茁壯成長工程”要求,突出抓好“三個三”的工作。

初中學部2020學年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三個加強:

㈠、加強學生常規,在確保安全基礎上,重點抓好“安靜”、“乾淨”、“有序”的工作。

抓“安靜”,要求在校園室內外做到禁髒話、少閒話,不大聲喧譁。

抓“乾淨”,要提高檢查的標準,全天關注保持情況,禁止亂扔亂吐(禁吃口香糖、禁喝碳酸飲料),突破性抓如廁衛生(分班包乾)。

抓“有序”,重點建立四個有序:一是嚴格作息秩序;二是建立學生個體學習流程序列;三是校園內集合、進餐、就寢、乘車等要文明有序;四是課桌抽屜內、書包書本文具擺放有序。

要分別制定規範,及時嚴格檢查評價,並作爲班級、學生考覈評價的重要內容。

㈡、加強教學規範。

1、建立學部、年級組雙層巡課制度(年級主要負責自習、活動、午休、班會及課堂狀態,學部主要負責課表執行情況檢查)。

優化集體備課常規,按照“備”(主備人說課)、“教”(主備人執教組內研究課)、“評”(評議組內研究課)、“統”(統一教案、統一作業內容、統一備課組工作)、“研”(研究一個教學中的具體問題)的五字要求,確保集備實效。

要加強學科教研組的工作,每個學月必須有一次主題明確的教研活動,深化學科特點與年段特點的研究,保證教學策略的落實,同時要提升學生學科活動的質量與水平。

嚴肅作業監測制度,要分班確立作業監測點,明確作業監測內容(每次監測內容可視情況有所變化),特別要聚焦作業種類、作業量與質的檢測。強化“三分”作業實施。並對監測所得信息及時分析,用以指導教學,用作對教師工作評價。

㈢、加強以問題爲導向(或以年級特點爲主題)的微課題的校本研究。每個備課組或教師個人都要有貫穿一個學期的微課題研究,並形成實踐性研究成果(階段性或終結性),在此基礎上寫成論文予以發表。

  三個完善

㈠、完善年級主題德育和班本德育。各年級要在本學期內形成年級主題德育的系列(時間序列、活動序列、內容序列、評價成果序列)。

各班要圍繞班本德育要求,構建班本德育序列(班級命名與標誌、班級組織、班級制度、班級活動、班級節日、班級空間、班級評價),突出呈現某個方面特色,其核心就是要建設一個優秀班級團隊,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精神。

㈡、完善教師、學生的評價機制

1、爲了避免“唯分數論”評價教師,將依據教師績效考覈方案,把過程與結果並重,即各佔50%。教師過程考覈以“師德”、“出勤”、“工作量”、“教學常規”、“完成任務”、“合作育人”六個方面內容爲考覈指標,工作結果以考試成績、教學研究的`成果爲考覈內容,分項評分、綜合定等,依等發放績效。

2、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充分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導向作用,激勵作用,要強化學生個體臺賬與學生成長檔案建設,使其成爲學生青春的足跡,人生的記憶。繼續推行班級合作小組建設,班級積分管理,突現班本特色。

㈢、完善家校結合的教育體系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既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多渠道建立家校聯繫,又要通過必要的形式與途徑如家長學校、家長論壇、家長委員會、社區聯動等制度化工作措施加強學校、家庭、社區的聯繫,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合力,最大限度發揮教育的效能。

  三個提升

㈠、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堅持崗位練兵,繼續實施青年教師“十個一”工程,特別是針對每個教師專業成長的弱項制定專門提升計劃,並對計劃實施與達成情況進行評估。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對中青年教師培養,促進其成長,同時要發揮現有骨幹教師在教師成長與學生成長中的引領與帶頭作用。

聚焦課堂這個中心環節,堅決貫徹“三五”課堂模式的核心要求,優化學習流程,把握學習節奏,培養學習品質,提高教學效率。

要在對“兩個徵文”評比基礎上,做好對“課堂”“作業”優秀案例的推介工作,分享成功經驗,優化整體教學水平。

㈡、提升教學質量的達標水平。

繼續完善和推行質量目標責任制(分級制定教學目標責任書),讓質量目標落實到班、到組、到人(教師、學生)。

加強動態評價與分析,建立班級、備課組、學生質量達標的座標圖。

繼續推行質量“三榜”,促進質量均衡發展。

緊緊抓住培優(中考700分以上人數)轉差(中考低控線人數)這兩個羣體,採取相應措施,確保這兩項指標在過去基礎上有一定提升(提升3-5%)。20xx年中考力爭創兩項指標新高。

㈢、提升社團活動水平,力爭形成校本課程。

充分利用校內資源,挖掘校外資源,在廣泛開設社團基礎上,重點建設一批社團。

從本學期開始,組織力量編寫相關社團的課程綱要與教材。

積累社團活動成果,並加以擴展,跟蹤指導學生特長髮展,使其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